LOGO
首页 小说列表 排行榜 搜索

    《庶门风华》-第69页

  • 第1页
  • 上一页
  • 下一页

    温馨提醒:系统正在全面升级。您可以访问最新站点。谢谢!

      “说到那次送鸡毛,也难为你怎么想出来的,可把你太子哥哥开心坏了,说他到底没看错你。”太子妃说到那件事,眉眼也弯了起来。

      “那也不算什么,前些日子在松麓书院,我又一次当众把他怼得下不来台,不过那一次我倒不是存心的,也不知道皇上和几位殿下在,就是看不过那些人轻视我夫君,我才不得不出头。”颜彦故意把话往陆鸣身上引,她想知道李稷究竟是怎么想的,他到底赞成谁的观点。

      可惜,太子妃只知道有这么一件事,也知道颜彦的马车因此出了事故,却不清楚其中的详情,见颜彦提起,倒是拉着颜彦细问起来。

      这下颜彦倒有些为难起来,她怕说多了传进太子耳朵里有干政之嫌,毕竟现在大周正处在一个敏感时期,这个话题又是如此敏感,很容易就会让人联想到目前的局势。

      为此,颜彦只得把自己马车出事的经过着重学了学,太子妃一听便猜到了这件事可能和陆夫人有关系,只是她也想不明白陆夫人为什么会在这个敏感时期对颜彦下手,这也太冒险了吧?

      “对了,我仿佛听得前些日子去颜府下定是陆夫人亲自去的,你是不是对这门亲事还有什么抵触?”

      颜彦听了这话苦笑了一下,“这是肯定的,因为这件事我和二妹妹吵了一架,为此也拒绝以长嫂的身份去颜家下定。”

      太子妃听了这话伸手给了颜彦一个拥抱,“好妹妹,以后,你就把我当成你的娘家嫂子,有什么事情都可以和我说,我能做到的一定不会推辞。”

      “多谢了。”颜彦笑了笑。

      这一次,她的笑容也灿烂了许多。

      第一百八十一章、丑话说到前头

      从东宫再次回到慈宁宫,颜彦见李穑几个还没有过来,太后正坐在炕上摆弄颜彦带来的这些小物件,阿容在一旁立着,见到颜彦回来,太后向她招了招手,让她坐到了炕几对面。

      颜彦侧着身子坐过去,没等对方开口,自己先把这一趟的经过先学了一遍。

      ¡°Äã¼ûµ½å·åúÁË£¬ºÍÎÒ˵˵Õâ¸öÅ®ÈËÈçºÎ£¿¡±Ì«ºóÎʵÀ¡£

      “回太后,确实很漂亮,不过我觉得更难得的是她的笑容,眉眼弯弯的,看着很喜气。”颜彦掂量着回道。

      “喜气?”太后显然不认同这两个字,动了几分怒气。

      明明是个扫把星一样存在的女人,刚进宫不到半个月就把后宫弄得乱七八糟的,先是多少嫔妃因为她睡不着觉,接着是皇后病倒,只怕外面还有不少大臣也因为她彻夜难眠呢。

      这样的人颜彦居然夸她喜气,岂不是一种莫大的讽刺?

      “回太后,我们应该相信皇上,无论如何,我都不会相信皇上会忘了自己的使命和职责,他不是别人,他是大周的皇上。”颜彦回道。

      如果他是一个昏君,他大可不必一而再地拉着颜彦问她为何看好契丹而不是女真;如果他是一个昏君,他大可不必微服跑去松麓书院听取民间这些学子们的看法;如果他是一个昏君,大周的言论不会如此自由宽松;如果他是一个昏君,也不会如此勤勉地拉着陆家父子探讨陆鸣的那篇策论。因而,颜彦有理由相信,他是真的在权衡这次结盟。

      只是颜彦担心的是,他会因为太想拿回燕云十六州而重复宋徽宗的悲剧。

      如果真走到那一步,她又该怎么做呢?

