LOGO
首页 小说列表 排行榜 搜索

    《带着异能兴农家作者:捡贝拾珠》-第20页

  • 第1页
  • 上一页
  • 下一页

    温馨提醒:系统正在全面升级。您可以访问最新站点。谢谢!

      说完又“咚咚咚”磕了三个响头。然后抱住宏远娘,哽咽着说:“慧敏,这些年委屈你了。因了这件事,父母哥嫂嫌弃,村里的人们瞧不起,小贼们看我们好欺负也来偷,我们穷困潦倒,甚至还去要过饭儿。可老天爷爷洞察一切,全看到了,知道我们被冤屈了,变着法儿地帮助我们呢!有老天爷爷给我们撑腰,往后我们一定要抬起头来做人,扬眉吐气地活着,咱没做亏心事,谁也不怕,谁要再欺负咱,老天爷爷会帮咱再欺负回他们去。咱有救了,慧敏,老天爷爷睁开眼了,咱有救了。”说着竟啕嚎大哭起来。

      (感谢《重塑幸福》作者琉璃雪娇娇送的七夕仙兽灵雀,感谢《磨合期之阵疼》作者三牛AA的长评。谢谢大家的支持!)

      41¡¢ÕÒàïàïÍæ¶ù

      (求收藏,求推荐,谢谢大家!)

      宏远娘边听边点头,早已是满脸泪水,见宏远爹大哭,也忍不住放出声来。

      见宏远爹娘烧香磕头拜谢老天爷,梁晓乐一开始觉得好玩儿,捂嘴不让自己笑出声来。后来,见他们说的如此真挚,如此感人,竟激动地大哭起来,自己也陪着掉起了眼泪儿。

      虽然有点儿小虐,宏远爹、宏远娘:请原谅,谁让我这具小身体太小,不能用平和的办法弄出东西来,一惊一乍地【创建和谐家园】着你们了。我会以更多的财富、更丰厚的物质补偿你们的。

      说到做到,既然惊动了,干脆一不做二不休,再把苹果和梨也都装满篓子,和无花果、紫枣一起卖去。反正是一趟,多卖个儿是个儿。现在这个家里最缺的就是钱。

      宏远爹娘发现苹果和梨后,自是一番惊喜。有了粮食、无花果和紫枣的变化,他们从心理儿上已经接受是“老天爷爷”的馈赠,也就没有表现出极大的震惊。

      让梁晓乐欣喜的还有一桩大事:宏远娘果然蒸出了香喷喷的大米饭。

      原来,梁晓乐在自己和宏远娘的脑海里,把蒸米饭的方法演示了一遍,然后用异能保存。宏远娘脑海里便有了做大米饭的印象,按照步骤一步步做下去,终于蒸成功了。又炒了一个白菜、一个油菜,虽然没有肉,一家人吃得都津津有味。

      有了无花果和紫枣的喜悦,宏远爹虽然心疼这么吃太浪费,但也没说什么。

      梁晓乐很为自己又发现异能而高兴。照这样,这家的生活很快就会提高上去。前世的她可是经常帮妈妈下厨的,炒的一手好菜,做的一手好饭。妈妈都夸她厨艺比自己的还好。

      灵魂对接,给力啊!!!

