LOGO
首页 小说列表 排行榜 搜索

    《帝国雄心》-第39页

  • 第1页
  • 上一页
  • 下一页

    温馨提醒:系统正在全面升级。您可以访问最新站点。谢谢!

        “关键是不用担心油料,对吧!”在说这句话的时候,罗根很是自豪,若是从法国海岸飞来、最后又要飞回去,加兰德恐怕打到一半就得返航了,现在有了怀特岛这艘不沉的【创建和谐家园】,他的滞空时间少说也延长了半个小时!

        等败退的英国机群撤回到索伦特海峡以北,驰援而来的德国战斗机群也不远追,只留七八架继续在空中警戒,其余的纷纷在机场周围找地方降落下来。遭到英军轰炸的跑道看来已经是难以供飞机起降了,这时候容克-52的强起降能力就显现出来了,而且它们这批除了运来航空燃料、机枪和机炮弹药之外,还带来了元首警卫旗队的先头工程部队,接下来,就是这群人展现神奇的时候了!(有种东西叫做混凝土速凝剂,或称快速凝结混凝土,二战时期就有了,嘿嘿嘿)

        熬过英军的第一波猛烈空袭,空降怀特岛的德军将士们算是踏稳了迈向胜利的第一块垫脚石——在大规模跨海登陆作战发起之前以海陆空联合作战的全新模式进攻位于英国本土海域的岛屿,这样的行动本身就“无比疯狂”,而且整个过程注定是充满艰难险阻的!若是在英美那样的“民主国家”,这种计划还未必有能获得通过,就这一点而言,罗根或许要感谢小胡子给了自己施展才会的机会……

        “时间甚于一切!”这是罗根写在自己行动方案首页的话。

        不等后续的运输机空运来更多战斗部队,年轻的上校指挥官就部署了新的进攻行动:集结在纽波特机场附近的空降部队一分为二,一个连的部队在史蒂芬伯格的指挥下协助戈林将军团防守机场、接应后续部队,剩余四百多人浩浩荡荡杀向四公里之外的纽波特港——该港口位于怀特岛的中北部,由一条南北走向、长约7公里的麦地那河与外海相连,湾口东西各一港口,东面的叫做东考斯,西面的叫做考斯,它们隔着窄窄的索伦特海峡与对岸的朴茨茅斯、南安普顿等重要港口相望!

        如罗根所愿,两辆经过简单伪装的四号坦克都成功躲过了英军空袭,它们的存在也使这支德军空降部队成为有史以来最特殊的一支。尽管数量不足以产生战略性的影响,但就像是一支部队中有天使存在一样,不但能对己方士气起到提升作用,对敌人也是一种有效的心理震慑。

        德军空降部队很快抵达纽波特城区并发起进攻,而当使用【创建和谐家园】、步枪和轻机枪的英军溃兵与地方巡逻队士兵目睹德军最引以为豪的钢铁战车隆隆驶向他们的时候,抵抗就变得毫无意义了:战斗前前后后也就持续了一根烟的功夫,德军空降部队几乎没有付出任何伤亡就成功占领了这座原本有近2万居民的城市——虽然在柏林、汉堡或者伦敦那种大城市面前,它简直就是不入眼的小型渔港,但在怀特岛,它确实一个著名的旅游景点,也是这岛上的行政中心。

        当然,政府官员们撤退的速度总要比平民快得多,当罗根的伞兵冲进行政机构的时候,里面只剩一地乱纸。

        清点俘虏,62名英军官兵全部是先前从机场撤退下来的,113名地方巡逻队员和31名警察灰头土脸,手中的武器往装备精良的德军伞兵们眼前一摆,那压根不是一个“相形见绌”能够形容的!

      第23章 战争天赋

        留下一个步兵排控制城区和港口,罗根和舒尔茨在这里“分道扬镳”:舒尔茨带一辆坦克和一个半伞兵连沿着峡湾西侧向考斯推进,罗根带着另一辆坦克和剩余的近200名空降兵沿着峡湾东侧向东考斯推进。

        峡湾两侧均有通往湾口的公路,离开纽波特城区,便进入了延绵起伏的田野,这里除了小片的树林之外,其余均是形状规则的大片农田,有碧蓝色的峡湾作背景再加上零散的白色农庄点缀,恰好体现出了最浓厚的英式乡间景观!

