温馨提醒:系统正在全面升级。您可以访问最新站点。谢谢!
不等鲍曼出声解释,他就继续接着说了下去:“虽然这种质疑来自你的忠诚,可我还是不愿意见到这样的事情。所以我把这个秘密告诉了你……不要辜负我的信任,懂么?”
“我的元首!”鲍曼立正昂首,带着激动的情绪,对李乐表达了自己的忠心:“我会一如既往的为您效劳,绝不辜负你的这番信任!”
“不要私自调查我的卫队,不要试图接触我的那支影子部队,因为那是我的,属于我的最核心的力量。”李乐睁着自己的眼睛疯狂的说着瞎话,他有把握即便鲍曼去调查,也不可能真的调查到任何东西。
因为他的那支情报部队是不存在的,是真真正正的“影子”,那些准确无比的情报,那些准确到每一个细节的情报,都在李乐的脑子里,如同先知一般。
“遵命,我的元首,请您信任我,考察我的表现!”鲍曼昂着下巴很是郑重的回答道。
“如果今天你不这么质疑我,也许到现在这支部队还只有赫斯一个人知道,而且他知道的也非常有限,你是帝国内第三个知道这支部队存在的人。”李乐再一次给鲍曼戴上了一顶高帽,让鲍曼更加兴奋起来。
作为元首的秘书,后来甚至成为了元首的贴身秘书的鲍曼,实际上个人能力比较一般,他唯一让李乐看重的是忠诚,对元首的绝对忠诚。
“既然你已经知道了这个,我还有一个消息要告诉你。”李乐决定趁热打铁,用另外一个消息来加强鲍曼对前一个消息的印象。这么做是一种心理暗示,在一连串互相佐证的事情出现之后,原本不存在的那个质疑,就被隐藏在这些证据之中了。
“我这么急着回柏林,是因为有消息证实,英国人耍了我们。他们正在积极备战,想要与我们和谈的事情,只是他们在拖延时间。”说起这个事情,李乐就有些恨铁不成钢的恼怒。
已经死掉的那个真正的元首,还有他的幕僚戈林戈培尔甚至是赫斯,都对英国将要投降的事情深信不疑。甚至为此不明不白的放弃了敦刻尔克这么重要的一场战役。
如果前线的陆军不被法军拼死的反击吓住,如果不是高层已经对战争的未来过分乐观,怎么可能将数十万英国军队放走?如果这些部队被歼灭或者俘虏,那英国本土怎么可能继续坚持作战下去?
“什么?元首,您是说……和谈是假的?”鲍曼听到这个消息的时候,脸上的表情就和便秘了一样,就和赫斯听到这个消息的表情别无二致。
“当然是假的!统统都是假的!”李乐点了点头,说出了自己知道的一切:“丘吉尔上台之后,我们和英国之间的和平,就彻底崩坏了!英国人不要和平,我们也就不会得到和平!”
这件事情真的是让鲍曼震惊,原本的那个元首在前往巴黎之前,已经对赢得胜利信心满满。在高层的作战会议上,大家都一致认为,所谓的《海狮计划》,不过是恐吓英国人的一个小花招罢了。
英国人马上就会投降,英国人马上就会屈服于第三帝国强大的战争力量之下。甚至连国防军里的那些将领们,也都对此抱有乐观的态度。
“英国人想要争取时间,我们当然就不能给他们时间!我要立刻返回柏林去,为接下来的战争做好准备。”李乐提起这个事情就有些小小的得意,他已经成功的做出了第一个改变,现在看来效果应该不错。
赶回本土,然后好好的策划一下有关不列颠空战的事情,这是李乐的第一个大型的计划。之前想的坑一下英国H舰队的事情,不过是给老熟人丘吉尔上一道开胃菜罢了。
鲍曼见面前的这个假元首已经一副胜券在握的模样,也跟着信心十足起来。他立正站好,开口应承道:“那么,我的元首,我会立刻发出消息,通知所有的将领们重新召开作战会议。请您把必须出席的名单给我,我立刻发出电报。”
-----------------
今日一更,整理一下思路,回到柏林的李乐要展开自己的部署,大家如果愿意,可以在书评区里猜一猜,他将会提出哪些改良的措施呢?
