LOGO
首页 小说列表 排行榜 搜索

    《帝胄》-第64页

  • 第1页
  • 上一页
  • 下一页

    温馨提醒:系统正在全面升级。您可以访问最新站点。谢谢!

        不少汉军立刻就被周军骑兵冲击的惯性带的跌倒在地,但是那些周军的骑兵也被阻拦了不少,战马纷纷摔倒,骑兵从马背上掉了下来。一时间人仰马翻,尘土激荡!

        呼!

        一片投枪从草丛中飞出,埋伏在这里的五百汉军勇士骤然冲了出来!那一支支投枪在阳光下闪烁出耀眼的金属光泽,呼啸着直奔周军的骑兵!

        数百支投枪,立刻就将一片骑兵从马背上穿了下来。不少战马被投枪刺中,纷纷摔倒在地。前面的数百名骑兵被绊马索,投枪杀伤了不少,更主要的是骑士【创建和谐家园】,战马失去控制胡乱的奔跑,后面的骑兵速度立刻就降了下来!

        那五百汉军互相打量了一下彼此,随即不约而同的喊道:“兄弟!来世再见!”

        说完,这五百汉军一声呼啸,挥舞着手里的特制弯刀冲了上来。他们也不去攻击马背上的骑士,而是专门对战马下手!他们的弯刀锋利异常,一条一条的马腿被他们砍断!不少周军骑兵从马背上跌落,随即被扑上来的汉军乱刀分尸!

        混乱阻止了骑兵的前进,那五百汉军用自己的血肉之躯硬生生的阻挡住了战马前进的步伐!

        眼见着前面的汉军越跑越远,又有不少的周军骑兵被汉军的死士砍断马腿而掉落了下来。冲在前面浑身浴血的高晋勃然大怒,他一刀将一名汉军劈死,再寻找下一个目标时,却见那汉军灵活的就地一滚,随即出手朝着一名周军骑兵的马腿砍了下去!

        随着战马的一声哀鸣,那马在奔跑中扑通一下冲倒在地上,马的身体在惯性的作用下竟然在半空中翻了一百八十度,轰然一声摔倒在地上。那周军的骑兵被战马压在下面,拼了命地挣扎着想要从马下面出来,他才抽出了一条腿,眼前一黑,就看见后面收势不住的骑兵同伴已经冲到了他的面前!

        战马的前蹄狠狠地踏在了这名周军骑兵的胸膛上,咔嚓咔嚓几声,他胸前立刻就塌陷了下去,一股血箭喷出,这骑兵呼号一声,身子一仰躺在了地上。他的眼睛还没有闭上,后面的骑兵已经到了,那马蹄重重的踏在了他的头颅上,噗的一声,他的脑袋就好像一个被敲碎了的西瓜,砰然裂开!

        高晋虎目欲裂,冲过去一刀将那汉军的士兵劈死!等骑兵整理好了队形,将那拦住前进道路的五百汉军尽数杀绝的时候,前面逃跑的汉军已经看不到影子了。高晋一声令下,吩咐手下将道路清理出来,他一拍坐下骏马,一马当先的追了出去!

        撤退的汉军在自己兄弟用性命争取来的时间里没命似的跑着,他们不用回头看也知道自己的同伴没有一个人可以活着回来。他们也不敢回头去看,不敢看自己的同伴为了帮大家争取时间而一个个惨死在敌人的骑兵铁蹄之下。

        但是骑兵的速度远不是步卒可以比拟的,虽然他们奔跑的速度很快,但是没过多久,才跑出去三四里路,就已经能听到后面周军骑兵震耳欲聋的喊杀声和马蹄踏地的轰隆隆的闷响了。

        几百名跑在最后面的汉军自发的停了下来,随即默默的站成三排,将弓箭拿在手里,目光坚定地看着周军骑兵踏起的烟尘。他们互相打量着同伴,用最后的时间使劲的记住战友们的相貌,然后对自己的战友微笑着说道:“兄弟,来世再见!”

      第0107章 违命

        天王岭,花三郎站在高处瞭望,只见潮水一般的汉军正在朝自己这边涌来。而在远处,周军的铁骑已经离着退回来的汉军不远了。当看到汉军后面尘土飞扬的周军骑兵密密麻麻的样子,花三郎不由得握紧了拳头!