        不过,在罗根他们空降到这英国南部最大的度假胜地之前,德国空军的百余架斯图卡轰炸机就对全岛的重点目标进行了空袭,视线中仍能找到与自然景色极不协调的战争痕迹:一辆侧翻在公路旁边的卡车还冒着袅袅青烟,散落的碎块与暗色的血污远比焦黑的弹坑更加触目惊心;河湾中,一艘大约百来吨的炮艇斜斜地搁浅在近岸处,上面的水兵已经不知所踪,破损的甲板上还能看见尚且完好的火炮与机枪。

        有骑乘摩托车的侦察小队“清场”、炮塔上喷涂着08编号的IV型坦克领头,罗根和他的大股伞兵最大的担心仍然来自空中。就在他们离开纽波特港后不久,英国空军的第二波机群就像是从北面飘来的大团乌云,而临时驻扎在纽波特机场的德国战斗机也毫不马虎地升空拦截。这一次,涂着铁十字徽标的战斗机已经达到了近四十架,数量增加了,时空时间又大幅延长,它们对英国轰炸机群的拦截力度自然提高了许多,以至于罗根和他的士兵们得以分散在公路两侧,一边抽烟,一边观赏这场精彩的空战:就目测的结果而言,战斗中双方共有25、6架飞机被击落——英国飞机自然是占了大头!

        空袭结束,一行人拍拍【创建和谐家园】继续向北推进。罗根偶然转过头,看着肩扛步枪、身披弹带的伞兵们嘴里叼着烟、脸上挂着微笑,眼前顿时出现了那张被引用甚众的二战照片“东线的德国伞兵”。

        穿越者最终也还是会融合成为历史的一个片段吧!

        一辆军用摩托从前方飞驰而来,由于没有听到枪声,行进中的伞兵们对于两名侦察兵的出现并不好奇。

        “长官,我们刚刚从东考斯外围回来,英国人已经在那里布置了防线,我们无法靠近观察,估计守军的数量有一百多人,港口停着五六艘货船,有一艘上面装了炮!”

        听了侦察兵的报告,罗根从文件包里取出地图和航拍照片,考斯和东考斯也算是英国比较有名的河港,其面积不逊于纽波特,虽然地势平坦,但南北走向的码头区约有2公里,周围尽是大大小小的货仓,若是以建筑为依托打一场巷战,罗根手头上的兵力估计还有些勉强,更重要的是,他原本还打算在攻占东考斯后迅速支援在伍顿港外围举步维艰的延森中尉——空降部队兵力不足只是一方面,那里的英军人数虽然不多,却很好地利用了港区的建筑物作为依托,以至于第二批斯图卡机群在那里投下了十多吨炸弹,也没能帮助德国伞兵们攻下这个战略要点!

        罗根一方面下令部队加速前行,为了提前做好战斗部署,他决定搭乘侦察兵的摩托车先到考斯外围去瞧瞧。

        不到5公里的距离,对于宝马军用摩托来说也就是几分钟的事情。他们沿途还路过了一个嵌入东岸的小河港,且不说整齐而气派的建筑,就全木质、配有路灯的码头栈桥和露天的精致茶座来看,那似乎是专门为游艇准备的内港码头,但经过斯图卡的摧残,那里只能看到几条搁浅的小船,岸上不见一个人影。

        侦察兵说,他们先前已经小心翼翼地检查过这里,除了有几个留下来看门的印度阿三,所有英国人都跑了!

        面朝活水、背靠青山,周围绿树环绕,好一个景色秀丽的风水之地。若不是过于靠近英国本土,罗根倒有点想把自己的指挥部设在这里。

        从河港往北走几百米有一座稍稍突起的山丘,侦察兵告诉罗根,站在上面就能够眺望东考斯港,而且这支侦察小队的指挥官施奈德上士已经将那里作为监视英国守军动向的制高点!

        性能不俗的“宝马”直接将罗根送到了山丘上,两名在作战服外面套了“破渔网叶”伪装的德国伞兵正趴在一颗小松树下观察前方的情况。他们一个手里拿着和罗根一样的蔡司6×30军用望远镜,德军的制式装备,另一个则支起了一副炮队镜——这种简便实用的观测装备折叠后就能放进摩托车后部的行李箱里,但由于造价昂贵,在罗根的模范空降营是每个侦察小队配备一具,由小队指挥官亲自携带。

        “上校,您来了!”

