LOGO
首页 小说列表 排行榜 搜索

    《庶门风华》-第194页

  • 第1页
  • 上一页
  • 下一页

    温馨提醒:系统正在全面升级。您可以访问最新站点。谢谢!

      可惜,据周海生打发出去的人说,那人只在元宵节这天出来过,后来便不见了,颜彦见此只得放下这件事,专心准备两件事,一件事是陆呦的备考,一件是给颜彤准备一份添妆礼。

      颜彤已经定好了二月初二这天启程去大名,原本依马氏的意思是想让陆呦陪着颜彰颜彬一起去给颜彤送嫁,可颜彦没有答应。

      因为如此一来,陆呦的科考要耽误一年,这是其一,其二陆呦自己从没有出过远门,别看他现在和人交谈沟通什么的没有障碍,可他对人心对世事都不甚洞明,颜彦可不放心他走这么远;其三,送嫁也不是非陆呦不可,他毕竟只是一个姐夫,并不是兄长,况且姐夫和小姨子本就该避讳几分的。

      因着这几个原因,颜彦拒绝了马氏。

      不过看在姐妹一场,颜彦想送她几样好一点的添妆礼,这些东西她可能不会全部带走,但颜彦只想尽尽她的心。

      东西提前两天送去了,二月二一早,颜彦和陆呦再次进了颜府,彼时颜彧和陆鸣也在,陆鸣已经可以下地行走了,用了一根拐杖。

      这个颜彦倒不是很诧异,她诧异的是陆鸣居然和陈察在一起,两人有说有笑的,看样子不像是第一次见面。

      不过两人确实也不是第一次见面,陈察从小就和陆鸣认识,也是一个圈子里的人,只不过后来他父亲外放了十年,他也跟着在外面待了十年,再回来时,两人生疏了很多。

      还有,正月里颜家请客那次陆鸣和陈察也见过,彼时陆鸣作为颜家的男主人待客,和陈察自然少不了一番交谈。

      见此,颜彦瞅了一个空当,拉着云霓到一旁问了几句,云霓也不清楚丈夫和陆鸣的关系,但她知道,丈夫最近也在忙着备考,好像陆鸣给送了不少读书笔记来,两人也数次在书房交谈过,不过谈了些什么她就无从得知了。

      颜彦一听,把这件事和孔明灯联系在了一起,她知道陆鸣准是在算计什么,多半也是想利用陈察的纸鸢和陆呦的孔明灯来做点什么。

      可惜,再深入的话题颜彦没法和云霓沟通,因为云霓虽和颜彦交好,可陈察和陆鸣也算是故交,颜彦没有把握陈察一定会听妻子的话。

      但颜彦有把握陈察肯定会听太子的话,这件事,颜彦只能交给太子去办,她是绝对不能让陆鸣把这份功劳抢去的。

      因而,从颜府出来,颜彦直接进的宫,她没有去见皇上,先去慈宁宫转了一圈,说了些今日送嫁的情形,颜家来了些什么亲友,去大名送嫁的都有谁,嫁妆有多少抬,王家的聘礼都有些什么等等。

      从慈宁宫出来,颜彦去了东宫,太子没在,颜彦把自己的想法告诉了太子妃,连同元宵节的孔明灯一事。

      回来后,颜彦犹觉不放心,琢磨许久,把青釉喊来了,她知道青釉在陆家有几个交好的小姐妹,于是,她命青釉给陆老太太送一罐牛乳和几样点心过去,顺便再向老太太讨要几棵牡丹花苗,春天了,她也想在园子里栽种几棵牡丹。

      除了给老太太的东西,颜彦也给青釉准备了一份送小姐妹的礼物,一份略显粗糙些的点心,外加几个别致的荷包和丝帕花样,这些都是绣庄往外放的活,绣好后她们可以把荷包和丝帕直接卖给绣庄,青釉就是利用这两样交到了好几个小姐妹。

      要知道府里的丫鬟一般都会做点绣活,而且她们也不是每时每刻都当差的,因而,若是能利用空闲时间挣点银子,且还不用她们操一点心,这样的好事谁会不乐意?

