LOGO
首页 小说列表 排行榜 搜索

    《帝国雄心》-第139页

  • 第1页
  • 上一页
  • 下一页

    温馨提醒:系统正在全面升级。您可以访问最新站点。谢谢!

        尽管总统是这个国家名义上的最高首脑,但里提对于曼纳海姆的强烈反应还是有些惬意的,他故意扭过头不与这个对芬兰军队有着绝对控制权、并且在20年前就差点当上芬兰总统的人对视。

        “芬兰是个很小的国家,也是个很年轻的国家,我们也许不应该一味看到敌人的强大而忽略自己的潜力!再者,我们应该学会利用自己的优势去为自己赢得利益!”

        “这简直是太疯狂了,太疯狂了!芬兰现在的状况根本经不起一场战争!”曼纳海姆愤愤然地跟在这个干瘦的小老头后面。

        “这我知道,知道!”里提嘟囔着,“任何战争都是非常冒险的行为,4年以前,德国还是个受战败条约肢解的国家,但他们在一系列冒险中获得了巨大的成功,如今的德国疆土面积比那时候扩大了多少倍?有时候在梦中,我见到芬兰拥有整个芬兰湾北岸!”

        “那原本就不是属于我们的土地!”曼纳海姆极其严肃地提醒道,“而且……别把德国人想的太简单了!他们只是一心想要开辟北方战线,以减小他们在东欧的压力,一旦战事不利,他们随时可以抛弃我们!”

        “我知道,知道!”里提终于在窗前停住了脚步,从这总统府的二楼能够看到港口的航道,尽管芬兰还没有卷入战争,但由于苏德双方在整个波罗的海水域部署了惊人的水雷,芬兰的渔业和海上运输受到了极大的影响,原本就颇为虚弱的经济也从1940年后半年的虚假复兴中露出了原型。

        “俄国人可不像我们想象的那样好糊弄!胁迫?哼!局外人当然不用担负局内人的烦恼!”曼纳海姆双手叉腰,大概还在为德国人糊弄里提这样一位时而聪明、时而糊涂的老人家而感到恼火。

        虽然不尽然是理亏,但气场上处于绝对弱势的里提还是有意沉默了几分钟,等到曼纳海姆的情绪也平复下来了,他温吞地说道:“这场战争到明年也许就结束了,十年甚至二十年之内,我们都不会再有如今这样的机会……更重要的是,我觉得芬兰百年之内都不会再出您这样能征善战的英雄人物了!”

        玻璃的反光面,曼纳海姆瞪着眼睛,嘴唇动了动,最终却没有再说什么。

        于是,芬兰政要和原本将要启程离开的德国代表团又回到了谈判桌旁。

        “今天所谈一切必须建立在芬兰保持独立自主的前提下!”一开场,曼纳海姆就大义凛然地宣布了谈判的基调。

        罗根不失时机地拍胸脯道:“当然,不论在任何情况下,我们都会竭尽全力保证芬兰在领土和国格上的独立自主,并且给予我们的芬兰战友同盟者的绝对待遇!”

        战友和同盟者看起来像是一个概念,实际上却是有本质区别的——所谓战友,只是对共同敌人作战,而两者之间并没有结成紧密相联的同盟关系;若是成为盟友的话,一旦参战便要担负起相应的义务。

        罗根的这句话并非信口开河,在来到芬兰之前,他已经从德国的新首脑和军事决策机构得到了授权:只要能够让芬兰参与对苏作战,任何代价都是可以接受的。

        作为芬兰军队的总参谋长,海因里希斯中将把芬兰方面的条件摆上了台面:

        “我们需要至少一个月的时间进行动员,而且是秘密动员!在此期间,进驻芬兰的德军战机必须使用芬兰空军的涂装,军官和士兵必须穿芬兰军服;我们需要至少四套完整的雷达设备来改善防空效率;参战之后,德国必须保证在油料、弹药和食品方面每个月都有充足的供应!”

        这些条件听起来像是在扭捏作态,但它终究是以国家和民族的命运押宝于一场前途未定的战争所换来的,芬兰人听了既欣喜又不免忧虑,有远见的德国人听了也不会觉得过份。

        为了鼓舞这些心怀忐忑的芬兰人,罗根乐观地告诉他们:“考虑到挪威北部的交通条件,在夺取摩尔曼斯克并修复周边铁路设施之前,我们的主要供应将通过波罗的海航线进行运输——各位可以放心,以德国海军的实力,开辟一条安全的航线并非难事。至于以波罗的海国家为基地的苏军舰艇和飞机……当前我们正在酝酿一场强有力的反击,北方战线的开辟将极大地牵制苏军兵力,只要我们顺利地攻占了波罗的海沿海三国以及列宁格勒周边区域,整个波罗的海将不再有苏联海军存在!”