        身处前线,这位侦察兵上士也没招摇地立正敬礼,而是自动向旁边挪了个身位。

        模范空降营本身就是一支新成立的部队,罗根作为主官也才呆了不到一个月时间,对于大部分的官兵并不熟悉,反倒是他们对自己的明星军官印象极为深刻。

        “哦,辛苦了!情况怎么样?”

        “所有的英军部队都在港区之内,这段时间一直在加固他们外围防线。十分钟之前有一艘货轮靠上码头,运来了一些士兵和装备!”上士简明扼要地介绍了自己的观察所获。

        “嗯!”

        罗根一边微调着炮队镜,一边思考着接下来的战斗。考虑到四号D型坦克是目前德国现役坦克中最强大的,由这只猛兽领头、大群伞兵从旁掩护,一鼓作气拿下东考斯港应该有八成以上的把握,但粗线条打发往往意味着较多的伤亡。历史上的党卫军就以敢打硬仗著称,但他们的战损率也远远高出国防军部队。眼下占领东考斯还远不是战役的最终目标,英国人的猛烈空袭传递着一个强烈的信号:卧侧之塌,岂容他人酣睡?

        要应对英军随时可能发起的反扑,已经登岛的每一名德军士兵都是极其宝贵的战斗力,再者,万一英国人在巷战中使用反坦克手雷或者炸药包,只要不惜代价,重创甚至击毁四号坦克也并非没有可能!

        若是让成群的斯图卡前来轰炸,战斗或许会轻松很多,但此时此刻,从对岸起飞的德国轰炸机主要任务已经变成了掩护运载元首警卫旗队先头部队登陆的船队——由于德国海军在英吉利海峡中段仅有3艘驱逐舰、14艘扫雷艇、16艘鱼雷艇和40多艘临时改装的武装货船可供派遣,德国空军必须竭尽全力阻止英国舰艇靠近!

        冥思苦想,脑袋里却只有伪装混岗这一类的小把戏,试着回忆有类似战斗场面的纪录片或电影,却恍然发现那要么是对大战略的评头论足,要么是完全不切实际的!

        想着想着,罗根忽然心生失望与埋怨:难道自己就只能当个战场二流演员,靠蹩脚的演技蒙混过关?

        不!一个声音在心里大声呐喊:我不当小丑,我要成为一名真正的指挥官了,我要成为这个时代叱咤风云的人物,我要成为命运的主宰者!

        俗语有云,成功是百分之一的天赋加上百分之九十九的汗水。有时候,人们付出了百分之百的努力却无法获取成功,缺的偏偏就是那百分之一的天赋,而在经历大小战阵的磨练之后,罗根渐渐找到了自己的天赋,邪恶的战争天赋!

      µÚ24Õ °ôé³Éñ±ø

        日近正午,白色的阳光炙烤着大地,穿土黄色卡其布军服、背李·恩菲尔德步枪的士兵们一边汗流浃背地往街口搬大件的桌椅家具、门板米袋,一边猜疑这糟糕的天气是否有意与德国人串通。街角那边,几个士兵拎来了成筐的面包和大桶的汤水,周围的士兵们慢慢地围了上去,德国人的进攻才开始了几个小时,这港区还不至于陷入弹尽粮绝的地步,但看着简单的食物,人人脸上似乎都挂满了愁容——前面两次英国轰炸机群越过海峡而来的兴奋劲头,早就随着德国战斗机的强势出击而烟消云散。眼下,德国飞机不来狂轰滥炸就已经是上帝保佑了!

        突然间,几个黑点出现在南面天空,站在仓库顶上负责警戒的哨兵旋即摇响了手动式防空警报器,凄厉的哀鸣声让人从头到脚都很不舒服。在军官们的呼喊下,许多士兵揣起面包,拎着武器快速奔向最近的掩体。在动辄几十上百公斤的航空炸弹面前,看似坚固的仓库也很难抵御攻击,倒是两个月来军民动员构筑的地下防空洞更为安全可靠!

        敌人的飞机很快逼近,人们不难辨认出那是4架没有战斗机掩护的斯图卡俯冲轰炸机,这种“黑色死神”最大的特点就是攻击时能够发出极为刺耳的尖啸声。熟悉而令人胆寒的声音又一次响起之时,黑乎乎的炸弹精准地砸向了码头那边——这时候,躲在防空洞里的英军官兵们不免要为那几艘先期运送步兵和弹药而来的运输船祈祷了!

