温馨提醒:系统正在全面升级。您可以访问最新站点。谢谢!
谭克在返回自己的公司之后,下了一个很是溜须拍马的命令,他建议所有的工厂办公室内,都要装饰万字旗和鹰徽,并且悬挂元首本人的画像。
当然,那个时候的他,有了元首的支持还有空军元帅戈林的宠信,还带着整整1500架战斗机还有成倍扩大生产线的订单合同,工厂当然愿意执行他的“建议”,就和执行命令一样。
而此时此刻的谭克,已经欣喜若狂想要亲吻李乐的鞋面了。这标志着他的成功,作为飞机设计师的绝对成功。
带着对升官发财的美好憧憬,以及对元首本人支持航空事业发展的崇拜,谭克当然愿意和元首再讨论一下“新飞机”这个话题了。
要知道,在这种时候,一款新式武器能够让元首喜欢,也就意味着大量的订单。
让元首喜欢的方法也非常的简单:你听听元首想要什么,做出来他不就喜欢了么?
所以对于一名飞机设计师来说,能够提前和元首讨论未来飞机的发展方向,这本身就是一种荣耀和优势了。
毕竟在福克沃尔夫公司前面,还横着一个第三帝国真正的战斗机业内老大――梅塞斯密特呢。
“现在,我们有时间好好讨论一下,有关新式飞机的话题了吗?”李乐看着估计已经兴奋得睡不着觉的谭克,问道。
“当然!我的元首!”谭克赶紧点头答应道。
他又不是傻子,刚刚拿到1500架飞机的订单,别说是找他聊天了,就是找他找乐子去,他也愿意作陪不是?
------------
20我家元首有技术
说起技术,尤其是战斗机技术,谭克觉得到了自己的领域,这就是他的本行,也是他知道的最多的话题。在线阅读天火大道Http://wWw.qiushu.cc/
在这个话题上,他可以轻而易举的和元首侃到明天早晨去,吃过早饭之后继续这类的话题,说上三天也没有任何难度。
而且他乐于向元首表现自己的专业,用来震慑元首并且给面前的小胡子男人留下“我很专业”的印象。
如果能够把元首侃晕,让元首在战斗机的设计和选择题上采取自己的建议,那他就能成为第三帝国的皇家飞机供应商,爽到没朋友。
“知道ME-109E战斗机么?”李乐没有给谭克太多YY的时间,开口问起了梅塞斯密特战斗机的问题。
“当然,109是一款经典的战斗机,它精致并且很有特点,是一款非常不错的战斗机。”谭克小心的选择着词汇,谈起了竞争对手的产品。
这时候正好是ME-109E战斗机如日中天的年代,这款战斗机比起英国的喷火-1型战斗机来还保持着性能上的优势。
即便是谭克想要诋毁,也是没有什么好说的。毕竟109的经典,在德粉的眼里就只有一句话了――“不是哈德曼你不懂!”
但是李乐打断了谭克的新闻联播式评价,开口直接聊起了后世耳熟能详的数据来:“ME-109E战斗机使用的发动机是DB601A,技术上采用的是倒V型12缸水冷,起飞功率约1050马力,排量约33L,重量约600公斤。我说的没错吧?”
谭克一瞬间感觉到自己凌乱了,他的大脑里突然想起了一个模糊的,后世经常出现的概念――技术型官僚。
这一瞬间,他突然很想回头,对着身后不存在的设计师还有学徒们大喊一句:“我X#$%,大家快来看啊!元首真的懂航空啊!他真的懂啊!”