        太多了,竟然有这么多周军追杀上来。只是这么多年跟着刘凌南征北战,花三郎已经变得十分的成熟。此时他虽然震撼于周军追兵的数量,同时却在心里计较着如何能将周军杀退。

        看样子周军追击的人马比陈远山的人马还要多,而且竟然有一小半是骑兵。步卒在这种状态下和骑兵交手,有败无胜。狂奔的汉军士兵,在周军骑兵的面前都是活生生的靶子,根本就不可能抵挡得住。

        如今能用的只有疑兵之计,只盼着漫山遍野的旌旗能将周军吓退了。

        他吩咐一声,命令所有的士兵上马,准备冲下去阻拦周军。

        陈远山一路狂奔,他身上沉重的甲胄已经一边跑一边脱掉了。带着这么一身盔甲跑路,就算没有被后面周军的骑兵砍死,也会被自己活活累死。虽然他手下有一万五千人马,但全都是步卒。别说周军足有数千骑兵,就算只有一千精骑从后面冲杀自己也断然抵挡不住。

        要知道,一支百人的重甲骑兵排开攻击阵型,完全有能力将一支十倍于己布置好了防线的步兵冲击的乱七八糟。步兵的防御阵型,在高速前进的重甲骑兵面前脆弱的就好像一层白纸!

        古往今来,很少有步卒战胜骑兵的例子。尤其是在古代的战场上,骑兵的机动性和冲击力被无限的放大了。草原游牧民族之所以能在各个朝代都对中原的国度没有什么惧怕心理,正是因为他们拥有强大的骑兵。匈奴,突厥,契丹,再后来的女真,都对中原国家构成了致命的威胁!

        而蒙古人,更是靠着天下第一的骑兵队伍,横扫了亚欧大陆,将疆域的面积扩大到了陆地的尽头!拥有一支优秀的骑兵队伍,是每一个为将者梦寐以求的事。即便是到了现代战争初期,热兵器已经占据主导地位的时候,骑兵依然是一支不可小觑的力量,一直到机械化装备部队,骑兵才渐渐的淡出了历史舞台。

        即便是在二战时期,骑兵在战场的重要地位还是毋庸置疑的。野战的王者,就是骑兵。而防御战的王者,则是重甲步兵。面对已经排列好防御阵型的重甲步兵,连轻骑兵都只能望而兴叹。除非是配置了骑兵重槊的重甲骑兵,否则很难靠一般的骑兵队伍冲破厚厚的重甲步兵防御阵地。而因为打造一支重甲骑兵的费用太高,且重甲骑兵的机动性太差,在隋朝后期就渐渐的被放弃了。

        在盛唐时期,重甲骑兵才又重新出现在战场上,不过数量一直不多。

        眼看着陈远山带着一万多穿着黑色军服,打着红色战旗的大汉队伍潮水一般退了回来,大部分已经过了天王岭,最后面的队伍还在小谷口,而后面追着的周军骑兵距离他们已经不足五百米了。

        花三郎的手紧紧地握着自己的兵器,因为太过于用力,他的关节已经泛白。他已经三次强迫自己压下去上马杀敌的冲动,已经扬起的铁枪再一次放低了下去。他身后的士兵跟他一样着急,若不是花三郎阻拦,他手下的三千骑兵只怕早就忍不住冲下去了。

        可是,他必须等,只有后周的骑兵到了天王岭下面,然后从高坡上往下冲击依靠地势的优势而加大冲击的力度。花三郎的亲兵们就站在他身后,一双双焦急的眼睛不停地在下面亡命奔逃的袍泽们身上和花三郎的脸上转换,站在花三郎身侧的亲兵能看到将军脸上的凝重,还有紧紧抿着的嘴唇。

        眼看着在谷口的位置上,跑在最后面的汉军步兵已经被周军的骑兵从后面追了上来。最前面的周军骑兵将领高高的扬起马刀,带着弧度的马刀在半空中划过一道轨迹,然后斩在那汉军步兵的头颅上!半片脑袋被马刀直接劈掉,隔着这么远,花三郎他们在高坡上甚至到看到了那绽放在半空的一抹殷红!

        “将军!”

