LOGO
首页 小说列表 排行榜 搜索

    《工业霸主》-第86页

  • 第1页
  • 上一页
  • 下一页

    温馨提醒:系统正在全面升级。您可以访问最新站点。谢谢!

      林振华道:“峰子,好好活着,就是报答我了。我相信,有朝一日我们还会见面的。”

      上车的时间到了,兰武峰与安雁紧紧地拥抱了一下,然后毅然地走向了检票口。安雁不顾所有旅客的侧目,使出全身的力气对兰武峰喊道:“峰子,记住,我会等你一辈子!”

      兰武峰没有回头,只顾大踏步地向前走去。没有人看到,他的脸上已然满是泪水。

      就在兰武峰告别亲友仓皇出逃的时候,在丰华县安雁的家里,公安局长贾学汉正在向安东耀汇报情况:“安县长,我们已经和南京公安局联系过了,请他们协助联系一下兰武峰同志。不过,据那边的同志说,雁子可能没有到兰武峰那里去。”

      “这个雁子,跑哪去了呢?”安雁妈忧心忡忡地说道。

      “我不管,这个女儿,就当是死了!”安东耀气呼呼地喊道,他对贾学汉说道:“老贾,这件事情,就这样了,不要再找她了。”

      贾学汉连连点头,从安家退了出来。安雁妈追出去,对贾学汉说道:“贾局长,你别听老安的,就是他把孩子打出去的。麻烦你还要继续跟南京那边联系一下,我估计雁子肯定是跑去找兰武峰去了。”

      贾学汉叹道:“大姐,这事怎么会闹成这样?孩子自由恋爱,就由他们去吧。安县长怎么会发这么大的火?”

      安雁妈支吾道:“这个事情,唉,也不好说吧。总之,贾局长,就麻烦你了,那边如果找到了雁子,可千万别吓唬她。孩子身体……呃,最近不太好,到时候我亲自去南京接她就是了。”

      “放心吧大姐,有消息我马上通知你。”贾学汉答应道。

      贾学汉走后,安雁妈回到屋里,对安东耀抱怨道:“都怪你,有这样吓唬孩子的吗?现在他们俩都这样了,你真要去告峰子【创建和谐家园】,不是害了雁子一辈子吗?”

      “依着我过去的脾气,我非要去公安局告这小子不可!”安东耀愤愤地说道。

      第164章 岑右军来了

      “雁子,峰子走了,下一步你打算怎么办?”从火车站回到汉华公司之后,林振华问安雁道。

      自从把兰武峰送上火车之后,安雁的表情就一直是非常地平静,并没有像林振华想象的那样悲痛欲绝。林振华也不知道她在想什么,只能试探着问她未来的打算。

      安雁端坐在林振华办公室的沙发上,一边小口地喝着水,一边轻轻地问道:“林哥,你能收留我一段时间吗?”

      林振华道:“雁子,你如果愿意住在我这里,住多长时间都可以。关键是,你爸妈肯定会找你的,你这样不明不白就失踪了,怎么能行?”

      安雁摇摇头,依然用轻轻的声音说道:“我没有爸妈了,他们不要我了,我也不认他们了。峰子如果有个好歹,我恨他们一辈子。”

      她在说这番话的时候,脸上没有任何一点感情的波动,似乎是在说着一件别人的事情。不知道为什么,林振华突然想到了一句古话,叫作“哀大莫过于心死”,莫非安雁的心已经彻底死去,万念俱灰了?

      “雁子,你也别太难过了。”林振华劝道,“峰子现在只是暂时避一避风头,其实也没什么危险。我给了他一个账号,他到了国外之后,把钱取出来,然后就可以很好地生活了。你放心,等过几年国家政策松动了,他一定会回来的。”

      安雁点点头道:“林哥,我相信你。峰子一直跟我说,他最相信的人就是林哥,你说他没事,我就相信。”

      林振华无语了,安雁这番话,反映出来的已经是一种近乎于迷信的心态了,林振华不知道该如何解释才好。他想,也许安雁保持这样一种心态也不错吧,尤其是她肚子还有一个孩子的情况下。

      想到孩子,林振华接着问道:“雁子,孩子的事情,你是怎么考虑的?”

