温馨提醒:系统正在全面升级。您可以访问最新站点。谢谢!
东起城被攻破,氏宗还能理解,就靠那最初跟随自己的十名足轻守城,不被攻破才怪,可东起城被夷为平地,他就有些不能理解了,自己好像跟那些一向一揆暴徒连面都没见过,更没有什么深仇大恨,毁城又费时间,又费力,有这个必要吗,不过当他听完山内一丰的解释后,才明白,自从火烧本证寺之后,自己的大名已经在一向宗那里挂上号了,还荣幸的成为了头号佛敌,而且因此获得了一个比尾张之狐更像里的名号—赤鬼。
虽然这个称号,还有氏宗焚毁本证寺的事迹,现在还仅仅只在东海道地区流传,不过相信用不了多久,他的恶名就会响彻天地。
东起城被毁,里面的几千贯被劫掠氏宗虽有些心疼,不过,一想到这次自己光是扫荡本证寺就获得了40000多贯的资金,这些钱,足够当做补偿了。
--------------------------------------
求收藏,求推荐,小丑拜谢诸君......
第八十九章 赤鬼高山
伊势愿证寺中,本愿寺证意在听闻三河本证寺被氏宗焚毁之后,暴跳如雷,他绝不会轻易放过任何一名佛敌,而高山氏宗则是这些佛敌中最需要灭杀的一个。本愿寺证意立刻将坐下【创建和谐家园】全部召集到大殿之中进行商议此事,
大殿内的僧侣并不是很多,大概只有七八名左右,这些人都是本愿寺证意最信的过的【创建和谐家园】,当然还有一些,不过他们现在正在尾张指挥一向一揆暴动。
本愿寺证意见人已经到齐,怒不可置的说道:“高山氏宗与我净土真宗势不两立,若留其在世上,我宗颜面何存,所以我决定必须将高山氏宗立即斩杀。”
对于本愿寺证意的提议,在坐之人并没有人反对,他们都是最虔诚的信徒,在他们眼中凡是敢与净土真宗作对的人,都必须要将其抹杀,更何况高山氏宗所犯之罪,是绝对不可饶恕的。
只听其中一名僧侣说道:“首座,高山氏宗是必须要斩杀的,不过现在,我寺除了留下进行防守的僧兵,其余全部派去尾张作战,而【创建和谐家园】听闻,高山氏宗麾下军势虽少,但颇为精锐,若派援军进入三河,人少了恐怕起不了作用,而人多了,现在又凑不齐人手,所以还请首座定夺。”
“哼!这有什么大不了的,既然明着不行,那就进行暗杀好了,首座,对付高山氏宗这样罪孽深重的人,根本就不用和他讲什么道义,依属下只见,完全可以雇佣忍者对其进行暗杀,高山氏宗军势虽然精锐,不过这些军势总不能在平时也跟在高山氏宗身边吧,还请首座定夺。”另外一名僧侣开口说道。
本愿寺证意听完,不由眼前一亮,对啊,既然明着将其斩杀有些困难,那完全可以搞暗杀嘛,而且愿证寺离伊贺里或是甲贺里的距离又不算太远,自己也不用等太长时间。
接着他又想到,伊贺里虽然离他所在的愿证寺比较近,不过伊贺忍者长于作战,而甲贺里虽然在路途上要稍微远一些,不过要是对高山氏宗进行暗杀的话,还是雇用这里的忍者把握更大一些。
想到这里,只听本愿寺证意说道:“有理,我决定对高山氏宗进行暗杀,你立刻前往甲贺里,不要怕花钱,一定要雇用最好的忍者,务必一击必杀!”
“是,【创建和谐家园】这就前往甲贺。”说完,那名僧侣立即告退,前往甲贺里。
***************************
而此时在上乡城武士宅邸内,山内一丰见主公一直坐立不安的样子,也在暗自揣摩,自己跟随主公已有三年时间,好像从来都没有见过主公这么着急过,就连东起城被敌人彻底摧毁,也只不过是哈哈一笑而过,根本就没往心里去,难道在主公眼中,那个名不见经传的本多正信,居然比知行的安危还重要?
氏宗在得到山内一丰从尾张带来东起城被毁的消息后,心中悲喜参半,喜的是,随着时间的流逝,自己治下的领地肯定会越来越大,到时候领地之中难免会有寺院存在,既然有了赤鬼这个恶名,那以后就可以毫不顾忌的在领地内彻底剿灭这些潜在的危险,将领地内爆发一向一揆的可能性降到最低。
而可悲的是,以后只要是虔诚的信徒,如果想要找他们为家臣,那就难上加难了。而且从现在开始,也要开始防着一向宗派人刺杀自己了,氏宗可是知到,还没有那帮贼秃不敢干的事,不光自己,就连小樱与松鹤丸也有必要安排些人保护才是。
就在氏宗想要加强自身防护的时候,前田利家快步从外面冲了进来,大声说道:“主公,蜂须贺大人回来了…..”