        “罗根元帅,这就涉及到我所提出的第二个前提!”曼纳海姆高声用德语说道:“在夺回芬兰去年所失去的土地之后,我们的军队将停止推进,更不会染指列宁格勒!也就是说,德国军队可以将芬兰作为进攻出发阵地和后勤补给基地,但不要妄图得到一名芬兰士兵的直接支援!”

        此言一出,会议室里的气氛顿时变得十分尴尬——熟悉历史的人自然不会对曼纳海姆的要求感到陌生,可罗根画不出历史原轨的细节内容。所幸的是,只要以专业的军事眼光研究苏联广袤的国土,便会发现列宁格勒与莫斯科几乎处于同等战略位置,而这个国家真正的动力来源,却又是已经迁到乌拉尔山去的大乌拉尔工业区!

        “我们尊重芬兰战友的选择,但我想芬兰人民不会拒绝一座像摩尔曼斯克那样得天独厚的北方不冻港!”罗根微笑着说,“站在单纯的经济角度,这座港口将会让整个芬兰北方变得生机勃勃!”

        和一些双眼放光的芬兰军政官员相比,曼纳海姆是非常沉得住气的那种,但他此时的沉默恰恰是一种认可。

        罗根继续规划着下一步的部署:“基于我们在苏格兰高地的军事行动已经临近尾声,以5个山地师为先遣的作战部队将在芬兰参战之前抵达,我们非常愿意将他们交给英勇睿智的曼纳海姆元帅全权指挥!”

        得到5个师却要接受德军最高军事决策机构的指挥,曼纳海姆并不上当,他决然说:“芬兰军队将作为独立的军事力量作战,这一点从前、现在、今后都不会改变!”

        虽然没有得到最理想的条件,但罗根还是以充满敬意的目光看着这位性格鲜明的芬兰元帅——选择他当战友显然比站在对立面要好得多。

        “既然如此……我们可以建立一个用于协调陆上作战行动的军事机构!”罗根退一步说,“但由于空战的特殊性,我们仍希望由一名德国将军来指挥双方的航空部队!”

        “芬兰的战斗机只负责保卫芬兰的领空,至于轰炸机……”曼纳海姆苦笑一声,“想必德国空军也不会指望老旧的飞机深入苏联领空吧!”

        “这点我可以保证!”罗根干脆利落地答道。

        “海军方面,芬兰的炮艇只适合在近海活动,我想也没有必要归由一名德国将军统一指挥吧?”曼纳海姆抢先摆了一道。

        罗根淡定地拍板道:“可以接受!”

        “此外,相信德国工厂有能力在一个月内赶制出4个半师所需要的芬兰军服,我们的库存只能够供半个师换装!”曼纳海姆又是一声苦笑。

        罗根自然不会给芬兰人反悔的理由,他稍作考虑便将所有的条件答应下来。曼纳海姆元帅虽然心有不甘,但在这种局面之下,他也实在找不出可以挑剔的,便默许了里提总统最后做出的决定。

        接下来,德国和芬兰的军政代表们展现出了极高的工作效率,双方只花费了一天半的时间就在全部细节上达成了一致。根据初略估计,德国将为这个北欧小国的参战挪出原本可以支持一个集团军作战的资源,但站在战略高度,一个芬兰的意义显然远远超过一个普通的德国集团军。

        签字画押之后,罗根微笑着向曼纳海姆伸出手:

        “我一直坚信德国和芬兰之间的共同战略利益会促成这次合作,从今往后,希望我们能够像盟友一般亲密无间,早日迎来胜利的和平!”

        曼纳海姆悻悻地伸出右手,“但愿我们选择的是一条通向胜利的道路!”

        “那是当然的!”罗根信心满怀地说道。

      第53章 瓦解

        “从目前的情况来看,我们是指望不上俄国人那边了,他们接连几次大的战役都没能够打破德军战线!可我们自己的局面……再这样维持下去就非常非常危险了!必须想个办法!”