      算了,车到山前必有路,再说大周毕竟不同于北宋,至少这个时代并没有像历史上的北宋那样重文轻武,这些武将世家的地位还是蛮高的,因此,就算走到那一步,结局也未必会这么惨。

      如此一想,颜彦又心宽了些许,见太后还有些忧心忡忡的,颜彦换了个话题,从自己的荷包里取出了两张钱票,这是蛋糕店开业这一个月的分红,一份是给李穑的,因为他出的铺面,另一份是给太后的,铺子名字和匾额都是太后出的,颜彦给她算了一份干股,和李穑还有她一样,都是两成。

      “这孩子,我这个岁数了哪里还用得上银子,倒是你自己,以后的日子要靠你自己了,我也老了,也不知还能护你几年。”太后拿着这两张钱票看了看,眼圈红了,随后把其中的一张钱票还给了颜彦。

      “太后放心,您老人家肯定会长命百岁的,您还得看着我生子看着我夫君考功名看着我们过上好日子呢,以后,我还会挣多多的银子来孝敬您,您就当替祖母成全了我这份孝心吧。”

      这话颜彦倒不是全是讨好卖乖,她的确有这个心思,尤其是刚一进门时看见老太太一个人摆着她带来的这些东西,那一瞬间她想到的是两个奶奶,一个是自己上一世的奶奶,另一个是原主的奶奶。

      颜彦和原主一样,也是奶奶带大的,小时候父母外出打工,把她丢在了乡下奶奶家,幸好她父母脑子活泛,很快就在城里站住了脚,开了一家蛋糕店,把她接到了城里念书。

      可惜,她刚考上大学没多久,奶奶就因病没了,为此,她一直觉得很遗憾,还没有来得及回报一二奶奶就离开了。

      原主的奶奶也是如此,好容易把原主带到了十岁,自己却又病倒了,可即便拖着一个病体,她也替原主安排好了最重要的两件事,亲事和嫁妆。

      都是可亲可敬的奶奶,可惜,都没有等到孙女过上好日子回报她们一二就走了,因而,颜彦才会说,请太后替两位老人家成全了她的这份孝心。

      这番话打动了太后,为此她把钱票收了起来,“好,听我们彦儿的,我也花花我们彦儿挣的银子。孩子,说到这件事,我还有一句话嘱咐你,彧儿那边,你即便不愿意,也千万别和她吵,左右你也是要搬出来的,大不了以后你们各过各的,听话,千万别因为这件事和你二叔过不去。”

      颜彦一听便猜到准是马氏进宫向太后告状了,太后虽然心疼她,可站在整个颜氏一族考虑,她必然得委屈颜彦,毕竟当年她妹妹向她托付的不是仅仅一个颜彦,还有整个颜氏一族。

      “太后放心,一码归一码,我从未因为此事和二叔生嫌隙,因为我知道他是真心为我好,是真心给了我一个家,还有几位弟弟妹妹,我也是真心拿他们当亲人看待的,所以才会把蛋糕店的股份也分他们一人半成。但是二妹妹除外,因为我这辈子都不可能原谅陆鸣的,就像是太后说的,我们以后各过各的,最好是两不相干。”颜彦也把丑话说到前头了,省得到时马氏又提出什么过分的要求来。

      太后倒是也没有逼颜彦接受颜彧的意思,在她看来,这种事情搁谁身上谁也不会轻易放下的,颜彦这就算不错了,既没有逼着颜家要嫁妆也没有攀着陆家的家产,而是打算自己搬出去自己挣钱,这份胸襟别说女子,就是一般男子也难以做到,还要怎么样?

      只是一想到颜彦为此受的委屈,太后又于心不忍了,再加上她刚拿了颜彦一张钱票,虽然不多,才刚二百贯,可毕竟是孩子的心意,为此,她看向了阿容,“你去库房挑几样我年轻时收的衣料首饰来,过年了,我们彦儿也该做几身鲜亮的衣裳。”

      “别,太后赏我不少了,还是留给别人吧。”颜彦客套了一下。

      “好孩子,你这个岁数正该是打扮的时候,女人哪有嫌衣服多的?听话,等过些日子你搬家了,我再打发人给你送几件好家具去,都是往年别人孝敬我的。”

      太后的话音刚落,只见李琮走了进来,“母后,不带这么偏心的,儿子每年也没少孝敬母后,怎么也没见母后赏儿子一点半点?”

