LOGO
首页 小说列表 排行榜 搜索

    《庶门风华》-第104页

  • 第1页
  • 上一页
  • 下一页

    温馨提醒:系统正在全面升级。您可以访问最新站点。谢谢!

      “明月几时有,借琴问青天。想天上宫阙,今夕是何年。起舞弄清影,何似在人间。。。。”背到这的吴斳一时被难住了,冲颜彧一笑,“二嫂,中间有几句忘了,不过我记得最后两句,‘但愿人长久,千里共婵娟’,太后说,最后两句是精华,说是人不管隔得多远,也能同一个月亮。”注1。

      “不对啊,但愿人长久,千里共婵娟,这话只有那种经历过离别或离殇的人才能写出来吧?”说这话的是陆缪。

      自从丈夫没了之后,她时常对月感怀,才会有这种但愿人长久的心境,一般的十几岁小姑娘没有经历过这些,哪里懂?

      “是啊,十几岁的小姑娘,怎么会懂这些?”有人细细一分析,确实是这个意思。

      “该不是大表嫂写的吧?大表嫂是经历过离殇的。”周婉说完,忙捂住了自己的嘴,惊恐地摇摇头,“那个,那个,我是胡乱说的。”

      “知道是胡乱说的就好,还不赶紧向新娘子赔礼。”颜彦提点了她一句。

      没办法,尽管她十分想看到颜彧出丑想看到这对夫妻分崩离析,但绝不是这个时候以这种方式,代价太大,不但会伤了那些爱护她的人,也会伤了她自己。

      周婉倒是也知错,当即向颜彧福了福身子,郑重认了个错。

      “没关系,不知者不罪,我祖父祖母离世好几年了,我也是偶然因为思念他们才作这首诗的。”聪明的颜彧见颜彦没有揭露她,忙给自己找了个说辞。

      接下来的话题就轻松多了,在颜彦的刻意引导下,大家谈论起美食来,这个话题颜彧勉强能接的上,毕竟她也跟着厨娘正经学了几道菜。

      约摸一盏茶过后,颜彦见这个话题也有点危险了,主动提议带大家去后花园赏花,陆家的后花园里种了不少牡丹,且有的品种还是比较珍贵的稀缺品,每年这个节气开始陆续开放了,陆家为此还举办过专门的牡丹花会,只是那会颜彦因着和陆鸣的关系没有参加。

      Õâ´ÎÕýºÃ¿ÉÒÔÒ»¶Ã·ç²É£¬Õ⻹ÊÇ·½²Å½ßÏÌáÐÑËýµÄÄØ¡£

      这个话题得到不少人赞同,于是,颜彦领着大家往后花园走去,颜彧是新娘子,自然留下来陪客。

      因着过去的都是同龄的眷,这种场合陆呦不能跟着,颜彦叮嘱他几句,扶着青禾青釉出门了,

      第二百七十五章、又亮一手

      还别说,陆老太太果然是一个爱花之人,这片牡丹园打理得很是齐整,一看就是经常修剪的,没有多余的残枝败叶,花的颜色也丰富,红的粉的白的绿的黄的都有,有的花瓣上还带了几滴露珠,更难得的是还吸引了好几只五彩斑斓的蝴蝶和蜻蜓在翩跹。

