温馨提醒:系统正在全面升级。您可以访问最新站点。谢谢!
ÕâÖÖÇéÐÎÏ£¬ÕÔÁÇ»¹ÄÜÔÙ˵ʲô£¿
再说了,这件事早就有端倪了,没看颜彦早早就住上了郡主府,换句话说,皇上早就有封颜彦为郡主的心思,只是一时找不到合适的理由。
Õâ´ÎµÄɽÊíÒÆÔÔºÍÃÞ»¨ÖÖÖ²³É¹¦ÕýºÃ¸øÁËÀîçýÒ»¸ö˵´Ç£¬Àîçý֮ǰÆÌµæÁËÕâô¶à£¬ÄÜÇáÒ×·ÅÆúÂð£¿
吴起和赵燎不吱声,其他的那些世家就更不会开口了,这些世家不开口,文官那边也都保持沉默了。
ÀîçýÔÙ´ÎɨÁËÑŲ̂Ï£¬¼û´óµîÉϰ²°²¾²¾²µÄ£¬Ò»¸ö¸ö´¹×ÅÍ·£¬ÈçÉ¥¿¼åþ°ã£¬ËûµÄüͷ×ÜËãÂÔÂÔÊæÕ¹ÁËЩ¡£
说实在的,若不是为了治治这些眼里没人的家伙,李琮没想这么快给颜彦赐封,因为他答应过颜彦,不给陆呦压力,也不给百官们话题。
可形势不等人,李琮要不趁着今日借颜彦立立威,他怕这些文武百官们更不把他放在眼里,尤其是这些武将们,仗着祖上的功勋,仗着他们彼此之间相互交错盘根复杂的姻亲关系,结党营私打击异己不说,还罔顾百姓利益,罔顾他的信任,这就由不得他发威了。
不过他也退了一步,没有给颜彦封地,因而这件事操作起来就更容易些,毕竟郡主的食邑不是一笔小数,如今国库紧张,他不想在这个问题上制造矛盾。
当然了,他也清楚,颜彦自己绝对有这个本事过上富庶的生活,不说别的,这些日子太后和李穑每个月都会从第一糕的铺子那边领到二百贯左右的钱票,而这只是颜彦其中的一个铺子的分红,因而,李琮知道颜彦不差钱。
颜彦是在两个时辰后才知道自己被赐封为百惠郡主的,彼时一堆的官员太监带着郡主的全套仪制上门宣旨了,还真把她吓了一跳。
因着上门的官员和太监比较多,颜彦也没法询问详情,但她猜到了应该是和前几天的山薯和棉花有关。
事情走到这一步,虽非她情愿,可她也没法拒绝,只能欣然接受了。
不管怎么说,有了这个郡主封号,以后她不必动不动就给朱氏和陆老太太行跪拜礼,也不用看她们的脸色行事,更重要的是,她凭自己的本事做到了和陆家比肩的地位,无形中,也算是报了当初的退亲之辱。
不知是不是李琮弄出的动静太大,第二天上午,雪片般的拜帖送到了颜彦手里,明园的门前车马如流,上门拜访的女眷们也是络绎不绝。
最高兴的莫过于孟家,孟老太太领着一干女眷上门了,见面就搂着颜彦痛哭起来,说是颜彦总算是苦尽甘来,总算是为自己争了一口气,可惜颜彦的母亲没有亲眼看到这一幕云云。
颜芃和马氏也带着颜彤上门来了,倒是也说了一番恭喜的话,只是颜彦从马氏乌黑的眼圈和强颜欢笑的脸上看出了几分不甘和不满。
同样不甘和不满的还有一个陆靖,陆靖也是没办法才登门的,见辅国公王家和护国公吴家都上门道贺了,就剩她治国公一家,她也不能太过特例了,她倒不怕颜彦挑理,可她怕皇上不满啊,因此,她也带着一堆礼物上门了。
尽管礼物送了不少,可颜彦没有感觉到她的真心,相反,也从她的言辞中听出了一丝嘲讽,颜彦回敬她的是淡淡的微笑。
这天,颜彦见家里没有来客了,想着回一趟陆家,赐封后,陆老太太倒是带着陆吉陆合上门来看过颜彦,朱氏没有来,说是不小心吃坏了东西,闹起了肚子,于情于理,颜彦得上门看望一下。
谁知她正打算更衣时,门外有婆子送了一张拜帖来,青秀接过来送到了颜彦手里。
ÑÕÑå½Ó¹ýÒ»¿´£¬Õâ°ÝÌû¾ÓÈ»ÊÇÖÜ»µÄ£¬ÉÏÃæµÄÃûÍ·ÊǽßÏ¡£
这倒是怪了。
ÂÛÀí£¬ËûÓ¦¸ÃÇå³þ½ßÏÔÚÊéÔºµÄ£¬Ñ¡ÔñÕâ¸öʱºò¸øÂ½ßϵݰÝÌû²»ÊÇÃ÷°Ú×ÅÒª¼ûÑÕÑ壿
可若说想见她,于礼也不合呀,难道他真是穿越的,所以不太明白这些规矩礼仪?