        一个偏将上前一步,目光急切的叫了一声。

        花三郎咬了咬牙,没有说话。那偏将见花三郎连头都没有回,本想催促将军出战的他却说不出话来。因为,他在花三郎的眼睛里看到了和自己心情一样的东西,那就是急切。然而,花三郎却迟迟不肯下令攻击。

        一个队正看着越来越多的汉军步卒被周军的骑兵扫荡一般的砍到,他攥紧了拳头狠狠地砸在了身边的岩石上。拳头上的肉皮砸破,血顺着他的手滴落了下来。而他却感觉不到一丝手上的疼痛,因为他的心更痛!

        “将军!为什么还不下令!”

        这个队正看着花三郎,眼睛里的迫切是如此的深切。

        花三郎依然没有回答,眼睛死死地盯着下面的战局。没有人发现,他再一次握紧了自己的铁枪,却最终没有将枪锋扬起。

        终于,三四千周军骑兵和汉军的队伍连在了一起,不停奔跑的步兵在他们眼里简直就和插在地上的草靶没有区别,唯一的不同就是砍到草靶是不会流血的。一个一个的汉军士兵哀嚎着倒了下去,他们在死亡的时候心里一定充满了恐惧吧?

        “将军!下令吧!”

        “将军!下令吧!”

        偏将,千总,百总,队正,一个一个的围在花三郎身边,攥紧了拳头,眼里含着热泪不断的催促着花三郎。而后者,此时却放佛变成了一尊铁石心肠的雕塑,表情严肃,一言不发。

        花三郎在等,他在等在周军放松警惕的时候。他看得很清楚,虽然大队的周军骑兵在追杀汉军的步卒,不过依然有千人左右的骑兵队伍拖在了后面。因为周军也清楚,对于伏击来说最好的地点不是鱼龙坡,而是天王岭!

        既然汉军能在鱼龙坡神不知鬼不觉的埋伏上一支万人以上的队伍,那谁又能肯定在天王岭上不会有汉军的埋伏?周军的大队步兵被远远的甩在后面,此时若是天王岭上有汉军埋伏,这四千多周军的骑兵被人前后夹了饺子的话只怕是凶多吉少。

        面对有防备的敌人,花三郎现在冲下去并不占多大的优势!一旦被周军的骑兵拖住,等周军大队的步兵从后面追上来的话,他手下这三千骑兵只怕一个也走不了。而花三郎不是怕死,他是怕自己冲下去非但救不了前面跑着的汉军步卒,而且还要搭上三千骑兵!

        对于现在的平南军来说,骑兵太重要了!

        终于,至少有四五百汉军步卒被周军的骑兵斩杀之后,后面负责警戒的周军骑兵终于忍不住了。功劳若是都被前面的人抢了去,他们这支骑兵队伍就窝火了。负责指挥这支警戒骑兵的将军看了看前面汉军步卒的伤亡,估计着天王岭上也不会有汉军的埋伏了。

        周军的骑兵犹如狼群冲进了羊群里一般杀戮,若是有汉军的埋伏早就冲出来了。在手下人不断的催促下,这名领队的周军将领终于咬了咬牙,挥刀带着一千多骑兵冲了上去!

        花三郎一挥手叫道:“上马!”

        早就憋出了火气的汉军骑兵纷纷跃上马背,就等着将军一声令下。花三郎转身叫住一名亲兵道:“去,追上陈指挥使,告诉他我不能帮他阻敌了!让他调整队形,三千匹战马就在山凹里,让他赶紧分兵来取!”

        紧接着,花三郎吩咐另一个亲兵道:“去告诉赵二将军,让他按王爷的吩咐行事!”

        看着两个亲兵远去的背影,花三郎眼神凛然的说道:“你们是不是在恨我没有立刻杀下去解救你们的袍泽?是不是在怪我眼睁睁的看着自己的兄弟战死而无动于衷?我告诉你们!我比你们还急!但是战场之上,容不得你我冲动!”

        花三郎一指远处的尘烟喊道:“看到那里了吗!”

        众人随着他的指点看过去,那边烟尘漫天,必然是周军的大队人马赶来。十几个各级将领看着那里,不明白花三郎是什么意思。

        “在那里!必然有周军的大将,甚至有可能是周军的主帅孙玄道!现在,你们敢不敢跟我去砍了周军的帅旗,将周军统帅的头颅割下来给死去的兄弟们报仇!”

