LOGO
首页 小说列表 排行榜 搜索

    《开国功贼》-第7页

  • 第1页
  • 上一页
  • 下一页

    温馨提醒:系统正在全面升级。您可以访问最新站点。谢谢!

      十几名大小弓手、帮闲、牢子闻听此讯,立刻纠结起来前去给贾捕头报仇。大伙儿仗着人多势众追出城外两里,结果在城东的白马坡,被那卖药材的父女赤手空拳,全部放翻于地。好在那白马坡距离城门实在太近,卖药的父女不敢动杀机,所以众帮闲们才捡了条命回来。回来后照着官府的通缉文告一对,那父女哪里是什么普通卖药的百姓,分明是巨寇张金称麾下三当家病无常杜疤瘌和他的女儿,玉面罗刹杜鹃花才对!

      “娘胎里带出来的死囚!”想着募兵令的起因,蒋姓弓手再次唾骂道。五天前,人家不过是来探探馆陶县的虚实。下次杜氏父女再至馆陶,眼前这座看似宁静的小县,如何逃得了尸横遍野,血流成河的命运?

      第二章 莺柯(二)

      王二毛和程小九两人身子骨本来就生得比其他人灵活,早晨时又吃过半条蛇,肚子里边有肉在,所以跑起来比饿着肚子的人快上几倍。顺着人缝之间三晃两晃,转眼便到了县城内唯一的小校场。抬头向里边粗粗望了望,径直奔用以登记应募者名姓的点将台跑去。

      县衙里的一干幕僚正在闹哄哄地拍县令马屁,夸赞除了县令林大人外,天底下绝对不会有第二个智者能想出易地报名,以考验应募民壮体力的办法。只夸得县令大人粉面如春,肋下生云。突然看到两个半大毛孩子气喘吁吁地冲了过来,全都吃了一惊。当即有差役举起水火棍迎上前去,骂骂咧咧地威胁道:“哪里来的野孩子,不知道这里是校场么。快滚地远远的,别妨碍县令大人执行公务!”

      程小九和王二毛被吓了一跳,继续向前踉跄了几步才勉强收住了身形。一边弯着腰喘粗气,二人一边交替着问道“请,请教差役大叔,是在这征募乡勇么?”

      “我俩,我俩前来报名,敢,敢问差役大叔,负责报名的老爷是哪一位?”

      众差役闻言一愣,仔细又打量了对方一遍,确定了眼前是两个半大小子后,才用水火棍向外推了几下,大声呵斥道:“滚,哪里凉快上哪里玩去。大热天的,咱家老爷没功夫理会你们两个小杂碎!”

      两名少年被推得连连后退,根本没机会靠近点将台。眼看着校场边上又露出了几个人头,程小九把两腿一扎,冲着点将台上抱拳施礼,“敢问县令大人,募兵榜上曾经说过要考校应募者的品行、心志和气力这三项,可曾有过考校年龄这一条?我二人的确年轻,但陛下亲点的李将军十六岁已经带着八百壮士于辽东杀了个来回。我二人年龄与他相若,怎地连个乡勇也当不得?”

      他打定主意要赚那三斗米,所以两腿扎在地上如老树生根。衙役们连推了几下没有将他推开,忍不住瞪着眼睛骂道:“吆吆喝,小孩子不大还挺有劲儿。你再不滚,爷们可就动真格了!”

      “就不走,你们既然没说限定年龄,就不该赶我们走!”王二毛也急了眼,双手握住一根水火棍,用力与差役们顶起了牛。

      正僵持不下间,只听得点将台上一声脆响。县令林德恩猛地一拍惊堂木,大声喝令:“不得无礼,速把两位小壮士请上来,本县要亲自考校他们二人!”

      “是,大人!”差役们答应一声,然后又狠狠地瞪了两个毛孩子一眼,气呼呼地让出了一条通道。程小九和王二毛两个大步向前,走到点将台下,冲着刚才发号施令的人抱拳施礼,“平恩程名振见过大人!”“馆陶王二毛见过大人!”

