LOGO
首页 小说列表 排行榜 搜索

    《帝胄》-第102页

  • 第1页
  • 上一页
  • 下一页

    温馨提醒:系统正在全面升级。您可以访问最新站点。谢谢!

        “玉人何处教吹箫。”

        柳眉儿随口答了上来。

        才一说完,她就想起当初刘凌教自己这首诗时候的邪恶样子。一想到那次自己蹲在地上,用自己的樱桃小口去吞吐那根巨大粗壮的火热,她的脸就红的好像火一样。心里好像跑进来一直调皮的小兔子,不断的上蹿下跳。她鼓起勇气看着刘凌那双充满了欲望的眸子,深深的吸了一口气,缓缓的低下头,在他的两腿之间上下起伏。

        “洗澡”洗了足足一个多时辰,过了子时刘凌才和柳眉儿两个人相拥着深深的睡着了。这一觉睡的无比香甜,直到天色大亮刘凌才醒来。两个多月了,第一次睡的这么踏实。他往身边看时,害羞的小妮子不知道什么时候已经离开。他知道柳眉儿是怕别人笑话,虽然他们两个人之间的暧昧在王府中已经是公开的秘密。

        看着窗外高高的太阳,刘凌舒服地伸了个懒腰。很久没有睡过懒觉了,平乱的时候每天的睡眠都没有超过两个时辰的。为了彻底将那些大汉的毒瘤清除掉,借着这次平叛的机会刘凌可谓是绞尽了脑汁。其实剿灭欧阳专的叛乱并不难,难的是如何一劳永逸,将制约大汉发展的那些蛀虫清理干净。

        若是仅仅剿灭欧阳专,刘凌有信心在一个月内就将欧阳专打回原形。不好打的是另一场战争,既要将那些蛀虫杀死,还不能让朝中百官寒心。为了做好这件事,刘凌手下的影卫可是忙得不可开交。

        赵大带着影卫在各地奔走,很快就“查实”了一大批和欧阳专有关系的地方世家。这些人给欧阳专提供了大量的财力支援甚至直接派人参加叛军,犯了这样的大罪若是不重重的惩罚那就没有天理了。影卫们干的尽职尽责,有证据的哪怕是蛛丝马迹也会差个水落石出,没有证据的反而好办了,制造证据比发现证据要简单的多。

        刘凌明白,孝帝其实知道自己的小动作,但是孝帝却根本没有理会。有这样一个贤明的皇帝做靠山,刘凌发现自己做坏事也是肆无忌惮的。只要是对大汉心怀鬼胎的人,都被安上了一条通敌罪。但是这一次刘凌杀人很少,大部分人只是被没收了家产后发配到了边关为奴。

        这样一来,大汉在无形中又获得了一大笔财富。用这笔钱足够装备一个一千人规模的重甲步兵。要知道重甲步兵那一身五十斤上下的铁甲造价就高的令人乍舌,而为了让重甲步兵保持体力他们的伙食也是部队中最好的。每餐都有肉有菜,就算一般的富户都没有他们吃得好。

        重甲步兵,可是对付骑兵最好的兵种。尤其是现在重骑兵已经渐渐退出了历史舞台,身穿轻甲的骑兵虽然速度上无与伦比,但是在正面对敌的情况下,并不是重甲步兵的对手。

        就这么胡思乱想着,刘凌很堕落的赖在床上不肯起来。直到柳眉儿做好了早餐端进来他都没有穿衣服,而是靠在床上很无赖的让柳眉儿一口一口的喂给他吃。折腾了半夜,肚子确实空了,再加上柳眉儿的手艺实在没的说,刘凌吃的肚子明显鼓了起来。

        吃完了饭,收拾好碗筷刚要走的柳眉儿又被刘凌抱住狠狠的亲了几口。若不是柳眉儿怕大白天的被人看见,刘凌真敢拉着她一起做早操。

        他让自己狠狠的堕落了一个早晨,没有练功,不看邸报。

        只是还没等享受够,管家老吴就引着一位公里来的小太监进了王府。刘凌无奈起床,梳洗后准备接旨。谁知小太监送来的却不是圣旨,而是一份来自大辽的信函。刘凌皱了下眉头,打开来仔仔细细地看了起来。一看之下,刘凌不由得神色一变。

        原来大辽在四月下旬的时候趁着春暖雪化,皇帝耶律雄机亲自率领十万宫帐军征伐西夏!一开始大辽铁骑势如破竹,出上京道,轻骑突进深入西夏境内二百里。一直到了狼山脚下才被黑山威福军司将军李虎奴领兵阻拦,双反大战了数场,大辽百战百胜的宫帐军在狼山脚下遇到了对手,双反互有胜负。但李虎奴兵少,打了几仗之后渐渐不支。五月初,西夏国主嵬名曩霄亲自领西夏精兵六万北上,与耶律雄机战于野,大胜!