      ……………………

      吃过午饭,宏远见爹爹没有出门的意思,一个人跑到大街上和小伙伴儿们玩儿去了。他是最烦带梁晓乐出去的,只要一个人能偷着跑出去,绝不惊动梁晓乐,嫌累赘。

      梁晓乐自然知道小萝卜头宏远的心事,也不与他计较。一个人在家又没意思,想起上午三奶奶的话,便黏在宏远娘怀里打磨(淘气),缠着宏远娘去串门。

      ¡°ÎÒҪȥàïàï¼ÒÍæ¶ù£¡ÄÎÒÒªÕÒàïàïÍæ¶ù£¡¡±

      “去人家家里干什么?送膈应!”宏远娘木木地不带一点儿表情地说。

      ¡°²»Â¾ÍÈ¥Â¾ÍÈ¥ÕÒàïàïÍæ¶ù£¬¾ÍÈ¥ÕÒàïàïÍæ¶ù¡£¡±Ëµ×Å£¬Ð¡ÑÛÀá¶ù¾ÍÒªµôÏÂÀ´¡£

      “孩子要去,你就领她去一趟吧。三大娘脾气好,去串串门吧。”宏远爹一旁帮腔。

      宏远娘还想拒绝,梁晓乐赶紧摸住她的耳垂,对接上灵魂。

      “好吧,为了这个孩子!哎,德福,我这些日子从来没去过三大娘家,是不是该拿点儿东西呀?”宏远娘(梁晓乐)说。

      “拿着点儿吧,她家孩子多,带点儿好分的。”宏远爹嘱咐道。

      ¡°°¥¡£¡±ºêÔ¶ÄÁºÏþÀÖ£©´ðÓ¦×Å£¬À´µ½Î÷Àï¼ä£¬¿´ÁË¿´£¬Ã»ÓмÒʲʢ¡£ÄÃÀº×ÓºÍóÍÂáÓÖÌ«ÏÔÑÛ£¬ÔÙ˵»¹µÃ±§×ÅÁºÏþÀÖ£¬²»·½±ã¡£

      宏远娘把梁晓乐放到炕上,从炕东头的被子上腾出一个包袱,铺在炕上,往里面捧了一大捧无花果,一大捧海棠果。梁晓乐笑着又用小手往里各捧了一捧(也就几个),然后出溜下炕,又拿了四个苹果和四个甜梨,都放在包袱里。

      宏远娘看了看,也没说什么,把包袱对着角捆好,提着包袱抱着梁晓乐出了门。

      三奶奶的家离着宏远他们的家还近,只隔着一条胡同。位置在胡同中间,大门冲西。进门一堵影壁墙,左边就是庭院。北房三间正屋,两间耳屋,有东西厢房,在西厢房门南侧有一口井。

      整个格局,与宏远奶奶家以及宏远家的基本一样。只是宏远家没有盖东西厢房而已。

      看来,这里的家庭住宅基本是一个格局。

      三奶奶正在堂屋看孩子,见宏远娘进了门(农村里只要有人在家,都不锁大门,),忙起身出屋门迎接。

      “德福媳妇,快屋里坐。”

      ¡°Èý´óÄÀÖÀÖÒªÕÒàïàïÍæ¶ù¡£¡±ºêÔ¶ÄïÁ¬´òÕкô´øËµÃ÷À´Òâ¡£

      “来吧!小孩子多会儿也是喜欢和小孩子玩儿。我家孩子多,往后你就带乐乐过来玩儿。”

      宏远娘走进屋里,把包袱里的东西拾到堂屋里的桌子上,然后把包袱袖了起来。这也是串门的规矩,要不然,一会儿人家不会让你空着包袱走。宏远娘虽然患有抑郁症,但人情交往还是懂滴。

      “你这个侄媳妇,来就来吧,还拿东西干什么,咱是一大家子,不要见外。”

      “都是山坡上寻来的,给孩子们尝尝,也没多少。”宏远娘(梁晓乐)说。

      ÌÃÎÝÀï³ýÁËàïàïÍ⣬»¹ÓÐÒ»¸öÁù¡¢ÆßËêµÄСŮº¢¶ù¡£Á½¸öÈËÕýÔÚ¶ºÓ¤¶ù³µÀïÒ»¸öÎå¡¢Áù¸öÔ´óµÄСÄк¢¶ù¡£

      “这是……”宏远娘(梁晓乐)望着孩子们问。

      三奶奶指着那个六、七岁的女孩儿说:“这是你大娘家的孙女,德旺家的二妮儿,叫翠翠。”又指着囡囡和婴儿车里的小男孩儿说;“这是我家德恩家的一个妮儿一个小儿。今天他们都去地里起白菜去了,把孩子撂给了我。”

      ÁºÏþÀÖ¼û¼ûÃæÀñ¶ù¹ýÁË£¬¸ÃÎʵÄÒ²ÎÊÁË£¬±ã´ÓºêÔ¶ÄﻳÀïÏÂÀ´£¬´Õµ½Ó¤¶ù³µÇ°£¬ºÍàïàï°¤ÔÚÒ»Æð¡£

