温馨提醒:系统正在全面升级。您可以访问最新站点。谢谢!
李晔从石碑前站起身来。
这中年道士竟敢一改“置身事外”的做派,对自己大打出手露出马脚,也不怕自己将其擒下,逼问出他背后的主使,如此看来,无论是中年道士,还是李曜,都被自己瞬破小玄阵的举动,给惊得心神慌乱了。
“妖道,我宰了你!”上官倾城从地上跃起,听了中年道士的话,双目直欲冒火,一把抹去溢出嘴角的一缕鲜血,再度挥刀迎上。
“口出狂言,持刀行凶,扰乱道观,如此行径已跟妖魔无异,贫道今日就替天行道,将尔等擒杀于此!”中年道士显出怒容,一掌击飞纵身扑来的一名王府甲士,又掠向上官倾城。
“将我等擒杀于此?怪不得敢不顾后果出手,原来是这般主意,看样子是吃定我们了。”李晔心头了然,这中年道士,每一字每一句都把他自己摆在道义一边,罔顾事实,将李晔等人斥为乱贼,好像真理正义,只凭他一言而决。
中年道士有武宗境界,上官倾城和四名王府甲士,都不是对手,此刻纷纷受伤,有一名甲士已是倒地不起。
停留在峰脚的王府甲士,此时听到了动静,连忙向道观赶来,不过山路到底狭窄崎岖,虽然只隔着几百步的距离,但等他们上来,此间之事早已尘埃落定。
中年道士很明显知道这个道理,所以他出手毫无顾忌。
中年道士心里想着:“只需击倒这些甲士,让李晔没了护卫,就能生擒此子,到时候人质在手,凉那些王府甲士也不敢怎样。事成之后,大不了远走高飞就是,李曜必不会亏待贫道!”
计议已定,中年道士出手更是凶狠,嘴里继续叫嚣道:“李晔那厮,你罪孽深重,还不乖乖跪下,向真武玄天上帝认罪?”
他这话一出口,另外两名年轻道士,也是纷纷大喝应和:“妖魔世子,罪孽深重,速速跪下,向真武请罪!”
“真武?”李晔转头看向大殿里供奉的真武雕像,微微眯了眯眼,他一直没有出手,未尝不是因为这道观乃是真武的地盘,只是此刻,李晔的心绪已经有些变化。
“都说你替天庭监察人间,赏善罚恶,无有不灵。如今你道门子弟,罔顾道义,谋财害命,颠倒黑白,你为何不怒?你既已怒了,为何不曾降下神罚?”李晔眼神微沉。
这时,中年道士已经再度击退上官倾城,向他掠来,一掌挥下,“李晔,还不跪下?!”
李晔的目光从真武雕像上离开,渐渐变得冰冷,他一步踏出,衣袂无风自动,“你没怒,我却已怒了!”
中年道士正疾步掠来,眼见李晔不闪不避,反而迎了过来,心头一喜,又不禁哂笑一声,心道:“此子真是废物,竟然连逃命都不知道,难道以为贫道会顾忌你的世子身份不成?”
看到这一幕的上官倾城,已经救援不及,她失声大喊:“世子,快走!”
然而上官倾城自己也知道,李晔根本走不掉,此刻她心中涌起一股滔【创建和谐家园】火,那是对自己无能的愤恨,她绝望了,心头一片哀鸣:“安王已逝,我却连世子的周全都护不住,日后有何颜面,却见泉下的安王和父亲?”
不仅是她,还清醒的王府甲士,看到这一幕,也是大惊失色,他们知道,李晔完了。
两名年轻道士,则是神色一振,他们心知,只要擒下李晔,便是大局已定。
然而接下来发生的事情,却出乎所有人的意料。
上官倾城陡然愣住,神色一僵。
王府甲士,齐齐睁大了双眼。
两名年轻道士,则是肝胆欲裂,吓得面无人色。
掠向李晔的中年道士,凌空一跃,大手一伸,就要抓住李晔的咽喉。
这时,李晔踏出一步,反手一拳,却是速度奇快,后发先至,直接轰在中年道士小腹。
“嘭”的一声,中年道士的身子倒飞出去,人在半空便口吐鲜血,随即重重倒在地上,滑出去数步,撞在墙根,脑袋一歪,双目翻白,竟然就此昏了过去!
“怎么会这样?!”众人无不惊诧莫名。
拥有武宗修为的中年道士,竟被李晔一拳轰得口吐鲜血,就此昏迷?
李晔不是个不能修行,没有修为的废物吗?
天下何曾有这样的废物?
