温馨提醒:系统正在全面升级。您可以访问最新站点。谢谢!
德国人一方,航速相对较慢的水上飞机成了英国舰队防空火力的最佳目标,整个战斗下来被击落11架、击伤4架,飞行员死伤27人,就夜间突袭作战本身而言,甚至比演练时的最差水平还要差。除了有一小部分原因可以归咎为运气之外,真刀真枪的战斗中,敌人的火力终究要比演习裁判官们“严厉”得多!
最后一枚照明弹黯然熄灭,英国舰队边打边撤,已经远离了先前的炮击位置,官兵们正检查各自舰艇的受损情况,并对伤者进行紧急救治,有两艘驱逐舰奉命搜索逃生的德国飞行员,就在这时候,六条德国鱼雷艇高速从黑暗中杀出,它们的出现,就像是刺客射出的冷箭,悄无声息,却根根带有剧毒……
第48章 惊涛利刃
柴油机满负荷运转发出的轰鸣声萦绕耳边,迎着呼啸的海风,顶着咆哮的舰炮,六艘德国鱼雷艇就像是六柄犀利无比的利剑,在重新沸腾的海面上劈波斩浪。
那低矮的舰尾桅杆上,德意志海军鲜艳的战旗在风中猎猎作响!
“T3!T3!我们一起攻击右侧第一艘大军舰!S30、31、32、33,你们攻击最左侧那艘!各艇尽量逼近到1500米再施放鱼雷!重复一遍,1500米!”
在编号为T2的舰队鱼雷艇上,一脸大胡子的德国军官抓着无线电话筒大声向整个鱼雷攻击编队布置最后的战术。这T2和T3都是德国海军在1939至1940年夏天建成服役的1935年级舰队鱼雷艇,排水量在800到900吨之间,它们替代20年代建造的老式“雷击舰”成为德国海军高速鱼雷艇部队的新领袖——单艇能够携带6枚大威力的533毫米鱼雷实施海上突击,攻击力相当强大!
编号紧密排列的四艘S艇同样是德国海军在1939年至1940年间建造服役的新式舰艇。它们装备2500马力的柴油机,最高航速接近40节,每艇配备533毫米鱼雷发射管两具和20毫米机关炮两门。由于全艇吨位还不足100吨,通常只在近海作战。能够从法国布雷斯特港驶抵布尔斯托尔湾,大部分航程都是货船的拖曳下完成的!
随着作战命令的下达,四艘S艇很快超越领舰朝着英国舰队尾部的那艘大战舰袭去。自从发现来袭的德国鱼雷艇之后,英国人忙不迭地打开了舰上的探照灯,并向海面上空发射了多枚照明弹,稍稍沉寂了一会儿的海面又重新变得喧闹起来:大大小小的英国战舰,舷侧的火力全开,纷飞的炮弹在德国鱼雷艇队前方激起了数量惊人的水柱,以至于这些高速鱼雷艇就像是参加海上障碍赛的快艇——它们不但要避免被炮弹直接击中,而且最好离任何一处爆炸点也是越远越好。毕竟在追求高航速的同时,它们极大地牺牲了防护装甲,以至于根本无法妥善地保护内部作战人员和重要设备。
“T3!T3!正面火力太强了!右转,全速右转,绕过炮火密集区!”眼看着前方的水柱几乎形成了一道难以逾越的水墙,大胡子舰长赶紧用无线电联络僚舰。与此同时,站在他侧后的舵手就飞快地转动着样式古朴的轮舵,而在这驾驶舱里的每一个人,看上去都拥有同样刚毅的目光!
承载着日耳曼海权梦想的帝国海军经历了太多风风雨雨、起起伏伏,在提尔皮茨时代崛起,在斯卡帕弗洛沉沦,一醉二十年,然后又在新的德意志时代迅速崛起,这一次,他们不希望再次沉沦!
