LOGO
首页 小说列表 排行榜 搜索

    《庶门风华》-第136页

  • 第1页
  • 上一页
  • 下一页

    温馨提醒:系统正在全面升级。您可以访问最新站点。谢谢!

      从宫里出来,颜彦一行要上马车时正好碰上了马氏颜彤两个,两家的车子隔着不远。

      马氏见到她们,一手拉着颜彦一手拉着颜彧,还没开口,眼圈先红了,陆老太太和朱氏见了,十分识趣地找了个理由先一步离开了。

      “孩子,你们两个最近怎么样?有没有害喜反应,睡觉安稳不安稳,有没有什么想吃的。。。”

      马氏的话刚说到一半,陆呦过来了,“有劳婶子关心了,我家娘子从小就会照顾人,如今照顾自己更不在话下。”

      “不是让你在家里等着么,什么时候过来的?等了多久?热不热?”颜彦看见他脑门上有汗,心疼了。

      “不热,你呢?”陆呦见颜彦前额有几根头发散落下了,伸出手来替她拢上去,随后很自然地把颜彦的手从马氏手里接了过来。

      “看见你们两个这样好,我也算是安心了,姻缘这东西,可真是没处看去。”马氏最后一句话是针对颜彧说的。

      一开始,都以为颜彧嫁了个良人,家世、学问、才情、长相都没得挑,可谁知这才多长时间,对方就纳妾了,而且一纳还是好几个,把这个怀着孕的正妻丢在一旁不闻不问。

      可反观颜彦,一开始都以为她嫁的是傻子加哑巴,不定会有多凄惨呢,可事实呢?

      成亲刚三个多月就搬出了陆家自己过小日子,没几天,陆呦就学会了说话,不但进了书院还拜了名师,说是要凭自己本事科考,给妻子挣一份荣耀。

      这倒也就罢了,最关键的是,陆呦疼媳妇,还不是一般的疼媳妇。

      刚成亲,陆呦就放话说不纳妾,如今九个月过去了,颜彦也有了五个月的身孕,陆呦不但没有纳妾,反而比平时更小意,这不,连头发散了几根这种小事都留心了。

      还有,为了早点看到颜彦,大热的天竟然在宫门口候着,而这一候,至少是一个时辰以上,难得的是居然没有一丁点不耐烦。

      当然了,马氏感慨归感慨,但要让她把自己女儿嫁给一个庶子,她是绝对不会答应的。

      毕竟男人纳妾也算不得什么大事,自古以来,女人不都这么过来的?那些什么情情爱爱的又不能当饭吃,最后不还得靠男人靠子嗣么?

      颜彦倒是听出了马氏的言外之意,只是她对这个话题不感兴趣,所以也懒得去接话。

      说实在的,若不是怕被人诟病,她才懒得来敷衍马氏呢,因此,她只想赶紧送对方上马车,然后回家歇着。

      可谁知她不开口,陆呦却替她作答了,“有善心才会结善缘,娘子是一个好人。”

      “大姐夫这话说的,好像是谁没有善心似的?”颜彧敏感了。

      “好了,彧儿。你呀,这点你是真该好好向你大姐学学,别这么沉不住气。你大姐夫这话没毛病,是你自己多想了,一家人说话,哪有这么多拐弯抹角?”马氏训了女儿几句,声音不大,怕传进别人的耳朵里。

      “大热的天,婶子也出来一上午了,快上车回去好好歇着吧。”颜彦在太阳下站了几分钟,早就不耐烦了,更别说这些人没有一个她感兴趣的。

      马氏倒有心和颜彦好好说说话,可时间不对,场合也不对,因而暗自叹了口气,看了眼颜彧,转身上了马车。

      谁知这边颜彦刚把马氏送走,那边陆老太太又站在轿子前向她招手,让颜彦和陆呦一块回家吃晚饭。

      颜彦仍是拒绝了,理由是现成的,一是皇上说了会打发人给她送点海鲜和鲜果,家里没有人在不合适;二是颜彦定好了明日邀请三位殿下和自己的叔叔表叔一起吃饭,有些菜式需要提前准备。

      不过颜彦虽拒绝了陆老太太,但却扶着她上了轿子,看着她的轿子离地和朱氏的马车启动后她才和陆呦上了马车。

      一到马车上,只有他们两个人,颜彦也放松了,伸了个懒腰,往陆呦身上一靠,嘿嘿一笑,“夫君,你也越来越有腹黑的潜质了,刚才那几句话怼的真好。”

      她是想起了陆呦方才说的那句话,“我家娘子从小会照顾人,如今照顾自己更不在话下。”这话的意思太明显了,颜彦从小会照顾人,被照顾的除了颜彧几个还有谁?