      第五百一十七章、查出来了

      青釉从陆家回来,带给颜彦几个消息,一是那天从颜府做客回来,颜彧和陆鸣大吵了一架,把长辈们都惊动了,可事后不知怎么回事,颜彧专程去找老太太赔礼了;二是

      ÔªÏü½ÚǰÐìîÚÀ´¿´¹ý½Ãù£¬ºÍ½Ãù¹ØÉÏÃÅ̸Á˺ܾã»ÈýÊÇÐìîÚ×ߺó£¬Â½ÃùÈÃÑՏªÍÆ×ÅÈ¥¼ûÁ˸®ÀïµÄÇå¿ÍÃÇ¡£

      至于陆鸣和徐钰以及清客们谈的是什么,青釉就不得而知了,为了不惊动陆家的人,她交好的那几个小姐妹都是外围的丫鬟,只能探听点主子们的动静或动向,真正核心的内容或机密她们都打探不到。

      不过这对颜彦来说也足够了,徐钰是陈察的大舅哥,徐钰和陆鸣交好,徐良兴和陆端走得近,不用问也知道这几个人肯定是谋划怎么把这份功劳送到陆端头顶上。

      其实,颜彦本没有这么狭隘的心思,她既然把这东西做出来,想的就是帮大周打赢这场战事,因而,这功劳给谁自然也无所谓。

      可陆鸣的行径引起了颜彦的不满和反感,一个军人,不好好想着怎么养好伤早点回战场,却在这里琢磨这些沽名钓誉的东西,实在是愧对他这个世子的头衔,愧对他早些年创下的口碑。

      于是,颜彦给太子妃修书一封,着人亲自送到了太子妃手里。

      这封信很快到了太子手里,太子看到信后,略略思忖了小一刻钟,命人去传了陈察来见。

      和陈察谈过之后,他带着陈察去见了皇上。

      次日,李琮在朝堂谈起了元宵节的孔明灯祈福一事,谈起了前方的战事。

      “朕不反对你们各凭本事立功建业,也不反对你们凭自己的本事扬名立万,但朕绝对不容有人钻朕的空子,借机生财借机生事,这件事,着京兆尹和吏部的人好好清查一番,还有,朕再强调一遍,工部招进来的这些工匠们,不管他们是做什么的,都必须遵守工部定的规矩,至于你们,都不是什么新人了,朕就不再多嘴了,你们自己掂量着办。”

      台下的大臣有心知肚明的,也有一头雾水的,很快就窃窃私语起来,因为有一件事大家都知晓的,那就是元宵节那晚莫名其妙出来的孔明灯。

      徐良兴自然是属于这心知肚明的,一猜就知道准是陆鸣哪个环节出错了,但有一点徐良兴也没搞明白,这元宵节冒出来的孔明灯究竟是谁的手笔。

      这件事他问过陆鸣,陆鸣没承认是他做的。

      可这个时机出来这么好,就连徐良兴也怀疑陆鸣没有说实话。

      可从另一方面来说,徐良兴又觉得陆鸣不至于如此愚笨,这么明目张胆地和皇家作对,真把皇上惹恼了,来一个彻查,他还能有什么好果子吃?

      因而,徐良兴最后也被这件事搞糊涂了,以致于他对陆鸣疏离了几分。

      不得不说,有了皇上的旨意,京兆尹和吏部的人效率还是蛮高的,很快就查到孔明灯一事,居然和并州周家有关。

      这个答案可就不好玩了。

      这个答案也是谁也没有想到的。

      据周家的管事说,这个主意是周禄出的,而这件事他们早在去年中秋后就开始筹备了,否则也不可能在这么短的时间里做出这么多孔明灯来。

      管事的还说,周禄是因为中秋时对月感怀,忽然想到了前朝有人用孔明灯祈福一事,可惜,中秋那会已然来不及了,因而这才选在了元宵佳节推出来。

      果然,周家凭着这批孔明灯大赚了一笔。

      至于别的,周家的管事就不太清楚了,不过他倒是提到一点,这孔明灯是周家派了师傅来教会这边人做的,师傅在元宵节后便回去了。

      因着李琮的人查到周禄的确就在并州周家,也委实就是周家的子孙,且还有消息传来说他要成亲了,而且新娘就是晋州刘家。

      为此,李琮不再怀疑周禄的来历,也认为整件事情可能就是一个巧合。

      可颜彦却并不相信事情会这么简单,主要是她不相信周禄的身份会这么简单。

      若果真如此的话,一开始李琮的暗卫为什么没有查到这些,主子有了未婚妻这么大的事情,家里的下人们会不知情?

