LOGO
首页 小说列表 排行榜 搜索

    《庶门风华》-第68页

  • 第1页
  • 上一页
  • 下一页

    温馨提醒:系统正在全面升级。您可以访问最新站点。谢谢!

      原来,皇后并不是真的病倒了,而是因为前些日子女真的可汗打发人给大周皇帝送了一份厚礼来,随着这份厚礼来的还有一位女真公主,年方十六,据说是美艳不可方物,被皇上收进了后宫,并为了她破例,特地在贵淑德贤四大妃之后加了一个宸妃,荣宠一时无人能及。

      皇后见此不免忧心起来,吃醋是一方面,另一方面是担心皇上为了一个女人影响到国策。

      毕竟现在大周正处于一个敏感期,是选择和女真联手对抗契丹还是选择和契丹联手对抗女真,最后的结果将会直接影响到契丹和女真的命运,从而也会影响到大周的国运。

      皇后虽不太懂政事,也不允许参政,但她有女人的直觉,再则作为一个皇后,这些年跟在皇上身边也没少经历风雨没少长见识,为此她没少劝皇上,可皇上却依然故我。

      当然了,这番话李穑也不好照实说出来,他只是含含糊糊地告诉颜彦,皇后最近因为心情不好,有些郁结于心。

      倒是一旁的太后听了这话直接问道:“莫不是还是为了那个宸妃?”

      李穑见太后直接点了宸妃的名,倒是也不瞒着了,转向了颜彦,急切地说道:“彦儿姐姐,不如你去劝劝皇上吧?皇上一向能听进你的话,你不是一直不希望大周和女真联手吗?”

      “什么意思?皇上想和女真联手了?”颜彦是一脸的蒙圈。

      因为她至今还不清楚那位宸妃的事情,初四那天在松麓书院她还感觉皇上明显是倾向她的言论的,哪知道这短短的十来天里突然冒出了一位什么女真公主?

      Àîð£ÌýÁËÕâ»°¿´ÁËÌ«ºóÒ»ÑÛ£¬¼ûÌ«ºóû·´¶Ô£¬±ã°ÑÕâλå·åúµÄÀ´Àú¸æËßÁËÑÕÑå¡£

      颜彦也才知道,这位宸妃是在上月底跟着女真的使团秘密进京的,皇上是在从松麓书院回来后的次日接见的这个使团,谈了些什么外人是不清楚,但这位女真公主当天便留在了后宫,三天后封为宸妃。

      后宫出了这么大的事情,很快就传到了前朝,只是陆端不像是颜芃,正常情形下颜彦想见他一面很难,而即使是见面,陆端也不会和颜彦讨论这些。

      事实上,陆端不说还有一个缘故,因为他清楚皇上此举和颜彦的建议是相悖的,但却契合了陆鸣的观点,同时和他最初的想法也相合。

      这种情形下,陆端自然不会多事,他可不想因为一个颜彦再次闹得家宅不宁的。

      倒是陆鸣,知道这个消息后最为开心,因为那【创建和谐家园】上给他布置的策论正好是联合女真灭契丹,因而,这几天他都在家里潜心写作,也没少和陆端以及陆家的幕僚们探讨、辩论。

      当然了,颜彦是不清楚这些细节的,她知道皇上交代了陆鸣写一篇策论,彼时她并没有多想,还以为是皇上想借机看看陆鸣的才学呢,哪知道是和女真的使团有关?

      奇怪,皇上之前明明是很赞同颜彦的观点的,否则也不会特地宣她进宫求证,更不会一而再地把她的观点拿到朝堂上讨论。

      究竟是什么改变了他的想法?

      仅仅是为了一个女人?

      颜彦是不大相信的,作为一个皇帝,什么漂亮聪明的女人他没有见过,何至于会为了一个外族女子神魂颠倒的?

      可若不是这个缘故,那必然是女真的来使承诺了什么,而能让大周皇上动心的条件无非就是燕云十六州,或许,还能分一杯羹,和女真、蒙古等一起瓜分契丹的部分土地。

      若真是这样就麻烦了。

      试问有几个皇帝能抵挡住这个诱惑?

      难道大周果真要重复北宋的悲剧?