      ÑÕÑåÒ»ÌýÕ⻰æÏÂÁË¿»£¬ÕâʱÀî𢡢ÀîËë¡¢Àîð¡¡¢Àîð£ËĸöÒ²¸ú×Å»ÊÉϽøÀ´ÁË¡£

      第一百八十二章、了解

      原来,颜彦去南书房时,李琮正带着李稷和陆端陆鸣父子探讨陆鸣的那篇策论,送走陆端父子后,李琮见到颜彦送过去的几样小东西,这才想到今日是腊月十五,颜彦进宫了。

      原本皇上也没打算来见颜彦,再说他也不清楚颜彦这会仍留在慈宁宫,于是,他带着李稷一起进了坤宁宫,他也听说皇后病倒了。

      在坤宁宫,李琮看到了颜彦送皇后的几样东西,和他的那几样正好凑成一对,联想到近日赐封宸妃一事和皇后的病倒,他以为颜彦是在暗示什么,因而,从坤宁宫出来,他又带着李稷拐向了慈宁宫,他想听听颜彦是怎么和太后谈论宸妃一事的。

      ºÃÇɲ»Çɵģ¬ÔÚ´ÈÄþ¹¬´óÃſڣ¬ÀîçýÅöÉÏÁËÀîËë¡¢Àîð¡ºÍÀîð£Èý¸ö£¬ÀîçýÕâ²ÅÖªµÀÑÕÑ廹ÔÚ£¬Îª´Ë£¬½øÃÅʱËûÌØµØ°ÚÁ˰ÚÊÖ£¬×èÖ¹Á˹¬Å®Ì«¼àµÄͨ´«£¬¾ÍÊÇÏëÌýÌýÕâ¶Ô׿ËïÔÚ˵ʲô¡£

      Ìýµ½Ì«ºóÉÍ´ÍÑÕÑåÕâ¸ö»°Ì⣬ÀîçýËäÓеãʧÍû£¬¿É¼ûÌ«ºóÐÄÇé²»´í£¬ÀîçýÒ²¸ú×Å´ÕȤÁËÁ½¾ä¡£

      太后虽说因为宸妃一事对自己儿子也有点看法,可一看这么多人在,怎么也要给儿子留点颜面,便满口含笑地指着炕上的这堆小东西说道:“有,见者有份,喏,看中什么,自己挑一样喜欢的拿去。”

      “皇祖母什么时候也学会借花献佛了,这好像是彦儿妹妹送来的吧?”李稷笑道。

      他并不清楚颜彦去过东宫了,但他看到了颜彦给父皇和母后送去的东西,所以一眼认了出来。

      “可不是借花献佛,这还有独一份的呢,穑儿,这是给你的,难为你这么惦着你彦儿姐姐,每次初一十五都早早来我这候着,你彦儿姐姐看在你的诚意上单给了你一份。”太后说完乐呵呵把那张钱票递给了李穑。

      李穑接过钱票瞧了一眼,随后狐疑地看向了颜彦,他早就忘记自己参股糕点店一事了,因为那是颜彦自己的承诺,他一直没答应,他当时说的是把铺面送给颜彦。

      “六殿下,这是第一糕铺子的分红,太后,六殿下和我都是二成股份,借太后的金口玉言,生意还不错。”颜彦笑着解释说。

      ¡°Å¶£¬ÓжàÉÙ£¿¡±ÀîçýºÃÆæÁË¡£

      虽说他从没有涉及过这些商业和手工业,但不妨碍他想了解这些。

      当然了,他的关注点并不单单是颜彦挣了多少钱,而是想通过这个糕点铺子了解些商业和手工业的现状,他相信这些数据应该比朝堂上的更真实。

      “还不错,比我预计的要好,刨去各项费用,第一个月净挣了一千一百来贯,我拿出了一千贯给大家分红,不过这是第一个月,往后还有没有这么好就不敢说了。”颜彦给自己留了点余地。