      可这几个人谁念她的好了?

      还有方才那句“有善心才能结善缘”,陆呦说完,颜彧的脸立刻黑了。

      不过最憋屈的应该是马氏,明明陆呦把她们母女都骂了,可偏偏不能回应,还得装糊涂把颜彧训一顿。

      想想方才马氏的神情颜彦就情不自禁地弯起了嘴角。

      陆呦本来正拧着眉头琢磨腹黑这个词是什么意思,一低头见颜彦眉眼弯弯的,忍不住低头在她唇上点了一下,“娘子,什么叫腹黑?”

      ¡°Òâ˼ÊÇÄ軵Ä軵µÄ£¬±íÃæ×°ºÃÈË£¬Æäʵһ¶Ç×ӵĻµË®£¬µ±È»ÁË£¬Õâ¸ö»µ²»ÊÇ¡£¡£¡£¡±

      颜彦的话没说完,陆呦张嘴在她唇上轻轻咬了一口,“娘子,我才不是一肚子的坏水呢。”

      “好好好,你不是,我话还没说完呢,我的意思是我越来越喜欢现在的你了,知道反抗,不再是逆来顺受,说话也越来越噎人了,我喜欢。”

      ¡°ÄÇÊÇÄï×Óµ÷½ÌµÃºÃ¡£¡±Â½ßÏ˵Íê°Ñ×ìÔٴθ²ÔÚÁËÑÕÑå´½ÉÏ¡£

      第三百五十八章、别有用心

      这天下午,颜彦和陆呦回到家,皇上的赏赐也到了,一共两个箱子,一箱子水果,有荔枝、香蕉、芒果,用冰块镇着呢;此外,还有一箱海鲜,也用冰块镇着,有对虾、螃蟹和几样贝类,还有一条两尺多长的大鱼。

      尽管这些东西依旧用冰块冰着,可颜彦觉得也不太新鲜了,为此,她打算明日干脆请大家吃一顿海鲜烧烤,左右她现在的调料也齐全。

      交代厨娘把东西处理好,颜彦回到自己屋子,见陆呦正趴在炕几上对着一篇短文发呆,颜彦爬到了他身边,凑上去一看,原来是一片策论题目。

      “有征无战,道存制御之机;恶杀好生,化含亭育之理。。。夫春雪偎阳,寒蓬易卷,今欲先驱诱谕,暂顿兵刑,书箭而下蕃臣,吹笳而还虏骑。眷言筹画,兹理何从?”这篇策论的意思是问如何通过外交努力,达到与边境的番邦罢战息兵。

      看到这个题目,颜彦很自然地想起太子和陆端他们,这一走,都三个月过去了,可颜彦一直没收到他们半点消息,也不知这一趟他们究竟顺利不顺利。

      颜彦倒是有心问问皇上,可一直没找到合适的机会,贸然开口又怕皇上多想了。

      不对啊,这策论题目如果颜彦没猜错的话是季老先生出的,季老先生在这个敏感时期出一道这样的题应该不是无的放矢的吧?

      还有,之前的几个假期陆呦在家里基本不写文章,一个月就这么两天休沐时间,因而这两天他都用来陪颜彦了,倒是会和颜彦说说他在学校做的经义写的策论,颜彦偶尔会提出些自己的观点。

      也别怪颜彦多想,上次季老先生公开讲学,他可是见过颜彦和陆鸣几个对辩的,还有,据陆呦说,老先生对他文章里偶尔提出来的那些新观点很是赞赏,所以保不齐这篇策论也是老先生故意布置的,目的是想试试颜彦会不会又有什么惊人之语。

      此外,还有一种可能是老先生并不赞成皇上发动这场战争,因而想借着这些学子们的观点来说服他,毕竟现在纷争最厉害的是契丹和女真,大周完全可以两不相帮,坐山观虎斗,说不定最后还能捡一个便宜什么的。

      “好好的怎么把策论带回家来里做了?”颜彦直接问了出来。

      “这是先生特地给我布置的课业,说是这次多放了两天假,有四天时间,命人好好琢磨下这篇文章,娘子,我记得你曾经和皇上探讨过关于过这个问题,你再和我细说说。”陆呦摆出了一副洗耳恭听的架势。

      颜彦一听这话,更是有几分印证了自己的猜测,“老先生有没有跟你们讲怎么破题?”