        几分钟之后,震耳欲聋的爆炸声平息了,戴着托尼盔的英军步兵们这才像鼹鼠一般回到地面,一边诅咒万恶的纳粹德国,一边相互询问同班战友的安危。果不其然,有两艘运输船没来得及离港就被击沉,码头那边也有好些倒霉蛋连同他们的藏身之所都被炸飞上了天!

        “啊!德国坦克!”

        一个惊慌失措的声音瞬间刺穿了人们脆弱的心理防线。这东考斯港北面是汹涌澎湃的大海、西面是宽敞辽阔的内河,因为非常靠近英国南部重要军港朴茨茅斯和南安普顿,德国海军舰艇出现的可能微乎其微,所以西面码头上的守军只需要架好机枪,防止德军从纽波特方向乘坐小船而来就行了,而北面遭到进攻则几乎属于不可能事件,眼下需要重点防御的仍然是东、南两面:一条宽敞笔直的公路自南而来,那个方向也早早出现了德军摩托车手的身影,由于缺乏装备加上指挥不明,守军没能及时破坏公路或是敷设地雷;东面则是一大片田野,宽敞得足以摆下几个团的德国军队——好在街道的最外围是三座钢筋混凝土架构的仓库,士兵们已经利用仓库的窗户和通风口配置了火力点,若是敌人仅以步兵进攻,维克斯·马克重机枪和布朗式轻机枪会让他们付出沉重的代价。

        毫无疑问,德军坦克的出现大大出乎了这些英国守军的意料,他们中只有寥寥数人作为远征军有过在法国作战的经历,但德国陆空军的强大战力已经被传得有些神乎其神了。早上的时候,一队斯图卡“眷顾”了这座河港,区区十几颗炸弹就让数量相当的房屋遭到毁灭性的破坏,人员伤亡只是一方面,巨大的心理暗示才是压迫性的:德国空军既已威力如此,传说中的钢铁洪流岂不更是势不可挡?

        不一会儿功夫,炮声就从南面传来。以考斯港和东考斯港的地理位置,加上英国海军此前对于英吉利海峡的绝对控制权,英军指挥部门压根没有想过要在这里建立一座炮台或者类似的岸防工事,大部分的防空武器也都被配置到了机场附近。

        所以,开炮的只能是德国人!

        炮声很远,爆炸声很近,这也应证了守军士兵的担心。不多会儿,哒哒哒的机枪声传来,一名军官边跑边喊:“约翰,把你的重机枪组带到南面去,那边需要火力支援!还有反坦克【创建和谐家园】,所有的反坦克【创建和谐家园】都到南面去!”

        这样的喊叫声连同士兵们扛着武器匆匆离去的身影都让留下的人惊慌中留有一丝庆幸:至少自己不需要跟德国坦克正面交火,若是南面的部队抵挡不住,那就赶紧从码头登船撤走,再不济也就是举手投降罢了……

        南面的枪炮声愈发激烈,但似乎除了枪炮声之外,并没有手榴弹发言——是距离不够,还是其他什么原因?

        突然间,仓库顶上的哨兵喊道:“前方发现敌人!”

      ¡¡¡¡¡ù¡ù¡ù

        部署在仓库窗口位置的重机枪开火了,连带几挺轻机枪也在嘎嘎地嘶吼着。借助支立在田埂后面的炮队镜,罗根平静地看着这个场景,8月的麦田早已收割完毕,穿着灰色作战服的德国伞兵根本无法隐藏自己的踪迹。好在四号坦克和一部队伞兵在南面佯攻,这一侧的防御要比想象中的还要薄弱。

        “烟雾弹!”罗根冷冷地下令道。

        几乎是在第一时间,4门早已调好角度、备好弹药的50毫米迫击炮发出砰砰砰的闷响,迫击炮弹划出高高的弧线,落到了500米射程的最远端,而当视线中出现一团团白色烟雾时,不知对面的英军官兵会不会想起一战时期德军大量使用的化学武器——罗根倒是想起了《复活之战斗在第三帝国》中主角在开场那段利用胡椒面吓跑英国坦克手从而缴获玛蒂尔达的情节,可惜的是,自己这次带来的是纯粹的战斗部队,按照计划,后勤炊事部队将随同第二批登陆船队抵达。在这之前,官兵们要用各种各样的干粮和罐头填饱肚子!