      “免了!”馆陶县令林德恩笑着摆手。刚才程小九在台下突然提起的李将军,就是皇帝陛下春天时作为激励士气的典型通报全国嘉奖的雄武郎将李旭。据说此子十五岁从军,十六岁带领八百壮士在辽东杀了一个来回,将高元小丑麾下的数十万大军视若土偶木梗。一个民间长大的毛孩子,能随口举出官府邸报上受嘉奖的英雄为例子,并愿意以其为楷模,那自然意味着他这个县令教化万民的本事出类拔萃。这样的毛孩子若是多上几个,来年郡里报到京师的升迁文书上,他林德恩的名字理所当然要列在第一页了!

      上上下下反复打量程小九,越看林县令觉得越顺眼。这孩子身上的衣服虽然旧了些,却收拾得非常干净。身子骨虽然粗壮了些,眉宇间却带着股子书卷气。更难得的是此子的胆量异乎寻常,别人家的孩子见到自己,即便不吓得体若筛糠,至少也不敢大模大样地站在那里,将自己的目光当做过耳之风。而眼前这位程姓少年,居然不卑不亢地站在点将台下,偶然还向自己看上几眼,仿佛自己与他仅仅是平辈一般,目光中根本没有半点畏惧之色。

      “你叫程名振?可念过书?”仔细打量了程小九好几遍,县令大人终于开口。

      “回大人的话,小时候学过几个字,粗通句读而已!”程小九点点头,尽量让自己的笑容看起来亲切自然。被县令盯着看了好一会儿,要说半点儿也不紧张,那是纯属扯谎。但为了今年娘亲和自己不再挨饿,再大的场面他也得应付下来。否则错过眼前机会,自己每天又要顶着别人的白眼四下找活计干了。受点儿屈辱是小,那股惶恐无奈的滋味实在难受得很。

      “嗯!”林县令慢慢地捋了捋胡须,目光再次仔细打量程小九,又再次比照他身边的王二毛,。若有所思。正紧张得心中如一百只爪子在挠的王二毛感觉到了林县令目光里边的轻视,也强打起精神抬正头,尽量让自己看上去无所畏惧。

      “嗯!”林县令又点点头,“你这同伴也不错。他也读过书么?”

      “回大人的话!”抢在王二毛回答之前,程小九拱手施礼,“王家小弟最近一直在跟晚辈学习写字,已经入了门,很快便会有所进境!”

      闻听此言,王二毛后悔得肠子差点没从嘴里吐出来。他娘亲的确曾经提过,让他别终日顾着玩,跟程小【创建和谐家园】学识字。程小九也的确答应过,可以手把手教导他读书。可自从二人相交到现在,他只学会了写自己的姓氏和大名的第一个字。至于比划较多的“毛”字,则属于半生不熟状态,跟“二”字搁在一起还勉强记得。与“二”字拆开,就彼此形同陌路了。

      谁料到今天的县令上来不考武艺,先靠看书识字。早知道这样,二毛早就好好读书了,又何苦现上轿子现扎耳朵眼儿?

      好在林县令只是随意一问,并不想真考二人文字方面的造诣。“嗯,少年人,知道努力就好!”他对程小九的回答非常满意,笑着点评。侧开头看了看,发现已经有很多前来应募的民壮赶到校场,立刻大声命令道:“来人,给他们登记姓名。第一,第二个就登记这两位少年壮士的名姓!然后把家什摆开了,本县要仔细考校他们的本领!”

      “是,大人!”正在看热闹的衙役和幕僚们齐声回应,将围观的民壮们驱赶成一排,挨个登记造册。数名力气大的帮闲则从点将台后扛出两个石锁,五六把步弓,还有一个兵器架,在上面插满了各色常用兵器。

      看自己手下的差役们已经准备停当,林县令有心考考程小九别的本领,冲着他笑了笑,和颜悦色地问道,“看你的模样,可能也学过武艺吧。可否告诉本县进境如何?”

