温馨提醒:系统正在全面升级。您可以访问最新站点。谢谢!
“来。只要爹和娘他们来,我就跟着。”
“那。我给你——编好多——好多——草编玩具。”
啊,误人子弟啊!还真把我当成了喜欢玩具的小屁孩儿了呢。
“你不要再给我编了。”梁晓乐用手抓起提兜里的草编玩具,“回去我按照这个,学着自己编。你,应该去上学。”话一出口,梁晓乐感觉出这话很不合乎自己的年龄身份,不由脸一红。
“上学?和弟弟——一样?”
“嗯。上学可好玩儿哩。”梁晓乐赶紧回复孩子腔。
“我——嘴笨。”窦金平摇摇头,转身走了。不一会儿,就从西厢房里抱出两大捆马莲草:一捆半风干的,一捆是从野雀林里割回来的浓绿色的。
“马莲草——全带走。”窦金平说。
这一回梁晓乐没有谦让。点点头同意了。因为她不想在这里留痕迹,那样,空间里的马莲草运用起来,就自由多了。
小驴车刚套好,野雀林村的族长和酒席上那个浓眉大眼的中年男人。一前一后跑了过来。老远就招呼:“梁老板,梁老板,慢些动身。”
“族长。大哥,有事?!”宏远爹问道。经过昨天晚上那顿饭,彼此都熟悉了。说话也很随便。
“咳,今天早上我还没吃饭,五户没儿女的老人就找上门来了。问我他们进养老院的事,说的怎么样了?我把昨天晚上咱说的意思给他们说了说。谁知,五户老人异口同声地说要现在就加入。就是住闲房,也愿意去那里过冬。你看,这事儿闹的!”族长显得有些难为情。
“行啊。”宏远爹满脸堆着笑,“只要老人愿意去。这没问题。”
“那,宅院和地,是不是先过个手续?”
“让老人先住进去吧,宅子和地又跑不了。”
“还有呢。”浓眉大眼的中年男人说:“昨晚上回去以后,几个听说你买地的人就追到我家里去了,说愿意把自己的闲散地卖给你。尤其是村南挨着野雀林的那一方地。卖的劲头很大。要我问问你,能不能快些定下来。”
宏远爹一寻思,老人的宅院和地过户早晚不要紧,这只关系到自己的利益。如果卖地的人家紧着出手,那就是钱的问题了。自己再往后推,就显得没有诚意了。便说:“好吧,如果卖家考虑好了,我们可以现在就办手续。”又对站在一旁的窦建德说:“银子先从门市上垫付,结算货款时扣除,如何?”
窦建德点点头:“没问题!”
于是,宏远爹又卸了小驴车,和窦建德一起,到族长那里办理了地契过户手续,看了地块和五户老人,以及老人的宅子。
等赶到留路村时,天已快中午了。杨九树两口子自是又盛情款待。杨庭广母亲抱着梁晓乐,干女儿长,干女儿短,心肝宝贝地亲了又亲。
谈话间,宏远爹娘说起了在野雀林村的经历,以及来晚的原因。杨九树说:“大哥(杨九树和宏远爹同岁,生日比宏远爹小),你既然在野雀林村买了地,我们两个村离着又不远,干脆也在我这里买些地种得了,那样,我们走动的就更勤了。”
宏远爹说:“你给我捎听着点儿,有卖的,我就买。”
“行,大哥,你䞍好吧!”杨九树高兴地说。
在一旁捡耳朵的梁晓乐心里那个高兴:第一次出门,定下了两个发展基地、发现了空间马莲草的用途、知道了野雀林的传说,以及将来与自己可能有的联系……
哇塞!收获颇丰啊!!!
哇塞!农村真是一个广阔的天地,只要你用心去爱它,关注它,你的脚步走到哪里,事业就会开拓到哪里!
梁晓乐心里又一次鼓满了春风!
…………………………
马莲草对宏远爹娘来说,实在是可有可无的东西。因为女儿喜欢上了窦家孩子编的草编玩具,声言要自己学着编,也就随着孩子的心性,她愿意怎样就怎样好了。把两捆马莲草拉到家里,往草棚子里一放,完事大吉。
宏远爹娘的态度,在梁晓乐的预料之中。编织马莲草包装袋,只是她自己的设想,还没有与宏远娘进行灵魂沟通。不知者不为过嘛!