      ¡°ÀÖÀÖ£¬ÄãÌßÎÒµÄë¦×Ó°É£¿¡±àïàïÏë×ÅÉÏÎçÏþÀÖ¸øËýÎÞ»¨¹ûµÄÊ£¬Ö÷¶¯°Ñ×Ô¼ºÊÖÀïÌá×ŵÄÒ»¸ö²¼ë¦µÝ¸øÁºÏþÀÖ¡£

      ÁºÏþÀÖǰÊÀ¼û¹ý¼¦Ã«ë¦×Ó£¬È´Ã»¼û¹ý²¼ë¦£¬¶øÇÒÉÏÃæ»¹Ë¨×ÅÒ»¸ùÉþ¶ù¡£×ó¿´ÓÒ¿´£¬²»ÖªµÀÔõôÌß¡£

      “这样踢。”翠翠从晓乐手里要过布毽,拉起上面的那根绳儿,布毽垂下去,正好到她脚前,然后用脚的一侧去踢布毽。布毽踢出以后,用手往回一拉,再用脚一踢,这么一踢一拉,布毽不停地被踢出拉回,很是好看。

      Ô­À´£¬Ìßë¦×ÓÔÚÕâ¸öʱ¿ÕÊÇÅ®º¢×ÓµÄÒ»´óÓÎÏ·¡£ë¦×ÓÒ²Óв¼ë¦×Ó¡¢¼¦Ã«ë¦×Ó¡£²¼ë¦×Ó¾ÍÊÇÓÃËé²¼Ìõ·ìÖÆ£¬ÏÂÃæÓÃÁ½Ã¶ÖÆÇ®£¨ÌúƬ¡¢Ìú»·¶¼¿É£©Ñ¹ÖØ£¬·½±ãÌß³ö½µÂä¡£¼¦Ã«¼ü×Ó¾ÍÊǽ«²¼Ìõ»»³É¼¦Ã«¡£´óº¢×Ó¶¼ÊǰÑë¦×ÓÓÃÊÖÈÓ³ö£¬È»ºóÓýŵÄÒ»²àÈ¥Ìߣ¬ÓеÄÒ»Á¬ÄÜÌߺöà¸ö¡£ÒòΪàïàïС£¬Ìß²»ÆðÀ´Ò²½Ó²»×¡£¬¾Í°Ñ²¼ë¦×ÓÉÏ˨¸ùÉþ¶ù£¬ÓÃÊÖÀ²×ÅÌß¡£

      梁晓乐看了一会儿,自是明白怎么回事。接过来,把绳儿挽短了些,也踢了几个。

      “乐乐真聪明,一看就会。”在一旁看着的三奶奶夸奖道。

      那两个小女孩儿见梁晓乐会踢了,便离开婴儿车,在堂屋里轮流踢起来。

      梁晓乐一边和两个小姑娘玩儿,一边观察着宏远娘的表情。

      宏远娘坐在小板凳上和三奶奶说话。大都是三奶奶问,她回答。家长里短的,倒也答的很是那么回事。看来就是自卑感太强太重了,不愿凑人而已。

      要是这么着,我每天磨着你出门,哪里人多我往哪里凑,非治好你这个毛病不可。

      第四十二章 看望大奶奶

      在三奶奶家见到了大奶奶家的孙女翠翠,梁晓乐和她玩儿的很投缘。回家后,便磨着宏远娘要找翠翠。

      其实,找翠翠只是个因由。梁晓乐是想了解一下这个院里的情况。督促宏远娘出去串串门,把龙字辈儿上的老人都拜访拜访,缩短一下宏远爹娘与院里人的距离。一个老爷爷的后代,有事还得互相依靠。

      梁龙勤兄弟四个,老大梁龙年,老二梁龙发,老三梁龙才,梁龙勤是老四,都是一奶同胞。下面德字辈儿上有旺、凯、宣、兴、盛、恩、顺、福、贵,九个叔伯兄弟,一大家子人呢。在梁家屯也算大家族了。

      一扎没有四指近,将来自己事业发展起来,这些人都利用起来!

