LOGO
首页 小说列表 排行榜 搜索

    《帝御仙魔》-第47页

  • 第1页
  • 上一页
  • 下一页

    温馨提醒:系统正在全面升级。您可以访问最新站点。谢谢!

      叫李晔诧异的是,在这群人中,他发现了异族面孔,也就是草原人。

      为首的是名中年男子,也只有他没有锦衣玉带,只是着了一件青衫,面向儒雅,但眉目含威,显然久居高位。

      “康承训虽然该死,但某怎么也没想到,他会死在两个驿卒手里。两位做了这替天行道的事,为何不敢露出本来面目,也好叫我等瞻仰一番风采?”青衫男子负手而立,他站的地方比较高,所以此刻呈现出居高临下之态。

      李晔没说话,他现在仍是小厮装扮,相比较而言,宋娇假扮的年长男子,更适合与对方答话。

      “若是想要谢我们,那就不必了,让开道路即可,若是想拦住我们,向朝廷邀功请赏,只管动手便是。”宋娇冷笑一声。

      青衫男子面露微笑:“你我萍水相逢,何来相谢、相杀之说?”

      宋娇不屑道:“一看你们就不是中原人,想必来自北方,更何况还有草原人跟着?河北三镇中,你们是隶属幽州卢龙节度使,还是隶属镇州成德节度使?依我看,还是幽州的可能性大些,那里毗邻草原,军中将士多有草原人,连带着修士里也有草原蛮子。”

      “既然来自河北三镇,要说跟康承训没有过节,鬼都不会信,今日我二人手刃康承训,岂非正是帮了你们的忙?若是所料不差,你们到此,便是为杀康承训而来吧?痛打落水狗都追到了洛阳,河北三镇桀骜不驯,还真是让人大开眼界。”

      从河东南下洛阳,途径魏博节度使辖境,不管对方是不是魏博节度使的人,都不可能在魏博节度使辖境内动手,而离开魏博节度使辖境南渡黄河,就能很快抵达洛阳。

      青衫男子听了宋娇一番话,颔首默然,他身后的修士们,都露出凛然肃杀之色,显然宋娇所说的话,就算没有全对,也对了一部分。

      “既是如此,我们真该感谢你们,那又何来相杀之论呢?”半响之后,青衫男子依旧是微笑说道。

      “磨磨唧唧,真不痛快。”宋娇如若果真是男子,这时候就要吐口唾沫了,“康承训坐镇河东,本就是为了制衡河北三镇与李国昌,现在他死了,难保朝廷不怀疑到你们头上。杀了我们,或是擒下我们,逼问出我们的身份,再丢给官府,这件事也就真相大白,你们自然不会被怀疑。”

      说到这,宋娇乜斜对方:“要动手就干脆点,别耽误我回去睡觉。”

      青衫男子再度沉默下来。

      “跟他们废话这么多作甚,这厮如此嚣张,看着就来气,不如干脆做了他们!”青衫男子身后,有一名大汉不忿道。

      青衫男子沉默不语。

      李晔深吸一口气,暗暗调动灵气,已是准备取出卢具剑,与对方厮杀一场。

      宋娇嗤笑道:“看你这畏首畏脚的模样,哪里配得上河北三镇的跋扈作风,莫非你们不是河北三镇节度使麾下,而是振武节度使李国昌的人?也对,都说康承训被迫离镇,是李国昌暗中作梗,想来此事不假。看来,你们也的确是李国昌的人,也只有他的人,才会这般磨机。”

      说着,宋娇陡然一声低喝:“动手还是不动手,给句痛快话!”

      “将军!”青衫男子身后的大汉,已是忍不住要出手了。

      青衫男子摆了摆手,制止了大汉的举动,他深深看了宋娇一眼,微笑不减:“康承训鱼肉百姓,祸害河东,天下志士,皆可杀之。杀之,则为英雄。两位既然是英雄,某怎敢冒犯?”

      青衫男子一抱拳:“后会有期。”

      言罢,转身就走。

      他身后的人,都有些错愕,但青衫男子态度已经表明,他们也只能遵命,相继跟上,消失在山林中。

      李晔暗松一口气,不由得端详宋娇一眼。

      “看什么?”

      李晔摇头轻叹:“看来我对你的了解,还真是不够。”

      宋娇的强,不仅强在修为,还强在心性手段,若非如此,怎能三言两句,将一场激战消弭于无形,让对方甘愿退走?