      还有,就冲那个未婚妻敢千里迢迢找到颜彦并上门来挑衅一事,颜彦也觉得对方的行径不像是深受【创建和谐家园】教育的闺阁大小姐能做出来的,反倒像是那些没怎么开化的游牧民族的性格,比较随性。

      因而,颜彦琢磨许久,觉得这件事或许和关在宫里的契丹太子有点关联,保不齐就是周禄通过这种手段来传递什么消息。

      可惜的是,那盏孔明灯最后被陆呦点燃了,他是想试试对方的手艺究竟如何,而那盏灯最后升到空中不见了,因而,颜彦也没法再找回那盏灯来探究里面的秘密了。

      为此,思忖再三,颜彦还是把自己的想法和太子沟通了一下,不过这一次她就没有修书,而是让陆呦去见的太子。

      太子惊讶于颜彦的执着和敏感,联想起他莫名其妙被契丹被抓一事,他安排了两个暗卫盯着耶律达了。

      °ìÍêÁËÕâ¼þÊ£¬Ò²¾Íµ½Á˽ßϽø¿¼³¡µÄÈÕ×Ó£¬¿ÉÇÉÑÕÑå¸Õ°Ñ½ßÏËͽø¿¼³¡£¬ÖÜÍñÉÏÃÅÀ´ÁË¡£

      这是自从大年初三在陆家和周婉匆匆一见后,周婉第一次登门,但颜彦知道,正月二十,朝廷开印之后的第一天,皇上在朝堂上公布了这批起复官员名单,其中的确有周婉父亲,不过周婉父亲并没有官复原职,而是连降三级,给了一个从五品的通判,专职淮河的水利疏通。

      而周父走马上任后,周母并没有带着儿女随之赴任,反而带着几个孩子搬进了城里,住进了朱氏送的院子里。

      因而,颜彦估摸着这次周婉上门,多半和陆鸣的亲事有关,她有心不想见她,可转而一想,兴许,这也是她们最后一次以闺蜜身份交谈了,怎么着也得听听她得说辞吧。

      于是,颜彦命人把周婉领进来。

      第五百一十八章、了断

      眼前的周婉和几个月前相比变化不大,衣着仍是很朴实,上身是一件冰蓝色的暗纹对襟褙子,下身是一条湖蓝色的长裙,倒是显得很素雅,头上也只插了一支纯金步摇,脸上略施薄粉,不过整张脸上并没有新嫁娘的光鲜亮丽,相反,眉宇间依旧带了几分愁色。

      见到颜彦,周婉突然跪下去行了个大礼,接着便呜呜咽咽地哭了起来。

      见此,颜彦叹了口气,上前弯腰想要扶起她,谁知周婉非但不起身,反而抱着颜彦哭了起来。

      “彦儿姐姐,我,我是来向你请罪的,我没想走这一步,可我,我,我还是走了这一步,我知道,从此后,你不能再拿我当姐妹看了,我不敢奢求你的谅解,我只希望,姐姐记住一点,不管任何时候任何境况下,我都不会做出伤害姐姐的事情,这是我唯一能对姐姐做出的承诺,他日我若有违此言,定叫我永世不得翻身。”

      最后一句话周婉是仰头看着颜彦说的,语气很坚定,目光也很坚定,看得出来,是认真的。

      见此,颜彦心下一酸,她是想起了原主和颜彧的姐妹情,当初两人不说好的跟一个人似的,但肯定是和亲姐妹一般的亲密无间,哪知道,后来颜彧竟然背着她搞出了这么多事情,甚至于害她失去了性命。