        说话的是个穿着英国正统陆军制服的上校,他看起来年近五旬,脸型削瘦,有着棕褐色的眼眸和高挺的鼻梁,双手用拇指卡在腰际的武装带上,说话不够大声,表情也不够自信。

        在这盛夏时节,屋子里唯一的窗户却挂上了厚重的窗帘,十几个成年汉子聚拢在一起,有的坐在方桌旁,有的倚墙而立,桌上点着两根蜡烛,空气中弥漫着几种烟草混杂的奇怪味道,却也掩盖不住人们身上浓浓的汗味。

        一个坐在桌旁的四方脸男子说:“就算我们集中兵力趁夜打下一两座德军关卡,且不说我们所要付出的伤亡,那几十个德国兵以及关卡里储存的少许物资对扭转局面根本起不到什么作用,反而会引来大批德国佬!”

        另一名面目粗犷却穿着平民服装的中年男人说:“话虽如此,可我还是觉得应该尝试一下,总不能让我们的人一直躲在山洞里吧?”

        一个倚靠着墙、穿未佩戴军衔标识的军装者说:“算下来,攻下一座德军关卡至少需要200名士兵和两三门炮,如此规模的部队集结起来……还得小心那些已经投靠德国人的软骨头!再说了,一旦动用火炮,撤退的时候就很麻烦了!这样算来,我们还是沿途伏击那些运输弹药物资的德国卡车吧!”

        四方脸一捶桌子,“见鬼,我已经厌倦了这种偷偷摸摸的日子,真想光明正大地和德国人干上一仗!真是太憋闷了!”

        “约翰,我们在座的每一个人都有着和你一样的心情,但是抱怨解决不了问题!”陆军上校摊开手说,“目前我所知的唯一好消息,就是加拿大的兵工厂已经紧急仿制了一批类似于德国‘铁拳’的反坦克发射器,据说这批重要物资将通过潜艇运输……幸运的话,我们很快就能够拿着这种武器去对付德国人的关卡和装甲车了!”

        “反正德国人也没有足够的兵力清扫苏格兰高地的每一个角落,我们就继续熬着呗!”穿着平民服装的中年男人悻悻地说。

        四方脸端起面前的杯子,像是喝酒般将杯中的凉水一饮而尽,抹抹嘴巴:“熬到我们把树皮啃光!”

        陆军上校轻叹了口气,说道:“在外部环境出现有利于我们的局面之前,我个人建议……我们接下来把精力放在鼓励士兵、安抚平民上,尤其是要加强和各个村庄、居住点的联络,让大家坚信这场正义的战争会最终走向胜利,同时让他们警惕周围潜在的软骨头,一旦发现可疑情况,要立即向我们报告!”

        就在这时候,外面突然传来了隐约一声枪响,屋子里的每一个人顿时变得异常紧张,片刻之后,一个拎着步枪、穿平民服装的年轻男子冲了进来,焦急却又不敢大声喧哗地说:“德国人!伞兵!”

        “真见鬼!”陆军上校哀叹一声,“大家快撤!”

        人们拔出各自的武器鱼贯而出,只一会儿功夫,屋子里便只剩下那种古怪难闻的气味。外面的枪声从稀疏到激烈也只是一转眼的功夫,细细辨认,好像四面八方都在交火,隐约间还能够听到操着英语的喊叫。李·恩菲尔德步枪的射击依然是那样的干脆,汤姆森冲锋枪在林间不合时宜地发出打字机般单调沉重的声音,还有左【创建和谐家园】或是其他一些型号不明的【创建和谐家园】在努力和命运抗争,但这些声音很快就被越来越近的“索索索”与“哒哒哒”所压制——前者是随同德军横扫欧洲并作为德国大兵象征的MP38/40冲锋枪,近距离战斗中拥有在这个时代无与伦比的简便操作和稳定性,后者则来源于一种全新的“伞兵步枪”,曾在战斗中缴获这种枪械的英军官兵无不对它的综合性能赞不绝口,而且这种使用德军7.92毫米标准子弹的枪械在苏格兰高地是不缺乏弹药补给的,就目前的情况来看,它唯一的缺憾是稳定性和可靠性不足,一些并不十分恶劣的环境因素都可能造成它的损坏!

