LOGO
首页 小说列表 排行榜 搜索

    《帝胄》-第75页

  • 第1页
  • 上一页
  • 下一页

    温馨提醒:系统正在全面升级。您可以访问最新站点。谢谢!

        周延公和王小牛看着看着,眼睛里的泪水就忍不住往下流。忽然,人群中一阵骚乱,随即一声悲怆的震天动地的哭声响彻天际,大家往那边看去,原来是一个受了伤的汉子不忍心拖累自己的妻子,拔出插在大腿上的羽箭刺进了自己的胸口。

        他的身体很脏,灰尘和污泥已经覆盖了皮肤本来的色彩。胸口上血如小溪一样不停地流出来,却一点也不脏,比城墙上那些人的都干净,都要纯洁。

        悲怆的哭声听在耳朵里,却好像一柄开了锋的匕首狠狠的刺进了周延公的心里,那匕首还在他的心里拧着翻转着,搅动着他的良心。

        怎么会这样?为什么要这样?

        他看着死去的人一只手还握着自己妻子的手,两只干瘦的黑黝黝的手紧紧地握在一起。在死去汉子的嘴角上,还挂着一抹歉意的微笑。他是在内疚吗?内疚自己没有完成对妻子守护一生的誓言?是在内疚自此以后妻子将独自将才五六岁的孩子抚养成人?还是在内疚着自己当初就不该许下那个不切实际的誓言?

        执子之手,与子偕老。

        多简单的八个字,可是现在活下去已经成了奢望,他们所追求的早已不是当初海誓山盟时候的浪漫情怀,只不过一餐并不能真的填饱肚子的稀粥而已。任何的情感,在他们夫妻二人紧紧握着双手前都显得那么苍白无力。

        “是哪个王八蛋下的手!给老子站出来!”

        王小牛抽出腰畔的横刀,指着城墙上还在看热闹的守备军大声地喊道。他握刀的手剧烈地颤抖着,青筋毕露。他的眼睛已经变的血红,眼珠突出,仿似要冒出来一样。

        “有本事当初到坛州真刀真枪的跟周兵打,对自己家里人动刀动枪的算他妈的什么本事!老子在边关浴血奋战不计生死,你们这群王八蛋却把手里的弓箭对准了自己的父老乡亲!你们还他妈的是不是人!”

        王小牛嘶哑着嗓子骂,歇斯底里。

        城墙上的守备军面面相觑,互相看了两眼,随即将视线聚集在城门外的那个疯子身上。

        “这家伙谁啊?”

        “谁知道从哪儿跑来的疯子?”

        “【创建和谐家园】的逗了,还到坛州和周兵打架,傻子才去呢。不过你还别说,听说那个什么忠王刘凌带了十万大军南下抗敌来着,咱们大周还真有十万傻子呢。哈哈。”

        一个守备军士兵指着王小牛调笑,肆无忌惮。

        他的声音很大,在那个失去了丈夫的女子哭泣声中,他的声音越发的显得刺耳难闻,刺痛了无数人的心。

        王小牛已经忍无可忍了,不光是他,在他后面的一百名亲兵都是当初跟着刘凌南下的士兵,他们都是经历过浴血杀伐生死大战后侥幸活下来的,他们看的太多了自己的袍泽一个一个地躺在血泊中,即便是死去了,他们的袍泽也会像狼一样撕咬掉敌人的一块皮肉。在战场上跟敌人同归于尽的兄弟们太多了,多到让活着的人每天晚上只要一闭上眼睛就会浮现出那一个个原本生动的面容。

        可是,为了保护自己的家园而奋战到死的袍泽,现在在这些守备军的嘴里居然变成了傻子。这让王小牛他们这些活着从战场上回来的人怎么能平静面对?死去的袍泽在天之灵又如何能安息?

        “给我射死他!”