      小姑娘没有不喜欢花的,这不,一看到这些盛开的牡丹,一个个就兴奋了,有弯着腰去闻香气的,有掏出丝帕来扑蝶的,有拉着手吟诵的。

      “真好看,颜姐姐,你能不能帮我画一幅牡丹图,我回去也绣一幅牡丹,我要把蝴蝶一起画上。”周婉提出了一个要求。

      随着周婉提要求的还有五六个人,这些人昨日是见识过她绘画技巧的,因而,颜彦也不好推脱,命青釉回去取炭笔,顺便帮她取几个坐垫来。

      青釉很快带着青雨和两个婆子过来了,不但送来了颜彦的画册和画笔,也送来了茶水和几样点心,因为牡丹园这边刚好有一个小亭子,是专供人赏花时休憩用的。

      颜彦扶着青禾进了亭子,青釉把画册和画笔搁在了石桌上,很快就有人上前翻看起来。

      颜彦的画册上全是她这些日子设计的绣品,有给绣庄的,也有青禾几个要的,女孩子一般都对这些感兴趣,五六个脑袋挤在一起叽叽喳喳的。

      颜彦见此也不恼,自己端了杯白水慢慢地啜饮,时而听她们几句点评,时而眯着眼睛看看外面的花和蝴蝶。

      约摸一刻钟后,这些人把画册和画笔送到了颜彦面前,颜彦开始画了。

      她用的仍是炭笔,很快就勾勒出一幅牡丹蝶飞图,虽没有上色,但用来刺绣足够了,颜色可以自己调。

      谁知画得正专心时,陆老太太带着一群人过来了,其中还有一个颜彧,这些人也是来看牡丹的,可巧赶上了颜彦画画,一个个的饶有兴趣地站在了她身边。

      可能是颜彦画的蝴蝶太形象了,用她们的话说都能看到翅膀的振动,故而大家惊叹之余纷纷盘问起她来了。

      好在颜彦之前就解释过,她是因为给绣品描画学会的用炭笔,倒是也搪塞过去了,只是这样一来,众人对她的水墨画也有兴趣了。

      颜彦见此,只得命人去取纸笔和给老一辈人坐的櫈椅。

      不知是不是颜彦这边的动静太大还是别的什么缘故,很快又把朱氏的那批客人吸引过来了,同时跟来的还有陆呦、陆鸣、赵鸿、吴哲几个。

      因着大家都是亲友,且又是陆鸣成亲的大喜日子,故而这两天也没法避嫌,再则,这些人也的确是对颜彦的画技好奇。

      因着亭子不大,陆老太太带的这些人就把亭子坐满了,周婉、吴斳、陆吉等人都站在了外延,赵鸿吴哲等人只能在亭子外抻着脖子往里瞧了。

      不过他们倒是看到了颜彦的炭笔画作,周婉拿到了第一张,在大家之间传开了。

      没一会,青雨青釉给颜彦送来了一套笔墨纸砚,颜彦把纸在石桌上铺开了,起身站起来,弯腰拿起毛笔细细画了起来。

      这种水墨画不需要十分相像,最重要的是神似,还有一个是意境,颜彦上一世看过不少名家作品,这一世又有原主的底子,因而她压根不惧。

      约摸半个多时辰后,颜彦完成了一幅水墨牡丹图,有花有叶有蝴蝶,旁边还有几块乱石,乱石上站着的是一只展翅的凤凰。

      “不好意思,时间紧,只能是匆匆涂鸦献丑了,还请大家莫要笑话我不知深浅。”颜彦收笔后冲大家抱拳一笑,这才发现亭子内外居然来了这么多人。

      “大侄孙媳妇,学了几年画?”陆缪见颜彦这么短的时间里交出了一幅上乘之作,委实有些惊喜。

      “回姑祖母,六岁开始学,十年了。”颜彦很是恭敬地回道。

      “颜姐姐,你能不能现场题一首牡丹诗,你的绣技、画技和书法我都看过了,就是还没有正式看过你的诗才和厨艺。好姐姐,你就题一首吧。”周婉起哄道,一边说一边朝颜彦挤眉弄眼的。

      “好了,别闹,写诗要心静,这会人这么多,哪里能写出什么好诗来?”颜彦拒绝了。

      “大郎媳妇,你就作一首吧,正好我们这些老古董也瞧瞧,开开眼。”陆老太太见这个孙子媳妇这么给她长脸,也提附和道。

      “是啊,大郎媳妇,写完之后把这幅画送我吧,我喜欢,说来也是我的不是,来了好几天,连份像样的见面礼也没有给你,正好回头一并补上。”陆缪说道。

      颜彦见推脱不掉,只得闭上眼睛沉思起来,她在搜寻上一世宋朝之后关于牡丹的诗句,这么短的时间里她可想不出什么好诗来,只能借用一下了。

      可问题是她一时也想不出一首完整的牡丹诗,只能是一两句经典,不过她倒是记住了《红楼梦》里林黛玉写的海棠诗和菊花诗,于是,略一琢磨,颜彦在画的右上角题了一首诗:

      “欲讯春归众莫知,喃喃负手叩云晚。

      万紫千红真国色,一样花开为谁妍?

