LOGO
首页 小说列表 排行榜 搜索

    《庶门风华》-第180页

  • 第1页
  • 上一页
  • 下一页

    温馨提醒:系统正在全面升级。您可以访问最新站点。谢谢!

      ÀîçýûÓдò¶ÏËý£¬²»¹ýËûµÄüͷһֱš×Å¡£

      显然,这个周禄的身份不简单,绝不是什么商人之后,也就是说,并州周家极有可能倒向了契丹或西夏,这也就难怪太子和陆端为什么会被契丹人俘获了。

      还有,明明契丹太子就在大周手里,可契丹人却一点也不顾忌这位太子的安危,人家该攻城依旧攻城。

      不对啊,若这周禄果真是契丹皇子,他这么对颜彦究竟想干什么?

      联想到旧年冬天颜彦的遭袭,李琮闪过了一个念头,该不是这位周禄看上了颜彦吧?

      尽管事后他在颜彦的周围布控了好几名暗卫,可因为连着半年都没有发现任何异常,所以他把这些暗卫撤走了,从此后也几乎放下了这件事。

      哪知道人家这会找上门来了。

      如今想来,这事还真不能大意了。

      “丫头,以你自己分析,他这么做的意图是什么?”李琮直接问道。

      这个问题颜彦也想了一个晚上,她觉得对方可能就是知道了她的穿越者身份,想拉着她辅佐他夺得这天下,毕竟颜彦这两年也弄出点名气,身份又比较特殊,真要倒向他肯定也够大周这边喝一壶的。

      可这话她没法摆到桌面上来说,因而,斟酌了一下,颜彦回道:“说实在的,这个问题我也很困扰,会不会有可能他想让我帮他管理农事,我听说契丹人被我们汉化了不少,早就开始学我们【创建和谐家园】种植粮食了,要不,他不可能花重金买下我的棉花和山薯种子,因为这两样东西他们契丹肯定没有,自然也不会种植,偏偏这两样东西又特别重要,毕竟温饱二字是人生存的根本。只是我想不通的是,他完全可以以并州周家的名义来要这种子和种植方式,为何非要搞出这么大的阵势来,这不明摆着让我怀疑他的来历么?”

      话音刚落,刘公公拿着那两样东西进来了。

      µÚËÄ°ÙÆßÊ®°ËÕ¡¢Èæ×ӿɽÌ

      颜彦没想到,这两样东西比她想象的还要珍贵得多。

      据刘公公说这颗夜明珠是十分罕见的绿宝石明珠,在完全黑暗的屋子中通体莹绿,发出来的光芒足以照亮方圆十步之内的东西,价值肯定在万金之上。

      至于那株野山参,经鉴定,有八百年的寿命,价值肯定在千金之上了。

      因此,这两样东西都是可遇不可求的,即便有银子,也是没处买的。

      “皇上叔叔,这夜明珠我送给您,听闻这种稀世珍宝一般都是用来作镇国之宝的,我们这种凡夫俗子留在手里只怕是祸不是福,至于这野山参,既然御医鉴定过没问题了,我想送给太后老人家食用。”颜彦既然把这两样东西带进宫里了,就没打算带回去。

      “你可想好了,这两样东西都是可遇不可求的?”李琮虽早就想到了这个结果,仍是忍不住问了一句。

      “回皇上,不用想,我很清楚自己的身份,祖母在世时没少教我,做人要谨守本分,不属于自己的东西不要妄想,更不能生出痴念,那是祸不是福。还有这人参也是,我这么年轻,素日你们送我的那些就足够我受用了,这个送太后正好,我希望她老人家能长命百岁,多陪我们几年,有她在,感觉祖母好像就在我身边一样。”

      没办法,颜彦倒是想自己私自密下来,可东西肯定过了几个暗卫的眼,因而她只能贡献出来了,否则,她也就别想再混下去了。

      不过这番话倒也不全是虚情假意,这一刻,她想到了自己上一世的奶奶和亲人,不知为什么,有时候,她会把自己奶奶和原主的奶奶重叠在一起,可惜的是,不管是哪位奶奶,她都没有机会孝敬了,因而,孝敬太后就权当孝敬原主的奶奶了,也权当是为自己积福了。

      ºÁÎÞÒâÍâµÄ£¬Àîçý±»Õâ·¬»°´ò¶¯ÁË¡£

      不过他联想的是当年颜彦和太子李稷的那段小儿女情怀,想必是太后当时没有吐口,所以颜老太太回去就这么劝颜彦了。

      事实也是如此,只是那会原主还比较小,颜老太太也不好把话说太明白,只能用这种励志的话来劝慰自己的孙女,因为这句话不管放到任何情形下都适用。

      可惜,世上真正能悟透的没几个。

      否则,五年后马氏和颜彧也不会动这些歪心思了。

      颜彦想到这的时候,李琮也想到了,“丫头,你还后悔没嫁给陆鸣吗?”