可颜彦研究过这张拜帖,很中规中矩的拜帖,没有任何暗示,因而颜彦委实也摸不准对方究竟是什么心思。
不过她能确定自己的心思,不管是不是穿越同行,颜彦都不能同意对方上门,事关她的闺誉,再好奇,她也只能忍着。
谁知两天后,颜彦正教青苗用新棉花给孩子做一件小薄棉袄时,青秀突然拿着一张帖子进来,说是晋阳大长公主要见她。
颜彦一听,她和晋阳长大公主素无来往,两人只是在太后的寿诞上有过几面之缘,这会对方请她上门,只有一个缘故,周禄。
可帖子都送上门了,颜彦也不能不去,为此,她让青苗青釉给她梳洗妆扮了一下,随后,她扶着青釉青苗上了马车。
第三百九十章、大长公主
约摸一刻钟多后,颜彦的马车停了下来,大湖上前去递了拜帖,透过薄薄的车帘,颜彦看到了大门上三个黑漆鎏金的篆体,“晋阳府”。
虽同是面阔五间的大门,但公主府的台阶比郡主府多了一层,且大门的宽度和高度也要大些,还有门上的门钉、门当等也比郡主府多一些,因而也明显气派些,此外,守门的小厮就有七八个,排场大多了。
颜彦正暗自比较时,大门打开了,颜彦的马车驶进了大门,也是一条长长的甬道,甬道两边是高大的树木,约摸三五分钟后,马车停了下来。
颜彦坐着没动,青釉青苗先下了马车,待随行的大湖大海退避之后,四个刚留头的小厮抬着一顶简易的青绸轿子来了,很快,这四人也退下去了,上来几位婆子,领头的是一位管事妈妈,说是晋阳长公主身边的,姓杨,待颜彦下了马车上了轿子之后,亲自替颜彦放下轿帘,随后拍了拍手。
很快轿子被人抬起来了,颜彦听见这位杨妈妈叮嘱几个抬轿的小心,随后,这位杨妈妈扶轿随行,也就七八分钟吧,轿子又停了下来。
几个抬轿的小厮退下后,杨妈妈掀起了轿帘,颜彦正搭着她手下轿时,一堆丫鬟婆子拥着一个十五六岁的妙龄女子过来了,女子上前对着颜彦屈膝行了个礼,“陈宸奉祖母命前来迎接百惠郡主。”
“原来是陈宸妹妹,多年没见,陈妹妹可好?”颜彦认出了对方,上前扶起了对方。
小时候原主和她在慈宁宫见过几次面,两人年龄相仿,没少在一起玩,约摸【创建和谐家园】岁时,陈宸和她父亲一起去了北地任上,什么时候回京的颜彦倒没有听说。
颜彦看对方穿的是件桃红色的齐胸襦裙,手臂上挽了一条长长的同色披帛,头发也是梳的丱发,应该还未成亲。
正暗自疑惑时,陈宸笑了笑,反手扶住了颜彦,“多年没见,百惠郡主的变化不小,若是在别处遇上,怕是不敢相认的。”
颜彦摸了摸自己的脸,“是胖了很多,想必也老了很多,还是陈妹妹好,依旧这么年轻漂亮。”
这话还真不是客套,要依颜彦自己的本意是不想这么早成亲的,可抗争了几个月,最后仍是被逼的上了花轿,好在陆呦没让她失望。
²»ÖªÊDz»ÊÇÑÕÑ庢×ÓÆøµÄ¶¯×÷Áî³Âå··ÅËÉÁ˺ܶ࣬ÞÞÞíµÀ£º¡°Ñå¶ù½ã½ã·ÅÐÄ£¬Äã°×ÄÛ×ÅÄØ£¬ÆøÉ«±ÈÎÒ»¹ºÃ£¬ËµÕæµÄ£¬ÎÒ¾Íû¼û¹ýÔи¾ÏñÄãÕâôƯÁÁµÄ¡£¡±
“可能我怀的是女儿吧?都说生女儿母亲才会漂亮。”颜彦再次摸了摸自己的脸,她脸上确实没有任何蝴蝶斑。
“女儿也不错啊,姐姐这么聪明能干,您的女儿还能差了,将来的福分说不定比姐姐还要大呢。”陈宸恭维了一句。
