LOGO
首页 小说列表 排行榜 搜索

    《庶女攻略_吱吱》-第93页

  • 第1页
  • 上一页
  • 下一页

    温馨提醒:系统正在全面升级。您可以访问最新站点。谢谢!

      十一娘笑接过菜单。

      早餐很丰富,仅粥品就有五种,面点有八种,小菜十来种。午餐却很简单,她的是五菜一汤,三位姨娘的是三菜一汤,晚餐也很丰富,她的是八菜一汤,三位姨娘是四菜一汤。三十天的菜单全拟了出来,每天不重样,荤素搭配,还有点心,水果。

      徐令宜会在家里吃早餐和晚餐??????真是动了很大一番的脑筋啊!

      十一娘笑着将菜单递给了三夫人:“三嫂费心了。就是我自已点菜,也没有这样周到。”

      说得三夫人笑容满面。就和她就起另一桩事来:“太夫人正在催各房属牛的都快些出府呢!”

      不是她不想早点送冬青出府,而是派了人去金鱼巷,结果发现那里的宅子有些陈旧,不仅要重新粉壁,家具也要置办,一来二去就耽搁下来。

      “明天就出府”十一娘笑道,“三嫂也知道,我这边来了些小丫鬟,想让她帮着【创建和谐家园】几日,就留了她几日”

      她当然不会对三夫人说自己陪嫁的房子有问题。

      三夫人见她同意了,不由松了口气,和她寒暄几句,五夫人由一大堆丫鬟婆子簇拥着走了进来。

      她又上前把五夫人屋里的菜单给五夫人看——未完待续

      第108章家当(下)

      五夫人接过菜单看也没有看,笑道:“就照三嫂的意思就是!”

      三夫人笑颜遂开。

      五夫人就过来携了十一娘的手:“四嫂有空给侄儿做几件针线吧!”

      十一娘笑着望了望她的腹部:“只要你不嫌弃我手艺差。”

      五夫人笑盈盈地:“连娘那样见多识广的都觉得四嫂针线好,更何况是我。”

      三夫人就笑着问道:“四弟妹又做了什么东西给娘了?怎么不拿给我开开眼界!”

      太夫人的亵衣,别说没做好,就是做好了,也不可能拿出来显摆。

      十一娘笑道:“一些小东西,不值一提。”

      三夫人还要追问,魏紫撩帘从内室出来。笑着给三人曲膝行礼,“太夫人请诸位夫人进去!”

      三人不再说笑,鱼贯着跟着进去给太夫人问安。

      太夫人就问起三夫人十月初一的祭祀来。

      “娘放心。”三夫人笑道,“东西都准备好了。初六就把丫环们的冬衣都发了。”又歉意地对十一娘道:“府上的人多,七月份就开始做冬衣了。之前四弟妹那边有多少人陪嫁过来还不知道。所以没做你们那一房的冬衣。不过,我会把钱两补给你们的。”

      她要银子做什么?难道能拿了不给屋里那些丫环婆子们衣裳穿?何况她看徐府那些丫环婆子穿衣,除了各房一等的丫环和像杜妈妈这样体面的妈妈,都穿着统一的衣衫,她屋里的丫环婆子怎么能例外?

      十一娘笑着:“她们总是要穿衣的。三嫂就不用补银子给我了,让针线房的给她们补做衣裳就是了。”

      太夫人听了微微点头:“赶在过年之前做出来就行了。”

      “是。”三夫人听了忙点头。

      回到自己屋里,十一娘喊了陶妈妈来问:“我原来在娘家的时候,大丫环和体面些的妈妈每年四套衣裳,其他是每年两套衣裳。徐府是怎样个规矩?”

      陶妈妈笑道:“大丫环和体面些的妈妈每年八套衣裳,其他的是每年四套。因人多,春衫是冬季做,夏衣是春季做。三月初六换春衫,五月初六换夏衣,九月初六换秋衣,十月初六换冬衣。都是随着宫里的规矩来,只是比宫里晚两天。”

      十一娘点头,心里却感激太夫人没有让自己一进门就主持中馈。不然,就这些零零碎碎的东西都要伤一番脑筋。

      陶妈妈又跟她讲了徐府很多的规矩,据说基本上和宫里的差不多,只是没有那么隆重,礼节上也简单了很多。还笑道:“……所以我们皇后娘娘掌管六宫,根本没有费劲。”

      两人一边聊,十一娘一边做针线。

      陶妈妈看着颜色有些鲜艳,不像十一娘自己的,笑道:“夫人这是在给谁做针线呢?”