还没等前田利家说完,蜂须贺正胜便推着反捆双手的本多正信走进大厅。“主公,属下幸不辱使命,已将本多正信带到。请主公定夺。”
氏宗见本多正信头发散乱,双手被绑,其样子甚是狼狈,心中暗笑,任你天下智谋无双,最后不是也落得被老子生擒活捉的下场吗。氏宗刚想夸赞蜂须贺正胜几句,不过,转念一想,当着本多正信的面夸赞,以后他们二人要是因此结下仇怨,就有悖初衷了。
想到这里,只见氏宗对着蜂须贺正胜假怒道:“【创建和谐家园】,本多大人是我请来来的贵客,你竟敢如此对待,还不给我滚出去。”
蜂须贺正胜见主公发怒,不敢辩解,立刻行礼告退出去,不过他心里倒是能明白,恐怕这是主公在逢场作戏而已,不然当初忍者回报的时候,主公也不会赏给自己100贯,麾下忍者每人10贯钱。
蜂须贺正胜刚一出去,氏宗大跨步来到本多正信身后,亲自为他解去绳索,当氏宗看到本多正信的手腕已经被绳索勒得发紫的时候,不由说道:“正信,你受苦了,快请坐。”
本多正信现在是彻底被搞糊涂了,就算他再怎么聪明,也绝对不会想到,眼前之人已经对他垂涎已久。毕竟自己在一向一揆爆发之前,在松平家只是那种最下级的武士,除了家中杂役,恐怕是个武士就要比自己的身份高,虽然他对此很是不满,不过谁让自己手无缚鸡之力呢,这也正是他加入一向一揆的真正原因。
不过本多正信见眼前这位大人,身份不低,却对自己如此客气,难道是有事相求?但他很快就否定了这一想法,自己有几斤几两,还是心知肚明的。本多正信见对方没有加害之意,胆气也不由壮了几分。只听他开口说道:“大人,在下不过是松平家一介无能叛臣,实在当不起大人如此礼遇。”
氏宗笑着说道:“哈哈,正信你太客气了,你的能力别人不知,却瞒不过我。”
“大人谬赞了,不过敢问大人尊姓大名,将在下带到此处又是何意?”本多正信早已忍不住了,不禁唐突的问道。
氏宗心中好笑,如果连你本多正信都自认无能的话,那天下间有能之士又有几人?氏宗和颜悦色的说道:“正信你过谦了,先生乃是大才之人,要怪只能怪松平元康不动用人,如先生不弃,在下高山氏宗愿招先生为家臣,日后必加重用。不知先生以为如何。”
“这……”本多正信听说眼前之人便是赤鬼—高山氏宗,不禁开始犹豫起来。
--------------------------------
今日大年初一,借今日两章,小丑向诸位拜年,求收藏,求推荐,小丑拜谢诸君......
第九十章 论势天下
武士宅邸内,本多正信听说眼前之人,便是最近风头一时无两的赤鬼—高山氏宗后,不由心中大惊,又听他说要招收自己为家臣,心生慌乱。
高山氏宗的恶名,他早已经如雷贯耳了,本多正信虽然不是虔诚信徒,参加一向一揆也只不过是权宜之计,但想让他立刻向赤鬼效忠,的确有些困难。
不过,本多正信很快又想到了高山氏宗的另一个尾张之狐的称号,同为智谋之士,所以他对氏宗还是有一些了解的,此人每次出阵皆以少胜多,智计百出,这就证明他在作战的时候,更注重计谋的使用,而不像其他武士那样只重视武艺高低。自己的武艺实在是太过稀松平常,如果想要出人头地的话,这确实是个千载难逢的好机会。
本多正信想到这里,心中开始有些动摇了。
见本多正信久久不语,氏宗知他在想着什么,不禁对火烧本证寺之事,感到有些后悔,自己这次来三河是为了什么?还不是为了本多正信而来,上乡城守不守的住,毛利良胜是死是活,和老子有什么关系,也怪自己当时头脑一热,看来以后遇事得多想想才行。
既然事儿已经干了,所以氏宗也不想多做辩解,直接说道:“在我眼中,这些僧人与武士没有什么不同,唯一的不同,就是他们多披上了一件让人不敢亵渎的外衣而已,而他们早就已经忘记了僧侣的本质,就拿这一向一揆来说,信徒信任他们,才会供其驱使,可他们却把信徒当成了争权夺利的工具,而信徒却得不到任何好处,光是这一点,那些僧侣甚至连领主都比不上,像这样祸害民众的毒瘤,留之又有何用?”
