温馨提醒:系统正在全面升级。您可以访问最新站点。谢谢!
朱怀烟头摇得像风车,对大帅的这番“好意”再次表示了感谢:“不用了,大帅,您这么忙,军队还要打仗,我这点小委屈算得上什么呢!”
“哈哈!”朱云天大笑起来,“本帅很替你的那几两银子感到惋惜呀……”
朱怀烟不知道说什么好了,只是跟着傻笑,其实他很想大声的对朱云天说,你妈大帅,不是几两,而是十万两……
第二卷 四海风云起 第四十一节 别无选择(上)
徐达已经记不清楚,这是义军的第几十次冲锋。每当太阳下山,整座睢山都陷入到漆黑的夜色中时,山下就会亮起铺天盖地的火把,响起了震耳欲聋的喊杀声,那是彭早住的部队开始向沿着山坡向山上进行新一轮的冲击了。
共和军按兵不动,张开弓箭,耐心的等待他们上山。火把越逼越近,到了最陡的一座坡下,义军就会暂时停住,接着有人大声的喊话,让共和军放下武器,集体投降,联合抗元之类的正义之词。
这些话,徐达听得耳朵都起了一层茧子。
“元狗听着,蒙古人屠害我【创建和谐家园】百姓,作恶多端,早被天下义士所不容,现我青龙军揭竿而起,驱除【创建和谐家园】,复我大汉河山,尔等亦是【创建和谐家园】,为何助纣为虐?还不快快放下兵器,下山来同聚大事!……”
义军的喊话杀伤力极大,共和军的士兵都是【创建和谐家园】,听了难免心中会打翻了五味瓶,人心浮动。这多亏共和军纪律严明,兵士的薪水的较高,才最终没有酿成可怕的后果。
每当听到这里,徐达都是一阵心悸,他心中极是矛盾,心知义军这番喊话极为在理,这是【创建和谐家园】的天下,本该由【创建和谐家园】掌管,可蒙古人肆虐已达百年,无恶不作,生灵涂炭,罪该万死。这些道理徐达能不懂吗?但他是共和军的人,是朱云天的部下,虽然朱云天多次对他说,共和军并非元军,更非朝廷的走狗,但他每次细细琢磨,总是找不到“不是朝廷走狗”的理由,因为他现在做的事,就是在替朝廷扫平叛乱,这怎么不是朝廷走狗呢?
“大哥变了!哎!他妈的!对他来说,钱是好东西,名一文不值。”他对汤和深深叹气,说道。
汤和凝望着他,好一阵子,才慢慢吞吞的道:“老兄,以前我总是听你的,但这次我得说你两句。人总是会变的,我并不是替大哥辩护,而是觉得,大哥这样做并非全没道理,他让我想起了古时的刘邦,当年他力量弱小,斗不过项羽,曾被逼退进西川,断桥掘路,可谓隐忍到了极点,但他最终暗渡陈仓,一出而天下得!我觉得大哥目前做的事情就是在蓄力而发。”
“大人物就得承受大痛苦,我觉得大哥就是那个大人物。”这小子无时无刻不在为朱云天着想,心里盼着这句话被朱云天的耳目听到,好去汇报。
徐达听了此言,沉思了一会,点了点头,又摇了摇头,便不再提及此事。
徐达是一个军事奇才,带军打仗是他的特长,越是陷入困境,就越能激发他的才华。不然让彭早住围在这小山上几个月,换成别人早被灭了,至少也得饿死一大半,但徐达硬生生靠着机敏的心计,挖树根啃树皮嚼树叶,跟青龙军寸土必争,步步为营,四个多月过去了,五万人仍然幸存了两万多,战斗力并未受到致命的重创。
