LOGO
首页 小说列表 排行榜 搜索

    《带着工业革命系统回明朝》-第14页

  • 第1页
  • 上一页
  • 下一页

    温馨提醒:系统正在全面升级。您可以访问最新站点。谢谢!

      “楚将军,你真是我们高丽的朋友!”李溰差点就想认楚云做大哥了。

      “哈哈,好说好说。现在我的主力在金州防备金兵,等到金兵从高丽撤退,王子殿下可以到金州找我,到时一定请王子殿下和各位在金州好好游玩一番。”楚云说道。

      原本只是来和楚云做火枪生意的高丽使者,此刻都深深被楚云的实力折服,满意地返回高丽。为了以防万一,楚云派了两支小队护送高丽诸人。高丽的王世子可是在里面的,出事的话那可是大事!而且出现相信这些人以后一定会再找自己买火器,送给自己无数的银两和资源。

      “各位使节路上请保重,对付后金千万不能妥协,否则后金往往会得寸进尺,到时肯定会向你们索取大量的战争赔款,还不如与他们一决雌雄。”楚云送走高丽使节前,仍不忘叮嘱高丽。

      若是高丽能够长时间拖住后金三个旗的主力,那么皇太极就没有精力南下金州,楚云就能获得更多的休养生息的时间。

      “楚将军心系我们高丽,我代表我们高丽数十万户百姓感谢楚将军对我们的无私帮助。”李溰对楚云恭恭敬敬地向楚云鞠了一个躬。

      “王世子殿下保重。”楚云也回了一个躬。

      “起航!”

      在船夫的催促下,高丽使节和护送他们的士兵逐渐驶入浩瀚的海洋之中。

      “大人”一旁始终不发声的杨太望着渐渐远去的使节团。

      “怎么了?”楚云问道。

      “您真黑。”杨太说道。

      “差远了。”楚云哈哈大笑,“做成这笔大生意,每个人都有赏,走,我们回去继续喝酒吃肉。”

      “大人啥时候也给我们纺织厂拉一笔三万两白银的生意?我们纺织厂可羡慕冶炼厂、军械局他们了,一笔订单动不动就是几万两,哪像我们纺织厂辛辛苦苦忙活几个月,所得的利润还全部给他们制造军火了。”纺织厂的哈格里斯夫委屈地说道。

      “纺织厂的生意本来就是薄利多销,等到未来一定比军火要赚钱的多。”楚云安慰道,“瓦特先生制造的蒸汽机很快就会投入使用,到时候纺织厂可以用最少的人手生产最多的商品,前途不可【创建和谐家园】。”

      “蒸汽机?那可是好东西啊。”哈格里斯夫眼睛一亮。

      “等过几天你随我去金州见瓦特先生吧,看看怎么将蒸汽机运用到纺织厂最有效率。”楚云说道。

      “是!”哈格里斯夫充满了期待。

      处理完高丽使团的事件,楚云已经想着尽快回到金州了。金州才是目前楚云想要经营的地盘,还有很多事情等着楚云处理,比如对于金州的管理制度、农业生产进行大刀阔斧的改革。另外有可能的话,楚云还想开始建设海军。之所以楚云不想和东江镇翻脸,是因为东江镇水师的实力摆在那里,要是被毛文龙封锁了海洋,楚云的商品和军火就卖不出去了。要保证商品倾销向海外,楚云需要拥有一支掌握在手里的强大海军。

      第三十二章 农业改革开始

      金州大捷的战报传到了朝廷。金州一役,面对后金上万人的进犯,旅顺卫裨将李金广不畏强敌,亲率旅顺卫三千精兵击败金兵,还北上收复了金州卫,斩首千余。当中东江镇千户楚云从旁协助,斩首百余,攻克望海堡,吸引金兵注意,掩护了李金广将军的行动。

      这一份由李金广上奏的战报让朝野震动!这是继去年宁远大捷之后的又一次大捷!

      到奏折来到金銮大殿,天启皇帝还难以置信。莫非我大明要重返昌盛盛世?