本多正信本就不是迂腐之人,在深思熟虑一番之后,也觉得氏宗此话有理,在一向一揆爆发之后,他可是真正见识到了一向宗的丑恶嘴脸,如果他们要真是一心向佛,也绝干不出烧杀抢掠之事。
此时,本多正信已经不再考虑这个问题,而是开始认真的为自己前途考虑起来。他怕氏宗是徒有虚名之辈,万一在自己投效之后,其能力不佳,晋升缓慢的话,那也会影响自己的前途,毕竟他还只是织田信长的家臣,又不是大名。
想到这里,只听本多正信开口问道:“大人以为当今天下形势如何?”
靠,怎么?还想考考老子?别的不敢说,要说这天下大势,在这个时代中,恐怕没有人比老子更了解。只见氏宗微微一笑,坚定的说道:“织田家必得天下,此事还有何好说?”
本多正信对高山氏宗的心情能够理解,但却根本不相信他所说的话。只是坐在那里,不住的摇头微笑,但却并不开口,好像是在等着高山氏宗进行解释。
氏宗见他一副欠扁的神情后,不由心中暗叹,本多正信其人,虽然在战术上颇有见解,不过他的战略眼光,在这个时代中,却算不上一流。氏宗心知,要是不把他挤兑的无言以对,恐怕难以招收其为家臣。所以只听氏宗明知故问道:“正信为何发笑?”
本多正信见氏宗装傻,也不再和他逗圈子,直接开口说道:“大人所说之语,在下并不认同,当今天下群雄并起,中有三好,东有武田,上杉,北条。西有毛利,岛津,大友。尾张守大人所占之尾张乃是四战之地,且又与周边势力不睦,又如何能脱颖而出呢?”
氏宗心想,这古代之人还真是够麻烦的,动不动就爱谈论天下大势,好像自己懂的很多一样,其实这不过是吹毛求疵而已,再说,你丫现在就是老子抓到的一个俘虏,谁得天下管你屁事儿,难道还能分你一半不成?煮酒论英雄老子没赶上,不过老子却碰上了无酒论天下。而且还摆出一副高人的样子,老子看着就恶心,教教你也不是不可以,不过老子可不能白教,你是要为此付出代价的,否则想都别想。
氏宗也学着本多正信的样子,微微一笑说道:“如果正信肯真心投效的话,那我就告诉你答案,不知正信以为如何?”
本多正信开始犹豫起来,毕竟这关系到了自己前途大势,怎么能如此草率做出决定?可他又转念一想,自己迟迟得不到重用,还不是因为现在武士只重勇武,不重智谋所造成的吗,像高山大人这样肯重用智谋之士的人实在是少之又少,如果错过了,那就不知道要等到什么时候,才能出头了。
想到这里,本多正信一狠心,咬了咬牙说道:“蒙大人不弃,如果大人肯替在下解惑的话,那在下愿意向大人效忠。”
氏宗要的就是他这句话,现在终于让他等到了,不由大喜过望,大笑着说道:“哈哈,好,既然正信已经做出决定,那我也就不在私藏了。”
“在下洗耳恭听。”说完,本多正信的表情开始严肃起来,他也想听听氏宗这对天下大势的见解,到底有多么骇人听闻。
“正信你且听好,先说东面,上杉与武田当主皆为不世之雄主,若只有一人,那天下恐怕必为其所得,不过,遗憾的是,这两家领地相接,常年征战不断,早已无暇西顾,等两家想清楚之后,那时恐怕织田家早已获得与其抗衡、或是超过两家的资本,所以这两家随强,但不足为虑。同在东面的北条氏,其当主北条氏政如木偶一般,大权还在其父北条氏康手中,北条氏康虽有相模之雄狮、文武兼备之将的美称,不过依我看来,这称号却是有些名过其实了,北条氏领有关东广阔土地百余万石,但经过这么多年的时间,却还没能击败佐竹、里见、宇都宫等势力,近期也不可能挥军上洛。
说完东面,在说近畿。三好长庆虽然雄才大略,单如今已患重症,不能理政,三好家大权旁落,家中争斗不休,此乃内乱征兆,别说取天下了,就算不灭亡就算好事。
毛利一族,虽然领地不小,但全由豪族联合而成,就连早已衰败的尼子氏,都能阻挡住毛利氏的脚步,向这样的军势,又怎能进取天下?
