温馨提醒:系统正在全面升级。您可以访问最新站点。谢谢!
当抢劫开始之后,阿尔托莉雅又稍微想了一下,之后叫回了一部分的,几十名维京海盗。命令他们把守住四个城门。禁止任何人出入。虽然阿尔托莉雅许诺,在这之后会给他们多一份的奖励,并且在半天之后就会有人轮换。但是那群维京战士还是有点不爽。不过这个没关系,只要能好好地完成任务就行了。
就这样,屠杀继续。因为事先封锁了城门,所以,只有最先反应过来的少部分人明白了过来,成功逃走。而余下的八千余名市民,无论贫富。等待他们的命运只有死亡而已。
三天之后。虽然还没有尽兴。但是维京海盗们还真不敢尝试惹怒了他们的新首领的下场。一个个的都打起了精神,带着塞满了金银珠宝,名贵瓷器以及精致布料,熏香的包袱,威胁着仍旧幸存的不到五千名市民一点点的从城内走了出来。如果谁有什么怨言,或者走慢了一点,或者一个踉跄摔倒在地上。又或者只是维京海盗们不高兴了的话。
就会被砍掉脑袋。
虽然经历了三天三夜的狂欢一样的抢劫行动。但是维京海盗们的精神头仍旧相当不错。或许稍微带着一点病态,又或者做的次数太多了一点所以身体有点虚弱。不过,这种带着硝烟和血腥味的感觉并不让人觉得讨厌。
于是屠杀开始了。
阿尔托莉雅命令维京海盗们将人群分成几批,之后分批次的屠杀。当着丈夫的面杀死妻子,当着妻子的面杀掉丈夫。当着父母的面杀掉他们孩子。当着孩子的面杀掉他们的父母。就这样,一点一点的。总共五千左右的市民们惨叫着。痛哭流涕,甚至有人昏倒。但是,完全没有反抗。因为阿尔托莉雅,狂热的,无敌的,如同地狱之中的魔女一般的阿尔托莉雅就在他们面前。慑于凯尔特女王的恐怖气息,没有人想要反抗,就好像使之面前哀嚎的羔羊一样,甚至连逃跑都办不到。
最终,格罗宁根总共四千七百九十四名市民全部被屠杀。尸体七零八落的散在格罗宁根城边。在这之后,阿尔托莉雅下令纵火焚城。将从城里面搜刮的所有油料全部用上,近五百名维京海盗又忙了半天,将整个格罗宁根变成了一个燃烧着的巨大火炬。之后带着满身的鲜血与大批量的战利品奏凯而还……
第十四章 女王的野望
在接下来的一段时间内,准确的说,是阿尔托莉雅前往英格兰的时间内,整个勃艮第沿海的城镇先滚被搅扰的鸡犬不宁。自火烧格罗宁根之后,阿尔托莉雅似乎喜欢上了这种有趣的休闲娱乐方式,隔三差五的就会命令舰队停下来,之后率领海盗上岸烧杀抢掠一番。就这样,在最短的时间内,阿尔托莉雅凭借着强大的个人武力,以及豪爽的作风和放纵的态度,赢得了维京海盗们的一致赞扬。在诺曼海军之中的声望甚至超过了它的最高指挥官卡特将军。
当然,如果真的出事了的话,水兵和海盗们还是会听从卡特将军的命令的。
大概。
以极为野蛮和血腥的手段,阿尔托莉雅成功的震慑了勃艮第人。让这些不德不法的杂种认识到了什么是害怕,以及什么是比死亡都恐怖的事情。勃艮第军队因此军心低落。
在此之后,格罗宁根遭到屠城的消息以最快的速度传到了勃艮第的各个角落,正在前线指挥围攻诺曼底城堡的勃艮第公爵查理暗暗心惊。迅速作出了判断:这是一支规模并不算大,但是极为精锐和狡猾的维京海盗。会对自己的计划造成很大的困扰。应该予以重视。
于是,查理从正在围城的数万大军之中挑选出了一批轻装游骑兵和轻装步兵,再加上从国内调遣过来的杀两弓箭手和其他兵种,组成了一支机动力还算不错的,数量足有五千人的小型军团。按照他的命令沿着勃艮第的海岸线巡逻。
但是从那之后,勃艮第的领地就再没有遭受过海盗的侵袭。这让查理感到心里稍微轻松了的同时,也有些莫名其妙。
“那些家伙难道从某种渠道获得了消息吗?”
