温馨提醒:系统正在全面升级。您可以访问最新站点。谢谢!
陆呦知道这个情况后,思索了一会,便命士兵们晚上继续挖壕沟,因着浇过水的地更好挖一些,他便分出十个士兵来,干脆在城外的空地上四处乱挖一通。
果然,次日一看,这些被乱挖的地方也被浇了一遍水,倒是方便了大周的士兵挖壕沟。
三天后,一位契丹将领看出了点意思,察觉到大周的这些壕沟不像是为了埋火药,倒像是为了阻隔他们的战马行军,因而,他们不再浇水了,改填壕沟了。
这下陆呦不干了,这天晚上,他命弓箭手和火药手埋伏在壕沟里,待天亮后,见契丹人拿着铁锹过来时便开始放箭,这些契丹士兵一看中了埋伏急忙往回退,城里的统帅见了忙点了一组骑兵过来支援,而看到这组骑兵靠近壕沟时,早就准备好的火药手开始甩火药了,这种火药就像鞭炮一样可以投掷十几二十丈的距离,手里的火药甩完后,他们也不恋战,急急忙忙往回退到山林里。
契丹人吃了这个大亏自是异常恼火,不过他们见大周士兵撤退了,干脆派人占据了这个壕沟,也准备了不少弓箭手准备袭击一下大周士兵。
谁知连着三个晚上,他们连大周士兵的影子也没有看着,就在他们以为大周这边放弃了时,这天晚上,西边的城门上空突然飘了几十盏孔明灯过来了,正当这些士兵看着头顶的孔明灯发呆时,这些孔明灯摇摇晃晃地进了城里的上空,随后便开始一盏盏地往下落,待这些孔明灯点着了几处房顶后,这些契丹士兵才明白过味来,急急忙忙喊救火。
壕沟里的士兵见此忙一个个爬出来要往西门那边赶去支援,因为孔明灯是从那边升起来的,肯定是大周的士兵在捣乱。
谁知这些士兵们还没赶到西门,便和陆竚带来的骑兵遭遇上了,两边人马打了起来,城门上的士兵看见这一幕,倒是也打开城门放出了一部分骑兵来支援,可陆呦这边的不少士兵都带了适合近距离射杀的十字弩,同时也带了火药,点燃后往对方的人群中一扔,对方的战斗力立马打了个大大的折扣。
见此,契丹人赶紧回城并关了城门。
这天之后,陆呦又开始命人挖壕沟了,可契丹人却不敢再出来抢占壕沟了,不过他们倒是数次提出要和大周这边真刀真枪地打一仗,可惜,陆呦没有接受他们的挑战。
又三天后,契丹这边见大周这边已经挖了三道壕沟了,且还开始往外延展了,于是,他们点了上千的持盾士兵出来,这些士兵组成了一个盾牌阵型,过了三组壕沟,站在了最外延。
紧接着,他们后面是上百的步兵,这些步兵人人手里拿着铲子或铁锹,他们是来填沟的。
步兵之后,又出来一个上千人的骑兵队伍,这些士兵手里都拿着弓箭。
第五百六十章、品性
陆呦知道这情况后,命人抬出了两抬投石机,对着那边的骑兵阵营和盾牌阵营投掷了十几枚火药弹过去,对方的两个阵营很快又乱了,连带着这些填壕沟的士兵也跟着被踩伤了不少,契丹人一看形势不对,又跑回了城里。
不过次日上午,契丹人组织了好几千人的骑兵队伍,从另一个城门出来,直奔大周这边的大本营,他们也猜到了大周的人马肯定是在附近的山林或村子里,也想打大周一个措手不及。
