LOGO
首页 小说列表 排行榜 搜索

    《帝国重器》-第19页

  • 第1页
  • 上一页
  • 下一页

    温馨提醒:系统正在全面升级。您可以访问最新站点。谢谢!

      “你是怎么做到的,那是遥控航模吗?它能突破音速?”

      “让开、让开,我说小子,你手里的东西我买了,说个价吧!”

      “嘿,艾佛森!”胡文海眼看着自己唯一的人墙就要顶不住了,连忙提醒他道:“如果你让人打扰到【创建和谐家园】纵飞机,你今天的全部佣金都没有了!”

      “我知道了,老板!”叫做艾佛森的白人男子连忙再使了把劲儿,将所有人冲着胡文海相反的方向再推开了两步。

      “你不能这样!”

      “嗨,拿开你的手!”

      围观的群众被艾佛森推了个七倒八歪,不由得出声【创建和谐家园】起来,却没有一个人舍得离开,全都眼中冒着绿光的看着胡文海如何操作着天上的航模。

      直到十多分钟之后,只有两米长的F-14战斗机航模重新降落回到飞行跑道上之后,艾佛森这才放开了对人群的阻拦。

      “你好,我是大洋快报的记者,请问你这个航模是用的喷气动力吗?”一个看起来明显没有做好采访准备的记者,凭借其专业技能抢到了第一个接近胡文海的机会,连忙嘴里好像机关枪似的的砸出了一个问题。

      胡文海也有些惊讶,没想到自己瞌睡遇到枕头,竟然第一个询问的人竟然就是个记者,笑着点点头道:“没错,这是我发明的一种小型喷气式发动机,它能为航模提供无与伦比的澎湃动力!”

      “你好,我是电影导演斯科特,这是我的名片……”

      第三十六章 TOPGUN

      胡文海谢绝了斯科特递过来的爱尔兰咖啡,重新点了一杯卡布奇诺。

      而此时,他和电影导演斯科特以及制片人巴达拉三个人已经坐在了纽约曼哈顿区一家酒店的咖啡厅里。

      “Mr.hu,能谈谈你那架F-14的具体细节吗?”斯科特有些好奇的问道。

      “当然没问题。”胡文海从背包里找出一打照片,放在对面两人面前说道:“我的航模使用小型涡喷发动机作为动力,如二位看到的,这架F-14航模是高仿真模型,每一个细节都力求做的和原机一致。尤其一点是,因为它的内部空间足够,我们甚至可以将一台摄像机放到它的驾驶舱里。”

      “哦,这点很重要!”斯科特眼前一亮,显然这是一个惊喜。拍摄空战画面始终是他面临的一个难题,在原历史中就是因为摄像机无法在战斗机上维持平稳,不得不使用手持摄像机。如果能把摄像机装到航模驾驶舱里,那可就太好了!

      “除此之外,这架航模机还能将视频信号实时传输到附近的接收器上……”

      胡文海前前后后将手上这架F-14航模的所有性能和特点介绍了个遍,这下斯科特和巴达拉两人可不仅是有兴趣而已,而是一副非卿不娶的架势。

      “好吧,Mr.hu。”说话的是TOPGUN的制片人巴达拉,他摘下眼镜道:“你的这个小东西真是太妙了,现在唯一的问题就是,它需要多少钱?”

      “哦,这是我们的价目表,您可以看看。”

      胡文海将一张英文打印的清单摆在了斯科特的面前,上面一项项的罗列着各种附件和加工要求的收费标准。

      看到这样一份文件,斯科特略微一愣,问道:“喔噢,让我来看看,弄的还挺像回事儿。哈哈,如果不是知道我们谈论的是航模,我都要以为是在和格鲁曼的业务员谈合作了。”

      “作为一个航模爱好者,不得不说胡你很有商业天赋!”巴达拉看了清单一眼,也不由得竖起了大拇指。

      “哦,我想两位有所误会。”胡文海这才拿出两张名片摆在两人面前,微笑着说道:“还要重新介绍一下,其实这架F-14航模并非我的个人作品。我是说当然技术上我拥有它的全部权力,不过航模生产商则是中国渤海华光精密机械厂。我们能够根据客户的需求,定制目前世界上所有飞机的喷气式航模。”

      “哦,我怎么从来没听说过有这种产品?你们是家中国公司?这么说,胡你是个中国人!”斯科特很是惊奇的看着胡文海,像是从来没见过他一样。

      这也不奇怪,这年代从中国来美国的人很少,扔到美国这么大的土地上就更不显山露水了。更何况是把生意做到美国来,对美国人来说就更新奇了。

      至少以斯科特的了解来看,中国人好像没有什么东西好买。不过当然,也许只是他平常买东西,很少关注产地吧?这个年代,还没有中国制造和中国威胁,美国甚至声称要给中国北约编外国的待遇。

