LOGO
首页 小说列表 排行榜 搜索

    《平凡的明穿日子》-第108页

  • 第1页
  • 上一页
  • 下一页

    温馨提醒:系统正在全面升级。您可以访问最新站点。谢谢!

      李秋听闻非常愤怒,自觉他丢了脸没啥,可是不能给少爷丢人现眼,是以最近一直闷闷不乐。不好意思和家里张嘴,又不想仅仅为了自己的面子而对徐灏说出来,更不想和好友们借钱,没的渲染的人尽皆知,给少爷脸上抹黑。

      不想今日得了内宅的随礼,足够和王玉一较长短了,李秋高高兴兴的回了家,没等想好该买什么,有客人来了。

      原来是沐皙随着徐灏离京,临走时命人送来了二十两银子。沐皙消息灵通,私底下为了帮李秋一把,告诉了几个人,如此66续续就有护卫同伴和大内侍卫中相熟之人,纷纷专门前来助阵,整整一下午就收了不下二百份礼物,走了一个又来一个,每一刻都有人拎着礼盒登门,为此徐家人都惊呆了,人人感慨李秋太有面子。

      甚至连沐家管家都听到消息,代自家夫人和小姐少爷随了二百两银子,消息传出来,下人们羡慕不已,气的王玉跳脚,在家里狠狠了一次脾气。

      问题是这还没完,第二天一早,燕王府管事公公亲自登门送上三份厚礼,二份是给徐家两位小姐的,一份竟然指名道姓是给李秋的,那公公当着很多人的面前,笑言和李秋乃是老相好了,李秋是贵府三公子的左右手,王府岂能不表示一下?

      更惊人的还在后头,李景隆等平日和徐灏交情不错的勋贵子弟们,因酒席上有人说起徐灏大姐要成亲了,因此无不派人送来贺礼。毕竟李秋整日里随着徐灏到处走动,办事基本都是由他出面,是以人人都认得他,给徐家小姐随礼之外,不看僧面看佛面,李秋一样有份。

      此外还有徐家未来的姑爷张辅,自打和徐青莲订亲之后,格外留意徐家的动静,知道李秋乃是徐灏的心腹,因此专门写信托付在京城的侍卫代为送上一份心意。而徐灏早先去燕王府时,李秋常和侍卫们一起打屁聊天,有了几分交情,眼看张辅都送了礼,又因为徐灏的缘故,大家伙觉得不好不表示一下,是以每人半两银子一并送了来。[]平凡的明穿日子204

      又有张亮薛文等同窗,周鹏张鑫等好友不知打哪听说了此事,立刻办了一份礼物送来,自然同样少不了李秋的。

      此事当即轰动了整个徐家,要说过年时亲眼目睹络绎不绝前来送礼的大场面,那是因为三少爷当时官拜锦衣卫镇抚使,而如今区区从六品的寺丞,竟然还有这么多勋贵和朋友专门随礼,可见少爷交游广阔的传闻半点不假。

      正当下人们认为此事告一段落,李秋完胜王玉之时。第三天鹤寿侯张羽小侯爷亲自带着人来了,当面送上三份贺礼,银子等礼物不说,其中有张月云亲手缝制的礼服二套和若干饰品,是专门送给徐青莲的。

      下午行太仆寺的牛马两位大人及其官吏的随礼到了,一样没少了李秋的那一份,谁叫他最近天天在衙门外的茶房里坐着的,来来往往的官员都认得他。

      官场上格外注重这些小细节,有时比起官员本人,下面人更要受到重视,亲信亲信!打好交情比面对官员更有用,因为没有人比亲信更清楚自家主人的脾气和喜好。

      世事就是这么一回事,一旦有人挑头很快就会传扬的人尽皆知,何况是脑门上长着天线的官场呢。太阳公公没等落山呢,来自兵部等一些衙门的礼物就到了,当然每份礼物都不厚重,就和过年时一年,最多价值不过三两银子。