海面上,两艘拥有流线型船体的大型鱼雷艇疾速右转,迅即在海面上划出了一道弧线,而随着船体在转向时出现大角度倾斜,甲板上的水兵们不得不紧紧抓牢身边的固定物体。舰首不断击碎涌起的海浪,白色的水花水沫无休止地袭来,每一个人浑身上下都已经湿透了。可一想到能够狠狠地敲击对面的英国佬,谁还会在乎这点儿麻烦呢?
“距离4100米!那是一艘大战列舰!很大!火力很猛!”驾驶室上部,艇上的射击指挥官用绳子将自己牢牢绑在杆子上,以免在观察的时候因为海浪冲刷或是舰体摇晃而掉到海里去。
“注意啦!小伙子们,我们要直线冲刺了!”大胡子舰长这样呐喊,绝不仅仅是为了宣泄一下情绪。参加过挪威之战的水兵们都知道,直线冲刺有利于保证鱼雷攻击的命中率,但是敌人的炮火也会相应精准一些,弹片和冲击对于甲板上的人来说都是致命的挑战!
尖利的舰首很快摆正了方位,他们的目标位于照明弹照亮区域边缘,肉眼只能看到懵懂的舰影和那上面不断闪动的火点,而当舰上的大口径火炮以较慢的速度开火之时,炮口迸射的火球会映亮一小片区域——灰白色的钢铁舰身看起来雄浑坚厚,但它们依然无比惧怕大口径鱼雷的力量!
“3600米!”射击指挥官一下子就减掉了500米距离,而这么一段路程对于飙到35海里最高时速的舰队鱼雷艇来说,只需要短短半分钟!不过在这半分钟时间里,落在方圆二十米之内的炮弹竟多达七、八发,若是范畴扩大到五十米,那数量可就数不过来了!
刚刚才从德国水上飞机的攻击中缓过神来,紧接着又要面对高速突击的德国鱼雷艇群,久经训练的英国水兵们还是表现出了与皇家海军之声威相符的战斗能力。精准的炮火劈头盖脸地砸落过来,两艘大型鱼雷艇的甲板上,不断有人被刷入海中,而剩下的人依然守在两座三联装鱼雷发射管旁,等待发射命令。
随着距离的拉近,德国鱼雷艇上的舰炮和机关炮也开始猛烈地向英国战舰射击起来,尽管它们的炮弹完全没有希望打穿哪怕是英国战列舰的副炮塔,但孜孜不倦的射击,对于其他舰员而言绝对是个重要的心理暗示:我们是一群彪悍的小强!我们藐视一切敌人!
“3100米!”射击指挥官仍然在500米的点上报一次距离,这个时候,大胡子舰长已经从无线电通讯器里听到了S艇队的报告:“我们在1500米距离上发射鱼雷,全速返航!四艇全速返航!”
身躯小意味着目标小,四艘S艇在攻击过程中无一损失,倒也算不上人品超爆发——毕竟在挪威战役中,德国鱼雷艇队两度与英国战舰相遇,激烈的战斗中也仅仅损失了一艘鱼雷艇,英国人方面倒是被这些海上利剑刺痛了【创建和谐家园】:前前后后损失了1艘驱逐舰和4艘运输舰,不少从挪威撤退的盟军士兵葬身大海!
“撤退时注意规避炮火!”大胡子好意提醒自己的同伴们,可他话音刚落,自己这艘大型鱼雷艇就在轰然一声巨响中剧烈地晃动着,驾驶舱的舷窗玻璃全部破裂,碎玻璃洒了一地,包括大胡子在内的几名军官也应声倒地。
“真该死!大家怎么样?”大胡子艇长奋力地喊着,空气中弥漫着硝烟与木料燃烧混合的刺鼻气体,身材硕壮的舵手倒在甲板上一动不动,耳边也只有咳嗽和【创建和谐家园】。
抵抗着头部和颈部传来的剧烈痛感,大胡子艇长毅然攀着轮舵站了起来,透过只剩下玻璃碎片的舷窗,他看到前甲板上的102毫米舰炮旁豁然出现了一个黑洞洞的大窟窿,周围竟看不到一具完整的尸体!
