温馨提醒:系统正在全面升级。您可以访问最新站点。谢谢!
前来帮忙搬家的人,一边干着活,一边向刘向海两口子说着祝福的话。老工人钟如林拉着刘向海的手说道:“老胡啊,啊,不对,刘总工,我刚刚听人说,你和秦师傅都是国家的人才啊!唉,可惜了,窝在我们这个小厂里这么多年。我过去也不知道你们的身份,也没帮过你们什么忙。现在你们就要走了,搬家这点事情,你们就让我们出一把力吧。”
刘向海感动地说道:“钟师傅,这些年,我和秦瑛在厂子里,也多亏各位师傅照顾了,惭愧,我没给厂里做过什么贡献,这就要走了。”
“怎么没有贡献?”钟如林说道,“小林都跟我说了,上次21万冰机攻关,就是你的功劳。现在咱们厂拿到300万的业务,工人们每个月都能拿到奖金,这都是你的功劳啊。”
刘向海连连摆手:“不敢当,不敢当,这都是大家共同努力的结果。”
秦瑛在人群中来来去去地,忙着给大家散烟、发糖,脸上洋溢着喜悦的微笑。对于每一个向她祝福的人,她都要诚心诚意地邀请大家如果有机会去上海,一定要去她家里坐坐,吃一顿便饭啥的。
秦波秦涛姐弟俩则被一群小伙伴簇拥着,互相留下通信地址,相约要互相写信。小姐弟还许下了无数的诺言,扬言到了上海之后就给大家寄巧克力以及各种各样新奇的东西。
卡车拉着刘向海一家的家产离开了,千里迢迢地奔回上海。其实,这一车破盆烂碗的,估计全卖了也值不了这来回一趟的油钱。可是大家都是这样做的,油费是公家可以报销的,而破盆烂碗是个人的。当时的制度就是这样,一个单位可以为一个职工派车花掉几百元,却不能给他花几十元的安家费。
帮忙和围观的人们都陆续散去了,秦瑛和一对儿女也被要好的同事请到家里吃饭去了,这倒不是什么宴请,而是因为他们的锅碗都运走了,没法开伙。
刘向海没有离开,他和林振华两个人站在空空荡荡的屋子前,久久沉默着。分别在即,两个人都不知道该说些什么。
“小林,怎么不说话了?”刘向海终于憋不住,打破了沉默。
林振华苦笑道:“刘总工,你让我说什么?这两天的事情,实在是太戏剧性了。我早就知道,你肯定不是平常人,可是我仍然想不到,你会是这样一尊大神啊。”
刘向海道:“小林,你如果还当我是朋友,就还像以前一样叫我吧,叫我老刘就行了。”
林振华道:“我哪敢啊,叫了你两年的老胡,已经是太冒昧了。你毕竟是前辈啊。”
刘向海拍拍林振华的肩膀,说道:“小林,如果你不介意,还是把我当成你的朋友吧。说句真心话,如果放在20年前,我可能真的不会把像你这样的一个工人放在眼里。但经历过这十几年的风雨,我算明白了一个道理,名气和地位,都比不上一个患难之交。你我交往虽然只有两年时间,但我是把你当成自己最紧密的朋友的,不知道你是什么想法。”
“我也一样。”林振华说道。
“那不就得了,既然把我当朋友,以后就叫我老刘吧。”
“好吧,那我就斗胆称你一句老刘吧。”林振华笑着说道,“唉,不知道这样叫会不会折了我的寿啊。”
刘向海笑着骂道:“你个小林!什么时候都这样油腔滑调的。”
林振华道:“没办法,生成的性格,改不掉了。”
刘向海道:“对了,小林,这两天我一直忙着办调动的事情,也没顾上和你好好谈谈。现在快要走了,我想问问,你那个公司,现在经营情况怎么样?”