      “这么挣钱?一个月的盈利竟然赶上我大周一个一品官员的俸禄?”李琮大吃一惊,随即问起颜彦那家店面的大小,雇了多少人等。

      颜彦一一回答了,就连自己动用了多少启动资金和这些糕点的售价以及一个月税赋几何也说了出来,“回皇上叔叔,这铺子收益好有两个很重要的原因,一是太后题的匾额和从宫里传出来的口碑;二是东西确实是独一份的,正常的点心铺子进账还不及这个二成呢。”

      李琮听了默算一下,颜彦的这个小铺子一个月上交的税赋大约是六七十贯,一年不到一千贯,此外,还可以养活六七个雇工,确实如她所说,也算是一种功德了。

      “这么说小六最合适了,一间铺面换来了你两年的份例,难怪你一直要跟着彦儿妹妹呢,我还以为你只是好吃,没想到还有这傻福。”李稷打趣道。

      “彦儿姐姐,我说过这间铺面是送你的,我不要分红。”李穑这才知道这二百贯钱票是这么来的,忙送回到颜彦手上。

      “六殿下,不管是做生意还是做人,最重要的是讲诚信,这是我当初收下那间铺子时承诺你的,我必须兑现。”颜彦把钱票重新塞回了李穑手中。

      “聪明人做什么都容易事半功倍,我去过彦儿妹妹的明园食府,居然也是一座难求,再看看妹妹做的这些小东西,也是一个赛一个的别致,我还真是好奇,彦儿妹妹哪里来的这些新奇点子?”李稹从炕上拿起了一双鸭掌问道。

      颜彦听了这话,上前挑出了另外两对鸭掌和三对护膝送给了李穗、李稹和李穑三个,“哪有四殿下说的这么好?不过是拾点前人的牙慧罢了。”

      说完,颜彦又特地转向李稷,“太子哥哥的东西我已经送去东宫了。”

      “你这是牙慧吗?我怎么从没有见过这东西?”李穗戴上手套,把话抢了过去。

      “有,北部的游牧民族冬天出来狩猎,他们怕手冻僵了就会用各种兽皮把手套住,我琢磨了一下,应该是和袜子一个意思,所以做成了这种东西,姑且就叫手套吧,是套住手掌的。”颜彦解释说。

      “手套?套住手掌的,还真有点这个意思。难怪皇祖母夸你手巧、嘴巧,心思也巧,还真是这么回事。”李稷赞许地点点头。

      别人还犹可,倒是李琮听了这话心念一动,“彦儿,我记得你上次说要弄一个农庄,看好地方了吗?”

      他是希望颜彦能在农业方面也带给他点惊喜。

      要知道,这战事一起,粮草是最大的问题,此外,还有服装和军饷。

      因为这些日子朝堂上的这些官员没少哭穷,只要一提到战争,那些文官们便开始算账,恨不得把这几年的窟窿都搬出来,就是想阻止这场战事。

      可武将们不这么想,难得女真把机会送到了他们面前,如果燕云十六州能在他们手里收回来,那绝对是可以载入史册的荣耀,因此,他们是坚定的主战派。

      因而,这些日子李琮也为难,他也想做一个可以载入史册的好皇帝,但他又不得不考虑大周的实力能不能支撑得起这场战事。

      第一百八十三章、看走眼

      颜彦没想到李琮会对她寄予厚望,不过她倒是相中了青莲庵附近的那一片荒山荒地,主要是有水源,且离她的庄子比较近。

      更重要的是,青莲庵的香火很旺,有很多达官贵人的女眷去上香,而颜彦又想把农庄做成一个高端的集休闲、踏青、餐饮、玩乐的好所在,因而这些女眷便是潜在的客源。

      当然了,这些目前只是一个设想,真正要做成规模估计没个三五年是看不到成效的,因而颜彦便没有说太多,只说自己已经看好了一处地方。

      “颜儿妹妹,需要我们帮你做什么吗?”李稷问。

      “有,我想搜集些新奇的种子,我听说东南一带沿海经常有外族人过来,我想应该有他们本土的种子带进来,不拘什么,我都想试试。”颜彦说道。

      其实,她最想要的种子是玉米和番薯还有辣椒,可这些都是从北美或南美传过来的,应该还得几百年后,因而她现在最想找到的是花生和棉花种子,她有印象看过一篇报道,说是在陕西那边的什么陵出土了汉代的花生,但颜彦来了这几个月还真没有见过花生。