------------
13忙碌的列车上
摆平了鲍曼,李乐觉得自己已经快要成为忽悠之神了。八零电子书HtTp://Www.80txt.COM/他靠在自己的座位上,看着面前已经冷掉的蔬菜还有土豆泥参合成的东西,依旧还是一点儿胃口都没有。
他要面对的人太多太多了,至少在目前看来,他还没有接触到真正棘手的问题。
实际上来说,赫斯也好,鲍曼也罢,甚至连希姆莱这种魔王级别的人物都算在内,还不是真正难对付的角色。
因为他们都是新上位的纳粹党党内人物,这些人虽然权倾一时,却也没有多少根基。真正难对付的,是那些容克贵族还有陆军里的顽固势力……
那些人才是真正难啃的角色,他们反对这个,反对那个,似乎任何不传统的东西,都会要了他们老命一样。
对比起这些顽固势力,李乐觉得自己还是先从更容易的地方入手,增强他自身的力量,以求在未来可以左右这些更保守的老旧集团。
“鲍曼。”李乐在脑海里转了一圈,发现自己实在对那些开会的事情不太喜欢,他更喜欢的是布置,用他元首的身份,布置手下人用最快的速度赶紧干活。
“元首!”秘书鲍曼这个时候还沉浸在特殊部队的震撼还有元首信任的喜悦之中,听到李乐叫他,立刻回答道。
李乐很满意他的这种态度,点了点头对他交代道:“想办法联络飞机设计师库尔特・谭克先生,让他尽快到我的办公室来见我。这件事你亲自去办,不要耽搁。”
“是,我的元首,我会立刻请他来见您。”鲍曼还不知道元首现在要做的事情究竟是什么,不过他感觉到了现在元首身上散发出来的那股强大的自信。
比原来的那股自信还要强大,那是一种对未来了若指掌的自信,仿佛是上帝一样,鸟瞰着芸芸众生。
“另一件事,让戈林来见我。”既然是在同一列火车上,那么至少他应该抓紧时间处理掉很多麻烦的事情。比如说那个腆着大肚子的帝国空军元帅,还有他那个看上去强大无比,实际上却缺乏潜力的空军部队。
鲍曼转身出去,传达了元首的命令,很快,戈林这个帝国空军元帅,就站在了李乐的面前。(wwW.qiushu.cc 无弹窗广告)和鲍曼不太一样,因为是一战的飞行员,戈林整个人的气势都要更强一些。
“我的空军元帅,空军的建设情况一直都是由你在负责,我很想了解一下,有关帝国空军的兵力情况。我说的是飞机型号,不是多少架飞机。”李乐可知道面前的这个戈林,对汇报艺术的另类解读。
他曾经公开对别人说,元首只问他能投入多少架飞机作战,不会去管究竟有什么样的飞机,性能又如何。
所以李乐可真的害怕戈林一张嘴说有1000架飞机之类的回答,这样的回答不是他想要的,也不能让他借题发挥。
“元首。实际上空军是一个非常专业的兵种,和陆军不太一样。”显然,戈林把李乐当成了那个已经死了多时,尸体都凉掉了的希特勒。
他强调了空军的不同和技术性之后,不太情愿的大概说了一下他觉得可以告诉给元首的数据:“我的空军比任何国家的都强大的多,如果攻击英国,我的部队一天甚至可以出动1000架次的飞机。”
戈林了解元首,他知道元首究竟是一个什么样的人。论起专业角度的知识来说,元首知道的东西其实并不多,他多数情况下都是凭借自己的自觉和需要,去指导下面的人工作。
这种指导和要求是很感性的,透着一股艺术家的疯狂,虽然在胜利的时候非常的好用,却也在失败的时候代表着一意孤行的绝望。
原来的那个元首,可以在看了一眼古德里安操演的坦克大战就指着那些铁皮车说:这就是我想要的。也可以对着堪称经典的STG-44突击步枪摆摆手,来一句:停产!