他自然不知道这一支舰队实际上是要前往英格兰运输援军的。这样的沿着海岸线侵扰,不过是一个女王陛下无聊时候的消遣娱乐活动罢了。
就这样,在让勃艮第人吃了个大亏,顺便练了练手,找回了一点感觉之后,女王陛下驾临英格兰。在英格兰集结完毕的三千诺曼正规军,一万四千凯尔特军队,以及两万五千英格兰军队加起来总共四万两千大军。却是比之前估计的三万军队还多出了不少。不过话又说回来了哪个统帅会嫌自己的军队不够多的?如果真的是那样的话那就证明那个家伙的能力不够,是个废柴。
就是这样,阿尔托莉雅的指挥能力还算不错。虽然没有埃吉尔那样拥有各种各样的正面加成。但是天生将才,专业指挥官,散播恐惧者,以及凯尔特女王,这一系列的属性,也让阿尔托莉雅的指挥属性增加到了六点。再加上优秀骑兵将领属性,就是八点。已经超过了绝大多数的欧陆将领,是整个诺曼王国之中第二能打的。
当下,阿尔托莉雅检阅了一下军队:
三千诺曼步兵,两千五百职业维京战士,五百弩兵,没什么好说的。
英格兰人,虽然数量上是两万五千那么多。但是临时征召的民兵却占了五分之四,也就是两万人。而剩下的五千,则是包括五百骑士以及扈从在内的贵族武装。虽然战力稍微强了一点,但是并不太听话。
所以,这一支军队之中最能靠得住的,还是凯尔特的一万四千大军。
自从凯尔特与诺曼联姻以来,凯尔特国势同样蒸蒸日上。采取诺曼制度的凯尔特地方放,卡那封以及都柏林每个月的税收也能够达到二到三万。这一笔款项埃吉尔从来不敢动。都是交给自家老婆的。而阿尔托莉雅对于内政外交什么的也不感兴趣。整个凯尔特地区除了能增加钱粮的商贸建筑和农耕建筑之外,其余的一概没有。阿尔托莉雅将全部的金钱都投入到了军队建设之中。仿照诺曼军队的规格,建立了一支八千人的精锐职业部队。
这一支军队的编制如下:
凯尔特卫队,按照诺曼皇家骑士标准,总共一百五十骑。
凯尔特重骑兵,按照诺曼重骑兵标准,总共五百骑。
凯尔特战斧教团,身穿轻型链甲,手持战斧,圆盾,为凯尔特联合王国之中坚,总共四千五百名。
凯尔特重装矛兵,身披链甲,手持长矛大盾,为凯尔特军队防御主力,总共一千名。
闪电战士,身穿重型链甲,部分军官身披板链复合甲,手持双手焰形剑,为凯尔特军队突击步兵,冲击力强劲,因而以闪电命名,总共一千名!