      她知道季老先生除了私下的这几名【创建和谐家园】,偶尔会公开讲学,也会去甲班授课,因此,这篇策论显然是针对甲班这些要参加春闱的学子出的,而陆呦现在的身份只是个童生,连秀才都不是,哪里用得上这么快接触策论?

      想到这,颜彦往陆呦身上一靠,在他怀里找了个舒服的姿势躺下来,这才说道:“这篇文章是前朝的春闱策论题,说起历史上的边境纷争,我们汉民族一向很少主动和别人发起战争,一般都是被动地承受战争和侵略,为此还引发了几次民族大迁徙,大批中原的【创建和谐家园】南下进入岭南、西南、南越等蛮夷之地。这说明我们【创建和谐家园】骨子里是不喜欢战争的,在战争和屈辱面前,先是选择了屈辱,可屈辱之后,最终还是得靠战争来解决问题,只有把他们打趴下了打怕了,他们才肯老老实实地退回到他们自己的地盘,才肯坐下来谈判。”

      接下来,颜彦把关于丘吉尔那段关于利益的名言搬了出来,两国纷争,没有永远的敌人也没有永远的朋友,有的只是永远的利益,而如何找一个利益的平衡点实现两国的双赢局面,这就是外交的意义所在了。

      陆呦得到颜彦的提点,很快有了自己的思路,事实上,他看的书一点不比颜彦少,因而他很快就列举出汉民族和番邦友好来往的例子,比如张骞出使西域、文成公主进藏、金城公主远嫁吐蕃。

      不过陆呦也举出了几个番邦入侵的例子和历史上汉民族的几次大迁徙大融合,最著名的当属五胡乱华,只是他说着说着,忽然意识到颜彦半天没有回应他了,低头一看,只见颜彦闭上眼睛睡着了。

      看到这一幕,陆呦哑然失笑了,低头轻轻地把脚伸直了,随后自己也慢慢躺了下来,并把颜彦的头稍稍往上移了移,为的是让颜彦能睡得更舒适些。

      这一觉,两人睡到天黑了。

      期间,青苗进来过一次,见两人都睡着了,什么也没说,转身出去了。

      而颜彦也是醒来之后,才听青苗说,周婉又上门来了,说是皇上命人去押解她父亲进京了,估计她父亲这一次是凶多吉少,因而她心里苦闷,想找颜彦来排解排解。

      据青苗说,等了大约半个时辰见颜彦还没醒,她就走了。

      “没说别的?”颜彦问道。

      哪有这么巧的事情,她刚刚在宫里露了脸拉了一拨仇恨,周婉立刻就上门了?

      传了出去皇上会怎么想?太后又会怎么想?

      还有,明日她还打算宴请三位皇子呢?万一周婉再次撞上门来,她又该如何做?

      可这一次又是谁给她传递的消息呢?

      “没有,她只说是来找小姐说说话的,不为什么。”青苗摇摇头。

      “回大奶奶,周姑娘给主子送了几样点心来,说是她亲手做的。”青釉补充了一句。

      ËµÍ꣬ËýÃüÇàÐãÈ¥°ÑÄǸöʳºÐÁàÀ´ÁË£¬ÊǼ¸µú×ÓÅ´Ã××öµÄôÙôΣ¬µ±È»Ò²ÉÙ²»Á˰¬²ÝôÙôΡ£

      Õâ¿ÉÕæÊÇÇÉÁË£¬ÑÕÑåÕâ±ß˵Ҫ´ÎÈÕÇë¿Í£¬Õâ±ßÖÜÍñ¾Í°ÑôÙôÎËÍÉÏÃÅÀ´ÁË¡£

      不过颜彦很快否定了这个想法,这只是一个巧合,因为她清楚做这种艾草糍粑很麻烦的,从颜彦出宫到周婉进门的这短短一个多时辰显然是不够的。

      况且,她若真想算计颜彦,大可等次日李穑几个上门后再借着这个由头登门的。

      这么一想,颜彦安下心来了。

      第三百五十九章、妄议(一)

      次日下午,颜彦是在后花园的湖心亭招待客人的,除了那一箱海鲜,颜彦还命人从自家水池里捞了不少河虾和鲫鱼、噘嘴鱼来烧烤吃,此外,还准备了些羊肉和五花肉,也从地里现拔了些毛豆烤来吃。