鱼雷艇虽然挨了炸,但航速并没有减下来,只是由于舵手倒下的时候转动了轮舵,航向已经偏得不知所以然。
大胡子艇长一手转动轮舵,一手抓起通讯器,却发现它的线都已经断了,只好愤愤然地掷到一旁。
随着艇首重新对准了英国舰队方向,大胡子艇长看到了自己的僚舰,大型鱼雷艇已经冲到了前方,而在更远处,英国舰队中正有大团的烈焰腾空而起!
耳朵里什么也听不见,但大胡子艇长还是兴奋地喊了声“干得好!”
“长官!”一名水兵冲进指挥舱,却发现自己的艇长充耳不闻地掌着舵。
“长官,左舷鱼雷发射管损坏,无法使用!”他高声喊道,但艇长仍然没有反应,走近之后,他才惊讶地发现,大胡子的耳朵里流着血,脸上、脖子上也满是伤痕……
在战场上,流血算不得什么,失去一部分身体的也大有人在,最悲惨的莫过于那些还没有真正品尝过生命之美妙的年轻人:有的,还没有跟姑娘拉过手;有的,还等着下一次探亲和中意的姑娘见面;还有的,已经定好了婚期……
“雷奥!雷奥?距离多少?2500米了吧?”艇长突然很大声地叫唤着,他似乎把这位水兵当成了自己的射击指挥官。
“长官……”水兵一时语塞,一进入战斗状态就把自己绑在柱子上的老士官刚刚也已经阵亡了。
艇长转过头看了眼这名水兵,尽管没有看到他的“雷奥”,却依然大声说着:“2000米,已经2000米了!叫大家打开保险,听我命令准备发射!”
偏偏在这个时候,又一枚炮弹在舰舷处落下,鱼雷艇再次剧烈颤动起来,海浪甚至通过舰体破壁冲刷进了驾驶舱。
片刻之后,又一名水兵走近驾驶舱,满脸乌黑,神情茫然。
“右舷鱼雷发射位置,全体阵亡,只剩下我一个!”
“1500米了!发射鱼雷!”艇长依然旁若无人地吼叫着,在他心中,此刻只有一个目标……
先前那名水兵咬咬牙,毅然转身冲向了右舷。
他再也没有回来。
40分钟之后,浑身上下布满了弹孔的德国海军鱼雷艇T-2穿过阻塞线回到了布尔斯托尔湾内,当它缓缓靠上加的夫几乎已经成为废墟的码头时,人们惊讶地发现,这艘编制119人的鱼雷艇上竟只剩下了31名官兵,舰上六具鱼雷发射管中还存有五枚鱼雷,可据僚舰T-5观察到的情况,最后击中英国旗舰的鱼雷恰是由T-2所发射的!
在德国鱼雷艇队快速而致命的攻击中,英国H舰队损失了一艘轻巡洋舰和一艘驱逐舰,两艘战列舰分别吃到了一枚鱼雷,尽管两艘战舰均算不上严重受损,但原本就杯弓蛇影的英军官兵们就更加惶恐了——本土舰队的教训告诉他们,若是在德军轰炸机作战半径内失去动力,要么困守港内,要么被炸成废铁。
结果,拥有强大战斗力的H舰队再未敢靠近德军阻塞线,只是在凌晨3点的时候远远炮击了德军阵地,紧接着黯然北上——在驶过乔治海峡后不久,旗舰“厌战”号突然遭到德国潜艇袭击,虽然在官兵们的抢救下免于沉没,却只能在利物浦港口一卧不起……
第49章 皇后,是个神话
作为威尔士的首府。加的夫周边的村镇除了规模稍大、周边有多条公路经过之外,和普通的英国乡村也没有太大区别。英国舰队的炮火凶猛,却不可能覆盖180平方公里的加的夫,所以当燃烧的港口映红了半边天的时候,这些村镇却格外的安宁。
英国海军或许没有料想到,隶属于德国国防军第17装甲师的两百余辆坦克、装甲车和卡车就隐匿在一栋栋或古朴或大气的建筑物后面,而本着友好共处的精神,德军坦克手和装甲步兵们只征用了这些建筑物的一部分房间用来作暂时的休整,除了搜缴走英国居民手中的刀枪棍棒,对他们的私人财物亦秋毫无犯——德意志国防军的品格,在这里得到了很好的保持。