      “回大人的话,小时候学过一些,只能算做粗通而已!”程小九抱了抱拳,朗声回应。

      “只是粗通么?”林县令笑着追问。

      没等程小九回应,一直得不到机会表现的王二毛冲着县令大咧咧地一抱拳,抢先答道,“禀告大人!小九哥他是谦虚,实际上,他文武双全,在我们那条巷子,不,在整个馆陶也是数得着的身手!”

      “哦!?”林县令笑着皱眉,“你就是程小九?”

      “回大人的话,晚辈的确还有一个名字叫程小九。都是朋友们叫着玩的,算不得正式名字!”程小九不清楚台上的县令大人为什么对自己的名字比对自己的身手还感兴趣,施了一个礼,小心翼翼地回答。

      “很好,嗯嗯,你很好!”林县令连连点头,眉宇间的笑意让程小九直发毛。他当然不清楚,眼前这位县尊曾经受了某“大人物”的托付要照顾一个叫程小九的少年,正发愁到哪找这个有姓无名的家伙的时候,自己恰恰主动送上了门。而校场之上,又正是一个崭露头角的好机会,无论县令大人如何给自己好处,都可以顺理成章地打着爱才之名,丝毫不会在别人那里落下什么话柄。

      正狐疑间,又听得台上的林县令问道,“程名振,我想考校一下你的武艺,你可愿意?”

      “晚辈斗胆,愿在大人面前献丑!”程小九知道无论在县令大人狡诈的目光后隐藏的是福是祸,自己肯定躲不过去,把心一横,朗声回答。

      “好,果然是初生犊儿不怕虎!”林县令大笑,伸手指点摆放在校场中央的两个石锁,“那两个东西一个重八十斤,一个重一百斤,你能挨个将他给本县搬过来么?”

      “大人稍等!”程小九冲着台上一抱拳,然后撩起短打下摆向腰间一系,快步走到石锁跟前。他日日在码头上扛大包,最不缺的就是搬东西的蛮力。左上手拎住较小的那个石锁耳朵,右手拎住其中较大的那个,双臂一较劲儿。迈开大步,登登登,三步并做两步回到了点将台前。

      第二章 莺柯(三)

      “好!”正在排队登记报名的力棒和衙门里的差役们齐声喝彩。

      听到众人的叫好声,程小九将两个石锁并在一处,挺举于胸前,四下致谢。然后冲着点将台上的林县令轻轻点了点头,也不把石锁放下,就那样稳稳地挺举着,再度走回校场中央。

      “好——”“够爷们!”众力棒们的喝彩声愈发踊跃,连带着几个文职幕僚都兴奋地站了起来,手扶桌案向校场中央眺望。在大伙兴奋的目光中,程小九慢慢弯下腰,将两个石锁缓缓放回原位。然后快步走回点将台前,叉手肃立。

      “壮士,真乃壮士也!”早已经兴奋得从桌案后跑出来的林县令双手托住程小九的胳膊,大声夸赞。“有道是,自古英雄出少年。老夫先前读到此语,还茫然不解。今日见了程壮士,方知古人诚不我欺!”

      程小九脸色微微一红,居然被夸得有些扭捏。笑了笑,他低声回应道:“县尊大人过奖了,晚辈近几个月来一直在码头上讨生活,所以炼出了几分蛮力。”目光转向排队等候测试的众力棒,他将声音提到了几分,笑着向林知县提醒:“其实今日前来报名的乡亲们个个都能扛着二百斤重物走几个来回。程某只是有幸第一个献丑而已,算不得出类拔萃。”

      听小九这样一说,林县令愈发对其刮目相看。不骄不躁,还懂得谦虚容让,这都是古圣先贤推崇的好品质。林县令自己也做不到,但并不妨碍他对优良品质的欣赏。有心让程小九多露几手,他向兵器架旁的弓箭指了指,笑着询问道:“壮士可曾习过射艺?进境如何?”

