LOGO
首页 小说列表 排行榜 搜索

    《帝国雄心》-第14页

  • 第1页
  • 上一页
  • 下一页

    温馨提醒:系统正在全面升级。您可以访问最新站点。谢谢!

        一阵蹬蹬蹬的脚步声从身后传来,穿着党卫军作战服的军官报告说:“14号前哨报告说发现大批敌军步兵!这个岗哨位于我们东面,距离第一线阵地2560米!”

        “知道了!”迪特里希冷冷地应了一句。在罗根看来,这姿态怎是一个酷字能够形容的!

        过了一会儿,那名军官又跑来报告说:“7号前哨发现敌军步兵,该岗哨距离一线阵地2210米!”

        “嗯!”迪特里希仍然只是简单的应了一声,倒是一旁的罗根在惊讶之余禁不住小赞一声:德国佬做事还真是一板一眼、认认真真,就连这样的距离都算到了十分精确的程度。拿面条军队一比,简直不堪入目!

        当军官第三次前来报告时,代表距离的数字已经变成了“2050”,迪特里希这才不慌不忙地下令道:“各营做好战斗准备,炮兵以第一发照明弹为开火信号,从两千米处开始弹幕徐进!”

        过了半支烟的功夫,迪特里希看了看表,对自己的副官说:“向正前方三千米处发射两颗照明弹!”

        很难想象,一个“狂热者头目”能够如此优雅大方地指挥一场战斗,以至于多年之后罗根仍然清楚地记得这个场面。

        片刻之后,火炮发射的“砰”声从后方传来,一个几乎没有亮光的点以极快的速度斜向上窜了出去。又过了几秒,视线中突然迸发出刺目的光芒,一瞬间,黑暗被驱逐出去,只剩下光明的世界……

        罗根惊讶地看着远处,在炽烈光芒的照耀下,平坦的田野中出现了数量难以估计的土黄色小点。即便不用望远镜,也能够发现这些端着步枪和刺刀的联军步兵正在向蒙克推进,他们的前锋线距离德军前沿阵地不过千余米!

        场面固然壮观,可时光的车轮已经转到了1940年,属于步兵这种伟大而传统兵种的年代早已远去,大炮和机枪成了防御者最有效的武器,以步兵冲击敌方阵地将是每个指挥官的噩梦!

        也就那么一转眼功夫,呼啸而至的炮弹在白昼般通亮的旷野中掀起阵阵火与血的风暴。这一秒,大英帝国耗费巨资训练出来的精锐步兵如杂草般成片倒下;下一刻,每一秒钟,德国人都在胜利的曙光中心花怒放!这一秒,不列颠的青壮年结束了他们青春年华;下一刻,海峡对岸望眼欲穿的妇人们穿上了黑纱……

        德军炮兵们忙碌不已,一线阵地上的步兵们却出奇地平静。这也难怪,不论是两脚架的MG34、普通的毛瑟98K还是MP38,亦或是五十和八十毫米口径的迫击炮,有效射程都在千米之内。不过这并不妨碍战场上继续呈现一边倒的局面:随着炮弹逐渐向纵深覆盖,越来越多的联军步兵放弃了进攻信念而转头逃跑,留在战场上的不是阵亡者、受伤者就是试图趴在地上躲避炮火的“聪明人”。

        还不到5分钟,联军的进攻仓促谢幕,幸存者一直后撤到了视线之外,德军的炮兵也适时地停止了咆哮。

        迪特里希转过头,得意洋洋地对罗根说:“看那些拿着现代化装备的英法军人,战斗力其实也不比非洲土著强嘛!不过……我喜欢这样的战争,比当面痛打那些英法指挥官都爽快!”

        站在德军阵营一方的罗根,此时却无言以对。即便先前经历了残酷的战斗,他这一次还是受到了不小的心灵震撼:胜利有时候来得如此容易?可为什么不能一直胜利下去直到战争的终结呢?

        “看样子他们有半个小时不敢过来了!走,看看我们的炮兵去!”