      不管怎么说,胡文海的中国人身份和他流利的美式英语,还是让斯科特和巴达拉两人啧啧称奇许久。

      但对美国人来说生意就是生意,和哪国人做生意都无所谓,只要有利可图就好。TOPGUN虽然受到了美帝一等人的强烈支持,但目前看预算还是有点大。

      按照巴达拉的预期,全片预算大概在一千五百万左右。这可是1985年的一千五百万美元,买一架F-18都差不多了。仅从汇率来说,此时的美元乃是最为强势的。其与未来美元购买力的差距,大抵比1985年的人民币和2015年人民币的差距还要大。

      不过谁也不会知道,TOPGUN上映之后将会创造高达一亿七千万的票房奇迹,并且为美国带来50年代以后最高的征兵率。美帝一等人的征兵广告威力,在这部影片上一览无余。

      不过和所有的五角大楼项目一样,此时的TOPGUN还处于项目开展前的忽悠阶段。没有实际成绩的支持,想说服一等人借出【创建和谐家园】和舰载机来支持拍摄,可不是容易的工作。

      如果新的拍摄计划能够将一些危险镜头使用航模机来拍摄,那无疑可以大大增加它在五角大楼通过的可能。

      “好吧,我们来看看你都有什么提供……”

      斯科特和巴达拉碰着头,手上拿着铅笔在清单上一项项的标注起来。两个人有时能够取得共识,有的时候却不得不发生几句争吵。嘛,不过好莱坞推行的是制片人负责制,在争吵的最后往往还是巴达拉获得最后的胜利。不过斯科特也不是易与之辈,总也能让他不得不进行一些让步。

      当最后这张被涂改的乱七八糟的清单转回胡文海手里的时候,斯科特和巴达拉的脸上简直写着“快来宰我们”吧的表情。

      “嗯,5架F-14,3架F5-E,还有1架A4攻击机。哦,我看看,你们还提出了一架摄影机的要求,这个在清单上面可没有。”

      胡文海拿着自己的圆珠笔,在每一个项目后面写上自己的报价。当最终进行统计之后,这已经是一个相当好看的数字了。

      “好了,这是我们能够供货的价格。”胡文海将清单转回了对面,轻松的说道。

      “哦,什么!五十万美元!”巴达拉看到最后的数字,忍不住大喊了出来:“天啊,这只是一些航模而已!”

      “冷静,冷静巴达拉先生。”胡文海老神在在,笑道:“我这可是给您打了八折之后还抹掉了零头,已经是再实惠没有的价格了。”

      巴达拉抱怨道:“可这也太贵了点,这几乎相当于五万美元一架,天知道世界上怎么会有这么贵的航模。”

      “哦,巴达拉先生,可它能帮你们节省五十万、五百万,甚至五千万美元!”胡文海晃着手指,说道:“你想,如果有的镜头用真机拍摄,摔了一架F-14你们要赔多少钱?三千万美元一架的F-14摔了,谁能付得起责任?而我们的F-14可是真正的高仿货,绝对能够达到以假乱真的效果!”

      “即使如此这个价格也太贵了,我们不能接受……”

      “嗯,那好吧,如果这样我可以提供一个双赢的选择,我们来植入广告怎么样?”

      “植、植入广告?”

      “对,如果TOPGUN愿意在影片中给我的航模机做个广告,那我就给你们减少二十万美元的报价。”

      “这……”

      巴达拉和斯科特交头接耳了一番,然后竟然一脸便秘似的点了头!胡文海心里简直乐开了花,天了噜,TOPGUN里如果给拟真机做个广告,还怕没钱赚吗?

      只要一想到美帝一等人的征兵广告里,竟然有了中国飞机的广告,胡文海这感觉真是囧囧有神。

      “好,那就这么说定了!三十万美元,10架飞机航模我们需要半个月的时间。再加上从中国运过来,我可以保证下个月就到。”

      “哦,不需要这么快。”巴达拉连忙摆摆手,说道:“我们的影片大概到明年才会开拍,在今年内把货物运到就行了。”

      “那好吧,艾佛森、艾佛森!”胡文海向着咖啡厅门口招了招手,之前在航展上帮忙挡住人墙的白人壮汉就跑了过来。

      “请你让埃尔坎的人帮我找个律师,我们需要起草一份协议。”

      “好的先生,那么,这周之内安排好可以吗?”

