LOGO
首页 小说列表 排行榜 搜索

    《庶门风华》-第94页

  • 第1页
  • 上一页
  • 下一页

    温馨提醒:系统正在全面升级。您可以访问最新站点。谢谢!

      此外,颜彦头上戴的也是皇后送的一套赤金点翠的头饰,很是华贵典雅。

      “会不会太隆重了些,万一抢了准嫁娘的风头呢?”奶娘看着盛装的颜彦,担忧地问了一句。

      颜彦听了这话勾了勾嘴角,她要的就是这效果,若不是为了去抢风头砸场子,她还懒得抬脚呢。

      半个时辰后,颜彦进了陆家上房,在场的还有朱氏、黄氏和陆鸣本人,看到盛装的颜彦,朱氏和陆鸣眼里均闪过一丝不喜,黄氏是微微一笑,什么也没说,陆老太太倒是满脸是笑地向颜彦招了招手,“大孙媳妇,这些日子忙什么呢?好几天没来看我了。”

      “回祖母,我家后花园开始收拾了,还有,去了几趟族里和庄里,选了几个人做管事,祖母也知道,我身边能用的人太少,亏得父亲替我从族里找了几个。”颜彦走到了老太太身边屈膝行礼。

      老太太一听这话脸上的笑容更慈祥了,她当然清楚颜彦是在给她儿子面子,是陆端答应了给族里的人找点生计,可经颜彦这么一说,反倒是陆端向颜彦施恩了,而不是颜彦给陆端面子,老太太听了能不开心?

      颜彦见此又趁机说道:“说到收拾后花园,今儿还真给祖母带来两样好东西,一个是这么大的甲鱼,据说有十几二十年的寿命了,还有这么粗的长鱼几条,正好给祖母尝尝鲜,也补补。”

      “长鱼?是不是蛇啊?”朱氏眉头一皱,问道。

      “回母亲,长鱼也叫鳝鱼,不是蛇,南北朝时一位叫鲍照写的《拟古诗》中有‘呼我升上席,陈鳝发瓢壶。’还有前朝的大诗人杜甫,也写过关于长鱼的诗,人家还有做法呢,叫‘素丝挈长鱼,碧酒随玉粒。’不过具体怎么做我还没有研究出来,我想应该也是切成丝放点黄酒爆炒。我从一本医书看过,说这种长鱼滋补性很强,虚心实腹固根元,祖母和母亲不妨试试。”颜彦笑吟吟地解释说。

      “哦,一个长鱼,还有这么多学问,连杜甫都写诗夸过?”朱氏有点不太相信,看向了自己儿子。

      陆鸣的学问委实也不错,一听颜彦背的这两句诗,很快想起来出处,“是杜甫在《送率府程录事还乡》中的两句。”

      陆老太太一听脸上再次堆满了笑,“听大郎媳妇的没错,还别说,那天那道帝王赞的汤品也是大补的,我回来之后只觉通体舒泰,那两天觉也睡得比往常香。”

      “祖母要这么说的话,以后我每个月打发人给您送两盅来,这种东西不能天天吃,补大发了也不行,得适量。”颜彦生怕老太太说要打发灶房的厨师去学,所以先堵住了对方的路。

      “会不会太麻烦了?”老太太说完看了朱氏一眼。

      “不会,明园食府已经推出了这道汤品,一两银子一盅,我可以叫他们到日子往这边送来,很便利的,我自己想吃了也是打发人去饭庄取,这道菜太费事了。”颜彦把话说到了明处。

      “一两银子一盅?”黄氏在旁边低呼了一句。

      “改天也给二婶送一盅尝尝就知道了,都是名贵的山珍海味做的,也费工夫,不信,二婶问问祖母和母亲,那天连太后和皇后都赞不绝口呢,要不皇上也不能起这么一个霸气的名字。”颜彦解释说。

      “这倒也是,就好比同是做衣服的衣料,你身上的这两块料子没有上百两银子也买不下来吧?”黄氏看着颜彦身上的刺绣花样说道。

      “她这个是云锦里的妆花缎,是贡品,什么眼神?”陆老太太嫌这个儿媳给她丢脸了。

      黄氏见老太太斜了自己一眼,忙陪笑道:“真是对不住了,还请大郎媳妇别笑话你二婶眼拙,你二婶委实没见过什么好东西。”

