LOGO
首页 小说列表 排行榜 搜索

    《带着异能兴农家作者:捡贝拾珠》-第92页

  • 第1页
  • 上一页
  • 下一页

    温馨提醒:系统正在全面升级。您可以访问最新站点。谢谢!

      徐九菊和丈夫梁德贵两口子经营着宏远爹开办起来的门市部,才多半年(从三月份开始),就挣了二十多两银子。秋后梁世荣老两口进了养老院后,又搬进了宽敞明亮的东里间屋。整个一个大宅院,前头卖货,后面住他们一家三口。大门不出,“哗哗”的银子就挣了手里了。把徐九菊高兴得睡梦里都是笑,打心眼里感激二大伯子两口子。

      见宏远娘大年夜里有求与自己,何况也不是什么大事。自己孩子已经一周岁四个月了,已经服下饭来,省出一口给弃婴,既做了好事,还报答了二大伯子两口子的恩情。心里这么一想,便高高兴兴地跟着宏远娘来了。

      “大年夜里,让你跑一趟。”宏远爹说,算是打了招呼。

      “二哥这是说什么呢?二嫂的事,我不帮忙谁帮忙呀?!”

      “说的也是。”宏远爹说着站起身:“你们说话吧,我倒外面看看去。”他是大伯哥,弟媳妇解怀喂孩子,自是不能在跟前的。

      小女婴还真的是饿了,一逮住徐九菊的奶?头,便用力地吮了起来。一会儿就发出了“咕咚咕咚”的吞咽声。

      梁玉云好奇,凑到跟前看女婴吮奶。小宏根见状,也趴过去看。

      梁晓乐也赶紧凑过去。无论在什么时候,她都让自己表现的特别符合这具小身体。

      “她的头真小。”梁玉云指着女婴说。

      “你看这小手,手指头真细。”梁晓乐不失时机地跟上一句话。

      “看见了吧,你们都是从这么小长大的。”徐九菊对着三个好奇的孩子说。

      “咳,作孽呀,”宏远娘叹息道:“大年夜的,就往外仍孩子。要是不被发现,还不冻死了。”

      “说不定啊,有人专门瞅着你们哩,谁让二嫂心眼好呢!”徐九菊笑了笑,说:“也许是孩子来的不明,怕明天被拜年的人们发现了,趁着天黑赶紧扔出来!”

      宏远娘点点头:“这样一来,可把我害苦啦。今天大年夜,明天大年初一,大过年的,上哪里找奶母去?新生的婴儿,又什么也吃不了?!”宏远娘发起愁来。

      “二嫂,你先别发愁哩。今晚上有这一顿,能顶到头明。那时我们也就起来拜年了。我先过来给她吃吃。然后再去拜年。明天和后天这两天,全包在我身上。等送完家堂(初二早起送家堂),你就可以串门子找人了。”

      “只是委屈了侄女平平了。”宏远娘不好意思地说。

      “她都快一周岁半了,什么也能吃了。少吃一天奶,也饿不了哪里去。要是门市上不忙的话,我也可以帮你带。就怕德贵一个人忙不过来。”

      “三弟妹有这个心,我就十分感激了。买卖上的事已经够你们忙的了,何况还有平平,我是断不能把孩子长期撂给你的。再说还有孤儿院哩,让她们也给找找。实在不行,过了年就买只奶羊,用羊奶喂养。”

      “倒是有这样的。我看这个小女孩儿挺俊巴,平头正脸的,你干脆收个养女带在身边,将来也好给乐乐做个伴儿。”

      “这个我倒没考虑。“宏远娘说:“有孤儿院呢,放到那里也一样。”

      “怎么能说一样呢?”徐九菊一脸认真地说:“孤儿院里的孩子都姓孤,将来都知道自己是孤儿。你收了做养女,就让她姓梁。弃婴的事瞒住她,她还以为是你亲生的呢,将来和你亲。”

      ………………………………

      (注1 :指婴儿张着嘴转着头找奶头的动作。即“捉”的意思。)(未完待续)