林振华道:“经营情况非常喜人,不瞒你说,明年一年我们的利润有望超过800万。”
“有这么多?”刘向海有些惊讶地问道,“小林,真看不出来,你还有这样的经营头脑。”
林振华道:“不过,这也只是一个初步的估计吧。我们现在打的是一个市场的先机,我们的产品设计理念比较新,迎合了老百姓的需要,所以销售状况十分喜人。以我对国内市场的认识,明年夏天,市场上起码会出现十种仿冒我们外观的产品,到时候我们还有一场恶战要打呢。”
“你打算怎么应对?”刘向海饶有兴趣地问道。
林振华道:“我的办法就是不断地推出新产品,始终走得比别人快一步。我们下一步的产品会是适宜儿童使用的迷你型电风扇,还有能够不断变速的自然风电扇。不过,电风扇这个东西,能够创新的余地也不大了,我打算明年再干一年,挣到第一桶金,然后考虑转产其他的产品。”
刘向海从自己随身带着的一个手提包里取出一叠纸,递到林振华手上,说道:“小林,这两年,你帮了我很多,我一直也不知道怎么感谢你。这两天,趁着空闲的时候,我画了一个图,你拿去看看,也许对你有些帮助的。”
林振华接过那叠纸,展开一看,上面画的是一个电扇的风叶。与市场上常见的电风扇不同,这个电风扇的叶子是五片的,形状也略有差异。在叶片的旁边,写着有关的形状参数,以林振华的水平,能够轻易地开模制造出来。
“老刘,这是什么意思?”林振华有些不解。
刘向海道:“这是我琢磨出来的一种电风扇的设计。传统的三叶电风扇吹出来的风比较硬,吹久了之后,人会觉得不太舒服。我设计的这个五叶电风扇吹出来的风要柔和得多,具有自然凉风的效果。”
林振华惊愕道:“不会吧,老刘,你连这个都懂?你怎么就知道你这个五叶电风扇吹出来的风会更柔和呢?”
刘向海微微一笑:“小林,别忘了我是搞螺旋桨的。说句大话,像你们搞的那种电风扇,我一看叶子就知道风向、风速。我设计的这个,叶子的曲线是经过精确计算的。虽然我没有亲自做过测试,但我可以保证,这个风扇做出来,绝对能够达到柔和、静音、节电的要求。”
林振华呵呵笑了起来:“老刘,你说你一个造核潜艇螺旋桨的人,改行来设计电扇风叶,这算不算是大材小用啊?”
想想也是,潜艇的螺旋桨与风扇扇叶的要求真没什么区别,都是静音、无级变速、低能耗……只是,哪家风扇厂请得起这个级别的设计师呢?
“老刘,你这个设计给了我,不算泄密吧?”
“扯淡,这能泄什么密,这和推进器之间的差别大得很呢。”
“那我就放心大胆地用了。”林振华说道。
刘向海道:“唉,百无一用是书生,我也想不出有什么可以送给你的,也就是有点技术,正好你在做风扇,和我的专业还有点相关。这个图纸,你觉得有用就拿去用吧,如果没用就算了。”
林振华像藏宝贝一般把图纸塞进自己的随身挎包里,然后说道:“怎么会没用,这可是军工转民用的尖端技术,我后半辈子就指着它发财了。”
刘向海看着林振华那夸张的样子,摇了摇头,说道:“小林,还有另一句话,我也想跟你说一说。你这个人,非常聪明,也非常有正义感,但有一个缺点,就是在经济方面,表现得有些太过于……偏执了。”他最后一个词明显是斟酌了一下的,生怕林振华觉得不舒服。
林振华却没有什么忌讳,他回答道:“老刘,其实你可以直说的,你是想说我这个人太贪财了吧?”
刘向海想了想,说道:“说你贪财,好像也不对。你对朋友是很慷慨的,而你自己的生活方面,也并不奢侈。可以这样说,你挣了不少钱,而自己消费的并不多,倒是谁有点困难的时候,你经常慷慨解囊,一掷千金也不心疼。从这一点来说,你的确不能说是贪财的人。”
“谢谢刘总工程师的夸奖。”林振华嘻皮笑脸地说道。
刘向海也微微笑了一下,接着说道:“可是,你办汉华实业公司,坚持要自己拥有股份。现在市场已经做到这么大了,你还是想着要继续做大,这就让我不理解了。你这样做下去,最后是一个什么目标呢?我倒觉得,钱挣到一定程度就足够了,你还年轻,如果能把你的精力更多地用在科研上,对国家,对民族,都是有好处的。”
林振华摇了摇头:“老刘,你觉得我挣的钱已经够了吗?”
