LOGO
首页 小说列表 排行榜 搜索

    《庶女攻略_吱吱》-第69页

  • 第1页
  • 上一页
  • 下一页

    温馨提醒:系统正在全面升级。您可以访问最新站点。谢谢!

      十一娘想了想,道:“妈妈还是去回了母亲吧!这事是瞒不住的。越瞒,越不好收场。”

      许妈妈迟疑片刻,咬了咬牙:“这里就有劳烦十一小姐了,我立刻去禀了大太太。”

      十一娘点了点头,许妈妈飞奔而去。

      十姐,是不是要死了?

      罗振开想着,不由上前几步想看个明白。

      结果他看见十一娘突然伏下头去,在十娘耳边说道:“你可真听话!她想你死,你就乖乖地死了。”

      罗振开就发现十姐的一直静静地覆在眼睑的睫毛颤了颤。

      再看十一娘,已抬起头,脊背挺得笔直,声音沉静地说了一声“再灌”。

      她的声音不大,声调也不高,却有一种凛然之气,让人不敢不听。

      那丫鬟立刻又开始给十娘往嘴里灌水。

      “十一小姐,绿豆水,绿豆水来了!”在一旁倒腾着绿豆水的妇人就有些怯生生地望着十一娘。

      “换上绿豆水。”十一娘吩咐那丫鬟。

      丫鬟和妇人都不敢迟疑,一个忙把绿豆水端了过去,一个拿起海碗舀了就往十娘嘴里灌。

      罗振开就听见十一娘又附耳对十娘道:“我不知道,你原来一直是个乖女儿。”

      随着十一娘的声音,他就看见十娘一直有些僵直的手指动了动。

      罗振开不由抬头望十一娘。发现十一娘好像松了口气似的,眉宇间松懈了很多。

      也不知道过了多久,好像只有一盏茶的功夫,又好像过去了一柱香的时间,十娘突然“哇”地一声吐了出来。

      罗振开发现有惊喜的神色从十一娘眼底掠过,而且,她的声音也比刚才略略高了几分:“再灌!”

      门外就传来了杂乱的脚步声。

      罗振声不由循声望去。

      看见许妈妈搀扶着面白如纸的大太太走了进来:“活不活得成?”

      满屋子的人都半蹲下去给大太太行礼,大太太看也没看一眼,径直朝临窗的大炕走去。

      她盯着十娘的眼神里全是怨愤,看得罗振开打了一个寒颤。

      “不知道。”十一娘声音很沉稳。“尽力而为。”

      大太太立刻吩咐许妈妈:“你去跟大爷说,王家愿意娶媳妇,就给我规规矩矩地当着媒人和两家人的面磕三个响头。不愿意娶,明天让媒人先生来,把该退的退了,该还的还了。我们家不勉强。”

      许妈妈立刻应“是”小跑着出了房门。

      十一娘不由满脸狐惑。

      大太太冷笑:“你大哥拦门,王家那小子就发起脾气来,还扬言要退婚。”说着,看了十娘一眼。“好,我们也不用找什么借口了。她要是能活过来,我们就嫁女儿。她要是活不过来,就说不堪受辱自尽了。”

      “可是,王家不是要退婚嘛?”十一娘的声音里带着几份让罗振开不明白的悯惜,“我看,那王工资的涵养这样差,不如趁机……”

      “你知道什么?”大太太的声音更冷了,“事关我们两家的名声,可不是他一个黄口小儿能做主的。”

      罗振开就发现十娘的手指又动了动。

      82章再嫁

      十娘是半夜醒来的,守在她身边的只有一个银瓶。

      看见她醒了,银瓶惊喜万分,一面叫小丫鬟去回了十一娘,一面亲自去回了大太太。

      当时大太太已经歇下了,隔着帘子说了一句“知道了”,就没有了下文。

      十一娘也歇下了,听说十娘醒了,让滨菊代话给小丫鬟:“多喝点绿豆水,解毒。”

      十娘听了什么也没有说,由着银瓶给她换了衣裳,然后沉沉睡去。

      十一娘却是大半夜没有睡着。

      她原以为十娘随身带的镯子与余杭老家所失财物有关,结果,十娘的镯子虽然是空心的,放的却是砒霜。不知道那砒霜放的时间长了,还是买的时候成色就不好。十娘慌慌张张地倒了一半茶水里,洒了一半地上…………喝下去没多久就开始发抖,嘴唇也变成了乌紫色。一直注意着她的许妈妈立刻发现了异样,又怕闹到正院去丢了罗家的颜面,想到自己这边有了动静十一娘是瞒不过去的,索性把她叫去帮忙。。。她一阵胡乱折腾,没想到竟然把十娘给救活了。

      自己虽然是好意,可等待十娘的又将是什么呢?

      谁也说不清楚。。

      。。。。。

      第二天一大早,王家的媒人王大人就来了。

      他先是开口把王琅狠狠地骂了一顿,然后拿了三千两银票给大老爷,说是茂国公府赔偿给罗家的损失。

      大老爷没有要,把十娘【创建和谐家园】的事说了,坚持要退婚:“实在是两家没有这个缘份!”

      王琅的确做的太过份了些。

      王大人很是尴尬,客气了几句,然后起身告辞了。

      “难道就这样退婚了?”大太太听了不免有些唠叨,“以后谁还会上门提亲?”

      大老爷却是真心想退这门亲事:“那王琅实非良婿。而且十娘宁死也不嫁,我看还是算了吧!”

      大太太不由冷笑:“那感情好。以后父母做的但凡一点不如儿女的意,就都学着要死要活的好了!”

      大老爷听着有点恼:“那你说怎么办?”