      正文 第一百五十七章 三姑的婚事

      “这样对孤儿院里的孩子不公平,显得有亲有后。”宏远娘说。

      “这个怎么能和孤儿院里的比呢?放到你门口,就是给你的。反正在哪里也是你供养,只是名分不同罢了。”徐九菊看了宏观娘一眼:“二嫂考虑的也忒多。”

      妯娌二人说话的时候,小女婴已经吃饱了,吐出奶?头,脸冲着徐九菊的怀里,“呼呼”睡着了。

      宏远娘赶紧抱过来,把她轻轻的放到炕上,又把自己的被子盖在女婴的身上。

      “我考虑这个孩子远不了。保不住就是咱村里的。咱不知道她是谁家的孩子,他们却知道孩子是他们家的。”

      “嗯,兴许是。不过呢,你把孩子养大了,他们断没有再相认的理儿。要是那样的话,他们就忒缺德带冒烟了。你就是不承认,他们也没法。”

      “咳,为了孩子,只要父母认,我还是愿意让她们骨肉团聚的。”

      “二嫂你心忒好。”徐九菊说着站起身:“咱说好了,在你雇不到奶母之前,全是我的事。你不要为这个孩子吃奶发愁。我走了。”

      “我送送你。”宏远娘说着,就要点灯笼。

      “别了。这几步道,闭着眼也能走回去。二嫂你别动,我一个人走得快。”徐九菊说着,一阵风似的出了门。

      宏远娘在后面紧追慢追,追到大门口,直望到徐九菊的身影消失在夜幕中以后,才转身把大门上了门闩,走回屋里。

      “小妹妹已经睡着了,你们也都回自己的屋里睡觉去吧。”宏远娘对还围着小女孩儿看的梁晓乐,梁玉云和小宏根说。

      “娘,小妹妹叫什么名字呀?”梁晓乐问。短暂的接触,不知道是可怜孩子,还是鄙视她的父母,梁晓乐已经喜欢上这个小弃婴了。

      “今天是大年夜。又是除夕,就叫晓夕吧。”宏远娘想了想,说。

      “叫孤晓夕呀,还是叫梁晓夕?”梁晓乐又问。她见徐九菊动员宏远娘认养女。想落实一下。其实她心里是不赞成宏远娘认养女的,究竟为什么,她一时也说不清楚。

      “这个明天再说。你们快睡觉去,明天还得早些起来,要不你哥哥他们过来了堵被窝里。”宏远娘催促道。

      三个孩子慢慢腾腾,很不情愿地回自己的屋里睡觉去了。

      ……………………

      “三弟妹动员我抱养这个孩子。”宏远娘把睡熟的小女孩儿往里抱抱,给宏远爹腾出地方来睡觉。

      “你决定抱养了?”宏远爹问。

      “没有。不过,心里还真热乎乎的。”

      “我觉得你没这个必要。咱们已经有了宏远、乐乐,领养了玉云姐弟俩和孤儿冯良存。如今有了孤儿院,也是咱家办的。放到那里面还不是一个样?!哪个孩子咱不娇不喜啊。别显出亲的后的来。”

      “我也是这样考虑的。不过,这个孩子长的挺让人喜。又是送在咱家门口的。”

      “你别认为这是好事,保不定这里有什么阴谋呢?”

      “能有什么阴谋?”

      “当然,也不会有多大的阴谋,大不了想让咱给她(他)白拉扯孩子。”

      “我不相信天下有这样既贪心又狠心的父母。”

      “咳。树林子大了,什么鸟也有。”宏远爹叹了口气说:“如果你把这个孩子收养了,保不住。往后有那别有用心的人,就会把弃婴全送到咱家门口。那时候,你收养得过来吗?”