“怎么,还不够?”刘向海问道,“如果照你说的,明年汉华实业的利润能够达到800万,你个人名下就有240万了,你就是大资本家了。你难道还想挣2400万?”
林振华道:“我的理想,不止是2400万。而2个亿,或者20个亿。”
刘向海道:“你疯了,你要这么多钱干什么?”
林振华认真地回答道:“老刘,我没疯。你刚才有一点说得对,240万对于我个人来说,当然是足够了。其实我这个人对于生活品质没有太高的要求,唯一的生活追求就是吃得好一点。其实你也能看出来,我挣钱的目的并不是为了自己消费,而是想做一些事情。”
“做什么事情?”刘向海问道。
林振华摇摇头:“我现在也说不清楚到底想做什么事情,但是,老刘,你相信这样一件事,每一个中国人的心里都有一个强国梦。”
“强国梦!”刘向海喃喃地念着这个词,点点头道,“小林,我大概明白你想做的事情了。我马上要走了,希望你能够守住你的强国梦,不要为世俗所左右。有件事,我只告诉你一个人,我这次回去,研究院给我的职务是推进器系统工程所的所长兼总工程师,应当是有点实权的。你如果遇到什么麻烦,可以托人捎信给我,我会尽量帮你解决。当然,丑话说在前面,如果是违法乱纪的事情,那我可帮不上忙了。”
林振华笑道:“老刘,你看我像是违法乱纪的人吗?”
刘向海也笑起来:“我只是提前给你打个预防针吧。”
林振华四顾无人,说道:“老刘,咱们进屋去,我有句私下里的话要对你说。”
刘向海莫名其妙,领着林振华进了已经搬空的屋子。一进屋,林振华便从挎包里掏出一个四四方方的大纸包,交给刘向海,说道:“老刘,你马上要走了,这是我的一点心意,请你收下。”
刘向海接过那个纸包,嘴里问道:“什么玩艺,看得像是几条肥皂?”
林振华呵呵笑道:“没错,就是肥皂。”
刘向海掂着纸包的重量,觉得不像是肥皂。他打开纸包一看,不由得吓了一大跳,里面赫然包着十叠大团结,整整一万块钱。
“小林,你搞什么鬼?”刘向海压低声音斥道,拿着这样大的一笔钱,饶是像他这样一个大牛人,也有些胆战心惊的。
林振华道:“老刘,你有技术,能帮我设计这么好的一个五叶风扇。我技术不如你,现在是穷得只剩下钱了,所以,我就只能送你点钱当成礼物了。你可别嫌弃。”
“不行不行。”刘向海说道,“小林,你开什么玩笑,这可是一万块钱,我哪能收这么重的礼?”
他一边说着,一边把钱重新包起来,非要塞还给林振华不可。林振华一把按住他的手,说道:“老刘,我的经济状况你是清楚的,这一万块钱,对于我来说不算是什么,但对于你来说,就能够派上大用场了。”
“我和秦瑛都有工资,我要这么多钱干什么?”刘向海真的有些急眼了,搁了谁,平白无故有人送上一万块钱,那也得吓出个好歹来。
可以算一下,当年一般职工的工资大约是50元,1万块钱相当于200个月的工资。换算到今天,一般职工的工资按2000元算,200个月就是40万了。再好的朋友,凭空送上40万块钱,谁敢收下?
林振华却是抱定了要刘向海收下的意思,他坚定地说道:“老刘,你觉得我是拍马屁的人吗?我送钱给你,是因为看中了你的身份吗?”
