温馨提醒:系统正在全面升级。您可以访问最新站点。谢谢!
叹气,尔后,默默地走开了。
第4章 马耳他,一出拙劣的闹剧
26日,地中海上的风力减小到了4级,考虑到风越大、伞兵降落时越分散,意军指挥部本想继续推迟进攻,但来自罗马的催促已经让准备并不十分充分的前线将士们别无选择(相比于小小的马耳他,希腊才是罗马在这一阶段最大的目标,历史上他们于10月28日向希腊发起了进攻)。上午10点,181架涂着“三个木棒围绕的利斧”徽标的意大利飞机从西西里岛上的机场起飞,声势浩大地扑向马耳他,阵容中除了外号食雀鹰的【创建和谐家园】-79,还加入了三十多架“一打就着”的菲亚特BR-20。在这些呱噪的黑鸟面前,27架英国战斗机勇敢地升空拦截,这也是马耳他岛上所能起飞的最后一批战斗机,其中飓风只剩下9架,其余都是由皇家海军紧急运送而来的海斗士。
意大利军队的整体表现虽然绵软,但空军战斗机飞行员们还算是较为恪尽职守的一个群体,他们操纵着老迈的CR-42和性能并不优越的MC200跟英国战斗机缠斗起来,轰炸机群则趁机越过了英军薄弱的空中阻拦线。十多分钟之后,黑色的炸弹开始雨点般地落在了马耳他岛上,靠近瓦莱塔的机场上顿时火光冲天,英军的高炮阵地也成为对方击中攻击的目标,尽管意大利飞机一架接着一架被击落下来,可英军的伤亡也在迅速攀升。
战斗的喧嚣从马耳他方向传来之时,西西里岛上的机场依然是一副热火朝天的景象。三个中队的【创建和谐家园】-75型运输机已经做好了出发前的准备工作,1200多名背着降落伞具的伞兵们正陆续登机——可笑的是,由于运输机的缺乏,即便是这两个营的伞兵,也必须分两个批次进行空降!
“中校,祝你好运!”
罗根郑重其事地和托尼尼中校握手告别,在接触到的意大利军官之中,也就这位长相与意大利球星皮尔洛有些深思的伞兵军官让罗根颇有好感,除了外貌,最重要当属他严谨的工作态度和充沛的干劲,当然了,他麾下的伞兵尤其是那群利比亚人也同样是士气高昂、训练积极的。
“再见,罗根将军!请在这里等待我们胜利的好消息吧!”
中年版的“短发皮尔洛”昂首挺胸,自信的笑容让罗根暂时忘记了他身上的意大利军服。
运输机一架接着一架升空离去,十多架双翼的CR-42也从北面的机场飞来参加护航任务。这是意大利伞兵部队第一次登上战争大舞台,也是意大利军队海陆空联合作战的一次重要尝试,可是,罗根的心情依然忐忑:这场马耳他之战,意大利人能赢吗?
上午11时许,随着分为三个梯队的运输机群飞过,雪白的伞花终于绚丽地绽放在了马耳他上空。有了德国人在挪威、荷兰、比利时以及英国的成功经验,意大利人也迫不及待地迈出了伞兵实战化的步伐。
不过迎接意大利伞兵空降的,却是一朵朵黑色的“棉花糖”。
早在8-9月间,英国船队就在强大的英国H舰队直接护送下运送了大批兵员和装备上岛,意大利舰队曾两度出海拦截,但由于意大利空军侦察不利,强大的舰队最终没能发挥出应有的作用。否则,目前岛上的英军就得以不足一个营的兵力和40门40毫米口径的博福斯高射炮进行抵抗。
眼下,1500名英军官兵以马耳他首府瓦莱塔为防御重点,步兵收缩兵力、掘壕以待,大大小小的高射炮则在倾力向空中发射炮弹。至于哈尔法尔、卢卡和塔卡利这三处现有机场,除了塔卡利得以保留之外,其余两座均被英军主动放弃。撤走之前,英国人破坏了包括跑道在内的大部分机场设施,并埋设了一些地雷!