        不到十分钟,一群戴着平沿头盔、穿着灰白迷彩作战服的壮汉冲进这栋孤立在林间、像是狩猎者短期居住用的简陋木屋,确定屋内已经空无一人之后,只留下一名军官和四名士兵,其余人便继续循着枪声追去。

        只见这名军官皱了皱鼻子,似乎对房间里的气味很是不满,却没有让手下贸然打开窗户,而是命令道:“看看有没有暗格、地道之类!”

        揣着手电筒的士兵开始在屋子里到处翻查、敲碰,军官将【创建和谐家园】揣进枪套,兀自摘下外部套了网绳的头盔搁在桌上,脱去白色的防滑手套,顺手理了理已经被汗水浸湿的棕褐色头发,发式旋即恢复了德国男士们颇为青睐的二八分。紧接着,他松开领口的第一粒纽扣,汗水同样已经浸湿了作战服里面的衬衫。

        “没有任何发现,长官!”一名士兵操着德语报告说。

        须臾,另一名士兵也报告道:“除了一些吃剩的食物,这里也没有发现!”

        “看来这里只是他们用来临时碰头的据点!”军官从口袋里掏出香烟,小心翼翼地划燃一根火柴,双手捧着送到嘴边,一股浓烈而熟悉的烟草味道顿时弥漫开来。

        仍在燃烧的火柴头靠近蜡烛,火光微微跳跃,房间里的光线顿时明亮了一些。

        外面的枪声渐渐远去了,军官一根烟刚刚抽完,一名拎着【创建和谐家园】、身上同样装束的壮汉便大跨步走进来,“上尉,在林子里抓到一个受伤的,好像是个小头目!”

        “喔,带进来审问!”军官不慌不忙地捡了张凳子坐下,双脚舒服地架起放在另一张凳子上,紧凑的伞兵靴沾了不少泥污,但干净的那部分仍然是锃亮锃亮的。

        须臾,一个捂着手臂的男人被押了进来,他面色发白,表情颓丧,身上穿着一身土黄色的制服,但没有佩戴领章和肩章,手臂上的兵种徽标也被摘了去,看上去就像是一名已经离开军队的退伍老兵。

        军官冷冷地瞟了眼他那张毫无生气的脸,那条浅浅的血痕应该是被枝条刮伤,鲜血浸湿了大半条袖子,但伤势看起来并不十分严重。

        “叫什么名字?什么职务?”

        这一口流利的英语,让被俘者失意地抬起头来,他的目光扫过那棕褐色的头发和年轻坚毅的面孔,停留在胸前那只展翅翱翔的鹰上,而黑暗中的臂膀应该还绣着一个降落伞的标志——鹰从天降,如此情形对坚守在苏格兰高地的英国抵抗政府军民来说已经是司空见惯的事情了。两个完整而精锐的德国空降师,除了那些驻守在重要城镇和机场的,剩下的人可以组成至少50支空降突击分队,以飞机为运输工具,他们从出发到降落往往只需要半个小时甚至更短的时间,这样的效率已经大大打破了常规,亦令英国人事先制定的游击战术遭到了极大的挑战。

        犹豫了片刻,这名被俘者还是开口道:“波特尔·乔森,原属大英帝国国王切斯郡团,中尉军衔,现在没有任何职务!”

        “乔森先生,你应该还有家人吧……有妻子和孩子?”德国军官的这种口气和善得像是熟人之间的闲聊,却又透着一股子冷意。

        “是的,她们现在都在加拿大!”被俘者语气中能够找寻到一丝虚弱的得意。

        “噢,不错!加拿大……和我们隔着一个大西洋呢!乔森先生……我猜想你的妻子今年应该只有30岁左右吧!或许你也曾考虑过,如果你作为平民抵抗者被就地枪决,或是在德国战俘营里呆上十年二十年,你的妻子会过着什么样的生活……她可能会因为孤独,或是迫于生计,亦或是其他什么原因跟别的男人上床,也许还不止一个,这想想就让人觉得尊严无存!噢,还有你的女儿,多年后她或许会忘记自己的父亲长什么样子,这该是多么令人伤心的事情啊!”这名德国军官依然是那副不急不躁的口吻,像是在扯无关正事的题外话,却让对面的被俘者绷紧了面部肌肉、怒目冷视。

        “我知道你并不畏惧死亡,更不害怕皮鞭和烙铁,但遵照占领军司令部的指示,我还是要向你转达一个建议:如果你愿意跟我们合作,几个月后你就将坐上从葡萄牙前往北美的客轮!”德国军官掏出一根烟丢在桌上,“不必急着回答我,你有一根烟的时间!”