        耶律雄机退兵五十里,一面派人回上京取救兵,一面命令汉国兵出夏国一侧以牵制西夏兵力。

      第0189章 出师未捷身先死

        “陛下,此时万万不可出兵啊。”

        老宰相卢森撩袍跪了下来,以头触地。

        “老宰相快起来,咱们君臣几个在这说话不必行这大礼。朕不是说过吗,今天是咱们几个私下里议一议,这事还没成定局。朕也没有决定出兵西夏,毕竟咱们大汉刚刚打了两个月的仗,元气还没有恢复过来,再劳民伤财的兴兵也不切实际。”

        孝帝亲自把卢森搀扶起来说道。

        卢森年纪已经大了,这段时间又太过操劳,明显的又老了不少。前两个月他的腰板偶尔还能直起来,现在整天都佝偻着身子,多走几步路都喘的厉害。刘凌平叛这两个月,他在后方忙的脚不着地,每一刻能清闲。等孝帝南下劳军之后,他更是吃住都在军机处里,每天睡眠从来没有超过两个时辰的时候。军机处里另外的两个人,裴浩太年轻而且刑部的事情也不少,他对国政几乎还没有能力掌握。礼部尚书候申能力和经验倒是都不错,但这个人做事太小心,摆出一副为卢森马首是瞻的姿态。这样一来所有的国事几乎都压在卢森一个人的肩膀上,老人本来就不再宽厚的肩膀更加显得瘦削了。

        刘凌给卢森搬了一个座位,和孝帝一起搀扶着卢森坐下来。卢森不肯做,孝帝就强按着他的肩膀让他坐踏实了。

        孝帝劝道:“朕今天唤你一声卢老,今天在这里的人中你的辈分最高,朕记得先皇一直让我们兄弟将您当做长辈看,过几天玉珠和老九成了亲,你就是老九的岳丈,朕也同样是你的晚辈。前阵子平叛功劳最大的就是你和老九,朕想不出还能赏赐你什么,只有一颗真心待你,坐吧,你不坐,朕就陪着你一起站着。”

        卢森摆手道:“平叛的是忠王殿下指挥得当将士用命,老臣不过是在后面打打下手而已,不敢居功啊。”

        刘凌道:“卢老,若无你在后面苦苦支撑着供应大军粮草,将士们就算再勇敢,饿着肚子也打不赢十数万叛贼。将士们都说卢老是一个靠得住的人,是一个可以放心把自己后背交给他的人,他们说有卢大人在后面,他们心里踏实。有卢大人在后面给大家支持,就算前面的敌人再多也没有什么可怕的。回京的时候,抚远军和应州兵的将士们都托我给你带好,说他们敬重你!”

        刘凌的假期是十天,结果才睡了一个懒觉就又不得【创建和谐家园】上朝服赶到皇宫来。他说的这些话都很实在,没有什么水分。可以将自己的后背放心地交给某个人,这是将士们对某人的最高评价了。意思是说这个人最值得信任,是可以性命相托的朋友。确实,诚如刘凌所言,就算朝廷里的库存再少,日子再难过,卢森就是勒紧裤腰带也没断了前方将士们一顿粮食。

        卢森感动的有些无所适从,沟壑密布的脸上多了一层难得一见的红晕。听到刘凌的赞美,他干涩的眼睛里也禁不住有泪水打转。是啊,能得到前方将士们的认可,就算再累也是值得的。

        “王爷过誉了,将士们抬爱,若是没有王爷用计留下给大辽的岁贡,老臣就算是有三头六臂也难以保持对前方将士们的供给。是陛下信得过老臣,让老臣为将士们做些事情。将士们的夸奖老臣愧不敢当啊。”

        卢森有些激动。

        身在乱世,得逢明主,还有什么别的奢求?