“当然不是!”刘向海斩钉截铁地回答道,“小林,我知道你的为人,在我还是一个木模工的时候,你就送过我电脑,那也是几千美金的东西。”
“这就是了,既然当年你能收下我送的电脑,现在为什么不能收下这笔钱呢?”
“这不一样。”刘向海道,“电脑毕竟是用来搞研究的,它对我真的很有帮助。还有你帮我买的书,都是花的美元,这也非常贵了。这些东西我都收下了。可是,这钱我并不需要啊。”
林振华道:“老刘,这笔钱你务必要收下。你这次回上海去,相当于重新建一个家,很多地方都需要花钱。你和秦大姐都没有什么积蓄,这一点我是知道的。研究部门的工资水平,恕我直言,还不如咱们汉华机械厂呢。现在的情况是,造导弹的不如卖茶叶蛋的,你能挣多少钱?”
“挣多挣少都无所谓,够花就行了。”刘向海说,“我和秦瑛也不是追求奢侈生活的人,我们靠自己的工资,完全能够生活的。”
林振华坚定地把钱塞到了刘向海的手里,说道:“老刘,套用你刚才那句话,如果你拿我小林当朋友,就把这钱收下。我敢保证,这笔钱在你手上,一定能够发挥出比在我手上更大的作用。”
两个人推了半天,最后,林振华说道:“老刘,这样吧,我们折衷一下。这笔钱算是我借给你的,你此次回去,那边的情况是一抹黑,啥也不知道,手里有点钱,关键时候能够救救急。至于说什么时候还我,你先不用考虑,你替我设计了风扇,如果这个五叶风扇能够热销,我给你提技术咨询费,就从这一万块钱里扣下了。你看这样如何?”
刘向海看着林振华的眼睛,许久才叹了一口气,说道:“好吧,我先收下吧,也许关键的时候,真的能够救救急。不过,小林,你记住了,我不会因为这个而违背任何原则,如果……唉,算了算了,我知道你小林不是那种人。”
刘向海本来想说的是,如果林振华因为送了钱而要找他开后门或者做别的事情,他是绝不会答应的。但想到过去两年中与林振华的友谊,知道林振华此番送钱,的确是毫无私心杂念的,他如果把话说得太严肃,或者坚决不收这笔钱,未免会伤了林振华的心。林振华说得对,这一万块钱,对于他刘向海来说是一笔巨款,但对于林振华来说,不过是小意思。
刘向海终于走了,厂里派出了吉普车,把他一家人,连同留下来陪他的常清波、于文正一齐送到了火车站,他们在那里搭上火车,回上海去了。
林振华没有去车站送行,他知道,自己与刘向海之间的交情,用不着这样的表示。
此时的林振华,正带着褚红阳、彭少哲以及其他几名工人,坐着厂里的解放牌大卡车,奔向浔阳的方向。
轻化厅已经给了他明确的答复,同意汉华实业公司租用浔阳自行车厂的厂房和设备,并且以外包服务的名义,雇用浔阳自行车厂的工人。具体的条件,则需要林振华与浔阳自行车厂方面见面细谈。
第123章 租借法案
浔阳市位于江南省的最北端,临近长江,是江南省重要的工业城市之一。浔阳自行车厂是轻化厅直属的一家中型企业,生产一种叫作“飞剑”品牌的自行车。
在历史上,飞剑自行车一度是江南省市场上销量最大的自行车,但现在却没落了。浔阳自行车厂连续两年产品滞销,欠下了银行两百多万的贷款,已经处于资不抵债的状态了。
林振华一行坐着汉华厂派出的解放牌大卡车,经过一天的颠簸,终于来到了浔阳。司机认识浔阳自行车厂的位置所在,直接把车开进了浔自的大门。
一进大门,林振华就被眼前的景象迷住了:
