LOGO
首页 小说列表 排行榜 搜索

    《工业霸主》-第34页

  • 第1页
  • 上一页
  • 下一页

    温馨提醒:系统正在全面升级。您可以访问最新站点。谢谢!

      “如果自己能挣钱,轻化厅倒真的可能不会管了。”朱铁军道,“可是,咱们的劳动服务公司就是夏天做做冰棒,春天搞搞绿化,能挣什么钱?”

      林振华呵呵一笑:“朱厂长,我倒有一个想法,我想承包劳动服务公司,保证一年之内让它成为一棵摇钱树,厂里能不能同意?”

      第068章 劳动服务公司

      承包劳动服务公司这件事情,林振华其实已经想过好长一段时间了。自从与何海峰谈过之后,林振华认真地思考了一下,觉得现在要出来加一家私营企业,难度还是非常大的。最起码的一条,生产资料是由国家统配的,各种工业原材料,你有钱也买不到。要搞贸易倒是可以,但充其量也就是如熊立军、兰武峰他们正在做的那样,从南方倒腾一些小商品来卖,林振华自认为自己在这方面并不擅长。更何况,他已经雇了熊立军等人在做,也没必要自己亲自去操刀了。

      既然私营的这条路走不通,那么第二个途径就是承包一家企业。目前,国家关于国企承包的政策还没有出台,事实上,这个政策要一直等到1987年才在全国普遍推出,林振华等不起。这个时期,能够被承包的企业,主要是乡镇企业,这属于集体所有制企业,机制比国有企业要灵活得多。林振华不是农民,找不到承包乡镇企业的途径,但在他的眼前,其实就有一家集体所有制的企业存在,那就是汉华机械厂自己的劳动服务公司。

      劳动服务公司这种形式,在当年非常普遍,其出现的原因,正如朱铁军所说,是为了解决城镇待业青年的就业问题。这些公司从成立那天起,就没人指望它们挣钱,单位里自办的劳动服务公司,基本上是靠母体输血来维持生存,还有一些由街道、居委会办的劳动服务公司,也是以各种名目从财政那里要钱来支撑。

      这类大集体企业根本就谈不上什么经营,只是象征性地弄一点业务以掩人耳目。据说,某个街道搞了一个大集体性质的大碗茶摊子,安置了七个小伙子当服务员,结果喝茶的人还没有卖茶的人多。七个大小伙子往那一戳,知道的人说是服务员,不知道的还以为是打群架的,谁敢喝茶去?

      关于劳动服务公司,还有一个很有意思的称谓,叫作“三产公司”。这个词的出处,大概是指第三产业,因为工厂是第二产业的,而劳动服务公司一般是为工厂提供一些服务项目,比如运输、保洁之类的,大多属于第三产业。这样说来说去,大家就习惯于用“三产”这个词来表述了。有些劳动服务公司在日后逐渐发展起来,搞起了制造业,但名字却仍然还叫作“三产”。

      在汉华厂,如彭少哲、褚红阳、赵勇群、杨欣等临时工,身份都是挂在劳动服务公司的,他们的工资名义上是由劳动服务公司支付,实际上钱都是从汉华厂的利润中变相地转移过去的。这种事情在当时也是约定俗成的惯例,既不需要瞒上,也不需要瞒下。

      林振华看中了劳动服务公司这个平台,但却一直都在犹豫,不知道这一步是否应当跨出去。彭钢病退这件事情,给了林振华很大的触动,促使他下定了决心。他想到,作为一名普普通通的穿越者,他无法改变历史,但起码可以改变一下自己周围的环境吧。他今天看似胆大妄为的举动,其实在几年之后就根本算不上什么事情了,既然知道社会必然走向开放,他又何必如此地禁锢自己呢?

      从南都回到汉华厂之后,林振华正式地向厂部提交了报告,申请承包汉华机械厂劳动服务公司。他承诺,在一年之内使劳动服务公司实现自负盈亏,不再需要汉华厂向劳动服务公司供血。同时,他除了保证支付目前这100名临时工的工资之外,还要承担彭钢等一批老工人的返聘工资。而他需要的条件,则是对于公司的完全的自主经营权。

      “这个小林,到底想干什么?”在厂务会上,厂长陈伟国大惑不解地说道,“刚提拔了他到技术科当副科长,他还嫌不够吗,又想当劳动服务公司的经理?”

      党委书记邹世成道:“他这个要求,有没有违反政策?”

      副厂长蒋满庆道:“我查了一下文件,好像也没有规定说不能搞承包。现在乡镇企业搞承包的很多,咱们劳动服务公司和乡镇企业一样,也是集体所有制企业,应当是可以承包的。”

      陈伟国看了看梁广平,点名道:“老梁,你也说说你的意见吧。劳资这一块都归你分管,你觉得小林这个要求可行不可行?”