      ÆÔ¶ͥº®ºÎ¼ÅᣬÑãÀ´ò˲¡¿ÉÏà˼£¿

      休言举世无谈者,解语何妨话片时。”

      为了应景,这首诗颜彦稍作了点改动,“秋情”改成了“春归”,“东篱”改成了“云晚”,说来也是颜彦的运气,因为陆家的这座亭子恰巧就叫“晚云亭”,为了押韵,颜彦改成“云晚”,还有,“孤标傲世携谁隐”改成了“万紫千红真国色”点明主题是咏牡丹的,“为底迟”改成“为谁妍”,剩下的就是把“庭霜”改成“庭寒”,这个季节显然是没有霜的,不过仍稍稍有点寒气,这个改动问题也不大,最后就是把“雁归”改成了“雁来”,秋天是归,春天就是来。

      曹老先生一向厚爱林黛玉,因而林黛玉笔下的诗作颜彦不用多想,肯定能惊艳到这一干人的。

      果然,颜彦这边一写完,那边周婉等人就开始大声念起来了,很快就把外圈的人吸引过来了。

      第二百七十六章、露怯了

      说实在的,陆鸣一开始委实不想来的,他是被吴哲、赵鸿、朱晋等人推着来的。

      当然了,内心里他也的确有点好奇,这个女人这段时间确实出了不少风头,不光是在做生意方面,貌似在绘画方面也折腾出了不小的动静,那个绣庄就是一个例子,因而他也想看看这个女人到底有多少真才实学。

      说起来两人刚订亲那年,他不是没见过颜彦的画作,可毕竟那会年龄尚小,还处于模仿阶段,并没有形成自己的风格,后来,颜彧倒是也给他送过一两幅颜彦的画作,也只是中上而已,和她的诗词一样,平平。

      不过说实在的,方才传阅到他手里的这幅炭笔画,着实有点令他眼前一亮的惊喜,首先,线条不是一般的流畅,其次,抓住了牡丹的神韵,第三,那对蝴蝶也是点睛之笔,短短的一盏茶工夫能完成这么一幅画作,可见平时绝对没有少用功。

      可这么一想也不对啊,这女人什么时候练就了这么娴熟的炭笔画功底,据他所知,炭笔一般只用在建筑、土地堪量和舆图绘制方面,正常人不会去用炭笔作画。

      当然了,陆鸣倒是也见过女孩子用炭笔在刺绣的布上描画,可那是描画,不是画画。

      谁知陆鸣还没解开这个疑窦,那边又传来周婉的声音,她在大声诵读颜彦写的那首牡丹诗,第一句他没大听清,第二句开始用心听的,“喃喃负手叩云晚”,云晚是亭子名字,倒是契合得不错,不过第三句“万紫千红真国色”就有些平平了,倒是点明了主题,第四句“一样花开为谁妍”勉强算有点新意,第五第六句承转得也不错,一般人很难把牡丹和春归的大雁以及相思联系在一起,最后两句才是整首诗的【创建和谐家园】,也是神来之笔。

      不过陆鸣总觉得最后两句诗似乎在暗示什么,是她自己的婚姻还是他的退亲?

      “休言举世无谈者,解语何妨话片时”,这是在告诉世人,她和那个傻子现在过的很好吗?

      陆鸣正反复咀嚼最后两句诗的含义时,那边吴哲、赵鸿等人已经开始击节赞叹了。

      “妙啊,妙啊,太妙了,不光诗的立意好,格局也大,‘一样花开为谁妍?’问的好,多有气势,不过这句‘休言举世无谈者,解语何妨话片时’回的更好,真大气。”吴哲先夸道。

      “‘喃喃负手叩云晚’这句也不错,应景,应情,应时。”赵鸿看着亭子上那三个篆体“晚云亭”喃喃说道。

      “这首诗确实不错,这么短的时间能写出这么一首大气又充满才气的诗,我是自叹不如,也就宁静兄可以和她相提并论了。”徐钰也感慨道。

      几个人正议论热闹时,那边又响起了周婉清脆的声音,“大表嫂,你是真正的大才女啊,厨艺不用说,字、画、绣不用说,没想到连诗文也这么好,我真是太太太佩服你了。”

      “二嫂那首咏月亮诗也不错,‘但愿人长久,千里共婵娟’太后也夸是点睛之笔,足可以和大嫂这句‘休言举世无谈者,解语何妨话片时’相媲美了。”陆含见一旁的新娘子被人忽略了,夸道。

      “对啊,二郎媳妇,不如你也来给我们画一幅画吧,也题一首诗,今天你是新嫁娘呢,你们颜家真是出才女的地方。”陆老太太笑眯眯地说道。

      她倒没有别的意思,就是见颜彦这么露脸了,也想让颜彧也跟着露露脸,毕竟颜彧也是顶着两届魁首之名嫁进来的才女,哪能没有点真才实学?