        众人都愣住了片刻,随即爆发出一阵高呼:“杀!”

        偏将梁顺大声说道:“有何不敢!”

        花三郎道:“既然你们都有这样的勇气,咱们就杀过去替死去的袍泽报仇!只要能斩杀了周军的主帅,周兵必然大乱!但是你们要知道的是,那里的周军绝对不下数万,我们现在只有三千骑兵,若是不能拼死的话只能全军覆没!”

        梁顺抱拳道:“将军!下令吧!将军麾下没有孬种,只要能一战杀了周军的主帅,纵死又如何?”

        花三郎仰天一声长笑:“好!儿郎们!随我下山,放手大杀去吧!”

        三千骑兵从山坡的另一面冲了下去,只留下了一个百人队看守马匹。花三郎一马当先,带着骑兵迂回着朝着后面周军大队人马的侧翼冲了过去。

        从鱼龙坡到天王岭不过十几里的距离,天王岭现在喊杀声震天,周军担心前面的骑兵遭到埋伏必然全力赶来,花三郎相信,自己手里虽然只有不足三千骑兵,只要运用得到,必然给周军造成重创!

      第0108章 天王岭

        花三郎不是第一次参加大战,但这次绝对非同寻常!因为他没有执行刘凌之前的安排,不在天王岭埋伏,而是对后面的周军大队人马主动发动攻击!他知道这样战场违抗军令的行为是什么后果,但是他也知道,一旦自己的猜测没有错误的话,三千骑兵虽然不多但是对全都是步卒的周军来说,绝对算得上一场噩梦!

        而他也不能正面去冲击周军的队伍,数万人的周军,在前面打头的队伍必然是全军最精锐的。虽然这样的追击战,周军带着重甲步兵的概率并不大。但若是从侧翼攻击周军的话,显然会对周军造成更大的伤害。

        以三千骑兵正面去冲击数万步兵,开始或许会对周军造成沉重的打击,但是一旦周军的慌乱被安抚下来,组成阵型对抗骑兵的话。以周军的防御厚度,完全可以逐渐抵消掉骑兵的冲击力。

        一旦骑兵陷入敌阵而又无法发挥骑兵的速度,那被分割包围之后坐在马背上的骑兵就成了周军步卒围攻的靶子。

        而从侧翼攻击敌人,纵深并不是很大,将周军的队伍拦腰斩断也不是没有可能。只要看准了敌军主帅的位置,一鼓作气冲过去将周军的队伍行列冲乱,只要能趁乱杀了那周军的领兵将领,周兵必然大乱。将乃兵魂,将若是死了,兵则必乱。

        花三郎的想法不能不说十分的大胆,甚至不能不说有些鲁莽。刘凌安排他在天王岭接应陈远山的人马,只要阻断了周军骑兵的追击让陈远山一万多步兵安全的撤回去,这就是胜利了。

        然而,贪心的花三郎并不想就这么放弃一次难得的机会!

        现在周军的骑兵都已经追过来了,后面的队伍全都是步兵!在天王岭下周军的骑兵是这么欺负汉军步兵的?现在他花三郎就要原封不动的还回去!而且,周军动用了这么多部队,已经超出了王爷之前的判断,需要带这么多士兵出营,不是后周的皇帝柴荣亲自来了,就是周军的元帅孙玄道!

        这两个人不管是谁,只要能杀了,哪怕就是伤了,也是一场恢弘的胜利!花三郎不奢望能有运气挑翻了周世宗柴荣,只要能凭着手里的三千骑兵给周军造成更大的损失,这就是对死去兄弟们的一个交代!

        可以说,此时的花三郎已经有些意气用事了。幸运的是,在他身后有三千跟他一条心,都已经将生死置之度外的骑兵兄弟!

