LOGO
首页 小说列表 排行榜 搜索

    《庶子夺唐》-第19页

  • 第1页
  • 上一页
  • 下一页

    温馨提醒:系统正在全面升级。您可以访问最新站点。谢谢!

      夷男道:“既然三皇子那边插不下手,何不先去试探一下王先生的意思。”

      莫罗当即道:“我明日便去拜见王先生。”

      夷男想了想,摆手道:“不急,近来颉利一定把这些唐人盯地很紧,此时去恐怕被颉利抓住把柄。我们先等上几日,几日后你再携厚礼前去拜访。”

      --------

      寒冬之中,草原未来的霸主夷男还在为自己的野心苦心孤诣,思虑着该如何才能借助李恪这条线连通大唐,而与此同时,突厥可汗颉利的汗帐之中,他们的话题仍旧是在围绕着李恪。

      “父汗,今晚你为何要准李恪半途离席?”李恪的突然离席,使得他能够全身而退,阿史那云的白日里的那口气一直出不去,正绕着颉利不依不饶。

      颉利听了阿史那云的话,反问道:“今晚大宴上,康苏密一直针对质子,这是你的意思吧?”

      阿史那云年幼,还不知道自己方才的话已经出卖了自己,阿史那云道:“原来父汗已经知道了。”

      颉利道:“那是当然,如果不是知道康苏密所作所为是你的意思,本汗早就惩处他了。”

      阿史那云闻言,【创建和谐家园】的脸颊气鼓鼓地问道:“父汗明知是云儿,为何还不帮这云儿。”

      颉利也没回答阿史那云的话,只是问道:“阿云想杀了质子吗?”

      阿史那云被颉利这么一问,倒是一愣,过了片刻才忙摇头回道:“云儿不想杀他,只是他欺负过云儿,云儿要报仇罢了。”

      阿史那云本就不是狠辣之人,她之所以对付李恪,完全是因为少女心性,想要出了一口气,看着李恪出丑罢了。要了李恪的性命,她倒是从未想过,也绝不会有这样的想法。

      颉利看着阿史那云的样子,蹲下身子,在阿史那云的面前问道:“阿云以为李恪这个人如何?”

      阿史那云倒是没想到颉利会突然这么问她,阿史那云一时间也是一愣,过了半晌才憋出了干巴巴的几个字:“反正不是好东西。”

      颉利看着女儿憨态可掬的样子,草原上以暴虐闻名的颉利竟也露出了罕见的笑容,颉利摸了摸阿史那云的头顶,笑道:“阿云好眼力,这李恪虽然年少,比我家阿云大不了几岁,却着实不是什么好东西。”

      阿史那云见颉利认可了自己的话,也笑了出来,拍手道:“还是父汗圣明。”

      在阿史那云的一旁,颉利的嫡子叠罗施看着眼前的一幕,不禁笑了出来。

      叠罗施虽只比阿史那云大上不到一岁,但却比阿史那云的心智要成熟上不少,自然看得出颉利这是在哄着小妹高兴。

      可叠罗施若是老老实实地待在一旁也就罢了,他这一笑偏却叫颉利看在了眼中。

      颉利抬头看着叠罗施,看着这个将来将会继承自己可汗之位的嫡子,脸色一刹那变地严肃了起来。

      叠罗施聪慧,而且纯孝,就同龄人而言,叠罗施已经算得上是出众了,颉利对此也深信不疑,甚至颇有几分自豪,但就在颉利接触了李恪之后,颉利对叠罗施的要求却突然严格了许多。

      叠罗施是将来突厥的可汗,颉利岂能允许他比不上大唐皇子?

      但李恪也同样年少,比起叠罗施只大不到两岁,两年后,叠罗施能有如今李恪这般气象吗?颉利自问没有半分把握。

      颉利盯着叠罗施,问道:“今晚若你是李恪,你能如他这样全身而退吗?”

      叠罗施没想到颉利会突然这么问,一下子被问住了,过了半晌才支支吾吾地回道:“儿不知。”

      颉利看着叠罗施的样子,心中一阵怒意猛地窜了上来,颉利指着叠罗施道:“你是我颉利的儿子,突厥未来的可汗,岂能如此优柔,自明日起你便跟着阿史那思摩练习弓马,本汗每日都会派人前去看查。”

      叠罗施听了颉利的话,被颉利吓的浑身一颤,眼中充满畏色。

      他虽是可汗嫡子,突厥未来的王,但他最为羡慕的却是他的小妹阿史那云,他也希望每日能如阿史那云那般在颉利膝下承欢,但颉利给他的却永远只有严厉。

      第十三章 召见

      清晨,天色初亮,李恪迷蒙蒙地自睡梦中醒来,长长地伸了一个懒腰。

      “殿下睡得可还好?”见李恪已醒,一旁伺候的丹儿一边将一应洗漱物品端到李恪的床前,一边问道。

      李恪自己伸手捶了捶睡得有些发酸的肩膀,笑道:“一觉到天明,睡得倒还算好。”