      ¡¡¡¡ÍõÐ¡Å£ÕøÄü×ÅÃæ¿×Óúᵶָ×ÅÄǸöÊØ±¸¾üË»ºðµÀ¡£

        周延公想去阻止他,可是犹豫中他的话还没有说出来。王小牛身后的一个亲兵从摘下来他的配弓,抽出一支羽箭,只用了两息的时间就完成了从瞄准到发射的过程。那支羽箭在阳光的照耀下,在冬雪的映衬下,如此苍凉。

        一箭,破喉。

        那个叫嚣的平安县守备军士兵根本就想不到这个世界上真的有如此精准的箭法,城墙虽然不高,但是两个人相隔的距离至少有六十步。这个距离,按照他自己的臂力虽然能勉强把箭射出去,但是准头却一点保证都没有。刚才射在灾民大腿上那一箭就是他放的,只能说他运气不好。

        六十步的距离,在无风的情况下一箭洞穿对手的咽喉对于刘凌的亲兵来说并不是很难。刘凌本人的箭法就很准,弓箭是他除了铁枪之外最钟爱的武器,甚至相对来说比铁枪还要多喜欢几分。刘凌是来自现代,所以在他的心里对远距离武器有着难以抗拒的喜爱。

        这一箭携怒而发,根本就没有【创建和谐家园】的意图。他出手,就是要杀人。跟随在刘凌的身边久了,这些亲兵每个人身上都有一种让人心悸的杀气。一箭得手之后,那亲兵举起自己的骑弓振臂高呼一声:“死有余辜!”

        在王小牛的带领下,一百名亲兵同时抽出横刀,在马上遥遥对着死去的灾民行了庄重的军礼。冷冽阳光下,那一百柄横刀散发出一种异样的光彩。

      第0131章 开仓

        周延公叹了口气,人已经杀了,他这个钦差大人并没有出言阻止,这件事如果传到太原府去的话别说他自己,就是对王爷都会有一定的影响。可是周延公并不后悔自己没有阻止王小牛的命令,反而有一种报复后的【创建和谐家园】。

        那个守备军士兵歪斜着软到在城墙上,他的两只手抓着刺破了自己咽喉的箭杆,似乎想将阻止自己呼吸的东西【创建和谐家园】,可惜,他只是徒劳的抬起了双手而已。他没有想到自己的几句话会招惹来杀身之祸,如果他知道下面的人真的敢下杀手的话,他宁愿收回自己的话收回自己射出去的羽箭,哪怕是匍匐在那灾民的脚下亲吻他肮脏的脚趾头也愿意。

        可惜的是,一切都没有如果。

        盛唐时期能工巧匠们改造了隋朝南征陈国时候设计制作的骑弓,现在北汉骑兵装备的就是这种历经几代人改进过的杀人利器。隋朝南征陈国的时候集结全国的工匠历时几年打造出了一批适合骑兵使用的弓箭,唐朝时期这种杀人利器的射程被极大的提高了。

        六七十步的距离,就连厚重的皮甲都能洞穿,连薄铁叶的铠甲都能撕裂,更何况软弱的肉体。

        王读被城外那些骑兵们身上爆发出来的杀气吓坏了,他从来没有感受过这种冷冽的能冻住心跳的杀气。在这一刻,他忽然发现死亡距离自己如此之近。看着平日里孝敬自己最多的手下被人一箭射死,他却连呵斥杀人者的勇气都没有。

        “滥杀无辜,死不足惜!”

        王小牛狠狠地骂了一句,随即将手里的横刀扬起,指着王读吼道:“阻拦钦差大人进城,你已经犯了死罪!最后警告你一句,再不开门下一个瞄准的就是你!”

        王读被他的话吓的一缩脖子,他甚至错觉在王小牛举起横刀的时候一支利箭已经【创建和谐家园】了自己的咽喉中。下意识的伸手捂住脖子,触手冰凉。

        “开……开城门去!”