      “彦儿姐姐,我和你说话呢,你到底去不去啊?”李穑打断了颜彦的走神。

      “回六殿下,这件事委实不在我能力范围之内,不过我想皇上应该自有决断,我们应该相信他。”颜彦含含糊糊地说道。

      她虽然也失望,可让她去劝皇上她是绝对没有这个胆子的。

      再有,李琮不是没有见过什么世面的毛头小伙子,他年届不惑了,一岁多便当上了皇帝,亲政也有二十多年了,如果连一个美色都勘不破的话,那也未免太小瞧了他。

      因此,颜彦觉得麻烦的还是女真提出的这个条件,可目前为止,能摆出来的论据她都摆出来了,不能摆出来的她也没法摆出来,总不能说她是一缕来自千年后的魂魄,她知道历史上的女真反悔了,最后把北宋灭了,因而大周也会重复北宋的命运。

      果真如此的话,只怕她离死也不远了。

      “穑儿,你去叫一下你那几个哥哥,就说晚膳在我这用,你彦儿姐姐来给大家送年礼了。”太后见颜彦又走神了,猜想她应该还是有什么想要说的,于是,她找了个理由打发李穑走。

      李穑猜出了太后的心思,尽管他很想留下来听听颜彦会说什么,可太后开口了,他不敢不遵。

      待李穑出门后,阿容对屋子里的宫女太监使了个眼色,随后带着大家出了门,她亲自守在了门外。

      “孩子,我知你一向聪明有主见,你和我好好说说,宸妃的事,究竟是好事还是坏事?”太后先开口问道。

      她可没忘了,自己儿子曾不止一次和颜彦探讨过女真和契丹的问题,也曾不止一次夸颜彦聪明有见识,因而她想听听颜彦这个局外人的看法。

      “回太后,这个问题还真难住了我,太后,最了解皇上的人应该是您,您觉得皇上会因为一个女人耽误国事?以他这个年龄这个地位,什么样的女人他没有见过?”颜彦斟酌着回道。

      这话虽让太后吃了一颗定心丸,但她可没忘了颜彦方才的神情,“可不是这话。可是孩子,若果真如此的话,你还忧心什么?”

      颜彦一听吓了一跳,继而苦笑了一下,说到底自己的道行还是太浅了,轻易就让外人看去了自己的心思。

      可这个问题她该怎么回答呢?

      µÚÒ»°ÙÆßÊ®¾ÅÕ¡¢å·åú

      颜彦因为一时不知该如何回答太后的问题,所以端起了茶杯,借口喝茶低头沉思起来。

      “孩子,你有什么话但说不妨,你放心,我会掂量着办的,断不会令你为难,更不会把你推入险境。”

      这话颜彦倒是相信,从太后打发了李穑并让容姑姑带走屋子里的太监宫女她就猜到太后是真心想保护她,怕她说出来的话被某些不知轻重的人断章取义传出去进而害了她。

      可问题是,颜彦搬出来的证据不足以说服皇上,再则,那些话她上次当着太后和皇上的面已经说过一遍,没有必要重复了。

      故而沉吟了一下,颜彦放下了茶杯,正色回道:“回太后,民妇的确有点忧心,其中缘故民妇已经不止一次和皇上探讨过,民妇委实不看好女真,只是太后也知道,民妇不过是一个闺阁女子,见识和阅历都有限,说出来的话未必就正确,旁人也未必就信,毕竟两国结盟这种事情不是民妇一个小小的女子可以过问的。”

      太后听了这话眉头也打了个结。

      说实在的,这些日子她也没少关注这件事,她承认颜彦的话有一定道理,但不可否认的是,大部分臣子提出的联合女真灭契丹的提议也有道理,而且朝堂上这个观点还占了多数。

      因此,她委实不太明白颜彦为什么在这件事上如此固执,说到底颜彦不过是一个才刚笄年的闺阁女子,就算她看了不少书,可朝堂那些臣子读过的书难道会比她少?

      更别说,其中不少人还是亲自上过战场的,难道他们不比颜彦懂得多?

      还有她儿子,别看他追着颜彦探讨过这件事,可那也是他基于对一个闺阁女子的好奇心,并不代表他认同了颜彦的观点。

      而她一开始也以为颜彦是随便说说,为的就是想在她儿子面前露个脸,博取一点关注和同情,从而让自己的日子好过些,可方才从颜彦眼里流露出的担忧,事情显然不是这么简单,这个丫头是真的在为这次结盟忧心。

      这怎么可能?

      她有什么理由断定女真不可取?

      “说到这,我就多嘴再问一句,我听说那些臣子们也有不少看好女真的,你为何如此反对呢?”太后问了出来。

      不过没等颜彦回答,她又继续说道:“若只是凭书上的那点记载就认定女真不讲诚信是不是太武断了些?”