        也不等罗根说话,这位“狂热者头目”就揽过他略显削瘦的肩膀朝楼下走去。国防军的军官之间可能很少有这样的举动,但迪特里希何许人也?这位没受过多少教育的一战老兵,担任过警察和小胡子的私人司机兼保镖,性格直率又不乏幽默,在众多特立独行的党卫军指挥官中仍然是个性彰显。

        两人穿过已经重新恢复了平静的街道来到靠近镇子北面的炮兵阵地,经过刚才的十多轮炮击,这里温热的空气中弥漫着浓烈的硝烟味道。估计是由于地形限制,火炮并没有排列得横平竖直,每个炮位旁边都散落着不少空炮筒,士兵们正从不远处的卡车上将整箱的新炮弹运往炮位。

        “干得很好啊,佩特!”迪特里希对着一名身材魁梧的党卫军军官表扬道,等他走过来,便介绍说:

        “来,让我介绍一下,这位是我的炮兵指挥官佩特·埃尔霍夫!这位是空军中尉汉斯·罗根,勇敢的伞兵突击者!”

        勇敢的伞兵突击者?罗根有点小小的受宠若惊,自从穿越以来,这还是头一次有人给自己“戴帽子”,重要的是,这个名头既不落于俗套,又不过于张扬,非常适合现阶段自己这个“小角色”。

        “幸会幸会!”炮兵指挥官主动伸出右手,霍,这手掌竟然比罗根的大了整整一号,而且满是硬硬的老茧!

        “你不知道,我和佩特可是将近30年的老战友了!”迪特里希自豪地说,“当年我们在德皇的军队一起当过炮手,还在同一辆AV-7上合作过!”

        炮兵指挥官憨然一笑,“确切的说是25年零3个月!不过,如果刨除我单独在国防军服役的18年,可就只剩下7年时间咯!”

        “哈哈,这18年我们又没断了联系,怎么不算?”迪特里希爽朗地笑了起来。

        罗根很自然地问:“噢?那么说您是从国防【创建和谐家园】过来的?”

        佩特还没答话,迪特里希又抢着说:“嘿嘿,不是转过来,是抢过来!元首警卫旗队刚刚建立的时候可没有多少真正精通军事的人才,佩特在炮兵部队服役了20多年,还在炮兵学院当过教员,这样的宝贝当然是大家都想要的!不过呢,在我这里肯定比在国防军更有发挥空间,汉斯老弟,怎么样,你也考虑考虑?”

        “啊?”对于这个问题,罗根很是意外,就物质而言,将这支头号党卫军部队称为暴发户也不过分:最好的装备、最充沛的补给还有相当大的自由度,可党卫军又富有强烈的政治色彩,说好听一点那是拥有强大精神动力的队伍,说得直白一些,那可就是纳粹的爪牙咯!

      第30章 炮

        面对迪特里希的“烫金请帖”,罗根说不上怦然心动,但也陷入了重重矛盾之中:对于自己而言,哪种道路才是更有利的?

        若是跟着迪特里希,没准很快就能混个营长当当,等到元首警卫旗队规格升级,自己的职务想必也会水涨船高,而且党卫军还拥有不少“特权”,跟德国高层接触的机会肯定要比呆在伞兵部队更多。可这样做的坏处也是明显的,首先从空军“叛逃”肯定会为大多数国防军将领所不齿,当自己还处于中层军官行列时可能还无所谓,但越往上这种阻力越大,回想二战历史,似乎没有哪位党卫军指挥官能够爬到集群指挥官的位置!

        当然,以罗根对一些重要历史事件的“预知”,找条登天捷径也不是没有可能,但他首先得是一个非常精明、非常圆滑、非常狡诈乃至非常邪恶的家伙,扪心自问,罗根除了最后一点比较有潜力之外,前面三个似乎都不太靠谱。

        还是拒绝吧!罗根心想,毕竟大多数德国人尤其是德国军人还是认可国防军这一“纯正血统”,从长远来看,继续留在伞兵部队将是利大于弊的。不过,面对迪特里希这样一个性格化的强人,随便拒绝可能找来不好的后果。罗根想了想,笑着说:

        “呃……这么说来,您的部队也打算组建一支伞兵连了?那样的话,我和我的士兵都是非常乐意为您效劳的!”

        迪特里希正正地盯着罗根,似乎想从这张年轻的面孔上找到话语背后的含义,气氛有那么点尴尬,倒是一旁的佩特笑着说:“哈,那还得配一群‘容克大婶’才行啊!”