        孙玄道不断的催促着部队加快行军的速度,高晋领着的骑兵和他率领的近两万步兵已经脱了节。中间至少拉开是十里路的差距,这个距离就算是前面的骑兵停下来不动,也不是顷刻间就能追上去的。

        十里路,说长不长,说短不短。步兵发力狂奔,理论上半个小时就能冲到。但是前提条件是他们有力气跑,现在的周军从大营里一路奔行已经超过了二十几里,士兵们的体能已经逐渐的下降了。

        已经能听到天王岭那边喊杀声震天,孙玄道的心不由自主的提了起来。果然,汉军在天王岭还有埋伏。已经追疯了的骑兵一旦落入汉军的包围圈,在那个狭窄的地带骑兵根本就冲不起来,只能会被汉军居高临下的当成弓箭的靶子来射。

        孙玄道不能不急,已经损失了超过六千士兵,虽然汉军的损失也不小,如果天王岭一战再损失四五千精锐骑兵,一个统兵大将,那这就不是陛下的脸面受损的问题了。且不说自己的前程不保,对北伐的周军士气来说也是一个巨大的打击。

        战事不利,士兵们中已经有人开始思乡了。军心浮动,虽然将领们一而再再而三的告诉大家胜利指日可待,可是那些士兵们谁会去相信承诺?上面做出的承诺太多了,真实现的能有几个?

        二十几万大军劳师动众的北伐,非但没有想象中的那么势如破竹,反而不断的损兵折将,对于已经很多年没有打过败仗的周军来说是个很大的打击。不管是南唐,后蜀,还是之前对北汉的战争,周军都是保持着骄人的胜记。而这些胜利虽然提高了士兵们的士气,但是也让他们变的脆弱。

        习惯了胜利的士兵,很难经受住接二连三的失败打击。一旦这次出营追击的战斗再次失利,那整个战争胜利的天平必然从后周这边而朝着北汉的方向有所倾斜。有时候战场上拼的并不是人数,而是一股永不退缩的士气。

        真要是靠人数多就能简单取胜,那大隋朝的时候杨广屡次兴兵征伐高丽,就不会前后丢下几十万具尸体在异国他乡。弹丸之地的高丽,竟然硬生生的抵抗住了大隋一百多万大军的攻势,还将大隋朝最精锐的三十几万府军全歼,且不管对方用的是什么样上不了台面的战术,这个例子足以说明军队数量多不一定就能取得战争的胜利。

        若不是那三十万最精锐的府军埋骨他乡,成了别国良田土地下的一截白骨,大隋朝的天下也不至于那么快就分崩离析。第二次征讨高丽的隋炀帝,虽然改变了策略,百万大军还是没有将高丽灭国,反而促使了国内的反叛。

        大周现在的情况虽然有别于隋朝,不过前景并不是大家之前预料的那样好。且不说西夏人一侧虎视眈眈,西南的吐蕃也是早就对中原的花花世界觊觎良久,就是国内都难保不会有人拿陛下如何得到的皇位做文章。一旦有人在后方添乱,西夏,吐蕃趁势而起,那大周的境地不见得会比当初的隋朝强到哪里去。

        看着已经表现出疲劳的士兵,孙玄道也很无奈。强行军将近三十里,就是铁打的人也会累。到了现在已经不可能还像开始的时候那么快了,速度上的减缓并不是用鞭子打就能提起来的。

        天王岭的方向喊杀声如此强烈,十里之外都能清晰的听到,由此可见那也是一场惨烈的大战。若是不能迅速增援的话,谁能知道那四千多大周的精锐骑兵还能活着回来几个?

        事实正如孙玄道担心的那样,得到花三郎亲兵通知的陈远山并没有生花三郎的气,花三郎将王爷既定的战术打乱,以陈远山对花三郎的了解知道他不会这么草率。而且自己的部队被周军的骑兵追着跑,也并不是真的就怕了那四千多骑兵,而是为了将他们引到天王岭聚而歼之。

        真要是拼了命打起来,依据天王岭如此狭窄的地形设置防线,组织有限的重甲步兵防御的话,周军的骑兵最多一次性一两百人攻击过来,最后是骑兵把步兵杀光,还是步兵把骑兵消耗光真没有定数。

        听到花三郎亲兵的报信,陈远山没时间埋怨记恨花三郎,他立刻就对部队的战术做了调整。命令最前面的部队停止撤退,分出三千人马到天王岭下寻找战马,然后绕过并不打的山岭迂回到周军骑兵后面去,然后组织士兵就地结阵,抵挡周军骑兵的冲击。