      “我要把他生下来。”安雁毫不犹豫地说道。

      “可是……”林振华本想说这样不明不白的孩子怎么才能生下来,因为医院里没有证明是不会给她接生的。转念一想,这件事情也不需要安雁去操心了,他林振华现在也算是一个社会名流了,如果连一个孩子出生的事情都搞不掂,也算是白混了。算了,到时候找韩涛帮帮忙,由公司开个证明,总有办法解决的。

      “生下来你怎么带呢?”林振华换了一个问题问道。

      安雁道:“我能把他带大的。”

      “你还要上班,怎么办?”林振华问,“对了,你离开单位这么久,单位能准你的假吗?”

      安雁说道:“我不需要他们准假,我不打算回去了。我不但不会回商业局去,我连丰华都不回去。”

      “好吧,那你就安心在浔阳住着吧。”林振华说道。

      相比当时其他的人,林振华算是对于公职、档案之类的东西看得最淡的一个。当年的人们大多数都会觉得丢了工作是一件可怕的事情,甚至于有可能会活不下去,但林振华知道,社会正在变得越来越自由,这些约束的重要性已经不像过去那样大了。安雁如果真的不想回丰华商业局去上班,那么留在浔阳也不至于饿死的,汉华公司这么大的家业,哪里容不下她一个位置?

      林振华喊来毕敏,让她去开一套单元房,安排安雁住下。汉华公司前期建了四幢楼,分了一部分房子给急需的职工,还空了一些房子下来,是作为机动的,有时候公司来个客人还可以当招待所用。林振华平素不搞什么特权,但给安雁弄一套房子先住着,这样的权力他还是有的。

      安雁没有拒绝林振华的好意,看来她是下决心要住在浔阳把孩子生下来了。她现在无依无靠,除了林振华之外,找不到其他可以相信和寻求帮助的人,所以她不会在这个时候忸怩作态。

      “林经理,她是谁呀?”趁着安雁没看见的时候,毕敏小心地向林振华问道。

      “她叫安雁,是南京经销处兰经理的爱人,要生孩子了,在这里休养。”林振华说道。

      “兰经理……不是没有结婚吗?”毕敏小声地提示道。

      林振华眼睛一瞪,说道:“这个问题很重要吗?”

      “可是……”

      “没什么可是的,兰经理去外地开辟新的经销点了,他的爱人,我们需要照顾好。你去找个生过孩子的女工,经常陪安雁散散步,给她传授点生孩子的知识。还有,要保证她的营养,让她平平安安地孩子生出来。”

      毕敏应了一声,然后小声地嘀咕道:“我看杨欣生孩子你也没这么用心呢。”

      林振华没有听到毕敏的嘀咕,他还有更多的事情要做。公司秘书王均贤告诉他:岑右军带着老婆孩子以及岑右新已经到了,他们是林振华特地从湘平省请过来的。

      “林叔,林叔!”一个小男孩从吉普车上跳下来,飞奔向林振华。

      林振华认出他正是岑右军的大儿子毛崽,一年多没见,毛崽的个头又长了七八公分,脸上也红润厚实了许多,估计这些日子里没少吃肉。永禾农机厂在过去一年中的经营状况非常可观,毛崽天天吃肉的愿望应当是已经实现了。

      “毛崽,想叔叔没有?”林振华一把抱起毛崽,在天上转了一圈,惹得毛崽格格直笑。

      “想了。”

      “真想假想了?”