      这话问得太没水准了,不就是想要颜彦领这份情么?

      因而,颜彦腹诽了一句,“回皇上,自打我从鬼门关转了一圈回来我就没想过嫁给陆鸣,我豁出去做尼姑也不会嫁他的。不过说到这,我能不能斗胆问一句,皇上为何要指派王家公子去做什么大名县的知县?”

      说完,没等李琮瞪眼睛,颜彦忙又道:“回皇上,我这纯属好奇,不是干政,您要觉得不好说就不说。”

      ¡°ÄǾͲ»Ëµ¡£¡±ÀîçýºÜ¸É´àµØ¾Ü¾øÁË¡£

      见颜彦果真不问了,李琮似乎又有点过意不去了,到底提点了颜彦一句,“他没有进一甲,不能留翰林院。大名县是军事要塞所在地,王峥又是王右相的儿子,你说我为何要把他放过去?”

      颜彦听了这话思索起来,王实修是中书省的右相,很多国家决策都是由他起草的,偏他这个人是个不坚定的主战派,似乎从一开始就不看好这场战争。

      可开弓没有回头箭,战事拉开了,李琮就是想后悔也没有退路了,这个时候他把王峥放到大名府去,王实修这位做父亲的势必要替他儿子的安危多考虑几分,这场战事他不支持也得支持了。

      ¼ûÑÕÑåֻ˼Ë÷ÁËÆ¬¿Ì±ã»ÐÈ»´óÎòÁË£¬ÀîçýÔٴοäÆðÁËÑÕÑ壬¡°²»´í£¬Èæ×ӿɽÌÒ²¡£ÖªµÀ¸ÃÔõô×öÂ𣿡±

      “回皇上,知道,放心吧。”颜彦点点头。

      ÕâÊ»¹Õæ¹Ö²»µÃ»ÊÉÏ£¬Òª¹ÖÖ»ÄܹÖÍõá¿ÊÇÍõʵÐ޵Ķù×Ó¡£

      可是话又说回来,倘若王峥不是王实修的儿子,只怕太后和颜家也不会看上他。

      Ö»ÄÜ˵£¬ÕâÊÇÑÕÍ®µÄÃü¡£

      不过这倒未必就一定是坏事,几年后若是战事结束了,不用说皇上,只怕王实修都会想法把他儿子调回来的,到那个时候,平步青云是必然的。

      从南书房出来,颜彦又去了慈宁宫。

      太后也收下了那株人参,不过她更关心的是这株人参是从哪里来的,颜彦也不好十分欺瞒她,便说自己是用两亩地的种子和种植记录换来的,至于周禄的真正身份,颜彦就没有提了,这种伤脑筋的事情还是让皇上去头疼吧。

      谁知五天后,令颜彦头疼的事情发生了,明园门口又来了两个人,这两人说是并州周家的管事,来京城收账,顺便让颜彦兑现去年欠的那两亩地的种子。

      颜彦倒是想不承认,可人家拿出了当时周禄和颜彦签订的契约,白纸黑字写着呢。

      而据这两位管事说,周禄这一年没有出门,一直在家里养病,说是他春天那会不幸感染了天花,怕传给别人,便一个人带着小厮闭关了快两个月才好,幸好命大,闯了过来,就有一点,稍微破了点相,脸上多了几个麻子,别的还好。

      此外,这两位管事说这次来京城,还想去颜彦的绣庄进点货,因为去年周禄带回去的那些绣品很受欢迎,卖了个好价钱。

      现成的生意上门,颜彦自然没法拒绝,而据李琮的人回禀,这两个人确实是周家的管事,不但去周家的几家商铺查过帐也收了帐,而且在京城大肆采购了一番,一看就是正常生意人的做法。

      倒是之前那两个女的身份委实值得怀疑,可颜彦不明白的是,如果不是周禄本人,谁会这么大手笔给她送这么厚的一份大礼?