        迪特里希也笑了,这个表情也让罗根稍稍地松了一口气。

        “我没有看错人,汉斯老弟,真羡慕斯图登特将军有你这么一位聪明的指挥官!还是那句话,以后只要有帮得上忙的,尽管开口!”

        “呵呵,难怪前几个月占星师说我会遇到贵人,那一定是您没错了!”罗根搬出了他故弄玄虚的老招数。

        迪特里希看来对所谓的占星术并不感兴趣,似乎为了掩饰自己的失望,他转身看了看忙碌的炮兵们,问佩特:“我们还剩多少弹药?”

        私交归私交,工作归工作,身材魁梧的炮兵指挥官很认真地回答说:“75毫米炮是1.5个弹药基数,150毫米炮是1个基数!”

        “能撑到明天中午么?”迪特里希所说的这个时限比军部给他的多了整整一天。

        凡事给自己留点余地还是好的,罗根心想。

        这位年纪和迪特里希差不多的炮兵指挥官说:“如果只是像刚才那样的进攻,尽量节约弹药的话,维持一天半还是可以的!不过……我担心敌人会从东西两面夹击,就算不同时进攻,炮弹的消耗速度也要加快一倍!”

        迪特里希低头思考着,罗根趁机扫视了一圈这处炮兵阵地。光线很暗,但从堑壕式的炮位来看,部署在这里的火炮有将近20门。实际上,由于射程较远的105毫米榴弹炮用来轰击敦刻尔克,刚才的炮击仅仅投入了射程较近的75毫米口径IG-18型和150毫米口径IG-33型步兵炮。按照国防军的标准,团属炮兵连装备这种75毫米炮6门、150毫米炮2门,但元首警卫旗队不仅在人员上超过了一般的国防军装甲团,武器配置也堪称豪华——当然,战场上并非火炮越多越好,后勤可是一件令各交战国十分头疼的事情:或许只有机械化程度达到变态级别的老美能够扛得住!

        这些大炮并没什么特别的,更多吸引罗根目光的反而是这里的炮兵阵地:所谓堑壕式炮位,就是像挖步兵堑壕一样在平地上挖掘出可供火炮容身的大坑,当这些大炮的炮管以近乎45度角仰起时,看上去就像是一只只蹲在坑里的大青蛙,而炮手和弹药也都储存在这些相互间用战壕连结的大坑之中。

        “很难想象,这一切都是在短短9个小时内完成的!”罗根将赞叹送给了佩特,这群党卫军炮兵的指挥官。即便以一个门外汉的角度,设置这种阵地的工程量也是相当庞大的!

        佩特讪讪地笑了,“没什么,其实也就花了那么几个小时!”

        这时候,迪特里希出来解释道:“汉斯老弟,这你就不知道了,佩特以前在国防军的时候就是个怪才,他总能够想出一些匪夷所思的办法,让那些老朽的军官们目瞪口呆!你看这里的阵地,百分之七十都是炸出来的!”

        “啊?炸出来的?”这大大出乎了罗根的医疗。

        迪特里希说:“没错,在地上挖个小坑,连续两次爆破就能制造出这样的圆形炮位,战壕也是一样的道理。等到主体完成了,士兵们只需要稍稍修饰一下,再把大炮安置进去就没问题了!”

        “噢?”罗根仔细一看,难怪之前就觉得这些阵地有些奇怪,按说人工挖掘的战壕边上都会堆积起泥土,但这里所有的炮位和战壕边沿都只有很矮的土堆。

        迪特里希很是自豪地说:“3个小时内完成,这绝不是那些国防军炮兵能够达到的速度!”

        罗根认真看了看站在一旁笑而不语的佩特,看不出来,这个拥有标准德国面孔和魁梧身材的家伙,竟然是个头脑灵活、敢于创新的人才哇!

        三个人正谈着,远处突然传来了熟悉的汽笛声,包括罗根在内,每个人顿时脸色大惊。在更多的炮弹落下之前,他们飞快地跑进了位于炮兵阵地旁的临时观测指挥所,而这个原本供一名指挥员、一名通讯员何两名观测员容身的有限空间里,一下子挤进来足足7个人,俨然变成了一听沙丁鱼罐头——尽管木架上面只是用土堆砌了一米多厚的顶,但它依然是这附近最可靠的掩体!