      十一娘笑道:“帮娘做点小东西。”

      陶妈妈目光十分复杂。

      送走了陶妈妈,十一娘喊了冬青来。

      “……明天就搬过去吧。有什么不好的地方,暂时先住着。”又让琥珀把最后五十两银子给她,“你省着点用。”人在困境中有希望就更有斗志,又对她道:“侯爷派了贾总管和万义宗去看我们的田庄,等过了这段日子就好了!”

      冬青含着眼泪笑道:“这五十两银子够用好几个月了。您可别忘了,当初我们二两银子也过一个月。”

      十一娘笑起来:“你能这样想就好。”

      冬青回去收拾东西,第二天,琥珀就让人送她出府不提。

      到了中午,十一娘去太夫人那里吃了午饭,太夫人下午会带贞姐儿和谆哥二人去二夫人那里,十一娘要做针线,午觉起来就没有去太夫人那里。

      有事情做,时间过得飞快,要不是徐令宜回来,她不知道都到了申正时分。

      十一娘喊了夏依进来给徐令宜更衣,自己收拾针线,待徐令宜从净房出来,一起去了太夫人那里,等徐嗣勤几人下了学,大家围着一起吃了晚饭。大家又移坐在到厅堂喝茶,聊了半天闲话才各自散去。

      路上,十一娘很沉默,回到屋里,给徐令宜沏茶,铺床。然后吹灯睡了。

      “怎么不看书了?”望着把自己裹在被子里的十一娘,他淡淡地问。

      “今天做了一下午针线,有些累了。”十一娘笑道,”让眼睛歇歇。“

      徐令宜“哦”了一声,觉得没什么话好说的,闭上了眼睛。

      过了好一会儿,他感觉到身边的人呼吸变的均匀起来。

      徐令宜借着月光望过去,发现十一娘已经睡着了。

      “真是个孩子!”他不由嘴角一翘。

      ……

      过了两天,贾管事回来,白管事陪着他来见十一娘,十一娘早叫了万义宗在一旁等,互相引见后,万义宗和贾管事去了宛平。

      大奶奶就来了。

      “……说好了,两位姨娘,每人每年二十两银子,在慈源寺剃发修行。”

      十一娘很想问问那五千两银子的来路。也不知道大奶奶她们知不知道这银子……想了想,还是没有开口。

      大奶奶看着十一娘欲言又止,以为她在担心每年的供奉银子,笑道:“这次多亏了五姑爷。那济宁师太开口就是每人每年一百两,要不是五姑爷和她耗着,每人每年一百两不出,那五十两是要出的。”

      “五姐夫一向很精明,又会说话。”十一娘笑道。

      “谁说不是。”大奶奶提起钱明很是欣赏,“五娘也是个有福气的。只望后年五姑爷能金榜提名,出人头地。”

      十一娘问起大太太:“母亲可知道?”

      “依旧没告诉她老人家。”

      “那十娘那里……”

      “你大哥说,总不能躲一辈子。昨一早去了趟王府,告诉了十娘。”大奶奶叹气,“十娘不哭不闹的,竟然一副早就知道了的样子。只是盯着你大哥的目光十分阴沉。你大哥回来来后怕。只怕从此就恨上我们了……”

      十一娘笑着和大奶奶说了些家常,看着天色不早,大奶奶起身告辞了:“……家里现在离不开人。”

      她和大奶奶去给太夫人问安,然后亲自送她到垂花门:“常带庥哥来家里玩玩,也免得他们兄弟生分了。”

      大奶奶连连点头:“得了空就带他过来玩!”

      送走了大奶奶,十一娘把做好的亵衣用白绫绸包着,送去了太夫人那里。

      太夫人看着那严密的针角,十分喜欢,让杜妈妈收了,等徐令宜回来,在太夫人那里吃了饭才回去。

      徐令宜问十一娘:“贾总管回来了?”