      而眼前的周婉呢,一开始两人在寺庙初识时倒是发生了点不愉快,颜彦对她的印象也不是很好,只是她没想到的是,这个小姑娘却莫名喜欢上了她,总是找各种理由亲近她,甚至于不止一次配合她来怼颜彧,且还为了她不惜和颜彧翻脸,因而,颜彦也就不知不觉接受了她。

      尤其是后来周婉父亲出事后,她的所作所为令颜彦再次对她刮目相看了。

      可惜,最后她还是选了这样一条路,颜彦也不知究竟是周母的贪心还是陆鸣的花心害了她,或者,二者皆而有之。

      此外,只怕周婉自己也是有一点点动心的,否则,颜彦觉得以她的聪明,应该不至于任由事情发展到最后的无可挽回。

      一念至此,颜彦再次把周婉扶了起来,“既然你已知晓我的心意,我也没有什么好说的,说来惭愧,这几年我并没有多大的恩惠于你,因而也当不起你这一跪,更没有理由要求你向我承诺什么,我只希望一点,坚持自己的初心和本心,不主动与人交恶,更不要让那些俗世的虚荣和浮华蒙蔽了你的纯真和善良,我言尽于此。”

      颜彦之所以强调一句“不主动与人交恶”是因为她知道,真的身处那种环境,想不和人交恶都难,尤其是陆鸣的身边,刨去一个和他私定终身的正妻颜彧,还有这一堆的庶子庶女和姨娘,周婉想保护她自己以及她将来的子嗣,不可能做到真正的独善其身。

      周婉听懂了颜彦的暗示,再次握住了颜彦的手,“姐姐这么说,我更是无地自容了,我明知道你和二表哥是生死之仇,可我,我,我。。。”

      后面的话周婉说不下去了。

      人的心,是最难掌控的东西,未进京之前,她就听母亲说了不少陆鸣的事情,知道这个表哥不但是镇国公的世子,更是誉满京城的大才子,于是,她对这个表哥就生出了几分好奇之心,同时也为这个表哥不值,一个才华如此横溢的翩翩君子居然和一个克父克母的孤儿定亲了。

      当然了,这个观点很大程度是上母亲灌输给她的,及至后来进京了,在净莲庵和颜彦的初遇,知道这个肤色偏黑行为粗俗的女子就是表哥未过门的妻子时,她更为陆鸣不值了且不平了。

      幸好,那会颜彦说她和陆鸣退亲了,只是那会她还不大相信这话,更不知其中缘由,下山后,这才知道颜彦没有撒谎,也知道了退亲的因由以及颜彦为此上吊自尽并死而复生一事。

      为此,她倒是为这个女子掬了一把同情的眼泪,可另一方面却又为陆鸣庆幸,觉得这是天意,老天爷看不过眼了,所以拆开了他们。

      后来,随着和陆鸣的几次接触,她是真的被这个表哥的才华折服了,同时心里也生出了不该有的心思。

      颜彦成亲那晚,大家在一起玩飞花令,周婉见颜彦居然把陆鸣赢了,这才对颜彦生出了几分敬意。

      不过真正让周婉对颜彦心生佩服是在新婚次日的认亲礼上,明明一干人等都等着看她的笑话,都等着看陆呦的热闹,可她却掷地有声地说出了一番夫妻同心的宣言,再后来,凭着她给陆鸣当见面礼的几根鸡毛,很快扭转了在场的局势,反而让陆鸣成了众人的笑柄,成功地为她夫妻扳回了两局。

      彼时,在场的人鲜有不佩服她的,同时,也有不少人同情她的遭遇。

      ÒòΪËýÔ½´ÏÃ÷Ô½´óÆø¾ÍÔ½ÕÃÏÔ³ö½ßϵÄÓÞ±¿ºÍųÈõ£¬¸ü±ð˵£¬Â½ßÏ»¹ÊÇÒ»¸öÊü×Ó£¬ÇÒ»¹ÊÇÒ»¸öÁ¬»°¶¼Ëµ²»³öÀ´µÄÑÆ°Í¡£