趁宏远爹娘不在眼前的时候,梁晓乐闪进了空间,用异能割来相等数量的分层马莲草,与野雀林的进行了调包。这样,分层马莲草就成了名符其实的野雀林马莲草了。因为梁家屯里的人们,除了宏远爹娘以外,谁也没有见过野雀林里的马莲草长什么样子。而宏远爹娘的心思,又没在这上面。
梁晓乐小小地庆幸了一把,吃过晚饭,就从整捆里抽出一把,躲到自己屋里动起脑筋来。
她首先量了量窦金平送给她的那个草编提兜,原来是六寸见方。
于是,她把分层马莲草一层层揭开,按照草编提兜的尺寸,截好经纬,又找来一段木条压住经线的一端,然后按照窦金平教的方法,一根根的交叉编织起来。
分层马莲草比野雀林里的马莲草宽两、三倍,编织速度大大提高。很快,梁晓乐就编够了长度。
当把两边捆到一起的时候,梁晓乐却发现了问题:把对应的两根捆在一起,两个捆节之间出现了一个足以掉出大黄豆粒儿的空隙。装上半袋子干果,提起来一看,所有经纬相衔接的部位,也都出现了肉眼看得见的缝隙。
梁晓乐琢磨了琢磨,原来是叶片的宽度造成的。
看来,宽度不合适。
于是,她把分层马莲草叶片竖着一分为三,宽度和野雀林里的基本相等。又编了一个。
嘿,问题解决了——捆节处虽然还有肉眼刚刚看到的小孔,盛米面等细碎的东西不行,却能装绿豆以上的所有物品。
梁晓乐赶紧把提手儿编起来,捆好,又把刚才的干果装进去,提一提,感觉与前世商店里提供的用来盛粮食的厚塑料袋没多大区别。只不过那个透明,这个是绿色的。那个一动“哗哗”响,这个多少有些弹性,盛上物品往下坠一些。经纬相衔接的地方,缝隙也没了。
梁晓乐一鼓作气,用同样的方法,编织了两层、三层的,尺寸也由六寸变成七寸、八寸。结果,手感与六寸的几乎一样,柔软而有弹性。
一夜未睡,梁晓乐摈弃异能,用不同层数的分层马莲草,编织出了六寸到一尺的五个尺寸的方方正正的草编包装袋(因为有提手儿,也可以叫草编提兜)。同时也体验了编织的快乐。把个梁晓乐高兴得在屋里直蹦高。
第二天上午,梁晓乐赖在宏远娘的怀里,对接上灵魂,把自己的所思所想,灌输到宏远娘的脑海里。
梁晓乐之所以要这样做,是因为草编包装袋着这个时空里还是空白,宏远娘根本没听说过,更没见过。仓促对接灵魂,当时是可以应付。但过后宏远娘势必因为不理解而感到痛苦。
再一个原因是,这个不同于买宅子买地。
发财致富是每一个人的梦想。拥有更多的土地和房屋,也是每一个人的潜意识。一旦条件成熟,再用外力促进一下,就会变成他(她)自己的行动。在这方面对接灵魂,梁晓乐没有顾虑。(未完待续)
正文 第一百四十九章 动员
而对于一些临时出现的问题,灵魂对接后处理了,事情也就结束了,不会给宏远娘造成心理负担。梁晓乐也一直乐此不彼。
草编包装袋则不然,这是一项长久的、有众多人参与的工作。每时每刻,都会出现这样或那样的问题,需要宏远娘这个主要负责人去解决。
所以,必须把工作做到头里,把自己的想法融进宏远娘的思想里,变成宏远娘的思维。让她对草编产生兴趣,并逐步了解它的功能,理解在养老院里发展草编产业的伟大意义。然后全身心地投入进去。
这样,就是自己当时不在场,宏远娘也能应付一些临时出现的问题。
果然,灵魂对接以后,宏远娘对草编产生了浓厚的兴趣。对在养老院里发展草编包装袋,也有了很大的信心。
梁晓乐一看条件成熟,便通过灵魂对接,让宏远娘召开了一次“阳光养老院老人座谈会”。
书中暗表:阳光养老院开会的形式,除重大事件不得不设主席台以外,一般情况下,都以座谈会的形式进行。一来是为了对老人尊重,近距离接近。二来么,也便于梁晓乐与宏远娘灵魂对接。有些想法和看法,还得借助宏远娘传达出来!