        孝帝道:“将士们不会说谎,他们信得过你比朕信得过你重要!这差事又累又苦,可是除了你朕实在找不到另一个人来将事情做好。裴浩太年轻经验不足,候申又不熟悉军务,胆子都让你一个人挑了,朕心里也不安。等应付过眼前这件事之后,朕就给你放一个月大假好好休息一下。踏踏实实的睡几天懒觉,一觉睡到天光大亮!”

        卢森感动的无以复加,抹了一把老泪道:“臣年纪大了早就过了贪睡的时候,能趁着身子骨还勉强走得动多为陛下办几天的差事,老臣别无所求。老臣只是怕,不能再为陛下多做几年臣子。”

        孝帝道:“不许这么说,能忙过了这一段你就回家好好休息几天。候申和裴浩虽然年轻但也能独当一面,也不能总让他们躲在你后面享清闲不是?朕只给你一个月的时间,一个月以后你就是不想上朝来朕也会把你抓过来!”

        孝帝探出手,使劲地握了一下。

        卢森会心一笑道:“陛下若是真想让老臣歇一歇,那老臣就斗胆跟陛下在忙完这件事之后要几天假,老臣的那个不孝女啊,整天问我婚期定下来没有,一个女孩子家也不知道羞,整天想把自己嫁出去躲开我这个糟老头子。女大不中留啊,唉……”

        孝帝心里诧异,卢森向来老成持重,今日怎么急着说起这件事?本来确实是定下来的,老九在玉州回来后就筹备大婚的事,可是还没等腾出时间来张罗先是为了应付大辽的事,接着晖王刘植勾结白莲教匪徒造反,然后欧阳专也反了,前前后后忙活了几个月这件事也就耽搁了下来,眼下大辽跟西夏这两头蒙虎咬的正激烈,耶律雄机让大汉出兵协助攻夏,今天商议的就是这件事,卢森怎么会如此失礼,迫不及待的把女儿的婚事提出来?

        只想了一会儿孝帝就想明白其中的含义,卢森的身体看来真的快油尽灯枯了!他是想趁着他在自己面前还能说上话赶紧给他的女儿安排好出路,虽然自己答应过且这桩婚事还是自己保的大媒,但卢森一定是怕拖的时间太久自己活不到女儿出嫁的那一天!孝帝心中唏嘘,这是卢森第一次对自己提出什么要求吧。这个尽心尽力的两朝老臣,把自己的半生都奉献给了大汉,如今见自己已经时日无多才会这样唐突的跟自己直接提起这件事!

        孝帝看了一眼刘凌,他在刘凌的脸上也看到和自己一眼的神色,是同情?是蔑视?不!是尊重!卢森是在自己的人生即将谢幕的时候才放下那么一点臣子的身份,而是转换成了另一个身份,那就是父亲。

        孝帝看着卢森脸上的掩饰不住的惶恐和愧疚,他就感觉自己的心里很难过。

        “朕答应你!玉珠和老九的婚事是朕保的媒,朕就不会食言!”

        孝帝没有征求刘凌的意见直接答应了卢森的请求,他知道老九不会怪自己,一定不会!

        卢森见孝帝答应了自己随即解脱般的笑了笑道:“臣谢陛下的隆恩,这样臣走的也就安心了。”

        他这话让几个人都很惊讶,没给众人说话的机会,卢森颤巍巍地站起来说道:“忠王大婚脱不开身,老臣身为大汉宰相亲自领兵助战,相信大辽国皇帝耶律雄机那里也说得过去。而老臣因为年事已高,若是走不到西夏在半路就一命呜呼了,这征夏的事也就只能不了了之。”

      ¡¡¡¡Ëû×ÔÐŵÄЦÁËЦ£¬ÕâÒ»¿ÌÑÛÉñÃ÷ÁÁÈçè­è²Ðdz½£¡

        “不可!”

        孝帝和卢森同时喊了出来,候申和裴浩也站起来连声阻止。现在他们才真正明白为什么卢森刚才一反常态的替自己女儿出面,把家事摆在公事前面,他这哪里是怕自己百病缠身看不到儿女出嫁的那一天,这分明就是在托孤!他只有卢玉珠这么一个女儿,他的妻子死的早,这世间只有女儿这一个亲人了,只有安排好了女儿未来的出路,他才能心甘情愿的去送死!