      “只是摸过几天弓,入不得方家之眼!”程小九脸上堆满谦虚,肚子里却暗暗叫苦。拎着两块死沉死沉的石锁走了一个来回,到现在他大臂和小臂还在微微颤抖着。完全凭借从小练就的调息之法,才没让林县令和周围的武学外行们看出破绽来。但此时再去拿弓,十有【创建和谐家园】会拿不稳。加上自己平时对射艺便只有三分熟,颤抖着手臂去找靶子,那箭肯定不知道偏到哪里去了。

      林县令根本不知道射箭也需要花费力气,听程小九说得谦虚,还以为是年青人不愿过于出风头,笑着拍了拍对方肩膀,以长辈的口吻教训道:“年青人谦虚一点是好事,但今天是校场演武,有多大本事就应该使多大本事。若是一味地老成持重,反而失了年青人的锐气。去挑一把弓,射上几箭给我看看。不要怕失了准头,反正咱们整个馆陶县也没几个擅长射艺的!”

      程小九被逼无奈,只好含混着回应道:“既然如此,晚辈就斗胆再现一次丑!”说罢,跟着差役去挑弓箭。此时中原已经太平多年,一个弹丸小县里哪能有什么良弓。衙役们搬出来的六把弓中,倒有五把是一石之下的软弓。另外一把勉强有一石半的硬度,却多年没经过保养,整个弓身上都布满了漆皮,根本不堪再用了。

      好在靶子就树在五十步远近,也不需要强弓来射。程小九将五把软弓依次拉了拉,在其中挑出一把最顺手的,仔仔细细检查弓耳、弓弦和弓身,反复调整弓臂弯度。他是借着调整的机会将养体力,看在一干外行眼里却愈发显得高深莫测。几个负责登记民壮名姓的差役都停下手来,翘着脚向校场中间观望。一干力棒们也都停止了喧闹,排成几条长队,远远地看程小九如何试射。

      好不容易赖到手臂的酸涩感觉减轻了些,程小九取来三支箭,缓缓走到试射位置。只见他先弯下腰,将三支精挑细选出来的羽箭依次插入身前泥地中。然后挺直胸膛深吸了一口气,弯下腰去,搭箭于弦,借着直腰的惯性,将手中步弓拉了个半圆。

      五十步外的靶心在眼中猩红一闪,程小九猛然松开手指,羽箭如流星般飞出,“呯!”的一声,将靶子砸得向后晃了晃,几欲歪倒。待晃动停止,众人定睛细看,只见一杆白羽落在靶心上方五寸之处,兀自颤动不休。

      “好!”唯恐别人不给喝彩,王二毛第一个大叫起来。他不佩服刚才程小九拎石锁的本事,但凡在码头上讨生活的人,力气都不会太差。两只石锁加在一起还不到两百斤重,他一样能像程小九那样拎着走个来回。况且程小九曾经教过他如何均匀用力,刚才好朋友那一拎,一挺,还有那几步走路方式,都藏着很多技巧。只要掌握到其中窍门儿,校场上的力棒们十个里边至少有八个能做得和程小九一样气定神闲。

      但随便一箭都能射中五十步外的靶子,在王二毛这样的穷孩子眼里就是种非常高明的技艺了。他们平日连弓都摸不起,能不让羽箭飞错方向已经是老天在保佑了。更做不到能一箭正中,距离靶心也就差了区区数寸之遥。

      听了王二毛的喝彩,众力棒也齐声加油助威。程小九被四下里传来的叫好声羞得面红耳赤,弯下腰去,拉起第二支羽箭在弦。这回他不敢再遵从“满弯弓,紧放箭”的歌诀,而是仔仔细细端平弓臂,用目光去找箭羽、箭簇和箭靶。可越是努力,胳膊越不听话,大臂小臂之上,几块过度劳累的腱子肉“突突突突”同时抖个不停。