      因而,极有可能是周禄安排一个替身回周家了,他必须得为周氏一族考虑,毕竟周家对他养育之恩,他不能看着周家被株连九族。

      所以周禄才会又打发周家人来取这两亩地种子。

      第四百七十九章、矛盾

      猜测到周禄可能安排了一个替身回周家,可颜彦又有一个新问题想不通了,既然他打算让周家人来取种子,何必又打发之前那两个女的前来,多此一举不说还容易暴露他的身份。

      还是说,他的目的就是暗示颜彦,他真正的身份贵不可言,所以想争取颜彦的支持?

      而他之所以这么笃定颜彦不会拒绝他,是因为他知晓了颜彦的来历,认定他们是同类,或者说想以此来要挟她?

      颜彦左思右想的都没有答案,偏偏皇上打发去追踪那两个妇人的暗卫又失去了消息。

      确切地说,这一次是那两个妇人在几个暗卫眼皮下逃脱了,那几个暗卫倒是还活着,不过他们并没有回来,而是直接赶往并州了,去探探那位周禄的虚实。

      如此一来,问题越来越复杂了。

      因着这个问题的困扰,颜彦有点茶饭不思了,很快人就瘦了一圈。

      陆呦很快发现了颜彦的异常,以前的颜彦虽然也做梦,但很少说梦话,可最近这些时日颜彦总会在半夜惊醒,且一般是被噩梦惊醒的。

      ÔÙÁªÏëµ½ÑÕÑåµÄÏûÊÝ£¬Â½ßÏ׿±ÁË¡£

      ÕâÌìÒ»Ô磬ÑÕÑåÐÑÀ´ºó·¢ÏÖ½ßÏûȥµ±Öµ£¬¶øÊÇ¿¿ÔÚ¿»Í·¿´Êé¡£

      “夫君,你。。。”

      颜彦的话还没问出来,陆呦在她头上摸了摸,“娘子,我今日休沐,我们两个好久没有去逛街了,不如我今日陪你去街里转转。”

      “好啊,我好些日子没有去书肆了,正好我们去书肆转转。”颜彦一听来了兴致。

      起床更衣后,颜彦陪着陆衿嬉闹了一会,吃过饭后,这才和陆呦上了马车,两人先去的绸缎庄,前两天青碧来家里说,那两位周家的管事把绣庄所有的存货都提走了,绸缎庄那边也搬空了不少,因此,颜彦想看看需要补充些什么货源,同时,她也想看看周家主要相中了些什么衣料。

      从那两个妇人送来的衣料看,北地的织锦水准虽不如南边的高,花色不如南边的繁复,但那两人送来的衣料中有两匹锦缎运用了大量的金线和金箔,甚至比宫里送给颜彦的那些还奢华,绝对不可能出自普通官宦人家,更不可能是商户之家。

      因而颜彦才有些奇怪,对方既然能拿得出那么精美的织金锦,没道理还从京城这边买衣料吧?

      从绸缎铺子那,颜彦打听到那两位管事把铺子里从南边进来的高档锦缎和绫罗都提走了,那些没有什么花色的普通绸子对方没有要,说是北地有。

      ¡°ÕâÄÜ˵Ã÷ʲôÎÊÌ⣿¡±Â½ßϲ»Ã÷°×ÑÕÑåΪºÎÒª×ßÕâÒ»ÌË¡£

      “想看看是不是正常的生意人。”颜彦回了一句。

      如果对方是为了照顾她的生意,应该会把她店里的东西都买走,可这会一看,对方要的全是从江南一带运过来的带花色的高档衣料,这说明对方是真正的生意人,这些衣料不仅可以拿去卖,还有可能拿去做样品供他们的织娘研究。

      还有,他们把绣庄的成品都买走了,除了挣钱,应该也是看中了这些绣技。

      看来,周禄这步棋走得还挺远的,他是在为以后坐上那位置铺路,他要的不仅是坐上那个位置,还得把那个位置坐稳了,想博取众家之长做一个励精图治的好皇帝,说不定几年后还有可能把这几个国家的版图合并成一个新版图呢。

      想到这,颜彦又有点矛盾起来。

      如果这个周禄真有能力把蒙古、女真、西夏、大周等版图合并成一家,这对百姓来说应该是一件好事吧?