在这种情况下,意大利伞兵第1营有三分之二的士兵在落地之后并未遭到英军的激烈反抗,他们迅速占领了两座废弃机场,随着绿色的信号弹冉冉升起,来自前线的“捷报”很快让依旧设立在巴勒莫的意军指挥部沸腾了。
碍于“战术顾问”这个奇怪的头衔,习惯于身先士卒的罗根这一次只能呆在远离前线的后方指挥部听消息。随着登陆行动的开始,意军前线指挥部里总算还有些打仗的样子,参谋和通讯官们一个个面色凝重、步履急促,偶尔还有埋头走路者与同伴撞个满怀的。
“罗根将军,不必有任何的担心,我们的伞兵很勇敢,他们完全有能力击溃那些已经丧失了信心的英国佬!只等我们的主力部队登陆,战斗的结果将不再有任何悬念!”大腹便便的萨皮恩兹将军端来了一杯香茗,罗根才来不到半个月,意大利人就已经将他的各种喜好摸了个七七八八,这不,竟然还弄来了正宗的铁观音,而且是不加奶和糖的做法。
罗根接过茶杯,熟悉的清香让他的神经稍稍舒缓了一些。此时房间里除了那几张老面孔之外,还坐着一早从罗马飞来督战的乌巴尔多·索杜将军,意大利陆军的副大臣,高举进攻口号的实权派将领。
“他们的勇气是毋庸置疑的,正因如此,我衷心地希望他们能够用一场胜利来庆祝自己的初战,也希望这支精锐的部队能够在今后的日子里茁壮成长。”也不管在座众人中有几个能够听懂,罗根依然用德语快速地表达了自己的意见。
“是的,我们看到了德国空降部队的惊人效用。我们无比英明的领袖已经决定,用15个月的时间建立起意大利的伞兵军!”索杜将军一开口就抛出了一个庞大的规划,但墨索里尼在做出这个决定的时候,大概还没有想过建立一支军级规模的伞兵部队多少人力物力还有技术支持。
对于意大利领袖的英明决定,原本还对伞兵没有任何好感的意大利将军们,用他们一贯善于见风使舵的姿态表示了自己的支持,甚至还有人提出了一些风马牛不相及的建议。
“报告!前线传来战报!”作战参谋长莫里蒙多上校的出现终于让这间会议室里的气氛有了稍稍的改变:那是一种期待中的兴奋。
萨皮恩兹将军点了根雪茄,“上校,告诉大家,前线传来了什么好消息!”
莫里蒙多打开手中崭新的墨绿色电报夹,“这份是由杜伊利奥号战列舰发来的电报:我舰队对英军据守的瓦莱塔港进行了持续一个小时的猛烈炮击,目前该港已无炮火还击,海军陆战人员正搭乘登陆船只冲向海滩!”
“海军果然不负众望!”萨皮恩兹将军乐滋滋地说道,这话,明显是对着罗根和索杜将军说的。
身为陆军将领,索杜只是端起自己的咖啡杯,小小地啜了一口。
萨皮恩兹眼睛很尖,连忙问自己的参谋长:“运送陆军登陆的船队还没有抵达预定区域吗?”
身材峻拔、留着两撇唇胡的莫里蒙多回答说:“暂时还没有消息,可能是海上的大风稍稍耽误了行程,也可能是他们已经向登陆地域发起进攻,还没来得及给我们发报!”
萨皮恩兹满意地点点头,“那让我们再等等看吧!”
对于意大利海陆空军之间的配合,罗根早已是无话可说:第一批伞兵已经降落,海军陆战队才从近岸的舰队出发,至于计划头一波次登陆的4个意大利步兵营和1个轻炮兵营,此时竟然还在航渡途中!
过了大约二十分钟,莫里蒙多上校带着他那墨绿色的电报夹再次出现,“报告,陆军登陆部队发来电报!”
“念!”萨皮恩兹优雅地吐了一个烟圈。
上校不紧不慢地读到:“我先头步兵营已在瓦莱塔以北的三号海滩登陆,未遭遇英军抵抗!”
“很好,将军们,我就说了,英国人已经丧失了信心!当然了,这多亏了我们的德国盟友所打的漂亮仗!罗根将军,不知贵国计划用多少时间彻底打垮英国?”萨皮恩兹转过头看着这位年轻的德国空军少将。
罗根无权对此发布官方消息,所以只是很模糊地说:“这很难讲,也许英国政府明天就会投降,也许他们会撤到加拿大继续作战!不过,我们认为如果地中海和非洲的战事能够迅速结束,英国人的信心会受到极大的动摇!”
索杜从口袋里掏出一个精致的银色香烟盒,顿了顿:“圣诞节之前,我们会消灭英军在地中海和非洲的军事存在,也许……还有希腊!战争会在1941年春天之前结束,这也符合我们两国的战略利益!”