      “真的想了。”毛崽认真地说道。六岁的孩子其实是记不住人的,但林振华给毛崽的印象太深了,他没事就会拿着林振华的照片念叨,说这个叔叔答应过让他天天吃肉的,久而久之,这个叔叔在他脑子里的印象也就十分深刻了。

      “好,乖毛崽,今天晚上叔叔亲自下厨,给你做水煮鱼吃,比肉还好吃。”林振华许诺道。

      毛崽丝毫不领情:“我不吃鱼,我要吃红烧肉。”

      “毛崽,别跟叔叔闹。”田效兰牵着2岁的小儿子伢崽也走过来,她拉过毛崽,对林振华笑道:“小林,你可不知道,毛崽天天都要说你呢,说长大了要像你一样能干。”

      林振华笑道:“我算什么能干的,毛崽,好好努力,长大了咱们也当个什么欧啥的。”

      “什么叫欧啊?”毛崽不懂。

      林振华不知从何解释起,这个希什么欧的说法,得到世纪末才能随着网络精英的出现而传入中国,这个时候,估计全中国也没几个人知道这个概念的。

      岑右军和岑右新两个人落在后面,正忙着从吉普车上往下搬行李,汉华公司的司机魏瑞也在给他们帮着忙。林振华走上前去,对岑右军行了一个军礼,喊道:“排长!”

      岑右军连忙站直身体,给林振华还了一个军礼,然后笑着与林振华握了握手,说道:“小林,怎么还保留着部队的习惯呢?到了你的地盘,咱们的称呼是不是该换一换了?”

      林振华笑道:“排长走到哪都是排长,没必要换。对了,排长,你的假肢用得怎么样?”

      岑右军原地走了两圈,然后说道:“你看,完全没问题了,只要不让我搞全副武装五公里越野,我就和普通人没什么区别。”

      林振华满意地点点头:“不错不错,想不到潭州医院的水平这么高。”

      岑右军道:“小林,我是被你嫂子拉着去做假肢的时候,才知道你偷偷给她留了钱。实在是太感谢你了。咱们可说好了,这钱我得还你。”

      林振华装作严肃的样子说道:“还钱是天经地义的,你还得按活期给我算利息呢。”

      “完全可以!”岑右军哈哈大笑道。

      去年年初的时候,林振华前后借给岑右军私人1000块钱。靠着这1000块钱,田效兰做完了手术,岑右军自己也配了一个假肢,算是治好了两口子病。在当时,岑右军觉得这笔钱恐怕一辈子也还不起了,谁知永禾农机厂的业务越做越好,一年多时间,他从厂子里拿到的利润分红就是两万多块钱,还钱和还利息都不成问题了。

      和岑右军打完招呼,林振华又来到岑右新的面前,喊了一声:“右新哥,一路上辛苦了。”

      岑右新连忙伸出手与林振华握手,握完之后,认真地说道:“林经理,你喊右军叫作排长,这没问题,但你跟我的称呼,真的要改一改了。”

      林振华笑道:“怎么改?我听右新哥的。”

      岑右新道:“我们这次到浔阳来,以后就是汉华公司的职工了,你叫我右新哥,其他的职工就会有看法,会觉得我们是关系户,这样对你和对我都不好。你说是不是?”

      林振华点头道:“你说得对,那我是不是应当称呼你岑科长?”

      岑右新笑着说:“林经理要这样叫,我也没意见啊。不过,你平时叫我小岑就好了,我在外面跑生意的时候,大家都这样叫的。”

      “呃……”林振华犹豫了一下,说道:“我还是称呼你老岑吧,毕竟你比我大10几岁呢。还有,你也别一口一个林经理地喊我,叫我振华就好了。”

      称呼之类的事情处理完,林振华让秘书王均贤带了两个人帮着拿上行李,把田效兰、毛崽等带到专门给他们安排的单元房去,自己则与岑右军、岑右新两个人来到了自己的办公室。他给两个人倒上水,安排他们坐下,然后说道:“排长,老岑,这次把你们请到浔阳来,是想和你们一起,把咱们现有的机床附件业务做大,做出品牌。”

      第165章 乡镇企业

      “小林,我先向你汇报一下永禾农机厂的情况吧。”岑右军说道。

      “好的,我也正想听听排长的创业史呢。”林振华笑着应道。

      岑右军摆摆手:“这算什么创业史,其实,很多事情你都知道了,你小林是大功臣,华青大学的教授们是第二功臣,右新哥也是一个大功臣,只有我是最没贡献的。”

      林振华道:“排长在后方组织生产,是我们整个产学研链条的核心,怎么能说没有贡献呢?”

