LOGO
首页 小说列表 排行榜 搜索

    《庶女攻略_吱吱》-第49页

  • 第1页
  • 上一页
  • 下一页

    温馨提醒:系统正在全面升级。您可以访问最新站点。谢谢!

      “杭妈妈说,钱公子十分聪慧,十五岁就中了秀才。可惜家境贫困,连去府里参加乡试的盘缠都屡凑不齐,到了二十二岁才中举人,得江西教谕资助才得以到国子监读书。三年前开恩科落了第,正准备今年的会试。”

      五娘没有做声。

      紫薇就犹豫道:“小姐……永平候府那边,难道我们就不……”

      “姐姐此言差矣。”紫菀忙道,“三年前就说大姑奶奶气若游丝了,可你看现在,她还不是活的好好的。十小姐和十一娘小姐能等,我们家小姐可等不得了。再说了,谁会放着好好的嫡妻不做去做继室?你再看徐家那气派。只怕把我们罗家全贴进去给小姐做了陪嫁,人家也不稀罕。既然如此,还不如嫁到茂国公侯去。一样都是功勋世家!”

      紫薇见五娘低头喝茶,知道紫菀说中了她的想法,忙点头:“妹妹说的有道理。是我糊涂了。”

      “看姐姐说的。”紫菀当然不会就这样一棒子把紫薇打下去,有时候,她也需要紫薇这样帮帮她,“如果不是等不得,能嫁到永平候府去当然是好。不说别的,至少可喝到那位乔小姐亲自奉的姊妹茶!”说着,又掩嘴而笑,“哎呀,现在不能称乔小姐了,要称乔姨娘了。”

      五娘听着嘴角就绽出了一个笑意,但很快,这个笑意消失了。

      “大姐的手段真是厉害。”她神色有些凝重,“这事至此可让人乐呵个六十年。乔姨娘这辈子也就别想挺直腰杆做人了。”

      “说不定这件事人家会说是侯爷的错呢?”紫菀看着五娘高兴,有意奉承她,装作不知道这其中蹊跷的样子笑道。

      “你们知道什么!”五娘果然出语训斥她们,“你们是没有听到当初唐家小姐在酒宴上都说了些什么?要是没有那帮子什么国公府小姐、候府小姐,自然可以把这事压一压。怕就怕人家早就等着看笑话。要不快到斩乱麻,到时候传开了,乔家酒更没脸面了。”

      “可是,那天到底出了什么事呢?”紫菀很是困惑。

      五娘冷冷一笑:“不管出了什么事,能让好好一个千金小姐嫁人做妾,肯定是见不得光了!”

      第一卷第六十章求娶(下)

      五娘和紫菀、紫薇在说话,那边许妈妈正回大太太的话。

      “什么也没有找到?”

      许妈妈满脸通红。

      “以她的个性,不可能就这样放着十娘不管。那些细软肯定全交给了十娘。要不然,那两个也没这个胆量跑了。”大太太脸色有些阴沉,“你给我再好好查。我就不信,她一点破绽都不露。”

      许妈妈忙道:“我已经嘱咐金莲和银瓶了,让她们两人多多注意。”

      大太太微微颌首,道:“听吴孝全的口气,声哥这两天就会到燕京的。你给我把他安置到正院的西厢房吧!”

      许妈妈一怔。

      大太太看了她一眼,轻轻地道:“我听说,他把地锦收了房!”

      让他管家,弄得两位姨娘失踪,一位姨娘吊死;又没有经过长辈的同意就收了身边的丫鬟……前者是没有能力,那是没有办法的事;后者完全就是失德,是品行有问题。一个无德无能的儿子,与大爷再一比较,就算他是大太太肚子里出来的只怕也喜欢不起来,更何况是个失宠姨娘生的!

      许妈妈恍然大悟,连连点头:“您放心,四爷偷偷收了地锦这件事,我一定会闹得让大老爷知道的!”

      大太太点了点头,转移了话题:“五娘和十娘一前一后的嫁,这嫁妆我们得好好斟酌斟酌才是。”

      许妈妈听着心念一转,试探道:“要不,把那块山林给了五小姐,把那块旱地给十小姐?”