      十一娘笑着应了一声“是”。

      自从那天晚上以后,徐令宜感觉她的情绪很低落。

      他暗暗叹了一口气。

      又过了两天,万义宗给她来回话:“……贾管事说,沙地最好种甜瓜,坡地最好种果树。这两位徐家的田庄里都没有熟手。不过,可以帮着找找。让我来回夫人,如果找到了,是雇了,还是派人去学。”

      “你的意思呢?”十一娘问万义宗。

      “直接雇了最好。”他声音有些沮丧,“派人学,只怕是一时学不会。”

      大周律令。就是徐家这样的公爵之家也只有二十户的奴籍,罗家根本没有资格。而万义宗这样的人,因为贫苦,没有田种,罗家以每所极低的银子雇他们做工。可如果家里遇到了婚丧喜事或是有谁生病,工钱根本不足以支付,就会向东家借银子。一来二去,银子越借越多,每年做的工钱根本不足以还债,时间一长,东家成了最大的债权人,加上有父债子偿这一说法,这些人也就成了虽有自由之身却没办法自由的良民。

      如果十一娘要重新雇人管理自己的田庄,他们这些人就连口饭都没有吃的了,他又怎能不沮丧。

      “你不是有三个儿子吗?”如果连自己的配房都保不住,那些跟着元娘的人又怎么会跟自己呢?十一娘已是骑虎难下。而且,她也不想把自己的几房配房丢下。他们千里迢迢从余杭到京都,也不过是为了一口饭吃罢了。

      万义宗眼睛一亮:“夫人放心,要是能找到学种甜瓜和种果树的师傅,我们一定尽心尽力地跟着学。”

      “只怕没这么容易。”十一娘笑道,“你抢别人的饭碗,别人怎么可能乖乖地把饭碗送给你们。”

      万义宗笑道:“师傅领进门,修行在各人。”

      这个态度还差不多!

      十一娘满意地笑了笑,然后细细地嘱咐万义宗:“你去市面上打听打听那些瓜果多少钱一斤。我们心里也有个数。”

      万义宗应声而去。

      晚上许令宜回来,感觉十一娘的心情好了很多。就问她:“你想回去住几天?”

      十一娘一怔,半晌才回过神来。

      过两天就是十月初十。

      不知不觉中,她已经嫁到徐家一个月了。

      说实在的,她根本不想回家去住。

      “我想想,明天告诉您!”她要去问问陶妈妈,三夫人、元娘和五夫人都各回家住了几天。

      许令宜想到她行事一向谨慎,知道她肯定是去问陶妈妈之流回去住几天合适。遂道:“太夫人那里,我去说!”

      可千万别!

      十一娘在心里暗道。

      哪个婆婆喜欢儿子在自己面前维护媳妇……至少罗家就没这样的事!

      她忙笑道:“娘一向宽和,我又不是怕在她老人家面前说这些。我是真没有想好。”又怕许令宜追究,笑着转移了话题:“今天大嫂来过了。说五姐夫已经和济宁师太说好了,每人每年二十两银子的奉养……”

      许令宜看着她急急转移了话题,不由陷入了沉思。

      是真没想好?还是根本不想回去?

      第109章娘家(上)

      过两天,十一娘的小日子来了。她不由大大地松了一口气。说起来,她的小日子从来没有准过,她正为这事担心。没想到峰回路转,一时心情大好。陶妈妈则提醒她:“您准备让谁做通房!”十一娘一时怔愣住。成亲后,她感觉徐令宜并不是个十分看重美色的人。加之两人又有了夫妻之实,隔壁还住着三个小妾……并没有感觉到徐令宜一定要个通房。陶妈妈见十一娘没有说话,还以为她心中不快。忙在她耳边劝道:“再大,也是您屋里奴婢。要死要活,要抬要压,全凭您一句话。我看,冬青和琥珀都合适。夫人也该考虑考虑!”冬青?怎么提到她!十一娘感到很吃惊。

      陶妈妈笑着解释道:“我看着冬青这么大还没有嫁,以为……”

      十一娘忙摇头:“不是,不是。她从小服侍我,我想给她挑个好的。”

      陶妈妈不太相信,可在这件事上也不好多说,反复叮嘱了几句就退了下去。

  • 第1页
  • 上一页
  • 下一页
    技术支持:近思之  所有书籍
    北京时间:2025/11/27 01:22:27