温馨提醒:系统正在全面升级。您可以访问最新站点。谢谢!
“不会吧,我们的小麦亩产才一百多斤,这种东西有那么神奇吗?”
就在薛家村的村民讨论西洋人的事时,农业局的人将薛家村承包了农场的农户全部聚集起来。
“各位,这是楚将军从西洋聘请过来的农业专家,也是我们农业局的高层,以后将由他们指导大家种植。”薛家村农场的农场主对各位农户说道。
“西洋人行不行的啊?万一把我们这里搞砸了怎么办?”
“就是就是,老农我种了大半辈子,从来没有听说过种田还需要别人教的。”农户中有人提出疑问。
“大家请不用质疑,楚将军有令,若是各位按照农业局的指导进行种植,税赋减半。最重要的事,如果今年秋天收成没有增加,楚将军将全部赔偿大家的损失。”农场主抛出另一个重磅政策。
如果按照要求种植可以减税,就算结果搞砸了还能获得赔偿?那还用想吗?薛家村村民已经决定按楚云所说的做了。
由于还拿不准辽南的土壤和气候适合怎样的耕种制度和作物,所以塔尔、汤森、布拉德利、科克等人打算将薛家村农场分成十多个试验田,种植上不同的作物,进行试验。而饲养家贝克韦尔则负责给辽南能找到的牛、羊、猪品种进行科学试验以培养出优良品种。
看着一批批不同的作物被种植到田中,而且农业局的人四处寻找不同品种的牲畜,闹的薛家村鸡飞狗跳,薛家村的农户如丈二和尚摸不着头脑,不明就里。但是既楚云承诺了赔偿,薛家村的农户也就任他们闹了。
“你们真的准备搬到城里去?”薛家村的村长今天又要送走一户人家。
“我们认真想过了,我们孩子刚出生,这两年又被后金掠夺,家里没有积蓄。即使我们承包了田地,我们也无法等到收获的季节了。如果能到城里干活,每个月能有四两银子,我们的日子应该会好过一些吧。”这户人家说道。
“罢了,人各有志,我这个老村长也不方便说些什么。唉,要是老头子也再年轻个二三十岁,一定也去城里闯一闯,说不定也能闯出个什么名堂来。”
“这些年多亏了村长您的照顾,有空进城来玩,我们一定会好好招待您的。”
金州卫的很多村庄都在上演类似的场景,在白银的驱使下,一批批的村民携家带口来到金州城,为了生活而参与了这场伟大的工业革命。
“金州纺织厂招人了,月薪二两银子,男女不限,年底还会分红,走过路过不要错过啊!”
“金州皮革厂招人了,按件计价,二两银子保底,多劳多得!”
“金州冶炼厂招人了,年轻力壮的月薪三两银子起价!”
金州城内,各种成立的工厂正缺乏劳动力,吃苦耐劳的村民还没仔细逛一逛金州城,就被抢走了。
“大人,棚户区告急,我们建房子的速度远远跟不上村民涌进城里的速度,持续下去可能会影响治安!”城内维持治安的人员向楚云告急。
“让他们暂时先挤挤,挤不下的直接睡在工厂里,棚户区等建好确认安全后才可入住。”楚云说道。
他也想不到乱世的百姓对土地的留念并不如盛世那般强烈。也许太平盛世大家要一块土地维持一家老少的生计,不过乱世中说不好明天就身首异处了,土地更不知道会被谁给抢去,远远不如银两宝贝,过活一天算一天。
农业改革在如火如荼地进行,楚云开始安稳下来。并非他不想再开创新的改革,只是他的文明点远远不够了
第三十五章 后金的火器时代
