LOGO
首页 小说列表 排行榜 搜索

    《帝国雄心》-第158页

  • 第1页
  • 上一页
  • 下一页

    温馨提醒:系统正在全面升级。您可以访问最新站点。谢谢!

        敞着领口的凯伦面颊上还有触目惊心的血痕,他将烟头往草地上一扔,表情狰狞地喊说:“元帅说得对!敌人越是想要用阴谋来干掉我们,我们越是不能屈服!我们要战斗到底!要和那些妄图窃取国家权力、重新奴役人民的人战斗到底!”

        “没错,我们不能辜负神灵赐予我们的重托,我们将用我们的鲜血和生命改变一切!”托比亚斯的话虽然有些托大,可听起来还是有振奋人心之意的。

        四名机组成员尤其是两名飞行员在迫降过程中都显示出了良好的素质,虽然和罗根没有直接的隶属关系,但他们至少知道飞机是被人动了手脚的,因而个个显得义愤填膺。年轻的副驾驶跳起来说:“元帅,您说怎么办,我们就怎么办!”

        虽然心中的盘算还只有一个模糊的轮廓,罗根紧接着望向所剩的几名军官。他们中有的是奉斯图登特之名跟随并协助自己的,有的是自己昔日在空降部队的老部下,他们的反应不尽相同,而引起罗根注意的,是一个神情显得非常颓丧的空军少校。

        罗根用铿锵有力的语调说:“恩克,我想你也许有话要对我们大家讲!”

        少校非常惊讶而惊恐地抬头,压根不敢与罗根对视。

        “我……”

        罗根缓步走了过去,伸出右手搭在他肩膀上,“恩克,若是迫降失败,你也逃不过抛尸荒野的厄运,难道这时候你还不明白自己的处境吗?还有什么能够让你继续为那些只是把你当作棋子的人卖命?”

        少校咬咬牙,眼中喷着怨愤。

        罗根进一步攻心道:“恩克,我相信一直以来你都为自己的军人身份感到骄傲,你的家人和朋友也是如此!既然是军人,就应该懂得什么是正义,什么是对、什么是错。独裁是历史的必然,但独裁也是历史的过去,放眼世界,民主取代专制的潮流是不可逆的!哪怕国家再强大,军队再厉害,最终也会毁于独裁专制!”

        这话虽然有些过于绝对,却让少校的立场彻底动摇起来。

        “古斯塔夫,你这【创建和谐家园】,你这奸细,没想到你竟然是这种人!”旁边一名空军上尉恶狠狠地喊了起来,他那愤怒的眼神看起来就像是要把对方生吞活剥一般。

        “你……”少校第一反应是暴怒,但紧接着又软了下来,“你懂什么?”

        也许平日里就素有间隙,上尉怒斥道:“哼!我是不懂政治,我只知道军人就应该以保家卫国、开疆辟土为己任,而不是用险恶的手段对付同胞,不适当走狗!呸!”

        “稍安勿躁,法尔肯上尉!”罗根平声说,“为什么不给恩克一个解释的机会?我想他一定有很多话是不愿意憋在心里的!”

        软硬兼施的招数往往是很有效的,只见少校失落地摇了摇头,叹道:“罗根元帅,从前我一直以为您是个莽撞而容易被利用的人,所以当那个人让我按照他的安排控制住您的时候,我没有多做考虑就接受了。看来,我才真是莽撞且被利用的人!”

        幕后黑手的存在并不意外,罗根亦不急着逼迫少校说出指使者的名字——过份施压可能会起到相反的作用。因此,他在少校身旁坐下来,和声和气地问:“这么说来,那人是告诉你,对我将采取柔和的软禁手段?”

        少校神情黯然地说:“是的,他说您拥有一种不可预知的影响力,思想上又容易受到坏人的鼓动,出于大局考虑,同时也是对您本人的保护,准备在您到波兰的时间将您暂时软禁起来,等到事情结束后自会恢复您的自由!没想到……他们居然对飞机动了手脚!”