      书中暗表:这话还真让宏远爹说着了。从这以后,宏远爹家和幸福苑的门口,经常有刚出生的弃婴被放在那里。此是后话。

      见宏远娘没言语,宏远爹又继续说:“再说了,咱家的事够多的了。一个养老院,一个孤儿院,还不够你忙活的。具体的就不要再管了。”

      “倒也是。明天孩子们问起来,就让她姓孤。叫孤晓夕吧。”宏远娘说。

      …………………………

      整整一个年节,梁晓乐把兴趣全部转移到了弃婴孤晓夕身上。和梁玉云、小宏根三个小孩子,除了吃饭、睡觉,和梁宏远、冯良存和辛洛三个大孩子,在庭院里玩玩儿老鹰捉小鸡和藏猫猫的游戏,再就是躲在屋里。守着孤晓夕玩儿了。就是孤晓夕睡着了,也不肯离开,不错眼珠儿地盯着她看。

      不知是因为刚一出生就被父母遗弃可怜她,还是二十七岁成【创建和谐家园】性的心理对婴儿的特殊感情,梁晓乐从心里喜欢这个小女婴。

      啊呵,春节过后,我们的小主人公梁晓乐现实年龄五岁,心理上已经是二十七岁的老姑娘了啊。

      过完年后,宏远娘终究还是没有雇到奶母,只好买了一只奶羊,用羊奶喂养孤晓夕。因为工作忙,宏远娘也实在顾不过来,便把孤晓夕放在了孤儿院,指定两个做过母亲的女工作人员专门喂养。

      为此,梁晓乐的工作又增加了一项:每天夜里,从空间里弄些青草、杂粮让奶羊吃,还把奶羊的饮用水也换成空间水,一是让奶羊产更多的奶水,二是提高奶水的质量。好让孤晓夕吃到富足而高营养的羊奶水。

      梁晓乐又把精力倾注在了孤儿院里。

      这时,孤儿院里已经有了十五个孤儿。除了从勾栏院里救出的五个孤儿孤晓如、孤晓妍、孤晓妹、孤晓娥、孤晓婷以外,大多是接三岔五,邻村的人们送来的,这其中也包括孤儿李家信。

      只有一个起名叫孤晓门的,和孤晓夕的情况差不多,被放在了幸福苑大门口。

      据说,一个月前,那天是个有风的天气,小北风呼呼地刮着,冷得不行。一大清早,看门的梁大爷忽然听到婴儿的啼哭声。忙起身去看,发现大门口放着一个包裹,里面断断续续传出婴儿的哭声。

      梁大爷赶紧把包裹抱起来,送进了孤儿院。

      原来是个女婴,而且是个兔唇(腭裂)。

      被遗弃的理由很明显——残疾!

      由于被遗弃在了大门口,宏远娘给她起名孤晓门,以每月五百文的费用,给她雇了一个奶母。孤晓门也就离开孤儿院,随奶母一块儿生活去了。

      其余的十四个孤儿(包括勾栏院救出的五个和孤晓夕),有一个五岁的哑巴男孩儿齐明明,一个患小儿麻痹症的三岁的女孩儿郭大妮,还有一个十四岁的什么也不知道整天仰着脸“嘿嘿”傻乐的男性痴呆儿路新桥。

      为此,宏远娘安排了包括梁艳秋在内的六个工作人员,一个副院长梁赵氏看管。与养老院比,这里的工作人员比例最大,花费也最高。

      梁晓乐从心里佩服宏远爹娘的施舍精神。

      虽然明文规定:每个孤儿长大后,收取其所有收入的十分之一。但是,谁都知道,这是一个十分渺茫,遥遥无期的回报。尤其是残疾孤儿,你不养他一辈子,就是万福了。

      但梁晓乐必须这样做:她的异能和万有空间赋予了她这项责任——造福于人类。

      望着参差错落的孤儿们,梁晓乐感慨一番。决心尽最大的努力,为宏远爹娘,以及宏远爹娘的亲人们,创造更多的财富,让他们在富裕和快乐中,享受幸福和美好。

      这样一来,梁晓乐又把自己的时间、精力,几乎全部投放在了孤儿院里。只要别处没事,就在孤儿院里和孩子们一起玩儿。尤其是哑巴齐明明、小儿麻痹症患儿郭大妮、痴呆儿路新桥和女婴孤晓夕,是梁晓乐最关注的对象。

      让梁晓乐高兴的是:三姑梁艳秋和自已一样,也十分喜欢女婴孤晓夕。只要有时间,就守在孤晓夕身旁。哭了,抱抱她,哄哄她,给她换换尿布,拍着她的小身子哄她睡觉。有时还像母亲一样,给她说话,逗她乐。

      梁艳秋今年已经十七岁了。在这个时空里,已经是大姑娘了。多有的在这个年龄早已经结婚,有的甚至做了母亲。

      这个时空里的女人结婚早,一般都在十四、五岁。比梁晓乐的前世现代,整整提前了十年还多,母性也在遗传中过早成熟。梁艳秋对弃婴孤晓夕的喜爱,难道不是和自己一样,是成【创建和谐家园】性的心理对婴儿的特殊感情吗?!!!