      周婉就是那一刻对颜彦因敬佩而生出了同情,尤其是好后来颜彧和陆鸣定亲后,她听了母亲的分析,知道这门亲事肯定有很多无以言说的秘密后,更是对颜彦生出了几分惜惜相惺之意,同时,也很是看不上颜彧这个伪才女。

      可人就是这么矛盾,尽管周婉也猜到整件事肯定和陆鸣脱不了干系,也因为陆鸣成亲断了自己的痴念,可她还是不舍得,也不愿意把陆鸣想成一个坏人,还是会对他的事情不由自主地关心。

      尤其是父亲出事后,家里众多亲友却谁也不肯上前,唯独陆鸣为了她去向皇上求情,哪怕最后事情没有办好,可陆鸣也拿出了最后的诚意送她一家回乡安顿。

      这是她欠陆鸣的,尽管陆家挟恩以求了,可她还是不得不报。

      聪明的周婉自然清楚颜彦和陆鸣不能共存,鱼和熊掌不可兼得,因而,她主动来找颜彦请罪了,也主动为两人的过往做一个了断。

      第五百一十九章、弄岔了

      这天,周婉依旧是哭着离开明园的。

      周婉走后,颜彦的心情也很不好,自己一个人去后花园拔了一会草,可不知为什么,只蹲了一会便觉得烦闷不已,心浮气躁的。

      于是,她又去临水轩弹了会琴,弹了五六遍《送别》之后,颜彦才觉得心里略略平静了些。

      陆家是定在三月十六日这天晚上抬周婉进门的,可巧这天也是陆呦解试放榜的日子,陆呦中了秀才,接下来便是两年后的省试了,省试在秋天举行,省试过了才有资格参加次年的殿试。

      颜彦这才想起来,大周的科举和上一世她所知的明清时期的科考略有不同,也和前朝不同,最主要的是,秀才的考试比较简化,只考一次,不像明清时需要县试、府试和院试连考三级,省试的流程倒是和乡试差不多,接下来的殿试也和春闱差不多,同样也是三年一次。

      因着去年是大比之年,也就是说,陆呦需要再等两年,这两年他可以进书院或太学继续求学。

      陆老太太得知这个消息自是十分欢喜,要知道陆呦才正经进了两年书院,虽说之前跟着陆鸣断断续续地念了几年书,可谁都清楚,那会的他不过就是陪读的,谁也没有把心思放他身上。因而,陆呦有今天的成就,老太太第一个想感谢的人就是颜彦。

      为此,老太太打发人来给颜彦送信,说是要喊他们一家三口回去聚聚,可巧周婉也进门了,怎么着也要给大家见见礼。

      其实,原本依老太太的意思是想摆一天酒,请族中人和陆家的亲友们聚聚,只是这个提议被朱氏否了。

      朱氏的意思是现在族里的青壮年男子都跟着陆端去了前线,就连陆鸣也都受伤回来了,这个时候陆呦不去前线帮自己父亲助阵还在家里摆酒庆祝自己考学成功,族人们知道了会怎么想?

      此是其一,其二,陆呦只是考中了秀才,才刚走出了第一步,后面的省试和殿试才是关键,现在摆酒庆贺岂不太早了些?若是两年后落榜了,陆家的脸往哪里摆?

      老太太被儿媳的一番话说动了,不过她也清楚,儿媳说的这两点都是借口,真正的缘由是怕【创建和谐家园】到陆鸣。

      陆鸣受伤躺了几个月,即便现在恢复下地行走,可依旧不能上战场,这种情形下,哪里会愿意看到一个曾经被他踩在脚底下的人风风光光地摆酒庆贺他的成功,岂不是刻意在嘲弄他的失败?

      再加上这两年多颜彦的风头太盛,本就压得颜彧抬不起头来,若是陆呦也跳出来抢陆鸣的风头,那陆鸣能咽下这口气?

  • 第1页
  • 上一页
  • 下一页
    技术支持:近思之  所有书籍
    北京时间:2025/11/13 09:49:22