LOGO
首页 小说列表 排行榜 搜索

    《帝神通鉴》-第2页

  • 第1页
  • 上一页
  • 下一页

    温馨提醒:系统正在全面升级。您可以访问最新站点。谢谢!

      “殿下,那里有座亭,不如去歇歇?”总管察言观色,及时建议道。

      亭子在梅园深处,掩在白雪红梅里。

      彼时,亭子挂了帷幕,暖炉生烟,一二八少女坐于其中,绣着梅花。

      总管迟疑起来,暗自懊恼,该清场的。

      湛长风并不大在意,走了进去。

      这少女应当在此处很长时间了,一座博山炉已将亭子烘暖。

      少女鹅蛋脸柳叶眉,眉间有一点朱砂,灼灼似火,她天真烂漫地问道,“小孩,你是哪家的,嗳,外面冷,快进来坐坐。”

      总管瞪大了眼,一句大胆差点就吼了出来。

      湛长风也是哑然,但见她神情烂漫眼神清澈,不似作假,便没放在心上,朝总管摆摆手,坐到了石凳上。

      “绣花?”

      “恩,今日红梅染雪,天色初净,很美。”

      少女轻轻点头,望向外面的梅林,眼中掩不住笑意,“好漂亮,我以前都没见过。”

      她又是美,又是漂亮,连湛长风都觉得周边的景色亮堂了几分。

      宫人拿来茗茶小食,一一布置,少女好奇地看了几眼,安静低头绣花,像极了江南烟雨之地,纯真娴静的美娇娘。

      湛长风见针线来往翻飞,挺秀的枝条上抽芽开花,心中颇觉神奇。

      女工之事,她未曾学过,只听后宫的妃子说,这是女子必须技能。不学女工,算不得女人。

      后宫的妃子年龄都大了,熄了半生争奇斗艳的心,挑个安静舒适的地方,聚一道儿,谈着天,绣着花,怡然自得。

      她有时匆匆奔书房上朝堂,就会瞥见这些妃子在杨柳岸在水榭在廊下,专注而安宁,像是将一生都绣进了丝绸金帛里。

      “不错,给我试试?”

      嗨,尾音轻扬,难得的询问语气,总管的眼皮都跳了下。

      少女捂嘴笑,“这很难的,且你一男孩学什么。”

      她轻撇湛长风手中的梅花,“粗枝大叶的,瞧你那花都缺瓣了。”

      “它本就是残的。”

      少女:“那你采它作甚?”

      “捡的罢了,”湛长风的眼中带着一种笃定的残忍,“零落便成泥,当如是。”

      她又重复了一遍,“给我试试。”

      天家的威严不容拒绝。

      少女呐呐,在这一刻拘谨起来,好似对面不是一个年幼的孩子。

      将未完成的绣布连针递给她,并且指点了两种简单的针法。

      她还想再强调一遍,然而针已经动起来了,小孩神色平淡却郑重,手下分毫不差,竟有模有样。

      湛长风本就学习能力惊人,观少女绣花时便看穿了它的手法。

      一朵梅花掉落枝头,花瓣随风飘远。

      栩栩如生。

      少女赞叹,“好棒,你真的是第一次绣?”

      “孤自然是最优秀的。”湛长风放下绣布,呷了一口茶。

      少女忽略了她的自称,兴奋道,“我再教你绣别的,你一定可以练出【创建和谐家园】手艺。”

      湛长风似惊讶似无语,摇摇头,转身离开,还是批奏折更有挑战性。

      离远了亭子,总管躬身道,“那姑娘是新进宫的赵氏。”

      “临水郡的赵氏?”

      “是。”

      “难为皇祖父一把年纪了,还要靠联姻笼络赵家军。”

      她紧了紧披风,那柔顺温暖的毛领贴了脸,微痒。

      总管垮着一张脸跟在后面,没敢说那是给你准备的媳妇。

      湛长风担心起南方三州的战事,更没了赏园的心思,转道去了经纶殿。

      经纶殿,帝王书房,老皇帝正和几位军机大臣商讨战事。

      殷朝已经蛀坏了根基,百姓怨言颇多,加之天冷了,各地陷在寒潮里,冻死饿死者比比兼是。

      天逼我反,不得不反!

      起义军拉起各种旗号,烧杀抢掠,占城攻地,五服外的那些诸侯,也打起了皇都的主意。易家天下,危。

      可笑的是,满朝文臣武将,最后出去平乱的是当今帝姬——易裳。

      她终是年纪小,见识不足,只静静听着老皇帝和大臣讨论。

      右丞道,“南方的战乱差不多了,现在又有赵家军镇守,是时候让帝姬殿下回都了。”

      其余人附和。

      老皇帝沉吟几番,下诏召回驻守在南方三州的易裳。

      等经纶殿只剩下老皇帝和湛长风,她就道,“南方三州能安定,皆凭皇姑多年杀出来的威名,她一离开,恐怕会滋生事端。”

      老皇帝摇摇头,“你啊,还稚嫩,不懂这里面的道理。”

      “请祖父赐教。”湛长风虚心好问。

      老皇帝抚着胡子,“你也说了南方三州能安定皆凭你皇姑,我就怕他们只认你皇姑。”

      “她的功劳太高了,不好。”

      湛长风现在知道,不是右丞要皇姑回来,是皇祖父要她回来。

      太子垂眸,又问,“难道您还怕皇姑功高震主?”