威尔士长弓手,来自威尔士地区的精锐长弓手,身穿皮甲,手持长弓,佩戴匕首以备肉搏。总共一千名。
这便是阿尔托莉雅花费了一年多的时间编制出来的精锐凯尔特军队,八千余名。虽然在数量上比诺曼五万大军少了很多,在装备上也比埃吉尔全副重型链甲,大批量装备板链复合甲,好几千骑兵的军队弱了不少。而在训练度,以及纪律性方面也略有不如。但是作为阿尔托莉雅心血结晶,这样的一支凯尔特军队战斗力着实不低。早已经超过了当年泰晤士河畔战役时候的联合王国军队。阿尔托莉雅甚至曾经想过,如果埃吉尔对自己不好的话,那么自己马上就返回凯尔特地区,之后带着这八千大军反她娘亲的……
之后,再加上临时动员的总共六千凯尔特部落民,凯尔特大军出兵一万四千。
这样的阵容,给了阿尔托莉雅极大地信心。同时,也催生了女王陛下的野心。平心而论,女王陛下也是一个有理想有抱负的很好的王者。从当年英伦争霸,女王陛下甚至不顾国内叛乱刚刚消弭,军心疲惫的不利因素,强行出兵英格兰就能看得出来。虽然最终,女王陛下被某个无良的国王用一个山寨版戒指把心给拴住了,所以还没来得及开花结果。但是这一回,女王陛下看着正在陆续登上海军运输船以及临时征调的大型海船的四万大军。内心之中的一丝欲望又逐渐的燃烧了起来。
“稍微将他的计划改动一下,应该没问题的吧?而且我这样做也算是分担了诺曼底的压力。再说,他应该也已经将瑞典征服了。好歹我也得喝口汤什么的……”
于是,凯尔特女王给自己找了一大堆的理由之后,终于下定了决心,并且将本来就不是很多的负罪感抛诸脑后,凯尔特女王给自己找了一个非常好的目标。
布列塔尼。
布列塔尼公国,虽然名义上是法兰西王国的封臣之一。但是实际上却是当年凯尔特人南下进攻欧陆大陆的一支。从名字上就能稍微看出来一些。当时,习惯上称英伦三岛为大不列颠。而称呼布列塔尼为小不列颠。独特的凯尔特文化氛围,造成了这个公国的独立倾向严重,与法兰西国王,以及法兰西其他的封臣关系都不怎么样。
而此次战争,布列塔尼的阿朗二世迫于压力同样向诺曼人宣战。这也给了阿尔托莉雅攻击他的理由。而当地的凯尔特文化气氛,也让阿尔托莉雅有足够的借口,将这座城市划分到自己的治下。让自己“全体凯尔特人的女王”这样的称号名至实归。
在阿尔托莉雅的计划之中,这一场战斗应该极为简单——布列塔尼公国的力量并不是很强,全力动员也不过能动员个一万左右的兵力。而且如今法兰西大军云集,强力围攻诺曼底城池。阿朗二世也肯定这样想着,诺曼王国的援军是要先和法兰西勃艮第死磕一番。之后再作计较。
同时,为了防止法兰西勃艮第对于自己的野心。阿朗二世将自己麾下的主力部队全都调动到了与法兰西接壤的边境地区。这样一来,诺曼大军就可以直接走水路,突袭公国首都雷恩城。一举拿下,处死阿朗二世,之后宣布布列塔尼并入爱尔兰-威尔士联合王国——哦。那时候就应该叫做凯尔特王国了。
而之后的战略阿尔托莉雅也已经想好了,继续强行军,穿过布列塔尼,从侧翼攻击法兰西联军。不宣而战,打一个措手不及——这样的快速行军打击敌军的方法却是阿尔托莉雅最为拿手的战术。如果速度足够快,而敌人在这之前完全没有得到消息的话,绝对会一举建功。说不定到那时候顺势把巴黎都打下来,将整个法兰西都吞掉了,那才叫好呢。
阿尔托莉雅想象着在自己的英明神武的领导之下,诺曼与凯尔特联军横扫整个法兰西之后,埃吉尔就好像吃错药了一样的表情,忍不住得意的笑了起来。而且越笑越大声。到最后弄得路人侧目瞠目结舌了,阿尔托莉雅才渐渐收敛了起来。但是心里面仍旧觉得很开心——地盘什么的倒是次要的,关键是想象一下埃吉尔那时候的表情,绝对绝对的很有趣。这样想,阿尔托莉雅就会很开心。