“嘿,弗兰克,你不觉得楼上那个英国妞身材很【创建和谐家园】吗?比起你的朱莉亚怎么样?”一个金发、穿着灰色坦克兵制服(突击炮手的初期制服)的年轻下士躺在椅子上,用靴子尖碰了碰坐在桌子旁写信的同伴,这位年轻的、理着一头乌黑短发的坦克手,眼眶略陷,显得有些憔悴。他手里攥着一支钢笔,似乎正为一个适合表达感情的词语而绞尽脑汁。
“别傻了,朱莉亚是任何人都比不上的!”黑发的年轻士官用不容置疑的口吻说道。
“啧啧,瞧你看一脸痴情的样子!嘿,祈祷战争早点结束吧。那样你就可以天天抱着朱莉亚的【创建和谐家园】睡觉了!”金发下士并无恶意地调侃道,而坐在周围的几名坦克兵,连同稍远一些的步兵们也都跟着笑了起来。
无聊的军队生活少不了这样的调侃,黑发的士官看来早就习以为常了,他的笔尖飞快地在信纸上写完最后一句话,“嗯,等我拿到了骑士铁十字勋章,不管战争有没有结束,我都会回巴伐利亚娶她为妻的!”
“骑士铁十字?那其实并不难!只要再干掉5辆马蒂尔达,我的炮手兄弟,你保准能获得一枚!不过……标准可是会随着时间而调整的,你得抓紧了!”金发下士笑着提醒说。
“别逗了,打雷诺-17还好,打马蒂尔达?”金发士官小心翼翼地将信纸折好,“你又不是不知道,我们的短管炮在500米的距离上也只能打穿46毫米厚的装甲,马蒂尔达那种厚皮怪物,我们还是躲得远远的为好!”
金发士官仰面朝上,大概期盼自己有双透视眼,能够穿过楼板看看那个大胸脯大【创建和谐家园】的英国小妞在干什么,嘴里却不依不饶地说着:“嘿,看来我们的优秀炮手今天信心不足啊!听说……用37毫米口径的反坦克炮就能从后面击毁它们,何况是我们的75毫米炮?再说了,我们正面可是有80毫米厚的装甲啊!”
“说得轻巧,从【创建和谐家园】后面!英国佬哪会傻傻地把【创建和谐家园】撅起来给你打!再优秀,也只是个打靶的高手!”黑发士官一边自嘲着,一边收拾好了信纸和笔。端起杯子喝了口半凉的咖啡,正准备找个角落打个盹,一名个子不高、同样穿着坦克兵军服的陆军上士冲了进来,“【创建和谐家园】!2排【创建和谐家园】!”
坦克兵们一溜烟抓起自己的东西朝外面跑去,紧接着,装甲步兵们也在军官们的召集下在门前列队。
屋前屋后,两辆三号坦克和两辆三号突击炮原本就妥善地分开停放,一名身材高而瘦的装甲兵少尉将手下16名坦克手(排指挥坦克配备无线电,增加通讯员一名)叫到一块:
“有一支英军装甲部队突破了我们在7-19号地区的阵地,据估计有6到7辆坦克和大量步兵!我们的任务是在6-19号地区阻击它们。目前还没有关于对方坦克型号的消息,所以我们要格外小心,明白了吗?”
“明白了!”坦克手们异口同声地回答到。
少尉说:“好,这次依然以指挥车带队,091排第二,077和078按顺序跟在后面。出发!”
坦克手们纷纷跑向各自的战车,正准备钻入驾驶舱的金发下士突然对自己的同伴说:“嘿,你说那里面有几辆是马蒂尔达?不会全都是吧!”
黑发士官有些哭笑不得:“你怎么不猜些好事情,比如说英国人把他们在上一场战争中使用过的小游民坦克重新搬上战场?好吧,如果碰到马蒂尔达,驾驶员先生,请记得绕到它们【创建和谐家园】后面再叫我开火!”