      驸马王宁和其他驸马都和徐灏很熟悉,即使是仇家欧阳伦表面上也不会小气了;府上三叔徐膺绪夫『妇』和四叔徐增寿夫『妇』以及大伯徐耀祖的夫人,各家王府王子总之认识徐灏的皇族,耿家郭家以及其他勋贵,竟然多多少少都表示了一下。不知何故,每家除了送给徐家二位小姐的贺礼之外,都点明要赏赐李秋本人一份礼物,貌似徐灏身为帝王心腹的真实身份,瞒不过京城里面的有心人,因此纷纷借此事来示好。

      徐家上上下下已经从震惊转为麻木了,徐灏的伟岸形象再一次无限拔高,每个人都用怜悯的目光看着输的灰头土脸的王玉,王玉恨不得一头撞死。

      就这样在徐灏自己都不知情的情况下,官场上本着别人送了那我就不能不送的理念,或多或少的都表示了下。积少成多,李秋这下彻底赚翻了。

      王玉终于服气了,事实面前想不认输都不行,大少爷总不能为了颜面而砸锅卖铁吧,再说即使掏出几万两银子又如何?比得上人家送礼的各路神仙?那才是最有面子的。

      正当王玉准备偃旗息鼓的时候,此事却激怒了徐汶,不争馒头争口气,身为徐家长子长孙,无论如何都要较量到底。

      当夜徐汶喊来了狗头军师徐济,兄弟俩一合计,第二天分头行事,很快徐汶拉来了上十二亲卫的赞助。一些相熟官员和侍卫碍于身份不好不表示一下,犹豫了下连礼物都没送,就是送上了一张没署名的礼单,而徐汶要的就是虚名排场而不是实质上的钱财。

      此外徐汶在京城里的朋友也被动员起来,都是些好事的年轻人,银子没多少礼单却做的格外花哨显眼。而徐济搬动了国子监的师长学子们,比起崇尚低调的官场来,士林没那么多顾忌,钱没有可附庸风雅的东西多呀,各种诗词歌赋随着名帖纷至沓来。

      安卓客户端上线下载地址:

      第二百零五章 完胜

      自古云万般皆下品惟有读书高,王家收到了一份份的雅致礼物,无不出自京城乃至地方有名的才子之手,这可比收到钱财更加令人惊喜,徐家人的想法顷刻间就发生了变化。

      “好多有名望的读书郎专门贺喜呢,长房如今可成了咱萧家村首屈一指的书香门第!这些年,也唯有萧家可与之比拟了,真令人羡慕。”

      “谁说不是呢,听说国子监的祭酒大人亲自提笔写了佳偶天成,王家视若珍宝,裱好了悬挂在新房里。国子监祭酒何等人也?非当世大儒不能当任,得他墨宝,想必王家祖坟冒了青烟。”

      随着老婆『妇』人对此议论纷纷,一时间王家觉得倍有面子,走到哪都挺胸仰头的,长房人人与有荣焉,艳羡的话语此起彼伏。

      而二房这边则颇不以为然,羡慕归羡慕,却都一致认为李家才是真的得了光彩。原因简单,王家几代人中也没出过一位读书人,长房唯独二少爷算是个读书人,沾了少爷的光而已,徐家是富贵不假,都万万当不起书香门第的称谓,更遑论王家了。

      相比之下三少爷还考中过童生呢,要不是后来改换武职,将来不难考中秀才,前来贺喜的人中一样有秀才举人,再说官场上谁不是进士出身?