诸如岛津,大友,龙造寺之流,不过九州土著,其领地离京都甚远,如想上洛,必须跃过重重险阻,不用我家主公出手,其他势力便会将他们阻挡在外,所以根本不足为惧。
而再看我家主公,自尾张一统以来,内修礼政,外伐无道,家中如柴田,佐久间,池田等能征善战之士不计其数,又加上尾张离京都近在咫尺,不出几年便能统一浓尾,到时治下之地过百万石,天时、地利、人和皆占,如此挥师上洛,放眼天下,谁敢与之争锋,天下不被我家主公所得,又有何人能得?”
---------------------------------
大年初二,过年不断更,求收藏,求推荐,小丑拜谢诸君......
第九十一章 军师正信
当氏宗说完之后,本多正信已然愣在当场,此刻他已经彻底被氏宗这一番话所震撼了,先不说高山大人从哪里得到这样详尽的情报,光是这份对天下大事的分析,就不是他所能比拟的。
在遇见高山大人之前,本多正信总是认为,自己对天下大事已经了然于胸,每当他获得新情报后,都会加以分析,经过他多年总结,觉得只有武田或者毛利家最有可能获得天下,所以他也曾和松平元康提过,放弃织田而交好武田,借此共分远、骏二国,可松平元康又怎么会重视他这个下级武士所提的建议。不过今天听高山大人一席话后,他才意识到,自己错了,而且错得离谱。
天下大势虽然看似虚无缥缈,不切实际,可本多正信却深知,如果能紧跟大势的话,不但能够保住家名,而且还能谋求发展,可一旦站错了队,那就只能落个身败名裂的下场,所以他已经下定决心,无论如何都要紧紧跟随高山大人,以振家名。
别说他了,就连高山氏宗在说完这些之后,都开始激动起来,虽然他早就知道天下大势会照此发展下去,但一想到十几年之后,信长真能如他所说,到时自己恐怕也最少能拥有一国而成为实实在在的大名吧。
氏宗与本多正信对视一眼之后,两人相视而笑。本多正信乃是明事理之人,又加上刚才有约定在先,所以也不再做作,连忙起身上前,跪倒在地,行礼说道:“本多正信感主公礼遇之恩,愿向主公效忠。”
氏宗见本多正信愿意投效,心中大喜,本想直接就认命他为足轻大将,不过想到他之前并无名气,又无功劳,如果直接认命的话,恐其他家臣心生不满,所以立刻打消了这个念头,反正凭他的本事,以后想要立功的话,也并不困难。
只听氏宗兴奋的开口说道:“好,我接受你的效忠,任命你为足轻头,年俸六十贯,并封你为军师,以后如有立功,另行封赏!”
“属下多谢主公。”本多正信听完也很高兴,虽然主公只认命他为足轻头,不过这可比在松平家当鹰匠强多了,要是自己继续呆在松平家的话,不知道要等到什么时候才能获得足轻头的身份。
再说这个军事头衔,虽然没有什么实质性的作用,也不会增加任何俸禄,不过能获得这个头衔,说明主公已经承认了自己的能力,这才是真正让他高兴的原因。
本多正信想到,在松平家这十余年来,他的能力从来没有得到他人的认可,如今得到主公赏识,他又怎么能不以死相报呢。
蜂须贺正胜等三名家臣,怕主公遇到危险,所以一直在门外没有走远,他们听主公在屋内大声召唤,连忙走了进去。
等众人坐定之后,氏宗开口介绍道:“诸位,此乃本家新进家臣本多正信,我已认命他为足轻头,并且封为军师。”
当三名家臣听说主公话费这么大力气,只为招收眼前这名身体瘦弱,又毫无名气的武士当家臣,并且还让他成为军师总参军务,心中难免有些意见。
氏宗没给他们说话的机会,直接说道:“蜂须贺正胜,此次你功劳不小,若不是你的话,本家也不会得到本多正信这名人才,除赏钱百贯之外,以后每年年奉增加20贯,已昭此功。”别管真假,反正刚才氏宗是将蜂须贺正胜骂了一顿,免得他心中结下疙瘩所以才会有此封赏。
蜂须贺正胜还再为主公封本多正信为军师的事情而感到不满,所以听到封赏后,只是没精打采的答道:“属下多谢主公赏赐。”
氏宗见在坐家臣们心生不满,但却对此丝毫也不担心,他相信,用不了多久,家臣们就会改变现在对其的看法,而本多正信现在缺少的知识一个证明自己能力的契机。
