温馨提醒:系统正在全面升级。您可以访问最新站点。谢谢!
“我们此来是调查一宗阻碍军事行动案件,请你配合。”军官面无表情的说道。
“我配合,【创建和谐家园】同志需要我怎么配合?”
“先和我们走一趟吧。”军官在范局长的办公室环视一周,然后说道:“对了,把和胡文海同志相关的资料找出来,我是说全部。”
“胡文海?”范局长有些范懵,问道:“哪个胡文海?”
“二高中高三二班的胡文海。”军官冷哼一声,对仿佛还找不准状况的范局长说道:“范含局长,你不知道胡文海同志是在执行军事任务吗?”
啪嗒,范局长的小心肝顿时碎成了八瓣。
第三十四章 何为体系?
“我说,咱们教育局范局长真的被【创建和谐家园】带人给抓走了?”教育局家属楼的走廊厨房里,一个中年妇女正扒着一颗白菜。
“哪啊,就是惹到不能惹的人了,吓唬吓唬他。”正在洗菜的中年妇女甩了甩手上的芹菜,然后duangduang的剁起饺子馅来说道:“范局长被人带到军分区去逛了一圈,人不到十点就放出来了。说是什么妨碍军事行动,不过收走了教育局不少文件。”
“哦,那不是没什么事嘛,看来【创建和谐家园】也不能随便抓人啊!”旁边滋啦一声,炒着醋溜白菜片的家庭妇女貌似懂行的评价道:“真要有本事,直接就让范局长在军营里过夜了。”
“嗨,你知道什么!”剁馅的妇女撇撇嘴,卖弄内幕消息道:“你今天上班见到范局长了吗?听说王以纯亲自下令,要把他调到气象局去做局长呢。”
“吓?不会吧,教育局到气象局,那不是连降十八级?”
“谁说不是,他也是活该,这次踢铁板了呗!”
……
盛京飞机场,衡建云有点不知所措的看着胡文海端起来的咖啡,然后学着他的样子也喝了一口。
这东西他还是第一次喝,有点苦,不过机场咖啡是用来赚美元的,用料倒是不含糊。加了牛奶和砂糖之后,这东西喝着喝着倒也就习惯了。
今天的衡建云没有穿军装,不过坐在那里的姿势就是他的名片,浓浓的军人味道扑面而来。
“我写的那篇文章军内反响很大,已经被定密了。”衡建云放下咖啡杯,有些深色复杂的看着胡文海:“上面对你这次出国很重视,也答应了我们连尝试新装备的申请。不过在行动中心战的这个概念上,很多人认为技术上恐怕差的还远,哪怕是美军都达不到以行动为中心的要求。”
“现在不行,不代表以后不行。”胡文海摇头道:“电子技术发展是非常迅速的,我认为十年内行动中心战的概念就会被确立起来。而在此之前,比如说美国人就能建立起这种信息化体系。我这次出国,会尝试以现在美国的技术,来实现一部分信息化的先决条件。”
“对,这也是首长们关注你这次出国的原因。很多人都在看,行动中心战的概念很激动人心,但能不能实现还有待检验。”
胡文海笑笑,没有说话。
只要有基本军事常识的人都能看出来,以行动为中心对以计划为中心的优势。
军事理论往往是落后于军事实践的,比如说先是有了坦克,然后才有集中突击和闪电战。有了机枪和铁丝网,然后才有了阵地战。有了燧发火枪,然后才有了排队枪毙。
同样的,正是因为信息化技术应用到军队建设之后,各种信息化条件下的军事理论才开始成形。
比如说胡文海抛出来的这个行动中心战,乃是到二十一世纪美军才提出来的军事理论。单是这一点,就已经比【创建和谐家园】现行军事体系先进了至少三十年。
这个三十年绝不算多,实际上到2014年的中国【创建和谐家园】,也只有极少数精锐能够玩得转行动中心战。
可至少从逻辑上来说,行动中心战对计划中心战是拥有无以伦比优势的。想也知道,工业时代的军队可以说是一次性的,投入战场之后就很难对其作战计划进行改变,也很难对战场状态进行实时应对。
但是进入信息时代,军队指挥和情报获取的手段极大增加,在行动中根据实际情况随时变更计划成为可能。
三十年的差距,很可能现在的【创建和谐家园】连这个概念都还没有。胡文海猛的扔出来这么先进的军事思想,要是一点震撼力都没有,不是太愧对三十年来中国【创建和谐家园】孜孜以求的目标了?