      大奶奶和宏远家也隔着两条胡同,与宏远奶奶胡同对胡同,一个道南,一个道北。宅院布局也基本相同。

      大奶奶六十多岁,满脸皱纹,显得有些老态。大爷爷梁龙年患有哮喘病,一动就上不来气。

      翠翠还没回来,家里只有梁龙年老两口。

      “旺嫂下地了?”宏远娘问。

      “嗯,说明天有小雪,去菜园子收白菜去了。你家的收了没有?”大奶奶问。

      ¡°ÎÒÃÇûÖÖÔ°×Ó¡£ÔÚ¼ÒÀïÖÖÁËÈýÆè°×²Ë£¬Á½ÆèÂܲ·£¬»ØÈ¥ÊÕÎÝÀï¡£¡±

      “收了吧,万一下雪冻了就不好了。”大奶奶说着,抓出一把晒干的花生放进梁晓乐的衣兜里,“也没别的稀罕的,自己地里种的,让孩子剥着吃吧。”

      宏远娘把包袱里的果品放在堂屋里的桌子上,依然把包袱袖起来。

      “来就来吧,还拿东西干什么?你家日子我知道。”

      “走时让二侄媳妇带点儿胡萝卜走。”梁龙年“呼啦”着嗓子说。

      “大爷爷,您吃这梨。”梁晓乐指着甜梨对梁龙年说。她知道梨可以治哮喘,但自己人小,说出来会让人们震惊。就扎撒起小胳膊,让宏远娘抱起来,然后摸住她的耳垂,对接上灵魂。

      “大爷,吃梨对治哮喘有好处。”宏远娘(梁晓乐)说:“治哮喘有个偏方:从梨把儿(柄)处切开,把里头的梨核剜出来,然后装上蜂蜜或者冰糖,再把切下来的把儿盖上,上锅蒸熟了,连梨带蜂蜜(或者冰糖)一块吃下去,一天一次,有段时间就好了。”

      “能治好了可就好了。从去年冬天感冒落下这个病,什么也干不了,光看人家的白眼了。”大奶奶说着,眼圈红起来。

      宏远娘(梁晓乐):“给大爷用这个偏方治治,回头我再给您拿过篮子梨来,别舍不得吃。”

      “哪能再让你破费?我自己买些梨去。”大奶奶说着叹了口气:“咳,指望他们是不行的。自从你大爷得了这个病,我们就像欠他们似的,一天到晚没个好脸子。侄媳妇,你说我这不是拿着东西换气受呀!”

      宏远娘(梁晓乐):“大娘,别这样说,有个病或灾儿的,还不得指望他们。”

      “指望他们?”大奶奶摇摇头,“要不是老规矩(注1),我说什么也不过继他家(指老二梁龙发)的孩子。娘、儿子一个脾气,光认东西不认人。小媳妇子也紧跟着她婆婆学。咳,后悔呀!要是能挑的话,我说什么也要把德福过继过来。这孩子,从小看着就仁义,随他亲娘。我们妯娌俩可谈得来呢!没想到早早地就走了。”大奶奶说着擦起了眼睛。似乎真有眼泪儿流出。

      原来,梁龙年的老伴梁薛氏,昨天刚跟过继儿子梁德旺的媳妇寇大影吵了一架,心里正窝着火。好容易来了个倾诉对象,那话就像决堤的洪水,想关都关不住:

      “咳,这可倒好,房子、地,都是我们的。他(梁德旺)从十岁上过继过来,吃的穿的都是我打理。连他们的小孩子,都是我看大的。你大爷像头牛一样,给他们卖力气,不就是指望他们给养老送终吗?这倒好,人不能干活了,就嫌弃起来。把家里的东西也霸起来了。我娘家来个人,跟防贼一样防着人家,光怕我把东西给了娘家人。

      “一年的收成,卖了钱他们放着,我要花,也只能花过去攒的。向他们要就治气。唉,你大娘大爷就像在落儿上一样,还不如自己过痛快哩。你看人家王长柱家,老两口过得多滋润!”

      宏远娘(梁晓乐):“往后孩子们都大了,他们也上了年纪,兴许,就明白过来了。”

      “明白?老二家(梁龙发媳妇)不是个样子嘛!有她挑唆着,还能好哪里去?”大奶奶又擦了擦眼睛,终于停止了诉说。

      大奶奶和宏远娘又说了几句家常话,望着桌子上的果品,直夸宏远爹娘福大命大,连在山坡上寻的果子都比别人的好。

      宏远娘(梁晓乐):“我也觉得奇怪。说给别人还不信,可我们就是在西山坡上寻的。大娘你看我们一家四口,上哪里弄这些好果子去?!德福说是老天爷可怜我们哩!”