      总之公说公有理,婆说婆有理,长房二房间互不相让。徐汶很得意,起码经此一事,谁也不会说他不如老三了。

      倒是王玉像打了鸡血似的,生怕李秋再搬来几位状元公锦上添花,急巴巴的跑到京城【创建和谐家园】。此时正洋洋得意的站在李家门前,又开始大肆吹嘘自家少爷多么的有面子,而自己一样交友遍京城,试图挽回颜面。

      二房下人起初频频哄笑他,王玉满不在乎。不停讲诉很多亲身经历的见闻,渐渐就聚过来很多人,就当是听说书先生解闷了。[]平凡的明穿日子205

      李秋隐隐有些不安,自己一介下人,貌似成个亲闹出的动静太大了,要不是有两位小姐的亲事挡在上面,这么闹下去很容易引出麻烦来。

      如此李秋任由外面的王玉吹牛,他拉着李家人都躲在屋里,此举反倒是令王玉越加兴奋,认为李家是服软了。吐沫横飞的滔滔不绝。

      对着一群『妇』女自吹自擂的好半天,飘飘然的王玉说话开始不经大脑,也为了彻底击败李家,竟鬼使神差的嬉笑道:“你们瞧瞧,李家一个个都做了缩头乌龟。哈哈!自觉比不上我王家之外,一定是得知了新媳『妇』非完璧之身了,要不然怎么连个面都不敢『露』?”

      此言一出,『妇』人们全都惊住了,马上有婆子沉声道:“此话当真?那周家媳『妇』可是你长房之人。出了丑事你脸上也不好看。说话得有真凭实据,你若敢血口喷人,别说三少爷眼里不『揉』沙子,李秋要是恼起来。非得找你拼命不可。”

      王玉不屑的道:“我血口喷人?不是我王玉自揭其丑,大家也都不是外人。两位少爷什么风流脾『性』谁不晓得?身边稍微有点姿『色』的丫头谁没被受用过?他媳『妇』珍珠人如其名,生的像朵花一般,起先是在二少爷身边做丫鬟。后来又去了大少爷屋里,先后经过两道手呢!此事长房那边谁不知情?无非就是亲戚里道的都不说而已。

      要不然我为何非要娶外面人家的闺女?就因为长房但凡有点姿『色』的丫头就没个完璧的,老子可不想做王八。”

      那婆子和周围的『妇』人面面相觑。都觉得王玉此言不假,关于长房那边的风言风语,平日里还听的少了?

      婆子叹气道:“怪道的,我早先就三番五次的提醒过李家嫂子,别去和那边联姻,就没个正经丫头。如今好了吧,娶回来个人尽可夫的【创建和谐家园】。”

      王玉得意的大声道:“就算李家再有面子老子也不稀罕,等来日洞房花烛夜后,媳『妇』竟然是个能征善战的,李秋你就坐享其成吧!哈哈,别忘了去给两位少爷磕头道谢,辛辛苦苦把你媳『妇』【创建和谐家园】成才,省了你多少力气?”

      屋里李家几个小子闻言暴怒,就要一起出去揍王玉,李秋伸手把弟弟们给拦住了。

      李冬怒道:“三哥这你都能忍?”

      李秋铁青着脸,缓缓说道:“你们未来嫂子不是那种人,此事长辈都知道,珍珠就是因不愿从了二少爷被打发去了大少爷那边,后来为了保住清白,求了大太太放了出来。”

      李冬气道:“那更不能任由王玉那厮胡说八道,我要宰了他。”

      李秋压抑着满腔怒火,冷静的道:“这事已经闹得不像话了,再伤了人还不得传扬出去?众口铄金,你嫂子的清白就永远都解释不清楚。你们放心吧,有昔日少爷请产婆当众检验秋香,今次珍珠为了证明自己,也只能委屈一下,等把婚事办完了,我绝饶不了王玉。”

      就这样李家继续忍耐,王玉继续信口雌黄,惹得下人们都认为确有此事,二房人们都同情起了李秋。尤其是李家婚事『操』办的越风光,就越意味着丢人现眼。[]平凡的明穿日子205