“大不了到时候分给他一半就好了。当然,要他求我才行。”这是阿尔托莉雅的最后一个念头,给她的妄想划上了一个休止符……
第十五章 当之无愧的凯尔特女王
战争按照阿尔托莉雅想象的那样进行着。四万大军在海面上颠簸了五六天之后,在布列塔尼半岛北端上岸,紧接着便在阿尔托莉雅的严令之下马不停蹄的继续向着雷恩前进。
雷恩城的守备一如阿尔托莉雅预料的那样稀少。布列塔尼的主力部队一如阿尔托莉雅预料的那样被部署在了东部的边境地区。最终只是花费了一天的时间,阿尔托莉雅便将这座法兰西西北部最大的城市拿了下来。
紧接着张榜安民花了一天,宣称自己是天选凯尔特之主花了半天,重新整编部队花了一天半。只三天不到的时间,阿尔托莉雅便折服了整个布列塔尼上层贵族。在诺曼-凯尔特四万大军的威逼之下,布列塔尼总共一万军队彻底降服。至此,阿尔托莉雅的军队膨胀到了五万人,已经完全具备了独立作战的能力。
在这之后,阿尔托莉雅继续下令快速行军,兵锋直指诺曼底……
“哈秋……”
此时此刻,八月份,天气已经逐渐转冷。不过埃吉尔因为在这之前老早就兑换了高级体质和高级抗寒什么的,再加上看上去很拉风实际上也很保暖很舒服的北极熊皮质地的毛披风,按理说不应该这么冷的。
即使是在芬兰,这个最靠近北极圈的北欧国家的时候。
“稍微有点不祥的预感……哈尼是不是出了什么事情了……算了,以她的能力,打不赢跑还是跑得掉的。就算缺胳膊少腿或者毁容了也无所谓的。只要能活着回来就好。万能的战神耶和华啊……”
于是,埃吉尔开始为自己的妻子祈祷。虽然说祈祷的对象稍微奇怪了一点。
在阿尔托莉雅航行,抢劫并且出兵征服布列塔尼的这一段时间里,埃吉尔也并没有闲着,虽然自己的军队还没有整编完毕,补充的新兵仍然在招募之中。但是埃吉尔已经等不及了。反正瑞典已经被吞并,而诺夫哥罗德和莫斯科大公国也被击败。诺曼王国在东方的威胁已经消除了大半。那么,即使是一支并不在全盛状态的诺曼大军,也足够使用的了。
埃吉尔这样想,也是这样做。总共四万余人的诺曼大军仍旧很能吓唬人——但是完全用不到上。军队开拔费用也是一大笔。不如养在城市里面,还能剩下不少的车马费以及餐费。
最终,埃吉尔出征芬兰的军队,不过是一千七百骠骑兵,一千诺曼重骑以及三百诺曼皇家骑士,这样的三千精锐骑兵而已。
这样的兵力,继续远征诺夫哥罗德的确稍微困难了一点。但是想要慑服仍旧处在部落文明的芬兰人,却是再容易不过了。当然,这并不是说埃吉尔就将这两个东方的野蛮人国家放过了。此时此刻,外监管佛斯特和赛肯德已经乘坐维京战舰驶向普斯科夫。并接连赶往诺夫哥罗德和莫斯科展开外交活动,以取消惩罚性关税为诱饵,诺曼强势兵锋为后盾展开外交谈判。要求诺夫哥罗德将普斯科夫等波罗的海沿岸地区全部割让,并且赔偿五千金币的战争赔款。而莫斯科大公国与诺曼王国并没有领土接壤,所以割让土地就算了。但是必须赔偿三万金币的战争赔款。
除此之外,埃吉尔还准备了一系列的不平等条约,比如领事裁判权,以及诺曼商人享受关税优待等等。并要求两国元首向埃吉尔俯首称臣。岁岁来朝倒是不必,但是年年进贡绝对必不可少。当然了,让埃吉尔高兴了,也能赏赐个仨瓜俩枣……比如说诺曼王国带着芳草清香的泥巴之类的。
埃吉尔盘算了一下,要诺夫哥罗德降服应该比较容易,毕竟无论从路上还是海上,诺曼王国都能对诺夫哥罗德展开毁灭性的攻击。如果不是埃吉尔还牵挂着法兰西战况。就算是直接灭掉了它也不是什么大不了的事情。诺夫哥罗德亲王留里克自然也会明白这个道理。反正沿海的领地被割让出去也不是一次两次了。就好像瑞典已故国王古斯塔夫说过的那样:一个比瑞典还要强势的国家打到了自己家门口,你们应该怎么办?