        迫击炮接连开火,不断腾起的白色烟雾渐渐形成了一片宽阔的烟阵,这些略带刺鼻味道的气体并没有立即吓退守军,却可以极大地干扰他们的机枪火力。在进攻阻力得到减轻之后,伞兵们迅速推进到仓库前方,就在这时,只见一些手持棒槌状武器的伞兵停住脚步,将手中的“棒槌”(铁拳反坦克火箭筒在收起把柄的时候确实很像棒槌,哈哈)举至大约30度倾角。

        罗根嘴角微微一动,“铁拳”,自己在穿越之后促产的两大重要武器之一,虽然技术还不完全成熟,但因为产生简便、成本低廉,目前已经大量配置到了他的伞兵突击团中!

        跃动的火光带来的是轻微的声响,片刻之后,对面的仓库便传来极为猛烈的爆炸声,隔着烟雾虽然不能看到那里的情景,但罗根有十足的把握,用来对付敌人坦克的“铁拳”亦能凿穿仓库的混凝土外墙!

        在爆炸声的催促下,德军士官们个个奋勇当先,率领士兵们全力完成这最后的冲刺!众所周知,“十万德军”在扩军之后之所以能迅速形成强大的战斗力,很大的一个因素就是素质精良的士官团队撑起了这支庞大军队的脊梁,而这也是罗根为什么要左拼右凑给模范空降军配足熟练士官的原因了!

        被烟雾缭绕的仓库区很快传来了激烈的枪声、手榴弹的爆炸声和喊杀声,罗根当机立断,带着负责掩护进攻的机枪组和迫击炮组快速跟进,而等到他们气喘吁吁地穿过战场来到仓库区时,勇猛的伞兵们已经控制了这三座发挥着堡垒作用的仓库!

        罗根扫视了一下满目狼藉的战场,除了留下来打扫战场的二十多名步【创建和谐家园】,其余伞兵已经分兵两路朝英军南面防区和码头区扑去——这也是他在战斗开始之前就向连排级军官们布置好的。考虑到守军在南面防区集中了主力部队,罗根亲自带着三个MG-34机枪组和一些零散的步【创建和谐家园】朝枪声最激烈的街道赶去!

        从南面进攻的德军伞兵部队同样使用了迫击炮射烟雾弹,在微风的作用下,白色的烟雾已经渐渐向港区弥漫。东考斯的城区面积总的来说并不特别大,拐过第二个街角,罗根就进入了战场:先前抵达的伞兵们正从背后猛烈攻击在街口筑垒的英国守军。两面夹击之下,大部分英军士兵被迫撤到街道两旁的房屋中继续抵抗,但这难不倒“铁拳”在手的德军伞兵们,视线中,不断有穿着德国伞兵作战服的家伙利用这种简便的武器向几十米甚至十几米外的建筑物发射,有些火箭弹竟穿过窗户在房间里面爆炸,硝烟夹杂着烟雾弹释放的白烟,视线混沌一片,英语、德语的喊叫声相互交织,真真正正地让人体会到了“乱战”的含义。

        罗根带来的机枪组迅速依托建筑物的窗口架好MG-34,只要街对面的某栋窗户出现闪动的火光,或是白雾后面有晃动的身影,他们就会毫不犹豫地将密集的子弹倾泻过去,嘎嘎嘎的声音正应了这种著名机枪的外号——撕布机!

        凭借压倒性的火力优势,德军伞兵们开始发挥他们在小队配合上的特色:他们四、五个人为一组,除了手持“棒槌”者,其余皆以P38【创建和谐家园】和MP38冲锋枪为主要武器,待棒槌神兵们将建筑物的外墙凿开一个大洞,其他人或是往里面甩入一枚手榴弹,或是直接对着洞口扫射一通,然后相互掩护着冲进去清扫各个房间。

        随着投入进攻的突击小组越来越多,不断有窗户玻璃甚至是整扇窗户在手榴弹和火箭筒的摧残下落到街道上,更有一些彪悍的德军伞兵直接用反坦克火箭筒轰击临街大门。近战中,MP38的速射能力也得到了淋漓尽致的发挥,甚至让罗根忘记了德军在战争中前期没有自动步枪的缺憾!