        不管怎么说,步兵用跑步的方式跟骑兵比速度,纯粹就是找死。骑兵从后面追上来,在奔跑中杀人简直就好像放躺下一片芦草那么简单。失去了花三郎这个强援,自己手下这些步兵再跑下去无异于自己送死。

        因为是埋伏战,陈远山带来的重甲步兵并不多。若不是他将整个简直的一营多兵马尽数带来,每个营配置的一千重甲步兵也不会披挂着沉重的铠甲跟来跑步。轮速度,重甲步兵在骑兵眼里简直跟蜗牛爬没有区别。

        这一千重甲步兵并没有参与鱼龙坡的战斗,陈远山为了应对突【创建和谐家园】况不得不采取防守,故意将这一千重甲步兵留在了后方,没有从鱼龙坡冲下去参与杀敌。也正是因为这样,这一千重甲步兵后队变前队,撤回来的时候才没有丢给周军的骑兵当靶子练刀。

        命令部队停止撤退,陈远山下令最前面的重甲步兵立刻撤回来组织防御,同时派人砍伐树木堆积起来,这样狭窄的地域限制了骑兵的冲击人数,只要在将道路阻断,防守并不太难。

        他带来的士兵都是原来抚远军的老兵了,军令下去之后很快地就执行了起来。若是从太原城南下的禁军或者城防守备军,早就在一路狂奔中丧失了斗志,只怕拢都拢不住。最后面的步兵已经自发的停了下来不在奔跑,而是借助地形和周军的骑兵开始周旋起来。

        这些老兵们都明白,将背后交给周军的骑兵,这样跑下去早晚被人一个不剩的砍死。借助树木,乱石,步兵们就地防御。而那一千重甲步兵很快从队伍前面退了回来,成队列的开始组成防御阵型。

        就在这个时候,已经杀红了眼的周军骑兵突然听到高坡上一声喊,随即无数的汉军旗帜在高坡上树立了起来,也看不清有多少汉军出现在高坡上。战鼓声,呐喊声练成了一片!

        高晋脸色一变,他本来已经安排了负责警戒和断后的骑兵队伍,但是后来因为开始的时候追杀汉军那么凶狠,高坡上埋伏的汉军都无动于衷,所以周军基本上已经排除了天王岭有埋伏的可能。殿后的一千多骑兵嗷嗷叫着追了上来,高呼着报仇的口号甚至超过了高晋带来的队伍,高晋就算想阻止也来不及了。

        赵二只留下了二百人站在山坡上摇旗呐喊,擂动战鼓。他带着八百名士兵从山坡上跑了下来,在谷口开始砍伐树木推到在道路上,阻止周军骑兵后撤!四五千骑兵被窝在天王岭下面,虽然这样一来汉军面对的压力会很大,但是对于带着三千骑兵去冲击周军后队的花三郎来说确实最大的支持!

        花三郎和赵二两个人在这些年里早就有了一种默契,当收到花三郎亲兵报来的消息之后,赵二立刻就做出决定封堵谷口,绝对不能让周军的骑兵杀回去前后夹击花三郎的人马!

      第0109章 侧翼奔袭

        孙玄道率领的近两万周军,如今只有不足三百的骑兵,这些骑兵还都是孙玄道的亲兵卫队。作为亲兵,自然是时刻都要保护在主将身边的。一万多步卒压榨着身体的潜能,拼了命的往前跑,可是再快人的两条腿也跑不过战马的四条腿。

        天王岭那边激战正酣,谁知道在那里有多少汉军在埋伏?很多人心里不由得都有些后悔,这次追击原本是可以避免的。谁也不知道当时怎么就被汉军挑衅的将军三言两语就勾起了火气,似乎不杀人就不能扑灭一般。

        只是包括孙玄道,甚至柴荣在内此时却都没有深思,虽然那个汉将挑衅的语言刻薄肮脏,但为什么自己就是压不住火气呢?现在周军上到皇帝,下到普通士兵,为什么就好像草原上的一大片干草,只要有那么一点点的火星就能将心里的怒火燃烧成燎原大火?

  • 第1页
  • 上一页
  • 下一页
    技术支持:近思之  所有书籍
    北京时间:2025/10/11 21:48:29