      颜彦见黄氏半天没吱声,一开口便做了自己助攻,不由得怀疑起她真正的用意来。

      不过颜彦也没浪费黄氏的这份用心,特地走到她面前,和她探讨起云锦、宋锦和蜀锦的区别来。

      一旁坐着的朱氏见自己儿子不耐烦听这些,忙打断两人:“好了,不说这个了。大郎媳妇,今儿叫你来是让你陪二婶去颜家送聘礼,此外还要签一个聘书,这是礼单和聘书,有什么不懂的,多问问你二婶。”

      朱氏说完从旁边的高几上拿出两本大红本本来,颜彦并没有上前去接,而是笑眯眯地说道:“母亲,这种事情有二婶一个人去就好,我毕竟是从颜家出来的,哪有做姐姐的给自己妹妹送聘礼的?我怕一时激动说出什么不该说的话来,传出去有失礼之处。还有,不管怎么说我和二弟也曾经有过五年婚约,我去替他送聘礼,我怕外面的人会嘲笑我是天下第一大笨蛋。”

      “这是什么话?当初失德的是你,提出退亲的是你,说要嫁大哥的也是你,你现在说这些,到底居心何在?”陆鸣一激动站了起来,若不是顾忌到屋子里的这些长辈,他真想拂袖离去。

      “二弟这个样子倒是应了一句话,恼羞成怒,该不是心虚了吧?我不过是就事论事说我不合适去当这个送聘礼的傧相,二弟至于如此急头白脸的?”颜彦依旧慢条斯理的问道。

      “怎么又说起这些,不是说不许再提了吗?”陆老太太喝住了颜彦。

      “祖母,您也听见了,不是我先提的,是二弟翻旧账,既然翻到这了,我还真得好好跟他掰扯掰扯。”颜彦岂肯放弃这好的机会?

      第二百五十章、翻脸(二)

      由于事关自己的清白,颜彦无视了陆老太太的话,转向陆鸣,“请问,我在自己家里换衣服,你带一个从没有参加过聚会也不懂规矩礼仪的人上门却又放任不管,究竟是谁的错?还有,彼时你连事情经过都没问清楚就迫不及待地提出退亲,居然也好意思往我身上推卸责任,你也未免太不磊落了,若说你没有居心,只怕连路边的。。。”

      “闭嘴,这件事不是当着太后的面揭过了吗?我们有错,你们颜家也有错,为这,我还当着那么多朝廷命妇向你当众赔礼了呢。”朱氏打断了颜彦的话。

      “是揭过了,可二弟非要给我泼脏水,我还能不给自己辩白几句?不过话说回来,二弟,大嫂还真得感谢你的不娶之恩,否则,我哪能遇到大郎这么专一又忠诚的夫君,还是老话说得好,塞翁失马焉知非福。”颜彦算是看出来了,这对婆媳压根就是拉偏架,她可不能让她们如愿了。

      大概是颜彦最后两句话【创建和谐家园】到了陆鸣,也可能是陆鸣心里也堆积了很多不满,因而,颜彦刚一说完,陆鸣几步上前,指着颜彦怒道:“如此说来,我也得感谢你的不嫁之恩,如此无德无良无礼无才的女子,我若娶进门,只怕也是家门不幸。”

      为了配合自己的气愤,陆鸣说完甩了下衣袖,想要来一个拂袖而去,可惜,颜彦是不会让他如愿的。

      “也不知是谁眼瞎心也瞎,我若是无德无良无礼无才,岂不是说太后、皇上、皇后还有祖母等一干人也跟着眼瞎心瞎了?哦,对了,还有父亲,据吴夫人说,父亲没少在这些世家面前夸我,敢情二弟的意思是他们这一干人都是被我一个人蒙蔽了呗?我倒是不知道,我什么时候还有这等蛊惑人的手段?”颜彦反唇相讥。

      这番话她说的倒比较急切,也是被对方那句“无德无良无礼无才”气到,如鲠在喉,不吐不快。

      还别说,颜彦真把陆鸣难住了。

      他敢说皇上太后等人眼瞎,敢说自己祖母父亲眼瞎?