      再说了,在场这么多亲友,正好可以让大家看看,陆家娶的这两个孙子媳妇一个赛一个地聪明有才气。

      “啊?我,我也画?”颜彧看向了颜彦。

      她是希望颜彦能想个办法帮她遮掩过去。

      其实,她也不是不会画,就是水平比颜彦的差一些,她怕大家拿她和颜彦做比较,从而牵扯出她送给太后那幅团扇是作弊来的。

      可谁知颜彦这会压根就没看她,而是正和几位长辈在说话呢。

      偏一旁的陆含看到颜彧这个动作以为是颜彧不好意思喊颜彦让地方,于是,她开口帮了一把,“大嫂,你把地方让给二嫂吧,二嫂也要作画。”

      “哦,好。”颜彦说完起身站了起来,一旁的青禾忙上前把颜彦的这幅牡丹图扯到地面去吹干了。

      颜彧没办法了,只得幽怨地看了颜彦一眼。

      要不是颜彦非要在这个时候这个地方画画,她哪有这会的难堪?

      颜彦接到颜彧无声的埋怨,倒是也帮了她一下,“二弟妹擅长画荷花,不如就让她画荷花吧。”

      她知道颜彧的确没少练习画荷,因而她的荷花图还是有值得称道的地方,当然了,和颜彦比肯定仍是要差一些,但却是她自己最拿得出手的。

      “成,左右我们也看了不少牡丹了,换换花样更好。”朱氏替颜彧应下了。

      她虽然不清楚颜彧和颜彦之间那些过节,但她看出颜彧露怯了,还有,今日一早,颜彧准备的饭菜也让她失望了,从这一点看,她就知道颜彧确实没有颜彦的聪明劲。

      再有,颜彦的牡丹图和牡丹诗都受到了大家的一致认可,珠玉在前,颜彧想超过她肯定是不太可能的,与其如此,还不如换一个自己擅长的。

      当然了,朱氏之所以敢答应下来,也是因为她看出来颜彦这话是真心提点颜彧的,想必颜彦也不愿意颜彧在众人面前丢丑的,毕竟她们两个代表的都是颜家。

      还好,颜彧听取了颜彦的建议,画了一幅荷花图,雨中盛开的荷花,上面也有小蜻蜓立在荷叶上,凭心而论,画的技巧和布局都不错,立意也还可以,可众人看了总觉得不太满意,总觉得有点欠缺。

      仔细研究了一下,原来是整体的线条不流畅,没有那种一气呵成的美感,就好比是费力挤出来的东西。

      “再来一首诗吧。”陆老太太提议道。

      画不行,能从诗上找齐也算扳回点面子。

      第二百七十七章、落了下乘

      陆老太太的本意虽是好的,可问题是,诗词更是颜彧的弱项,否则她也不会直接盗用颜彦的诗词去欺瞒太后的。

      因而,老太太一发话,她再次看向了颜彦。

      原来,颜彧记得颜彦曾经写过两首荷花诗,只是时间也有点长了,她记不太全了,此是其一,其二,她现在有点怵颜彦,怕贸然拿出来占为己用会惹恼了颜彦,万一颜彦跟她翻脸,这个后果她兜不住。

      所以她希望颜彦能给点暗示。

      颜彦误会了她的意思,她以为颜彧是想让她找个理由躲过这一关。

      毕竟在场的人太多了,如果她的诗写不出来话,极有可能牵扯到前面那首赏月诗的真伪,这丑闻闹大了,她也怕兜不住。

      “回祖母,我听闻二弟一向才思敏捷,尤工诗词,这荷花诗不如就让二弟来作吧,妻子作画,丈夫赋诗,也算他们夫妻的一桩美事。”颜彦提了一个建议。

      “这是什么意思?我还等着看二嫂子的诗才呢。”周婉不高兴了。

      “还是大郎媳妇说的好,就这么着吧。”朱氏也对颜彧没信心了,忙把陆鸣喊了过去。

      陆鸣心下虽然诧异,倒也没多想,而且当着这么多的人面,他更是什么也不能问,故而,略沉吟了一会,提笔写下了一首诗:

      “又是一年六月中,风光不与四时同。

  • 第1页
  • 上一页
  • 下一页
    技术支持:近思之  所有书籍
    北京时间:2025/11/02 07:26:03