      话说徐汶和徐济哥俩万万没想到,一时冲动大肆宣扬的后果,就是被官员给检举了,也是他俩从没涉足过官场,不知这里面的深浅。

      官员之间有人情往来不要紧,此乃人之常情谁都无法免俗,这方面就连帝王都没奈何。可是你得守着官场上的规矩,大明立国这些年,就没听说过谁家主动为了收礼而收礼的。

      明朝中后期倒是有王振严嵩等『奸』臣主动大肆收取贿赂,问题如今乃是明初,即使是那时也有的是官员进行弹劾,至于有没有用就两说了。

      幸好徐汶哥俩虽然不大懂得官场规矩,其他人都明白的很,没有留下贿赂的证据,顶多是些礼帖和薄礼,再说一个侍卫一个秀才,即使送上厚礼又能如何?

      是以朱元璋并不重视此事,随便派人一查,敢情就是徐家三兄弟没事找事玩。纯粹为了面子显摆而已,而且徐灏本人还没参与其中,事发之时人已经离开京城了。

      送礼的官员里面,大臣勋贵是不少,问题是公侯王卿确实和徐灏有着人情上的往来,各家婚丧嫁娶时徐灏几乎都去过,属于光明正大的礼尚往来,至于一些普通官员都是些不值钱的土特产,所谓法不责众。

      朱元璋敏锐的发觉此事很有蹊跷,这么多位官员同一时间给徐家送礼。明面上是礼尚往来,实际上大有文章,似乎隐隐间有要徐灏好看的深意在里面。按照以往处置此等事的惯例,此等招摇之人往往会丢官罢职。

      老朱同志认为是冲着自己来的,这些年来因【创建和谐家园】受贿处死的官员太多了,是以文武百官都有怨气,因此纷纷借此事来发泄一下不满。

      朱元璋国事缠身精力每况愈下,没心思追究此事,想等徐灏返京之后再说吧。到时当面斥责一顿,警告他下不为例,而徐汶徐济哥俩因身份地位太过无足重轻,压根就不放在皇帝眼里。

      晚上和张美人闲聊时。就把此事当做一桩趣闻说了出来,张美人当即表示要力挺侄儿,貌似理由和很多人都一样,纯是为了情面和义气。老朱同志当时心里一动,没有出言反对。

      正当王玉继续吹嘘的时候,有人大喊道:“快派人去禀报夫人。宫里来人了,快大开中门迎接。”

      这一声喊叫,唬的徐家上下『乱』成了一团,有的人跑向大门口,有的人则往内宅飞奔而去。

      李秋黑着脸跑了出来,狠狠瞪了眼一头雾水的王玉,赶忙冲到大门前,看清来人的穿着品级,叫道:“都慌张什么,此乃内侍公公,不是传旨太监,无需准备香案惊动老太君和夫人她们。”

      徐家下人顿时心情放松下来,又有人跑去通知内宅,正鸡飞狗跳的千寿堂渐渐归于平静。

      王玉见状奇怪的道:“内廷的公公来咱家做什么?”

      李秋清楚这一准是宫里张美人的身边之人,没有解释,走上前去请人家进府。

      那公公大概三十岁左右,白面无须文质彬彬的,含笑抬脚打侧门进入,身后跟着八个小黄门,抬着一旦用红绸子包裹的礼物。

      一进来,公公明知站在面前的乃是李秋,却故意大声问道:“哪位名叫李秋,出来说话。”

      李秋一愣,忙说道:“小人就是。”

      公公笑了笑,看了看周遭纷纷聚过来的下人们,很满意惊动了这么多人,稍微等了片刻,人更多了,扶老携幼的都赶过来瞧热闹。

      公公不紧不慢的道:“咱家今日来此,是专程奉陛下和张娘娘的好意,听闻贵府老太君的孙女即将出嫁,表示一下礼敬长者的心意,非是旨意,就无需惊动老太君出来接旨。”