      丹儿眼睛活泛,一见李恪的动作,便知他必是肩膀在夜里被压地酸了,忙放下手中的事情,走到李恪的床头,慢慢地为李恪揉起了肩膀。

      “殿下当真好心性,异国他乡也能半点不为所动,睡地香甜。”丹儿手上动作不停,对李恪道。

      “嗯哼。”

      丹儿的手法和力度都掌握地极好,李恪不自觉舒服地轻哼了一声,道:“本王这哪算得上什么心性,不过看地开些罢了。怎么,听丹儿的意思似乎昨夜睡得不好?”

      丹儿对李恪回道:“昨夜的风声大地很,婢子生于江左,还从未见过这般大的北风。”

      李恪拍了拍丹儿的手,示意她停下,对丹儿道:“这漠北苦寒,与我江南温婉之地自不能比,此番随本王北上,辛苦你了。”

      丹儿听了李恪的话,忙道:“殿下言重了,丹儿不过宫中寻常婢子,能随殿下一同北上已是有幸,殿下何出此言。更何况娘娘于丹儿家有活命之恩,丹儿伺候殿下更是分所应当。”

      宫中的女子入宫的方式大约分为三类,一类是官家子入宫,备为后宫之选,一种是以良家子入宫,充掖宫廷,最后一种则是以罪家女入宫,专司苦累之工,而丹儿出身农户,便是第二种的良家子。

      丹儿幼年时因逢战乱,家境贫寒,丹儿便是在那时被鬻入宫中,此番丹儿随李恪北上,杨妃为了收拢丹儿,特赐金于丹儿父母,助其父母安享晚年,兄长娶妻,丹儿对此自然铭感腑内。

      丹儿的手法很好,丹儿为李恪按压了片刻后,李恪肩膀上的酸痛感便大为缓解,过了片刻,丹儿便伺候着李恪穿衣洗漱,待李恪诸事停当后便端上了李恪的早膳。

      李恪看着丹儿端上的早膳,只看了一眼,顿时为之头疼。

      “又是羊肉?”李恪稳着大帐口中味道,皱眉问道。

      自打李恪过了阴山起,每日所食最多的就是羊肉,昨日便是如此,今日再看到这浓稠地飘着乳白色油星子的羊肉汤,自然倒了胃口。

      丹儿看着李恪的眉头,解释道:“这汤是突厥那边的侍者方才端来的,突厥人似乎都是这么吃的,莫非殿下不喜?”

      说起来李恪倒也不是挑剔之人,此番北上,在来的路上干馒头也啃了不少,他也不曾有半句抱怨,只是这羊肉不比馒头,馒头常吃最多有些乏味,但这羊肉吃多了却腻地厉害。

      李恪道:“倒也不是不喜,只是这大早上地便吃这般油腻的饭食,腹中有些受不住了。”

      丹儿闻言道:“殿下北上,娘娘担心殿下吃的不惯,特命人准备了一车的面粉,殿下且先将就这一顿,晚些时候婢子为殿下做些糕点。”

      李恪自打出了长安,便跟随突厥大军一直赶路,不做停息,莫说是宫中样式的精致面点了,就连热饭热菜都吃的不多。

      李恪笑道:“怎好叫你一人忙活,左右本王也无旁事,稍后本王与你一同和面。”

      丹儿忙道:“婢子岂敢,伺候殿下本就是婢子之责,怎敢劳动殿下。”

      “无妨,无妨,本王闲着也是闲着。”李恪倒是没有半分架子,口中说着,便作势撸了撸袖子,大有上手的意思。

      就在李恪吩咐人去将面粉拿来帐中的时候,突然有侍卫入内通禀道:“启禀殿下,可敦命人前来求见。”

      义成公主?

      李恪一听到义成公主命人前来见他,眉头不禁皱了起来,但还是道:“请进来。”

      “诺。”护卫下去,将义成公主遣来的人请了进来。

      义成公主遣来的是一个颇有两分颜色,三十来岁的女子,虽扎着胡辫,穿着突厥服侍,但李恪从她的容貌上却能看得出来,此人必是【创建和谐家园】无疑。

      “奴婢袖娘参见殿下。”来人入内,对着李恪娴熟地行了一个宫礼。

      李恪看着袖娘,看着她熟练地行礼,心中已经有了猜测。

      看这袖娘的年纪和她所行的宫礼,想必的义成公主的心腹,说不得还是当初同她陪嫁来突厥的宫婢。

      “可敦清早命中官来此,不知所为何事?”李恪上前,对袖娘问道。

      中官。

      袖娘似乎许久未听到这个中原王朝独有的称呼了,眼眸中一闪而过一丝伤感,稍稍愣了愣,回道:“可敦请殿下帐中相见,有事相商。”

      李恪听到义成公主要见自己,心中先是一阵警惕,猛地想起了昨晚在大宴上发生的事情。

      所谓无利不起早,义成公主起了这么个大早传见自己,说她别无想法,李恪打死也不相信。但眼下李恪身在突厥,义成公主要见他,也半点容不得他回绝,他若当真回绝,才是真的给了义成公主发作的机会。

      李恪问道:“中官可知可敦传见本王所为何事?”