      自古皇帝为什么怕臣子功高震主,自然是怕被造反。

      老皇帝之前将这个女儿当成了利刃,一半是因为她能力强,一半是因为她的女儿身。

      女儿身注定成不了皇帝,于是老皇帝放心地将征南大军交给了她。

      但是这个女儿做得太好了,百姓只闻征南将军易裳,不识庙堂天子,老皇帝就怕她忽然间黄袍加身,掉头来攻打皇宫。

      湛长风看懂了他的眼神,直言道,“若皇姑能救济天下,为何不将皇位给她。”

      一向对她和颜悦色的老皇帝狠厉斥道,“胡闹,女子怎可为帝,这要将祖宗家法置于何地!”

      ps:书友们,我是孤在上,推荐一款免费小说app,支持小说下载、听书、零广告、多种阅读模式。请您关注微信公众号:dazhuzaiyuedu(长按三秒【创建和谐家园】)书友们快关注起来吧!

      第3章 乱世乱法

      女子怎可为帝!

      湛长风忽然替皇姑不值,替自己不值,原就凋零的江山在她眼里更加地扭曲了。

      这样的天下,要来有何用?

      湛长风第一次产生了不符合她太子身份的想法。

      “召了皇姑回来当如何?”她又问。

      老皇帝精明而睿智,“她双十未嫁已然于礼不合,孤会为她在世家【创建和谐家园】中挑个好的,这以后有夫管着她,孩子缠着她,自然没有精力去行军打仗了。”

      说到这里,老皇帝沉思了一下,“不过最近曲山一道匪患横行,造反者众多,或可先让她去整顿。”

      “孙儿受教了。”湛长风低头作揖,掩去她的神色。

      “你要学的还有很多啊,”老皇帝再次感概道,“以后易家的天下便是你的,易家的血脉也要靠你延续。”

      湛长风没有问易裳生的儿子能否继承皇位,答案显然易见,不能。

      易家女儿的孩子,不是易家的,哪怕他她流着一半易家的血。

      正如,易家男儿的女儿,泼出去的水。

      承明四十六年年初,老皇帝连下八道诏令让帝姬兼征南将军易裳回都,可惜八位使者没有人顺利走到息烽城,诏令一直无法到达易裳手中。

      直到大半年后,凌淮之成了第九位使者。

      他抬眼望向远处的城池,原是俊俏雅致的人,此时已满身风霜。

      息烽城位于南方边境,近夷狄部落。

      南方三州内乱平息,外患却刚起,幸好易裳有先见之明,早几年前就在两族交界建城,拉起了一条防御线。

      息烽城寓意止戈,事实上却狼烟频起,连那城墙都是暗沉的颜色,好像是用血一层层刷上去的。

      城前有一排长杆,每杆上都垂着一溜或干瘪或新鲜的人头,如同连串的黑灯笼,凌淮之不敢多看,只盯着那紧闭的城门。

      女墙后士兵挺立,用凌厉的眼神俯视着他,却无人发一言。

      凌淮之是皇城里的贵公子,素有才名,可他哪里遇到过这种阵仗,憋着心气,硬是给看不出肤色的脸上添了两抹绯红。

      上面有一守将开口,洪亮煞气的声音逼迫而来,“兀那何人,鬼鬼祟祟,快报上名来,否则休怪我无情射杀!”

      话落间数十只箭头已经对准了他。

      他还能怎么办,只得丢了世家公子的矜持,扯着嗓子喊,“我乃皇帝使臣凌淮之!快将城门打开,让我去见将军!”

      可怜贵公子趟了三个月的穷山恶水,遭了抢,丢了马,跑了仆人,死了侍卫,一头黑发打结,半张花脸嘴开裂,一口破锣嗓子鬼知道他在喊什么。

      守将不耐烦地挥挥手,“快走开,难民营在三里外,自己去!”

      凌淮之瞪大了眼,欲跟他辩论,结果脚刚踏出半步,一支箭就钉在了他的面前,杀气四溢!

      “滚!”

      “你你!”凌淮之恼怒地甩袖而去,没走多远就因饥饿栽到了地上。

      这叫什么事!

      贵公子已经被连月的苦难折磨地没有脾气了,算起来他能走到这里,而不是像前任们身首异处,已然十分好运,思及此,他只能叹口气,勉强爬起来,去寻水源,然后给自己洗了个脸,梳了梳头发,再次来到城门前。

      “我是皇帝使臣!”他挥着明黄的圣旨,一遍一遍地喊着。

      守将和旁边人说了什么,半响后,城门开了条缝,有一士兵出来,“将圣旨交予我,供将军辨认真假。”

  • 第1页
  • 上一页
  • 下一页
    技术支持:近思之  所有书籍
    北京时间:2025/11/24 22:11:24