      于是天启皇帝龙颜大悦,给了在金州一役立下首功的太监九千岁魏忠贤立首功,功劳又是在朝廷“运筹帷幄”。二等功为旅顺卫裨将李金广,升迁为金州巡抚兼旅顺卫总兵,赏银五十两。三等功为东江镇总兵毛文龙,功劳是积极响应朝廷号召,出兵旅顺卫。最后才轮到真正干事的楚云,升迁为游击将军兼望海堡守备。

      一时间,皆大欢喜,朝臣歌功颂德。

      然而楚云对此不屑一顾。他此时正在金州的土地间试图搞农业改革,一方面改变农业生产形式,另一方面改善农业生产技术。

      寒冬快要过去,冰雪即将消融,农作物的种植问题也需要尽快提上日程。所谓一年之计在于春,如果错过了春天的耕种,那么来年就会闹饥荒了。

      “大人您看,咱们金州附近有不少小村庄,不过那些村民都不愿意搬进我们金州城内。如今我们金州城百废待兴,面粉厂、纺织厂、造纸厂、冶炼厂、盐厂哪个不缺人?”主簿陈挺跟随在楚云身旁,忧心忡忡地说道。

      “你去调查一下,看村庄里的土地是乡绅的还是村民的?”楚云问道。

      “这个不用调查也可得知的,除了个别村庄,村民十有【创建和谐家园】没有自己的土地,都被乡绅给兼并了。”陈挺答道。

      明末土地兼并果然如此严重,楚云早已想到会是这个样子。不过兼并有兼并的好处,否则要想劝这群世世代代在这片土地上耕种的小农到城市里开展工业革命,将会更加不容易。毕竟重土安迁是几千年的传统了。

      “既然土地在乡绅的手中,那么就让他们交出来,给他们一部分补偿,这些被兼并的土地就由农业局管理。”楚云直接拍板。

      陈挺从来没想过还能这么玩:“万万不可啊大人,我们强行征收乡绅的土地,说不定会让他们倒向后金啊!”

      “这点人我们还是能控制的。长痛不如短痛,必须要这么做!而且我们又不是无偿征收,我们可以在城内给他们划地住作为补偿,也可以让他们参与我们的纺织、面粉生意,这些都比纯粹的种田好多了。在性命和土地间选择,相信他们还是能分得清轻重的。陈主簿不用多言,我意已决。”

      楚云坚决地说道。根据历史的经验教训,小农经济是封建王朝的经济基础,要进行工业革命,必须要从小农经济开始变革。

      “唉,属下遵命。”陈挺虽然不赞同楚云激进的做法,但是还是无奈地履行楚云的命令。

      金州卫开始以朝廷的名义征收乡绅的土地,并给予一定的补偿。这一跨时代的措施遭遇了绝大部分乡绅的抵抗。很多村民依附于乡绅的土地,生怕乡绅的土地被征收以后,也帮着乡绅进行抵抗。

      金州南边三十里,薛家村。

      “我们薛家几代人都在这片土地上,你们要夺走我们的土地,除非杀了我吧!”

      薛家老爷倒坐在田秧间的土坝上,死活不肯离开。

      薛家村上下百余户人家围观的围观,阻拦的阻拦,硬是不让徐继的第三大队收缴土地。

      “你们把薛老爷的土地收了,我们以后去哪里种地?”村民们闹起来。

      “各位,我们并不是要让农民没有过活,而是为了让大家能赚更多的钱,过上更好的日子。我们征收这些农田后就建立大农场,推广新式种植技术和畜牧业,到时候就可以用更少的人生产出更多的粮食,以后我们就不怕饿肚子了!”徐继向父老乡亲们宣传楚云的“大农场”理念,“有意愿在大农场工作的村民,可以根据自己的能力向农业局承包大农场里的土地。每个月承包人只需要交一成的粮食作为租金,而且农业局会派出专门的农业技术专家来指导你们种植和生产。”

      薛家村的村民听说后,完全不懂大农场是什么东西,只是听到了可以赚更多的钱和不饿肚子,而且一成的粮食作为租金,不知道比现在的租乡绅的农田要好上多少。这可是大好事!

      “可是这个叫做大农场的东西要更少的人,万一农田不够承包,我们这里多出的人该怎么办?”又有村民嚷嚷。在他们的概念中,没有了农田,他们岂不是成为无业游民了?

      “请千万不用担心,分不到农田的村民,我们会在金州城内安排工作,每个月至少有二两银子,工作两年后薪水翻倍。”徐继说道,“不只是汉子,而且各位大娘大妈小媳妇都可以来我们金州城内工作。请不要拘束于传统女德,工作是一件光荣的事情,应该是值得被尊重的。”

      听到徐继的宣传,村民们顿时起来。每个月二两白银,那么一户人家有三个人工作的话,一年就是72两白银,比种田那真是不知道强上许多倍。

      到现在为止,薛家村的村民彻底忘记了薛老爷的事情,全在心里盘算着是该留下来在未来的大农场工作,还是应该携家带口到金州城打工。

      楚云的猜测并没有错,要打破传统的男尊女卑、重农抑商的观念,最好的办法并不是直接谴责传统糟粕观念有多么不好,而是要用利益来驱使人们。最近几年辽南的百姓连肚子都吃不饱,还要遭受金兵的压迫,现如今楚云向他们抛出橄榄枝,相信没有人会拒绝的。