      “回太后,民妇确实没有更好的理由,该说的那几点民妇已经说过了,民妇知道,不管我们大周选择和谁结盟其实都是在赌一个运气,与其如此,还不如两不相帮。”颜彦退了一步。

      如何没有大周的协助,女真想拿下契丹绝不是一件易事,而契丹因为有女真和蒙古的牵制,短期内应该是腾不出手来骚扰大周的。

      只是皇上会赞成这个观点吗?

      ÄǸöå·åúÓÖ¾¿¾¹ÊÇÔõô»ØÊ£¿

      想到宸妃,颜彦有点坐不住了,“太后,民妇去看看皇上和皇后吧,民妇也给他们也准备了点小礼物。”

      不管如何,这趟坤宁宫她跑不掉,正好她也想听听皇后有什么想法,关于那个宸妃,她还真有几分好奇。

      “去吧,你也看看她也好。”太后虽清楚颜彦是想逃开她的追问,倒也没拦住她。

      主要是她知道,能说的这孩子肯定会说,不能说出口的她逼也没有用。

      从慈宁宫出来,颜彦直接拐向了坤宁宫,谁知好巧不巧的,在坤宁宫门口,迎面碰上了一位十六七岁的穿着异族服装的女子,这位异族女子顶着一头小细辫子,辫子上缠了不少的珍珠、玛瑙以及各种宝石,不知身边的侍女和她说了什么,笑得眉眼弯弯的,眼睛里似乎有小星星在闪烁,倒是和她满头的珠宝相得益彰,晃花了颜彦的眼,以致于颜彦甚至忽略了对方的五官和肤色。

      凭着这头小细辫子和服饰颜彦很快确认了对方的身份,忙立住了。

      因着颜彦的穿着打扮不像是宫里的,且面孔陌生,因而对方看到颜彦的第一反应是收敛了脸上的笑容,随后看向了她身后的宫女太监。

      其中一位太监想必是见过颜彦,上前两步躬身说道:“回宸妃娘娘,这位是太后老人家的外甥孙女,娘家是定南侯颜府的,夫家是镇国公陆家。”

      颜彦一听这介绍笑了笑,上前两步福了福身子,“民妇陆颜氏给宸妃娘娘请安。”

      “民妇?”对方一听颜彦自报的称呼似乎有点蒙,事实上她也没听懂太监嘴里的外甥孙女是什么关系,但她知道定南侯颜家和镇国公陆家,因而,短暂的懵圈后她很快想起了一个人,脸上复又有了明艳的笑容,“我知道了,你叫颜彦,我听说过你的传闻,很喜欢吃你做的火锅和蛋糕。”

      颜彦倒是没期然对方竟然说得一口还算流利的汉语,而且看对方笑得如此明艳,颜彦似乎有点明白年过四十的李琮为什么会宠爱这么一位异族女子了。

      都说爱笑的女孩子运气不会差,颜彦上一世曾经和同宿舍的几位舍友辩论这个话题,得出的结论是因为爱笑的女孩子比较单纯乐观,这种人很容易和别人建立起良好的社交关系,因而有什么事情也很容易得到别人的帮助和指点。

      再有一点,现代社会压力这么大,谁不愿意看到一点正能量的东西,谁愿意整天对着一个苦瓜脸或扑克脸?

      而尊贵如李琮,他的压力更大,且每天在朝堂看够了那些虚伪的面孔,回到后宫,自然不希望再面对同样一张张虚伪的面容,因而,宸妃这张带有明显治愈性笑容的脸自然显得珍贵稀有了。

      这种人能获宠颜彦不觉得意外,她觉得意外的是女真为什么会送这样一位美女过来,还有,宸妃的为人果真和她脸上的笑容一样纯真吗?

      颜彦摇了摇头。

      一个刚十几岁的小姑娘远离故土和亲人,到一个陌生的环境,能在这么短的时间里笑得这么明艳动人,可能吗?

      至少,她做不到。

      第一百八十章、总算有一个没白跑的

      颜彦自己是有亲身体会的。

      作为一个过来人,她很清楚这种身处异时空见不到自己父母家人朋友时的思念和煎熬是什么滋味,即便现在她和陆呦算是过了磨合期,夫妻和顺,可颜彦的内心仍是觉得缺了好大一块,很难有那种舒心展颜的笑容。

      不过转而一想,或许也正因为此,说明这位宸妃是一位乐观单纯的女子,皇上也才会格外多疼她一些,甚至于把颜彦新出的独一份的糕点和火锅拿来讨对方的欢心。

      “多谢宸妃娘娘喜欢。”颜彦笑了笑,“民妇是来见皇后娘娘的,不知皇后娘娘可在?”