目前为止,彭早住对他没什么太好的办法,只是围山,每天一次的试探性冲锋,扔下几具尸体,再退回去。
在彭早住的部队外围,元军的增援部队也在围攻着青龙军,每当晚上彭早住父子指挥部队进攻睢山时,外围的蒙将就指挥蒙军骑兵吱哇乱叫的一阵乱冲,双方一阵乱战,绞杀在一起,互相丢下几百具尸体,各自回营。谁也占不了太大的便宜。青龙军攻不下睢山,蒙军冲不破青龙军的包围圈,而徐达也无力对山下发动反攻,三方就这样不死不活的耗着。
徐达此时最后悔的是,当初率军来攻打八义和睢宁时,未能携上几门火炮,只是轻兵疾进,手中没什么重武器。现在才知道自己的决定是多么的冒失。八义城没打下来,共和军反倒被困住了。
彭早住负责对睢山的攻打,他老爸彭大虽出身村野,但亦是个有野心的人物,正是他当年的鼓动,才让儿子下定了起事的决心。彭大带领另一支部队负责对付外围的蒙军。这支青龙军久经野战,早已经熟悉了蒙古骑兵的特点,故意把战场设在了睢山南面的丘陵地区,地势坑洼不平,骑兵优势无法发挥出来,反倒利用义军的乱战。在一些不易被人察觉的山洞里,彭大布置了数量众多的神箭手,只要蒙军的骑兵出现,就不停的放着暗箭,单是这一招,就搞得蒙军十分头痛。每次出兵,都要不明不白的死上几百人。
回来清点人数,蒙军的参军恼火不已,不停的给共和军总部报信,请镇南大将军赶紧派一些汉兵来参与作战。
青龙军喊完话,等了一会儿,没听到山上的元军有任何的回音,跟往常一样,彭早住失望的摇摇头,骂一句:“妈的,这些人真不是他娘生的,给我放箭!”
伴着他的吼声,青龙军的弓箭声张弓拉弦,一排排的火箭对着山上的林子呼啸而去。几个月前,这一招还是很有效的,山林燃烧起来,几千名共和军士兵被烧死在林子里。但现在,山林已经被烧得干干净净,光秃秃的焦木再也不可能燃烧,一团团的火苗射入地下,渐渐的熄灭。
共和军对于抵抗山下射来的弓箭,也已经有了足够的经验。徐达让士兵们在山顶和山坡上挖了一层层的坑道,坑道上面以石块横挡,在两边的石块上边,再放上盾牌,当火箭射来时,这就构成了一道密不透风的碉堡,一支弓箭也射不进去。
此情此景,倒是有点上甘岭的味道,志愿军以坑道对付美军的钢铁轰炸,尽量减少自身的伤亡,跟对手耗时间。
士兵们紧张的躲在坑道里面,双手举着盾牌,听着上面砰砰当当的箭雨声,随时准备着冲出去,跟攻上山来的义军展开肉搏战。这支共和军经历了几个月的血战,早已经忘记了死亡是什么,他们的神经被这地狱一般的连续冲锋锤炼得犹如钢铁,只知道听从上级的一声令下,马上就跃将出去,杀向敌人。
因为胆小的早就先死了,所谓的优胜劣汰,就是这个道理。几个月的围困生涯,在徐达的带领下,为朱云天造就了一支日后战无不胜、攻无不克的铁军。
箭雨声渐渐稀稀落落,最后完全停歇,稍停片刻,山下传来了密密麻麻的脚步声,人声嘈杂,杀声震天,敌人开始攻山了。
徐达抽出宝剑,大吼一声:“弟兄们,敌人上来了,给我冲!让他们尝尝我们共和军的厉害!”
他因为缺水而嘶哑的嗓音,在夜空中显得格外刺耳,充满了山石暴裂一般的杀气。
“杀啊!杀!”