        王读用力地踹了一脚自己身边已经吓傻了的守备军,他从自己手下人身上的反应就能得知自己现在是什么样子。颤抖的躯体里隐藏的是一颗畏惧死亡的心,在他看来没人能做到死亡来临之前还无动于衷。

        城墙上百余名守备军士兵石像一般站立着,他们的手里也握着弓箭,可是这一刻谁都没有想到过用自己的武器为死去的袍泽报仇,他们甚至连自己手里杀人的武器都握不住了。当的一声,有人先反应过来,丢下手里的弓箭跑下城头,呼喝着自己的同伴赶紧把城门大打开。

      ¡¡¡¡¿´×ÅËûÃǵÄö»öºÑù×Ó£¬ÍõСţºÞºÞµÄµÍÉùÂîµÀ£º¡°Õ⸱Ëï×ÓÑù£¬ÒªÊÇÖܱø´ò¹ýÀ´Ö»ÅÂËûÃdzÇÃÅ¿ªµÄ¸ü¿ì£¡¡±

        周延公被王小牛的话吓了一跳,这句话一点儿也不假。看看这些守备军的样子,真要是周兵在坛州没有被王爷击败的话,二十万周军往北铺天盖地的杀过来,到时候只怕如平安县这样的县城连反抗的勇气都没有。

        一想到坛州之战如果失败的后果,周延公就感到背脊上一阵阵的发凉。自己在西夏时候的遭遇已经充分证明了王爷说的弱国无邦交的话,自己到了西夏后被安置在一所十分简陋的驿站中,到了五天之后他所接触到的西夏方面最高级别的官员竟然只是那个驿站的驿丞!

      ¡¡¡¡ËäÈ»²»ÖªµÀÒòΪʲôԵ¹ÊáÍÃûêÙÏö¸Ä±äÁËÖ÷Òâ²¢ÇÒÇ××Ô½Ó´ýÁË×Ô¼º£¬µ«ÊÇ´ÓáÍÃûêÙÏöÁ³Éϳä³â×Å×ÔÐŵĽ¾°Á£¬»¹ÓÐÓïÆøÖв»¿ÉÕÚµ²µÄ°ÔÆø£¬ÖÜÑÓ¹«¶¼¸Ð¾õµ½Ò»ÖÖÇüÈè¡£ËäÈ»Ëû²¢Ã»ÓдðÓ¦áÍÃûêÙÏöµÄÒ»ÇÐÌáÒ飬¿ÉÊÇ×Ô¼ºµÄ¿¹ÕùÔÚ¶Ô·½µÄÐÛºñʵÁ¦ÃæÇ°ÏÔµÃÄÇôÎÞÁ¦¡£¶øÃæ¶Ô×ÅÆ½°²ÏسÇÉϵÄÊØ±¸¾ü£¬Ëû¸Ð¾õµ½µÄ²»ÊÇÇüÈ裬¶øÊÇÒ»ÖÖÀàËÆÓÚÐÄËÀµÄ¾øÍû¡£

        这样的国度,若是没有对自己有知遇之恩的忠王刘凌,若是没有那个雄才大略却无法大展拳脚的孝帝陛下,他会留恋吗?

        吱呀呀的声音中,破败的城门被人缓缓的拉开。以王读为首的守城士兵都从城墙上跑了下来,颤抖着在城门口跪倒了一片。只不过一支箭而已,就击碎了他们看起来飞扬跋扈的傲慢,从而逼发出来他们身体里懦弱。

        “下官……下官平安县县丞王读,参见钦差大人。”

        王读深深的把头低了下去,他的样子就好像一只把头扎进沙子里的鸵鸟。肥硕的【创建和谐家园】高高的翘着,可是没有人因为他滑稽的样子而感觉到可笑。周延公见城门大开,挥挥手大声说道:“乡亲们!大家跟我进城去!我叫周延公,是陛下派来专门赈灾的钦差!陛下已经开恩命令所有的州府郡县大开粮仓赈济灾民,我就是陛下派来给乡亲们发粮食的!”

        迷茫的灾民们抬起头看着周延公,似乎对他的话并不怎么关注。甚至在他们看向周延公的视线里,还带着一种让人心酸的嘲笑。周延公知道灾民们顾忌什么,或者说他们根本就不相信他所说的话。

        周延公将圣旨展开,在马上对着灾民展示了一周后大声说道:“乡亲们,这是陛下亲自所写的圣旨!在陛下的眼里,你们都是大汉最忠实的子民,现在你们受了灾,陛下的心里十分的沉痛!圣旨里写的清清楚楚,陛下命令各县都要大开粮仓赈济灾民!我就是陛下派来督促地方开仓派粮的,请大家相信我!”

