LOGO
首页 小说列表 排行榜 搜索

    《帝神通鉴》-第10页

  • 第1页
  • 上一页
  • 下一页

    温馨提醒:系统正在全面升级。您可以访问最新站点。谢谢!

      “快些动手,皇城那边要结束了,只等盖棺定论。”一人压着声音道。

      凌淮之灌了口酒,“再等一刻,让药效发作。”

      楼上房间,梅一池将他们的话都听在耳里,嘴角漫出一丝笑,笑凡人的复杂心思,笑所谓感情,笑自己当真“体味”了一路。

      这一路的体味,与他也当真无用,既不能让他突破境界桎梏,也不能产生有价值的感悟。

      罢了,到这里,也算是完成和易裳的约定。

      皇城的事,他是不便参与的。

      “双班,”

      一只鸟从远处飞来,落到窗柩上,其形如鸡,两目都有两个眼珠,它朝梅一池鸣叫一声,清亮如凤。

      这是有名的灵鸟,唤重明。

      梅一池瞧着它旁若无人地将羽毛抖落而尽,光秃秃的只剩一身肉,无奈道,“我要回去了,你再待些时日,等殷朝亡,或者那太子有危险,便救他一次。”

      重明鸟口吐人言,“皇城太混乱了,我怎么找到他。”

      梅一池有所准备,屈指弹出一缕血气,“他是易裳的侄子,与她血脉相承,你跟着它即可。”

      梅一池交代完毕,化光而去,不见踪迹。

      重明鸟拍着两片肉翮,腾举空中,直向皇城方向飞去。

      “帝姬殿下,该上路了。”凌淮之带着壮汉推开门,顿时傻眼,“人呢!”

      “窗开着,别是跑了吧!”

      李瑁联合皇城驻军都统太尉等原李家门人,坐实了太子的罪名。

      至此,易家无人可继承皇位。

      大臣们的心思都活泛起来了。

      “东林侯之祖父乃北赵王,是敬文帝的孙子,东林侯亦算得上皇族后裔,且他素有贤名,可堪大任。”

      “嗳,不行不行,余伯公是孝嘉帝的曾曾曾曾孙,论正统,谁比得过他。”

      “不,我觉得”

      李瑁冷哼了一声,“诸位可是忘了帝姬殿下!”

      “这”大臣们面面相觑。

      李瑁义正言辞道:“帝姬殿下乃先帝嫡亲长女,更是平定南方三州守卫边疆的巾帼英雄,难道当不得大任吗?”

      李系一脉的人这时也不避嫌了,“我等认为帝姬殿下正合适。”

      “若帝姬殿下,生了小皇子,也不是不可。”

      李瑁一边把持言论,一边记下那些反对质疑他的人,心中快活,等他娶了“女皇”,过些年让她禅位,他就是正大光明的皇帝。

      至于如何让易裳听话,要了她的人,掌了她的生杀,还怕她反抗。

      皇城郊外

      一块巨石从坡上滚落,露出一个洞口。

      湛长风等人从洞中出来,她打量了一眼环境,回头吩咐道:“零伍,你带妇孺去他州安顿,其他人要走,便分了银钱走罢。”

      一名禁卫军统领急道:“殿下,留得青山在,不怕没柴烧啊!”

      “恐怕我前脚走,后脚便成了弑亲背祖之辈,如何回去。”何况她现在除了身边暗卫,根本无可信之人,就连这暗卫,到头来也只剩了七人。

      另一方面,朝堂上到底有多少人站在李瑁那边,她也不清楚,复辟希望渺茫。

      “不必多说了,想走的人立刻走,等他们追上来就来不及了,零叄,将财物分了。”

      带出来的财物并不多,每人只给了五十两。

      那些婢女侍从,多数都领了银钱慌慌张张地走了,或随宫中妇孺去他州生活。

      禁卫军这些汉子,却死犟死犟,拍掉了分发过来的银钱,齐刷刷地跪了一地。

      小统领红着眼眶,“臣等入军之时便立誓此生誓死效忠陛下,纵粉身碎骨万死不辞,却不想竟是臣等手足同袍包藏祸心率先发难,臣等识人不清亦罪责难逃,无颜见人!”

      “请殿下允臣等追随左右,戴罪立功!”

      湛长风缓了脸色,“李瑁预谋已久,今朝之变,连祖父和孤都始料未及,又怎好怪你们。”

      这里实在不是能久留的地方,湛长风遣散了人,又让零伍带妇孺离去,便与留下的暗卫和禁卫军躲进了山。

      但是她与外界的消息并没有断,一直不曾露面的零壹零贰还在皇城之中。

      此二人独立在暗卫之外,负责产业管理和情报。

      湛长风等了几日,陆续有消息传来。

      “于振明白志林房谦育居然有那么多大臣和他有往来,”她越看越心惊,李瑁布得一手好暗桩。

      湛长风又拿起下一则书信,这算是一个好消息,易裳并没有在他手里。

      若姑姑没有受制于人,必会回南方起事。

      然待看到后一句时,她拿信的手几不可见地抖了下。

      夫人于永秀宫自裁大火久未熄。

      湛长风枯坐许久,幽幽叹息,“时命。”

      “零叄,”她眸色沉冷,“点烽火,孤宁肯生灵涂炭,也不会让殷朝落到窃国贼手中!”