        “我们投降!”一个用英语喊叫声传来,紧接着是另一个。当这样的声音越来越多,而且抵抗者的火力已经十分微弱的时候,罗根终于下达了停火命令。

        几分钟之后,外围策应的德军部队也停止了射击。

        在德军伞兵们气势汹汹的喊声中,一个又一个狼狈不堪的英军士兵高举武器走出藏身的房间——在德军这种紧逼式打法的强大压迫下,他们终于崩溃了!

        铿锵的履带声适时地在街道上响起,阳光下,一辆满身坑坑洼洼弹痕的四号坦克破雾而出,像是在预示德意志这部战争机器已经从历史的迷茫中找到了新的出路。

        引领它前进的,正是德国空军年轻的上校指挥官汉斯·罗根……

      第25章 不怕死的来

        站在距离码头仅有一步之遥的瓦砾堆里,罗根叼着一根烟,神情蛋定地看着庞大的英国轰炸机群轰鸣着从头顶飞过。如他所料,没有一颗炸弹落在考斯港区,倒不是英国人不知道这里已经陷落,而是实在有更具价值的目标在前头等着他们。

        就在半个多小时之前,占领本布里奇港的1营所部、元首警卫旗队指挥部还有海军指挥部先后发来电报:运送先头登陆部队的德国船队在顽强克服了英军海空拦截之后终于抵达了怀特岛——途中共损失驱逐舰1艘、扫雷舰和鱼雷艇各3艘,在这被许多德国将领认为“不可能完成”的行动中,德国海军官兵以惊人的勇气和无畏的牺牲换取了登陆船队的安全,加上德国空军的拼死保护,运输船队仅损失两艘货船和一艘驳船,落水人员也大都被随行的舰只救起!

        罗根的计划考虑到了各种可能情况,而最为理想的条件是本布里奇港和赖德港双双向德国登陆船队“开放”,这样3000多名士兵和大量的装备物资将在4个小时内全部运送上岸,然而遭到英国守军自行破坏的赖德港难堪使用,如今只有本布里奇港设施保留情况良好。在这样的情况下,德国船队中吨位稍大的船只直接进入港口卸运兵员装备,吨位小一些的只好在风景秀丽的度假海滩卸下登陆部队。即便如此,卸运部队装备的时间还是大大延长了!

        往着浩浩荡荡自北而来的英国轰炸机群,罗根用脚趾头上的指甲盖都能猜到英国指挥官的想法。事实上,从朴茨茅斯港启航的一支英国舰队也正朝本布里奇港方向快速驶去,不过从法国北部飞来的斯图卡机群、海军鱼雷轰炸机以及护航而来的德国战斗舰艇都已是严阵以待。此外,德国海军在行动开始之前就已经调遣了19艘潜艇进入英吉利海峡——虽说是以中近程的小型潜艇为主,但经验丰富的艇员们在面对英国舰艇时绝不会心慈手软!

        如此空中、海面和水底的立体阻击阵线,就算对付英国的主力舰队也未必落于下风,更何况顾忌于德国空军前期的轰炸行动,那些造价昂贵、火力凶猛的海上巨兽目前都囤积在英国本部,以堵塞德国水面舰艇进入大西洋的通路,皇家海军在英吉利海峡中最大吨位的舰艇,也就是万吨左右的巡洋舰……

        英国轰炸机群一出现,从纽波特机场起飞的德国战斗机照例升空拦截,如今油料弹药充足,唯一让人担心的是飞行员们连续作战的疲劳度,不过像加兰德这种雄心勃勃的德国王牌战斗机飞行员,看到如此多英国轰炸机的时候肯定是乐不可支的——要知道在历史上的不列颠空战中,他们可都是在背着护航重担的情况下跟英国战斗机硬碰硬地格斗,至于说后期盟军对德国本土的轰炸,兰开斯特和B-17这类轰炸机的自卫火力可要比眼前这些轻型和中型轰炸机强得多!

        烟抽了一半,只见英国机群在德国战斗机的拦截下一分为二。少的那组径直奔着纽波特机场而去,多的那群飞向了东南方,那也是本布里奇港的方向!

        “好了,伙计们,继续工作吧!”

        罗根大声招呼着周围的伞兵们,由于成功地采用了声东击西的简单战术,在攻占东考斯港的战斗中他总共只损失了不到20名士兵,相比之下,后他们一步向考斯港发起进攻的舒尔茨所部损失了40多人。不过话说回来,两边的英国守军数量并不相同,而英军指挥官的决策和官兵们的士气也是难以量化的因素,所以很难就此判断罗根与舒尔茨的指挥技巧孰优孰劣!