跪下唱征服好了。
但是莫斯科大公国却是不太好搞。
首先,也是最重要的一点,莫斯科大公国和诺曼王国并没有领土接壤,前面有着一个地盘不小的诺夫哥罗德作为挡箭牌。距离上的劣势,以及后勤补给的运输不便也增加了远征莫斯科的难度,这多少让女大公叶卡捷琳娜二世底气足一点。
第二,也是非常重要的一点,对方的军事实力也相当强劲,虽然和法兰西,神圣罗马帝国这种老牌欧陆强国没得比。但是至少也能和北意大利城邦都市持平。无论是公爵卫队,波耶骑兵这样的精锐重骑兵,还是雇佣哥萨克这种轻装骑兵都是诺曼骑兵劲敌。如果真的把莫斯科逼急了,说不得要拼个鱼死网破。那时候埃吉尔就有的难受了。
第三,就是埃吉尔所面临的外部环境,欧陆公敌啊……整个欧中大陆除了最南端的意大利和西班牙,以及匈牙利这些国家之外,其他诸如法兰西王国,神圣罗马帝国,以及处于分裂再重组状态的波兰-立陶宛联合王国,如今独立的立陶宛,波罗的海三国,诺夫哥罗德莫斯科大公国……这一连串的国家要不然是和埃吉尔交手过的,要不然是和埃吉尔正在交手的,要不然是准备和埃吉尔交手的。埃吉尔就纳闷了。自己究竟做了什么【创建和谐家园】人员的事情了。这些国家会好像打了鸡血一样的对付自己?
“算了,人不遭妒是庸才。”于是,埃吉尔也只能用这样的话来。同时想尽办法的少给自己折腾出来几个敌人。就好像现在这样。外交官出使之前埃吉尔就吩咐过了。不要逼迫莫斯科大公国过甚,如果对方实在不想付款就勉强让他们拿出个两三千,意思意思就算了。如果两三千也不行,那么一两千也行——如果他们连一千枚金币都【创建和谐家园】的不想付……
那就直接停止谈判,诺曼底不要了!全国动员揍死丫挺的!
就这样,带着埃吉尔的殷切期望,王国的外交官们出发了。
接下来还是芬兰。
芬兰,位置上处于斯堪的纳维亚半岛与诺夫哥罗德的交界处,实际上与瑞典之间还间隔了一个波的尼亚湾。陆路连接的部位大部分都在北极圈之内。因此交通并不是很方便。而芬兰人从严格意义上说,也不能算作是维京族裔。以大斯堪的纳维亚主义去套他们,也不太容易。因此埃吉尔还是稍微有点伤脑筋的。如果不趁着极昼的时间段将芬兰压服,那么一旦等到了下半年,北极圈就是一片黑黝黝,想要再进行战争就有些困难了。
除此之外,芬兰的物产可以算作是斯堪的纳维亚三国之中最少的一个。政治制度也处于原始的部落制度之中。并没有太大的开垦价值。这样盘算了一下,埃吉尔便决定了对待芬兰的态度。基本上和莫斯科大公国,以及之前的瑞典差不多。以雇佣兵为主,仿照之前对待其他来投奔的草原部落的制度,只是数量上稍微少了一点,实行五分之一部落民轮流加入军队的制度。
在埃吉尔率领三千铁骑出征芬兰之后,通过之前参与瑞典-诺曼战争的芬兰轻骑兵的描述,芬兰人惊恐的发现,自己之前的宗主国瑞典已经灰飞烟灭了。一个统一的诺曼人王国已经占据了整个斯堪的纳维亚半岛。同时还率领了一支军队到达了芬兰。
当芬兰各个部落首领和长老们惊慌不安的时候,埃吉尔的信使及时赶到。并且奉上了埃吉尔的亲笔信件。及时的释放了善意。并且表达出:诺曼王国将会以更加优秀,更加适合芬兰人的方式管理,并且帮助他们发展。
这样的言论让芬兰人感觉安心了不少。虽然心中还有疑虑,但是至少知道了对方并没有打赶尽杀绝的意思,这就够了。
在接下来的一个月时间里。埃吉尔马不停蹄,连轴的接待了芬兰大大小小数十个部落的首领,长老之类的,开心的接受了他们进贡的兽皮,马匹,婉拒了美人。并且回赐了雕工精美的金银首饰,宝石,以及来自东方的瓷器和丝绸制品。
这样大笔洒钱的同时,来自诺曼的精锐重骑兵,以及来自草原部落的骠骑兵也给芬兰人展示了一下,什么叫做职业化的精锐部队。无论是重骑兵的精良甲胄,强力冲锋,还是骠骑兵的速度和骑射技巧,都让芬兰人赞叹不已。对于诺曼王国的实力也认清了不少。