      关键时候,又是朱氏开口了,“你们两个都给我闭嘴,像话吗?一个是名满京城的大家闺秀,一个是誉满京城的世家公子,你们不要脸面,我们还要脸面呢。”

      “可不是,这是怎么说的呢,方才还好好的,怎么这一会就吵起来了?你们是家人啊,不是仇人,就算之前有什么过节,可如今也是各自婚嫁,还有什么丢不下的?”陆老太太也颤巍巍地开口了,只一会便老泪纵横了。

      见此,颜彦上前几步解释说:“还请祖母体谅,孙媳不是丢不下,而是不想活得这么卑微,试想一下,今日二弟的聘礼从大街经过,只怕满京城的人又会谈论起去年的退亲事件,这个时候我还巴巴地上赶着去送聘礼,外面的人会怎么想我怎么说我?还请祖母给孙媳留一点颜面,孙媳已经被你们陆家逼的低在尘埃里了,再逼,孙媳只能钻地缝了。”

      “大郎媳妇,你不想去送聘礼直说好了,我们不会勉强你的,之所以叫你出面,也是规矩使然,我们怕你挑理,哪知道你还没放下这些过往。罢了,我记住了,以后关于二郎的事情,我再不会找你的,你别挑我理就成。”朱氏不爱听了,说道。

      这一刻,她也说不清楚为什么,总觉得内心很不安宁,这丫头的势头太强了,心眼也太多了,不打算去还穿一身盛装来,而且一来就讨好老太太,可翻脸比翻书还快,绝不是一盏省油的灯,只怕将来有一天,能把颜彧吃的连渣都不剩。

      为此,朱氏第一次审视起这门婚姻来,也是第一次后悔把颜彦娶进门,当时真不该听丈夫的话,若是她不去求皇后赐婚,说不定颜彦真就出家了,以后爱嫁谁嫁谁,哪有今日的这些麻烦?

      这可真成了搬石头砸自己的脚,只怕往后还有更大的麻烦呢。

      想到这,朱氏不由得对自己的儿子也有了几分怨恨,倘若当初不搞出这么多事情来,颜彦成了他的妻子,她得省多少心?

      颜彦倒是没有留意到朱氏脸上的悔意,她的目的达到了就成了,于是,她恭恭敬敬地回道:“母亲放心,儿媳不会挑理的,儿媳也不是哪种不知好歹的人。既这样,儿媳就回去了。还有,为免相看两相厌,这些时日我们就不搬回来讨人嫌了。哦,还有一件事,二弟成亲这么大的喜事我们就不打算送礼了,我怕二弟看到我送的东西更心窄,我可不敢影响了二弟的好心情。”