      要说起来,永禾农机厂在过去一年中的发展,的确是有些创业史的味道了,其发展之快,让林振华都觉得意外。

      去年年初,林振华因为岑右军借钱的事情而去了湘平省,促成了岑右军承包永禾农机厂。林振华给农机厂设计了几个机床上用的小附件,作为农机厂的主打产品。他还发现了岑右新做业务的天份,说服了岑右军雇自己的堂哥来担任销售经理。

      林振华在离开永禾的时候,曾经担心过岑右新是否有这样的能力去把产品销售出去,他甚至于做好了利用自己的关系帮忙销售一部分的想法,实在不行,他就找几个托把这些产品买回来,暗中补贴一下老排长,也不是不行。永禾农机厂一年有10万的营业收入就足够活得很滋润了,而对于林振华来说,10万块钱已经不是什么值得操心的大钱了。

      林振华没有想到的是,岑右新竟然把业务做起来了,而且做得有声有色。这个文化程度不高的青年农民,有着百折不挠的精神以及唾面自干的忍耐力。一开始,他到企业里去推销产品时,还多少有些胆怯,在跑过十几家企业之后,他就完全适应了自己的角色,不管多大的门都敢横冲直撞地闯进去。

      在那个年代里,推销这种事情还是比较稀罕的。大量的国有企业根本就不屑于上门推销产品,他们充其量是在上级主管部门主办的展会上摆一个摊子,把自己的产品陈列出来,供客户选购。多数的参展商态度就像是大爷一般,客户多问一句,他们都会不耐烦。

      还不必说这种生产企业是如此,就连商店、饭馆等服务行业的企业,营业员们也是同样的嘴脸。作家刘心武发现,在北京的公共汽车上,写着这样一条服务守则,叫作“对乘客不夹不摔”,这种要求居然能够写入服务守则,可见当年公交司乘人员的服务水平是如何低劣。他因此而感慨道,是不是饭馆里也应当写上一条,说不要在顾客的碗里放毒……

      后来人们用“官商作风”这样一个词来形容当时的国企,还是很有道理的。你明明是商家,却要摆出官老爷的派头。可是,就这样卖东西,这些企业居然还能够生存下去。

      在没有乡镇企业的年代里,市场上所有的企业都是官商,卖东西的是大爷,买东西的是孙子。你不想当孙子也不行,因为市场上商品短缺,许多产品只此一家,别无分号,有本事,你别买呀。

      乡镇企业的崛起,改变了市场上的这种格局。这些出生草根的小企业,本身技术实力差,没有名气,要拼产品是拼不过大企业的。但正因为如此,所以他们的态度更谦恭,服务更周到。客户有什么样的要求,不管多么困难,他们都会想方设法去满足。在国营企业坐在家里等客户上门的时候,乡镇企业的推销员却在走街串巷地送货上门。

      在80年代初,国企对于乡镇企业的这种竞争是完全无动于衷的,因为它们相信自己的实力。乡镇企业靠着国企不屑于吃的那些残羹冷炙而养大了自己,它们更新了设备,积累了生产经验,形成了品牌影响力,终于在80年代的中后期向国企发起了农村包围城市的全面进攻。

      直到此时,国企才注意到那些昔日的土农民已经鸟枪换炮了,乡镇企业的机制更灵活,产品质量不逊于国企,而服务态度则延续了此前的优良传统。在这种攻势之下,大批的国企溃不成军,最终导致了80年代末至90年代中期的国企倒闭潮。