      “也许德福说得对。我知道你心好,被人们冤枉了这么些年,大娘心里明镜儿似的。德福这样说,你就信。往后振作起来,带着孩子好好混日子,好人有好报,我信这个理儿。”

      宏远娘(梁晓乐):“大娘也一样。”

      “你婆婆就是嘴上太刁,爱沾小便宜。其实人还是不错。背后里说起你们来,很同情。尤其你们出去(要饭)的时候,每说起来,常抹眼擦泪儿的。德福五岁上她就过了门,有感情,往后和她多来往一些,慢慢就好了。”

      宏远娘(梁晓乐):“嗯,我也是这么想。”

      大奶奶见梁晓乐摸着宏远娘的耳垂,静静地听着她们说话,放在衣兜里的花生一个也没剥开吃,感到奇怪。望着她笑笑,和蔼地说:“你怎么不剥花生吃,光摸着你娘的耳朵垂儿呀?妮儿?”

      梁晓乐一副害羞的样子,笑了笑,趴在宏远娘的肩膀上。

      宏远娘(梁晓乐):“从不吃奶了,就摸这个,只要一上我的怀里,就摸。”

      “才多大了,就不吃奶了?”大奶奶有些惊奇。

      宏远娘(梁晓乐):“从那次被摔着,好了以后就再也不要吃了。”

      大奶奶:“有的孩子是这样,她把耳朵垂儿当成干妈儿妈儿了。这样的孩子乖,听话。”

      梁晓乐没想到,自己这一举动还被赋予了一种“乖”的色彩。看来灵魂对接在什么场合下都能使用了。真是一脚zhou了个屁,准了!

      连着串了两家门,送出去了两兜果品,三奶奶给了梁晓乐一衣兜炒熟的葵花籽,大奶奶给了梁晓乐一衣兜晒干的生花生,还让宏远娘带回了几个胡萝卜。这三样东西都是家里没有的,梁晓乐如获至宝——家里从此以后就再也断不了这三样东西了——让宏远娘用碎布给她缝了两个小布口袋,把花生和葵花籽装在里头,说是“放着以后慢慢吃”。

      胡萝卜则和红薯放在了一起。为了防止散失水分,别糠了,宏远娘还特意埋上了一层土。这一做法更让梁晓乐高兴:有土盖着,从空间里往外拿多少一时也看不出来。

      (老规矩:如果长房没有儿子,次房就要把自己的大儿子过继给长房,长房长孙的位置不能缺。)

      第四十三章 打井

      (求收藏,求推荐,谢谢大家支持!)

      这次卖无花果、紫枣和水果,梁晓乐原先不打算跟着去。又考虑宏远娘的话再跟不上,让店老板挑茬胡弄了,还想着再买些东西,最后还是跟着去了。

      数量比上次略多点儿,卖了一千八百多文钱。宏远娘(梁晓乐)把果品店里没买过的水果和干果,各样都买了一些。又到粮油店把没买过的粮食各样也要了二斤,还买了些干粉、腐竹、蘑菇等干货,打了酱油醋,称了五斤猪肉,又买了几个坛坛罐罐,共花去四百多文钱。宏远爹知道东西来的蹊跷,他深信是老天爷爷赠与的,也没表现出心疼的样子。

      手里攥着一千三百多文钱,家里还有八百多文,合起来二两多银子呢!这么多年来,什么时候有过这么多钱!宏远娘的脸上也洋溢出一丝儿笑容。

      “德福,咱先买辆小驴车吧,往后出门就坐车。”宏远娘边走边说。

      “小驴车先不能买,有了驴就得喂草料,一冬天嚼用不少。咱没预备下。再说,两千多文全花了,手里没个钱儿也不行。等等再说吧。”

  • 第1页
  • 上一页
  • 下一页
    技术支持:近思之  所有书籍
    北京时间:2025/10/11 19:17:23