        人群沉闷了片刻,随即爆发出一阵山呼海啸般的欢呼。

        “陛下万岁!”

        “陛下没有忘记我们!”

        “陛下心里装着咱们老百姓呢!”

        人潮涌动,灾民们都往前挤,都想看一看周延公手里的圣旨。虽然他们大部分都不识字,即便是识字的也看不到圣旨里写的是什么,但是他们都从那明黄色的卷轴上看到了生存下去的希望,近在咫尺。

        周延公大声地喊着:“乡亲们!乡亲们不要乱!按秩序进城,我保证很快大家就能吃到一顿热乎饭!我周延公用自己的项上人头担保,只要大家进了城每个人都有饭吃!”

        王小牛也跟着大喊:“乡亲们,不要乱,按秩序进城然后在空地上【创建和谐家园】,周大人进城之后立刻就会安排开仓放粮!”

        在周延公和王小牛的指挥下,灾民们没有哄乱,而是秩序井然的走进了平安县城。在两个同村老乡的帮助下,那个女人抬着自己丈夫的尸体走在队伍的最前面。她一边走,一边低着头看着自己丈夫的脸说:“你睁开眼睛看看吧,万岁没有抛弃咱们,万岁派了周大人来救咱们了,我们带你一起去看粮食,一起去看。”

        灾民们走到一半的时候,闻讯赶来的平安县令苏晖气喘吁吁的跑到了城门口。一边跑他一边整理着自己已经跑歪了的官帽,冲到城门口的时候他看着鱼贯而入的灾民显然愣了一下,不过随即快步迎着周延公跑了过来。

        “下官平安县令苏晖,参加钦差大人。”

        从报信的手下那里苏晖已经知道钦差大人到了城门外,并且还下令射杀了一名不带眼的守备军士兵。对于名义上自己手下的死,他心里一点儿都不介意。虽然平安县三百守备军的士兵都是城里富户的子弟,而且都是给他送足了钱才混进来的,可是在苏晖看来自己拿了钱办了事之后双方已经两清了,谁也不欠谁的。

        对于死一个无足轻重的小纨绔子弟来说,他更担心的是自己头顶上乌纱帽保不住。虽然他一直标榜自己是太原苏家的人,不过却是一支已经被疏远到几乎脱离了同宗的远脉。平安县这个苏家一脉中最有成就的就是他苏晖了,还是他爹足足凑齐了一千两白花花的银子从庆州郡守大人那里买来的。

        平日里他总是以太原苏家的人自居,只是他心里比谁都明白,自己和太原苏家已经相去了十万八千里,或许这辈子都不会有所交集。在他眼里,太原苏家中那个高高在上的大学士苏秀是那样的巍峨高耸,连仰视他都没有资格。

        眼前的钦差大人是他这辈子见过最大的官了,如果把钦差伺候好了自己说不定就能更进一步,从七品的县令他早就做够了,平安县就这么大一点,能搂的钱也不多,上任十年不也才刚把买官用的银子收回来吗。平安县太小了,小到拥有几十贯铜钱的人家就算是富户了。

        唯一一个真正意义上的富户已经被他十年来连续不断地压榨搞的妻离子散,可是除了强占来一千五百亩田地和一所大宅子,他到手的银子并不多。再加上这些年往高处打点的花销,十年县令居然只攒下了不足两千两银子,说出去都丢人。

        若是能巴结好了钦差大人,把自己调到庆州去,那就前途无量了。

        所以,跪在周延公面前的苏晖紧张的要命,一身的汗水。

        “苏大人请起吧。”

        周延公在凤宁县的时候就对这个苏晖有所了解,到了平安县之后更是失望透顶。朝廷用这样的人做地方官,百姓们不受苦才怪!

        周延公并没有下马,而是用马鞭一指正在按秩序的进程的灾民说道:“本官奉圣旨巡察六州,督促地方官员开仓放粮赈济灾民,还需要苏大人多多的配合啊,如此我也好向陛下交差。”

        开仓放粮?