      对方既然现了身,就明显有出手的意向。

      宋娇毕竟曾是李岘的臂膀,有过叱咤风云的过往,有着名动江湖的实力。

      回长安的路上,宋娇对李晔道:“这群人,应该是幽州卢龙节度使的人。”

      李晔道:“前些年镇压庞勋之乱的时候,阴山将领朱邪赤心,率领沙陀部族的骁勇骑兵,在襄阳和淮南相继立下大功,他便被朝廷赐名李国昌,授振武节度使,坐镇朔州。”

      “河北三镇,统辖河北之地已经多年,现在突然加进来一个振武节度使,自然是原本三镇不愿看到的。也亏得是李国昌的沙陀骑兵骁勇善战,阴山驻军精锐异常,高手如云,河北三镇无法镇压,这才让其坐大。但这些年来,随着李国昌势力日盛,河北三镇忌惮不已,这回李国昌暗算了康承训,河北三镇自然要趁机做些什么。”

      “魏博、卢龙、成德河北三镇,又以幽州卢龙节度使,辖地与李国昌接壤最多,利益之争最大,所以这回卢龙节度使,派遣修士追杀康承训,想将此事嫁祸给李国昌,也就不足为奇了。”

      李晔默然片刻,继续道:“河北三镇,加上李国昌,上不遵朝廷号令,下有内部纷争,这原本是朝廷制衡河北的机会,只可惜,眼下的朝廷,皇帝昏庸,只顾享乐,大臣党争,无心社稷,已是顾不得这些了。”

      宋娇笑道:“你倒是直言不讳。”

      李晔现在已经白明白,宋娇之所以能三言两语,让那群高手退走,无非是把握了三点。

      其一,表现出对朝堂、河北之事的了如指掌,以彰显自身非凡的身份,让青衫男子忌惮,以为他们来自朝堂势力,进一步以为康承训之死,是死于朝廷党争,同时也不敢轻易动手。

      其二,在多番试探之后,判定对方很可能是幽州节度使的人,便有意将对方说成是李国昌的人,让对方以为,他们会将此事回禀身后的大人物,从而对李国昌心怀不满,引发朝廷对李国昌施压。

      其三,态度强硬,底气十足。在青衫男子怀疑宋娇与李晔身份非凡之后,看到他们的态度,也会忌惮他们暗中是否有人接应,即便是出手也可能讨不到好,还有可能暴露自己的身份。

      左右康承训已死,青衫男子等人,也没必要冒着风险,去节外生枝,所以退走也就不足为奇。

      第七十章 上任(1)

      “等到秋冬时节,朝廷会举行藩镇绩考,以拔擢藩镇幕府官吏中的人才,为朝廷所用,眼下河北局势如此不堪,也不知届时藩镇官吏涌入长安,又会有怎样的事情发生。”李晔没有回答宋娇的话,而是发出一句感慨。

      宋娇略作犹豫,忽然问道:“如今你已出仕,是皇朝官员,天下局势到了这个地步,距离大乱已经不远,身为宗室子弟,又身在宦海,你对日后有何谋划?”

      这个问题李晔倒是早就想过,见宋娇问起,也不作隐瞒:“眼下的皇朝,吏治糜烂已深,社稷根结已坏,非是几个能臣就能扭转的,我在中枢无用不说,毕竟有着父亲的事情在,留得久了容易夜长梦多。外放藩镇,出任节度使,韬光养晦积蓄实力,再观天下变化,顺势而起,才是唯一的出路。”

      宋娇寻思道:“宗室子弟要外放藩镇,恐怕不易。”

      李晔笑了笑:“所以我才要扶持李俨上位,届时若是如愿,以我跟他的交情,求个节度使的官职应该不难。”

      他没有明说的是,等到李俨登基,没几年黄巢就会举事,到时候他以备战黄巢的名义,出镇一方,就会显得顺理成章。

      出任一镇节度使,就是一方诸侯,等到黄巢攻打长安时,天下局势,就跟东汉末年,十八路诸侯讨伐董卓类似,再往后就是天下大争,那便是李晔大展拳脚的时候。

      回到安王府已经是丑时之后,在李晔离开的这几天,上官倾城一直守在门房,坐镇王府大门,看见李晔和宋娇直接从角门走进王府,上官倾城先是怔了怔,随即反应过来,面前的灰衣小厮和腰悬烟枪的年长男子,就是李晔和宋娇,连忙迎了上来。

      宋娇进门后就自个儿去了居处,上官倾城跟在李晔身后,李晔便问她:“这几日府上可有什么要紧事?”