原本的那个真元首,其实就是一个很愿意用专业知识忽悠业内人士的家伙。
最经典的案例,就是元首大人忽悠法本公司的董事们,最终让法本公司的老大得出了“这元首比我想象中的聪明”这样的结论。棉花糖小说网Mianhuatang.cc
他和军人们谈政治和技术,和工程师谈财经,和财阀贵族们谈军事谋略,绕一圈之后再和一大群狂热的信徒们谈日耳曼传统精神……
如果说赵本山是一个大忽悠,成功把拐卖给了范伟;那元首大人就是个超级大忽悠,能把全国甚至全世界的人都忽悠上他的贼船。
显然,李乐或者说后世在网上每天侃大山的键盘侠们,大多数都继承了元首的口才,又集成了比元首还要博学一些的大脑。
所以论起侃大山的能力指数来,李乐似乎比起原本的那个真货更高。
而每天专心在设计研究方面的库尔特・谭克,根本不是这种BOSS级别二战迷的对手。
“情报部门显示,英国人的新型飞机叫做喷火-1型,这种飞机使用的发动机是梅林2型。”还没等谭克对元首表达一下大家同是专业人士的敬仰之情,李乐拿出了更多劲爆的消息来。
这些消息显然【创建和谐家园】了谭克的好奇心,因为很多数据他都是第一次听说:“梅林2型发动机,采用了V型12缸水冷方式,起飞功率约1000马力,排量约27L,重量与DB类似,差不多也是600公斤。”
“性能上我们有不小的优势啊。”只是简单的听到一些数据,谭克就非常确信,DB发动机要比梅林2型先进不少。因为他知道DB可是用了不少当时看起来很先进的技术的。
“是的,表面看起来,确实是这样。”李乐点了点头,然后继续给出了自己的评价来:“DB是倒置V型机,使得Me109的机体可以更平滑,但可维修性也许比普通的V型机要差。”
“我的元首,这确实是一个问题,但是维护性只是评价一款发动机的指标,如果性能高出很多,付出一些代价是绝对值得的。”谭克用自己的专业知识给李乐解释道。
虽然他和梅塞斯密特是竞争对手,可站在国家阵营的大义上,有必要为“国货”伸张正义。
“你说的确实有道理,但是我要警告你的是,维修和结构简化,也是必须要考量的重要性能。”李乐不满的摆了摆手,他当然知道在现阶段状态下,ME-109E战斗机的性能相当强大。
可在一年之后,发动机上的差距就被英国人追平了。
接下来的1942年,德国战斗机在性能上的优势就不复存在了。
至于说那可怜的ME-262,李乐更是连半点的好感都没有。
“如果前线有1000架战斗机,每一架战斗机都能减少6分钟的维修时间,就可以积累6000分钟,也就是100小时。”李乐简单的计算了一下。
“100小时的累积,在战斗状态下,就会让5架飞机失去战斗能力。”他伸出吴根手指头来,比划了一下:“我什么都还没做呢,就少了5架战斗机。”
谭克不明白为什么都拥有了1000架战斗机了,还在乎那修不好的5架,他也不明白为什么元首要用6分钟这个时间来举例子。
他当然不知道李乐在过去曾经简单的举了5分钟这个很容易理解的时间单位,可是后面计算得很麻烦,后来涨了记性,用6分钟这个好算的时间单位……
“我的元首,6分钟可检修不好一架飞机。”谭克不知道怎么接话,只好提醒了这么一句。
李乐当然就跟着从善如流:“那就说明损失得跟多!这方面今后我会重点关注,你设计飞机的时候一定要注意!”
谭克赶紧点头,恨不得找一支笔记录下来:“是,我的元首!我一定会将维修方便作为一个重要的参考方面的!”
看到他答应了下来,李乐这个假元首又开始了炫技,炫得谭克都不好意思说自己是一个研究飞机的了。
“ME-109E的设计者喜欢轴炮,或者说他认为轴炮更容易命中目标!为了布置机轴火炮,DB把增压器置于发动机的左侧,而梅林的增压器在发动机后面,相比之下梅林发动机更有利于减阻。”
“而我认为,事实上没有任何必要固执的坚持机头轴炮,为了它放弃一部分性能指标,是不值得的。”李乐又拿出了一个诋毁ME-109E战斗机的话题来。
这一点谭克没有为自己的同行对手辩解,他可是拍着双手赞成元首的观点的:因为他的FW-190战斗机的机炮是部署在机翼上的。
所以他趁机落井下石:“您说的非常正确,实际上只要调校得当,机翼武器的命中率也并不差。”
“我最担心的,并不是这些。”李乐摆了摆手,继续说道:“实际上,我更担心的是DB发动机上使用的新技术。”
DB采用了当时最时髦的燃油直喷技术,使得飞机可以不惧负G飞行,而梅林仍采用保守的化油器技术,在高负G情况下有可能熄火。
同样的,DB采用了当时世界上最先进的无级变速增压技术,可以根据高度自动调整增压比,而梅林采用一级两速增压器,对高度的适应能力较差。
每次提到这些东西的时候,李乐都非常想要拍一拍自己的桌子,对面前的人苦笑一番:“看一看,看一看人家德国人玩的技术,是多么的高大上?”