        “陛下!”

        卢森打断了孝帝等人的话,微笑着说道:“陛下,军机处不是老臣一个人的军机处,老臣这段日子一个人把持着朝政而陛下不疑,大臣不妒,老臣位极人臣还有什么可求的?论官职,文官中无人出老臣之右,论爵位,老臣已经是国公,可是老臣还是不甘心,还是想要更多的荣华富贵。但是老臣的官已经足够大了,爵位已经足够高了,只要活着就别想谋求更大的利益。老臣就自私的想,若是老臣一不小心为国捐躯战死疆场,是不是陛下就会给老臣更大的封赏了?那样是不是就能萌荫子孙是不是就能青史留名?”

        他看着窗外树梢上翠绿的树叶,那勃勃的生机和他的苍老对比鲜明。他刻意不让孝帝和刘凌插话,似乎只顾着自言自语。

        “人都有贪念,只不过老臣平时伪装的好,陛下,王爷和诸位同僚看不出来罢了。苏秀有野心,欧阳专有野心,但他们走的是歪门邪道。老臣也有野心,老臣所图正大光明,老臣只求能成为我大汉百官第一人!老臣野心勃勃,所以才不敢稍有放松,却没想到竟然落到个兢兢业业的美名。老臣还是不满足啊,生逢这乱世,文臣必然不如武将,老臣也不是领兵统将的料,想要指挥千军万马攻城略地是不能的,但现在有一个机会摆在老臣的面前,领兵出征却不必与敌交战就能大功告成,老臣何乐而不为?”

        他顿了顿,看着一脸悲戚的孝帝说道:“老臣不求别的,只求七个字的结局。”

        他一字一句的说道:“出师未捷身先死!”

      第0190章 养兵

        孝帝大声说道:“不行!朕不答应!”

        他快步走到卢森身前说道:“你不是想要荣华富贵吗?想要位极人臣吗?想要萌荫子孙吗?朕都给你。大汉自立国至今没有一个文官食邑超过二百户的,朕给你五百户!大汉立国至今没有一个文官外姓封郡王的,朕给你!大汉立国至今没有一个文官得到免死铁卷护佑子孙后代的,朕给你!你想出师未捷身先死?朕不答应!”(注①)

        他大声地喊,歇斯底里,哪里还有一个帝王的样子。

        他吼完了,拉住卢森的手,眼睛红红的说道:“朕……离不开你!”

        卢森老泪纵横但却笑得那么幸福,他用颤巍巍的手握着孝帝的手,感受彼此的心意。

        “陛下,老臣今年已经六十六岁了,已经活的够久了。老臣能遇到陛下这样的明主,恨不得再多活二十年,十年,哪怕五年也好。让老臣再为陛下多做些事情,但是陛下啊,臣真的老了,老到已经看不清奏折上的文字需要别人读给我听,老到走不了三步路就开始气喘吁吁,老到一躺下没有人搀扶着就再也坐不起来,老到一闭眼就看到阎王爷在朝着我招手。”

        他笑着哭:“陛下,臣不怕死,只想死得其所。这军机处也该轮到新人们大展拳脚了,老臣再占着位子不离开,只能阻挡他们为国效力的脚步,成为他们施展抱负阻碍。候大人老到练达,裴大人锐意进取,再加上一个文武全才的周延公,这军机处必然是新人大放异彩的地方。诚如陛下所说,老臣在军机处一天,他们就难以施展自己的本领,只能看着老臣的脸色做事,唯唯诺诺,委屈了一身的本领才华。陛下,为大汉计,老臣也该挪动挪动了。”

        孝帝哽咽着说道:“闭嘴,你明知道……明知道朕不是那个意思。”

        候申和裴浩也红着眼睛说道:“卢大人老当益壮,我们还需要在你身边多学习,我们就好像刚刚蹒跚学步的孩子,还要靠你领着我们走。”

        卢森看了看孝帝,再看看面前这两个和自己相比朝气蓬勃的后学晚辈,他笑着说道:“你们不必太自谦,其实我知道,你们心里都盼着我赶紧退下去才好呢,对不?”