        在接二连三的爆炸声中,持续了近半个小时的虚伪平静终于被撕成了碎片。这次发威的是对面的联军炮兵,他们的炮火相当精准地覆盖了德军外围阵地,少部分打到了镇子里面,而德军的炮兵阵地也没能逃过对手的“关照”,但只要炮弹不是刚好落进炮位或是引爆弹药,里面的大炮和置身于堑壕中的炮手就不会有太大的危险。至于装满弹药的卡车,早在敌人发起炮击的时候就以最快的速度溜到更安全的地方去了!

      第31章 不谋而合

        “小口径速射炮!连25磅的榴弹炮都没有?全是英军么!还是法国人也有一部分?”

        听着外面的轰响声,佩特独自呢喃着,不过离他很近的迪特里希和罗根都没能听见这话语的内容。

        挤在不断颤动的“沙丁鱼罐头”里,罗根有种胸闷气短的感觉,尤其是爆炸产生的硝烟弥漫过来,禁不住又咳嗽起来,他忽然想到:莫非这汉斯·罗根原本有气管炎或者肺病之类的毛病?还是呼吸器官生来就比较敏感?

        敌人的炮火仍在持续,突然间,一个头戴钢盔的家伙以70码的速度冲了进来,差点没把另外一边的人给挤了出去!

        “报……报告……西面发现……发现……”此人一身党卫军作战服,上气不接下气。

        “发现什么?”吵杂的环境中,迪特里希不得不吼着问。

        “敌人!应该是……法国人!大量的……”

        “嗯?法国佬?”迪特里希不慌不忙地说,“那群蠢驴又来送死了?叫扬克尔好好修理他们!”

        连喘几口粗气,这家伙终于能说完整的短句了:“法军这次出动了坦克!雷诺-17和索摩尔-35!总共有大约30辆!”

        “30辆?他们从哪搞来这么多垃圾坦克?”迪特里希看样子是好奇而非惊讶:经过色当、拉昂以及在比利时的战斗,法军成建制的装甲部队已经基本不复存在,大量坦克被沿途遗弃,以至于越靠近敦刻尔克,越难以见到法兰西钢铁战车的踪影!

        “不知道,但它们确实是在向我们的阵地推进,还有超过3000名法国步兵!恐怕……扬克尔的部队难以独立支撑!”

        听了这名军官的报告,迪特里希脸上终于不那么无所谓了。外面依旧炮声隆隆,他果断地说:“走,到阵地上看看去!”

        “外面危险啊……”佩特这话还没说完,“狂热者头目”就已经毫无畏惧地冲了出去。

        罗根也没多想,紧跟着离开了这个并不坚固的“土罐头”。

        黎明前的世界本该是在沉沉的黑暗中酣睡,现在却被一阵一阵火红的光亮所唤醒,空气中依然弥漫着浓烈而刺鼻的硝烟味道,罗根不仅是鼻腔,就连咽喉也在隐隐发痒。不大的镇子连同周边部署了3000多名德军,但现在除了迪特里希和他的军官,石子路上看不到一个人影!

        咻……轰!

        呼啸而来的炮弹击中了一栋尖顶的石头房子,距离罗根他们也就20多米。这位初涉战阵的空军中尉惊讶地看着石块、木条连同各种各样的碎片一股脑儿升空,紧接着又纷纷扬扬地落下,场景真是壮观!

        在这个节骨眼上,罗根突然被人从后面猛地推了一把,踉跄着差点摔倒,还没来得及多想,衣领又被一只有力的大手给拽了一下,只听到嗤啦一声,肯定是布料被撕裂了。经过这么连续两次,罗根彻彻底底地摔倒在地上,还笨拙难堪地滚了两圈。

        “悠着点,勇敢的伞兵突击者!你的脑袋难道不怕石头砸么?”

        旁边这家伙也因为惯性而摔坐在地上,罗根抬头一看,原来是佩特。

        落下的碎块打在地面和屋顶上发出噼里啪啦的响声,要是真砸在脑袋上,指不定又得缝针了!

        “呼……谢谢您!”罗根揉着生疼的手肘坐了起来。

        佩特好心教训道:“别客气!下次碰到这种情况可别【创建和谐家园】了!”

        被人看破了心思,罗根有些汗颜:战场经验果然不是看看电影就能获得的,新兵的阵亡率之所以要比老兵高很多,估计就是在面对危险的时候不能够正确应对。自己这菜鸟先前也得亏了史蒂芬伯格关照,不然现在是不是躺在病床上一动不能动还很难说!