李晔收回拳头,甩了甩衣袖,冷哼一声。
虽然李晔跟中年道士一样,都是宗师修为,但中年道士压根就不知道李晔的境界,还当他只是一个手无缚鸡之力的废物,一爪抓来,根本没想过李晔能反抗,全然不顾露出的破绽不说,还没用全力,害怕一下抓破李晔的咽喉。
这等时候,李晔哪会客气,自然是教对方做人。
李晔背负双手,走向两名双股颤栗、手足无措的年轻道士,眼神冰冷,“身为道人,不知恪守本分,竟敢对本世子口吐秽言,出手伤我甲士,谁给你们的勇气?梁静茹吗?”
修道之人,最忌讳的便是被人污蔑为妖魔。妖魔之辈,无论修为如何,都不可能得道飞升,位列仙班。
两名年轻道士早已被李晔的出手镇住,神思不属,连中年道士都栽了,他们就更不是对手,眼下被李晔当头棒喝,心胆俱颤,再看李晔,只觉对方气度不俗,仿佛有无上威严,顿时双腿一软,噗通一声跪倒在地,心里想起他们做下的龌龊勾当,就再也没了半分胆气,连忙伏地叩首:“世子饶命!”
第六章 练气
两名年轻道士不停叩首求饶,悲声惨呼,李晔仅是看了他们一眼,便再没了理会他们的兴致。
蝼蚁之辈,不值得他多分神。
李晔叫过来上官倾城,把道士交给她处置。
看上官倾城那满面怒、道运,为的还不就是等待有缘人?世子一到此处,便有了武宗境界,又能轻而易举破得阵法,很明显,世子就是袁天师期待的那个有缘人,得到了道运加持!”
王府甲士们听了上官倾城这话,纷纷震动,转念一想,顿时觉得极有道理。
当然有道理了,要不然怎么解释眼前发生的这一切?
“原来如此袁天师可是真人境界,世子得了他留下的道机,岂不是前途光明?”
“那还用说,这太玄顶上的道文,听说很多人都来参悟过,但没一个人看出端倪的,如今我们世子一来,还没开始参悟,就得到气运加身,顿悟宗师境界你们可曾听闻有人顿悟宗师的?这说明什么?说明世子不是一般人!”
“不错,依我看,世子的苦日子熬到头了,日后必定大放异彩,能像安王一样,修炼到很高境界,立下不世功勋!”
众人你一眼我一语,言谈之间,无形中竟然将上官倾城编纂的话,完美到了一个人人可信的程度。
这是上官倾城始料未及的,不过她听了众人的话,却是大点其头,觉得事实就是这么回事。
上官倾城没忘记自己的身份,立即说道:“之前世子处境不利,王府宾客俱都弃之而走,便是尔等之中,也不乏别有心思者,这些本将不欲深入追究,但如今世子得了袁天师留下的道运,势必成就练气,往后若是谁再敢有别的心思,或是对世子不敬,休怪本将不客气!”
这话一出,一些甲士顿时面露尴尬之色,但也有问心无愧的,此刻挺直了腰杆,目光充满审视意味的打量周围的人,优越感格外浓厚。
“我早就说过,世子是有大气运的人,必能继承安王衣钵,先前你们不信,现在总该信了吧?”
“谁不信了?谁不信我跟谁急,我一直都是这么认为的!”
“说得好像谁不是这么认为的一样!”
众人又开始七嘴,李晔那个废物,凭什么能够得到道运?”
幕僚张了张嘴,只觉得满嘴苦涩,“在下的意思是,公子最好还是派人去看看,太玄顶距此百里,府上的练气高手,赶过去还需要些时间,若是真有变故,去得晚了,只怕就真的无可挽回”
李曜心潮剧烈欺负,他怎么都无法接受,一个他平日根本都不放在心上的废物,会参透道文,得到道运,做成他都没做到的事,还让他的大事化为梦幻泡影!这对是他的侮辱!
但幕僚的话是老成之言,李曜理智尚存,不得不认可。
“派人去,现在就去!”李曜怒喝道。
幕僚拱手退下,就要去安排人手,只是他刚走出毡帐,又连忙转了回来,并且是一副见鬼的模样,“公子,太玄顶的方向,灵气波动异常!”
“什么?”李曜神色一变,灵气波动异常到百里之外都能察觉的程度,不是有高手交战,就是有人突破大境界,他连忙奔出大帐,向太玄顶的方向看去。
原本万里无云的天际,忽然间风起云涌,如有仙人在云层施展仙法,李曜是练气术师,立即就感应到彼处的灵气波动,太过浓厚,不是单纯的天色变化。
“沉云山是皇室林园,不会有术师交战,那太玄顶的方向,却传来灵气波动,莫不是”幕僚说到这里,咽了口唾沫,他自己都不相信他接下来的话,“莫不是,李晔在太玄顶成就练气?”