既然已经将本多正信招到麾下,那么此次三河之行的任务就算圆满完成了,只听氏宗说道:“既然上县城危机已解,我打算明日便率军返回尾张。”
氏宗话音刚落,本多正信连忙说道:“主公,属下以为此时并不宜回军。”
在做众人中,除了本多正信外,就数山内一丰身份最低,但他同时也是跟随氏宗时间最长的一个,在他眼中,主公算无遗策,到目前为止可以说战无不胜,攻无不克,所以不管主公说什么,他都觉得是最可行的办法,其信任的程度已经到了狂热的地步。
他本就瞧不上这名新进的家臣,本多正信不说话还好,这一说话,山内一丰可就不干了,还没等氏宗说话,山内一丰便火药味十足的说道:“主公决定的事情,你只要照着执行即可,还轮不到你来指手画脚。”
蜂须贺正胜听完,也不住点头,这些话也是他心中所想,虽说,他对主公的崇拜还到不了山内一丰的地步,不过,每每作战主公皆以少胜多,且伤亡不大,主公那从容的身影,已经深深的刻在他的脑海之中。
前田利家不愧有老好人的称号,又是正统武士出身,涵养高出两人不止一筹,虽然心中也非常赞同山内一丰的话,但却不会像蜂须贺正胜那样大大咧咧的表现出来。
家臣们的各种表现,坐在主位之上的高山氏宗尽收眼底,不过却并不担心,如果本多正信连这点困难都解决不了的话,那他也就真是名不副实,浪得虚名了。氏宗到要看看他将如何服众。
氏宗没有直接对山内一丰进行斥责,而是冲着本多正信淡淡的说道:“你说说看。”
本多正信见家臣们对自己并不友好,甚至抱有敌意,所以也不敢大意,如果要是处理不好和其他家臣之间关系的话,恐怕自己的形象就要在主公心中大跌了。
不过他虽然慎重,但也不会因此退缩,他有信心只要能让他指挥一次合战,就可以扭转这种被动的局面。
本多正信相信,机会离他应该不会太远。想到这里,只听他开口说道:“敢问主公,可否接到织田大殿让您回军的命令?”
氏宗摇了摇头说道:“主公交给我的命令是援助上乡城,现在上乡城之危已经解除,在此地多留无意,不知正信想到什么?不妨直说”
本多正信见主公摇头,他继续说道:“既然大殿没有下达让主公回军的命令,属下以为,这可能是大殿觉得您此次出阵的功劳还不够,如果草率回军的话,大殿虽然嘴上不会说什么,但心中不免要对您的评价低上几分,还请主公三思。”
--------------------------------------
求收藏,求推荐,小丑拜谢诸君......
第九十二章 幡豆攻略
氏宗听完本多正信的猜测之后,心中豁然开朗,本多正信说的很有道理,他太了解织田信长了。
信长此人,常常是心里有话,却不明说,总喜欢让家臣们自己去揣摩,这个习惯在氏宗看来非常不好,有时候就是因为信长不说明,而耽误不少时间。
氏宗想到,当初自己当犬山城城代的时候,就吃过这个亏,要不是自己见机快得话,别说半年,恐怕不当个三五年的城代是没希望回家了。
而这次救援上乡城和上次及其相似,信长也是没有派来任何人传达命令,甚至连个指示都没有下达,他才不相信,信长对三河之事毫不知情呢。虽然信长没说不让自己回军,不过要是真回去,估计到时候信长一生气,没准还得把自己踢回三河。
他不由得对本多正信高看了一眼,此人的战略眼光有些稀松平常,不过这揣摩上意的细腻心思,却非常人可比。他没有和信长接触过,就能想通其中关节,还真是不简单,要是用好了,可比向之前那样闷头傻干强多了。
想到这里,只听氏宗开口说道:“正信所说似乎也有些道理,不过如果不回尾张,现在又该何往?”
“主公,属下在之前便已经听说,本证寺空誓率众盘踞在幡豆郡西尾城内,本证寺空誓的影响力虽然不如本愿寺那般强大,但在东海道地区,也算得上是首屈一指,如果能将其讨取的话,那么西三河一向一揆就会群龙无首,光靠上宫一寺,也翻不起什么大浪了。而本证寺空誓一死,恐怕就连东三河也会受到影响,如此一来,距离平定一向一揆的日子也就指日可待了。”