      她是真心不想搬回来住,在自己家,睡觉可以睡到自然醒,不必看别人脸色,想吃什么就吃什么,哪像在陆家,还得做布菜丫鬟,别提多郁闷了。

      “多谢大嫂体谅,彼此,彼此。”陆鸣向颜彦胡乱拱了拱手,算是行礼了。

      “好,那大嫂祝你如愿以偿,祝你们白头到老。”颜彦弯了弯嘴角,她倒是要看看,如果有一天,陆鸣知道他娶的大才女是个西贝货时会是什么心情。

      “这是什么话?只怕如愿以偿的是另有其人吧?”陆鸣本不想再和颜彦计较,可听到“如愿以偿”四个字,不得不回应。

      事实上,方才听颜彦那几句关于活得卑微和低到尘埃里的话,他心里的确闪过一丝愧意。

      不管怎么说,以颜彦侯府嫡女的身份被逼嫁给一个庶子,且还是一个患有隐疾的傻子,确实是委屈她了。

      偏这一切又是拜他所赐,尽管他从没有承认过,但内心里偶尔也会小小的自责,没办法,他一向自认为是君子,行事坦荡,敢作敢为,偏偏在这件事他逃不过自己良心的裁决。

      否则,他也不会一听到“如愿以偿”四个字就明显心虚了,不得不开口反驳。

      “错,我这个不叫如愿以偿,叫求仁得仁,也叫善有善报。”说完,颜彦不再和他纠缠,而是直接提出了告辞。

      第二百五十一章、公道自在人心

      从陆家出来,心情大好的颜彦去街里转了一圈,随后在陆家通往颜家的路上找了一家茶楼,要了一间二楼靠窗的雅间,一边品茶,一边等着陆家的聘礼过来。

      同时,她把青釉和青雨两个放了出去,看看能搜集些什么市井传闻来,同时也为了放出点消息去。

      约摸半个时辰后,颜彦听到了有人在窗户下说话。

      “咦,这是谁家要成亲了?”路人甲问。

      “什么呀,这哪是成亲,没有花轿也没有迎亲的新郎。应该是送聘礼或嫁妆吧?”路人乙回道。

      “确实是送聘礼,前面开道的是一个大大的‘陆’字,应该是镇国公府陆家要送聘礼了,听说成亲的日子定在了三月二十六,可不,正好还有一个月。”路人丙解释说。

      “原来是他呀。”路人丁的声音里似乎有点不屑。

      “你这是什么意思?”路人甲和路人乙同时问道。

      “没什么意思,我听说他以前和颜家大小姐有过五年婚约,如今要娶的是颜家二小姐。”路人丁倒是也解释了一句。

      “这事谁不知道?不就是因为颜家大小姐笄年礼更衣时被陆家大公子冲撞了,所以没办法才嫁给了陆家大公子,这事满京城的人都传遍了。”路人乙说。

      “这种事情你也信?”路人丙也跟着冷哼了一声。

      “那你俩说说,究竟是怎么回事?你们念过几年书,懂的道道比我们多。”路人甲倒是也不生气,拉住路人丙和丁追问。

      “其实,这事谁对谁错外人都不好说,我只说一点,陆家大公子是庶出的,且又是哑巴加傻子,这点成亲那日好多人亲眼见证过的,你们说,正常情形下,这种人会带去出门参加聚会么?他够得上那个台面吗?”路人丙说道。

      “我的乖乖,你的意思是他算计了颜家大小姐?可这门亲事是太后定的呀,陆家有几个胆量敢算计太后的人?”路人甲吸了口气,低声问道。

      “所以才说,这是一场意外,是陆家大公子不懂规矩,冲撞了颜家大小姐,可事情发生了,太后还能怎么办?只能忍气把颜家大小姐嫁过去,总好比再上吊【创建和谐家园】好。”这次换成路人丁回答。

      “对对对,你这么一说我也想起来,好像镇国公带着陆家大公子去颜府赔罪了,说是要陆家大公子以死谢罪,太后能怎么办,总不能让这两人都上吊了吧?我还听说太子气不过,把这哥俩都揍了一顿,当时抬回陆家有好多人都看到了。”路人乙附和道。

      正听着时,只见楼下突然没了动静,颜彦往外一瞧,原来是陆家送聘礼的队伍路过来了,这四人大概是怕过了话,全都闭嘴了。

      不过颜彦倒是从别人嘴里听到陆家给的礼金是一千两金子,田地一千亩,铺子六间,此外还有衣料多少抬首饰多少抬等,那些颜彦就没多大兴趣听了。

      正琢磨是不是该离开时,忽又听到有人谈起她,说她最憋屈,好好的世子夫人命却嫁了个庶出的傻子,倒是成全了自己的堂妹。

      这话一说,很快就有人七嘴八舌地谈论起来,有好几个人猜兴许就是陆家和颜家做的局,说颜家想让自己的嫡女嫁进陆家,说陆家不想娶一个无父无母的孤儿,因而两家一拍即合了。

      颜彦仿佛听得这里面还有青釉、青雨的声音,不过很快又消失了,大概是趁着混乱提了那么一嘴又跑开了。

      果然,一个时辰后,这两人回到家里,彼时颜彦正坐在炕上画画呢,她要给太后设计一件绣品当成生日礼物送过去,因为那天颜彧肯定也会进宫的。

      “小姐,小姐,我们回来了,我和青雨一直跟到了颜府附近,听着大家议论今日送聘礼的只有陆家二太太,没有小姐,我们才回来的。”青釉一边说一边瞪着一双圆圆的眼睛看着颜彦,就等颜彦夸夸她了。

      见此,颜彦扑哧一声笑了,“好,听我们青釉说说,都有些什么好消息。”