      这是皇后的地盘,门口已经有好几个太监看见她了,她可不敢和这位宸妃待久了,怕传进皇后耳朵里引起不必要的麻烦。

      “在,不过皇后娘娘生病了,不见客。”宸妃说完颇为遗憾地冲颜彦笑了笑。

      “哦,没关系,民妇可以请人代为转达心意。”颜彦说完屈了屈膝,退到了一旁。

      她的本意是想等这位宸妃娘娘离开后再进去见皇后,可不知这位宸妃是故意的还是不懂礼节,她站着没动地方,看着颜彦,似乎想等颜彦进去之后再离开。

      颜彦见此只得转过身子后退几步,到院子大门时这才转过身子,进了坤宁宫的大门,站在台阶下面,请廊下的太监代为通传一声。

      可惜的是,皇后也没有见她,个中缘由颜彦就不清楚了,不过她把她带来的东西交给了太监,一个金鸡送福的荷包,一个金鸡报晓的香囊,还有一双绣着锦鲤的绵拖鞋以及一双绣着锦鲤图案的鸭掌手套。未免再闹出什么笑话来,颜彦特地把拖鞋和手套的功用特地说明了一下。

      从坤宁宫出来,颜彦犹豫了一下,还是往南书房走去,她知道往常这个时间皇上一般都在南书房接见大臣或批阅奏折,运气好的话,颜彦还是可以和他见上一面的。

      可惜,在南书房门口颜彦也被拦住了,被告知皇上正和陆端父子在谈话,颜彦只得退了出来,仍旧把自己带来的东西交给了当值太监,这次就不是荷包了,而是一双绣着锦鲤的绵拖和手套,外加几个福字,不是用金鸡就是用花鸟凤凰图案组成的,有点花哨,不过寓意好。

      从南书房出来,颜彦未免有点郁郁的,站在路边纠结了一下,看了看青禾手里的东西,犹豫了一下,往东宫拐去了。

      这次还好,颜彦见到了太子妃,也才知道太子妃又有了身孕,正窝在炕上养胎,见到颜彦,太子妃倒是很欢喜,说就盼着有人来陪她说说话。

      “回太子嫂嫂,这是民妇自己做的几样女红活,要过年了,图个吉利,还望太子妃不要嫌弃。”颜彦从青禾手里把包袱接过来送到了炕桌上并打开了。

      她给太子和太子妃准备一对情侣拖鞋,一对情侣鸭掌手套,上面绣的都是金鸡送福,还有几个福字,此外还有给皇长孙李熙的手套和虎头鞋,上面也都绣了金鸡。

      太子妃见颜彦拿出来的东西都是一对一对的,先就欢喜起来,又听颜彦戏谑这手套和鞋子叫什么夫妻鞋,忙啐了一口,“这孩子,到底是成亲了,什么话都敢说了?”

      “不过就是看太子妃一个人躺着无聊,民妇这才斗胆逗太子妃一笑,哪知太子妃还不领情?”颜彦故意挤眉弄眼地做了一个怪样。

      太子妃听了伸手在她身上拍了两下,“领情,领情,怎么会不领情?既这样,每次你进宫来看太后不如也来陪我说笑一会,还有,你也别一口一个民妇一口一个太子妃,我们之间,你无需如此多礼,我是你嫂子,你是我小姑,大家随意些岂不更好?”

      “是,遵命,太子嫂嫂,来,你再看看这个,喜欢不喜欢?”颜彦把她给李熙做的东西单挑了出来。

      “好有趣的小东西,难为你怎么想出来的?”太子妃拿起了这对鸭掌把玩起来,同时对上面的花样也赞不绝口,因为她还没见过谁把公鸡绣得这么生动活泼的,别说小孩子,大人见了也觉得好玩。

      “太子嫂嫂应该听说过,我成亲的第二天曾经给陆世子送了几根鸡毛当见面礼,说实在的,我就是那会见过锦鸡,觉得很好玩,可巧明年又是鸡年。”颜彦解释说。

      “说到那次送鸡毛,也难为你怎么想出来的,可把你太子哥哥开心坏了,说他到底没看错你。”太子妃说到那件事,眉眼也弯了起来。

  • 第1页
  • 上一页
  • 下一页
    技术支持:近思之  所有书籍
    北京时间:2025/10/22 07:36:02