只见眼前是一片田园牧歌般安详的景象,道路两侧,全是青青的菜园。时值初冬,地里的小白菜长得青翠喜人。旁边的铁架上,趴着干枯的瓜藤,可以想象得出,在盛夏时节,这里曾经挂满了丰硕的丝瓜、黄瓜、南瓜……
在瓜架下面,成群的鸡鸭正在悠闲地散步,不时有一只母鸡从地里刨出一点什么好吃的东西,便会咕咕地叫着,呼唤自己的儿女前来分享。
在白菜地里,几名穿着蓝色工作服的农民正在辛勤地劳作着,手里的锄头镫明瓦亮,一看就是用好钢精心打造出来的。看到有卡车进入厂区,农民们抬头看了一眼,互相交谈了几句什么,然后又埋头干活去了。
“好温馨的场面啊。”林振华由衷地感慨道,他回头对褚红阳说道:“红阳,看来浔阳的面貌不错嘛,厂里的农场都这么繁荣。”
褚红阳哭笑不得,他学着林振华平常调侃时冒出来的港腔说道:“老大,你有没有搞错啊,这里是浔阳的厂区好不好,菜地中间那幢小楼,就是他们的厂部。”
说话间,卡车已经停在厂部门前了。这里已经被大片的菜地所包围,只留下一小块停车的地方,地上也星星点点地布满了鸡粪。一位中年汉子从厂部的小楼里快步地走出来,迎着林振华而去:“请问,你就是汉华实业公司的林振华经理吧?欢迎欢迎,我是浔阳的厂长,我叫邱庆洋。”
林振华走上前与邱庆洋握了一下手,说道:“邱厂长,冒昧打扰了。”
邱庆洋连声道:“哪里哪里,我们一直在盼着你们过来呢,走吧,到楼上会议室去谈。”
一行人跟着邱庆洋到了会议室,浔阳的几名领导和中层干部也已经过来了。一名秘书给大家倒上了水,林振华不经意地看了一下水杯,不禁有些感伤:好穷的厂子啊,水杯是缺了口的,茶叶只有几片,而且好像还是最便宜的那种茶。
“邱厂长,咱们这厂区怎么都是菜地啊,怎么,包给周围农民了?”林振华好奇地问道,这种景象实在是给他太有冲击力的感觉了。
邱庆洋扭头向窗外看了一眼,叹了口气,说道:“什么周围农民,这些都是我们厂的工人种的地。那几位,都是我们的工人。最边上那个,叫贺世华,是我们厂最好的钳工。现在,变成农民了,种的菜,全厂产量最高。”
邱庆洋说到这里的时候,汉华厂的各位都忍不住想笑,可是看着浔自的一群人脸上都是一种黯然的神色,大家就笑不出来了。
“厂子垮了。”邱庆洋长叹着说道:“2万辆自行车积压在仓库里,卖不出去啊。光材料款就欠了银行160万,还有工资、水电,现在撑不下去了。”
副厂长郎冬补充道:“银行贷不到款,现在每个月发工资的时候,我们邱厂长就要坐到市长那里去,软磨硬套才能贷到工资款,把工资发下去。可是奖金、福利,什么都没有了。家属工已经全部辞退了,厂里的工人活不下去,就只能自己种点菜、养点鸡。一开始大家还是在房前屋后搞,现在厂里只要有一点地皮都给占上了。你说,我们能制止吗?”
“还有医药费,也有一年多没报销了。”另一名副厂长史达伦说道。
邱庆洋道:“唉,没办法,大家种点菜,也能补贴一下生活吧。不过,林经理,你们放心,我们的生产区还保持了原样,我没有同意工人们去生产区开荒。”
林振华扭头看了看自己的幕僚,褚红阳和彭少哲都还了他一个无奈的眼神。时下有些国营企业混得比较惨,这是大家都知道的,但惨到这种程度的,还真不多见。林振华开始有些担心,自己不会是跳进了一个大坑吧。
“邱厂长,这个呢,我们今天来,主要是想商量一下合作的事情,轻化厅给我们的要求,是能够解决一下目前浔自的工人发不出工资的问题,至于浔自的银行欠款,还有拖欠的医药费这些,我们公司资金实力不够,恐怕……”林振华咬文嚼字地对邱庆洋说道。