      梁广平手里把玩着一个Zippo打火机,这是林振华前些天送给他的。林振华在经过一些事情之后,终于也学会向领导低头了,时不时会给领导送点小玩艺,以拉近关系。梁广平曾经偷偷地找人打听过,知道这个打火机是美国货,表面镀的是纯银,在国内市场上是绝对见不到的,在国外的卖价也有上百美元。自从得了这个打火机之后,在梁广平的心里,林振华就已经成了自己人了,他提出的要求,自己自然是要无条件支持的。

      “我觉得……”梁广平放下打火机,看了看众人,郑重地说道:“我觉得,林振华同志提出承包劳动服务公司,是主动为厂里分忧,这种精神是值得表扬的。大家都知道,咱们的劳动服务公司一年要厂里补贴3多万块钱,一直是咱们厂的一个大包袱。现在小林提出一年之内可以实现自负盈亏,这是一件了不起的事情。”

      “自负盈亏,估计够呛。”陈伟国道,“这个小林,有点鬼点子,说不定能挣到一些钱。但要挣到3万多块钱利润,实现自负盈亏,我觉得不太可能。”

      “我的看法和老陈一样,也觉得不太可能。”梁广平连忙附和道,“不过,哪怕是能挣到一两万,也能减轻厂里很大的负担。如果劳动服务公司能挣到钱,厂里可以少补贴一些,那么咱们的年终奖就有着落了。”

      “老梁说得对。”蒋满庆道,“劳动服务公司吃补贴吃得太厉害了。今年双过半,本来全厂的工人一个人可以发十几块钱的,结果财务科一算帐,利润全给劳动服务公司吃掉了。双过半每人只发了一个茶缸。唉,我都让工人骂死了。”

      这个“双过半”也是一个很有趣的名目,全称是“时间过半,任务过半”,简称双过半。在许多工厂,双过半都是要发点奖金或者奖品的,其实也就是后世的“半年奖”的意思,大家辛苦半年了,发点钱物慰劳一下。过去汉华厂每年的双过半都要发钱,这两年由于劳动服务公司的人数剧增,厂里补贴越来越多,就把这些奖金也都给挤占掉了。

      朱铁军是最后一个发言的,其实,他早在从南都回来的时候,就已经就这个问题与陈伟国、邹世成交换过意见。现在听大家都表了态,他也发言道:“我说几句吧。我是管生产的,因为这个原因,和小林的接触比较多。我的感觉是,小林这个同志,道德品质方面是可以相信的,从他能够给厂里弄来一台数控机床,就足以说明他是以厂为家的好同志。此外,小林思想很活跃,我觉得,他承包劳动服务公司,很有可能会给我们带来一些惊喜的。”

      “好吧,那就表决吧。”邹世成说道。

      众人全都举起了手,厂务会一致通过,同意林振华承包汉华机械厂劳动服务公司。承包条件中规定,如果林振华未能实现盈亏平衡,则扣发其全年的所有奖金。如果劳动服务公司在负担了所有临时工的工资之外还能有盈利,则林振华可以按规定的比例从盈利中提取承包费。

      本来,林振华最早提出的是以自己的全部工资作为承包的抵押,但厂务会直接把这一条否定了,厂领导们认为林振华能够勇挑重担已经非常不错了,再拿工资来抵押,就未免太对不起林振华了。

      厂务会上的决议,还没等送到打字室去打印成正式文件,就已经传遍了全厂。男女老少奔走相告:那个创造了无数奇迹的青工林振华,从此将要成为劳动服务公司的林经理了。

      第069章 饭桌会议

      “你要去劳动服务公司当经理?”杨欣用不敢相信的目光看着林振华,恨不得去摸摸他的额头,看看有没有发烧。

      “没错啊,怎么,我很不像经理吗?”林振华扬着头,摆了一个酷酷的样子。不过,他此时手里还拎着炒菜勺,正在做菜,光辉形象起码打了个八折。

      杨欣撅着嘴道:“你做这么大的决定,怎么事先也不跟我商量一下?”

      “呃……”林振华有些语塞,按常理来说,这样的事情是应当和一些亲人们商量一下的,但他知道,自己的思维实在是太超前了,要向当年的人解释清楚,实在不是一件容易的事情。与其费力去解释,还不如先斩后奏,反正把事情做成之后,别人也就不会说什么。有谁好像说过:胜利者是不受指责的。

      “小华哥,你知道服务公司有多麻烦吗?”杨欣苦口婆心地劝道,“包括你的几个兄弟,什么赵勇群、褚红阳,他们在服务公司都不是省油的灯。原先的经理雷有荣,干了一年就不干了,回劳资科当副科长去了,原因就是这些年轻人太难管了。”

      “有什么表现吗?”

      “有啊,涉及到分工种、考勤、奖金,所有这些事情,大家都要吵架的。有些人做事的时候吊儿郎当,但发奖金的时候,少了一分钱都不干。你退休回来之前,劳动服务公司里为了分配资金的事情,已经打过好几架了。后来厂里干脆就取消了公司里的奖金,就为了这件事,施国俊和曹文强他们几个还去找厂长闹过几次呢。”

      “施国俊和曹文强,我都认识。”林振华道,“这俩也老大不小了,照理说应该是懂事的年纪了?”