金发士官顽皮地笑道:“放心好了。你难道忘了,我战争爆发前可是在柏林开出租车的!”
柏林?柏林的出租车司机可讲秩序了!黑发士官在心里嘀咕着。
夜幕下,远处的枪炮声从一个多小时前开始就没怎么停过,仔细听着,有些似乎就是几公里之外传来的。在一阵发动机的轰鸣声中,两辆三号坦克率先驶上公路,身材低矮的三型突击炮紧随其后,再接着便是乘坐摩托车、半履带式装甲车和卡车实施机动作战的装甲步兵(1940年还没有装甲掷弹兵这个称谓)——从第一辆坦克出发到最后一辆卡车驶离村镇,前前后后只持续了5、6分钟,机械化部队的敏捷性可见一斑。可惜的是,德国陆军虽然拥有目前欧洲最先进、最强大的机械化部队,但大多数步兵师却还在使用骡马作为交通运输工具,而当大半个欧洲的工业都在为帝国这部战争机器服务的时候,军队的整体机械化程度上不去,完全归咎于车辆缺乏恐怕是说不过去的!
外形低矮的三号突击炮,内部舱室要比人们想象的宽敞。一辆早期的三号突击炮标准配置4名成员,即车长、炮手、装填手和驾驶员。炮手在驾驶员身后,车长在炮手左后,装填手在炮尾右侧,而战斗室四周可存放44发炮弹。由于这种突击炮的设计用途是为步兵提供火力支援,目标往往是敌人的普通防御阵地和混凝土工事,因为炮弹的标准配备是6发穿甲弹、28发榴弹和10发烟幕弹,但也可以根据作战目标的不同而调配比例。
透过前部的观瞄口,黑发士官默默地看着不断被火光映成红色的树林、田野和云朵。马蒂尔达,真的会碰上马蒂尔达吗?得益于曼斯坦因计划,德军的西线战役可谓顺风顺水,但在巨大的胜利背后,盟军的一些武器装备还是让德军官兵们意识到了自己的不足——“马蒂尔达”就是其中一种。阿拉斯血战,德军精锐的第7装甲师差点被打垮。随行的党卫军装甲部队更是被英军的步兵坦克冲得七零八落,若不是88毫米高射炮担当了战场奇兵,战局就此改变也未可知。因此德军的坦克手们被告知,当视线中出现英军的马蒂尔达或者法国的B-1坦克时,最好及时呼叫斯图卡的空中支援。在西线,也只有漫天呼啸的“黑色死神”能够克制这些厚皮的爬行怪物们!
沉闷的气氛令人稍感压力,将脑袋探在舱口之外的车长,冷不丁用车内通讯器说道:“伙计们!这一战,很可能是我们在威尔士与英军装甲部队展开的第一次正面战斗!想想就令人兴奋啊!”
¡¡¡¡¡°Èç¹ûÅöµ½ÂíµÙ¶û´ïÔõô°ì£¿¡±ºÚ·¢Ê¿¹ÙìþìýµØÎÊ¡£
平日里不苟言笑的车长,依然用他那刻板的腔调说:“嗯,如果那样的话,就像容根说的那样……狠狠地踢它们的【创建和谐家园】!接下来,我们也许还会在英国的其他地方碰到它们,所以我们从一开始就要占据心理上的优势!”
“好吧,希望它们的【创建和谐家园】够大!”黑发士官轻轻地叹了口气,他心里其实很清楚,博古馆里的“小游民”是不可能拖着笨重、庞大而脆弱的身躯出现在这片田野中的。可是,德军目前任何一个型号的坦克在与“马蒂尔达II”的正面对抗中都难以占到上风,夜间的坦克战,更是充满了不确定性因素!