这次座谈会也不例外。宏远娘虽然理解了草编包装袋并产生了兴趣,真要让她讲出来,还有一定的距离。
在阳光养老院老人座谈会上,宏远娘精神焕发地坐在沙发椅上,在她的身旁,依偎着一刻也离不开她的“跟屁虫”梁晓乐。对这,养老院里的老人们,以及所有接触过宏远娘的人们都已司空见惯,认为是宏远娘宠爱这个娇小聪颖的小女儿,也就见怪不怪了。
宏远娘侃侃而言:
宏远娘(梁晓乐):“我手里拿的这个草编物件,是一个九岁的孩子用普通马莲草编的。盛着草编玩具送给了乐乐。”
之所以用窦金平送的这个做样品给大家看,是梁晓乐考虑到自己这具小身板儿还太小,不可能编织出像样的草编袋子的。她把自己熬了一夜眼所编出的包装袋,统统放到了空间里。她必须配合自己的形象。仍然给人一个什么也不懂得,四岁了还一刻也离不开娘亲的小奶娃。
宏远娘(梁晓乐):“我们可以叫它提兜,也可以叫它包装袋。它可以盛草编玩具,也可以盛别的物件。比如,水果,干果,青菜之类的。我看了看。这个编织起来很容易,以经纬为基础,按一定规律互相连续挑上(纬在经上)、压下(纬在经下),构成花纹。技法很简单,很容易学。
“我们这里的风气很好,大家都抢着找活儿干。可我又想不起让大家做什么好。当我在野雀林村【创建和谐家园】儿子的家里,发现了这个草编提兜以后,忽然产生了一个念头:让养老院里的老人们。也学着编这个。好学,坐在屋里就行,风不着雨不着的。是一项很适合老人做的工作。谁知心里刚这么一想,孩子们就在野雀林里砍回一大捆来。
“野雀林过去又叫迷林。传说,凡是走进去的人,没一个出来的。乐乐和她干娘的一个儿子,一个女儿进去以后,把全村的人都吓坏了,都说出不来了。我也很着急,就在树林边上,向我们的院长老天爷爷祷告,让他救救三个孩子。时间不长。三个孩子果然出来了。还带回来一捆浓绿色的马莲草。这一点,野雀林村的大娘大爷可以作证。”
新来的十个野雀林村的老人们闻听,热情一下高涨起来。你一言我一语地议论开了:
一个老头说:“副院长说的一点儿也不错。我们那里老常年家就有这个传说,进去了就甭想出来。我们村里,没一个人敢去里面。”
一个老太太说:“副院长那天在那里,可把我们村给震了。人们都说。要是求不懂老天爷爷,三个孩子绝对出不来。大家对咱副院长可敬佩了。眼见为实啊!”
另一个老太太说:“我们就是冲着咱这里的‘神气儿’来的。”
宏远娘笑笑,拿起桌上的分层马莲草,又对大家说:
宏远娘(梁晓乐):“这就是从野雀林里拿回来的马莲草。无论长和宽,都是我们这里的普通马莲草的两三倍。浓绿浓绿的,还能分层。大家想想,都十月低了,我们谁见过田野里还有绿色的马莲草?谁见过能分层的马莲草?当时我也很奇怪。忽然联想到自己见到草编提兜时产生的念头,心里一下明白了:这是院长老天爷爷知晓了我的心思,就让孩子们从野雀林里给带出来,要我在这上面做做文章,把它开发成阳光养老院的一项产业呢!”