      胡文海一愣,点头道:“哦,好吧,我想我之前说的一个月到货确实是有点不准确了。”

      艾佛森是他从埃尔坎公司借来的助手,这个高大健壮的白人青年在埃尔坎美国纽约分公司大概工作的不太顺利,不过至少是个任劳任怨的家伙。

      如果他说要一周时间才能安排好律师,那就是真的需要一周了。胡文海之前是用未来中国的效率来下意识的当成了现在的美国,却忘了这个律师国家里的律师从来不用担心没有生意。像他这种没有专属律师的外来户,如果不想花冤枉钱,那就只好耐心的在律师事务所的预约列表里排队了。

      “哈,没有关系,我想我们的时间还很充裕。”巴达拉显而易见为胡文海吃瘪而有些高兴,带着笑意安慰了这个年轻人一番。

      “你可以用这段时间好好游览一番纽约,这是美国最繁华的城市,在中国你们有八百万人口的城市吗?”

      胡文海暗暗吐槽,想到未来两千万的大帝都和两千五百万人口的魔都,真想告诉他人多其实不是什么好事儿……

      “哦,对了!”胡文海像是突然想起来一样,从他随身的背包里拿出来十多本手写线装文稿摆在了桌子上,看向巴达拉和斯科特说道。

      “我这里有几份小说、电影和电视剧的剧本,不知道二位感不感兴趣?”

      第三十七章 【创建和谐家园】处理

      “哦,这是什么?那个中国胡写的小说?”斯科特哈哈大笑的指着巴达拉,他手上拎着的是胡文海硬塞给他的一摞手稿。

      从复印出来的纸张痕迹和字迹能看的出来,这些手稿的时间跨度肯定很久,以至于这些复印件的边角经常有卷边的阴影。不过手写的优美英文字体显示出作者应该拥有良好的英语教育背景,这倒让巴达拉有些惊奇。

      “确实很让人不敢相信,中国竟然有这么优秀的英文文学教育吗?以至于像胡这样的年轻人,能够使用英语写出这么多作品来。嘿,哪怕这些玩意都是不堪入目的垃圾,能写这么多字就很了不起了啊!”

      “在好莱坞可不会缺少勤奋的编剧,我觉得你是在做无用功巴达拉。”斯科特摇头道:“一个中国大陆的年轻人,他能理解什么是美国精神吗?没有文化氛围的熏陶,我不认为会产生什么有价值的东西。”

      “哈,斯科特你这样的要求也太高了点。”巴达拉无所谓的耸耸肩膀,笑道:“你知道我们制片人做的就是这种工作,我每天收到的狗屁不通的剧本,就能堆满一间屋子!实际上我也不准备全看了,一个人有没有才能,只要看过他写的一百个单词就能确定。”

      “让我来看看。”斯科特随手从巴达拉的怀里抽出一部文稿,轻轻的将上面的标题念了出来:“达芬奇密码?哦,有趣的名字。”

      “写的还挺像那么回事,巴黎卢浮宫的夜晚怎么会没有守卫……”

      斯科特开始还能偶尔挑挑刺,然而随着他的阅读,渐渐的他的牢骚却越来越少了。纽约的出租车走走停停,在拥堵而缓慢的城市中穿行,却也是还算过得去的阅读环境。

      直到出租车突然停了下来,斯科特手上一抖,听到前面的黑人司机报出车费,这才突然惊醒了过来。

      不止是斯科特,不知道从什么时候开始,巴达拉也抱着一本文稿在津津有味的看着。直到此时,两人互相对视一眼,都从对方的眼中看到一丝惊奇!

      斯科特付了车费,推开车门走了下去。他们的目的地是他在纽约一个朋友的家,此时却都没有了呼朋唤友的兴趣。他抖了抖手中的文稿,看向巴达拉怀里抱着的那一摞,咽了口唾沫问道:“嘿,巴达拉,你好像对这个中国胡的小说很感兴趣?怎么,你看的这个故事叫什么名字?”

      “X档案。”巴达拉吐出一个单词,下意识的将自己怀里这摞文稿抱紧了点,干笑道:“我看不只是我一个人感兴趣吧,你不是也看入迷了?”

      “我得承认,这个中国胡讲故事很有一手。”斯科特无奈的点点头,笑道:“不如我们先找个地方,把这些小说都看一遍?”