        苏晖以为自己听错了,朝廷管那些灾民做什么?不是说粮仓里的储备都是用来应付大辽岁贡的吗?

        只是他不敢质疑周延公的话,苏晖不住的点头道:“一切凭大人吩咐,下官莫敢不从。”

        周延公微笑道:“如此甚好,这样吧,苏大人这就去安排人手在空地上搭建粥棚,每人每日两餐稀粥,最起码让灾民们熬过这个冬天。另外还需调集一些人手搭建供灾民们居住的房屋,有吃有住,等来年春暖花开的时候灾民们才又力气下田干活。”

        周延公扫了一眼苏晖额头上的汗水,从马背上俯下身子低声说道:“苏大人要是做的好,本官也好如实禀明陛下知道啊,对不?”

        苏晖身子一僵,随即磕头如捣蒜:“谢大人栽培,谢大人栽培!”

      第0132章 苏家的人

        在周延公有些阴险的暗示下,苏晖第一次发现做善事原来是一件很让人满足的事情。看着在自己一手张罗下搭建起来的简易粥棚,还有端着稀粥吸溜吸溜喝粥的灾民们脸上幸福满足的表情,苏晖甚至在这一刻觉得自己就是个下凡的菩萨,救万民于水深火热之中。

        其实灾民们很容易满足,虽然每人每天只要有两碗稀粥果腹足矣,对于已经饿得走不动路的他们来说这已经是很幸福的事情了。并且听钦差周大人说粥棚会一直持续到明年开春的时候,到时候不管是回自己的老家还是留在平安县,都会由官府提供粮食种子和农具。这个消息就更让人振奋了,北汉现在多的就是荒地,只要有种子有农具,再赶上好时节,一年就能翻身。

        周大人还说明年的赋税要在原来的基础上下调一半,虽然不是全免,但是这已经是北汉建国以来最大的一次善政了。百姓们如何能不高兴?他们的要求其实很低,只要能填饱肚子就行,若是还能略有盈余他们就能高兴地睡不着觉,种地种的就是一个踏实,没人会奢求靠土里刨食大富大贵。

        三百守备军,不,是二百九十几名守备军士兵和县衙里的差役们都被苏晖组织起来,在县城西北的空地上开始搭建简易的住房。不要求十分的结实厚重,只要能遮风挡雨就好。只要挨过了这个能冻死人的冬天,到了春暖花开的时候大地一解冻,草苗在黄色的土地上顽强的挣扎出星星点点绿色的时候,灾民们的希望就来了。

        今年冬天的这场大雪对旱情的缓解来说有很大的作用,只要春天来之前再下一场雪,明年开春撒下去的种子过不了几天秧苗就能齐刷刷的从土里钻出来。喝着热乎的稀粥,每个人都开始憧憬明年的好日子快点来临。

        周延公知道的是自北汉立国初期,在册的百姓一共有二十七万九千一百余户,而到了嘉丰元年孝帝登基的时候,在册的居民还剩下不足二十万户。二十年的时间,百姓们非但没有繁衍的更多,反而减少了四分之一。而他不知道的是,若是没有刘凌这些年镇守边关,按照正常的历史轨迹到了现在北汉只剩下三万五千户。

        即便是这样,减少了七万多户居民的北汉已经遍地的荒地,杂草成了大地上的主旋律。而居民的减少更是造成了北汉现在已经无兵可征的窘迫局面,能参军的适龄男人们基本上都在军队里了。北汉建国二十年来军队中的士兵还有一大半是建国初期就已经参军的,从乾佑十五年往后基本上再也没有新兵入伍。

        这次大周入侵之战的后遗症就是,北汉的军队数量减少了近三万,坛州玉州应州几个州府加在一起才勉强招收了不足一万五千新兵,大部分还都是老人和孩子。即便是这样,百姓们参军的目的也无非是能求得一顿饱饭吃。