借助院长老天爷爷的旨意,也是梁晓乐再与小玉麒麟谈话以后,临时想起来了。
宏远娘(梁晓乐):“自从野雀林村、留路村回来以后,我心里就一直考虑这件事。老天爷爷也是为了我们大家好,让我们动手动脑搞编织,既锻炼了身体,还活动了脑筋,有利于身体健康啊。如果能投放到社会上去,对人们的生活还有很大帮助。于是,我就想在我们阳光养老院里开一个草编公司,编织和经营草编包装袋。
“之所以叫包装袋,是因为它可以包装任何东西。对人们的生活有帮助,是说等我们编织的多了,就放到社会上去流通。让店家出少量钱购买,免费供应买他货物的买主。这样,出门没有带家什儿,或者带家什少的人们,不至于两只手拿着东西往家走。而我们养老院里,也可以收一些手工费。
“对于草编,我也是个外行。除了手里的这一个,和咱们平时用的篮子篓子以外,再没见过别的。我想让我们养老院里的老人们都集思广益,各尽所能,编织出更多形式的草编提兜,或者叫包装袋。”
“既然我们要开公司,要搞盈利,我们养老院里的规章制度也做一下修改。
“往后,草编也和爱心积分卡联系起来。编织四个时辰,记一个积分。和别的工作一样,也是累计积累,不论一天或是两天,只要编够四个时辰,就记一个积分。因为我们有了一项可以盈利的事业,往后,爱心积分卡从此添上一项功能:可以用来换取现金。按照当前行情,一积分换取八文钱,相当于一个整壮劳力出一天工的工钱。不过,因为住在这里吃穿看病都不用自己掏钱,没有特殊情况,一般不提倡过多支取。现规定每人每月最多支取一百文钱,扣除十二个半积分。
“从此以后,养老院提倡发明创造。无论在哪方面,只要创造出一样新的东西,草编方面叫新样式,无论大小,一律奖励积分十个。
“草编场地暂时安排在会议室里。由于所用场地很小,一块平地、平木板、桌子、凳子,甚至在膝盖上都行,等大家熟练了以后,可以自行安排。喜欢清静的可以一、两个人在家编织,喜欢热闹的三五成群凑在一起,边编织边说笑,动手动嘴动脑,把干活变为娱乐。
“好了,我今天就给大家说这些。希望大家齐心协力,不辜负老天爷爷对我们的厚望,把这项产业开发出来。大家还有什么不理解的,可以提出来。”
“这个能装东西?”
宏远娘(梁晓乐)刚一说完,挨着宏远娘坐着的梁钱氏钱如伏,拿起来那个草编提兜,很不相信地问了一句。
宏远娘(梁晓乐):“这个是普通马莲草编的。从野雀林里带出来的马莲草,比这个还坚韧,而且还可以分层,要厚有厚,要薄有薄。叶片也宽,大家可以竖着劈开用。为了区别普通马莲草,我们就叫‘分层马莲草’吧。大家传着看看。”宏远娘把一把截开的分层马莲草,分发给身边的老人,让他们在座位上往下传。
“嘿,还真能揭开了呢?”
“1,2,3,4,5,6,7,能揭七层。”
¡°Ò»²ã±ÈÃÞÖ½»¹±¡£¬È´ÞÓ²»¶Ï£¬Õæ½áʵ¡£¡±
“这么宽,还真的得劈开用。”
“…………”
人们七嘴八舌,纷纷议论起来。
“这分层马莲草长,不用截开,可以像织布一样,来回拐。然后把两边用线缝起来,就是一个袋子了。”王奶奶说。
“经线也可以双着。把一头挂在钉子或者小木橛儿上就行。只是不能留提手儿。不过,比这个好编。”大奶奶说。
宏远娘(梁晓乐):“可以不用留提手。编个袋子就可以。拿时一撮巴,就可以了。”梁晓乐忽然想起自己前世用的成卷的食品袋,那个就没有提着的东西。那天夜里怎么就没想到这个呢?
“要是这样,就快多了。”大奶奶欣喜地说。
“编多大的尺寸呢?”人群中有一个老人问。
宏远娘(梁晓乐):“为了放在一起整齐好看,我们可以暂时编成六寸、七寸、八寸、九寸到一尺,长宽一样的五个尺寸。可以根据材料,适合编哪个尺寸的,就编哪个尺寸的。以不耽误材料为原则。”(未完待续)
正文 第一百五十章 推销(一)
宏远娘(梁晓乐):“其实,我也不会编。也是头一次见到,是老天爷爷让孩子们在野雀林里砍回一捆马莲草来,我才兴的这个心。咱大家集思广益,想编什么样的,就编什么样的。哪个好,咱普及哪个。刚才说的也是个大概,大家尽量创新,编织出各种各样的来。当我们确定了规格以后,再大批编织。”
“编多少算一天呢?”又有人问。
宏远娘(梁晓乐):“因为这个在我们这里是新鲜事,不实行计件,你只要参与,就按时间记积分。如果编的好,创出了新花样,或者把质量提高上去了,就是两天编一个,照样按编制时间记积分,同时还享受十个积分的奖励。”
“这么宽松啊?”
“要这样,就全凭自觉了!”
“你们没看出来呀,这是院长怕咱们寂寞,在千方百计打发咱的功夫呢。”
“就是。手头没个活干,总感觉没意思。不能挣积分啊!”