而就在埃吉尔这样恩威并施的拉拢芬兰人的同时,欧洲大陆最西端,一场规模宏大至极的恐怖会战即将展开……
第十六章 诺曼底会战其一,坚如磐石的城堡
在阿尔托莉雅的援助还没有影子的时候,诺曼底的攻城战就已经开始了。尽管彼此看着都相当的不顺眼。但是在这种事情上是不会互相扯后腿的。大家都是聪明人,损人不利己的事情能少做尽量少做。
因此,法兰西国王腓力二世绝口不谈勃艮第公爵的分裂倾向,他在领地内外所做的一切,以及之前对于自己这个国王的侮辱。勃艮第公爵查理也好像忘记了自己发誓建立独立的勃艮第王国这样的事情,表现的比忠臣还忠臣。指天发誓效忠法兰西。
不过,虽然说是这么说。但是法兰西国王,还有勃艮第公爵,这两个法兰西国内最有权势的人仍旧将两军军营分开来,法兰西的军队保卫了诺曼底城堡东南两侧,而勃艮第则是西北。分工明确,泾渭分明确保不会互相干扰,更不会互相厮杀。
至于诺曼底最后为谁所得。那个就更简单了。
谁先攻破了城池,那就是谁的。而整个诺曼底则按照现在的实际占领区划分国界线。谁如果觉得不满意的话就真刀真枪死磕一场。胜者拿走败者的一切物品,包括土地,财产以及生命。胜者不许得了便宜卖乖,败者不许有情绪。
就是这样。
不过,虽然国王和公爵手底下都有不同的情报渠道。但是整体间谍网比起诺曼来,却是个渣渣。诺曼王国在很早之前就已经获得了这两个国家即将进攻的消息,并且做出了调整。
作为诺曼底守将的卢福斯现年四十多岁,身材魁梧,金发碧眼,是个很有战略眼光的!
深知,自己驻守的诺曼底地区,即是王国南下欧洲大陆的桥头堡,更是对方想要出之而后快的拦路石。一旦双方真的交战。那么首当其冲的地盘无论如何都会使自己。因此无论是物质上还是精神上,都有了充分的准备。
在埃吉尔给了他可以自主征召诺曼底地区农兵的权利之后,卢福斯便当机立断,坚壁清野,将绝大多数的诺曼底人全都集中了起来,留下精壮,武装起来作为辅助部队帮助守城,而余下的总共十八万七千诺曼底民众,少量稍微有点钱的坐船逃难去了英格兰,还有十几万没什么钱的,暂时逃到山里面去了。当然,也有不少老弱病残,走不动的,只好待在原地等死。对此,卢福斯也无能为力。诺曼底城堡只是一座城堡而已,储备粮库里面也只有足够一年吃的粮食,再加上那些临时征募的农兵,那就只能够吃半年了——在严格的配给制度下。
事实上,在卢福斯收到了埃吉尔的授权之后就已经开始实行严格配给制度了——除了被派遣任务加固城防的士兵能吃到全额的口粮之外,其余士兵的口粮都只能维持在平常时候的三分之二左右。为了让士兵们保持足够战斗力,卢福斯已经停止了日常时候的部分对体力消耗较大的训练,比如负重长跑,举重之类的。整个诺曼底公爵领都已经进入了战备状态,只等着战争的开始。
在这之后,正如卢福斯想象的那样,战争开始了。勃艮第,法兰西先后宣战,总共十万大军进攻诺曼底公爵领。形式瞬间变得风雨飘摇。整个诺曼底城堡内正规军不过五千,民壮不过一万多人,是敌军的六七分之一。
不过,卢福斯的信心却是十足。要他击退,乃至战败这十万大军自然不太可能。但是要让他凭借着坚城守备个一年半载,这却不是个困难的差事。他有足够厚重的大块石材堆积起来的城堡,有足够深的,里面还埋了尖刺木桩的护城壕,有大批量的专业弩手,有杀伤力强劲的城防弩机和投石器。足够的火油,以及石块,必要时还可以将城堡内的建筑物拆除,作为投掷道具使用。
就这样,如果对方没有专业的攻城机械的话,很难对这座城堡构成足够的威胁。而法兰西,还有勃艮第两个国家是否有足够专业的工程机械呢?