        “不可预知的影响力?他们果然还是很看得起我的,或者说是希姆莱的失败教训让他们过份警惕了!我可当不了救世主!”罗根自嘲地说道。

        “也许吧!”少校叹了口气,“元帅,有一点我必须恳求您的谅解,我曾以家族荣誉起誓,绝不向任何人泄露他的名字和身份!”

        听到这话,罗根确实有些失望,可细细一想,就算现在能够获知某一个“卧底”的身份,对于整个局面也不会有太大的意义。这时候,从远处开来的两辆汽车已经靠近了,领头的是辆敞篷的桶车,后面一辆应该是民用宝马卡车改装而来的军卡,上面坐了好些头戴钢盔的士兵。

        “恩克,过去发生了什么已经不重要了,如果你愿意听从灵魂的指引,愿意恪守军人的天职,那么从现在开始,你必须要寸步不离地跟着我们,直到我们从黑暗中找到通向光明的道路,可以吗?”

        除了惊讶,古斯塔夫少校的眼眸中还有着感激的神色,他郑重其事地回应说:“是的,元帅,我愿意用自己的生命来捍卫正义,捍卫军人的尊严!”

        “很好!”罗根从口袋里掏出第五根烟,默默点上,抽到快一半的时候,桶车终于来到面前。一名陆军中尉从车上下来之后,很快意识到这些落魄的“坠机幸存者”之中竟有一名空军元帅,于是将胸膛挺得几乎与下巴齐平:“长官,恩斯特·曼尔卡斯中尉向您致敬!有什么可以效劳的?”

        罗根丢下烟头,稍稍整了整衣领,“中尉,请用最快的速度送我们到最近的机场去,而且在我们搭上飞机之前,暂时不要向你的上级报告这里所发生的一切!明白吗?”

        这个看起来并不精明的陆军中尉自然不明白这样做的道理,他犹豫了一下,答道:“遵命,长官!”

        罗根满意地点点头,“顺便问一下,这里去最近的机场要多久?”

        中尉连忙回答说:“60多公里外的基洛就有一座军用机场,全速前进的话,一个小时就能抵达!不过……”

        罗根背着手看着他,“嗯?”

        中尉不敢有丝毫的迟疑,“据我所知,那里最近一段时间并没有航空部队驻扎,长官!至于有飞机驻扎的机场,这一路过去恐怕要三、四个小时!”

        罗根略一思索,“就去你说的那座基洛机场吧!”

        没有上司的命令,宝马卡车上的士兵们都没有下车,故而十分好奇地看着这边。等与罗根的对话结束了,中尉才示意这些全副武装的士兵下车。

        “把军官们扶上卡车,动作轻一点!医护兵,按照伤势轻重进行处理!”

        说罢,中尉又向罗根请示:“长官,飞机上还有什么是需要带走的?”

        先前制定的行动路线图还留在这残破的飞机上,但它现在对罗根来说已经没有什么意义了,年轻而深沉的空军元帅摇头道:“不用了,中尉!早一分钟送我们到机场,你为国家立下的功劳就越大!”

        功劳这个词诱人却又很难量化,尽管如此,中尉还是挺着胸膛说:“长官,请允许我亲自为您驾驶汽车,我早年是从运输兵出身的!”

        “当然!”罗根抬手看表,这时候才发现表面竟在迫降的时候被撞碎了,手腕上有几条已经基本凝固的血口,衬衫袖口染着大片血渍,只是因为冬天的衣服比较多,这才没有渗到军外套上来。

        晨曦虽然不够强烈,但足以让中尉隔着半米距离看到这一小细节,他瞪大眼睛说:“长官,您受伤了……”

        “小意思!”罗根咧着嘴说,“等到了柏林,就不止是让他们付出这样的代价了!”