金州卫如同一台高速运转的机器启动时,进攻高丽的后金却不好过。
本来金兵即将攻克高丽的首都汉城,然而高丽国王逃到江华岛,打算顽抗到底。高丽的大臣有动摇的一派,然而王世子带来的两千支西洋火枪的订单,让诸多大臣如同打了一剂强心剂。并不是说有了两千支先进的火枪就一定能打败后金的入侵部队,而是给了高丽一种希望。
希望这种东西玄之又玄,就像是溺水的人抓住最后一根稻草一样。高丽朝廷一方面期盼从大明带来的火器能够击退金兵,另一方面又在想着大明还站在自己这一边。
“我们部队昨晚遭到了高丽乱民的突袭,乱民手里有火枪,杀死了我们十多个英勇善战的士兵!等我们打下平壤,一定要屠全城!”一个甲喇额真怒气冲冲地来到金兵军帐大营里边,对自己的旗主镶蓝旗旗主阿敏说道。
镶蓝旗下属五个甲喇,每个甲喇下边又有五个牛录。一个甲喇有大约2500人马,甲喇额真已经是后金的中高层。
而他说的高丽乱民,就是那些在后金占领地区起义的民兵。这些民兵势力并不强盛,只是神出鬼没,给金兵大部队造成了不小的困扰,特别是最近这些民兵还不知道从哪里搞来了十几二十支火枪。
“这些火枪是从哪里来的?平壤城上那支高丽火枪队,给我们造成了不小的伤亡,否则我们早就推平平壤城了。”阿敏正在研究如何击破平壤城的防御。
“除了明朝廷,还能有谁。我们抓住的乱民在我们的酷刑下已经全部交代,他们的火器是私底下向广鹿岛的明军买的,一支火枪配两百发弹药,需要三十两银子。这是属下从他们手里缴获的大明火枪。”甲喇额真生气地将一把法兰西步枪摔在桌上,“一支火枪三十两白银啊,贝勒爷您说,广鹿岛那群【创建和谐家园】卖火枪这么赚钱,我们辛辛苦苦打仗抢的还没有他们赚的多!”
阿敏微微皱眉,感情自己辛辛苦苦打仗,明朝廷趁机捞钱,而且明朝廷给高丽提供火器还杀伤了他们金兵。
“后方传来消息,莽尔古泰被明军火炮击中,身受重伤,正蓝旗撤向海洲休整。李永芳害怕敌人,撤向复州。金州失守,我们这边可能打不下去了。”
阿敏取出来自皇太极的信件,在众人面前晃了晃。
“我们打了这么久,死了几千兄弟,就这么停手了?下属不干!”其他军帐中的中高层一听要撤军,纷纷嚷嚷起来,还有人直拍桌子。
“当然不能这么算了!”阿敏大喝一声,稳住众人。
“我们这几日一定要攻下平壤,将平壤城的钱粮全部搬回去,将城内的人全部变成奴隶,作为我们的战利品!”
“二贝勒万岁!”
军帐里的军官见阿敏顶住上方要求撤退的压力,一阵欢呼。打了这么多天,不好好抢掠一番,那还打个屁。
“另外派人将缴获的明军火枪快马加鞭送到盛京。明军的火器越来越厉害,我们确实应该放下对火器的偏见了。如果主上能够仿制出这般火器,以后我们也能少死一些弟兄。”
阿敏的答复很快来到皇太极的案台上。根据皇太极的侍卫的回忆,皇太极收到阿敏的信件和明军的火枪后,整整一天一夜闭门不出。
“传代善贝勒、汉将李永芳等人,孤要去看望三贝勒!”皇太极出门后第一条指令,便是召集金兵高层,以及参与了金州之役的人。
三贝勒府里,还没踏进门就闻到浓浓的草药味。
“主主上”莽尔古泰在床上,虚弱地发出沙哑的声音。
“不用行礼。”皇太极带着一干高层在到来,“三贝勒的身体状况如何?”