      “冷静,冷静!”程小九暗中给自己打气。屏住呼吸,再次找准靶心。没等他松开手指,箭簇又是向上一跳,目光随着箭簇偏移开去,入眼一片静谧的幽蓝。

      “程小九啊程小九,莫非你不想吃这碗饭了么!”心中一边斥责着自己,他一边重新调整呼吸。一个月三斗米,已经可以让娘两个的境况大加改善。至少每天早晨起来不用再被饿得头晕眼花,半夜时也不必再用冷水欺骗干瘪的肚子。想着每月三斗米的“军饷”,他的呼吸渐渐沉稳,远处通红的靶心仿佛变成了一个大碗,中间装满了热气腾腾的白米饭。在箭簇、箭羽和“饭碗”重叠成一线的瞬间,他稳稳地松开手指。黑色的羽箭带起一股风,“啪!”地一声落在红心正中,瞬间深入半寸!

      “好——!”王二毛这次的喝彩声显然比上一次底气更足,带动得整个校场上都掀起了滚滚热浪。雷鸣般的呼喝声里,程小九松开第三支羽箭,又是正中在红心之处,与第二支并排站成了一丛。

      双手捧着步弓,他快步走向点将台。无意中捡到了宝贝的县令林德恩笑得耳朵都歪到一边了,快步迎上前,拉着程小九的手夸赞道,“神射,神射,有壮士这般神射手在,我馆陶无忧矣!”

      夸完后,他也不待程小九再谦虚,硬扯着对方来到兵器架子前,指点着一堆心目中的绝世神兵问道,“壮士可否挑一样兵器,让老夫再开开眼界。去选一件你最拿手的,以振我乡勇之威!”

      听到县令大人如此一说,程小九知道自己肯定被入选了。爽快地答应了一声,从兵器架子上挑了一杆缨枪,先轻轻抖了抖,然后收起势子,笑着向林县令拱手,“大人希望我在哪里使枪,但请示下!”

      ¡°È¥Ð£³¡ÖÐÑ룬ÈÃËùÓÐÈË¿´¸öÇå³þ£¡¡±ÁÖÏØÁî¸ßÐ˵ò»¶ÏµØÞÛºúÐ룬½«Ï°Ͷ¼ÞÛµÃͨºìһƬ£¬Õû¸öÈËÈ´Ïñɵ×Ó°ã»ëÈ»²»¾õ¡£

      程小九冲着林县令轻轻点头,将缨枪反持在手,大步走向指定地点。洁白的柘木枪杆、火红的枪缨和其矫健的身材一配,还没等开始用枪,已经赢得了个满堂彩。

      程小九四下拱手执意,然后口吐一声轻叱,长缨猛然间像有了生命般疾刺正前。力道尽时,红缨瞬间散开,宛若开了满树春花。花瓣落处,枪杆圆圆地画了个***,旧力未去,新力又生,几十树春花一棵凋零,一棵绽放,真个是生生不息,连绵不断。

      “好啊!”“小九好枪法!”“壮士好本领!”校场周围,喝彩声此起彼伏。只觉得即便今天自己无缘被录为乡勇,能看到这场精彩万分的枪舞,也值得被白白晒上大半天了。

      程小九心情愉快,抖擞精神,将自己小时候学过的十分本领发挥到了十六分。若是此刻有个习武的老将军在场,肯定能看出他的枪法表面看上去绚丽无比,其实处处都是破绽。真的到疆场上争功名,遇见普通山贼流寇还能勉强应付一阵子,遇到百战行家,十招之内肯定会将小命儿丢掉。但眼下周围看热闹的人哪个曾经真正上过战场?只觉得那杆缨枪如一树盛开的杜鹃般,说不出地惊才绝艳。