      岑右军所承包的永禾农机厂,正是异军突起的乡镇企业中的一个典型代表。

      岑右新在一年的时间里,跑遍了湘平省几乎所有的机械厂、修理厂、农机厂以及其他涉及到机床的企业,他的足迹甚至越出湘平省的省界,跑到其他一些省份去了。

      他每到一家企业,便到对方的生产科去软磨硬耗,向对方推销诸如简易滚齿机之类的机床附件。有些企业本身的确需要这样的产品,看到价钱也不贵,加上岑右新一根接一根地递烟,态度十分谦和,便掏出几百块钱购买下一套了。

      还有些企业,用不上他们现有的产品,岑右新也不气馁,仍然热情地邀请人家外出吃饭,在饭桌上试探对方的口风,了解对方是否有什么机床使用方面的问题。一旦得到信息,他马上扬言会尽快想办法帮别人解决。

      岑右新在跑业务的时候,提包里用旅行杯装着一杯水,用报纸包着几个饭团,这就是他自己的伙食。但涉及到请客户吃饭的场合,他却是不吝惜花钱,务必让对方吃好喝好,然后形成良好的私人关系。

      从去年的六七月份开始,从永禾农机厂发往浔阳汉华公司的挂号信就越来越多了,里面都是岑右新从客户那里得到的需求信息。林振华忙于风扇的生产以及对原浔自厂的消化工作,哪有工夫去解决这些技术难题,但他的另一个粗壮金手指已经开启了,那就是华青大学机械系的一支强大专家团队。

      受林芳华提供的信息的启发,林振华于去年的3月份与姚鹤良联系,在华青大学机械系设立了“机械发明奖学金”,由汉华公司每年提供5000元,奖励各种机械发明。这5000块钱当然不是给同一个人的,而是分为一二三等奖以及优秀奖若干。一等奖的奖金高达1000元,而最低的优秀奖也有20元之多。

      5000块钱,对于利润达到4000万的汉华公司来说,是大腿上的一根小汗毛。而对于大学生来说,就是一个无法想象的天文数字了。

      那时候高校里的一等助学金也就是20块钱,而且只有全班5%的学生能够拿到,二三等助学金分别是10元和5元,总共也只能覆盖到30%的学生。汉华的奖学金最低档也相当于一个月的一等助学金,而且每个人获奖次数是不限的。

      机械系的学生们全都一头扎进了机械发明里,学习和研究的热情空前高涨。机械系资料室一开始是延长开放时间至晚上10点,然后是12点,再往后,索性就是通宵开放了。制图室的情况也是如此,半夜三更时分都是灯火通明,一群年轻人拿着丁字尺、三角板在辛苦地作图。

      几个月下来,机械系的电费严重超支,以至于都受到学校警告了。

      林振华把岑右新发来的需求直接转发给了姚鹤良,让他再分包给学生们去解决。有些问题其实并没有什么难度,只是由于地方上的小企业缺乏人才和信息,所以才会一时无法解决。这样的问题到了华青大学之后,几天之内就有了反馈。一套图纸寄回到永禾农机厂,岑右军和陈金福马上拿着图纸,组织工人生产出来,提供给客户。

      还有一些问题,则相对要困难一些。但越是这样困难的问题,越让机械系的师生们感到兴奋。他们虽然平时也会经常下到企业去走访,了解实际工作中的需求,但像岑右新这样大范围撒网而兜上来的需求,对于机械系师生来说还是非常难得的。在这种时候,那就不光是学生在参与攻关,连老师都兴致勃勃地加入了。

      林振华适时地提供了攻关经费,甚至于包下了机械系师生使用的绘图纸、鸭嘴笔、碳素墨水等耗材的支出。整个华青大学的老师和学生对于机械系的福利都嫉妒着四眼发红,绘图纸随便领、铅笔随便领、高档科学函数计算器人手一个……这简直就是提前进入了21世纪啊!

      还有一些难题是必须到现场去解决的,在这方面,林振华也给予了令人难以置信的政策扶持,那就是为所有去进行实地考察的师生提供往返路费和在考察期间的食宿费用,而且是人数不限。

  • 第1页
  • 上一页
  • 下一页
    技术支持:近思之  所有书籍
    北京时间:2025/10/21 23:27:34