颜彦一听,对方显然是打听过她的事情,所以才会这么说话,因而问她什么时候回来的,这次回来是长住还是暂居等。
说话间,两人到了一座大门前,门上也是黑漆鎏金的三个大字,“晋阳殿”,一看就是府里的上房大殿,也是老太太会见重要客人的地方。
果然,进了大门,两边是抄手游廊,中间是一条一米来宽十米来长的汉白玉甬道,甬道的尽头是一座重檐庑殿顶式的大殿,雕梁画栋的,门口站了四个刚留头的丫鬟,见到颜彦和陈宸进门,很快就有人进去通传了。
ÑÕÑåºÍ³Âå·×ßµ½ð®µÀÖмäʱ£¬Ò»Î»ÈýÊ®Æß°ËËêµÄ¸¾ÈËÁì׿¸¸öÆÅ×Ó³öÀ´ÁË£¬ÑÕÑåÕý²Â²â¶Ô·½µÄÉí·Ýʱ£¬³Âå·½éÉÜ˵ÊÇËýµÄĸÇס£
颜彦印象中陈宸的父亲没有爵位,好像是通过科考出仕的,地位应该在她之下,正琢磨自己该不该先向对方行礼时,对方屈膝先向颜彦行了个礼,“见过百惠郡主。”
“陈夫人客套了,您是长辈,理应晚辈向您见礼的。”颜彦屈膝回了对方一礼,对方侧着身子躲开了。
随即,陈夫人稍稍打量了眼颜彦,也夸了句颜彦气色不错,问她月份多大、预计几月生产等,上台阶时还细心地扶了颜彦一把。
进了大殿,颜彦见前面的主位上端坐着一个年龄和太后相仿的老太太,头发也半白,不过脸上的褶子不多,气色也还好,只是脸上的表情未免严肃了些,不用问,这就是晋阳大长公主了。
“百惠见过晋阳大长公主,给晋阳大长公主请安。”颜彦规规矩矩地要跪下去行磕头礼,只是她月份太大,动作未免慢了些。
“罢了,连太后和皇上都免了你行礼,宸儿,快替祖母把百惠郡主扶起来。”老太太发话了。
没等陈宸上前,一旁的青釉忙过来扶着颜彦,颜彦趁势搭着她的手跪下去了,“多谢晋阳大长公主的体谅。只是今日乃正式初次登门拜会,礼不可废。”
果然,颜彦这一拜,老太太的脸上才有了几分笑意,“难怪太后和皇上没少夸你,确实是个聪明懂事的,不骄不躁,有礼有制,坐吧。”
“谢大长公主,这是晚辈的一点心意。”颜彦淡淡一笑,从青苗手里接过礼单递给了陈宸,陈宸接过礼单送到了老太太面前。
老太太略过了一眼,“这藕粉想必又是你自己的新东西了?”
“回长公主,是,《神农本草经》上称莲藕为‘灵根’,经常食用能补五脏和脾胃,还益气补血,只是莲藕性寒,不可多吃,可如若不多吃,又起不到补五脏和脾胃以及益气补血之功效,故而晚辈想了个法子,做成了藕粉晒干,用滚开的水冲泡,变成了味甘性温之物,此外,还有一个意想不到的功效,可以安神助眠,太后老人家试过,她如今几乎每晚都要吃上一小盏。”颜彦恭敬地说道。
¡°ÄÑΪÄãÓÐÕâ¸öÐÄ¡£¡±ÀÏ̫̫˵Íê¼ûÑÕÑ廹Á¢×Å£¬Ã¦²_Á˳Âå·Ò»ÑÛ£¬¡°å·¶ù£¬»¹²»¿ì°Ñ°Ù»Ý¿¤Ö÷·öÈ¥Èë×ù¡£¡±
颜彦一听,屈膝告了个罪,坐到西边第一个位置,陈宸挨着她坐下了。
第三百九十一章、托大
令颜彦意外的是,陈夫人并没有坐到东边第一个位置,而是挨着陈宸坐了下来。
颜彦看了她一眼,闪过一丝疑窦,不过什么也没问,而是转过身子,陪着大长公主说起藕粉的几种吃法来。
老太太倒是很给面子,当即就叫青釉去冲几碗来尝尝,等待的过程中,老太太看着颜彦问:“都说你是个聪明绝顶的人,今日我倒是要考考你,你知我为何叫你来?”