      也不是程小九刻意在敷衍大伙,他武艺入门于父亲遭人陷害之前,所以基础打得非常扎实。这么多年坚持不断地练习下来,在基本功方面已经堪称高手。但各种兵器的使用技巧,招式变化,还有招式和步法之间的配合,却是他根据家中收藏的几本图谱,以及平时在街头观察卖艺人演武所得。看上去精彩纷呈,实际却漏洞百出。

      至于程小九私下里传给王二毛的那些糊弄人的把式,更是花架子中的花架子,用来走街串巷卖艺肯定能博得满堂彩,用于实战,纯属于找死无疑。

      几趟大枪走下来,程小九的呼吸渐渐均匀,肌肉也不再颤抖。一张红扑扑的笑脸挂着数滴纯粹被太阳晒出来的汗水,看上去甚为亲切可爱。看看时候已经差不多,他又来了个巨蟒翻身,人枪合二为一,半空中干净利落地一滚,然后双腿稳稳落地,手臂平端,红灿灿的枪缨“突突”乱颤,一团绚丽虚影当中,居然至少探出了三个枪头来!

      “梅花七蕊!”“梅花枪,正宗的梅花枪!”“老天,真的是梅花枪”常在街头听卖艺人胡侃的差役们脱口赞道。双目看向少年人,端地是满眼惊羡!

      听到周围“行家们”的喝彩声,林县令更相信自己捡到了宝贝。快走几步,一把拉起程小九,左看右看,哈哈大笑。

      “哈哈,哈哈,想不到,老夫治下,居然也隐藏着一个罗士信!你既然有此等武艺,何不早为国尽力。亏得老夫贴了这个募兵告示,否则岂不是让外人说老夫无目,空令明珠蒙尘么?”

      “大人过奖!晚辈惭愧!”程小九赶紧抱拳施礼,“晚辈只是胡乱练过几招,算不得精熟,更无法与历城罗士信相提并论!若能在大人帐下为相邻们尽一些力,已经心满意足。至于明珠二字,晚辈实在是愧不敢当!”

      “当得,当得,谁人说你当不得。老夫说你当得,你就当得!”林县令满脸红光,笑得就像庙里边的弥勒。第无数次打量完小九,他轻咳嗽两声,笑着问道:““程名振,你可愿意为本县效力?”

      “程某不才,愿听县尊大人调遣!”程小九立刻躬身,刹那间,心中的狂喜无以复加。

      “嗯——!”林县令拖长声音嗯了一声,尽情享受着当伯乐的感觉,“既然如此,程名振,本县就提拔你做一个兵曹,负责训练所有乡勇,伺机剿灭周边盗匪,你看如何?”(注1)

      “啊——!”被巨大幸福砸晕的程小九先是瞪圆了眼睛,然后长揖及地,“谢大人厚爱,程某粉身碎骨,难报大人知遇之恩!”

      林县令笑着摇了摇头,“本县不要你粉身碎骨,若有贼人来犯,你协助本县和诸位同僚,为乡邻父老尽力便是。咱们馆陶…….”他四下看了看,突然轻轻叹了口气,“咱们馆陶乃鱼米之乡,百姓安居乐业之所,无论如何不能让贼人把这份安宁破坏了去!”

      听县令大人如此心怀百姓,程小九禁不住肃然起敬。举了举右臂,郑重答应,“大人尽管放心,只要程某还站在这儿,便绝不许贼人从我身边从容而过。此言一出,天地为鉴!”

      “好,你很好!”林县令高兴得连连点头。近几天来,张金称派人到馆陶踩盘子的消息就像朵乌云般盖在他的头顶上,逃不得,战亦无门。如今,有了程小九和一群乡勇在,还怕那些山贼流寇作甚!

      他抬眼望去,发现四野里一片阳光灿烂!

