LOGO
首页 小说列表 排行榜 搜索

    《庶门风华》-第95页

  • 第1页
  • 上一页
  • 下一页

    温馨提醒:系统正在全面升级。您可以访问最新站点。谢谢!

      “你看看,你看看,我早说了这门亲事不能做,你非不听,现在后悔了吧?”颜芃也是一肚子的火,当初他劝过妻子,可妻子非要一意孤行,还抬出了太后和皇上,最后连颜彧也出面了,逼的他不得不点头。

      马氏是来找丈夫解决问题的,可不是来听丈夫埋怨的,为此,她直接提出了自己的想法,让颜芃去见颜彦,别的可以不计较,但认亲礼上千万不能给颜彧难堪,要知道那天可是有不少亲朋好友在场的,颜家丢不起这个面子。

      “糊涂,彦儿是我的侄女,她怎么可能会做出这种有损颜家颜面的事情来。”颜芃还是不大相信自己的侄女会是一个如此狭隘之人。

      “老爷,那当初陆鸣的那几根鸡毛又当何解?还有,上次的送定礼和这次送聘礼,彦儿都没有出面,若你还不信,可以去问问陆鸣,彦儿是不是当着陆家长辈和他的面说她不会搬回去住,也不会给他们送贺礼,说是怕陆鸣看了会心窄。老爷,亲家夫人也是怕到时出丑,所以才打发人告知我们一声,希望我们能去劝劝那个孩子。”

      马氏越说越烦躁,事实上,她担心的事情远不止这一件。

      越临近颜彧出阁的日子,她心里就越慌乱,因为宫里那边至今一点表示没有,还有,颜彦出阁时是太子带着三位成年皇子一起送嫁,到颜彧时,若是一位皇子都不出现,她担心陆家会不会对此有看法。

      可皇家的事情不是她能做的了主的,尽管她前些日子她也进宫去见过太后,可太后压根就没提到这些。

      还有,颜彧和颜彤原本打算二月十五这天陪颜彦进宫去见太后,谁知颜彦却找了个理由,说是要安排庄里的春耕,这个是耽误不得的。

      Õâ²»°ÚÃ÷ÊDz»Ïë´øÑՏªÑÕÍ®½ø¹¬Ã´£¿

      马氏不是没想过去太后那告颜彦一状,连带着请太后出面帮她说服颜彦,可颜彧没同意,说是怕事情闹大了太后不喜,这是家事,自己关起门来解决就好,万一在这个节骨眼上得罪了太后,太后连添妆礼都不爱出了,那才难堪呢。

      这么着,马氏才找上了自己丈夫。

      颜芃被妻子的眼泪和忧心说服了,答应改天去找找颜彦,和颜彦好好谈谈。

      与此同时,陆端来给老太太请安,老太太留下了他,母子两个关起门来也说起了这件事。

      陆老太太疑心颜彦之所以这么反感这门亲事,多半是怀疑陆鸣和颜彧两个有了私情。

      事实上,有这个想法的不独颜彦一个,还有陆老太太。

      因为随着对颜彦的了解越深,陆老太太越发觉得这门亲事可惜了,同时也越想不明白自己孙子为什么会拒绝这么好的女孩子,用颜彦自己的话说,确实是眼瞎心瞎。

      可若是两人有了私情,那又另当别论了。

      因为不管是男子还是女子,一旦和别人有了私情,眼里除了对方就容不下别的,为此茶饭不思寝食难安的,难免做出什么苟且之事来。

      此外,颜彦特地提到四个字,“如愿以偿”,这话不应该是随口说出来的,没看当时她孙子又急眼了。

      为此,老太太也把整件事的来龙去脉仔细扒拉了一遍,越扒拉觉得疑点越多,也难怪颜彦这个当事人会如此愤慨,只怕她早就抓住了把柄,可碍于颜陆两家的声誉不得已自己吞下了这枚苦果。

      “端儿,你说,这件事会不会真是你媳妇和颜家串通好的,只怕二郎也有份,这孩子,这几年没少往颜家跑,保不齐还真就看上了颜彧。那丫头这两年风头正盛,又是这个花魁又是那个花魁的,二郎就好摆弄这些东西。”老太太看向了自己儿子,直接问了出来。

      陆端捋了捋自己胡子,半响没有说话,过了好一会才道:“不好说,若果真如此,也是这孩子福薄,自己造的孽,有他后悔的那一天。”

      这话不是老太太爱听的,她斜了儿子一眼,“这是什么话?二郎是世子,也是唯一的嫡子,我把你找来,要的不是你认命,而是怎么把这件事解决。”

      陆端听了这话拍手道:“还能怎么解决?马上就该成亲了,难不成还能退回去?”