      “好啊,这是个好主意。”巴达拉也知道自己不可能甩开斯科特单独办这件事,现在他已经有些后悔了。胡文海当时是将文稿全交给了他处理,但为了不让消息泄露,现在看来只好也让斯科特插上一手。

      俩人就此在附近找了一家酒店,然后在前台服务生异样的眼光中开了一间客房,然后双双走进了电梯。

      胡文海交给巴达拉的小说大概有十多部,不过并非全都是长篇小说,有些则类似于电影、电视剧剧本。

      这些文稿对他来说回忆起来可不容易,而且大多是九十年代和二十一世纪初的作品。毕竟他后来事业走上人生巅峰,相应的娱乐时间就被极大压缩了,看过的小说、电影也是数量有限。几部后来比较流行的文学作品,还是他老婆怀孕的时候买来让他读给她听的,这一点可真是帮了胡文海的大忙。

      也是幸好他用来回忆和再创作的时间都很充沛,自从上了学之后,脱离了家长的视线他就开始做这方面的准备。毕竟作为一个普通人,而且还是在七八十年代的中国,寻遍了社会上比较安全的赚钱机会,也就是摇动笔杆子最可靠了。

      不过和国内稿费仨瓜俩枣比起来,英文小说不仅有学习英语这个正当理由,而且预期回报也会丰厚的多。胡文海搜肠刮肚,甚至是凭借回忆再创作,这才凑齐了这么点文字。要期待他再继续写下去,还不如等原版作者成长起来再说呢。

      说来也是囧囧有神,这些小说、剧本本来是胡文海预计好的第一桶金来源。原打算等自己大学毕业之后,找机会来美国一点点放出去赚钱。谁知道计划没有变化快,突然杀出个司谷新来拉扯航模这件事,送上门来的机会当然要紧紧抓住。

      于是到了美国之后,这些文字的价值在胡文海看来就有点上不得台面了。毕竟好莱坞的编剧都是流水线作业,压根不受制片人待见,报酬低的可怜。

      至于小说,就算是冰与火之歌或者达芬奇密码,版税收入又怎么比得上搞实业?所以到了现在,胡文海其实对这堆东西已经没有什么想法,纯粹是以处理废品的心态交给了斯科特和巴达拉。

      至于要让他再把这些东西继续写完,抱歉,有这个精力他还不如去日本炒地皮呢。至于说斯科特和巴达拉会怎么处理这些文字,胡文海早就已经将其抛之脑后了。

      在前台接待的目送之下,斯科特和巴达拉两人走进电梯,再次出现则是要等到两天之后了。

      在这件普通的四星级酒店五楼的一栋普通客房里,这两天斯科特和巴达拉甚至不知道自己是怎么过来的。仿佛在他们的生命开始的时候,就已经存在于这间房间里。而他们全部的生命意义,就是看完手上的所有文稿。

      当他们将最后一页文稿看完,一种说不出的空虚席卷了他们的心灵。

      “哦,我真希望这不是最后一页。”斯科特表情非常沮丧,叹气道:“巴达拉,你手里还有我没看过的故事吗?”

      “没了、没了,真没了!”巴达拉头上好像顶了个鸟窝,眼睛周围则是浓浓的黑眼圈,指着桌子上另两部文稿说道:“斯科特,你看的已经是黑客帝国第三部了,这部小说只有三部曲!”

      “好吧,希望中国胡的脑袋里还有它的前传和外传。当然,其他的小说最好也都有续集。”

      “这倒是有可能,X档案我只看到了三季的剧本,我看再写五季应该也没问题。还有那本达芬奇密码,也完全有很多支线可以挖掘。不过我最喜欢他的是这部——”

      巴达拉在文稿堆里翻找了一番,突然如获至宝的发出一阵笑声:“我喜欢这部美国众神,这个背景设定实在是太有趣了!”

      “美国众神确实不错,不过我更喜欢这个!”斯科特也有自己喜欢的作品,举起一本小说叹道:“冰与火之歌,它简直创造了一段历史!”

      说到这里,巴达拉突然站起身来,一点也不像是两天没有睡过觉的人,精神百倍的在自己的名片夹里一阵翻找,然后抽出了一张名片:“看,斯科特,我想我们可以去找他帮忙。中国胡的才能毋庸置疑,为什么不干脆把他拉过来,我们干脆成立一家出版社?”

      “成立出版社?巴达拉你疯了!”斯科特有些不可思议的看着他,摇头道:“我们不能把希望放在一个作者身上,这样的出版社是没有前途的。”

      斯科特这话说的倒是没错,出版社无论如何不能只有一名作者,除非这名作者是出版社的老板。否则把希望都放在一个人的身上,那岂不成了出版社给作者打工了?任何有点野心的出版社,都不会接受这样的现实。

      “那加上他呢?”巴达拉将手上的名片放到斯科特的面前说道:“道格拉斯.爱德华兹,他是纽约商务出版社的前副总编,现在正在筹备一家名叫学者出版社的公司,我想我们可以用这个掺上一脚。”

  • 第1页
  • 上一页
  • 下一页
    技术支持:近思之  所有书籍
    北京时间:2025/10/07 18:46:49