      第二章 莺柯(四 上)

      无意间收了程名振这么一员虎将,县令林德恩对接下来的乡勇招手事宜也就不再像先前那样认真了。稀里糊涂又走了会儿过场,点了包括王二毛在内的十几名民壮入伍。然后叫过麾下主簿董凡森,小声叮嘱了几句,施施然而去。

      众幕僚和差役们恭送县尊大人去远,考校尺度愈发宽松。气力、弓箭、器械三样,凡是有一样特长者,皆征招入伍。从上午巳时忙到下午申时,三个时辰下来,足足征募了七百多名乡勇。看看太阳已经偏西,董主簿清了清嗓子,冲着为数不多的等候者吩咐道,“今日就到这里,诸位想必也是又饥又乏,一身本领难以发挥。若有心为家乡出力,明日请再到校场来,本官再替县尊大人选材一天。若来趁早,过了明日这个时候,便再无吃官府饭的机会!”

      话音落下,没来及参选得人垂头丧气,已经被选中入伍的人却兴高采烈。董主簿先是笑着扫了众乡勇一眼,点手叫来新任兵曹程名振和本县远近闻名的“神捕”郭进,微笑着说道:“本来程兵曹上任的手续还没走全,不该担此麻烦的。但本县人手实在稀缺,所以这些弟兄们,还请程兵曹和郭捕头两个先带去安置。营房、床铺和伙食,县令大人都已经提前安排好了。如何分派,郭捕头非常清楚,程兵曹尽管跟着郭头去熟悉一下情况。至于弟兄们,就暂时就混在一堆放着,待明天咱们招募齐了一千乡勇,再着手分伙编队,严加训练!”

      “愿听主簿大人安排!”程小九恭恭敬敬地抱拳。然后转身又给郭捕头做来个揖,陪着笑脸说道:“晚辈初来乍到,什么都不懂。凡事还请郭伯伯多加指点。”

      “嗯!”五短身材的捕头郭进抬起眼皮扫了一下程小九,微笑着道:“兵曹大人又何必谦虚,照常理,我要事事向你请教才对。不过有些话咱们还是早日说清楚的好,我只是本县的捕头,抓个小偷,给乡邻们做个和事老儿什么的,还多少懂一点儿。这领兵打仗的事情,纯属赶鸭子上架。如果出了什么纰漏的话,还请程兵曹不要见怪!”

      话虽说得客客气气,言语之外的冷落意味却呼之欲出。程小九不知道自己到底哪里得罪了对面这个地头蛇,又陪着笑脸拱手,“郭捕头客气了,这阖县上下,谁不知道您老人家德高望重,又经常提携晚辈。若是晚辈哪里做得不到位,您老尽管说,晚辈立刻改正便是!”

      郭捕头又翻了翻眼皮,笑着回应,“程兵曹乃县令大人钦点的属吏,怎能谦虚说什么都不懂呢。那不是等于说县令大人错看了你么?”说罢,他哈哈干笑了几声,用手指点周围数百名乡勇,“这些人可都看着你今日如何耀武扬威的,将来谁敢对你不心服口服?你可千万带好他们,别让县令大人太失望了!”

      “晚辈上午时是被太阳晒傻了,有些不知道天高地厚!”程小九强压着心中的怒气,继续跟郭捕头打哈哈,“您老就别埋汰晚辈了,再说几句,晚辈都惭愧得无地自容了!”

      虽然他知道自己这样做,很容易被乡勇们认为软弱可欺。却仍然不得不忍字当头。否则一旦跟姓郭的起来冲突,自己肯定要吃亏不说,话传到上司那去,无论自己多站理,也难免会落个恃宠而骄的印象。

      见二人话不投机,董主簿赶紧上前撮合,“郭捕头别拿程兵曹开玩笑了。他只是学过些武艺罢了,又怎比得上您对这地方的风土民情熟悉。要我看,您老就当带徒弟一样带带程兵曹,他年纪轻,将来出息了,肯定会记得您老的好处!”