      说完,陆端想起了什么,看向了自己母亲,“母亲说这话是何意?该不是你真想退亲吧?”

      陆端这话也不是随意说出来的,他是想起颜彦搬家那天,从明园回来老太太就把颜彧贬斥了一顿,连带着陆鸣也跟着吃了挂落,后来还是朱氏站出来打了个圆场,替颜彧说了几句好话。

      饶是如此,老太太心里这口气也没顺畅。

      第二百五十三章、小心思(月票一百五兼答谢叶子加更)

      陆老太太见儿子居然提到退亲,忙瞪了他一眼,“你也是糊涂,居然能说出这种话来。”

      “母亲教训的是,儿子这些日子忙着军务,确实没有细想这些事情,还请母亲明示。”陆端恭恭敬敬地回道。

      “事情走到今天这一步,还能怎么着?只能往前看吧,我寻思着颜家二小姐虽比不上大郎媳妇,应该也错不到哪里去,毕竟她也是颜家的嫡长女,也是精心培养过的,守家应该没太大问题。不过这些倒也一时虑不到这么远,你媳妇年岁不大,还能操持几年,再不济,也能带带她几年。我愁的是大郎媳妇那,得找个人好好跟她说说,别因为她我们陆家又成了满城的笑料。”

      这一点,陆老太太倒是和马氏想一块去了。

      唯一的弟弟成亲,这两人不搬回来住,也不送贺礼,传了出去,外面的人会怎么想?

      还有,万一认亲礼上颜彦再来一出什么送鸡毛的戏码,陆家的脸可就丢大了。

      “母亲该不是想让儿子去见她吧?”陆端颇为头疼起来,哪有做公公去找儿媳谈话的道理?

      “罢了,还是我去吧,你找你来的意思是让你回去和你媳妇好好说说,别让她和彦儿拧着来,对她稍微好些,我瞧着大郎媳妇也不是个不通情理的人,前些日子含儿生子她还在那陪了你媳妇一整天,吴家的当家夫人没少夸她,说她仁义,也说她仗义,那番话只怕你媳妇又不受用了。”老太太叹了口气。

      没办法,有些话她儿子说去比她说好使,婆媳之间再怎么亲近也不如夫妻。

      “这个母亲放心,儿子回头就好好跟她说说。”陆端忙答应了,这个要求不高。

      只是他没想到的是,这个要求虽不高,但真正做起来却难。

      朱氏也和他敞开心扉,她不是不想对颜彦好,可那也要颜彦接受啊。

      还有,稍微正常的人都知道,嫡庶之间的利益永远是对立的,颜彦不傻,怎么可能和她一条心,她所谓的大方明理都是做给外人看的,这不,一旦牵扯到她自己的身上,立马就变脸了,说的好像是谁都欺负了她似的。

      也不想想,谁家做儿媳的有她这么舒心,连规矩都不用立,直接搬出去了。

      可怜她一个做婆母的人了,每天还依旧雷打不动地去老太太跟前立规矩,她难道不委屈?

      “那依你怎么办?让他们分出去单过是你自己提出来的,你这会想反悔了?还有,大郎两口子搬出去住也是了家宅安宁,万一这四个人不对付,三天两头在你面前吵吵闹闹的,只怕你越发受不了。”陆端不耐烦了。

      他不是不清楚妻子的小心思,彼时她提出让他们两个搬出去,一来是可以避免尴尬;二来是可以防止颜彦惦记陆家的家产。

      因为搬出去住了,等太后和老太太有那么一天了,这两人也就算是直接分出去了,别再惦着家里的东西了。

      可事实上呢,人家颜彦压根就没惦记陆家的这点东西,人家早就放话了,要自己养活自己,又不是不能挣,指不定过几年,人家这两口子的家底还就超越了陆家呢。

      朱氏见丈夫不耐烦了,倒也没再掰扯什么,而是答应了丈夫的要求。

      陆老太太是三天后上门的。

      彼时颜彦正打算进宫去看望太子妃,太子妃打发人来找她,说是皇长孙李熙又有了不适,吃不进东西,想找颜彦去看看。

      陆老太太自然不敢和太子妃抢人,因而,只得命颜彦先进宫,她就在颜彦这边逛逛,若是颜彦一时半会回不来,她会自行回去的。

      见此,颜彦也说不出拒绝的话来。

      好在太子妃那边也没什么大事,是李熙前些日子贪吃,闹了几天肚子,这两天食欲不好,皇后见了着急,想着颜彦的厨艺不错,不若请颜彦来给孩子做点什么别致点东西。

      颜彦见此只得自己亲自给李熙做了一锅鱼片粥,鱼片是新鲜的鳜鱼片出来的,是御膳房的手艺,颜彦只负责煮粥,因为怕腥,鱼片先用黄酒、姜末和胡椒粉腌制了一会,最后放入粥中,颜彦再撒了点葱花和胡椒粉,再滴了几滴香油。