      “是,殿下!”

      一截信号弹射上天空,爆出剑形。

      那剑形,赫然是天子剑的样子。

      缩在摘星台下的守剑人,抬了头,古井无波的眼眸一荡,颤巍巍地走上百丈梯,到最高处。

      大风嘶鸣。

      他掏出一个火折子,拢着火苗点燃一角幔帐。

      这幔帐和梁木不知道是用什么做的,那么一点,竟在高空凛冽之风中成燎原之势,烧得壮烈!

      远看仿佛一支伫立在皇城中的巨型火炬激荡燃烧。

      最奇异的是,这直上云霄的浓烟,居然是血红的!

      在它燃起的半刻后,三百里外,也冒起了狼烟,紧接着八百里外一千八百里外神州大地狼烟突起。

      血烟焚天,皇族危亡,召令诸侯,诛杀逆贼!

      这八百年未曾点燃的血烟让神州大地在顷刻间陷入动荡,忠心又或野心勃勃的诸侯收帐拔营,剑指皇城!

      而在那南方之地,易裳遥见血烟,沉痛之下,摔了酒坛,这是亡国时分才会点燃的烟啊。

      承明四十七年末,政变踏碎了新年的爆竹,殷朝开始分崩离析。

      ps:书友们,我是孤在上,推荐一款免费小说app,支持小说下载、听书、零广告、多种阅读模式。请您关注微信公众号:dazhuzaiyuedu(长按三秒【创建和谐家园】)书友们快关注起来吧!

      第13章 阴差阳错

      重明鸟寻着血气,掠过重重林影,停在一根枝丫上,歪着脑袋瞧那一群黑衣之人,四只眼睛里映着玄袍少年。

      噫,不是不是,这是女孩。

      它又展翅而起,飞过小桥人家陋巷山河,盘旋在一座别苑之上。

      清鸣一声,俯冲而下。

      李重华听到鸣叫便抬眼,骤然见那利嘴啄来,吓得蹲地抱头,忽而肩膀一重。

      “殷朝灭亡了,跟不跟我走?”

      “谁?!”李重华被耳边的声音惊得不敢动弹,眼珠倾斜,既怕又奇地瞪着浑身没毛的怪鸟,“是是你在说话?”

      “殷朝灭亡了。”重明鸟跳到地上,又重复了一遍,“殷朝灭亡了。”

      “休得胡说。”李重华反应过来,怒目而视,怎么可能,他前段时间才和祖父相认,祖父叫他韬光养晦,还给了他一支护卫,等他日登临大宝。

      李重华如何都不相信,冲出门去。

      这座别苑守卫森严,他没走几步就被拦住了。

      “殿下,您要到哪里?”

      “外面是不是发生了变故?!”

      “不管发生什么,我等都会护殿下安全。”

      李重华多么想得到否定回答,却偏偏得了那么一句,他登时慌了,“到底发生了什么?”

      那护卫沉默半响,道:“陛下身死,太子潜逃,如今皇城无主,大乱将起。”

      李重华张了张嘴,怎么会这样。

      “我我该怎么办?”他想到祖父交给他的圣旨,心中一动,急急道,“安国公可好?”

      护卫点头。

      李重华大喜,“快带我去找他,他可是我的嫡亲舅舅。”

      那边李瑁先是被易裳不见了的消息愁白了头发,后又被突如其来的血烟骇得肝胆俱裂,愈发疯狂狠厉,大不了来一场黄袍加身的戏码,就算不能得到整个殷朝,也是一方列强!

      这时,李重华回来了,还带着能证明他身份的圣旨。

      李瑁抱着李重华痛哭,“皇室有后了!”

      隔日李重华就被赶上了大宝,李瑁任摄政王,向诸侯喊话,“小皇帝在这里,你们想造反?!”

      诸侯哪里听啊,先不说突然冒出的小皇帝是真是假,他们被老皇帝困在封地那么多年,野心早就蠢蠢欲动了,就算是真的也得说成假啊!

      但诸侯们是不想背负造反罪名的,有的见机将带兵勤王说成了觐见朝贺,有的干脆指责李瑁扶持个假皇帝意欲何为,有的默默屯兵准备吞并周边小诸侯。

      诸侯之战在血烟燃起时已经注定了。

      湛长风听到李重华登基的消息,心中没有什么感觉,在她眼里,殷朝已经随着老皇帝灭亡了,如今这破败的天下,与她已无太大干系。

      湛长风临高而立,身后跪着暗卫禁卫军。

      “第一杯,敬护国英灵,忠勇长存。”她朝着皇城方向,洒下一樽酒。

      “第二杯,祝殷朝子民,苦难不移其心。”又一樽洒落。

      “第三杯,不肖子孙易湛在此立誓,纵不能收复山河,亦要李贼不得好死,为殷民辟出一方安生之地。”

  • 第1页
  • 上一页
  • 下一页
    技术支持:近思之  所有书籍
    北京时间:2025/10/02 12:13:42