充满乐观态度的信号,令在场的每一个意大利人一个个昂首挺胸——若是拥有了辽阔的地中海和资源丰富的非洲,德国人占领大半个欧洲和不列颠的功绩也只能靠边站。
萨皮恩兹高兴地站了起来:“诸位,诸位!我提议,让我们为了即将到来的胜利,一起享用今天美味的午餐吧!”
与战壕中冷硬的食物相比,摆在大餐桌上食物之丰盛令人咂舌。可这哪里是工作餐,简直就是预先准备的庆功宴!
午餐途中,参谋官和通讯官一个都没来打扰,这甚至让罗根一度对自己的判断产生了怀疑。然而将军们用完甜点,一个个心满意足地朝外走去的时候,莫里蒙多拿着他的墨绿色电报夹,脸色不太好地站在门口。
萨皮恩兹走过去,两人小声地用意大利语交谈着,罗根虽然听不懂,但从两人的表情中,还是猜到了有不好的事情发生。
紧接着,萨皮恩兹向索杜以及其他将领们汇报了情况,最终轮到罗根的时候,他讪讪地说:“罗根将军,如果您愿意的话,可以先到酒店客房去睡个午觉。意大利伞兵已经全部运送到了马耳他,您在这里……呵呵,等我们胜利的消息就行了!”
意大利人好面子不是什么稀奇的事,罗根耸了耸肩:“午觉倒不必了,既然胜利在望,将军,也许您乐意派给我一名司机和向导,我想到四周围去转转!”
“没问题!”萨皮恩兹飞快地答应下来。
“走吧,伙计!”罗根转而对自己的副官奥古斯特说,“既然我们的意大利盟友不希望我们看到他们的焦虑和惆怅,那我们就去外面透透气吧!”
“好的,说实话,我也不喜欢这里的气氛!”奥古斯特小声说,“他们的伞兵好像挨了打,登陆部队也被修理得够呛!”
罗根笑了,那是一丝无奈的苦笑。
尽管涂有意大利空军徽标的作战飞机不断从头顶飞过,并且发出燥人的轰鸣声,但西西里岛上的古建筑依然静静地沐浴在阳光下,美丽的海港并没有因为战争的缘故变换颜色,城镇的街道上,孩童们依然欢快地玩闹着,那群追逐着皮球的小男孩中,若干年后没准就会出现阿纳斯塔西、弗里诺和斯基拉奇那样光彩夺目的西西里球星。
在罗根看来,意大利人踢球还行,可说到打仗,他们的表现却很是拙劣。
临近天黑的时候,罗根回到了鸡飞狗跳的意军前线指挥部,还没走进作战指挥室,就已经听到了索杜将军的咆哮,能够让这位外表温文尔雅的将领如此动怒,那情况估计也不是一般的糟糕。
“他们似乎在说……瓦莱塔,意军进攻瓦莱塔遭到了连续的挫败,损失惨重!”奥古斯特能说一口意大利语,这也省去了罗根额外配备翻译的烦恼。
“瓦莱塔,瓦莱塔,如果没有记错的话,那座要塞式的城市在历史上有过许多故事,什么骑士团来着?”
“圣约翰骑士团,他们成功抵御了奥斯曼人的大围困,之前的瓦莱塔城已经被摧毁,现在的瓦莱塔是16世纪新建的,以完善的防御工事而闻名!”奥古斯特用自己尚算丰厚的历史知识解释了一番。
“看来这场仗,得耗上一段时间了!”罗根很是无奈地给自己点了根烟,不知道托尼尼中校和他的意大利伞兵们处境如何,夜战,可是机遇与风险并存的。
第5章 罗马的野心
¡¡¡¡°ÍÀÕεÄÒ¹Íí£¬Íòô¥¾ã¾²¡£
远在马耳他的枪声不足以传到此处,意大利空军亦没有活动夜间的习惯。可是,宽大松软的睡床没有带来踏实的睡眠,辗转反侧的一夜,罗根脑海中不断浮现出之前的战斗场景,在敦刻尔克,在怀特岛,在加的夫。不论伞兵、党卫军还是空军、陆军,德国战士的认真、严谨与顽强是这个国家最宝贵的战争财富,而且越往基层,军人的品格越是质朴和真挚。可是德军的战力强悍,历史上却始终无法摆脱来自高层和盟友的副作用,意大利人的拙劣表演已经让人倒足了胃口,刚刚加入三国轴心条约的日本更不用说,就连在战争初期保持着清新头脑的德国高层,如今也在一系列胜利的熏染下渐渐堕入浮夸、自负乃至神经质的境地。这样下去,终究会如历史那般无法自拔吧!