      别说李熙,就连颜彦自己看了也有点馋涎欲滴,因为御膳房用的是碧粳米,绿莹莹的,再配了几滴红色的枸杞,白的是鱼片,视觉上就有一种冲击。

      果然,这道粥品合了李熙的胃口,就连太子妃尝过之后也跟着夸了几句,颜彦见此索性盛出三盅来,分别给太后、皇上和皇后那各送了一盅过去。

      皇上和皇后那是太子妃打发别人送去的,太后那是颜彦自己去的,因为十五那天没来,她得去跟太后解释几句。

      太后得知颜彦是被太子妃召进宫给李熙做吃食的,忙先问起李熙的状况来,得知李熙吃进了一大碗粥,太后这才有闲情问起颜彦最近在忙些什么。

      她才不信颜彦真忙到这种不可开交的地步,多半是找的托词,目的也不用问也能猜到。

      “孩子,难道你预备一直这样和彧儿别扭下去?”太后这话倒也不全是为颜彧考虑,也有为颜彦的成分,毕竟颜彧嫁进来就是世子夫人,颜彦和她关系搞僵了,以后肯定落不到好处的。

      可是话又说回来,颜彦有的是本事,陆家的那点家业她压根既没放在心上,这孩子这点好,从来就不贪。

      “回太后,我做不到摒弃前嫌,这是生死之仇,不是别的。还请太后体谅,也请太后放心,颜家永远是我的娘家,一码归一码,我不会迁怒到别人身上。”颜彦恭敬地回道。

      说完,颜彦见太后有点沮丧,忙打开了自己拎来的粥品,“回太后,这个凉了不好吃了,还请太后赏脸尝尝,若是可以的话,彦儿可以考虑开一个粥屋。”

      太后一听这话可不正好印证了她方才的想法,这孩子有的是本事,哪里还在乎陆家这点东西?

      罢了,就依她一回吧,总不能一有事情就得她吃亏受气吧?

      第二百五十四章、礼下与人必有所求

      用一碗鱼片粥搞定了太后,紧接着,颜彦又送上了最近两个月的糕点店分红,年前和年后京城不少人走亲戚都喜欢带两盒“第一糕”的点心,既体面又好吃,因此,这两个月的生意依旧火得不行,颜彦给太后送上了一张六百贯的钱票。

      看到这张钱票,太后越发相信颜彦自己能把日子过好来,压根不用靠着陆家或颜家过日子,既如此,又何必委屈自己去看别人的眼色呢?

      这些年颜彦看得还少吗?

      她给她撑腰给她做主不就是想让孩子过的轻松自在些吗?

      这么一想,太后彻底歇了劝颜彦的心思,不过她提了一个要求,那就是颜彦不管做什么,绝不能伤及到颜家的颜面,因为颜家是她妹妹一辈子的心血。

      “这个自然,还请太后放心,祖母是彦儿最看重也最敬重的人,没有她就没有彦儿,因而,彦儿断不会让祖母一生的心血付之东流,更不会让祖母蒙羞。”颜彦郑重承诺道。

      见此,太后才点点头。

      因着在太后处耽搁了一顿饭的工夫,颜彦回到家是一个时辰之后了,令颜彦诧异的是,陆老太太居然还在。

      颜彦进门时,老太太正歪在东边屋子日常颜彦待客的炕上听着青麦学些庄子里的传闻趣事什么的。

      见颜彦进来,老太太忙笑着招呼:“你回来了,太子妃找你什么事?”

      得知太子妃把颜彦找去为皇长孙李熙做了点吃食,老太太脸上再次堆满了笑,她是想起在颜彦这吃的那顿暖房酒,那天颜彦的厨艺不但收服了皇上,也收服了太后和皇后以及他们一干人等。

      为此,老太太再次佩服起颜彦来,这孩子就是有这本事,不动声色就拉拢了大周国最尊贵的几个人给她撑腰,太后,皇上、太子,现在又来一个皇长孙,以后她大孙子要是真有了功名,前途还能差了?