      第53章 路在云间

        作为一名专职的空军指挥官,一个从1940年夏天起东征西战、先后经历了多个空军岗位的将领,罗根对空军的了解自然是比一名普通的陆军中尉更多、更透彻。当那座规模并不很大的夜战机场出现在视线前方时,罗根果然看到了飞机的身影——所谓“不驻扎飞机的机场”,其实只是针对航空部队的常规驻扎地而言,要知道作战期间总会有各种各样的事情发生,一座机场只要还在使用,那么它随时可能为发生机械故障、油料耗尽或是出于其他原因而来临的飞机提供技术和物资支持。

        于是乎,罗根一面暗自感怀命运之神的眷顾,一面竭力辨别机场上的具体情况。平直的跑道空空如也,两架容克-52并排停靠在机库旁边,隐约有些人影在飞机和机库之间走动,此外还能看到机场专用的拖车和油罐车。

        军用桶车沿着公路风驰电掣地驶抵机场外圈的哨卡,见手持步枪的哨兵要示意停车接受检查,罗根从副驾驶位置上站了起来,远远地冲他们吼道:“我是汉斯·罗根,给我让开!”

        几名哨兵先是一愣,虽然这个距离还不足以让他们辨别清楚来者的衣着和外貌,但他们并没有做出武装防御的动作,经过片刻的迟疑,军用桶车也已经靠近了。看到空军元帅确实站在车上,哨兵们赶忙抬起哨卡前的横木,然后忙不迭地立正敬礼。

        罗根无暇理会这些并不足够“尽职”的哨兵,大声招呼司机:“直接到飞机那边去!”

        所幸已经到了这里,那些飞机是来不及“逃跑”的。

        司机猛踩油门,整车并不显高的军用桶车像是一只敏捷的花斑猎豹在草丛中飞快地行进,只一会儿功夫就将后面那辆卡车拉下一大截。与此同时,呆在飞机附近的飞行员和地勤人员大部分都投来好奇的目光,也有几个警惕性高的连忙跑向机库旁的防空战位,那里的机枪和机关炮对于近距离的地面目标和低空飞行物有着同等的杀伤力。

        桶车还没停稳,罗根便迫不及待地喊道:“我是汉斯·罗根!从即刻起,这里的飞机都将用于执行紧急的特殊任务,你们每一个人都必须无条件服从我的指挥!违令者将被送上军事法庭!”

        最后一句话似乎有些多余,这些职务和军衔都很低的官兵们尽管多少有些迷茫和好奇,但他们显然不敢违逆前空军总司令、一位现役空军元帅的直接命令。

        见在场的官兵们都顺从地接收了自己的指令,罗根环视一圈,向这里军衔最高的那名空军上尉询问到:“这两架飞机能否立即起飞?机组人员是否齐备?你们先前执行的是什么任务?”

        上尉连忙回答说:“报告元帅,这两架容克运输机是临时从戈茹夫机场飞来的,因为那里已经停不下更多的飞机了!这边这架已经加满了燃料,正在进行例行检修,右边这架再有十分钟就能加满油!机组成员全体在位,随时听从您的调遣!”

        戈茹夫原本是罗根这次飞行的目的地,但经过了之前的波折,他已然改变了自己的计划。

        “上尉,能够用机上的无线电与戈茹夫机场取得联系,最好能够是秘密联系!”

        “机载无线电能够正常使用,但我们没有戈茹夫机场指挥部所使用的一级密码!”上尉一板一眼地回答道,神情有些局促,似乎已经意识到这件事是非同寻常的。

        罗根略一思索,“既然如此,我要现在就搭乘飞机前往戈茹夫,但不在机场降落,而是在靠近之后使用长波无线电与机场指挥部取得联络,可以吗?”

        “当然,元帅阁下,我们无条件听从您的指挥!”上尉识趣地回答说,“使用长波无线电进行段距离联络,能够很好地保障通讯安全!”

        罗根回头看了看已经驶近机库的军用卡车,毅然决然地说:“在出发之前,上尉,我还需要你做另一件事——彻底另一架运输机上面的无线电!”