在戈林看来,什么都不懂,或者说略懂皮毛的元首,忽悠那些陆军土鳖们也就够了,最好别插手到技术门槛更高的空军里面来。
“戈林!”李乐知道这个空军元帅在很多时候虽然还算有点儿能耐,可是有的时候确实也只是一个庸才罢了。
在空军建立初期,戈林用自己的人脉还有创业的精神,完成了德国空军的原始积累,这是他的贡献,也是他的强项。
可是在后来,空中战争越发变得高科技和复杂起来之后,他这样一个第一次世界大战时期的老古董,就显得过时并且不合时宜了。
已经死了的那个真正的元首什么都不懂,所以也就任由着戈林堕落,现在的李乐什么都懂,自然不会眼睁睁看着自己的优势期,就这么被挥霍掉。
不过,目前戈林在空军内部还是一个打不倒的大山,李乐也不想和对方直接起冲突。
有的时候什么都懂,也是一件非常痛苦的事情。你必须眼睁睁的看着对方犯错,却不能提前告知两句――那种憋闷的程度,简直叫人崩溃。
说话,要讲究语言的艺术。李乐虽然很想蹦起来抽戈林一个耳光,然后破口大骂让他赶紧滚出去停产那些浪费资源的破烂,可他知道这么做对谁都没有好处。
于是他只能用手里的叉子翻了两下盘子里的菜叶子,看了一眼戈林提醒了一句:“我们马上要开始对英国的进攻了,我希望你的部队做好了准备。”
“当然。他们们打赢任何一场战斗,英国人两个月内就会投降,投降在我强大的空军力量碾压之下。”戈林对自己的部队倒是信心十足,这也是因为这些力量是他毕生的心血。
“不要在事情发生之前就这样盲目的自信!我的元帅!英国人的和平谈判只是烟雾弹……”李乐不得已再一次丢出了他的这个超前的情报。
显然,戈林也被这个情报给搞晕了,两个人再一次重复了赫斯还有鲍曼与李乐之间的谈话,最终的结果是戈林带着一脸的不愿意相信的表情,暂时选择相信了李乐的判断。
“好吧,姑且就算英国人不会投降。可我们的力量足以碾压他们了。”退了一步,戈林依旧还是选择相信自己的手下们,能够打赢不列颠空战。
“我掌握的情报,可不像你说的这么乐观。”李乐既然已经拿出了自己的杀手锏,自然也就继续用了下去,他看着戈林,说起了自己知道的事情。
“英国人正在服役一种和ME-109战斗机性能相当的战斗机!他们的飞机代号叫做‘喷火’,加上飓风,会给我们的计划带来很大的阻碍。”提起这些后世让人耳熟能详的名牌,李乐知道的比德国情报部门知道的可多了太多。
真正的科普是,李乐知道喷火战斗机的各种飞行性能,包括后续改进型,还有这些飞机使用的,性能超过德国战斗机的那个可怕的劳斯莱斯发动机系统。
劳斯莱斯公司生产的梅林发动机,虽然在眼下的性能还比不上德国使用的DB系列,可是李乐非常清楚,在42年之后,DB发动机系列的潜力就被挖掘干净了,可劳斯莱斯的梅林发动机的改进之路才刚刚开始发力。
不要迷信美国人的高科技,也不要盲目的去崇拜德国人在二战里玩的那些黑科技。
实际上,现如今真正的技术大牛是大英帝国,至少在航空发动机领域,这个老牌工业强国的底蕴,可不是断档了10年航空工业的德国能够超越的。
在二战的这个年月里,所有的后起之秀几乎都是一样,急于在技术领域超越对手。他们选择的路线,都是点歪了科技树以求短期内的最大效果。
比如说走减重路线的日本零式战斗机,比如说玩起了无级变速增压之类高科技的德国ME-109战斗机。
这些技术让两个国家在二战初期都拥有了先进的战斗机,可在随后的技术发展浪潮之中,两国的经典战斗机都面临着改进空间狭小的致命问题。
这两个国家的经典战斗机最终结局不太一样,本质上的区别在于――德国人靠技术和工业实力硬走到了最后,日本人却因为技术储备和工业实力有限半路就崩溃了。
“发动机的问题我准备回柏林之后就找专业人士了解情况,争取用最快的速度改进。现在最急需解决的问题,是有关雷达系统的。”李乐没有给戈林思考的时间,自顾自的继续说道。
他一边说一边用叉子摆弄着盘子里的菜叶子和土豆:“争取在1个月内,成立一个夜间战斗机部队,装备雷达,用于拦截敌国夜间入侵的轰炸机!”