      见许妈妈完全明白了自己的意思,大太太眼底闪过一丝笑意:“不错。就这样!”

      罗家的产业都在江南,那山林还能收上几两银子,可那旱地,除了能种点花生,什么东西也种不了。

      “还有就是压箱的钱。五娘多给点吧!”大太太神色间就闪过一丝疲惫,“不管怎么说,她在我跟前一向乖巧听话。”

      许妈妈笑道:“我会跟五小姐说的。她是乖巧人,定会承了您这份厚恩的。”

      大太太就冷笑了一声:“想用死来打动大老爷,哼……”

      许妈妈不敢接言。

      一时间,屋子里鸦雀无声。

      就有小丫鬟隔着帘子禀道:“大太太,大老爷回来了!”

      大太太就朝许妈妈使了个眼色,许妈妈微微点头,帘子就“唰”地一声被撩开了。大老爷沉着脸走了进来。

      “那个孽子什么时候来?”说着,一【创建和谐家园】坐在了大太太对面。

      “就这两天吧!”大太太道,“我已经吩咐许妈妈收拾屋子了。”

      许妈妈已亲自给大老爷上了茶,然后领着屋里服侍的退了下去。

      “老爷,”大太太叹了口气,“你喝口茶顺顺气。可别气坏了身子。”

      大老爷接过茶盅,脸色微微有所缓和。

      “孩子小,做错事也是常有的。”大太太轻声劝着大老爷,“倒是两位姨娘我很是担心。她们在罗家几十年,一直大门不迈二门不出的,这要是说有什么图谋,我还真想不出来。而且,声哥就算是再糊涂,家里还有吴孝全他们,去庙会定会安排人手跟着的。我看,只怕是凶多吉少。可偏偏四姨娘选在这个时候死了。余杭地方小,这样要是传出去,我们罗家只怕是颜面扫尽。而且对四爷的名声不利。又正逢着五娘、十娘说亲事。真是让人犯愁。”

      大老爷听了狠狠地“哼”了一声,道:“把杨氏给我丢到乱坟岗上去!”

      大太太心中一喜,脸上却愁道:“老爷又说胡话了。怎么能把四姨娘丢到乱坟岗去呢!我的意思,是想暂时先把这个消息瞒着,等五娘和十娘嫁了,再给四姨娘发丧,您看怎样?”

      大老爷有片刻的犹豫:“十娘可知道了?”

      “我还没有跟她说。”大太太道,“您也知道,我们家这几年不比以前,嫁女儿拿不出更多的钱来。茂国公府也好,钱公子也好,都是一等一的好亲事。过了这村,就怕没有这店了……”

      大老爷听着嘴角微翕,正欲说什么,大太太已道:“我知道,你觉得这两门亲事都不太满意。可你想想,我们家两个女儿都多大的年纪了。再说二房的四娘,嫡女,陪嫁三千两银子,最后怎样?而弟妹还不是又贴银子又贴人情,好容易才供出了个举人……”

      “好了,好了。”提起钱大老爷就心虚,“你做主就行了!”

      大太太微微笑,就有小丫鬟隔着帘子道:“大太太,永平侯府的嫣红姐姐来了。”

      嫣红是元娘的贴身丫鬟。

      两人一怔,帘子已“唰”地一声被撩开,一个眉目清秀的女子闯了进来:“大太太,快,夫人,夫人有些不妥当。”

      大太太听着脑袋“嗡”地一声,人就歪了下去。

      大老爷吓得脸色发白,一面去捏大太太的人中,一面喊人:“快,快去请大夫!”又道,“叫了大奶奶来!”转身责怪起嫣红来,“你就不能缓口气再说话!”