      徐家人顿时沸腾了,竟然连皇帝都来送礼,这份荣耀就连府上都从来没有过,而且指名道姓点出李秋的名字,可想而知根子是出自三少爷身上,这下子李家算是得了天大的面子,再没有比这更风光体面了。

      王玉早唬的面无血『色』,恨不得狠狠给自己一巴掌,早知李家能搬动陛下出头,何苦一门心思的斗气呢?这下完了,不但自己从此要沦为全家笑柄,被笑话自不量力,更是和李家结下了大仇。

      那公公轻轻抬了下手,顷刻间人们安静了下来,人人都竖起了耳朵,微笑道:“张娘娘听闻徐大人的亲随李秋也要娶妻,因娘娘认了徐大人为干儿子,顺便托付咱家赏赐一份心意,一套吉服送给新郎官,一套首饰送与新娘子,还请笑纳。”

      下人们越发吃惊和欢喜,这有了娘娘的提携,李家可谓完胜王家了,二房也因此大可脱离出来自立门楣,三少爷也有了独立支撑门户的名声。

      安卓客户端上线下载地址:

      第二百零六章 朱巧巧的左膀右臂

      话说王玉灰头土脸的返回萧家村,他的小院位于徐家西侧的小巷子里,还没等进门,就被珍珠她娘带着三姑六姨拎着棍棒劈头盖脸的一顿好打,珍珠舅舅哥哥等男人堵在巷子口,不让人进去。

      结果揍了个臭死,等闻讯赶来的王家人一拥而上,总算把奄奄一息的王玉给救了出去。双方同样人多势众就没有打起来,争吵了半天一起去大太太评理。

      此时王氏也听说京城那边连皇帝都出面了,哪还敢和珍珠家计较?好言好语的劝两家要以和为贵。而珍珠『性』子烈非要证明自己的清白,王氏遂找来两位产婆进屋里一检验,完璧之身!如此王家只能自认倒霉,谁叫是王玉造谣来着?

      很快消息传到京城徐府,人人都来李家贺喜,大赞珍珠是个好女孩,李家有眼光云云,说的李秋一脸阴霾尽散,高兴的请大家伙吃席,院子里连开了六七桌,热热闹闹的吃喝到了半夜。

      而此时徐灏正在赶往荆州的路上,第二天夜里于驿站里收到快马传信,里面有老朱同志的几句严厉训斥。

      得知家里发生的事后,徐灏哭笑不得之余也暗暗庆幸,没想到险些稀里糊涂的丢了官,明显是有人在幕后『操』纵,不然哪能这么巧,所有人都赶在一两天内送礼?

      幕后是谁不用猜,除了朱允炆外没人能做到一呼百应,当然朱允炆本人不会出面,十有【创建和谐家园】是其心腹兵部尚书齐泰干的好事,也只有齐泰能指使马牛二位大人。

      原因也不用猜,一来负责调查秦王的案子,二来和燕王府关系匪浅。自从当日在乾清宫和朱允炆对话之后,一直没有主动投靠对方的意思,自然会被视为眼中钉。

      徐灏压根没有脚踩两只船的打算,不想对朱允炆虚与委蛇。他认为站队就要站的彻底,宁可摆明车马的承认自己亲近燕王府。也不能妄图两头讨好在京城里玩走钢丝的危险游戏,不然朱棣认为自己在京城的作用更大,指使当双面间谍的话,小命可就朝不保夕了。[]平凡的明穿日子206

      老朱同志在世的时候,只要不对朱允炆造成威胁,『性』命还是有保障的。这几年最好也不要无故挑衅他,老老实实的做几年寺丞。找个机会调到北方养马去。

      第二天一早,徐灏继续启程赶往位于荆州的湘王府,代帝王暗访下当地,和湘王见上一面,然后马上要西进巴蜀去会一会敢和自己争女人的蜀王次子,当然最好是令朱悦燿知难而退。徐灏最终的目的地是云南沐府。