天不知什么时候亮了,驻扎在巴勒莫附近机场上的作战机群提前一天转场前往岛屿南部和东部的前线机场,一大清早也听不到嘈杂的嗡鸣声。清凉的风拂动着阳台上的落地门帘,而在梦见偌大的猩红底色战旗飘扬在白金汉宫上方之后,罗根醒了。
这一夜,竟然没有任何消息从马耳他传来?
带着这样的疑惑,罗根洗漱穿戴,简单吃过早餐,与奥古斯特一道驱车来到意军指挥部。一进门,他就感受到了一种怪异的气氛:喜悦与颓丧,竟然同时出现在了隶属于同一个国家不同军种的军官们身上!
原来不是没有消息,而是意大利人压根没有把自己这个“战术顾问”当回事,也许最初的盛意邀请完全是意大利领袖的客套话,可笑的是,德国还认认真真地挑选了自己最好的伞兵指挥官来。
走近乱糟糟的作战指挥室,罗根首先听到的是一个好消息:马耳他首府瓦莱塔的一系列古堡中,朝向陆地的圣艾尔莫堡已经被意军连夜攻克,而赢得这一骄人战果的竟是托尼尼中校指挥的伞兵部队——120名意大利伞兵打败了240人的英国守军。确切地说,是22名意大利军官和98名利比亚士兵打败了240名来自英格兰、威尔士、苏格兰还有埃及的英国士兵。
虽说圣艾尔莫堡之后,意军还需要攻克瓦莱塔主城和周围的一系列护堡,但这一胜利不仅为意大利军队赢得了重要的进攻桥头堡,对于英军的士气更是很大的打击。若是由德国军队来打这场仗的话,罗根有信心在一天之内攻占整个瓦莱塔,毕竟再厚的城墙也抵挡不住战列舰炮和重磅航空炸弹的轰击!
可是,罗根并没有在萨皮恩兹将军脸上看到应有的喜悦,这位身宽体胖的意大利将军很是尴尬地告诉自己的德国同僚,昨天在马耳他登陆的两个意大利步兵营夜间遭到英军的突然反击,遭受了惨重的伤亡之后最终选择了向英军投降,而这些英军在返回瓦莱塔途中并不知道圣艾尔莫堡已经陷落,结果遭到了意大利伞兵的伏击战,俘虏者和被俘者顿时转换角色,两营意大利步兵又趾高气昂地拿起了武器!
属于意大利陆军的闹剧还算得上是个好消息,但意大利海军的遭遇可就是彻头彻尾的杯具了:战列舰“杜伊利奥”号今早出港时触雷,目前推测水雷是英国潜艇趁夜布放在卡塔尼亚港外的。结果这艘老迈的战舰短时间内灌水2000吨、舰体严重倾斜,在一群拖船的帮助下勉强驶回港口。旗舰失去作战能力,意大利巡洋舰和驱逐舰只好独自出航,它们将掩护第二批意大利登陆部队在马耳他北部和东北部的预定海滩发起登陆,这样的行动倒是毫无难度,但计划中针对瓦莱塔外围要塞的炮击恐怕就无法实现了!
战术上的无能也就罢了,罗马决策者们在战略上同样是盲目无章。马耳他战事还未结束,意军在北非和东北非的进攻行动亦遭到对手的顽强抵抗,这边【创建和谐家园】还没有擦干净,意大利政府就迫不及待地迈出了新的进攻步伐:由于希腊人已“侵入”阿尔巴尼亚领土,意大利政府正式向雅典提出了最后通牒,要求希腊将指定的战略据点交由意军占领。当然,这些所谓的“安全保障”都位于希腊本土,而交出这些据点,希腊人就等于是自动放弃了他们与意大利接壤一面的防线!