两万名共和军的钢铁战士热血沸腾,喊着口号,掀开盾牌,像个泥人一样从坑道里爬了出来,挥舞刀枪,冲向山坡。朦朦的夜色中,义军扎着青色的头巾,同样挺着白光闪闪的兵器,黑压压的人群已经前呼后拥的从坡下爬了上来。
双方都太熟悉了,不再经任何试探,就绞杀在一起。共和军借助地势之利,居高临下,长枪营在前,手执长枪,一寸长,一寸强,凭着枪的长度,整齐划一的向下刺杀。在长枪营的后面,则是手无寸铁的一些伤员,他们不停的搬起早就准备好的石块,向义军的头顶砸落。
不时有惨叫和哀呼划破夜空,尸体沿着山坡向山下滚落。但这阻挡不了义军向上冲锋的步伐,每个人都杀红了眼,战前的动员会上,义军每个人都知道,如果再攻不下睢山,元军的援兵就将越来越多,每拖延一天,难度也会随之增大一层。
长枪营站在睢山的最前沿,拼命的向下刺杀着,努力不让义军冲到山坡上。密密麻麻的人群构成了一道人墙。山下冲锋的义军除了短兵相接外,还用弓箭手的零星冷射来对付共和军的长枪营,他们躲在敢死队的身后,瞅准机会就射一箭。
但是每射中一个,后面就有人迅速的补上去,填补他留下的空缺。
“一二三,杀!一二三,杀!”共和军的士兵们喊着号子,脸上溅满了鲜血,有敌人的,有战友的,亦有自己的。
在这种地理条件下的战斗,最重要的是不能让敌人冲破一个口子。否则一旦有某一个地方堵不住,被敌人突破,就会像洪水决堤一样,全盘崩溃。每一个小坡,每一处小道,寸土必争、死战到底的氛围都异常的浓重。尤其对于守山的共和军来说,死也要让自己的尸身构成一座肉墙。可以让敌人杀死自己的身体,但绝不能让敌人越过自己的尸身。战斗的惨烈难以想象,仅仅持续了半个时辰,双方已经伤亡了近千人。
看样子,义军也知道形势严峻,今天这一波冲锋格外勇猛,大有不拿下此山就玉石同焚的架式。
徐达挥着宝剑,不停的奔跑,砍杀,哪处防线有了松动,他就会立刻出现在那里。他无处不在,舞着双手,鼓动着属下的斗志,时而补上死亡士兵留下的空当,身先士卒的砍杀一阵。等到有后备梯队的士兵奋不顾身的将他拉下来,他又抡起剑,冲到了另一处缺口。
他知道自己杀的是【创建和谐家园】,这些倒在他剑下的农民起义军大都身世可怜,贫困潦倒。但此时的他别无选择。他是在辅佐朱云天争夺天下,凡是跟朱云天站在对立面的,无论是蒙古人、色目人,还是【创建和谐家园】,都是他的敌人。不是鱼死,就是网破。
可惜,他或许永远不会知道,这个高高在上的老大已经如假包换,完全不再是那个当年和他一起为大地主刘德放牛的朱重八。
“兄长,山后又有一支敌军冲了上来,快来看!”汤和的声音在夜空中显得十分醒目,显然他用足了全身的力气在喊。
他的人在焦木枯林的另一边,那里是一座近九十度角的悬崖,约有一百多米高,因为十分陡峭,根本不可能爬上来,所以共和军半年来只在此处设立了两百名兵士放风。在无人注意之中,义军一支约两千人的部队突然出现在了悬崖下面,身背轻便兵器,开始借助崖壁上的石缝、藤木向上拼命的攀登。
徐达快步冲了过去,向下一看,见到崖上爬满了黑压压的人,像蚂蚁一样慢慢的蠕动着,还间或掉下去一两个,摔了个粉身碎骨。他顿时呆了一呆,感到很荒唐:“这些人不要命了吗?”
汤和亦是难以置信的摇着头,道:“彭早住他妈的真是个疯子,拿自己兄弟的命当儿戏啊,明知不可为,却非要为之,兄长,我们怎么办?”