“三贝勒身体已无大碍,不过还需要修养一年半载。”随皇太极到来的太医给莽尔古泰诊断后,小心翼翼地说道。
“还望莽尔古泰你好好修养,正蓝旗先由我代为管理。”皇太极不经意间夺取了莽尔古泰的正蓝旗,偏偏这个理由又极为充分,其他贝勒和贵族不敢劝阻。
“明军的火炮一再击伤我们的人,造成我们在宁远、金州的失败,实在是我们的威胁,各位以为我们应当如何应对?”皇太极对随行的众人说道。
众人一阵缄默。并非他们没有自己的看法,只是他们清楚皇太极特意将他们召集在此,心里一定有了决定。
“二贝勒从高丽托人将缴获的明军火枪给我看了,百步之内可轻易伤人性命,而且使用起来毫不费力,着实让我大吃一惊。”
“以前随先帝征战之时,我曾无数次见识过明军的鸟铳,那种玩意跟如今明军火枪相比,简直就是玩具。但现在明军似乎开始装备起更先进的火枪,若他们在接下来数年内有此火枪万支,弹药百万发,辅以大炮,我们八旗该如何对敌?”
皇太极环视众人。
“【创建和谐家园】有句古话,穷则变,变则通,通则久。他们害怕我们,所以才会发展更为先进的火器来对付我们。我们不能坐视他们独大,我们也必须要发展火器。”
“代善,我命你召集盛京最好的工匠,务必在一个月内仿造出性能与此相当的火枪。”
“李永芳,我命你不惜一切代价,派人前往金州,设法窃取到有关明军火炮火枪制作的图纸。”
“一旦成功设计出性能相似的火器,务必要生产出十倍于明军的装备!”
皇太极一口气说出自己的打算。
“可是陛下,我们金人自古以来操练弓马,是草原的雄鹰,何必要向孱弱的【创建和谐家园】学习他们的本事?”有将军嘀咕道。
“骑射不能废,火器我们也要,就像这建州是我们的,辽东是我们的,甚至中原也是我们的一般!”皇太极坚决道。
“主上,我李永芳虽然被迫离开金州,不过离开前在金州留下了不少探子,也许他们能搞到明军火器的设计图。”
第三十六章 户籍制度
“大人,最近有暴徒试图劫持您聘请过来的西洋专家瓦特,幸亏被护卫当场射杀,否则我们就危险了。”陈挺拿着最近金州卫内发生的报告向楚云汇报。
鉴于金州城在高速运转,每时每刻都在发生翻天覆地的变化,所以楚云让陈挺每天都要向他汇报一次城内的变化。
“是什么人干的?”楚云合上一本三国志通俗演义,接过陈挺的报告。
“金人留在金州城的卧底。”陈挺答道。
“这是一件好事啊。”楚云不为所动。
“好事?长官您不会是在寻我开心吧?”陈挺狐疑地问道。
“金人想要绑架我们的西洋专家,说明他们害怕我们了,生怕西洋专家帮我们造出更厉害的火器,然后消灭他们。”楚云说道。
“长官说的有理”陈挺先是点头,随后又摇头,“不对啊长官,万一他们得手了,制造出和我们一样的火器,我们岂不是无法对付他们了吗?”
“你以为造个步枪火炮是很容易的事?没有成熟的冶炼技术、完整的工业体系、熟练的工人,只能算是粗制滥造,而且弹药补给也是巨大的问题。”楚云说道。
楚云对此深有体会。除非后金将他召唤的所有人都弄过去,否则就算绑一两个人,要弄起一套完整的工业体系,无异于痴人说梦。
“可是长官大人,不怕一万就怕万一啊”陈挺还是不放心,“我为官二十年,第一次见到大人这么爱民如子的长官,实在不想金州再回到金人的统治下。”
“这样吧”楚云想了想,也许自己确实应该小心一点,毕竟召唤过来的每个技术专家,都是宝贝一般的存在,万一被后金绑票或者刺杀,自己的工业蓝图多多少少会受到影响。
“我们成立一支巡查支队,负责金州城的治安,暂时将人数定为一百人。这支巡查支队目前的任务,就是在金州卫建立起新的户籍登记制度。”
“每户需要如实报上家庭人口,并给每个人发放一个身份号码,没有身份号码的人不得进入金州城、不得承包土地、不得在我们金州卫的产业内劳动。”
楚云想到了后世的身份证制度,也许可以解决这个问题。因为户籍号码是跟随一个人一生的,无论出行还是工作都要用到,所以会对人们的行为做出很大的约束,毕竟谁也不想自己的档案上出现污点。
陈挺听完楚云的解决方案,先是短暂的沉思,然后眼中逐渐放出光芒:“妙啊,妙啊,这样一来我们可以轻易查出身份来历不明的人!而且更为重要的是,以后方便了我们的管理!不管是农业局、轮着困还是其他机构,都可以充分利用一份资料,特别是减少了征税成本!”