白天的时候,德军除了构筑加的夫外围防御圈,还对城区及周边的每一条道路进行了细致的检查和测量,经过修正的作战地图被发放到了每个步兵连和装甲排。因此。德军的快速机械化部队可以放心大胆地实施公路机动,而他们越往北,枪炮声越是密集——前行了大约有20分钟,视线中的火光已经近在眼前了。
快速行进的装甲部队并没有冒然冲入战场,而是派出轮式装甲车前去侦察,主力部队则放慢了推进速度。恰逢一群德军士兵和伤号狼狈不堪地从前面撤下来,他们带来的消息是:一队英军坦克和大股步兵自北而来,正猛攻位于前方村镇的第118步兵团1营指挥部。尽管奋力反击,并且利用新配发的“铁拳”打瘫了两辆英国坦克,但无奈对手人数和火力均占优势,德军这边伤亡惨重。阵地岌岌可危!
在确定英军坦克均为厚皮重甲的马蒂尔达之后,德军指挥官立即将这个重要的情报传达到了每一辆战车和每一个步兵班,装甲步兵们两个星期之前才接触到在怀特岛首次投入实战并取得惊人成效的“铁拳”,对于这种单兵反坦克武器的使用还不太纯熟。
“真的是马蒂尔达!”黑发士官倒吸了一口冷气,最不愿意碰到的对手挡在了前方,退是没有可能的,真的能踢到它们的【创建和谐家园】吗?心里没底!
“伙计们,别太担心,敌人坦克数量并不多,我们可以充分利用地形优势!”车长也不知是在安慰下属们,还是在给自己打气。不一会儿,作战命令传达下来了:两辆三号坦克和一部分装甲运兵车突进到村镇外围,掩护那里的德军步兵后撤,并顺势吸引英军坦克前来;两辆三号突击炮和其余士兵埋伏在公路旁边,若是英军紧随而来,便打他们一个措手不及!
对于马蒂尔达,德军官兵们的忐忑和忧虑并不完全是一件坏事,至少德军统帅部已经下令装备部门尽快为三号和四号坦克配备长身管火炮,以此来提高穿甲能力——这样的改进虽然成效明显,但绝大多数德军参谋们此时并不知道,东面看似狂热却落后的敌人,反而拥有远比马蒂尔达更加可怕的战车,而且,随着大英帝国摇摇欲坠,他们更见坚信,德国人一旦空出手来,便会全力转向东面,朝着一统欧洲、图霸世界的勃勃雄心挺进!
第50章 威尔士,钢铁碰撞!
站在纯粹的军事技术角度,飞翼机、巡航导弹、空对空和地对空导弹、巨鼠还有传说中的飞碟,二战德国的末世科技给人们留下了震撼、惊叹与扼腕,这些超越时代的产物若是能够实用化并且大量生产,战争胜负还未可知。
除了这些略显飘渺的战争奇葩,德军在战争后期还有一大批堪称经典并且在战场上发挥了一定作用的先进武器,诸如G43半自动步枪、灵巧炸弹以及FG1221型夜视仪——世界上第一种红外线夜视仪,装备这种夜视仪的豹式坦克无疑是夜战中最犀利的攻击武器,并且在西线创造过一辆坦克击垮盟军一个坦克排的惊人战绩!
不过在1940年的时候,德国的军事科技还只能说是“先进”而不是“超先进”,海陆空军的夜战模式仍拘于传统,甚至还没有专门的夜间战斗机。对于陆军的坦克部队而言,要在黑暗的环境中摸瞎打仗是不现实的,它们需要哪怕相当微弱的光线来判定对手的方位,也正因为夜战的特殊性,在西线发生的多场夜战中,数量占优势的未必能够赢得胜利。
在加的夫东北方的一处田野中,等到两辆三号坦克以及向村镇推进的装甲步兵们已经基本就位,由Sdkfz型半履带式装甲车所搭载的80毫米重型迫击炮向村镇发射了两枚照明弹。
炽烈的白色光芒瞬间刺破了黑暗的幕布,暗绿色的田野重新展现在人们面前:
两辆英军坦克已经冲进了依托村庄建立的德军营级指挥部,还有几辆在村庄东北方慢速运动。争夺这座村庄的战斗还未最终分出胜负,德军步兵们基本上是以班排规模就地进行防御;MG34机枪的索索声此起彼伏,炮弹或者手榴弹时不时在各处爆炸,数以百计的英军士兵是进攻一方,但似乎除了坦克提供的火力支援之外,他们自身的攻击力并不强……
从公路右侧进入田野的三号坦克,几乎在照明弹亮起后的刹那就从600米外向英军坦克开火了,经历过波兰战役和西线战役的磨砺,陆军老鸟们的射击相当精准。一发炮弹直接打中了马蒂尔达的车体,还有一发炮弹锵锵落在了它的履带旁边——对于这些厚皮怪物,车身和履带显然比炮塔更容易突破!