      因着颜彦准备的调料齐全,除了孜然,还有自做的五香粉和椒盐,所以这顿饭吃的也比较别致。

      饭后,颜彦备上了茶水,留几位客人喝茶,期间,颜彦主动问起了太子等人的消息。

      据李稹说,因着这一路除了视察军情,可能还要测量一下地形地貌来制作沙盘,所以陆端一行的脚程并不快,花了两个月的时间才到达边境,据他们自己预测,在边境估计也要花一个来月的时间考察,考察结束后才会前往大金国见女真的可汗。

      也就是说,只怕这会他们还在边境线上或者刚离开边境线,从边境到大金最快估计也要一个来月,因此,最快也要两个月后才能知道他们和女真谈判的结果。

      “我看了一下舆图,我们的人马去见女真好像需要借道契丹,这中间会不会有什么变故?”颜彦问道。

      这么长的时间,保不齐就有人把太子出行的消息透露出去,契丹知道这个消息,很难说不会动心。

      ¡°Õâ¸ö£¿¡±ÑÕÆMÞÛÁËÞÛ×Ô¼ºµÄºú×Ó¡£

      事实上,他也曾经想到过这一点,也是他当初不赞成太子随行的重要缘由。

      不过说到这,颜芃倒是想起了另外一件事,“彦儿,当初你到底给太子出了个什么主意?本来我们这些人是不赞成太子随行的,可他非说你给出了条妙计。”

      “哪里有什么真正的妙计,只不过借了两个人给他,看看关键时候能不能帮上他。”说完,颜彦主动把话题岔开了,说起陆呦的那篇策论来。

      李稹几个听说是和番邦罢战息兵有关的,纷纷说出了自己的观点。

      其实,如果可能,谁也不愿意发动战争,谁也不希望会有战争,毕竟战争带来的伤痛太大了,前线是白骨堆成了山,后方是民不聊生,到处是饥馑饿殍到处是荒芜萧瑟,就算李穗几个没有亲眼经历过,可也从书上见过,也从长辈们嘴里听闻过,因而,这种日子谁也不想过。

      可问题是,有时候不打真不行,别人都欺负到家门口来了,一味地退缩忍让的话只会让对方变本加厉,最后仍不得不硬着头皮迎战。

      与其这样,还不如一开始做好战争的准备,早点迎战,说不定还能赢得一个先机呢。

      “南边这些小国倒还好说,就是北部的游牧民族比较麻烦,这些年他们就没有安生过,因此,想敦睦友邻只怕是我们一厢情愿。”颜芃感慨道。

      他更不希望发生战争,因为一旦和辽国开战,西夏也得牵扯进来,他肯定得亲临前线,而这些年他压根就没有真正上过战场,只参加过几次小规模的剿匪。

      “二哥是不太清楚南边的形势,那些蛮夷人更不好对付,又是巫蛊又是瘴气又是各种毒虫的,有时候人没了都不知道是因为什么没的。”云泽摇摇头,说道。

      “表叔是说南越又开始挑事了么?”颜彦忙问道。

      她知道原主的父亲就是在南越的丛林里丧命的,而且就是死于一支毒箭,因而才会如此关心。

      据她所知,原主的父亲虽然死了,但之前也拿下了南越几座城池,至少把岭南、漳州、郴州一带并入到大周的版图,而南越也因此成了大周的藩属国,正常情形下应该不会主动来挑衅闹事的。

      除非他们知道大周要和辽国开战了,想趁机脱离大周,这就有点麻烦了。

      “这个暂时还说不好,我听说岭南那边有不少叛乱的,具体乱到什么程度就不太清楚了。”云泽回道。

      “父皇近日确实为此发愁,彦儿妹妹,都说你读的书多,你说说,如何才能巩固两国邦交,也不能刚打完仗又接着打吧?那也太劳民伤财了。”李穗看向颜彦问道。

      “我?”颜彦摆摆手,“我虽读了点书,可我的年龄在这摆着,经历和阅历都不足,哪敢妄议这种大事?”

      事实也是如此,纵然她是来自后世,可后世的她只是一个还没出校门的学生,哪懂这些国家层面上的大事?

      可李穗几个显然没想放过她,“这怎么是妄议?退一步说即便是妄议,之前你在父皇都敢妄议联合契丹灭女真,怎么到我们面前反倒扭捏起来了?”

      “是啊,彦儿,你就随口说几句我们听听。”颜芃也好奇了,想听听这个侄女会不会再有什么惊人之语。

  • 第1页
  • 上一页
  • 下一页
    技术支持:近思之  所有书籍
    北京时间:2025/11/10 03:33:56