东西是个好东西,但现在摆在【创建和谐家园】高层面前的,是可行性的问题。至少从中国目前的技术水平出发,实现行动中心战的目标看似是遥遥无期。
甚至很多人都绝对,这是个看起来很美的东西。因为行动中心战的前提是军队信息化,可信息化军队是否能够提供行动中心战要求的高指挥效率和高感知力,这一点就不能不打上几个问号了。
在这个时候,胡文海跳出来声称自己有一百多万美元在手里,而且愿意无偿帮助衡建云的侦察连实现信息化换装——啊,这个老胡家的觉悟还真是高啊!
咳咳,胡文海暗笑,估计没有人知道未来中国在建设C3I系统上会花多少钱吧?光是在1996年到2000年的九五计划期间,便一口气花出去3600亿人民币,用来建设支持C3I系统的战备通信电信网络。更别说还有后续的C4Isr升级版,这东西是不显山不露水,可比什么航母舰队都烧钱。
但作为一个大国,C3I、C4Isr不建你能行吗?现成的例子就是海湾战争,萨达姆的装备并非不先进,和伊朗掐了八年,也不能说没有战争经验吧?可结果如何?还不是被美军花样吊打。原因在哪里,就是后来被众多军迷念念不忘的“体系”二字。
很多军迷嘴上念着“体系”,但要是问他何为体系?那就要顾左右而言他了。纷纷表示,这个体系太博大精深,玄之又玄众妙之门啊!何为体系?其实就是军队指挥控制信息化。把所有的装备连接成一个整体,这才能够称之为体系。
胡文海的野心不大,只要先手在这里面分润点下脚料就满足了。骨干工程和明显的军事装备不提,咱卖卖信息化设备还不行吗?别忘了他后世供职的那家公司,可是在信息技术上颇有建树的。
胡文海作为那家公司的元老,可是一路从电池做到汽车再到半导体,几乎把这家公司所有的产品路线都走了一遍。
没吃过猪肉总还见过猪跑,提前二十年着手总能跑的过这世界上绝大多数对手了吧?
啧啧,胡文海其实很想看到,当1991年美军面对初步建成C3I的伊拉克军队,是不是还能玩的那么666。
对的,这年头【创建和谐家园】虽然穷的快要揭不开锅,但不是还有两个中东大客户么?只要有了【创建和谐家园】实战战例做活广告,还怕两伊这俩土鳖不上钩?
胡文海胸有成竹,将杯中的咖啡一口喝光,笑道:“衡叔叔您放心好了,等我从美国回来,就会让你的侦察连脱胎换骨。说实话,在我的设想里,让你们去打越猴,还真是大材小用了。”
“哈,那我就等你的好消息了。”衡建云对胡文海的大话不以为意,摇头道:“是不是大材小用无所谓,我们当兵的,只要能活着从战场下来就知足了。”
“会的。”胡文海认真的点了点头,严肃的说道:“我保证,一定让衡叔叔和你的战友们都安全的从战场上走下来。”
“那我就托你的福了。”衡建云虽然不怎么相信,但还是欣慰的笑了起来。
在盛京机场最后与衡建云分别的时候,胡文海从他的行李箱中翻出来一本笔记本。这是他这段时间几乎不离手的宝贝,用了将近半个月的时间,记录了所有他能想到的对现行装备进行改造的方案。
尤其是【创建和谐家园】的单兵装具,各种携行具和背包不仅土的掉渣,性能更是让人吐槽无力。到了二十一世纪,国内兴起各种驴友和登山热之后,连发烧友的装备都赶不上。
胡文海在这里也想煽动一下自己的蝴蝶翅膀,看看能不能对此做出一点改变。在笔记本里,他干脆把后世美军用的ACU作战服和数码迷彩给山寨了出来。
不过说实话,对此胡文海只能表示谨慎悲观,因为大概我军领导们的审美能力,咳咳。