青龙军这种做法,确实无异于飞蛾扑火,只要在崖上安排百十个人,轮番向下面射箭、扔石头,就尽可以将百万大军挡在崖下。每一个试图爬上来的人,都会无可避免的被箭射中,被石头砸中。就算上面没有守军,这几乎光秃秃的崖壁,又能找到多少可攀之处?等爬到上面,摔死之人也会达到十之六七。
“部长,我们动手吧,再等片刻,这些人就要爬到半山腰,到时他们的弓箭就会射到我们了。”有兄弟搬着一块大石头,跃跃欲试的建议。
徐达瞪他一眼,“滚一边去,想杀人去山正面,看不吓出你的屎来!”他才不想干下这等胜之不武之事,心中犹豫万分,不能定夺,故而把手下训斥了一顿。
那兄弟知趣的扔掉石头,退到一旁,嘴里轻轻的嘟哝:“两军相拼,不是你死,就是我活,部长讲这么多仁义干什么?还是大帅有句话讲得好,仁义是圣人放的屁,是放给后人听的,利益才是我等的立命之本,不然下了地狱也会是个被压迫的穷鬼。”这是朱云天颁布共和军的军规时讲到的,这名营长一直记得,深感佩服。
徐达听到了,心中一凛,这小子看上去笨得像头猪,说出来的话倒是有几分道理,古语就云:胜者为王,败者为寇。一百年后,谁还会对这一场不起眼的小战役指手划脚?他大悟之后,指挥兵士将附近的石块都屯积于崖边,然后张弓拉箭,只待义军都集中到崖下的窄小区域。
山上的共和军探头探脑,搬石头,拉弓箭,还亮起了火把,像要举办什么嘉年华晚会似的热闹。崖壁上的义军看到了,都是惊慌不已,手脚松动,顿时又掉下去好几个,“啊啊”的惨叫声不绝于耳。这些人本来就不想来攀爬这生机缈缈的悬崖绝壁,但在彭早住的威胁下,还是有头目带了两千人,秘密来到此处,碰碰运气。
现在被发觉了,恐惧之意弥漫了整个崖下的义军。爬在最上面的距离地面已有三十米之高,退无可退,进又是死路一条。有人就此绝望的大叫起来:“天啊,我们被发现了,快告诉彭将军,让我们撤回去吧!”
“不能撤,给我继续往上爬!谁下来我就杀了他!”崖下那头目愤怒的叫道。彭早住心狠手辣,撤回去必死无疑。横竖都是一死,他宁愿战死在这睢崖之下。
此时,崖上的共和军开始喊话了:“山下的农民兄弟们,你们这是何苦呢!撤回去肯定小命不保,你们老大一点都不讲义气,爬上来也是必死无疑!你看我们都准备好了,利箭、巨石,还有大刀长枪,就算我们没有武器,只是用脚踹,你们亦是根本没有生机的!快快降了吧!”
停了片刻,又喊道:“你们别被假象迷惑了,我们共和军其实并非元军,而是由朱云天大帅建立的一支【创建和谐家园】的军队,战无不胜,攻无不克,每名士兵都有丰厚的薪水,还有定期的假期,兄弟们,有了钱,就可以去任何一个地方吃喝玩乐,不用再过苦日子了,这样的生活,难道你们就一点不动心吗?朱云天大帅有令,只要你们放下兵器,归顺共和军,我们就是一家人了,绝不会亏待你们的!薪水多多,机不可失啊!!!!”
“薪水多多,机不可失!”这八个字在谷中久久回荡,形成了巨大的回音,对山下义军的震憾和诱惑,远强于这名共和军士兵对朱云天个人魅力的疯狂渲染。
老大是什么样的人,固然重要,但最重要的还是能得到多少好处,进而改变自己的生活。
崖下的义军兄弟们犹豫了,徘徊了,爬在半空中的一百多人更是不再动弹,意志松动,都在后悔为什么不早去投了共和军。
那头领见势不妙,拎起弓箭,朝崖壁上射了一箭,正中一名义军的后心,那人闷哼一声,跌落下来,摔得四肢不全。
“这都是敌人的妖言惑众,万不可上当,给我接着爬!爬啊!”那头领已近疯狂,把手中的弓都折断了,又抽出剑来,对着身边的兵士怒吼。
借这个机会,徐达在山顶上起哄:“农民兄弟们,你看他是多么的残忍,他射死自己的弟兄时,难道一点都不心疼吗?有什么样的将军,就有什么的奴才,看来彭早用也不是什么好东西!跟着他混,你们觉得有前途吗?”