      梁晓乐通过捡耳朵,知道梁艳秋的婚姻还没有着落。倒是有给介绍的,对方一打听是个“望门寡”,便没了回声儿。梁赵氏为这也是急火冒油的。无奈这是事实,想隐瞒也隐瞒不了。

      看来,她的“望门寡”的恶名,将使的她的婚事摇摇无期,甚至可能孤独终身。

      梁艳秋在孤儿院里心情倒是很开朗,对孩子和对同事,也有说有笑。但当她一个人独处的时候,眉宇间便飘起一丝儿愁苦。虽然很淡,很轻,梁晓乐还是扑捉到了。

      梁晓乐忽然想起自己对这个便宜三姑还有一个许诺:“我给你找个好人家”。这可是她当着大奶奶、三奶奶和梁赵氏等一大家子人说的。当时虽然是自己失口,但也是她的心里话。

      “咳,这些日子真是忙昏了头脑了,把自己的许诺忘得干干净净的了。”

      梁晓乐心里想。(未完待续)

      正文 第一百五十八章 “偷听”

      这时,孤儿院里已经有了十五个孤儿。除了从勾栏院里救出的五个孤儿孤晓如、孤晓妍、孤晓妹、孤晓娥、孤晓婷以外,大多是接三岔五,邻村的人们送来的,这其中也包括孤儿李家信。

      只有一个起名叫孤晓门的,和孤晓夕的情况差不多,被放在了幸福苑大门口。

      据说,一个月前,那天是个有风的天气,小北风呼呼地刮着,冷得不行。一大清早,看门的梁大爷忽然听到婴儿的啼哭声。忙起身去看,发现大门口放着一个包裹,里面断断续续传出婴儿的哭声。

      梁大爷赶紧把包裹抱起来,送进了孤儿院。

      原来是个女婴,而且是个兔唇(腭裂)。

      被遗弃的理由很明显——残疾!

      由于被遗弃在了大门口,宏远娘给她起名孤晓门,以每月五百文的费用,给她雇了一个奶母。孤晓门也就离开孤儿院,随奶母一块儿生活去了。

      其余的十四个孤儿(包括勾栏院救出的五个和孤晓夕),有一个五岁的哑巴男孩儿齐明明,一个患小儿麻痹症的三岁的女孩儿郭大妮,还有一个十四岁的什么也不知道整天仰着脸“嘿嘿”傻乐的男性痴呆儿路新桥。

      为此,宏远娘安排了六个女工作人员。宏远奶奶梁赵氏仍然任副院长,负责全面工作。

      梁艳秋在这里,是唯一一个没有结婚的工作人员。由于是在母亲手下,又是自己的哥嫂开的孤儿院,心情倒是很舒畅。和孤儿院里的孩子、同事。都有说有笑。梁晓乐每次来,看到的都是眉笑颜开的快乐的小三姑。

      谁知她的心里却装着如此多的苦水?!

      看来,“望门寡”深深地伤害了她,让她陷在里面不能自拔。

      梁晓乐见母女俩一个“心如止水”。一个“火烧眉毛”。尤其听了梁艳秋是因为过去对宏远娘不好,为了赎罪,才一门心思铺在工作上的。不由心里激动。对梁艳秋更加尊重和同情起来。

      猛然想起自己对这个便宜三姑还有一个许诺:“我给你找个好人家”。这可是她当着大奶奶、三奶奶和梁赵氏等一大家子人说的。当时虽然是自己失口,但也是她的心里话。

      “三姑,我不会让你失望的!”

  • 第1页
  • 上一页
  • 下一页
    技术支持:近思之  所有书籍
    北京时间:2025/11/03 17:37:31