        候申和裴浩脸一红,没有否认。确实,正如卢森所说,他们两个在暗地里都曾经想过,若是前面没有卢森的话,自己是不是就能百尺竿头更进一步?

        “他们敢!”

        孝帝怒吼了一声,狠狠地瞪向候申和裴浩。两个人立刻就被孝帝凌厉的视线看的低下头去,大气都不敢出。

        卢森有些得意的笑了笑道:“看吧?陛下还是偏向着老臣说话的。只是陛下……他们这样想错了吗?”

        孝帝怔了一下,有些跟不上卢森的思路。

        “陛下,身为臣子在政务上若无攀比之心,只会人云亦云的碌碌无为,这样的臣子就是合格的吗?候申,裴浩,周延公三个人论才皆在老臣之上,老臣若不是先帝旧臣资格老一些,见到这样的三位后起之秀内心中或许会更加的嫉妒吧。陛下刚才维护老臣训斥了侯大人和裴大人,老臣感动莫名,但是陛下,老臣想要说的是,偏听偏信则无异于堵住了耳朵蒙上了眼睛,从而领陛下难以作出正确的判断。兼听则明啊。”

        他对候申和裴浩歉意的笑了笑道:“二位大人,得罪了。”

        候申和裴浩这才明白卢森的用意,禁不住心里的愧疚心更加的强烈起来。说实话,他们两个人在军机处没少受到卢森的指点。虽然他们都或多或少的认为这位当了将近二十年宰相的卢大人其实不过就是资格老一点,论真本事绝对比不上自己。可是此刻他们俩在内心的翻江倒海中却明白了一点,若是换做了自己,绝对做不到卢森这样。

        刘凌一直没有说话,此时听到卢森又把话题带向了别处,他心里深深的感到了一种无力的悲哀,卢森抱定了必死的决心,这是在想陛下留遗言!或者是在为陛下最后一次出谋划策!他是想在自己临死以前尽最大的努力帮陛下做一些事,包括敲打一下进入军机处后越发不可一世的候申和裴浩,尤其是以天子门生自居的后者。

        反正他决心要死了,不怕得罪人。

        他有心劝阻,却不知道该说什么。

        “朕知道了,朕都记下,若是忘了的话,你就狠狠地骂朕。朕给你这个权利,以后朕要是犯了什么错误你就当面指出来,就算是骂朕都可以,朕绝对不会计较!书记官呢,给朕出来记下朕今日说下的话,以后再想卢森在朕面前直言无罪!”

        廷史跑进来刚要答应一声,却看到老宰相卢森对自己摇了摇头。再看看孝帝的脸色,他有些左右为难。不过很快他在心里就做出决断,提笔在纸上记录下孝帝今日说的话。

        候申心里一震,暗想道陛下今日听到卢森准备赴死的话相比是急的有些失去理智了,怎么会做出这么多没分寸的事情来?且不说这直言无罪的权利,因为这虽然算是殊荣但却并不怎么招人妒忌,毕竟那些满嘴跑马车的御史大人们差不多都有这个权利。他在意的是孝帝之前对卢森的承诺,已经超出了理智的范围。

        北汉国小民少,所以在高的爵位基本上都不会封赏食邑。二百户,已经是封赏的极限了。而对卢森一张嘴就给了五百户,这不得不说孝帝现在已经失去了理智。至于封为郡王,这更是让人无语了,大汉立国至今还没有封过一个异性王爷,就算当初帮着先帝建国的那几个功勋大将都没敢往这方面想,更何况卢森这样一个文臣?就算他功劳再大,还打得过开国功臣?至于免死铁卷,本朝更是从来没有听说过!