      “你们不是要支持老爷子我的吗?”薛老爷见帮他壮声势的村民一边倒向徐继一边,气地捶胸口。

      “薛老爷子,希望您能看清形势,我们复辽营所做的都是为了辽南的百姓好。如果您原意交出土地,我们可以将大农场的一部分土地承包给您,而且在金州城给你们薛家住宅,还将在三年内赔偿您一些银两。”

      “您也看到了,别说我们军队会不会动手征收你们的土地,这些想要承包土地的村民也会强行动手的。”

      徐继来到薛老爷的面前,微微笑道。

      薛老爷看到徐继阴森的笑容,不由打了个冷颤:“罢了罢了,只要你们复辽营付出的代价够诚意,那么我们薛家的土地你们尽管拿去。”

      第三十三章 18世纪的农业技术

      “征收乡绅土地的行动基本上结束,基本上乡绅们都被迫妥协了。因为大部分村民可以承包土地,所以受到了众多村民的追捧。另外由于我们付出足够多的银两,所以最近陆续有村民来到金州城定居”陈挺向楚云汇报最近一个月的成果。

      “那不是很不错嘛?”楚云说道。

      “可是我们为此购买了数十个大乡绅的土地,负债数万两,大人您觉得很不错?”陈挺快愁白了头,望着这天文账单。

      “才区区数万两白银,我们已经占了大便宜了,若是和平时期你用数万两白银买下金州卫的土地给我看?三年后才付清,凭借我们的发展势头,那是轻而易举的事情。”楚云不以为意。

      征收了金州卫【创建和谐家园】成的土地后,楚云才可以进行农业改革。如果土地不控制在自己手里,指望那些乡绅改善生产技术?他们知道什么叫做杂交水稻、什么叫做培育优良种、什么叫做化肥吗?

      不过就算是楚云自己知道这些农业生产概念,要凭借楚云贫乏的知识自己要弄出化肥、杂交水稻这种跨时代的东西。因此只能依靠神秘的工业革命系统了。

      楚云打开工业革命系统,第一个想到的是奥地利的遗传学之父孟德尔,不过工业革命系统显示楚云的文明点不足以点燃19世纪的生物技术。至于杂交水稻、合成化肥技术所需要的文明点更多。楚云只好将目光放在18世纪的农业生产技术上。

      “播种机技术,需要消耗100文明点。”楚云对近代大不列颠的农业革命有一定的研究,知道播种机技术是一个好东西。虽然明朝也有耧车这样的播种机,但播种效率实际上还不够高。

      “寄主您选择了播种机技术,可用文明点减少100点。工业革命系统将召唤平行时空的科技人才帮助您实现播种机技术链接中来自大不列颠的塔尔将帮您实现播种机技术。”

      眼睛一眨,一个金发碧眼的老人带着一个奇怪的机器出现在楚云面前。这个机器由铁架、弹簧和木材组成,具体是怎么运作的楚云也看不出来。

      “长官,在下是塔尔,这是在下发明的播种机。我在播种机里面安装了弹簧装置,用一个铜盖和可调节的弹簧一起来控制种植下落的速度、调节播种量”塔尔开始自信满满地介绍起自己的研究成果。

      “嗯嗯。”楚云赞赏地点了点头,虽然他还是很难听懂这个机器的原理。

      “有了播种机,我们可以节省时间、劳力和六分之五的种子,而且种子的成活率会大大提高。”塔尔终于介绍完毕。

      终于来到重点了!楚云要知道的就是播种机的效果。如果真的如同塔尔所说,那么有了播种机技术,多少能提高产量吧。

      点燃播种机技术还远远不够,楚云又点燃另一个农业技术四圃轮作制耕作法。这并不是一项实物上的发明,而是一种耕作技术。楚云虽然稍微知道轮作法,但是要怎么弄还是要农业生产技术专家手把手指导才行。

      “寄主您选择了四圃轮作制耕作技术,可用文明点减少100点。工业革命系统将召唤平行时空的科技人才帮助您实现四圃轮作制耕作技术链接中来自大不列颠的贵族汤森和剑桥大学教授布拉德利将帮您实现四圃轮作制耕作技术。”

      楚云咬咬牙,又点燃了一项农业生产技术。这一回,召唤出来的是两个五十多岁的老人。一个是贵族汤森,另一个是布拉德利。

      “塔尔前辈,你也被召唤过来了?”汤森和布拉德利来到这个世界后,看到同样被召唤过来的塔尔,惊喜地说道。

      “汤森、布拉德利,好久不见,你们还好吗?”塔尔给他们每人来了一个热情的拥抱。

      楚云看着下巴都要惊掉了,原来这三个家伙还是相互认识的。

      “你们三个人认识?”楚云问道。

      “那是当然的,我们是大不列颠帝国同一个时代的人,而且都喜欢专研农学,圈子就那么小,认识太过正常了。”