简单说作战服这东西关系到军队制度建设,似乎不太可能单独给一个作战单位换装,否则战场上被人当敌人打了黑枪怎么办。或许携行具还有可能,但究竟上哪个携行具这是个问题,因为未来的携行具和现在的【创建和谐家园】作战装备是否搭配还是个的问题……
除此之外,各种后世魔改的81杠方案也被他放了进去。比如说枪口消焰器,通过皮轨增加红点瞄准镜、战术手电、伸缩枪托、前握把之类,有的没的他都写了上去。至于究竟用不用这个方案,那就不劳胡文海操心了。
反正他是很想看到我【创建和谐家园】有朝一日,拿着充满了民主气息的LR14,穿着山寨molle的06式携行具吊打越猴。
然而世间没有不散的宴席,终究机场大厅里响起了航班准备起飞的通告声。
胡文海推着自己的行礼走进了机场的安检门,回头笑着向衡建云挥了挥手。他知道,衡建云的侦察连不可能等自己回来再上战场,而战场上情况瞬息万变,真的不知道会发生什么事情。
只是希望,希望自己回来的时候还能再见到他吧。
第三十五章 航展
八十年代出国不容易,那是指没有门路的人。可如果有能力或者有关系,真的要出国也就是一句话的事情。
埃尔坎公司从美国发来邀请函,胡文海要想拿到商务护照就容易的很。在帝都停留了不到一周时间,他就做好了赴美的全部准备。
九月中,美国东海岸新泽西州大西洋城。
大西洋城所在的新泽西州和纽约的距离很近,以至于纽约尼克斯队和新泽西网队间的比赛,常常被称作德比大战。从纽约市开车到大西洋城,甚至只要两个小时的时间。而从大西洋城到美国的首都华盛顿,也不过就是这个时间而已。
可以说在这片土地上,几乎就是美国最为精华的城市群落。而大西洋城因其独特的地理位置,以连接了纽约和华盛顿之间的优势,成为这座城市群落中颇为耀眼的一颗明珠。
就是在这样的一座城市之中,每年的九月都会举行一次名为迅雷小路的航展。
和欧洲那一票专业级的航展不同,在美国本土反而极少有那种正儿八经的严肃航展,更多的则是类似于嘉年华的娱乐项目。
美国人更喜欢的是拖家带口,浩浩荡荡地来到航展现场,尽情享受这里难得的热闹。规模稍大的航展会有飞行特技表演,甚至能见到世界最先进的轰炸机。而规模稍小的航展则比较像是一个露天的飞机博物馆,游客可以了解军用和民用航空的发展史。
大西洋城九月的迅雷小路航展,则是介于两者之间。它既不那么非常先进,可也不是那种狂欢式的纯娱乐节目,更类似于航空发烧友的一次联欢。
各大航空公司都会借着这次航展推广自家的产品,从风扇机到喷气机、还有旋翼机,民用的、军用的,各种救援和工业、农业用途飞机应有尽有。
单从参展的种类来说,迅雷小路的规模在美国也能算得上是数一数二了。
“嗨,斯科特!”带着宽幅墨镜的巴达拉手上拿着纸杯装的爱尔兰咖啡,高高举起向着不远处一个中年白人打着招呼。
斯科特摘下自己脸上的墨镜,这九月的阳光可不那么好对付,他有些迫不及待的接过咖啡来大喝了一口。
“呼,有了威士忌,这让人乏味的航展也变得有趣点了。”斯科特满怀感慨的说道。
“怎么,还在想着你的TOPGUN?”巴达拉靠在人群前的栏杆上,摇摇头说道:“除非你能得到海军的全力赞助,否则你的拍摄计划是无法实行的。”
“我以为说服五角大楼这种事情,应该是你们这些制片人的工作范围呢。”斯科特耸耸肩,说道:“不过你们提出的使用模型拍摄的方案,我是绝对不会同意的。当然、当然,这不是什么该死的虚荣心,你应该清楚巴达拉,现在的航空模型根本拍不出真机的气势来!”