        见这位“勇敢的伞兵突击者”有些走神,佩特拍拍他的手臂说:“怎么样?还能支撑吗?”

        “没问题!”罗根赶紧从地上爬起来,敌人的炮火仍未平息,这街上终究不是长呆之地!

        两人猫着腰飞快地穿过镇子来到朝北而筑的阵地,和另外三面一样,这一侧的防御工事也是在联军先前挖设战壕的基础上构建的,目前有铁丝网、战壕以及反坦克炮位。镇子四面防线相互连接,将蒙克置于一个环形的防御整体之内——在英国远征军司令部的作战地图上,这里和敦刻尔克外围的另外3座小镇是最后防线的支撑点,原本应该用来抵御德军强大的攻势,如今却成了德国党卫军为自己正名的舞台!

        迪特里希已经早一步抵达,此时正和一个身材高大的光头军官商量着什么。其实罗根早已注意到,这党卫军中的官兵有几个共同的特点:那就是身材普遍高大、面貌普遍英俊、年龄普遍较轻。

        罗根跟着佩特走了过去,恰好听到他们提及“IV号坦克”。

        “要这么快调动机动部队?”佩特一上去就插话到。

        看到自己的老战友,迪特里希似乎一点都不意外,他说:“我们的步兵炮对付不了法国人的索摩尔-35型坦克,现在也只有IV号坦克的火炮能够阻挡它们吧!”

        旁边这位光头指挥官,罗根看着竟像是90年德国一位同名的主力前锋,他说:“我们的雷区很薄弱,而且在敌人前一次进攻就消耗得差不多了!”

        罗根正想提起已经划归自己临时指挥的88毫米高炮,却听到佩特说:“那未必!我觉得IV号坦克留作反击时用效果更好,至于这些索摩尔-35,倒可以试试另一个办法!”

        “什么办法?”迪特里希问。

        佩特一字一顿地说:“高射炮!”

        “高射炮?”迪特里希不禁多看了一眼站在旁边的罗根。

        “是的,88毫米高射炮!”佩特继续说道,“虽然我不知道罗根中尉之前要走它们的指挥权是出于什么目的,但我刚刚突然想到了发生在西班牙战场上的几次战例:我们的秃鹰军团曾用这种高炮击毁过对手的坦克,据说效果非常好!”

        紧接着,佩特转向罗根,“中尉,能暂时将它们借我一用吗?”

        罗根再次汗了一个,没想到这位炮兵指挥官也晓得88毫米炮的“妙用”,刚开始还以为他也是被穿越来的家伙灵魂附体呢!原来这88毫米炮打坦克还并非隆美尔首创,若不是有阿拉斯之战在前,眼前这个党卫军的炮兵指挥官没准也会因为这种战术而一战成名呢?

        “呵呵,既然我们是出于同一个目的,那么……我现在就将它们的指挥权正式交还给您吧!”罗根顺水推舟地说。

        “噢?你们……都打算拿高射炮来打坦克?”迪特里希惊讶地看着眼前这两个身材、年龄以及经历都相差不少的家伙。

        “没错!”这一次,两人异口同声地答道,然后,相视一笑。

      第32章 嘿,战场开罐器

        两枚照明弹同时绽放光芒,宛若天空中出现了两颗白色的太阳,让田野中的物体无所遁形。视线中,拥有庞大车体和秀气炮塔的法军索摩尔-35型坦克犹如灭绝的恐龙般不成比例——法国设计师乐于制造出独树一帜的武器,用后世的话来说便叫做“非主流”。

        出现在德军阵地前方的另一种坦克,炮塔和车体同样不成比例,而且浑身上下布满了圆形铆钉,这就是自1917年量产以来堪称“国际军售常青树”的FT-17轻型坦克。一战结束后的二十余年间,它的身影几乎遍布各大洲,参加了苏俄内战、法军镇压摩洛哥部落起义、西班牙内战等等知名或者不知名的战争。当德军的装甲镰铲扫向西线时,“欧洲第一陆军强国”仍装备有多达1560辆这种早已落伍的坦克!

  • 第1页
  • 上一页
  • 下一页
    技术支持:近思之  所有书籍
    北京时间:2025/10/08 08:12:07