      “来拜访的官员很多,依照殿下的意思,对外宣称殿下这几日闭关,倒也没发生什么值得言说的情况,那些官员大多是留下贺礼就走了。”上官倾城一五一十的回答,“王公来过一趟,恭亲王也派人送来贺礼。”

      李晔点点头:“这几日辛苦你了。”

      因为时辰不早的缘故,李晔便没有休息,卸下了容貌伪装之后,洗漱一番,略微吃过一些粥菜,已是寅时下一刻。

      坐上马车,驶出安王府,抵达长安府的时候,距离卯时还有一点时间,天光将醒未醒,大门处有很多马车不时停下,更多的还是牛车驴车,车厢里走下各级官员,他们看到李晔,有的稍怔有的眼前一亮,俱都围过来道贺寒暄,有的客客气气,有的故作亲切,有的嘘寒问暖,都十分热络。

      一时之间,众星拱月。

      一些品阶低的官员或是没有品阶的书吏,看到长安府的重量人物,都围在一个年轻人身旁,隔着颇远议论纷纷,都觉得诧异,一名二十出头的书吏问身旁的人:“那是何人,怎么之前从未见过?好大的派头,竟让诸公都争相前去见礼。”

      他身旁的一位年长书吏道:“你仔细看,对方着的是四品官服,在咱们长安府,能着四品官服的有几人?只有两位少尹。无需多想,这位就是新上任的李少尹,也就是安王殿下!”

      “竟然是安王殿下?!”年轻书吏震惊不小。

      “你才到长安没多久,也知道安王殿下?”年长书吏奇怪道。

      年轻书吏激动起来:“安王殿下的威名,早已传遍长安,如今市井之中,到处都是关于殿下的传言,在下怎能不知?都说他二十年不能修行,却在一日之间,修为练气,坊间传闻,他刚从沉云山归来,就击败了来行刺的庞勋余党而且前些时日牛首山出仕考核,殿下一眼就看穿了李冠书,陷害三清观为反贼的阴谋,真是智勇兼备!现在,长安城的人都说,虎父无犬子,殿下有老安王当年的风范”

      “小声点!邢国公可是为救宗室子弟而死的,什么陷害三清观,都只是传言罢了,再不慎言,当心你的小命!”年长书吏脸色变了变,连忙警告,旋即他又露出敬佩之色,看着人群中的少尹,不无感慨道:“有道是三年不鸣一鸣惊人,李少尹二十年蛰伏,岂非真要一飞冲天?”

      言罢,年长书吏摇头叹息:“都是高高在上的大人物,哪是我等小民可以妄加评判的。”

      李晔被众人簇拥着,进入官署,点卯之后,长安府尹单独与他见面。

      对这位皇朝的三品大员,李晔在得知自己即将出任长安府少尹之后,前去拜访过,所以彼此并不陌生。

      朝堂上的三品大员,一共也就那么多,再往上的一二品大员,例如三师三公,在本朝大多都是荣誉虚衔,有名无权,长安府尹乃实权官职,品阶为从三品,比之中书门下侍中、六部尚书的正三品,也只是差了一点,分量如何已是不用多言。

      长安府尹许少牧,本是韦保衡的党羽,只不过李晔出任长安府少尹,据说是皇帝钦点,所以许少牧也不敢为难李晔,当下交代了一些李晔的主管事宜。

      其中份量最重的,便是长安府辖境内的修士之事。

      两名少尹,都是府尹的副官,名义上各有执掌,但实际上到底有多少权柄,府尹的可操纵性很高,府尹要想不给少尹实权,打压少尹让其做个闲职,是轻而易举的事,当然,若是两名少尹能量非凡,理论上也有架空府尹的可能,不过难度就极大了。

      虽说李晔没有具体去管什么功、户、法、仓、士、兵等六曹军政事务,但皇朝大权把持在修士手中,各级衙门主官都是修士,且世俗财权也是修士占据绝大部分,却是不争的事实,各处一有争端也多会涉及到修士,所以他的权力并不小。

      一言以蔽之,李晔这分管的事务,注定了他不会是个闲职,但到底是做可有可无的应声虫,还是做举足轻重哪里都有他的角色,还得看他自己。

      不得不说,这也可能是韦保衡在从中作梗,是在不忤逆皇帝旨意的前提下,给府尹留了打压李晔的空间。

      李晔对此还算满意,真要他去分管六曹,整日忙于案牍,他也没有那个精力。毕竟对他而言,当下最重要的,一是帮助李俨上位,二是为李岘报仇、为前世雪恨,所以他没那么多时间耗在案牍上。

      少尹之下,有两名正七品的录事参军,四名从九品的录事,李晔见罢许少牧,在一名录事参军的陪同下,开始熟悉衙门。

      这名录事参军名叫王离,已经过了不惑的年纪,却仍旧只是一个七品小官,正常情况下,此生都不可能有什么大作为了。当然,杜少牧派给李晔,带李晔熟悉衙门的人,自然是衙门里不受他待见的人。