      而棉花的原产地她印象中好像是印度或是某个【创建和谐家园】国家,具体她不记得了,但肯定没出亚洲,应该有希望可以找到的。

      “没问题,这件事交给我就好,还有别的吗?”李琮满口应了下来。

      颜彦纠结了一下,摇了摇头。

      其实,颜彦原本是想拉着几位皇子一起组建一个大型的船队,提前完成下西洋的壮举,说不定还可以提前发现美洲新大陆,顺便带回来颜彦所需的种子。

      只是这个船队需要的资金数目太大,颜彦自己能拿出的银两只有三万多,差太多了,她只好暂时歇了这个念头。

      李琮没有忽略颜彦脸上的表情,刚要开口再问问她,谁知门口的太监传膳了,送来了两个大火锅和两条大活鲤鱼,见此,颜彦忙了起来,先是指挥人杀鱼切鱼片,然后命人把鱼骨头放进了锅里,而她自己则又亲自弄起了火锅调料。

      这顿饭吃了将近一个时辰,饭毕,颜彦陪大家再坐了一盏茶工夫便告辞离开了。

      随后,李琮把李稷四个也打发了,自己一个人留了下来,他想知道颜彦和太后说了什么。

      “这孩子好像很矛盾,一方面她说相信你不会忘了自己的使命和职责,还说你绝不是一个会沉迷于女色的昏君;可另一方面,她又十分忧心,生怕你会答应和女真的联盟,可我问她缘由,她又说什么之前都说过了,没必要重复。”太后也想和自己儿子说说这件事,因而把颜彦对宸妃的评价也一并说了出来。

      事实上,她心里也不知为什么,每次想起颜彦眼睛里的忧心,总觉得自己莫名的也跟着七上八下起来。

      ¡°Å¶£¬Ëý¾ÓÈ»ÕâôÆÀ¼ÛÎÒÆÀ¼Ûå·åú£¿¡±ÀîçýÆÄÓм¸·ÖÒâÍ⣬µ¹ÊǶԺóÃæµÄÄǶλ°Ã»ÔõôÁôÒâ¡£

      “儿子,你说,会不会彦儿这个孩子真有了什么奇遇?”太后显然更关心的是后面这段话。

      ¡°Ê²Ã´ÆæÓö£¿¡±ÀîçýһʱûÓз´Ó¦¹ýÀ´¡£

      “你想啊,她做的糕点,火锅,还有什么手套,我们之前别说见过吃过,连听都没有听过。再有啊,她一个深闺女子,说句不好听的,是五谷不分六畜不识的,可方才听她说要搞什么农庄还要找新式的种子,我怀疑这孩子是不是在黄泉路上有了什么奇遇?”太后说出了自己的疑虑。

      事实上,这番话在她心里搁了很久,只是她一直不敢说出来,怕传出去给这孩子招惹上麻烦。

      本来一个人死了四五个时辰还能活过来就够耸人听闻的,偏活过来的颜彦又弄出了这么多新式东西,想不让人怀疑也难。

      “这个应该不是,我考证过她,这孩子确实看过不少书,最重要的是,她对之前的事情也一清二楚,而且她提出的这个联合契丹抗击女真的说法她父亲也和我讲过,她应该是看过鹏程留下的笔记什么的,鹏程在北边和契丹打了好几年的交道,对契丹和女真的了解应该更具体些,这孩子可惜了,早知如此,还不如成全了稷儿。”李琮沉吟了一下,缓缓说道。

      这是他第一次开口说后悔没有成全李稷,太后自然清楚其中缘故,也微微叹了口气。

      原来,当年颜彦小时候就表现出非同一般的聪明,性格也十分活泼开朗,因而得到了李稷的格外看重和庇佑。

      而颜彦的祖母颜老夫人正是因为看到这一点,所以才不惜花重金聘请了陈思儒来栽培颜彦,可惜的是,颜彦十岁时,颜老夫人突然病倒了,临终之前,她曾经向太后试探过这件事。

  • 第1页
  • 上一页
  • 下一页
    技术支持:近思之  所有书籍
    北京时间:2025/10/22 16:46:29