        按照罗根原本的计划,占领东考斯港后就抽调一部分伞兵前往东面的伍顿港支援可怜的延森中尉和他的第2伞兵连,但就在他已经点齐两个步兵排加上四号坦克准备出发的时候,史蒂芬伯格从机场发来电报,他利用刚刚修理好的一辆英军装甲车和两辆卡车向伍顿港运去了一个步兵排外加2门50毫米迫击炮。四个轮子终究要比步行快得多,从纽波特机场到伍顿的十公里路程,两根烟的功夫就差不多了,而在得到兵力和武器的加强之后,原本就已经收拢了百余名伞降士兵的延森中尉知耻而后勇,以装甲车为先导向港区发起了猛烈进攻,短短十分钟内攻占了那座面积略小于考斯的港口,俘获英军官兵四十余人,而自身也付出了37人阵亡、29人受伤的惨重代价。

        随着伍顿港之战以德军惨胜而告终,怀特岛上的雅茅斯、纽敦、伍敦、考斯、东考斯、赖德、纽波特和本布里奇这8座港口现在已经全部落入德军之手。虽说怀特岛漫长的海岸线上还有数十处或大或小的海滩,但那并不能直接停靠中型以上的船只——步兵和轻武器可以通过小船小艇运送到沙滩上,但大批量的油料物资和其他重装备仍需要通过码头进行装卸。所以,罗根认为这些座港口尤其是地理条件较好的雅茅斯、考斯、东考斯以及赖德港将成为英军跨海反击的目标!

        在布置码头区防御的同时,罗根还派出骑乘摩托车的士兵带着信号枪前往东考斯北面部署警戒哨。那个方向虽然没有海滩,但两三米高的海崖并不能组织小股英军搭小艇登岸:所谓千里之堤毁于蚁穴,若是这样的小股部队在战斗最关键的时候从背后猛插一刀,想想也是够可怕的!

        当天空中重新响起大机群的嗡鸣声时,罗根正就着凉水啃饼干,他抬头一看,阵型散乱的英国轰炸机编队自南往北返回对岸的基地,汹汹而来的气势已经完全不见踪影,有几架【创建和谐家园】后面还拖着淡淡的灰烟,它们在本布里奇港所遭受的打击可想而知。

        事实证明,罗根对于战场的观察与判断能力还是相当准确的。攻占并驻守本布里奇港的伞兵部队很快发来电报:在德国空军有准备的强力阻击下,前来轰炸的英国机群损失了30架飞机,但它们的拼死突破还是取得了一些战果:三座码头中有两座被炸弹炸坏,正在港内卸运物资的德军舰船中也有两艘被炸成重伤,已登陆和待登陆的元首警卫旗队同样遭受了一些损失。当然,这压根无法阻止德军第一支成建制的装甲部队——元首警卫旗队装甲营1连所有人员和战斗车辆登陆怀特岛。经过了6、7月间的补充,这支连队已经成为党卫军中最精锐的装甲连队,装备四号D型坦克8辆、三号F型坦克6辆,轮式和半履带式辅助车辆24辆,编员140余人,而且新补充进来的百分之八十都是训练时间超过半年的预备人员(在元首的偏爱下,党卫军总是优先获得人员和装备上的补给,就这点而言还是相当令人羡慕的)。

        得到元首警卫旗队先头部队安全登陆的消息,罗根长长地松了一口气,要知道这怀特岛全岛面积381平方公里,是马耳他岛的1.5倍还多,东西长36公里,南北宽22公里,若以全副武装的步兵进行机动,两头一个来回需要3、4个小时,而机械化部队在道路不致于完全隔断的情况下只需要顶多一个小时!

        “有架飞机!”

        副官布伦·哈特曼的轻唤,让罗根将自己的视线从地图移到了空中。港口北面,一架浅灰色、双翼单发的飞机正低空飞来,它是如此的安静,以至于当人们全神贯注于其他事情的时候往往会忽略了它的存在。

        罗根拿着望远镜看了一眼,“角斗士”,老迈的双翼战斗机,技术进步的“弃儿”。一个多月之前,当他和他的士兵们操纵夺来的英国扫雷舰撤离的时候,就是这种飞机率先发现了他们的行踪,很显然,当时英国飞行员并没有受到罗根的小计谋蒙蔽,接下来的海空大战几乎葬送了德军伞兵们到手的胜利——罗根至今还对此耿耿于怀!