      还有,他们两个的孩子若是承继了颜彦的这份聪明,只怕将来的前途更是不可【创建和谐家园】。

      想到这,老太太指着炕几的几个盒子说道:“大孙媳妇,来,看看祖母给送什么来了?”

      “有劳祖母惦记,可巧今日太后赏了我两包雪燕,我给祖母分一包吧,说是暹罗国送来的贡品,还有一盒檀香,也说是贡品,拿来分点给祖母,晚上好睡觉。”颜彦说完,看了眼青禾。

      待青禾出去后,颜彦坐到了老太太对面,同时也算是坐到炕几前,她打开了最上面的盒子,是一对天青色的梅瓶,釉面炸裂了,像是碎片,但颜彦是个识货的,知道这叫开片釉,汝窑、哥窑都出过这种东西,上一世卖到了天价。

      而即便在这个时代,汝窑、哥窑也属官窑,一般只为皇家服务,因而这对梅瓶的价值是显而易见的。

      都说礼下与人必有所求,更何况还是重礼,颜彦多少猜出些对方的来意,因而,她把东西合上了,“祖母,您有什么事情就直说,一家人不用如此外道,我能做到的肯定不会推辞,至于这东西,实在是太贵重了,还是祖母自己留着把玩吧。”

      “彦儿啊,祖母也不拿你当外人,不管怎么说,大郎也是陆家的子孙,祖母只有这么两个亲孙子,这些东西不给你们给谁?二郎将来自是不用愁,整个国公府都要交到他手里,可大郎是庶出的,多少要吃些亏,这是规矩使然,因而,祖母就想弥补弥补你们两个。你放心,祖母明白,你是个好孩子,退亲一事是我们二郎对不住你。”老太太说到动情处,眼圈有点红了。

      因为这番话不全是敷衍,也有几分真心在,更别说,这些时日颜彦对她也不是一般的孝顺,吃的用的没少往她房里送,最难得的是还会陪她说笑,捡一些外面听来的笑话或趣事讲给她听。

      因而,她是真心喜欢上了这个孙子媳妇。

      颜彦也是看出来这点,忙回道:“祖母,一码归一码,这些事过去了,不提,再说孙媳也明白,和您没关系,孙媳不会怪罪到您头上。”

      陆老太太等的就是这句话,因而,待颜彦一说完,她立马把手伸过来,拉住了颜彦的手,“好孩子,听你的,那些话咱不说了。孩子,你能不能看在祖母和你父亲面上,搬回去住三天,就住三天,如何?”

      颜彦沉吟了一下,三天时间确实不多,还有,今天她也答应了太后,不会为难颜家,因此,这场婚礼她必须得参加,否则,只怕太后那一关都过不去。

      “好吧,就依祖母,三天就三天,祖母,我可是看在您的面上哦,您老人家这么大岁数向我一个小辈张口,我哪能拂了您的心意。”颜彦特意卖了个好给对方。

      “好好好,这才是好孩子,来,孩子,看看,这还有什么?”陆老太太打开了另一个小一些的盒子,里面是两对红珊瑚手串,深红色,每粒珠子几乎都有小拇指头大小,而且都很匀称。

      “这是红珊瑚手串。”颜彦手里也有这东西,比这颜色还正,个头也大,是太后送她的。

      “哦,我们彦儿真是个识货的,来,这是给你的,这还有一对,留着认亲礼上送你妹妹,孩子,成亲的贺礼你不送也就罢了,但认亲礼上亲友众多,你若是再空着手他们脸上不好看,你叔叔婶婶知道了也会伤心的。”老太太说完取出了一对就要给颜彦戴上。

      颜彦见此弯了弯嘴角,这效果不错。

      因为方才在慈宁宫里,太后也给她准备了一对镶着宝石的金镯子想让她送给颜彧,也是怕她心里失衡又整出几根鸡毛或者点别的什么来。

      这不,陆家也想到这了,也求上门了,就是不知颜家又会如何来收买她呢?

      其实,颜彦还真没打算在认亲礼上为难颜彧,因为她清楚,那种场面闹大了,绝对丢的不只是陆家一家的脸面,肯定也会牵扯到颜家。

      而颜家还有颜芃,还有颜彰等人,颜彦必须得替他们考虑,否则,她肯定会失去太后这座靠山的。

      “祖母放心,这点心胸我还是有的。”颜彦给对方吃了个定心丸。

      第二百五十五章、成熟了

  • 第1页
  • 上一页
  • 下一页
    技术支持:近思之  所有书籍
    北京时间:2025/10/28 04:58:50