消息是午饭之前传来的,午餐的时候,意大利将领们似乎已经完全忘记了眼前的马耳他之战,议论的焦点变成了几个星期能够占领希腊:有说两个星期,有说四个礼拜,最长的也就是圣诞节之前,甚至有人觉得希腊会不战而降。
看着意大利人的狂妄自大,罗根反倒是淡定了。别说自己无权干涉意大利的军事部署,就算让自己执掌意大利军政大权,也绝无短时间内收拾这烂摊子的可能。
下午的时候,三营意大利步兵被送上马耳他岛,加上先前的登陆部队,意军在南岛已经形成了数量上的绝对优势,并将英国守军压缩到了瓦莱塔等几处孤立的据点内。不过由于得不到战列舰的强火力掩护,意军向瓦莱塔主城发起的第一次进攻仅半个小时就宣告失败了,伤亡也不大,阵亡42人、伤61人。在这之后,意大利空军加强了对英军据点的轰炸,可是从弗朗西斯·伯卡奇奥那里,罗根得知了驻扎在西西里的意大利空军部队从次日开始将向希腊前线机场转移的消息。如此一来,继续留在西西里对付马耳他的,只剩下两个战斗机中队和一个轰炸机大队。
既然意大利军队的攻击重点已经转向了希腊,他们的伞兵也已经完成了最初的空降作战,罗根觉得自己继续呆在西西里显然已经没有任何意义了。当天晚上,他试着通过意大利人向德军统帅部发了份请求返回德国的电报,但如同石沉大海,没有任何回应。
第二天,通过设在罗马的德国大使馆发了密电,这次很快得到了回复:暂留意大利,密切观察局势发展。
这道令人有些摸不着头脑的命令,终于让罗根有所警觉:这莫非又是戈胖子为了搁置自己而想出来的馊主意?
是不是有意为之,罗根暂且不得而知,他只能继续看着意大利人令人哭笑不得的表演:随着意军炮兵营的登陆,马耳他之战进入了攻坚阶段。意大利伞兵和步兵在炮火的支援下陆续攻占了瓦莱塔右侧的三座古城,但英军撤退之前已经破坏了那里所有的大炮,对于瓦莱塔主城的进攻,意大利人迟迟找不到突破口,几天下来,损失超过200人。这样一来,前线指挥官们便叫嚷着损失惨重无力进攻,经过陆空军将领们的商议,一致决定以围困战术对付瓦莱塔的英国守军。
在希腊,还未等最后通牒过期,意大利军队就迫不及待地越过了边境。可他们遇到的第一个问题是希腊的多山的地形,没有什么好路可走,可走的路也长年失修,更令人咂舌的是,意军并没有为这次进攻做好充足的侦察准备,甚至还在使用20年代出版的希腊旅游地图。情况更糟的是,在入侵前几天,这里下起了冬雨,气温很快降到零度。罗马对快速的胜利信心十足,以至于军队都没有配备冬服,让士兵们穿着秋衣在雪地中进攻,效果可想而知!
面对来势汹汹的意大利军团,希腊军队在后撤50-60公里后稳住了战线,而就在意军发起进攻的第四天,希腊总司令帕帕戈斯将军下令反击,希军巧妙利用地形,顽强抗击,意军损失惨重。这时候,墨索里尼终于发现,他没有明确要求,但他以为邻居保加利亚政府会派兵支援,结果援军没有来;而他秘密地向希腊的政治家和将军行贿的活动也没有见效。在这种情况下,意大利军队又一次陷入了极其窘迫的境地。
在马耳他,运送后续兵员和物资的意大利船队于10月29日遭到了两艘英国潜艇的伏击,海战中,4艘运输船沉没,数百名意大利陆军士兵几乎送命。尽管他们中的大部分人最终登上了马耳他岛,但由于武器丢失,非但没能帮上什么忙,还消耗了大量的给养——英国人则早早将战备物资转移到了坚固的海岸堡垒之内,意大利陆军的炮击竟因为没有炮弹可用,在11月1日之前都没有在响起过,而距离仅仅50多海里的海上运输也因为这次袭击而停止了36个小时!
11月3日,就在入侵希腊的意大利军队节节败退之时,迫于来自罗马的压力,登陆马耳他的意大利军队在两艘巡洋舰的支援下向瓦莱塔主城发起了猛攻。战斗中,以利比亚人为主的意大利伞兵第1营再次展现出了惊人的勇气,士兵们利用炸药轰塌了城墙一段,然后以【创建和谐家园】和冲锋枪与英军展开了激烈的巷战,经过了持续5个多小时的争夺,意大利的军旗终于在瓦莱塔上空飘扬。
同一天,从直布罗陀开来的英国舰队遭到意大利海军驱逐舰分队的拦截,这一次,没有主力舰参战的英国皇家海军终于敌不过意大利疯狗的撕咬败下阵来。由于得不到后援,马耳他残余英军在经过了最后两天的坚守之后,终于竖起了白旗——向意大利人投降,这绝对是英国军队在这场战争中最为耻辱的一幕!
11月5日这一天,尽管意大利军队在希腊折损了四个步兵营约2500名士兵,但攻占马耳他的胜利让整个罗马陷入了前所未有的狂欢之中。当然了,平民们看不到自己军队的笨拙的表演,更看不到意大利伞兵部队接近百分之五十的战损率!