        “大家吃饭的继续吃饭,干活的继续干活!不用理它!”

        这话虽然有些轻蔑的成分,却也不无道理。只见那架孤零零的“角斗士”姿态悠闲地在空中盘旋几圈,或许是忌惮于地面的防空火力,或许是提防随时可能从远处俯冲而来的德国战斗机,它始终保持着几百米的高度,过了好一会儿,才突然俯冲下来,直到距离河面还有三、四十米才猛然拉起机头,从港区防空飞快地窜过。在最近的距离上,码头上的德军伞兵们甚至能看到机舱里那张表情复杂的面孔。

        码头上仍在活动的德国伞兵不多,至于那辆在先前战斗中立下了汗马功劳的四号坦克,此时正安静地停在港区南面的一座仓库后边。强大的元首警卫旗队先头装甲部队已经登陆,罗根却不急着把他们配置到各港口的防御一线。在更多的后援部队抵达之前,这支强大的装甲力量将作为全岛唯一的地面机动部队配属在纽波特港区——全岛行政中心亦是交通枢纽,方便支援全岛任何一处地域。

        胡乱填饱了肚子,罗根忍不住又点了根烟,但还没抽完,海面上就出现了一些灰色的小点。他三指并用,潇洒地把烟头弹至远处的水面,运了口气:“大家注意啦,英国佬要炮击啦,隐蔽!全体隐蔽!”

        两分钟之内,码头上空无一人,包括最后一名负责警戒的哨兵在内,所有的伞兵都撤往港区南面的田野中——面对英国佬的战舰,躲在看似坚固的仓库无疑是极其愚蠢的行为,而罗根也绝不是那种狂妄无知到让自己的坦克去和敌方舰炮对轰地步的指挥官。

        在纽波特机场附近执行警戒任务的德国战斗机显然也注意到了海面上的这支船队,他们通过无线电向地面部队通报了情况:北部海域发现船只约40艘,其中……大型船3艘,其余均为小型舰船……辨认出战舰6到7艘,领队的估计是巡洋舰,注意,领头的战舰开火了!

        罗根前脚离开港区,大口径炮弹后脚就尖啸着飞来。从声势上判断,开火的舰炮口径远不及罗根当初在蒙克遭遇的战列舰炮,但对于地面部队来说依然是巨大的威胁。震痛耳膜的爆炸声一阵接着一阵,整个地面都在微微发颤,冲天的烈焰仿佛要将港区的一切都吞噬掉似地,那滚滚浓烟更是将两座考斯港变成了远近可见的烽火台……

        或坐或蹲在相对安全的田野之中,伞兵们可能都在感慨自己跟对了指挥官:进攻有力,后撤及时,等到英国佬的步兵群登陆了,应该还能痛快地屠戮一把吧?

        此起彼伏的爆炸冠绝两岸,罗根先前已通过无线电命令舒尔茨带队后撤,此时并不太过担心同伴们的安危,而他也从英国舰艇的炮击中渐渐揣测出了对方的作战计划:英国人看样子是准备在考斯和东考斯两座面对面的港口同时发起登陆行动。若是能够一口气拿下两座港口,他们就能在短时间内将大批地面部队运送上岸,然后伸开两翼,将纽波特港连同南面的机场揽入“怀中”,再以迅猛的攻势将在本布里奇港登陆的德军部队赶下大海!

        战场就是博弈,比的是兵员素质、装备水平,还有双方指挥官运筹帷幄的能力。罗根在棋盘上虽然是任人宰割的新手,但大量超前意识尤其是对战争态势的了解仍是他有别于这个时代诸多耀眼将星的最大特色,而且经过了两次“走钢丝”式的特种作战,他对时机的把握已经越来越强,往往能够在蛋定中显露功力。

        密集的炮火只持续了十来分钟,两座“考斯”港就已经被熊熊火焰和冲天的浓烟所遮蔽,如此情景虽在意料之中,罗根还是禁不住感叹海军力量之强大——一个想要屹立于世界之巅的军事强国,必须拥有顶尖的海陆空军,尤其是随着技术的发展,海军和空军所扮演的角色将远远超过传统的陆军……

  • 第1页
  • 上一页
  • 下一页
    技术支持:近思之  所有书籍
    北京时间:2025/10/12 15:24:16