无级变速增压这玩意儿可能跟我们的生活接触不多,暂且先不多做评价,缸内直喷技术一直到2016年的今天还是汽车发动机的重要技术分支之一,可见1936年德国的技术有多么逆天了。
可惜……逆天在了一条歪了的道路上,越是快的前无古人,就越是坑自己坑得后无来者。
采用了这些新技术的DB发动机,虽然取得了对英国发动机的暂时性能领先,却完全丧失掉了后续的改进空间。
盲目上马新技术的主要原因,就是德国ME-109系列战斗机在改进到G型之后,性能就全面落后给了老对手喷火。
加上ME-109系列那坑爹的7.92毫米口径机枪,这东西在后期对抗盟军轰炸机的时候也只能算是差强人意,有比没有强。
在增压技术路线上,DB选择了高压缩比、低增压比路线,气缸压缩比为7,而增压器的增压比则较低;梅林与之正好相反,气缸压缩比为6,而增压器的增压比则较高。
换言之,DB把增压的任务更多地交给了气缸而非增压器,这样的好处是减少增压器消耗的功率。
但是缺点却有两方面:一方面会增加气缸行程从而增大发动机截面积,而另一方面更大的危害更吓人,详细写能写很长很长。
简单点儿来解释,就是这种设计让后期改进走上了不归路,想要改进革新的代价,和重新设计一款发动机差不多。
在滔滔不绝的将近一个小时之后,谭克面对着李乐的时候,已经只能用迷茫来形容了。
------------
21要改的事情太多太多
站在他这个专业人士的角度上来看,李乐如果不是元首,到飞机公司去应聘个副总工程师,那是一点儿问题都没有的。棉花糖小说网www.MianHuaTang.cc
专业性也好,总体的规划性也好,甚至包括航空器发展推测,宏观上的航空器设计理念,甚至让他这个设计师汗颜。
经过李乐的一阵忽悠,谭克已经深入了解到,眼前看上去非常先进的DB系列发动机,使用的新式技术会在未来留下怎样的改进隐患。
而且这位元首大人,比谭克想象中的还要了解技术,甚至可以说是精通技术。
至少类似那种无级增压器之类的技术零部件可以信手拈来,根本不是随便说说而已,绝对算得上是理解精通的范畴。
更让谭克惊讶的是,看上去精雕细琢的ME-109E战斗机,在元首看来似乎有些太斤斤计较了。
相反元首对明显有些粗枝大叶,憨厚蛮横的FW-190战斗机更友好一些。
作为一名二战武器迷,李乐对这一时期的各种军事武器都有了解。他知道在1940年的时候,DB发动机相对更优越一些,这主要是由于其采用了很多时髦的技术。
这一时期,德国飞机高空性能更好,操作性更佳,而相比之下英国人的梅林发动机性能一般,设计上也很保守,简直就是古董一般的存在。
不过,李乐也知道,在当时条件下,想要有效地提高发动机功率,最简洁的方法有两种:增加发动机排量、增加进气压。
前者很简单,但局限性很大,比如由DB601简单放大而来的DB603A,排量从33L提高到约44.5L,重量高达900公斤,起飞功率却仅有1750马力,显然很低效。
相比而来,增加进气压才是根本的解决方法。而增加进气压说来简单,实际上面临两个困难:
第一是因为,在高空气压很低,增压器需要尽可能地压缩空气,然而单级离心式增压器存在转速天花板,即转速到达一定数值之后徒然消耗功率、而进气压不能进一步提高。另一方面,增压器直径也不能无限增加。小说【创建和谐家园】Http://wWw.80txt.com/于是,这就形成了高空进气压瓶颈。
第二,在低空的时候,一般来说增压器能够提供足够的压力,然而,我们都知道压缩空气会导致空气温度急剧上升从而导致爆燃,这就形成了低空爆燃瓶颈。
为了解决这两方面的矛盾,有这么几条基本的技术手段:使用二级增压器,突破高空进气压瓶颈;设法在压缩空气进入气缸之前使其降温,避免爆燃;使用更高标号的燃油,暴力突破低空爆燃瓶颈。
实际上,后来英国人在喷火战斗机的发动机上,正是这么做的。
当然,德国DB发动机的技术人员也知道这些手段的有效性,但是这几条措施却难以应用在DB发动机上:
第一条原因是设备本身的技术原因,比如说那根致命的轴炮。
它挤占了原本布置发动机的宝贵空间,当然这只是一个次要原因。
根本的原因在于另外两点:
DB发动机的增压器是无级变速增压器,不方便设置2级增压器,而DB发动机的设计人员又舍不得丢弃无极变速这个传统优势。
其次,由于采用燃油直喷技术,在高进气压条件下火花塞容易积碳,而放弃直喷又舍不得,而且也没有先进化油器的技术积累。
剩下的是发动机外面的原因:
首先,进气降温的基本技术手段是使用中冷器,但中冷器个头挺大、重量不轻,用在ME-109E这种小飞机上比较困难。
其次,高标号燃油这个在利比亚油田建立起来之前,根本没有有效的解决办法。
其实,技术问题是可以用别的手段避开的,如果实在解决不掉麻烦,学苏联人搞泾渭分明的高低空战机,比如米格3和雅克3,也能凑合着活下去,可原本就物资短缺的第三帝国又偏爱高低空兼顾……
除了说一句悲催的强迫症患者,有什么办法来形容呢?
李乐知道后来DB发动机也在想办法改进,同样尝试过二级增压,比如失败了的DB628,但是既不设置中冷器,又试图高低空兼顾,非常合情合理的悲剧了。
德国人似乎非常喜欢通用,却又在真正应该通用的地方忘记了自己的喜好。
比如说武器零部件还有弹药方面的通用理念,德国设计师们从来就当成是丝毫不用理会的垃圾需求。
可在武器系统的主要功能上,德国军方的要求上又突然坚持起通用性来。
比如说战斗机要兼顾高低空,比如说更让人绝望的:让中程轰炸机兼顾俯冲轰炸……