      “说起来我们的研究还是基于塔尔前辈的研究成果,如果没有塔尔前辈的研究,就没有我们的四圃轮作制耕作法。说起四圃轮作制耕作法,就是每年种植四种不同的作物,第一年种小麦,第二年种大麦,第三年种苜蓿和裸麦,第四年种萝卜。通过每年种植不同的作物,保持土地的肥力,可以让贫瘠的土地变成富庶的粮田。不过具体要轮种何种作物以及怎么轮种,还要看具体的气候和土壤品种。”汤森和布拉德利对自己的研究滔滔不绝。

      这一点原理楚云还是知道的。轮作制就是利用了苜蓿等可以增加土壤的氮肥含量的作物,以及可以清净土壤的萝卜等作物,保持土地的肥力,提高粮食产量,为牲畜提供饲料。

      除了这两种技术,贪心的楚云决定破罐子破摔,将剩余的文明点用完,于是又点开了“农畜综合农场技术”和“异种杂交技术”。

      “农畜综合农场技术”带来的是大不列颠的科克,强调种植业与牲畜饲养业结合。比如牛羊的排放物可以增加土壤的肥力,而农场又可以为牛羊提供饲料。

      “异种杂交技术”带来的是饲养家贝克韦尔,他的研究成果是运用异种杂交、人为淘汰的方法来培养出优良的牛羊品种,可以大幅度提高牛羊的质量和产量。根据贝克韦尔的陈述,他培育出来的牛羊重量可以提升一倍。

      看着济济一堂的大不列颠农学家被自己召唤出来,楚云心血澎湃。只要让这些实践家在农业局主持大局,不出几年,估计金州卫就有吃不完的粮食了。

      “各位科学家,农业局就交给你们了,请务必帮助金州的百姓解决温饱问题。你们需要人手、设备、资金,尽管申报,如果能够允许的话我一定批准。”楚云对这些宝贝人才说道。

      “我们誓死为长官效力!”几位农学巨擘不约而同地说道。

      第三十四章 试验田

      农业局是楚云新成立的部门,直接归楚云管理,和军械局一样的地位,下面有土地管理处和农业技术推广处。土地管理处自然是负责管理金州卫各个乡村的农田和承包农田的村民,以及征收租金,而农业技术推广处由大不列颠的科学家管理,负责指导各个大农场的农业生产。

      “这些人都是何方神圣,他们对于农业的理解远远超出了属下的见识,让属下太过佩服。”陈挺对接管农业技术推广处的大不列颠农学家深深折服。

      “西洋的技术已经开始超越我们大明,我们不能坐进观天、夜郎自大,我只是从西洋引起一些农业专家而已。”楚云为了隐瞒过去,只好向陈挺吹嘘。

      其实啊,在大洋另一端的大不列颠帝国,这些科学家还要几十年才出生呢。

      “西洋这么厉害?”被吓唬的陈挺细思极恐,“跟西洋比,后金似乎还不是我们最大的威胁啊。”

      “正是如此。”楚云赞同道。

      确实在百年后,打败明朝的后金被西洋人虐得不要不要的,连首都都被人轻易攻占。

      “看来有空属下要向塔尔等人好好讨教一下他们说的科学了。”陈挺嘀咕道。

      楚云听到陈挺的嘀咕,也受到启发,如果有时间,自己也该设法开学堂进行教学了,让大明的百姓学习现代科学课程。不过目前楚云只有农业科学家和瓦特这样的工程师,还缺乏其他学科的科学家,这个学堂是暂时开不了的。

      目前楚云只能曲线救国,先让一些人跟着塔尔、瓦特等人学习,然后慢慢推广这些技术和知识。至于全面进行数学、化学、物理、生物等科学教育,等以后再说吧。

      “听说我们农场来了一群西洋人,说是楚云将军派过来教我们种田的。”薛家村的村民议论纷纷。

      今天早上发生了一件不寻常的事情,一队手持火枪的士兵护送着几个西洋人和十几个学徒来到了薛家村,说是要将薛家村农场发展成为试验田,而这些西洋人和学徒是最近成立的农业局的人。

      “西洋人也会种田?我们种了几千年的田,还用他们来教?”

      “这些西洋人还拿出了新品种,好像叫做玉米、土豆、番薯什么的,说是高产、耐寒作物,亩产可以轻易达到两百多斤。”

      “不会吧,我们的小麦亩产才一百多斤,这种东西有那么神奇吗?”

  • 第1页
  • 上一页
  • 下一页
    技术支持:近思之  所有书籍
    北京时间:2025/10/03 02:24:13