“回大长公主,请恕晚辈愚钝,还请大长公主赐教。”颜彦欠身回道。
毕竟周禄只是她的一个猜测,再则,倘若她承认她明知对方是因为周禄喊她来过府一叙,而她也急巴巴地来了,岂不是给对方一个错觉,以为她很想见到周禄,或是她对周禄很有兴趣?
传了出去,她成什么了?
“赐教说不上,不过就是闲聊几句,听说你这次赐封是因为什么山薯和棉花,我一直很好奇,你好好一个闺阁小姐怎么会对农事感兴趣?”老太太随口问道。
“回大长公主,有两个原因,一个是旧年我在净莲庵修行时和师傅们下过地种菜,知道稼穑之艰难,还有一个原因是皇上和我提过一句,说是粮食产量低,很多人还在饿肚子。大长公主想必也清楚,皇上对我有再造之恩,我想回报他这份恩,想替他分忧。于是,我找了些农书来读,想从书上看看有没有什么值得借鉴的东西。”
颜彦已经知晓朝堂上的那场争论,也就清楚该怎么回答外界的那些质疑了。
¡°»¹ÊÇÑå¶ù½ã½ãÀ÷º¦£¬Å©ÊéÒ²ÄÜ¿´µÃ½øÈ¥£¿¡±³Âå·²åÁËÒ»¾ä×ì¡£
“其实,农书很有趣的,看过之后,我才明白,原来世间万物生长都有其自然规律,我们只能在它的规律范围内做点小改动,若是超出了这个规律范围,所有的努力都是白费的。这就好比是做人,做人也是需要讲究规矩礼仪的,若是跳出了我们日常认定的范畴,就会授人以笑柄,严重的可能还会受到老天的惩罚。”颜彦暗着点了一句。
陈宸没听懂颜彦的暗示,但晋阳大长公主和陈夫人显然是听懂了,两人对视了一眼,晋阳拉长脸开口驳道:“任何规矩礼仪都是人定的,人是活的,规矩礼仪自然也是活的,换句话说,任何事情都有特例,就好比你自己,若论你的出身,怎么可能被赐封为郡主?可皇上不但封了,还因着你怀孕,特地免了你的跪拜之礼,你说,这是不是特例?”
这话堵的颜彦哑口无言,事实就是如此。
“是晚辈愚钝了,多谢大长公主赐教。”颜彦硬着头皮认错。
见颜彦认错,老太太倒也没十分为难她,只是她也没有和颜彦说话的兴致了。
“知错就好。罢了,我也不跟你兜圈子了,这么说吧,有人对你种出来的什么山薯和棉花有兴趣,想求一点种子和种植方法,你看你能匀出多少来?”
晋阳之所以如此托大,一来是她皇上的亲姑姑,连皇上和太后都对她礼让两分,二来,她很是看不上颜彦的出身,倒不是嫌弃颜家,而是嫌弃她命硬,克父克母,好好的一门亲事也没成,所以才会想着搞点哗众取宠的东西来吸引大家的注意,三来,晋阳自己的子女还没有一个有赐封的,颜彦一个外三路的什么表侄女居然被封了一个郡主,因而,她心里也堵着一口气,对李琮不是没有微辞,以致于迁怒到颜彦身上了。
所以她才会故意在明知颜彦月份这么大的情形下还把她找来,并直接提出自己的要求。
还有一个原因,在她看来,要点种子只是一件小事,颜彦的种子不就是找那几个传教士要的么?既然颜彦能找别人要,别人怎么就不能找她要?