只是这一次陆呦倒真在他们出来的路上埋了不少火药,因而,这一战,大周又赢了。
就这样,陆呦带人和契丹拉锯战似的打了十几个回合,每一次契丹这边都有士兵损伤,多的时候好几百甚至上千,少的时候也有好几十,且晚上有风的时候,还时不时飘来几十个孔明灯,让他们如临大敌。
一个月后,契丹见大周这边的壕沟已经围住了真定的三个城门,只剩最后一个北门时,契丹的将领带着他所剩不多的士兵出逃了。
真定回到了大周的手里。
陆呦这边刚带人登上真定的城门,手下人送来了颜彦的手书,他也才知道,颜彦为他生了一个儿子,取名叫陆初,陆呦提笔给颜彦回了一封信,送了儿子一个字,定保,定是真定的定,保是保州的保,因为保州是他的下一个目标,希望这个孩子的到来能再给他带来点好运气。
ÑÕÑåÊÕµ½Â½ßϵĻØÐÅʱ£¬¹¬ÀïµÄÀîçýÒ²ÏÈÒ»²½ÊÕµ½ÁËǰ·½´«À´µÄ½Ý±¨£¬ÖªµÀ½ßÏÁ¬×ÅÁ½Õ½¸æ½Ý£¬×ÜËãÍÂÁËÒ»¿Ú×ÇÆø¡£
不过他倒是对陆呦的战法战术很感兴趣,围而不攻,攻而不紧,接到对方的挑战书也不迎战,而是一点点地蚕食对方的兵力,最后逼的对方无路可走,不得不弃城而逃。
最重要的是,陆呦还知道充分利用附近的村民,男的可以帮着挖壕沟,女的可以帮着做孔明灯或者上山找松油枝做箭头,点燃后直接成了火箭。
不得不说,陆呦的这些小战术和小点子很是管用,至少他守住了晋州,也收回了真定。
可巧陆初的满月礼快到了,于是,心情大好的李琮打发人给明园送了不少贺礼过去。
颜彦收到这些贺礼时也正在看陆呦的手书,看着看着,她忽然产生了一个疑问,那个周禄究竟是不是她的穿越同行。
如果是的话,他为什么不帮着契丹或西夏制作火药,作为一个现代人,就算他大学里学的不是工科,高中化学总该接触过吧?鞭炮的原料是硝石总该知晓吧?
可若说他不是穿越同行,又怎么解释他听到《沧海一声笑》时的反应呢?又怎么解释他非要找上颜彦谈什么合作呢?
还有,那枚价值连城的夜明珠和那株五百年的人参又是怎么回事呢?
难道他不是看在同行的份上暗示她,而是真看中了她的这些才华?
Õý°Ù˼²»µÃÆä½âʱ£¬ÃÏÀÏ·òÈËÁì׎ñƽøÀ´ÁË¡£
孟老夫人是在颜彦生下陆初的次日搬来的,因着彼时宫里得知颜彦产子的消息纷纷送来了贺礼,孟老夫人也才知道颜彦居然没有搬回陆家待产。
为此,孟老夫人急急忙忙带着两个儿媳妇进门了,见陆呦不在身边,颜彦身边没有一个正经长辈,老太太当即留了下来,说是要陪颜彦坐完月子。
颜彦也不好拒绝,好在老太太是个通透的,问明白陆呦的去处和那场官司的经过,反倒劝颜彦看开些,说皇上也有皇上的难处,目前战事这么紧,皇上不可能会处置他们,消息传了出去,颜芃和陆鸣还有心思打仗?