        被俘者眼中原本是充满决绝之色的,但这个时候他似乎已经失去了说“不”的勇气。片刻的犹豫之后,他竟然从桌上拾起了那支烟,凑在蜡烛上点着,深深地吸了一口。

        外面的枪声几乎已经完全平息了,偶尔的声响听起来更像是德国人在处决那些奄奄一息的抵抗者。

        烟抽了一半,被俘者突然问:“我凭什么相信你们?”

        德国军官把脚从凳子上放了下来,单手朝上:“我以国防军之名起誓,刚刚所列的条件皆是由占领军司令部所发布的命令。只要德国和英国之间结束战争状态,不论德国还在与其他国家作战,都将释放与我们合作的英国战俘!”

        剩下半根烟都抽完了,被俘者深深地叹了口气,“我只能告诉你们我所知道的!”

        “当然,当然!”德国军官将和善的微笑挂在脸上,同时对他的手下说:“哈尔,给乔森先生包扎伤口!佩特尔,让所有人打扫完战场后到这里集结,我们接下来还有新的任务呢!”

      第54章 迷失的前路

        夜深了,在苏格兰高地西北的查恩巴恩湖深处,大片近水而生的灌木丛后面藏着一双双期盼而焦急的眼睛。在这乌云蔽月的夜晚,不论高空巡弋的飞艇还是中低空掠过的飞机都难以发挥侦察效用,如此时机,在整个7月份也只有为数不多的几天。

        一阵轻微的突突声伴随着哗哗的水响从外海方向的湖面传来,人们摒住了呼吸,黑暗中出现了闪动的光点,微弱但有规律可循。这时候,只见一个黑影从灌木丛中站了起来,用手中的电筒向湖面发出同样有节奏的光信号。

        无声的接应最终引来了一艘游艇模样的船只,它周身刷着深灰色的漆,似乎是为隐蔽航行所为,驾驶舱上部只有短短一小截桅杆天线,前甲板上装有一门和民用船型极不匹配的单装机关炮——虽然连普通的德国巡逻艇都不能对付,至少在碰到敌机袭击时不会完全束手无策!

        没有栈桥,没【创建和谐家园】头,这排水量约有百余吨的大游艇无法完全靠岸,只是在离岸十数米外远远停住。从灌木丛中起身的数十黑影迅速淌水而去,到那船边时,他们的胸口已然没于水中。甲板上的人将整箱整袋的物品放下,水中的人各扛一样或是两人合作,搬着这些颇为沉重的物件奋力往岸上走,而灌木丛中还站着许多人,有高有矮,最矮的那些一看就是孩童的身形,他们静静站在那里,既不敢贸然向前,又唯恐离开时落于人后。

        在那些黑影的不懈努力下,游艇运来的物品一个小时后就已经基本运上了岸。一个男人朝灌木丛招了招手,那些高高矮矮的人便相互搀扶着向船只走去,中途不断有人摔倒,却没有人哭喊,水越来越深,那些孩童不得不由大人抱着、背着或是骑在肩膀上,等这只足有百人的队伍浩浩荡荡地来到船边,甲板上的人才放下几根软绳梯,但对于没有过航海经验的人来说,借助这种工具攀爬是异常艰难,船上的人有时干脆像拎行李一样把相对瘦小的人从水里拎上甲板。如此折腾了约有一刻钟时间,涉水而来的人才都上了船,这时候不仅内部船舱,就连船头船尾都坐满了人——甚至没有多余的空间供那些年老体弱者躺着。

        在一阵沉闷的突突声中,游艇朝着远离湖岸的方向缓慢驶去,这片湖直接和外海相连,绕过刘易斯岛北端便进入了大西洋海域。刚刚登船的这些人虽然身上还是湿漉漉的,海风一吹不免泛起寒意,但许多人脸上莫不浮现出逃出生天的解脱感。然而,此行向西北方需400多海里才能抵达英国抵抗政府军控制下的冰岛,这中途还得远远绕过已经被德军占领的法罗群岛,漫长的旅程仍充满了艰险!