“滚!”李曜一脚将幕僚踹翻,腹中一阵反胃,如吃了千百只苍蝇一样恶心,他怒不可遏,“还愣在这里干什么,派人去,立刻派人去,一定要阻止他!”
太玄观,大殿前,李晔端坐石碑前未动。
他参悟道文多时,起初并没有效果,虽然他前世做得很简单,但毕竟今生不同前世,身体的资质和自身气运都有所改变,道文中蕴含的道机,和他迟迟没有产生共鸣。
虽然他自觉已经悟透了道文中的道机,但道文中的气运,却迟迟无法吸纳。
直到李晔忽而心念一动,开始感应体内的龙气,情况才发生变化。
此刻,他体内的丹田上,淡金色龙气,闪烁着肉眼不可见的金芒,形成的金色光晕,从体内散发而出,将李晔整个身体都包裹起来,令他看起来美轮美奂、神秘莫测。
借助龙气散发出的灵气,冥冥之中,李晔与道文之间,如同被一座无形的桥梁沟通起来,产生种种共鸣。
丝丝缕缕肉眼不可辨的白色气流,从石碑上的道文中散发出来,如同受到龙气的召唤,被李晔从鼻孔吸入体内,汇入经脉,沉淀于丹田之上,环绕龙气游弋不休。
淡金色龙气渐渐变得凝实。
受龙气激发,丹田之上,隐有异动。
灵气逐渐蓄积,如要开天辟地。
李烨知道,那是要形成气海的征兆。
体内开辟出气海,就能踏入炼气期,成为炼气期术师。
太玄顶半空百步之内,层云环绕,白云不停舒展流转,云层上下,一道道天地灵气,以李晔为中心,四面汇聚而来,最终形成灵气漩涡,不停涌入他体内。
上官倾城与道观内外的甲士,碍于境界,虽然感应不到灵气波动,却能看见半空中的异象,顿时纷纷色变,上官倾城松开了紧咬的嘴唇,眸中异彩涟涟。
“世子果真要成就练气了么?”上官倾城的目光落在李晔身上,带着浓浓的期待之意。
也不知过了多久,在李晔体内,丹田之上,一片气海已经形成。
踏入炼气期,就不再是凡夫俗子,可以修炼道法,拥有在普通人看来,“鬼神莫测”的手段。
李烨陡然睁开双眼,眸子里精芒闪烁。
他缓缓站起身,目光落在殿内香案上的青色玉葫芦上。
伸手一挥,青色玉葫芦便从香案上飞出,落入李晔手中。
驭物术,练气术师基本术法。
此时此刻,李晔已然踏入炼气期!
第七章 气运
借助龙气,吸收道文中的气运,成功踏入炼气期,李晔也终于明白了龙气的功用。
简而言之:汇聚气运,为自身所用。
“皇朝有气运,人有气运,所谓国运、官运、道运是也。”
作为地球末法时代的大修士,对这些李晔有着清楚认知,“潜龙要成就大业,一步步成为真龙,靠得就是汇聚天下气运。得官则能有官运,修道则得道运,得人效忠则能汇聚众人气运,最终的结果,就是‘人多势众’——若是有朝一日,潜龙麾下文臣如雨,谋士如云,修士万千,甲士百万,那就是‘势不可挡’,怎可能不成事?”
悟到这点,李晔心思清明,对日后要走的路,更加清楚了。
龙气不是灵根,但他替代了灵根的作用,让李晔走上了一条不同寻常的修行路。
李晔顺手拿起青色玉葫芦,开始打量。
之前他没细看,此刻一观察,立即发现了异样,“这玉葫芦,看似是普通法器,只不过是内藏小玄阵而已,是修真界最低级的一阶法器。但葫芦里灵气的波动,在细微处似乎有些不同寻常。”
李晔穿越前,好歹是修炼到渡劫的大修行者,见过的法器多不胜数,眼光和见识远非一般修士可比。
“先抹去玉葫芦内原主神识再说。”李晔心念一动,一抹神识进入玉葫芦,就将要原主神识抹去,但两者触碰的时候,却遭到原主神识的顽强抵抗,李烨竟然奈何它不得。
“看来原主的修为比我要高。”李晔知道原因所在,但他不甘心就此放弃,想了想,调动了丹田上的龙气,再度深入玉葫芦中。
玉葫芦里的原主神识,被携带龙气的李烨神识一触碰,就一阵颤抖,好似发出一声尖叫,恐惧不已,然而无论它怎么挣扎,还是被龙气一下抹去。
“这龙气果然不凡,现在这玉葫芦是我的了。”李晔微微一笑,划破手指,滴了一滴血在玉葫芦上,让玉葫芦认主。
李晔的神识再度进入玉葫芦,仔细观察葫芦里的情况。