“我的元首,夜间战斗机?我想我们目前还不用着急去建设一些根本用不着的部队吧?虽然空军内已经有关于夜间战斗机部队的组建计划,可筹备至少要用3个月的时间呢。”听到李乐要组建夜间战斗机部队,戈林很是疑惑的说道。
------------
14技术型元首
要知道夜间战斗机的组建,实际上德国空军内部已经开始了,可是因为对雷达系统的不重视,还有眼前胜利的冲击,组建过程并不那么迅速。[求书网www.Qiushu.cc想看的书几乎都有啊,比一般的小说网站要稳定很多更新还快,全文字的没有广告。]
一直到几个月之后,德国的夜间战斗机部队才初步形成了战斗力,并且在战争中发挥了自己的作用。
李乐知道,很快展开的不列颠空战中,德国和英国都会有意无意的轰炸对方的首都,而在这场互相报复的轰炸攻击里,夜间轰炸都是非常重要的组成部分。
如果有了夜间战斗机的防御,那么德国至少在未来的空战中,不会因为技术上的劣势,吃首都被人轰炸的亏。
另一个原因是,德国人在雷达技术上一直是落后的,李乐希望可以通过投入,改变雷达落后的悲催事实――这技术太过强大,强大到不了解它都不行的地步。
“暂时不需要你做什么,留出一笔钱,准备采购新式战斗机就可以了,明天我要召开有关空军技术的会议,你如果感兴趣的话,可以参加。”显然,李乐可不愿意跟戈林这样的空军门阀多说什么。
他今天在火车上的谈话,只是要找戈林提前透露一些消息罢了。因为在李乐的计划中,有关空军方面的事情,要动的实在是太多太多了。
别的先不提,就说因为空军和海军争宠,一直到最后都没有造出来的德国唯一一艘【创建和谐家园】齐柏林号,在李乐看来就是大大的浪费。
同样的,在1942年之前拼命的量产ME-110这种日间双引擎战斗机,除了浪费资源外,唯一的好处就是给1944年储备夜间战斗机这样丢人的作用了。
加上性能改进空间明显不足的ME-109战斗机,1940年的德国空军,在一系列伟大胜利之后,在不列颠空战里露出了过时落后的尾巴,正好让英国人看了个通透。
而那个在外行人看来很有意思的“战术空军”还有“战略空军”的选择性分歧,李乐倒是很不屑一顾――资源就这么多,拿去造远程战略轰炸机了,又拿什么造战斗机?
“我的元首,组建夜间战斗机的事情,我会抓紧时间去安排,至于说采购新式战斗机的事情,我想是不是再商议一下?”戈林迟疑了一下,然后开口回答道。[棉花糖小说网Mianhuatang.cc更新快,网站页面清爽,广告少,无弹窗,最喜欢这种网站了,一定要好评]
有关战斗机的采购,是一个非常复杂的大问题,梅塞斯密特公司是德国空军的消费大户,如果贸然采购新的战斗机,会不会对其他客户造成影响,这都是需要考虑的问题。
另外,还有一方面,就是飞机生产的产能问题。材料之类的生产资源就那么多,随便再加一种产品,必然会削减其他产品的生产。
另一个个人的原因,是戈林不愿意让元首插手到空军内部事务中来。在他看来元首是一个外行,是一个根本不懂空军建设的门外汉。
所以提到采购新式战斗机的事情,戈林是非常抵触的。他是空军内部说一不二的大佬,自然不愿意别人对自己指手画脚。
“DB发动机的产能一直都跟不上,ME-109战斗机还有那个ME-110战斗机需要的发动机数量一直都跟不上,难道我们就不要想想办法吗?”李乐脸上带着“你看我是不是【创建和谐家园】”的表情,开口反问道。
呃?戈林听到了这句的时候,突然意识到了不同,元首对空军的事情一向是不怎么了解的,即便是战斗机型号,也就是知道个大概。
可是当元首能够耳熟能详的提起战斗机型号,并且说出飞机发动机的名字的时候,这种怪异的感觉,让戈林不由得多看了李乐两眼。
就好像是,一个只知道小学一年级数学题的孩子,突然间满嘴都是高中的抛物线方程一样。李乐现在说的东西,让戈林觉得自己从前的人生观和价值观被颠覆了,彻底的颠覆了。
看来元首对空军的事情了解的还是非常深的,而且还是有着自己独到见解的。
至少,空军最近因为发动机产能的事情颇为头疼,进而转移了视线,采购FW-190战斗机的事情,元首是有一定了解的。
戈林想到了这里,开口对李乐说道:“我的元首,您说的是采购FW-190战斗机的事情啊……我还以为您要采购其他的新式战斗机呢。”
实际上戈林早就看见过FW-190战斗机,而且时间是1940年的1月份。他听李乐说要采购新的战斗机,一时间没回过味来,不过听到发动机的事情,就立刻明白了。
FW-190战斗机使用的是星型气冷发动机,和ME-109战斗机使用的DB液冷发动机不同。可以说除了生产的原材料之外,这两种飞机完全使用不同的生产线。
对于产能一直捉襟见肘的德国来说,两种飞机简直就是绝配,戈林也非常喜欢那种机头粗大,但是性能非常不错的飞机,已经下令采购40架。
所以当李乐说起飞机发动机的产能的时候,他立刻就想到了自己也很钟爱的FW-190战斗机。
李乐点了点头,至少现在看来,戈林充当第三帝国空军的元帅还是够格的。至少他还关心自己的飞机,而不是当一个瘾君子。
“是的,我要加大FW-190战斗机的产量。”李乐点了点头,然后开口说道:“在8月的时候,我至少需要150架这种飞机!”
“150架?”听到元首这么说,戈林吓得差点喊出声来。要知道作为德国空军主力的ME-190战斗机,现如今的产量也并不充裕。