        对于这个指令,上尉既意外又踌躇,但他最终还是咬咬牙,“马克,砸掉K-09上的电台,确保它无法被修复!”

        身材魁梧的空军上士倒是没有半句废话,他随手操起一把大钳子,“是!长官!”

        等到曼尔卡斯中尉和他的士兵从卡车上下来,罗根便又向这位年轻且对未来充满憧憬的陆军军官布置了一个非常“艰巨”的任务:带人破坏这座机场指挥塔里的无线电设备。

        曼尔卡斯中尉虽然有点小小的犹豫,可他对现场的局势把握得很准:“是,长官,乐意为您效劳!”

        紧接着,他手一挥,带着七八个全副武装的陆军官兵就冲向了不远处的机场指挥塔。看着他们离去的身影,罗根感慨的已经不只是德军基层官兵们的“可爱”,他们在意的往往不是真理掌握在哪一方的手中,而是谁距离他们最近——这种距离既是空间上的,也是心理上的。

        半分钟不到,上士就拎着一些破碎的无线电零部件下了飞机。罗根于是命令上尉带着他的机组成员将已经加满燃料的“容克-52”发动起来,而一直等到曼尔卡斯中尉的手下从指挥塔返回并报告说已经彻底破坏了那里的无线电设备,他才放心地吩咐道:“曼尔卡斯中尉,我任命你为这座机场的代理指挥官,你必须严防任何人离开这里,直到事情的完结!在这之后,我不仅会为你申请勋章,还会让你获得梦寐以求的高级职务!相信我!”

        “是的,长官,我相信您!”陆军中尉满怀期望地回答说,确实,罗根的进阶之路早已成为许许多多年轻军官的梦想!

        载着心怀沉重的一行人,容克-52经过了长距离的滑行后重新返回了蓝天。吵杂的机舱中,罗根拾起地图,距离和时间的推算让他有些不敢相信——以容克运输机的正常速度,从这座机场起飞后只需要40分钟就能够抵达戈茹夫机场,再飞行30分钟就能够飞抵柏林上空!

        利刃距离心脏如此之近,难怪对方会不择手段地想要干掉自己!

        经过了迫降的惊魂,重新坐上相同型号的运输机,军官们难免有些忐忑,即便眼中布满血丝的,此刻也不敢懈怠下来眯上一小会儿。好在这架普通而正常的运输机上配备应急用的降落伞,甚至可以让他们来一场高级别的伞降突击。

        不知不觉间,飞机已经平稳飞行了半个消失,机上的无线电通讯员前来报告说:“长官,距离戈茹夫机场还有20公里,是否用长波无线电与机场取得联系?”

        罗根郑重其事地点点头:“是的,告诉他们汉斯·罗根元帅要和史蒂芬伯格上校通话!”

        通讯员回到自己的位置忙活了两分钟,扭头喊道:“长官,史蒂芬伯格上校就在对面!”

        罗根起身后迅速而平稳地走到无线电位置,从有着一头金发的通讯员手中接过耳机和话筒。

        “伦特,我是汉斯,有些话我要对你一个人说!”

        耳机里有些沙沙的杂音,过了好几秒,那个略有些失真但仍能够确认身份的声音传来:“好了,头,您说吧!”

        罗根字正腔圆地说:“理由你先别管,按照我说的三个步骤执行:第一,立即控制戈茹夫机场;第二,尽速组织运输机将部队送到柏林中心区域实施伞降;第三,不惜任何代价占领帝国总理府!”

        这句话说罢,机舱里鸦雀无声,耳边只有发动机的轰鸣声和电台无法消除的杂音。

        “重复一遍,你必须按照我说的三个步骤执行……”罗根将三句字面上很容易理解的指令复述了一遍,过了好几秒,耳机中传出令罗根如释重负的回应:“是,头,模范空降团将坚决执行您的命令!”