“正是如此。”楚云笑道。其实户籍制度和个人档案的建立,好处远远不止这么一些。
当然现在的户籍制度还存在一些问题,那就是防止身份证号伪造的问题。
这个问题暂时用现有的银票防伪技术解决,等楚云点出新的技术后再运用在防伪技术上。
“那这个巡查支队的队长该由谁来担任?”陈挺问道。
“先由你暂任,你去找第一步兵大队的杨太要人,他肯定有多出的一百个人,丫的他私底下扩张了第一步兵大队的规模,别以为我不知道。”楚云说道。
“真是什么都瞒不过长官大人的眼睛,我都没有发现第一大队多出了人。”陈挺大汗,对自己的长官更加钦佩。
楚云笑笑。他有工业革命系统,军事实力会计算入文明点,所以楚云对自己部下有多少人马那真是心明如镜。
只是他对于自己部下大规模扩军持一种默认的态度。原因更简单,凭借仅仅一千人,要守住偌大个金州卫无疑是痴人说梦。所以复辽营扩军是板上钉钉的事情,楚云的部下只是在顺应这种趋势而已,不太过分就好。
“你下去准备吧,务必要向百姓说明户籍制度的好处,不要激起百姓的怨言。”楚云最后叮嘱道。
“是!长官大人看得起在下,在下当如同诸葛孔明一般,鞠躬尽瘁死而后已!”陈挺一个文职也有模有样地向楚云敬了一个军礼。
陈挺离开后,楚云又翻起了施耐奄的三国演义。此时三国演义出版已经有两百年了。
“不愧是名著,古今多少事,都付笑谈中。”楚云翻着熟悉又陌生的名著,不禁唏嘘。
门槛处传来琐碎的脚步声。不一会儿,几个来自大不列颠的专家来到楚云的房间。
楚云再次合上书籍,抬头望向这几个技术专家。瓦特、特尔、汤森等人,均是18世纪见证了大不列颠帝国崛起的那一代。
“瓦特先生,听说您遭到了金人间谍的袭击,您没事吧?”楚云问道。
“那群野蛮的金人太过分了!”瓦特挥舞着拳头【创建和谐家园】,“他们可能觉得我的研究成果会威胁到他们,想要绑架我这样的大发明家到他们那里!不过我忠于将军您,是不会向野蛮的金人屈服的!”
这话说的有水平,既谴责了后金,又捧了自己一把,还表了忠心。
“咳咳,瓦特先生没事我就放心了。这次我召集大家前来,是心里有个疑惑,想向大家咨询。”楚云说道。
“大人尽管说,有什么我们能帮上忙的一定会知无不言言无不尽。”几个专家不约而同地说道。
可以啊,连这么复杂的成语都会用了。楚云暗自好笑。
“是这样的。各位都是伟大的大不列颠帝国的高级人才,见证过大不列颠帝国辉煌,各位应该知道皇家海军吧?”楚云问道。
“我倒是有些好友在皇家海军服役,对皇家海军的事情还是知道一点,不知大人问这个做什么?”大不列颠贵族汤森说道。
“噢,倒也没啥,我就想问问要造大不列颠帝国皇家海军的风帆战列舰要多少银两而已。”
第三十七章 天价战列舰