接连两团爆炸的烈焰映红了附近的建筑,在惯性的作用下,那辆马蒂尔达仍在前进,过了好几秒,它才停住了。
电光火石之间,两辆三号坦克再次开火,由42倍径50毫米坦克炮所发射的被帽穿甲弹呼啸而至,竟齐齐击中了英国坦克的车体!
猛烈的爆炸更甚前一次!
刺眼的白色光芒下,马蒂尔达的炮塔却仍在转动,片刻之后,炮口静止,紧接着突然迸射出鲜黄色的火焰!
这样的场面,德国坦克手们在西线早已不止一次地见识过了,所以接连两次射击之后,他们的坦克就已经重新运动起来。尽管附近几辆马蒂尔达也在车不多时间开火,但这些炮弹呼啸着从战场中央飞过,大多数都远远落在了德国坦克的【创建和谐家园】后头。
前行了十余米,两辆德军的三号坦克再次短停射击。在照明弹的指引下,他们的炮弹又准又狠,可50毫米穿甲弹依然对马蒂尔达的一身厚皮无可奈何。在接近500米的距离上,英国人的炮弹倒是有机会击穿德军坦克的车体装甲,可炮手们似乎忘记了带瞄准镜,竟没有一发炮弹落在德国坦克两米范围之内,更不要说直接击中——就在这样,战争期间发生在威尔士的第一场英德坦克战不期而至,却只是热闹有余、实效寥寥的战斗。
不过,遭到英军奔袭的德军步兵们一看己方的坦克赶来,士气大振。几挺MG34机枪猛烈扫射着,密集的子弹将那些试图夺取德军阵地的英军步兵死死压制在村镇边缘进退不得!
“撤退!撤退!”
一辆轮式装甲车冒险冲到德军阵地附近,德国军官探出头,声嘶力竭地召唤那里的步兵们——他们的电台,可能从战斗一开始就丢失了,无论如何也联系不上。
虽然暂时在场面上有所扭转,可这些德国步兵战斗减员严重,手中的弹药也不足以支撑太久,更要命的是,如果这几辆英军坦克将注意力重新转会到自己身上,在“铁拳”用光、反坦克手雷为数不多的情况下,凭借步兵对抗坦克实在过于艰难!
两辆三号坦克不断在外围游动,它们的火力很好地吸引了马蒂尔达的注意,趁着这个机会,德军步兵们主动让出了村镇,并在装甲车的掩护下徐徐后撤。等到最后一批步兵已经撤入田野深处,三号坦克也一边开火一边倒车缓退。
英军在全面占领村镇之后,却并不主动追击。
“马蒂尔达……似乎一辆都没干掉呢!”隐藏在黑暗中的三型突击炮早已关闭了发动机,成员们得以在相对密闭的空间内小声交谈。这略显失落的言语,来自于年轻的炮手弗兰克。
“它们的弱点在后部,我说了要踢他们的【创建和谐家园】才有用!6辆……6发穿甲弹刚好够消灭它们!对吧!弗兰克!”常常以自己在柏林开过出租车来炫耀车技的容根下士,天性乐观、信心爆棚,有这样的同伴,倒不必担心整天生活在忧虑当中。
“你当我是狙击手么?”弗朗克没好气地说。
“嘿,弗兰克,你也不必妄自菲薄,狙击手是用枪,你是用炮,并没有与生俱来的孰优孰劣!”车长插话进来。
“头儿,你说得太好了!”容根忙不迭地轻拍马匹。
车长没有理会,而是爬出了舱口。此时在突击炮外面,一名骑着摩托车而来的传令兵刚刚抵达,他的宝马还在咕咕咕地响着。