      至少他们不用再经历几十年的战乱了,说不定还能把生产力提升到一个历史新高度呢,让百姓们提前过上不为温饱发愁的日子。

      “娘子,我们去书肆吧。”陆呦见颜彦又走神了,忙推着她出了铺子。

      两人并没有上马车,而是在街上的铺子转悠起来,快到年底了,各家的生意虽比平时要好一些,但和往年相比还是有差距,颜彦家的饭庄就是个最好的例子,以前每个月进账有百八上千贯,如今差不多少了一半。

      不过蛋糕店的生意倒不是很明显,可能面对的都是些富贵人家的女眷和孩子,他们的生活质量并没有受到什么影响。

      书肆里人也不多,颜彦进去之后直奔旧书摊位,因为每年都有破产的商人或出事的官员把家里的藏书拿出来出售,运气好的话可以淘到一些手抄本什么的,孤本善本可能也有,不过价钱就不一样了。

      其实,颜彦真正想找的是看看能不能有别的穿越前人留下的手抄笔记什么的,此外还有西洋传教士的笔记,她得为自己的知识找一个出处。

      还别说,颜彦的运气不错,她找了两本西洋传教士的手抄本,里面是用汉字记载了这位传教士在大周的游历,有各处的风物、风情和风俗,囊括了饮食、建筑、医疗、服饰、习俗、图腾,甚至还有农作物的种类,简直是一本百科全书。

      颜彦把这两本手抄本挑好了交给了一旁候着的青玉,正要去拿另一本手抄本时,听见背后传来一个熟悉的声音,扭头一看,居然是陈宸。

      陈宸应该是有了身孕,尽管还不是很明显,但颜彦看她的腰身粗了不少,且对方走路的姿势也不对劲,不过这种环境下,颜彦没法向对方求证,但颜彦看出了一点,她的气色不是很好,也没有那种将为人母的喜悦。

      联想起成亲前她来明园闹的那一出,颜彦猜到对方多半还没有走出感情的困局,想到这,颜彦有些为徐钰可惜。

      令颜彦意外的是,陈宸见到她倒是有几分惊喜,非要拉着颜彦去找个地方喝茶。

      其实,喝茶是假,颜彦猜想对方是想打探点周禄的消息是真,毕竟周家的管事来一趟京城不可能不去一趟晋阳府。

      因着颜彦也想知道那两位管事在晋阳府说了些什么,此次来京城的主要目的又是什么,为此颜彦答应了陈宸的邀请,两人去对面的茶馆坐下来,陆呦则仍留在了书肆。

      第四百八十章、贵妾

      两人在茶馆坐下来之后,因着担心孕妇不能喝茶,颜彦这才问了对方一句,陈宸倒是也据实相告了,她的确有了四个多月的身孕。

      见此,颜彦命小二给陈宸上了一杯白水,随后又点了几道点心。

      ¡°Ëµ°É£¬ÕÒÎÒÓÐʲôÊ£¿¡±ÑÕÑåßÈÁËÒ»¿Ú²è£¬¿ªÃżûɽµØÎʵÀ¡£

      ¡°ÄãÖªµÀ½ÃùÏëÄɹóæªÂ𣿡±³Âå·ÎÊ¡£

      颜彦一听这话差点没把嘴里的茶水喷出来,这开场白和她想象的也差太多了。

      这究竟是什么回事?

      Õâ¼þÊÂÔõô»á´«µ½³Â巵Ķú¶äÀ

      ³Âå·²ÅÀ´¾©³Ç¼¸Ì죬Ëý¸ú¾©³ÇµÄÕâЩ¹ë¸óС½ãÒ²²»Êì°É£¿

      颜彦是这么想的,也是这么问出来的。

      “我的确不认识什么周婉,但我对陆鸣略有耳闻,你放心,我不是一个多管闲事的人,只是听闻你和陆鸣交恶,和这位周姑娘又很相熟,故而留意了下此事。”

      据陈宸说,朱氏上门见过徐夫人,打听朝中官员的起复情况,原本徐夫人也没有多想,因为她丈夫是左相,主管门下省,其中有一条就是审核政令,驳正违失,肯定比别的官员要先一步清楚皇上的旨意。

  • 第1页
  • 上一页
  • 下一页
    技术支持:近思之  所有书籍
    北京时间:2025/11/12 14:53:30