尽管老太太没有说这种子是为谁要的,但颜彦也猜到幕后之人多半是周禄,只是在没有确认周禄的身份之前,她不想把自己的劳动成果拱手相让。
因而,略一斟酌,颜彦再次欠身回道:“回长公主,山薯和棉花的种子很少,晚辈手里是有一些,可因着今年是第一次试种,虽有点收成,也不敢说种植成功了,还需看今年留的种子明年能否发出芽来。因此,请大长公主放心,等过了明年,若是确定晚辈的留种方式无误,晚辈一定给府上送一点种子来,求不求的不敢当,这是利国利民的大好事,皇上巴不得能有更多的人参与进来呢。”
“这样啊。”老太太显然没想到这点要求会被拒,当即有点恼了,只是颜彦的理由很正当,且言辞甚恭,她一时也不好怎么发作,于是,她看了儿媳一眼。
陈夫人接到示意,把身子往前倾了倾,笑着对颜彦说道:“回百惠郡主,其实,我们也是受人之托把你找来,对方是我们的一位世交,他对你名下的几桩生意都有兴趣,想和你合作,只是对方是一个男儿身,上门见你不方便,因而才把这件事转托给我们,不知百惠郡主可有意向把生意做到北地去?”
“宸儿她娘,你也是个急性子,哪有连合作对象都不说清楚就问人家可有意向合作?”老太太提点了儿媳一句,因为她看出来,颜彦的心机太深,不好糊弄,若是不拿出点诚意来,这件事八成是要泡汤了。
“瞧我,真是糊涂,回百惠郡主,这人是并州周家人氏,周家世代经商,这位周公子更是难得一见的全才,经商、念书两不误。对了,他和郡马有过一面之缘,说是相谈甚欢,原本他想等郡马回城后再行登门拜访的,可因着家里临时有急事需赶回去,只得求到了我们府上。”陈夫人忙解释道。
颜彦一听对方着急回去,心下再次狐疑起来,不是说他是一个读书人,想借这个机会出来游历一番么,怎么才来几天就要回去了?
还有,他这么着急要棉花和山薯的种子究竟是图利还是有别的什么图谋?
第三百九十二章、相见
得知周禄要尽快返乡,颜彦狐疑的同时倒是也松了一口气,斟酌着回道:“陈夫人叫我彦儿就好,我和陈妹妹自小认识,不用太客套。至于你说的那位周公子,外子那天晚上回来倒是提了一句,只是这生意上的事情,也不是一两句话能说得清的,即便要合作,我也要考察一下对方的人品、口碑、实力等条件。不如这样吧,他有急事他先回去好了,日后有机会,让外子和他坐下来慢慢协商。”
陈夫人一听这话就知道是颜彦的托词,并州离京城有千里之遥,周禄回去后,下次来京城不定什么时候了,能有机会坐下来慢慢协商吗?
再则,谁不清楚,颜彦的丈夫之前是一个口不能言的傻子,不通俗务,颜彦没办法才不得不出面打理自己的嫁妆,可颜彦把周禄推给陆呦,陆呦懂什么,最后不还得颜彦做主?
陈夫人没法,只得看向了老太太,老太太拧了拧眉头,正为难时,门口的丫鬟通传,说是大公子和周公子来了。
丫鬟的声音刚落,颜彦还没来得及告退呢,门外便进来了两位公子,打头的这位略年轻些,也就二十来岁,身材瘦削,中等个子,穿了件粉紫色的直缀,头上戴的是一顶黑色冠帽,五官还算大气,肤色偏白,进门就乐呵呵地先打量起颜彦来,这人应该不是颜彦要找的人。
颜彦的目光挪向了后面的这位,这人年纪应该略大一些,二十出头了,个子比较高,身材虽也偏瘦,但看起来不单薄,像是长年练武的,穿了件浅蓝色的鹤氅,头上没戴冠帽,只用一根白玉簪子把头发绾住了,有点男生女相,五官比较精致秀气,不过那双眼睛可不简单,黑漆漆的,看不到底,自然也看不出喜怒。
还有,颜彦留意到这人手里还握着一柄折扇,这个季节论理已经不需要折扇了,不知是有什么别的用途还是在装斯文呢?
当然了,颜彦只是在对方进门时略扫了这两人一眼,很快就把目光收回来了。
这个时候她提出要离开反倒有些小家子气了,只能沉着应对了。
走在前面的男子见颜彦没有回应他的目光,略略有点失望,倒也没说什么,忙走到大殿中间躬身行礼,“孙儿给祖母请安。”