      嫣红看着这情景倒不好再说什么,心里却想着元娘吐再衣襟上那刺目惊心的鲜血。

      ……

      “娘,常言说的好。堂前教子,枕边教妻。可侯爷他,却是什么也不跟我说……”苍白削瘦的元娘静静地躺在床上,衣襟、被褥干干净净的,还散发着淡淡的茉莉花香。她大大的眼里盛满了泪水,“明明知道我中意的是姜柏的女儿,却偏偏要订姜松的女儿……也不想想,姜松的女儿只比谆哥小十个月。女子本来就比男子不经老,到时候,岂不是像谆哥的娘……”

      “是,是,是。”太夫人不住地点头:“都是小四不好,我说他,我一定说他。”大太太握着媳妇的手,“我让他给你陪不是。”

      两口子口角,不,连口角都没有,就要让身为朝廷重臣的丈夫给妻子赔罪,这要是传出去,悍妇之名岂不是铁板钉钉地扣在她的头上。

      元娘无力地依在枕头上,轻轻地摇了摇头,嘴角却绽出一个笑意。不知道是在笑自己,还是在笑太夫人。

      在一侧头,就看见卧房门前屏风下有双黑白皂靴。

      这个时候,这个地点,除了徐令宜,还能有谁。

      他站在屏风后面,是愧对自己呢?还是不屑见到自己呢?

      她眼底掠过一丝嘲讽,幽幽地道:“娘,您还记不记得我刚进府那回的事?”

      元娘突然说起这个,太夫人不由怔了怔。

      “当时候,还是二嫂当家。”她露出回忆的神色,“我听说后花园里的两只兔子是皇后娘娘寄养在家里的,就主动向二嫂提出来每天给两只兔子喂食。结果,把两只兔子给养死了。您费了好大的功夫,才找了两只一模一样的混过了关。”

      太夫人听着脸上有了一丝笑意:“当时你抱着兔子笼哭得那叫个伤心啊!”

      “当时我想,二嫂是您得意的人,三嫂是聪明伶俐会说话,我样样不如她们,所以事事强出头,想讨你的欢心。”说着,元娘就攥了太夫人的手,“娘,我是真心想做您的好媳妇。只是愚钝,总是做不好而已,您不要怪我……”

      她就看见屏风后的靴子有些不安地挪动了几下。

      听着这似遗言的语,再看着媳妇苍白至透露的脸,太夫人不由眼角微湿:“我一直知道你孝顺。你别说了,养养精神。”说着,亲手将一旁丫鬟在托盘里的青花瓷小碗接在了手里。

      碗里放着切得薄薄的参片。

      “来,含一片。”

      元娘摇头,元娘漆黑的眸子定定的望着太夫人,透着一股子真诚:“娘,我没事,就想和您说说话。”

      “说话也先把这参含了。”太夫人笑着哄她,语气里就着几份对待孩子似的溺爱。

      元娘婉言拒绝:“我等会睡的时候再含,效果更好。”

      太夫人知道她的脾气,想着她说的有道理,也不勉强她。轻轻叹了一口气,将碗递给了一旁的丫鬟:“那你记得等会含了参片再睡!”

      “嗯!”元娘乖顺的点头。

      既然媳妇说有话要和自己说,不外是今天把她气得吐血的事。这才刚接了庚贴,以后事还多着,想绕过做娘的是不可能的。

      念头闪过,太夫人就先开了口:“元娘,谆哥的事,原是我们不对。那姜松的女儿虽然比谆哥只小十个月,但姜松无官无职,我们家是功勋世家,又出了皇后娘娘,要想平平安安,顺顺利利,只能小心行事,低调隐忍……”她脸上有几分愧色。

      “娘,我知道。”元娘微笑着打断了太夫人的话,“您和候爷都是有见识的人,我知道您这样做是有原因的。我就是气侯爷不与我商量。”说着,像个撒娇的孩子般轻轻地摇了摇太夫人握着自己的手,“娘,我不是想不通说这个。我是怕自己这一闭眼睛,就再也没有机会和您说说心里话了!”