        “我们将先行前往柏林,并在帝国总理府会合!伦特……愿上帝与我们同在!”说这话的时候,罗根顺着通讯员所指看着舷窗外,这个位置正好能够看到戈茹夫机场,作为本土战略防御以及战略大反击的战术支撑点之一,其规模在早期的东部战线仅次于斯德丁空军基地,鼎盛时期曾驻扎有五个战斗机联队多达三百多架飞机。与最近几个月的冷清相比,眼下上百架运输机的云集令这座机场重新焕发了旺盛的生命力,然而在这种异样的繁忙背后,内斗的局面却是令每一个爱国者黯然伤神的。

        就在罗根准备摘下耳机的时候,史蒂芬伯格突然说:“头,我看到您了……是一架容克-52!头,我有个建议,从这里向西大约60公里有一处野战机场,您的老朋友加兰德将军就驻扎在那里,您在那里降落想必会比较安全,然后利用低空飞行器突入柏林城区……头,还记得我们在蒙克的那一次历险吗?”

        恍然间,时光倒流17个月,罗根置身于那架带伤的“白鹳”上,被英国战斗机紧咬着【创建和谐家园】,原本毫无希望的局面最终却变成了一条生路,这不正是自己第一次品尝到绝处逢生的滋味么?

      第54章 受鼓动的灵魂

        作为德国空军最早组建的飞行兵团之一,第3航空军不论是在闪击波兰、横扫西线还是在登陆不列颠的作战行动中都有过不错的表现,而且由于长期担负空中截击任务,这个航空军在短短两年多的时间里就涌现出了一大批空战王牌,现役战斗机飞行员中总战绩排名第4的恩斯特·霍克、排名第7的卡尔·斯特拉塞都出自这支精锐的空战部队,而两个月前因伤离开第52战斗机联队来到第3航空军任职的阿道夫·加兰德将军,无疑为这支功勋卓著的部队增添了新的亮点!

        依照老部下伦特·史蒂芬伯格的指引,罗根搭乘的运输机顺利找到了这座配属给第3航空军使用的军用机场,并且受到了巡逻战斗机的“热情”欢迎。对于战斗机飞行员们的克制情绪,罗根应该感到万分庆幸,要知道由于维宪派控制的军队不顾一切地向柏林挺近,双方已经在柏林以东的部分区域发生了武装摩擦,“临时国家元首”和国防委员会已经向守卫柏林的部队授予了战场决断的生杀大权,这也意味着飞行员们可以击落他们认为具有极大威胁的非己方目标——容克-52虽然不具备空战能力,但不久之前数以百计的空降部队就是搭乘这种飞机降落到柏林周边并试图控制各交通要地的!

        在两架FW190的“看押”下,没有配备任何武装的容克运输机老老实实地在机场南侧的备用跑道降落。在这个过程中,罗根看到了主要跑道两侧和停机坪位置的战斗机群。若不是因为国家和军队陷入了内斗,这些崭新的战斗机本该在东线的天空展翅翱翔的,现如今,它们连同返回后方休整的飞行精英们一同困守于此,忐忑地等待着归属于这个国家的最终命运。

        一度平静下来的心绪又重新澎湃起来,罗根实在不愿意看到自己付诸了颇多心血的精锐之师在内斗中走向衰亡,压抑在内心底的那股恶气在涌动中不断寻找“出口”。既然敢于在万军之中取上将首级,敢于在危难时刻率领士兵奔赴一线,还有什么是敢想不敢为的?