谁知孟老太太刚在明园住下,朱氏带着陆老太太也上门了。
原来,颜彦没有搬回陆家产子,已经引起外界的质疑了,而颜彦产子后朱氏和马氏也没有第一时间现身,外界敏感地把这件事和之前颜彦状告颜府刁奴一事联系在一起,于是,外面又有了不利于陆鸣和颜彧的传闻。
朱氏没有办法,为了平息外界的传言,不得已拉着陆老太太来了一趟明园,原本她是想把老太太留在明园的,可孟老夫人并没有走的意思,俨然以明园的长辈自居了,陆老太太也不好强留下来,再加上陆老太太的身子骨还没有大好,因为,这对婆媳留下点东西便离开了。
而孟老夫人则一直陪颜彦住到现在,每天除了照看颜彦的饮食和和陆初的睡眠,大部分时间都是带着陆衿玩,据老太太自己说,陆衿有几分像颜彦母亲小的时候,因而看到这个孩子,老夫人感觉自己又年轻了,像是回到了女儿小的时候。
Õâ²»£¬ÀÏ̫̫¸ÕÁì׎ñƽøÀ´£¬¼ûÑÕÑåÊÖÀïÄÃ×ÅÒ»µþÐżã³Á˼£¬±ã¹ØÇеØÎÊÁËÒ»¾ä£¬ÊDz»ÊǽßÏÀ´ÐÅÁË¡£
“回外祖母,夫君说他帮着陆家二叔守住了晋州,又把真定收复了,下一个目标就是保州,外祖母,他还不错吧?”颜彦笑着回道。
事实上,她也没想到陆呦的运气会这么好,一到前线就立下两个大功,不过单说运气好似乎对陆呦不太公平,颜彦知道他还是有点实力的,读了不少军事方面的书籍,只是之前没有融会贯通,也没有实战的机会。
再加上颜彦没少跟他讲解上一世看过的一些经典战争场面和战略战术,什么地道战、地雷战和持久战等,这些都适合用来对付契丹的骑兵,而陆呦的领悟能力还是很强的,这不,很快就用上了。
孟老太太见颜彦一脸笑颜地夸自己男人,忍不住上前摩挲着外孙女的脸,也笑意满满地说:“可不是正经不错,我这外孙女也算是苦尽甘来了。”
老太太对陆呦最满意的倒不是他的能干,而是他对颜彦的专一,成亲三年多居然身边连一个侍妾也没有,这一点,委实很难做到。
若是说之前他是个哑巴也是个傻子,没有人愿意跟他,可后来他会说话了,也进了书院,又考中了秀才,就这样,他还是守着颜彦一个人,可见他的品性了。
祖孙两个正腻味时,青麦在外面说,陆家来人了。
第五百六十一章、反客为主
陆家这次来的仍是陆老太太和朱氏。
两人是来商量孩子的满月宴的,论理,这场满月宴应该由陆家出面办,可朱氏猜到颜彦肯定不会回陆家,因而求了老太太来帮着说情,说是满月宴这天她们婆媳都过来帮着张罗,酒宴的一应费用由她们出,收的礼金全归颜彦。
“亲家老夫人,你也是这么大岁数的人了,经历的也多,我不多说别的,我只问你,若是你,你会答应吗?”孟老夫人把话接过去了。
ËýÊǼû×Ô¼ºµÄÍâËïÅ®ºÃÈÝÒ×°ÚÍÑÁ˽¼ÒµÄèäèô£¬ÍòÒ»²»ÖªÇáÖØÔÙ´ðÓ¦ÏÂÀ´£¬ÒÔºó»¹»áÓиü¶àµÄÂé·³¡£
“亲家老夫人,我们都是为了孩子好,之前的事情不提,是我们陆家对不住大郎媳妇,可人不能总拘泥于过去的错误里,还得往前看是不是?人这一辈子很长,谁敢保证不做错点什么事情?再则,陆家是一个整体,陆家的颜面和声誉若是扫地了,对她也没什么好处,亲家嫂子,我们是拿出了诚意来补偿大郎媳妇的。”
尽管陆老太太有些恼孟老太太的不识抬举和强势,可没办法,这会还得求着人家,因而只能压制住性子耐心地和对方掰扯起来。
“是啊,亲家婶子,之前我们是有不对的地方,可彦儿进门后,我们是真存了补偿她的心思,不信,你问问彦儿,自打她进门后,是不是家里什么事情都可着她的心意来?不然,谁家新妇进门刚四个月就搬出去单过了,家里还有这么多长辈呢。”朱氏也补充道。