巴达拉无奈的点头,叹了口气。实际上作为TOPGUN项目的制片人之一,他最近也一直在华盛顿忙来忙去。然而事情的进展并不顺利,这才忙中偷闲到大西洋城来和斯科特散散心。
俩人一边喝着爱尔兰咖啡,一边就项目的进展交换着意见,注意力并没有放在航展上面。
像迅雷小路这样的航展,美国一年有两百多个,并不是什么新鲜的玩意。两个人出现在这里,散心的因素要比收集素材大的多。
就这样两人边喝边聊,耳边伴着飞机起飞的轰鸣声,很快时间便从早上到了中午,然后就在需要进食的人群散去之后,一架不起眼的小型飞机被人推上了飞机跑道。
航展的广播里断断续续的说着什么,具体的内容斯科特没有听清。但他至少听到了一个单词,那就是“F-14”。
“嗯?格鲁曼的F-14会参加这种航展?”斯科特略微一愣,目光开始到处搜索F-14那庞大身躯的影子。
“不可能吧,F-14参加这种爱好者航展有什么意义?美国海军可不会对这种航展有兴趣。”巴达拉笑着说道:“斯科特你不是太入迷了吧,听到什么都好像是F-14一样。”
像迅雷小路这种航展,一般是极少有战斗机出现的。这种航展主要面对的是美国国内的航空爱好者,这部分人基本不可能有意愿、有能力购买重型舰载战斗机。就算是偶尔有战斗机出现,也就是诺斯罗普的F-20之类,主要是为了扩大产品的知名度,方便找到出口的门路。
“不对,我刚才明明听到F-14要上场的……”
就在这时,原本已经人烟稀落的观众群中突然暴出了一阵惊呼。熟悉的喷气式发动机轰鸣声响起,这让斯科特可是吓了一跳。
在他的眼中,飞机跑道上明明没有飞机在准备起飞,哪来的引擎轰鸣声!
紧接着,斯科特的视野中突然出现了一道飞快的影子。那发出涡喷发动机特有啸声的物体,在他眼前一掠而过,然后震动起翅膀竟然飞上了天空!
噗——
斯科特嘴中的爱尔兰咖啡喷了巴达拉一脸,就在对方目瞪口呆之中,他却手脚并用的爬上了人群中的栏杆,只为了能够离天空中那个东西更近一点。
“是F-14,天啊,不对,那究竟是什么东西!”
没错,在天空中飞行的那个东西,从外形上来看分明就是一架F-14。如果以天空为背景的话,很容易会让人忽略它的实际大小。
但斯科特可是看着它从跑道上滑跑跃入空中的,对它的体型有着非常准确的认识——那东西的长度绝不超过两米!
可从这东西的飞行速度以及发动机声音来看,这个【创建和谐家园】后面冒着橘红色火焰的东西,肯定是一架喷气式飞机。
不过,长度不到两米的喷气式飞机?斯科特不得不怀疑,自己今天不是没睡醒吧?
有这种反应的,可不仅是斯科特一个人。几乎是所有还留在参观场地中的观众,莫不是直起了身体,抬头看向天空中那灵活的宛若精灵的飞机。
“不是F-14,F-14可做不到这种动作!”巴达拉已经擦掉了自己脸上的爱尔兰咖啡,却没有指责斯科特的意思,反而站在他的身边兴奋的喊道:“你看它90度垂直爬升的速度,这种动作F-14可做不出来!”
“嘿,可你看,它就是F-14!”斯科特不以为意的笑道:“当它在天上没有对比物的时候,谁能说它不是F-14呢?太像了,做出这东西的人是个天才!”
“是啊,这东西是怎么把一台航空发动机塞进不足两米机体里的!”巴达拉有些吃惊,随机像是意识到了什么:“斯科特,如果我们的电影能用这个来拍,你觉得怎么样?”
斯科特考虑了一下,犹豫道:“嗯,有一些镜头可以,不过很多镜头还需要实景拍摄。”
“那就行了,我们去打听一下这东西的情况。如果能够减少海军F-14的出动率,想必五角大楼点起头来会更容易些。”
“好吧,那我们就去看看。”斯科特无可无不可的跟着巴达拉向跑道的尽头走了过去。
而此时在跑道的尽头,一个身穿得体商务西装的白人男子正汗流浃背的应付着一群观众。在这群人的叫喊声中,一个亚裔正从容不迫的操作着一个遥控器。
“小子,你就是那个F-14的操作者?”
“你的飞机用了什么动力,是喷气发动机吗?”
“你是怎么做到的,那是遥控航模吗?它能突破音速?”