      捕头郭进不敢驳了主簿大人颜面,轻轻耸耸肩膀,笑着道:“看您这话说的。好像我欺负年青人一样。照理儿,兵曹大人的级别可是在我这捕头之上的,我老郭再混账,也不会给自己找麻烦啊。您老尽管放心,即便我不收这个徒弟,也会尽力指点他,决不眼看着年青人吃亏便是!”

      “那就好,程兵曹,还不给郭捕头道谢!”董主簿立刻拉起程小九,笑着吩咐。

      “多谢郭捕头仗义!”程小九笑得脸都酸了,还是装出一幅谦恭模样,向郭进抱拳躬身。

      郭捕头口称“不敢”,侧开身子,以长辈的身份还了个半揖,算是认可了程小九这个新同僚。然后竖起眉毛,冲着身后的一干弓手、帮闲、野牢子们喝道,“都愣着干什么,还不赶紧帮兵曹大人收拢下属?都安排到营房里边去,二十个人一间房子,仔细照顾好了。若是有什么差池,仔细你们的皮!”

      “是,您老尽管放心!”弓手、帮闲、野牢子们齐声回应,俨然一支嫡系部队。

      这些家伙都不占县衙的正式编制,完全靠着郭捕头的照应才能在乡里横行,无论郭捕头说什么,他们都不敢顶撞。但程小九是县令大人钦点的兵曹,日后的前途不可【创建和谐家园】,所以他们也不敢将程小九得罪狠了,以免将来受到池鱼之殃。

      看到郭、程两位“大人”终于勉强走到来一块儿,众帮闲们也松了口气。抖擞起精神,将七百多临时招募起来的乡勇全部领入营房,安排好床铺、馆舍,然后又每人发了一片粗麻布权当行李,一双草鞋包脚。

      这样的条件虽然简陋,比起很多乡勇们原来过的日子,却已经像是在天堂般了。很多人将刚刚发到手的麻布小心翼翼地叠起来,准备日后带回家里给孩子们添置衣裳。也有人摸着额头蹲在铺满金黄色稻草的大通铺旁,唯恐自己是在做梦。如此一来,整个营内的秩序倒也算得上井然,至少比程小九预计之中要好得多。没见到一个闹事的刺头儿,甚至本来该由衙门给安排的饭菜比预定时间晚到了一个多时辰,也没有人发出半点儿抱怨。

      仔细在营房内巡视了两遍,程小九渐渐放下心来。到了这个时刻,他的脑袋也晕乎乎的,整个人觉得像飘在云雾中般,软绵绵的使不出力气。因此晚饭也没吃多少,随便扒拉了几口,便跟郭捕头留下来给自己帮忙的小弓手告了个假,拉着王二毛回驴屎胡同向娘亲报喜。

      王二毛才吃了一碗免费的白米饭,肚子仅仅被填了底儿。被程小九强拽着,一步一回头地硬扯了出军营,气得嘴里不停地嘟囔,“我说兵曹大人,你自己回家不就行了么?稍带着告诉我娘一声我已经入伍吃粮,也省得我来回跑路。好不容易吃上顿饱饭……!”

      “你吃吧你,早晚一天把自己撑死!“程小九气得用膝盖顶了王二毛【创建和谐家园】一下,低声呵斥。衙门里突然招募这么多兵勇,显然不仅仅是为了防备什么小蟊贼。也就是王二毛这种没心肝的,只看到了眼前那碗米饭,却没想到日后所面临的风险。

      “兵曹大人欺负人了!”看看四下没人注意自己,王二毛哑着嗓子叫道。

      “去你的,再叫我兵曹大人,我就当众揭露你根本不识字!”程小九的思路不打断,气得又踹了王二毛一脚,笑着骂道。

  • 第1页
  • 上一页
  • 下一页
    技术支持:近思之  所有书籍
    北京时间:2025/10/08 07:19:58