      元娘越是不知自己说心里话,就越说明这事搁在了心里。

      但在这种情况下,太夫人又不好执意去说这个话题。

      她只好佯装生气的样子板了脸:“胡说。你还年轻呢?谆哥还没有娶媳妇,我还指望着你给我养老送终……”话说着说着,想到媳妇这几年不过是强撑着,眼角就有了几分水光。

      “我自己知道自己的事!”元娘眼角撇了一下屏风,声音低了下去,有了淡淡的悲怆,“我在家是长女,父母如珍似宝。后来嫁到这里,您待我如已出,侯爷对我事事尊重。女人能像我这样,也没什么可遗憾的。可我舍不得谆哥,舍不得您,舍不得……侯爷……”说着,眼泪唰唰唰地落了下来,抽泣几下,好像一时喘不过气似的,人突然间捂了胸咳了起来。

      第一卷第六十一章托孤(粉红票240)

      太夫人忙抚着她的背给她顺气。

      好一会,元娘才止住咳嗽。

      伸开手掌一看,手心里一团暗红色的鲜血。

      大太太看着吃惊,脸上却不露诧异,忙叫了丫鬟们过来给元娘清洗,嘴里却安慰着元娘:“没事,没事。你是郁气攻心,现在吐出来了,很快就会好了。”

      而元娘望着手掌心里的血,眼角沁下一滴泪。

      “没事的,没事的。”太夫人有些底气不足地安慰她,“你是郁气攻心,吐出了就会没有事。”

      机敏的丫鬟们已打了水上前,或跪着端了铜盆,或猫腰帮她褪了镯子,轻手轻脚地帮她洗干净了手。

      元娘的贴身丫鬟绿萼眼里含泪地上前喂茶给她喝:“夫人,您漱漱口!”

      元娘呆呆地任她扶自己起来喝茶,神色木然地重新躺下。

      看着这样毫无生气的媳妇,太夫人不由心里一酸,想到她刚嫁进来那会。

      巴掌大一张莹玉的小脸,看人的时候目光清澈又明亮。小四望向她的时候,她眸子里就会闪烁着欢快的光芒……是从什么时候开始那种光芒再也不见了?孩子流产的时候,她虽然伤心,却还安慰小四;纳文氏的时候,她虽然不快,但有时还会目带戏谑的调侃小四;说她以后难以生育的时候,她虽然悲痛,却性如蒲苇没有放弃……是什么时候呢?

      好像是从怡真搬到韶华院之后……安儿死后,怡真一直住在正屋,几次提出来要搬到后花园里的韶华院,都被小四拦住了。后来有人给元娘介绍了个看风水的,那人说元娘住的地方与她的八字不合,所以她子嗣艰难,还指点她,说她住到坤位,这样有利于子嗣……徐府的坤位,正是正房的位置。怡真听了,执医搬了出去……后来,两人同进同出的时候渐渐少了,再后来,小四打仗,两人之间就几乎不再说话了!

      太夫人眼角微涩,看着绿萼服侍完元娘退下去,元娘却“腾”地一下坐了起来。她紧紧地攥住太夫人的胳膊,就像攥住一根救命的稻草:“娘,娘,我不能丢下谆哥,我不能丢下谆哥……您救救我的谆哥……您还记不记得,大夫说我不能生了,我不信,您也不信,到处给我求医问药。什么样的江湖郎中您都礼贤下士,什么蝎子蛤蟆我都尝遍了……好容易怀了谆哥,您带着我去庙里谢菩萨。晚上庙里凉,您怕我受不住,把我的脚揣在怀里……”

      太夫人再也忍不住,泪如滚珠般地落了下来。

      想起自己长子夭折,二儿子什么也没有留下就走了……谆哥是元娘的亲生子,更是自己最看重的孙子!

      “你放心,你放心,我帮着带着。养在我身边!”太夫人掩面而泣。

      元娘却“啊”地一声惊呼:“娘,怎么天突然黑下来了。”说着,两手在空中乱摸,“娘,娘,你在哪?”

      太夫人忙去携媳妇的手,却有人先她一步握住了元娘的手:“没事,没事。你好生躺着就没事了。”

      温和宽厚的声音,带着镇定从容的力量,让元娘突然间安静下来。

  • 第1页
  • 上一页
  • 下一页
    技术支持:近思之  所有书籍
    北京时间:2025/11/26 18:37:44