        照这样下去,即便忠王领兵再有才能,只怕十年之后他也要面对无兵可带的窘迫境地。周延公庆幸的是,自己不但遇到了一个有识人之明的刘凌,更遇到一位知人善用的明主。他相信只要孝帝陛下和忠王两个人尽心尽力,再加上多一些自己这样的为官者,北汉用不了六七年就能真正的发展起来。

        周延公没有去驿馆休息,而是直接到了平安县的县衙大堂。让苏晖把平安县平日里的文件拿出来,然后如实的汇报一下平安县这两年的真实情况。知道自己的命运掌握在周延公手里,苏晖回答得还算中规中矩没有多少谎话,只不过在饿死多少百姓这样的问题上打了些马虎眼,少报了七成的人数。

        这些账本,文案之类的东西苏晖已经荒废很久了,看到这些年的文件居然还能勉强凑出来,连他自己都觉得有些不可思议。数年不过问政务的苏晖,实在想不到自己那个上不了台面的师爷居然还能执着的帮他完成自己该做的事。

        这让他心里有点小感动,打算着回去之后将叫谢焕然的师爷工钱再加两成。那个穷酸文人据说还是江南谢家的人,只是怎么看他都没有点名门望族的风范。在苏晖眼里,江南王家,谢家,那是数一数二的世家大户,随便出来一个人都是人中龙凤的望族,谢焕然,这个人怎么看都不想是世家走出来的人。

        不过这个人能力很强,虽然自己不怎么待见他,但是为了让县衙基本上维持下去,这些年还真是多亏谢焕然的默默无闻了。

        而以苏晖的本事,安定两千多灾民绝对是痴人说梦。若是没有谢焕然,只怕他早就露出马脚来了。可是周延公是什么人?本自以为表现不错的苏晖在他眼里,不过是个废物而已。经过自己的观察,周延公发现苏晖手下那个斯斯文文的师爷到是个人才。

        因为苏晖的贪得无厌和一毛不拔,平安县粮仓中的存粮还算充足。这些粮食供应本地灾民坚持到明年开春应该是没有什么问题,只是需要解决的则是优质的粮食种子。周延公本来想和苏晖商量一下,后来干脆直接去找谢焕然。

        就在苏晖无所事事的跟在周延公【创建和谐家园】后面点头哈腰的时候,他府里的管家神秘兮兮的从后面拉着他。苏晖本能的瞪了老管家一眼,随即抬手就要打,又意识到钦差大人就在前面不远处,他只得恨恨地问:“没看见老爷我在赔着钦差大人视察吗!有什么事非得现在跑来添乱?!”

        老管家苏中委屈的低下头,低声对苏晖说了一句让后者几乎幸福昏厥过去的话。

        “太原苏家来人了,要见老爷。”

        苏晖一把揪住苏中的胸前衣襟,低声嘶吼的问道:“你再说一遍!”

        已经五十几岁的苏中颇显老态,被自家老爷的大手揪的有些喘不上来气。他支支吾吾的说道:“就在钦差大人进城不久,一辆马车就到了府门前。据来人说是从太原苏家来的,他还说自己是大学士苏秀府上的管家,叫苏怀。”

        苏晖一瞬间就有些头晕,先是钦差进城暗示自己只要把陛下交代下来的差事办好,说不定飞黄腾达指日可待。紧接着根本就不曾有过联系的太原苏家找上门来,来人还是大学士苏秀的府里管家,好事果然成双成对的来啊。

        苏晖尽力让自己稳定下来情绪,然后迅速的撇了一眼周延公所在的位置,见钦差大人正在低着头听自己的师爷谢焕然说着什么,并没有注意这里,他深深的吸了口气之后告诉自己一定要冷静。

        让苏中赶紧回去好好地伺候着来自太原府的同宗,他整理了一下措辞后走到周延公身后。周延公正在询问谢焕然什么样的农作物相对较快的成熟用以缓解灾情,看看是不是用能力筹集一批种子来明年开春的时候发给灾民们。

        苏晖清了清嗓子,谄媚的笑着说道:“大人,城西灾民安置的地方出了些小问题,下官……是不是应该去看看?”

  • 第1页
  • 上一页
  • 下一页
    技术支持:近思之  所有书籍
    北京时间:2025/10/13 05:16:30