      因当地少数民族头人造反,徐灏主动请缨以视察云南的名义,奉了老朱同志的口谕离京,谁让他还暗地里兼着锦衣卫的差事呢,也算是公私两便。

      话分两头,李秋经过珍珠证明清白一事,顷刻间就把对竹兰的暗恋全部转移到了未婚妻身上。为了表达敬意并安慰珍珠,寻思着送些好东西过去。

      一早出门往内宅而来,半路上遇到了本家少爷徐溶,话说徐溶和死了的徐汉乃是堂兄弟,当日一起打凤阳老家搬过来的。

      前文徐汉对朱巧巧有非分之想,又死命巴结徐汶,自以为聪明的两头讨好,结果稀里糊涂的送了『性』命。

      而徐溶则一心一意的奉承朱巧巧。朱巧巧倒霉时他没有和别人一样趁机落井下石,还时不时的跑过去大表忠心,凭此渐渐成为朱巧巧的左膀右臂之一,另一位是出生在京城的徐家子弟,名叫徐沂。

      说起来不管是徐溶还是徐沂,都和徐家乃是出了五服的远亲,只因徐家发迹后。亲戚们大多把孩子的名字随了徐灏这一辈,名分上是徐家少爷,实则按照远近亲疏,没有徐家有头脸的管事下人来的富贵体面。

      朱巧巧入住京城后。就带了他两家随着而来,并替两家购置了宅院。而昔日那一群巴结奉承之人,因失势时统统倒向了太太一边,被弃之如敝履。

      其实徐溶和徐沂也是没办法,二人算是同命相怜,徐溶今年十七岁,父亲早在他小时候就病死了。徐沂今年二十五岁,他爹在洪武五年第一次作为徐达的亲兵北伐蒙古,也就是那一次徐达生平首遭败绩,被北元军伏击阵亡了万余人,死在了战场上。

      二人自小被寡母艰难抚养长大,好在有家族供应的一份钱粮,倒是没受过什么苦,但也没享过什么福,没有父亲作为家里的顶梁柱,没能力购置恒产,手头时常拮据不方便,自然在族里没少受到欺负和轻视。

      当日闻之大『奶』『奶』被关了起来,二人格外紧张,他们清楚以自己在家族里的地位,即使跑去投靠太太和徐汶徐济,人家也不会稀罕。想着朱巧巧到底贵为郡主,是以干脆一条道走到黑,暗中通风报信送些吃的用的穿的。

      一念之间自是换回来丰厚回报,徐家这么大的府邸,有的是赚钱的差事可做,二人短短时间内,就赚了不下百两银子,家里母亲跟着受益,再也不用给人家缝补衣物做活了。

      身穿簇新绸缎长衫,拿着柄折扇的徐溶一见李秋,马上笑道:“正想去找你呢。”

      李秋微微躬身,说道:“溶少爷你找小的有事?”[]平凡的明穿日子206

      徐溶神态亲热的拉着他走到一边,说道:“你可别自称什么小的了,我担不起,连娘娘都记住了你名字,该我管你叫爷。再说你跟着老三,咱俩今后就以兄弟相称。”

      李秋笑道:“那可不万万不敢,怎么说都主仆有别。您就直说吧,只要我能办到,一定帮忙。”

      徐溶满意一笑,笑嘻嘻的道:“昨日我带人进了园子里,这不眼看到冬天了,给老三的绛雪斋糊裱油漆,姐姐们都回避了,打发一个名叫宛如的丫头出来应付。不瞒你说,我一眼就看中了她,想拜托你打听一下那是谁家的闺女,我知道老三的规矩,打听清楚了得等他回来。当面求他成全于我。”

      “宛如?”李秋神『色』古怪的道:“你是打算收她做妾?那我可直说了,肯定不行,少爷是绝对不会同意的。”

  • 第1页
  • 上一页
  • 下一页
    技术支持:近思之  所有书籍
    北京时间:2025/11/13 04:06:27