第二卷 四海风云起 第四十一节 别无选择(下)
山下一片沉默,每个义军士兵的心里,都有了一个相同的答案。
徐达边向山下喊话,边对汤和使了一下眼色。汤和拿起块小石头来,叫道,“这是最后一次机会了,再不投降,你们就只能死在这睢谷之中,成为千年的孤魂野鬼!没人会同情你们的!想想你们的家人吧,他们愿意让你就这样摔死吗?兄弟们?!”
“咣咣”两声,汤和手中的石块已经扔下崖去,沿着一处没人之地迅速的滚落,发出连绵不绝的响声,威势之猛很是震人心弦。
攀在睢崖半空,进无可进,退无可退的义军士兵心里都想,这块石头若是砸中了我的脑袋,会是什么后果?!
妈的,老子降!
“大人,您别扔了,我们投降!”半空中哀求一片。
“只要您保证我们下去之后的生命安全,我们就降!”他们是指下面青龙军的督战队,由那头领带着的几十名刽子手,正虎视眈眈的望着这些可怜的爬崖敢死战。
徐达笑道:“好办!弓箭手何在?放箭!”
一招手,数十名弓箭手拥上前来,对着谷中那督战队便一通乱射。即使早有防备,那头领也没想到共和军动手这么快,猝不及防,一箭正中他的肩中。他原地打了一个滚,避开了另一支箭,刚跳起来,第三枝箭就带着响声飞来,准确无比地射中了他的后脑。
他软绵绵地瘫在了乱石堆里,两眼圆瞪,看见了西天佛祖的脚丫子。明知必死,却非要赴死,这种美德仔细咀嚼,却显得是多么的悲壮。
其他的几十名刽子手见状,六神无主,到处乱窜,在排箭的齐射下,死的死,逃的逃,瞬间便再无一个喘气的留在崖下。整个睢谷突然安静下来,静得可以听到昆虫在草丛中的鸣叫声。
大约有一千五百名义军投降,这些人暂且保全了性命,本是悲观的以为徐达会命令他们从崖壁退下后,就地掉转枪口去攻打青龙军,但徐达没有那么做,而是让他们原地待命,不要主动的参与作战,除非彭早住要来清理门户,否则就暂且休整。
这些义军士兵感激万分,心下更生了这辈子要为共和军卖命的决心,对于那个共和军士兵口中的朱云天大帅,更是心生了无羡的景仰,盼着有一天能见到此人,看看他到底是个什么样的大人物。
徐达指挥兄弟们跟这些农民起义军火拼,是别无选择,而这些义军果断的选择了投降,更是经过利益权衡之后的唯一决择。
山前的战斗越来越激烈了,五万名青龙军猛烈的攻势持续到了半夜,前仆后继,向每一个有共和军把守的关口潮水般的进攻。在付出了一万多人的代价后,彭早住将共和军的阵地压缩了三分之一。徐达指挥部队退到了睢崖附近方圆两里的林子里,在周围构筑阵地,继续死战。
两军好象有了共同的默契,夜深了,肚子也都饿了,不约而同的停战。青龙军开始吃饭,而共和军朝嘴里简单塞了些黑巴巴的干粮,苦涩涩的树皮和吃了让人拉肚子的草根,一刻不能得闲,他们必须利用这短暂的时间聚拢兵员,清点人数,重新分配任务,并要把坡前的石头阵地垒起来,以来阻挡敌人休整之后最猛的第一波攻击。
月亮升到了正中央,渐渐向东倾斜。今晚十五的圆月淡白洁亮带着浓浓冰意的光辉把睢山的每一寸土地都照了个清清楚楚。死者的面孔清晰可见,生者的身影急促而坚定的在尸体上面不停的跳过,神情紧张,瞳孔大睁,没有人看它们一眼。