        狭长的查恩巴恩湖就有十几海里的航程,考虑到全速航行时的发动机噪音可能惊扰了附近的德国巡逻艇,这游艇仅以缓慢的航速沿着南岸行驶,所幸中途并未遭遇意外。两个小时后,它驶入了辽阔的海面,突突的发动机声霍然变得清晰起来,船首激起的水浪开始跃上甲板,呼呼而来的海风不多会儿便将好几顶帽子吹落海中,转眼便消失在黑暗深处没了踪迹。

        “嗯,这游艇大概是经过改装的,我们现在的航速少说也有25节,普通的德国巡逻船根本赶不上我们!别担心!我们马上就能住上暖和的房子、吃上香喷喷的食物了!”

        船甲板上,一位左臂只剩小半截、断口缠着厚厚绷带的中年男子用和蔼的语调安慰着身旁的男孩。这孩童看起来大概有6、7岁,有着一头略微偏褐的金发,模样很是可爱。他紧紧依偎在中年人身旁,目光似乎是因为恐惧而空洞失神,苍白的脸色大概源于营养缺乏,与中年人那种失血造成的白一样的令人忧心。

        一名坐在甲板机关炮位上的水手穿着英国皇家海军的制服,帽子上的飘带随风飘拂,他善意地看着这对父子,目光落到中年人只有拳头长短的左臂根时,脸上又自然而然地浮现出一种敬意。

        天,渐渐亮了。海面上的日出美丽而壮观,这景象吸引了人们的一些注意力,有几个人从拥挤而摇晃的甲板上站了起来,他们面朝东方极目远眺,仿佛看到了明天的美好情景。

        刘易斯岛早已被这艘快船抛在了后头,若是保持这样的航速,再有七、八个小时就能够抵达冰岛港口了。可是突然间,呆在驾驶舱上部的老水手声嘶力竭地喊道:“南面发现船只!”

        一名穿着皇家海军准尉制服的年轻人从驾驶舱推门而出,他举起挂在脖子上的【创建和谐家园】望远镜看了看,面色严峻地朝舱门里面喊道:“全速行驶!”

        甲板上的人群已经陷入了慌乱,只是身在船上,他们无处可去,只能眼巴巴地望着船员们,希望这些曾经带给他们荣耀和希望的人能够拯救自己的命运。

        突突的发动机变得愈发沉重,但这一次游艇加速并不明显——虽然有动力强劲的柴油发动机,可普通民用船舶并不适合长时间的高速疾行,何况百余吨的船体在浩瀚大洋上也难以获得足够的平衡。

        随着海风的愈发狂啸,船体果然剧烈颠簸起来,海军准尉一手紧抓栏杆,焦急地喊道:“大家坐稳了,抓紧身边的绳索!”

        游艇前甲板平整而光滑,所以船员们在这里铺了结网的粗绳,不用这位年轻的船长招呼,人们就已经像是抓住救命稻草一般紧紧抓着绳索,唯独断臂的中年人单手紧紧揽着怀中的小男孩,只是以脚用力勾住绳网。

        “到这来吧!”

        一脸青涩的炮手主动向中年男人伸出手,试图让他坐到这机关炮旁更为安全的位置上来,然而炮弹划过的声音破空袭来,瞬间在海面上掀起一团惨白的浪花。虽说人们留在苏格兰高地的这几个月没少经历德军的轰炸和炮击,但甲板上依然尖叫声一片,女人们尤其显得惊恐,而断臂的中年男人抱着小男孩侧身而卧,想要移动显然是难上加难了!

        炮手无奈,回身和同伴一起转动机关炮——敌人的舰炮显然更为强劲,肉眼看来他们的舰艇仍是海际的灰黑色小点,距离缩短一半也超出了机关炮的射程!

        “该死,它的速度很快!”

        站在驾驶舱门旁的海军准尉依然在向左舷后方张望,望远镜中隐约可见那艘舰船的正面轮廓,船首激起的水浪像是两片醒目的白花,这正是舰艇高速航行的景象!

        “长官,是德国的驱逐舰么?”负责嘹望的水兵从驾驶舱上部探出他那张布满皱纹的老脸,“它们速度虽然很快,但性能不太可靠,全速跑上几个小时就得熄火!”

        游艇的横向摇摆使得望远镜观察变得十分艰难,年轻的海军准尉瞧了好一会儿,摇头道:“不,从轮廓以及刚才那炮来看……我们碰上的应该是一艘德国鱼雷艇!”

  • 第1页
  • 上一页
  • 下一页
    技术支持:近思之  所有书籍
    北京时间:2025/11/10 22:43:50