“陆夫人,您要这么说的话我就该好好跟你掰扯掰扯,首先,搬家不是您的意思,是皇上的意思,而皇上为何让我们搬家,想必您心里也是有数的,别以为就你一个聪明的;其次,我真没觉得你拿出了什么诚意来补偿我,那点聘礼是太后开口为我争取的,就这样,你还把两间铺子抽空了,乡下的地租也提前收完了,给我留一个空壳子;再有,之前的事情我已经宽恕你们了,也答应太后井水不犯河水,大家各过各的,可你们贪心啊,又想趁着这次机会抹黑我算计我,我不是三岁小孩,记吃不记打,因而,我不可能一而再地宽恕你们,再宽恕下去,指不定我和夫君哪天怎么死的都不知道呢。”
颜彦说完,没等朱氏开口,又对陆老太太说道:“祖母,我说过,您来看我,我很高兴,也欢迎,至于陆夫人就免了吧。”
“这是什么话?亲家婶子,你也听到了,纵然我再有不是,我也还是她丈夫的嫡母,她,她居然连一声婆母也不肯喊,这就是所谓的大家出身?你们孟家的家教。。。”朱氏没法接颜彦那些话,只得揪住这点错处做文章。
“孟家的家教怎么啦?再怎么不济,我们孟家也没有出尔反尔,也没有。。。”孟老太太怒了。
“外祖母,不气,咱不气,咱好好过自己的日子,不气。。。”颜彦忙拦住了外祖母,她是怕老太太说出什么不该说的话来,门外还有不少丫鬟婆子呢。
她倒不是怕传了出去影响颜陆两家的声誉,而是怕传进太后和皇上耳朵里,因为她答应过他们,那日过后不再提此事。
可问题是,她倒是想瞒着孟老太太,可以孟老太太的精明和通透,这种事情哪能瞒得住?
为此,颜彦只得求老太太保密,千万别外传。
好巧不巧的,颜彦这边刚开口把老太太劝住了,青麦在外面又通传,说是宫里来人了。
这一次宫里来的是太子和太子妃,两人一进门,李稷就乐呵呵地笑道:“在外面就听见屋子里好热闹,几位在说什么呢?”
“太子殿下和太子妃来的正好,老婆子我正在聆听陆夫人的训斥,我们孟家家教不好,有辱了陆家高贵的门楣,老婆子我有罪啊,没有把外孙女教好。”孟老夫人知道太子和太子妃一向和颜彦走得近,有底气了。
“哦,还有这事?彦儿妹妹不是我姨祖母一手带大的么?她的家教应该追溯不到孟家吧?要追也只能追到姨祖母头上,这样吧,我回去问问我皇祖母,我姨祖母究竟是谁教大的,怎么会被人质疑没有家教呢?”李稷的脸冷了下来。
“启禀太子殿下,臣妇绝对没有质疑颜老夫人的意思,是亲家婶子误会了臣妇的意思,臣妇此次来是和大儿媳商量孩子满月酒一事,说着说着就有些拧巴了,是臣妇的错,臣妇太急躁了。”朱氏忙躬身回道。
她可不敢质疑太后的家教,再把太后得罪了,那件事指不定还会闹出点什么风闻来呢。
太子妃听了这话刚要开口,李稷把话接了过去,“这可真是巧了,我们今天来也是为满月酒来的,父皇让我们带来一句话,说是陆初的满月酒就在明园办,到时他还要和母后一起来呢,说是来给孩子添一点福气。”
“既如此,老身替这个曾孙多谢皇上皇后恩典。”陆老太太躬身回道。
她是怕颜彦和孟老太太再说出点别的来,因而赶紧把这个话题结束。
事已至此,陆家只能想点别的法子补救了,颜彦这她们是算计不到的。
其实,这个结果老太太也早就预料到了,只是朱氏不死心,非要拉着她来一趟,她也没办法,只能厚着脸皮来一趟,不管怎么说,至少她们婆媳进了明园,对外也有话说了,她们和颜彦还是有正常的往来走动,不是分家分宗了,更不是传闻的那样脱离关系了。
朱氏很快明白了婆母的意思,也跟着躬身说道:“臣妇也替这个小孙子多谢皇上皇后恩典。”
“陆夫人多礼了,彦儿是孤的妹妹,是父皇的侄女,父皇给自己的外孙子添点福气,哪里还用得着陆夫人来致谢?”李稷淡淡一笑,算是拒绝了朱氏。