现在不是可怜战友的时刻,每一名士兵都懂得这个道理,只有杀死敌人,才能保全自己,才有机会去掩埋战友的尸体。
共和军的军规里面讲:在战斗中,对于已经死亡的战友不要理会,但对于受伤的伤员,要尽全力救护;要记住,杀死敌人不仅是对自己负责,更是对死难的战友负责。
朱云天颁布这条军规时煞有介事的大谈士兵之间的友谊,其实就是为了用同伴的死亡激起这些士兵的斗志。
这条军规一直被严格执行,共和军在作战的过程中就具备了铁一样的战斗素养,从不会因为伤亡的巨大而停止战斗,反而会更加激起他们愤怒的回击。
一个时辰之后,呐喊声重新响起,彭早住那一张胀红的猪肝脸率先从夜幕中闪现出来,他光着背,一手举着愤怒的火把,一手握着宝剑,冲在最前面,抱着必死的精神向共和军的阵地冲杀过来。
在家伙跑得飞快,志在必得,意欲一仗彻底干掉徐达,解决睢山战事,以便腾出精力东进,逼近沐阳。
在他身后,是无畏无惧的青龙军,这些由农民组成的起义者就像一股冲开了堤坝的黄河洪水,势不可挡的冲上了睢山之顶,三股洪水合为一股,形成更强更猛烈的一片人海,冲向了这座已经被烧得精光的山林。
“妈的,我军快撑不住了!”汤和看着像麦子一样不停倒下的兄弟们,心急如焚,他砍死了一名义军,红着眼睛向徐达吼。
徐达此时反而保持着冷静,尽管他业已杀红了眼,上蹦下跳使劲浑身解数。
“你带两百名精壮之士,主动出击,不要拘泥于守在山上,只要能干掉彭早住,妈的还怕他们翻了天不成?!”
彭早住捺不住性子,亲【创建和谐家园】上山来了,对徐达来讲,这就是机会。擒贼先擒王,送上门的猎物岂能放过?
这招不错,猪也能想到,问题是你有那本事没?你想干掉彭早住,他还想干掉你呢!不过汤和还是很老实的点点头,招呼着身边的战士去完成牛逼的任务,但大部分官兵已经被义军的攻势拖住,很难再抽出兵力,只是聚了约五十人,一听任务,个个苦着脸,像刚死了亲妈。
汤和大嚷一声,“奶奶的,行了,有点种行不?你们都跟我来,谁杀了彭早住,赏银一万两!马上兑现!本大爷说话算数!”他指着不远处义军阵营中一个胖胖的身影,大叫着。
其实他身上一文钱都没有,可贵的是他现在说起谎来,一点都不脸红了。
重要关头还是钱管用。一万两对于这些当兵的穷光蛋来说,无异于一个天文数字,足够买房置地娶老婆下辈子好吃好喝了!重赏之下,勇夫多多,这几十名战士抛开其他义军不管,哇哇叫着,直向彭早住的亲兵阵营扑了过去。
几个回合下来,杀倒敌人一片,就已冲到彭早住的卫队跟前,义军开始惊慌了霎那,但定下神来很快一个合围,犹如老虎张嘴,便把这些共和军的敢死队围在阵中,双方各有重赏,于是陷入了苦战。
“太他妈的阴险了!竟对老子玩这招!徐达,我【创建和谐家园】!”彭早住看到此处,不由破口大骂,慌忙在手下的护卫下,渐渐向山下退去。经过这一回合,他看破了徐达想先干掉自己的用心。两军交战,不斩来使,这家伙奉行的是“两军交战,不斩头领”的哲学,潜意识里还以为双方光明正大的杀个痛快,其实干的都是卑鄙【创建和谐家园】的勾当。
“老子下山歇口气先。”