没有。
此时此刻,距离矮人一族改变生活方式,全面流向人类世界不过几个月。在诺曼王国之内都新鲜的很,更不用说其他国家了。因此,矮人的标准零部件生产技术,攻城机械制造技术并没有广泛的流传开来。也只有诺曼王国仗着先天优势,再加上一大堆的科研院所的努力消化了个七七八八。其他国家仍旧采老旧原始的,没有任何瞄准设备,单纯凭借操作者的直觉和经验来操作的,俗称野蛮人投石器的工程装置。甚至,更东面一点,连这种投石器都没有,主要还是使用攻城锤。就好像是波兰-立陶宛联合王国那样。
法兰西,勃艮第的确拥有一批质量参差不起,七拼八凑起来的投石器。但是这些个投石器究竟能起到多少作用,就不得而知了。
就这样,在六月二十一日,诺曼底会战正式开始。眼见得诺曼底城堡城高池深守备森严。两国君主都对于强行攻打心里没底,便派出了骑士到城头叫骂,希望能够将对方引下来,进行会战,好凭借着人数方面的优势击败对方。再顺势攻占诺曼底城堡。
就这样,在东南的法兰西,西北的勃艮第,都派出了一队并不多的骑士小队,站在自认为安全的,无论是长弓还是强弩都无法命中的地方开始叫骂,希望能引动城防部队的怒火。之后再交战一下,逃走,之后把敌人引到己方包围圈里面去。
但是守城的卢福斯既不是傻子又不是天然呆。除了命令城防弩,将靠的太近了的敌军骑士射成串烧之外再没有别的举动。法兰西联军完全没有达成诱敌的任务,反而被诺曼人威力巨大的城防弩吓了一跳——那个被三厘米粗细的钢头弩箭射穿了肚子的骑士,被连人带马外加身上一层链甲一起钉在了地上,痛哭哀嚎着还没有死。几个扈从想要帮他把那根弩箭从他肚子上把出来。却是发现,那枚弩箭直接钻到了地底下,几个人根本就拔不出来。
这时候,诺曼人的城防弩再次发威,南面城墙上五座高塔,总共十五具城防弩机同时开火,直接将准备营救那个骑士的几个扈从,外加那个骑士的几个好友,连同最开始骂阵的那个骑士一起钉在了地面上——因为弩箭的威力实在太大。当胸而过的弩箭就好像支撑着他们身体不会倒下去的支架一样。因此这些家伙甚至得以保存他们生前的姿态,天空蓝色,地面血染,这些被长矛一样的弩箭架起来的,还差一点没有死透的法兰西人的喉咙里面,发出了“咯咯咯咯……”的,嘎吱嘎吱的,好像生锈的废铁的钟表一样的声音。整个场面给人一种诡异的,异常恰当的感觉。就如同是鸟会飞,鱼会游那样的理所应当。
这个,是艺术啊。