      这一日接下来的时间,李晔基本都在“串门”中渡过,认识长安府里的各级官吏,这是礼仪的需要,也是为了混个熟脸日后好办事。

      “少尹还有什么吩咐?”回来之后,王离亲自给李晔端了茶水过来,满脸堆笑的问道。

      “没事了,你也歇歇。”李晔坐下后接过茶水,饮了一口。

      王离站在李晔面前,一边不甚自在的搓着手,一边呵呵干笑着:“今日少尹上任,乃是大喜事,下值后下官做东,还请少尹赏脸。”

      李晔抬头看了王离一眼,这是个看上去已经五十多岁的男子,脸上皱纹密布,极为显老,想必生活不易。在长安这个寸土寸金的地方,一个不得志的七品小官,若是又没什么敛财手段,要想生活的滋润,基本上没甚么可能。

      李晔示意王离坐下,与他闲话家常,拉近关系:“王参军到长安府多少年了?家里都有些什么人?”

      王离不敢落座,拗不过李晔,勉强坐下,也只是沾了椅子一角,显得极为恭敬:“下官进士及第后,到长安府已经十六年。”说到这,他有些惭愧,十六年了还只是七品小官,简直没有道理,“家中有老妻一人,教养两个不成器的小子。”

      李晔微微颔首,对王离的情况上,基本上已经了解,心里已经勾勒出王离的人生轨迹。

      二十多岁进士及第,自然是俊才无疑,但也很可能正因如此,心高气傲,初到长安府任职,便得罪了上官,所以一直被排挤,又不懂得奉承谄媚之道,便落魄至今。

      再看王离的模样,面相老于实际年龄,而且身上也没有什么贵重配饰,腰间那块玉佩,李晔一眼就看出来,只是大路货色,可见王离即便生活不顺,却不曾贪赃枉法收授不义之财。

      然而,十六年来没有升迁,难免被老妻唠叨,事到如今,可能早没了雄心壮志,只求生活能够好上一些,不能苦了老妻和子女。

      如今看到李晔到长安府来任职,对王离而言,无异是天将福星,自然要百般巴结,只是看他巴结的举止,颇为生疏,可见这种事,他之前基本没做过。

      简而言之,这个王离,年少得志老来愁苦,心性良善,就是不知还剩多少才能。

      李晔打算考究王离一番,毕竟这长安府是杜少牧、韦保衡的长安府,他要在这里混下去,就得收拢一些不被杜少牧亲近的人,培植成自己的势力,但恰在这时,外面有人急匆匆来报:“康福坊有修士闹事!”

      康福坊里多青楼,这种地方也素来多争端,有修士生事再平常不过,李晔没有多言,带上王离,叫上几名衙役,赶去康福坊。

      到了康福坊,一座名为香苓阁的青楼前,李晔看到被人群围在中间的闹事者,微微一怔。

      那个看起来嚣张跋扈,指着别人鼻子骂个不休的公子哥,不正是邢国公之子李曜吗?

      第七十一章 上任(2)

      之前李冠书把李曜从安王府接回去之后,就调用了极大的资源,帮李曜修复被李晔击碎的气海,李冠书势力庞大财富充足,但也只是帮李曜修复了一部分气海。

      不过现在的李曜,的确有着练气一层的实力。虽然他这一生都只能停留在练气一层,但到底好过没有修为。

      李冠书的死,被朝廷定性成为救援宗室子弟,而死于三清观叛贼手中,所以现在李曜并没有流落市井,但相比李冠书还在世的时候,处境无疑已是天壤之别。

      李晔出现的时候,李曜正被另一名宗室子弟,一脚从大门给踹出来,在门前的青石板街面上,摔了个四脚朝天。

      不过李曜很快就爬起来,不顾擦拭嘴角的血迹,就对那名宗室子弟破口大骂:“李崇德你这个王八蛋,竟敢对本公子出手?你忘了以前你跟在本公子【创建和谐家园】后面的时候,是怎样一副卑躬屈膝的姿态了?我【创建和谐家园】娘!”

      李曜身旁倒是有些随从,此刻连忙将他从地上扶起来,不过却没一个炼气期的术师,都是凡人境的修士,其中不少人都鼻青脸肿,可见在李曜被打的时候,他们也没有落着好。

      站在香苓阁大门前,在石阶上俯瞰李曜年轻公子,此刻朝地上吐了口唾沫,不屑道“我呸!你李曜是什么德行,自己心里没点数?也不撒泡尿照照,丧家之犬而已,也敢在此大呼小叫?我李崇德虽然从来不曾自称什么宗室俊彦,但也有练气二层的修为,何时跟在你一个练气一层的废物后面了?”

      这个李崇德,李晔倒是熟识,牛首山考核的时候,李崇德就是宗室子弟之一。

  • 第1页
  • 上一页
  • 下一页
    技术支持:近思之  所有书籍
    北京时间:2025/10/11 05:28:28