        虽然这样想,但是候申理解孝帝此时的心情。孝帝登基至今能举步维艰的维持着,完全靠着刘凌和卢森这一文一武两个人支持,有刘凌,外事无忧。有卢森,内事无愁。说句心里话,候申并不反对孝帝履行刚才对卢森做出的承诺。因为这样一来的话,他也就有了更高的奋斗目标。

        而裴浩想的则是陛下的宽厚仁慈,陛下的爱才,陛下的体贴,还有陛下难得一见的温情。他不认为孝帝表现出平凡人的懦弱和依恋有什么不妥,相反,这才是他心目中明君的形象。高高在上不食人间烟火的不是帝王,而是神仙。帝王也是人,也有七情六欲。

        而刘凌看到的,则是他二哥的真性情。作为帝王,平时的伪装太厚重了,厚重到连他二哥自己都忘记了自己原本是一个什么样的人。

        卢森见那廷史已经记录下了孝帝的话也无可奈何,毕竟在皇帝和自己这两个人之间选择,廷史必须服从皇帝的命令。这也是他的本分是他的职责,他的工作就是记录帝王每天的言行举止。

        “谢陛下的厚爱,老臣……”

        卢森擦了把眼泪,哽咽着说道:“老臣还有最后一件事请求陛下。”

        他收拾起心情,尽职尽责地完成着属于自己的使命。

        “你尽管说,朕无不应允!”

        卢森看了一眼刘凌,有些歉意地说道:“老臣不懂军务,但老臣也曾听说过兵贵精而不再多。前阵子欧阳专谋逆手下从贼者号称三十万,却被王爷率领四万精兵打的落花流水。由此可见此言不虚。我大汉如今疲弱,百姓生活困苦,连年战乱土地荒芜,朝廷今年施行了新政鼓励百姓开荒种田,可是老臣从下面递上来的折子得知,分到土地的百姓手里有粮食种子却发愁没有人去种!这些年不断和大周开战,平定叛乱,百姓中适龄的男丁都从了军或者从贼,战死者十之六七。”

        “以我大汉目前的国力,也养【创建和谐家园】现在这十余万大军。老臣的意思是,百姓们分到了田地却因为家中没有劳力无法种植,光凭老弱妇孺如何才能恢复元气?不如趁着大辽与大夏打得不可开交拼出了真火损失巨大,不管双方谁胜谁败恐怕两年内都不会觊觎我大汉的机会退兵还农,精兵简政。”

        “解放出一批不能真正为国出力的士兵回去种田,这样一来的话一是减少军费的开支,二是能尽快恢复百姓的活力。当然,老臣对军务并不擅长,或许只是胡言乱语。”

      ¡¡¡¡Ëûת¹ýÍ·ÎÊÁõÁèµÀ£º¡°ÍõÒ¯²»ÊÇҲ˵¹ý£¬´óºº±øÁ¦Ô½¶à£¬·´¶øÔ½ÈÝÒ×ÒýÆð´óÁɵÄêéêìÂ𣿡±

        刘凌不想打断卢森这个时候提出来的建议,再说卢森说的也正是他想的,所以他点了点头道:“正是。”

        卢森得到鼓励后继续说道:“若是我大汉只有三五万兵马,料来大辽也不会指望着咱们出兵攻夏了吧?”

        裴浩皱眉道:“可若是只有三五万兵马,如何抵御外敌?不管是大辽,大夏还是大周都是用兵百万,若是大举来袭,拿什么抵挡?”

        卢森道:“裴大人说得没错,所以老臣的建议是屯田养兵。”

      ¡¡¡¡×¢¢Ù£º¹ØÓÚ¾ôÎ»Ê³ÒØÇÐÎðÉ£¬´ËÇé½ÚΪ¶Å׫¡£

      第0191章 共存?

        “屯田养兵?”

        裴浩重复了一遍卢森的话,若有所思。

        卢森点了点头道:“之前我和王爷谈过一次,当时只不过是有这方面的初步构想,这几天我深思熟虑了一下,觉得这个办【创建和谐家园】适合咱们大汉现在的国情,真要是能彻底的施行下去,用不了几年国力经过就能完全恢复过来。”

        他看了孝帝一眼接着说道:“保留四五万人左右的常备军,在装备和训练上给予最大的支持。力求打造出一支精兵来,即便是正面对敌大辽狼骑也不会落了下风。至于身体条件差一些或者家中独子的,就返回乡里屯田,忙时种地,闲时训练,这样就能解决现在百姓青壮劳力不足的问题。我从兵部要来各地新兵的报备看了一下,现在玉州,坛州,应州,槐州这四个地方就有新兵不下十万人,而这些新兵大部分都是过不下去的农夫跑到军队里混饭吃的。”

  • 第1页
  • 上一页
  • 下一页
    技术支持:近思之  所有书籍
    北京时间:2025/10/16 22:32:21