      “我们听到好多人同情小姐,说小姐是被冤枉的,也听到有人说小姐事先是和大公子约好的,青釉气不过,和人争辩了几句,不过我们也没多说,怕人认出我们来,我怀疑是有人故意在后面抹黑小姐。”青雨说完,把那些市井对话向颜彦学了学。

      当然了,那些太过粗俗的她就没提。

      “还用怀疑?八成就是,不是陆家就是二小姐,二小姐见我们小姐不搭理她了,心里指不定怎么怨恨呢。”青釉忿忿说道,一边说一边连比带划地又补充了些内容。

      颜彦听了一会,归结为几点,有人站在她这边同情她,也有人怀疑她和陆呦是私通,但这种说法站不住脚,很快就被人驳斥了,因为陆呦是一个哑巴加傻子是大家公认的,颜家大小姐怎么可能会为了这么一个人放弃原本唾手可得的世子夫人之位,这不明摆着是被人算计了?

      还有一种说法就是巧合,是她命不好,怨不得别人。

      不过针对她没有出现在颜家充当送聘礼聘书的傧相一职,大部分人还是表示了理解,一个是自己堂妹,和亲妹妹差不了多少,一个是和自己有过五年婚约的男人,夹在中间,颜彦该多为难?

      听到这话,颜彦松了一口气,“好了,没什么事情你们两个下去吧,帮我把绣架找出来,还有,告诉灶房的人,今天多加两个菜,你们想吃什么,自己点去。”

      青釉青雨一听,各自领了件差事忙去了。

      这天晚上的黄鳝一共尝试了两个做法,一个是剔除了骨头炒的鳝段,放了些花椒叶和茱萸叶,黄酒焖了一下;另一个是鳝丝,过油之后,放上盐和酱油,同时切了不少蒜末和姜末和花椒一起爆炒出香味最后浇在了鳝丝上。

      还不错,这两道菜得到了大家的一致认可,尤其是陆呦,他平时最不喜欢吃鱼了,嫌鱼刺太多,可这去骨的鳝段和鳝丝鲜滑无比,用他自己的话说,鲜得能吞下自己的舌头。

      和颜彦这边一团喜气地品尝美食不同,颜家和陆家这天晚上的晚膳就有些不尽人意了。

      第二百五十二章、都为难了

      其实,马氏之前倒是想到了颜彦不太可能会以傧相的身份上门送聘礼,只是她没想到的是颜彦居然和陆家也闹翻了,不但拒绝上门,还拒绝送礼,拒绝搬回去住。

      这些她倒还勉强能接受,可马氏担心万一颜彦不出现在第二天的认亲礼上,又或者说当众也送几根鸡毛什么的给颜彧当见面礼,这人可就真丢大发了。

      她倒是有心想再上门劝劝颜彦,可上次两人说拧了,她再上门颜彦也不可能会给她面子。

      Îª´Ë£¬ËýÖ»µÃÇóÉÏÁËÑÕÆM¡£

      颜芃听了先是大吃一惊,因着马氏和颜彧的有意遮瞒,他并不清楚颜彦的情绪有这么大,以为那天说开就完事了,因为在他印象中,这个侄女一向大方明理,轻易不与人为难,更不与人交恶。

      因而,听完妻子的话,颜芃第一反应是问妻子对颜彦做了什么导致这个孩子行事如此偏激?

      “老爷,妾身还能做什么?妾身这些年对她也算尽心尽力了,老爷也不是不清楚,可奈何这孩子一心钻了牛角尖,非要认定是彧儿和陆鸣有了私情,妾身为此还专程去找她解释,想把这个过节解开,可她不听,还把我训斥了一顿,呜呜,我一个做长辈的去看侄女的眼色,我容易吗?呜呜。。。”马氏又忍不住哭了起来。

      “你看看,你看看,我早说了这门亲事不能做,你非不听,现在后悔了吧?”颜芃也是一肚子的火,当初他劝过妻子,可妻子非要一意孤行,还抬出了太后和皇上,最后连颜彧也出面了,逼的他不得不点头。

  • 第1页
  • 上一页
  • 下一页
    技术支持:近思之  所有书籍
    北京时间:2025/10/28 01:19:23