      袖娘看了眼李恪,回道:“奴婢不知,兴许是可敦与殿下同为隋帝之后,要与殿下叙叙旧吧。”

      叙旧吗?李恪听着袖娘的话,苦笑了一声。

      李恪与义成公主从不曾相识,也没有半点旧谊,他们之间唯一的关系就是前朝皇室的血脉,但这一点,确实李恪万万不想与他叙的。

      可依血脉而言,义成公主确实是李恪的姨母,这也是李恪无力改变的。

      李恪思量了须臾,只得拱了拱手道:“还请中官前面带路,李恪这就随中官前往。”

      李恪说完,跟着袖娘的脚步离开了大帐。

      李恪的大帐与义成公主的大帐相距不远,不过半柱香的功夫便到了义成公主的大帐外。

      就在李恪正要进入义成公主大帐的时候,却叫恰巧正欲前来寻义成公主的阿史那云撞了个正着。

      昨夜阿史那云刚在义成公主跟前耍过小脾气,今日晨间义成公主便召见了李恪,阿史那云理所当然地觉得义成公主兴许是要为他出了那口气。

      阿史那云顿时来了兴致,小心翼翼地走到了大帐的角边,贴着大帐,想要偷偷听听义成公主是如何训斥李恪的。

      第十四章 拉拢

      “殿下,可敦已在帐中等候,请殿下入内。”袖娘领着李恪到了义成公主的大帐前,指着大帐的帐门对李恪道。

      “有劳。”李恪拱了拱手,便欲推门而入。

      可就在此时,袖娘却抬手拦下了准备随李恪一同入内的王玄策还有苏定方。

      “可敦有命,只见殿下一人。”袖娘对王玄策还有苏定方道。

      王玄策与苏定方两人闻言,齐齐看向了李恪,李恪想了想,点头道:“无妨,你们便在帐外等候便是。”

      此时时间还早,若是成年男子,孤身在此时进入可敦大帐自然不妥,但以李恪年纪,倒是不会有什么闲言闲语,李恪也无需担忧。

      李恪推开帐门而入,大帐之中,胡凳上坐着的正是坐着的正是李恪昨夜在大宴上见过的义成公主。

      “唐三皇子李恪参见可敦。”李恪上前,俯身拜倒。

      义成公主见李恪行礼,亲自起身将李恪扶起道:“自家人何必如此客气。”

      李恪起身谢道:“谢可敦。”

      昨夜,义成公主起初也对李恪很是客气,但随后见李恪不买账,便翻了脸,今日义成公主突然又转了性子,叫李恪不得不小心谨慎。

      李恪看着义成公主起身,从角柜中拿出了一卷羊皮交到了自己的手中。

      “这是突厥各部首领送到可汗那边的密信,你若是识得突厥文的话不妨先看看。”义成公主把东西递到李恪的手中道。

      李恪虽然才来突厥不久,但一路上倒也下过功夫识读过突厥文字,李恪聪慧善记,故而也能将手中羊皮上的文字识得个七七八八。

      李恪手中的羊皮卷有七八份,但其中所写的主题全部一致,竟都是劝说颉利杀了李恪,用李恪的人头向大唐宣战。

      李恪看着手中的羊皮,后背也不禁一寒,若是颉利当真听了他们的话,恐怕自己的人头已经不在项上了吧。

      “你感觉如何?”义成公主看了眼面色略显苍白的李恪,问道。

      李恪回道:“我是为求和而来,不曾想突厥各部对我的敌意竟如此之深。”

      义成公主伸手从李恪的手中接过这些羊皮书,轻轻一笑,丢到了一旁燃烧着的炭火中,对李恪道:“你也不必担忧,这些密信我已经力劝可汗压了下来,你暂时无性命之忧。”

      李恪闻言,自然已经猜到了义成公主的言下之意,但仍旧拱手谢道:“李恪多谢可敦回护之恩。”

      义成公主抬了抬手,对李恪道:“你是如意的长子,论血亲便是我的外甥,一家人不必如此客气。”

      义成公主的嘴上虽这么说,但李恪在心里却不敢有丝毫的懈怠,他知道,义成公主专程让他来一趟,又将苏定方与王玄策隔绝在外,绝不会只是施恩这么简单,义成公主必还有后手。

  • 第1页
  • 上一页
  • 下一页
    技术支持:近思之  所有书籍
    北京时间:2025/10/07 12:37:38