        “容克大婶”很快四平八稳地降落下来,而不等螺旋桨停止转动,一群荷枪实弹的空军士兵们便驱车而来,这架势好像这运输机上装了一群战力不可小觑的武装人员。

        这样的场景出现在一座距离柏林市中心只有几十公里的机场,罗根倒是不觉得有一丝一毫的意外。他不慌不忙地起身、走到机舱门前,等到舱门打开之后,他先是抬头看了看天,初冬的阳光给人以温暖柔和的惬意,漂浮在蔚蓝天空中的白色云朵让人看到了生机和希望。

        借机定了定神,罗根沉稳自若地往舷梯上迈出一步,以表情异常平静地扫了一眼舷梯下的士兵们——这些隶属于空军正规部队的官兵,恐怕没有哪一个未从画报、杂志以及各种宣传资料中看见过德国有史以来最年轻元帅的面容。

        尽管已经通过各种渠道获知了这位空军元帅的鲜明立场,现场所有的枪口还是不约而同地放低了。

        一如既往的无神论者,此时却用神一般的深邃嗓音大声说道:“诸位,我来自云端,给你们带来了光明的指引!”

        官兵们面面相觑,这已是20世纪中叶,没有人受到怪异氛围的感染而下地跪拜,但他们的注意力都被牢牢抓住了。

        遵照临降落前获得的灵感,罗根中气十足地说:“诸位,服从个人意志,抑或拥护全民共策之宪法,今时今日,你们扪心自问,哪一条路才能够让德意志在坚定的统一中走向强盛!我要提醒你们,别忘了神圣罗马帝国衰败的教训!”

        三百年前,神圣罗马帝国也即是上一个统一的德意志国家,正是在王权的昏庸和堕落中走向分裂的。在那之后,德意志人用了两百年方才重新寻回了属于他们的国家,尽管踩在法兰西的头颅上加冕,但这依然是一个充满了血泪史的痛苦轮回!

        “军官们,士兵们,你们忠于自己的职责,更应该忠于自己的灵魂!来吧,拿起你们的武器捍卫国家的民族!来吧,向你们的同伴宣扬正义!我们反对独裁,反对任何将个人意志凌驾于国家和民族之上的行为!”

        公开讲演的技巧和能力虽然远不及创造过德意志神话的大【创建和谐家园】,但罗根已经不止一次地通过慷慨激昂的讲演调动官兵们的士气,获取他们的支持,而这一次,他依然没有让自己失望。

        “现在,谁能告诉我……阿道夫·加兰德将军在哪里!”

        “长官,加兰德将军今天上午刚刚被召到柏林去了!”一名空军少校回答说。

        “好吧,少校!”罗根站在舷梯上,自信饱满地看着陆续聚拢过来的空军官兵们,他们中有飞行员,有地勤人员,也有配备武器的守卫人员,这些纯正的国防军官兵在政治上并没有明显的倾向——让他们反对阿道夫·希特勒几乎是没有希望的,但在希特勒早已离世的情况下,号召他们起来捍卫民主而抵御鲁道夫·赫斯和威廉·凯特尔的指令还是大有可能的。

        “谨此忠诚战友和兄弟之名,我接替加兰德将军指挥你们!让我们听从德意志的召唤,听从人民的召唤,听从心灵的召唤!让我们发动身边的每一个战友,让我们唤醒每一颗仍在沉睡的心灵!我们要到柏林去!去争取我们的自由和权利!”

        虽然只是短短几句话,但看得出来,许多空军官兵已经开始动摇了。一方面,罗根在空军的号召力还是相当强大的,另一方面,自从狂妄自傲的赫尔曼·戈林死后,德国空军的独立性并没有遭到致命的削弱,反而渐渐远离了政党的影响。

        见此情形,罗根大步流星地走下舷梯。官兵们不仅自觉地让出一条通道,而且开始有人亢奋地呼喊起来。罗根敏捷地登上了一辆载运警卫部队前来的军用汽车,紧随其后的托比亚斯挤开驾驶员,手脚麻利地将汽车发动,凯伦等人也忙不迭地爬上汽车。

        “士兵们,此时此刻,我就是你们追随胜利的旗帜!来吧,士兵们,为了我们的德意志,向柏林挺进!”

  • 第1页
  • 上一页
  • 下一页
    技术支持:近思之  所有书籍
    北京时间:2025/11/11 23:16:10