朱氏听了脸上一红,待要说点什么,可又委实说不出什么来,好在这时陆老太太提出了告辞,朱氏忙跟着附和了。
第五百六十二章、困局
送走陆老太太和朱氏后,太子和太子妃略坐了坐也告辞了,他们两个这一次也是来送满月礼的,同时也是来给颜彦送信的。
据李稷说,工部的人已经把那个弹簧用到了火炮的结构上,倒是解决了火炮的发射距离问题,现在还有一个难题是,怎么才能让火炮从管筒出来后直接爆炸,不需要再点一遍引线,主要是点引线这个过程比较危险,时间长了怕没等到弹药出来或者是在半空中就爆炸了,时间短了怕落地后不爆炸让对方踢走了。
这个问题颜彦就不懂了,但上一世她从电视上看过炮弹的发射,都是由专人往炮筒里里装弹药的,可具体这弹药是怎么做出来的她是一无所知。
“对了,太子哥哥,我好像从夫君的信上看到,他们已经研制出一种火药,是直接埋在地下,不用点燃引线,人或马踩上去后就可以直接爆炸,我觉得这火药弹是不是也可以借鉴一下,不好意思,我只这也是胡乱一说的,不一定管用,具体怎么做还得问那些师傅们。”
“试过了,可是不行,打出来的大部分是哑弹,还得用力磕一下才行。”李稷摇头说道。
他这次来,的确是带了个任务来,想看看颜彦有没有什么好法子,这不,见颜彦也没有什么好招,李稷提出了告辞,倒不是为别的,而是他知道颜彦还在月子里,不能太过劳累。
太子和太子妃离开后,孟老太太突然搂着颜彦哭了起来,一边哭一边笑着自己擦了擦眼泪,没等颜彦开口,她主动说道:“我这外孙女可真本事,还有我那外孙女婿也不赖,这下外祖母是真放心了。”
是啊,她总算可以安心了,这个外孙女虽得不到父母和公婆的疼爱,也遭遇到不少算计,甚至差点失去性命,可老天终于补偿她了,这孩子凭自己的聪明和努力得到了大周国最尊贵的几位主子的疼爱,有他们撑腰,谁还敢欺负她?
当然了,最重要的是,阴差阳错下,颜彦还嫁了一个好夫婿,如今儿女也双全了,自己又有本事,创下一份不菲的家业,这辈子吃穿是不愁了。
一个女人,能做到这份上,还奢求什么?
因而,孟老夫人是真的知足了,真的替颜彦欢喜。
谁知两人感慨时,马氏和陈滢又上门来了,马氏倒是没有提让颜彦搬回颜府挪窝的建议,她只是单纯来送一份满月礼,怕一个人来颜彦不让进,只得拉着陈滢一起来。
当然了,她这么做也是做给外人看的。
颜彦自然也知晓这些,因而,听到青秀的通报,她没有去见马氏,命青釉出去接待了,青釉找了个理由,说是颜彦在睡觉,一上午光接待客人了,这会累着了。
马氏见此虽没法久留,可到底也不好意思就这么出门,于是,拉着青釉问了些颜彦的日常,也问了些陆初的日常,还问到了陆呦的行踪,总之,东拉西扯了半个多时辰才告辞离开。
随后,青釉把马氏送来的礼单递到了颜彦手里,不知是不是为了避嫌,马氏没有给颜彦送任何入口的东西,而是两幅字画,一套上等的笔墨纸砚,十六匹适合男孩子穿的四季衣料,外带一个赤金的项圈,项圈上挂了个长命锁。
总之,这份贺礼不薄,比朱氏略多了点诚意。
可惜,再多的钱财也买不回原主的性命,更买不回颜彦的心。
次日下午,颜彦正趴在炕桌上写请柬时,太子妃突然又上门来了,说是皇上刚接到了契丹那边的八百里加急,说是周禄又提了一个要求,一个月内,若不交出契丹太子和周家两任家主以及颜彦,他们会把陆端的尸首送回来。
“什么?对方点明要我?”颜彦大吃一惊。
这周禄的葫芦里到底卖的什么药?
这人究竟是什么来历?为何会如此狂妄?他凭什么断定大周就要听令于他?
难怪陆呦非要上战场,原来真有这么一天,而且这一天来得还如此之快。