      “当然是要让王家大张旗鼓地登门道歉了!”大太太理直气壮地道,“您可别忘了,我们家还有四爷、十一娘和十二娘的婚事没着落。不能因为十娘,把那两个耽搁了!特别是十一娘,徐家就要来下聘了。太夫人的意思是侯爷回来就定日子,可您看这事……我们怎么跟徐家的人定日子啊?”

      大太太的话处处占理,大老爷不做声了。

      大太太就出主意:“王公子成亲,她胞姐肯定在燕京。我看,这事还要她出面!不如我们以退为进地给她写封信,说我们家十娘配不上王公子,辜负了她的美意之类的,然后提出罗家颜面尽失,只有退婚这一条路走……以她的聪明伶俐,肯定看出我们的意思!”

      大老爷点头同意了。

      大太太就亲自执笔给姜夫人写了封信。

      只是信还没有写好,永昌侯黄老侯爷来了。

      夫妻俩一怔。

      大太太就抱怨道:“老爷,我说吧!这事会影响到十一娘的。您看,徐家那边这样快就派了人来。”

      大老爷半信半疑地去了厅堂。

      谁知道黄老侯爷却是来送礼单的:“这是徐家的聘礼、聘金、您看看。”

      大老爷微怔。

      他没想到,徐家竟然一点也没有受这件事的影响!

      黄老候爷就商量大老爷:“太夫人的意思是,既然十小姐的婚事一时定不下来,不如先把十一小姐的婚事办了。先收小麦再收大麦也是有的!”

      相比王家,徐家对罗家礼数十分周到。大老爷自然是满口应允,定了二十六日下定。

      回来说给大太太听,大太太也颇有些意外。

      大老爷不免叹道:“还是徐家通情达理。”

      大太太就暂时将十娘的事放下,一心一意准备十一娘的下定。

      谁知道,第二天姜夫人却带了弟弟王琅亲自登门谢罪。

      大老爷气得连呼“不见”,大太太不免劝道:“冤家易结不易解。王琅是年轻人,年轻人又哪个没有点脾气的。真要是不答应,十娘以后怎么办?”说了大半天,大老爷脸色微霁。

      大太太就去见了姜夫人和王琅。

      姜夫人低声下气,说得全是道歉的话:“……这件事全是我们的不对,我们拿三千两银子出来赔偿那天您家的花费。我弟弟知道错了,特意来给您陪不是。”说着,朝王琅使着眼色。

      王琅坐在那里喝茶,一副没有看见的样子。

      姜夫人没有办法,不停地为弟弟说好话:“千错万错,他总是您的女婿。常言说,一个女婿半个儿。您也要给他几份薄面,让他以后能在舅兄、连襟面前抬得起头才是。”

      原来如此!

      大太太听着不由在心里冷笑。

      怕在舅兄面前抬不起头来是小,想和永平候做连襟是真吧?

      不过,如不是自己生的,抓住这个机会,这门亲事是无论如何都要退的。可又不是自己生的……想到十娘自就过来后一声不吭却埋头大吃大喝的情景,她隐隐不安,总觉得还会有什么事发生似的。

      早点嫁出去也好,免得看着就让人生气!

      他太太脸色微霁。

      姜夫人极会察言观色,立刻拿了一个红漆描金的匣子出来:“这里一共是五千两的银票。另外两千两银子是您这次嫁十小姐的花费,全由我们王家承担了。”

      大太太不由一笑:“姜夫人说的我好像出不起这银子似的……”

      姜夫人听了忙道:“不是这个意思,不是这个意思。完全是我们想表示一下歉意……”好说歹说,大太太这才让许妈妈接了匣子。姜夫人趁机提出五月二十四日来迎娶十娘。

      大太太犹豫道:“二十六日徐家来下聘,这是早就说好了的。就怕唐突了王公子。”

      二十四日嫁的话,二十六日是三天回门的日子。

      谁知姜夫人一听立刻道:“二十四就二十四吧。说起来,都是我们误了吉日。”说着,看了弟弟一眼,“我们和徐家也是世交,正好来瞧瞧热闹。”

      大太太不由看了王琅一眼——他自从进门,一句话也没有说。

      王琅见大太太打量她,就斜睨了大太太一眼,十分倨傲。

      大太太不喜。想到了钱明……

      难怪娶亲的那天会做出拂袖而去的事!不过,她也不是为找个好女婿才答应的这门亲事。想到这里,大太太微微一笑,立刻答应了姜夫人的要求。

      姜夫人谢了又谢,寒暄片刻后就带着王琅起身告辞了。

      大老爷听大太太说后,不由叹了口气,“也好,嫁了人就安生了。

      望着远去的轿影,六姨娘不由感叹:“老爷纳我那会,还让轿子绕着走了两条街。”

      意思是说十娘嫁人的仪式还不如纳妾的仪式隆重。

      四娘和五娘都没有答腔,眼神却俱是一暗。

      ——

      五月二十六,既是十娘三天回门的日子,也是徐家下聘的日子。

      天刚亮,罗家已是大门大敞,张灯结彩。

      王琅和徐家的人一前一后到的。

      大太太就将王琅两口子安置在了罗振兴住处,由罗振兴两口子做陪,其他的人都去迎徐家的仪仗。

      徐家的聘礼三十六响,相比徐家的门第有些寒酸,但打头是太后娘娘赠的一对玉如意,第二抬是皇后娘娘赠的寿禄福三星翁——就这两样,已是其他人家不能相比的了。

  • 第1页
  • 上一页
  • 下一页
    技术支持:近思之  所有书籍
    北京时间:2025/11/26 22:03:41