随着马耳他的陷落,德军统帅部在这天晚些时候终于向在西西里憋闷了半个月的空军少将汉斯·罗根发出了召回命令,这也为整个荒唐无趣的旅程划上了一个令人困惑的句号。
第6章 从战术到战略
1940年11月9日,柏林。
呼啸的北风卷着漫天雪花,偌大的城市显得格外冷清,一栋栋宏伟的建筑安静地沉睡着,还没到夜晚,一盏盏路灯却早早开放。宽阔的大马路上,车辆以远比往常更慢的速度前行,而在这个没有车载空调的年代,罗根不得不裹紧自己的蓝色军大衣,好抵御来自外界的寒冷。
“我说老弟,你真应该在地中海多呆上几天,那里的气候可比我们这里暖和多了!”
说话的是坐在罗根身旁的汉斯·耶舒恩内克,现任帝国空军总参谋长,元首的忠实信徒。41岁的他是目前帝国最年轻的二级上将,不过因为罗根的“横空出世”,人们普遍认为这个记录被打破只是纯粹的时间问题。
对于后辈的潜在挑战,耶舒恩内克倒是显得非常大度,在一些场合,他给予了自己的副手很高的评价。
“等到战争结束了,我倒不介意去西西里度假,可是战争时期,意大利人的工作效率简直就是噩梦一般的存在!”罗根毫不掩饰自己对这群盟友的鄙夷。
耶舒恩内克笑道:“他们天性浪漫,跟我们从来就不是一个世界的人!嘿,我们最近都在讨论,若不是你去了西西里,意大利人可攻不下马耳他!”
罗根摆摆手,“这功劳我可不敢占,意大利伞兵表现确实不错,一些地方值得我们学习!不过听说意大利人这几天在希腊……”
“嗯,已经转入全面的战略防御,看样子被希腊人扫地出门是迟早的事情!统帅部已经决定干涉了!”耶舒恩内克小声说。
凭着自己对历史的了解以及对意大利军队的亲身体验,罗根知道德军的干涉是不可避免的。不过历史上的南欧战役虽然以德军的完胜而告终,但德国人却错过了进攻苏联的大好时机,对于这个问题,在西西里闲得发毛的罗根最近考虑得很多。他试探性地问道:
“我们出兵罗马尼亚、意大利出兵希腊,俄国人那边最近有什么动作?”
“俄国?”耶舒恩内克很谨慎地说,“俄国人这次胃口很大,有情报显示,他们似乎已经与英国人达成了某种协议,中东恐怕将划归俄国的势力范围!”
关于这样的消息,罗根在意大利甚至都有所耳闻。如今的伊朗正处于巴列维王朝统治时期,他们虽然没有正式加入战争的任何一方,但与德国的关系甚为紧密,而德国政府也在伊朗和伊拉克这两个中东国家投注了大量的精力,以图获得宝贵的石油资源。不过令德国人很头疼的一点就是,不论是亲德伊朗还是仇英的伊拉克,距离德国控制区都太远了——即便轴心国控制了地中海,中间也还隔着一个不愿意参战的土耳其。
“您是说,苏联人近期将扩张他们在中东的势力,比如说入侵伊朗?”
“嗯,虽然还没有确切的消息,但我们的伊朗朋友最近一段时间感受到了来自北方的压力!”(苏联的加盟共和国阿塞拜疆在北面与伊朗接壤,二战中,苏军和英美军队曾经共同出兵伊朗,驱逐那里的德国外交官和所有的德国人)
“那我们有什么应对计划?”罗根进一步问。
“这也是统帅部最近一段时间争论的焦点!该死的意大利人,他们总自以为是,觉得地中海就是他们的内海!”耶舒恩内克没好气地说。
“只要英国人将他们的直布罗陀舰队和【创建和谐家园】调往地中海,保管他们的内海会变成火海!”罗根毫不客气的嘲讽了意大利人。
“说到英国,我们最好能够在这个冬天结束与他们的战争,否则我们的海军、空军连同陆军的精锐部队都被牵扯在不列颠,对于整个战略形势是相当不利的!对了,最近一段时间,空军总司令准备去不列颠视察战斗准备情况,只等天气转好,我们就对英国人发起最后一击!”
“哦?凯塞林元帅要去英国瞧瞧?啊,那他会成为战时登上英国本土的第一位德国元帅吧!”罗根很自然地说。