      “他们两个是知青,刚从农场回来的,动不动就拉着一群同当知青的朋友闹事。他们还找过我呢,说厂里欺善怕恶,不闹不行。现在厂里也就是朱厂长还能镇得住他们。”

      林振华笑起来:“看来,鬼也怕恶人啊。老朱还挺有点煞气的。”

      杨欣道:“朱厂长这人,没有私心,办事公道,施国俊他们也服他。”

      “嗯,这是一条经验,邪不压正。”林振华说道。

      “小华哥,你在技术科呆着不是挺好的吗,为什么非要当这个经理呢?”

      “杨欣,这些天,我想了一下,人活于世,不能只想着自己活得舒服,还得给周围的人做点事情,最好还能给国家做点事情。我觉得,咱们的劳动服务公司经营得实在是太糟糕了,完全就是一只寄生虫,只会趴到厂子身上吸血。这100多个年轻人,随便干点什么事情也应该能养活自己的。”

      “可是……”杨欣被林振华的豪言壮语给打动了,她忽然觉得,自己的小华哥就应该是这种做大事业的人,不过,一个为了安置待业青年而成立的劳动服务公司,能算是大事业吗?

      “小华哥,你打算怎么做呢?”杨欣问道。

      “不急,等红阳他们来了一起谈吧。”

      两个人正说着,褚红阳等人已经勾肩搭背地走过来了,看到杨欣和林振华站在小厨房里聊天,众人都挤眉弄眼地,传递着一些捉挟的表情。

      “好,都来了,那就开会吧。”林振华宣布道。

      “开会?”赵勇群纳闷地问道,“小华,你不是说开饭吧?”

      “我也觉得是开饭,这炒肉片闻着就这么香。”褚红阳附和道。

      “这个菜不叫炒肉片,应该叫滑溜里脊。就是这块肉……”擅长于考据的彭少哲用手按了按褚红阳的肋下,说道:“这是猪身上最嫩的一块肉。”

      “你往哪按呢,要按也该按勇群的,他更像猪。”褚红阳【创建和谐家园】道。

      “小华,到底是开会还是开饭?”赵勇群问道,“开饭我们就留下了,开会的话,你和杨欣两个人开就好了,我们不打搅了。”

      “一边开饭,一边开会,两不耽搁,人家美国人开的是圆桌会议,咱们开饭桌会议。”林振华道,“你们都听说了吧,我当经理了,以后你们的工资都归我开,都给我老实点。”

      “得令!”褚红阳答应道,他一指赵勇群:“勇群,你负责端菜。少哲,你有文化,给林经理写个讲话稿。杨欣,你就辛苦一下,负责给林经理打扇子好了。”

      “呸!”杨欣脸红红地唾了一口,由于林振华的缘故,她与褚红阳等人的关系也非常好,这种非常擦边的小玩笑她还是能接受的。

      为了让褚红阳等人心甘情愿地过来开会,林振华着实地做了几个菜,满桌子的鱼和肉,赶得上一般人家过节的标准了。褚红阳等人自然不会跟林振华客气,落筷如飞,每个人都就着肉菜吃下了三碗大米饭,这才满意地拍着肚子消停下来。

      “小华,好了,你现在可以开会了。”褚红阳宣布道。

      林振华指了指桌上的空盘子,问道:“几位,肉好吃吗?”

      赵勇群不屑地斥道:“废话!这还用问。”

      林振华又问:“想天天吃吗?”

      赵勇群眼睛一亮:“怎么,你终于答应每天请我们大吃一顿了?”

      林振华白了他一眼,道:“歌里怎么唱的?樱桃好吃树难栽,不下苦功花不开,幸福不会从天降,社会主义等不来。你想天天吃肉,得自己去创造,明白吗?创造。”

      彭少哲道:“小华,你是什么意思,我有点听不懂。你说的这个,和你当经理有关系吗?”

      林振华道:“当然有关系。我今天请你们几个来,就是想跟你们说说我的设想。”

      “嗯,说说吧。”三个人一齐应道,自从听说林振华自告奋勇要当劳动服务公司的经理后,三个人的心里就存了一个疑问,不知道林振华是什么想法。在他们看来,林振华当兵回来之后,变化实在是非常大,已经与过去那个逃学打架的小华大不一样了。

      林振华说道:“大家知道,从前年开始,我们国家已经提出了改革开放的口号,传统的大锅饭肯定是要被打破的,未来的社会,将会是真正的多劳多得,少劳少得。你们现在一个月才拿24块5毛钱,这个工资别说搞对象结婚,就连养活自己都很艰难。为什么呢?就是因为我们的劳动服务公司管理僵化,不注重经营,公司挣不到钱,光靠厂里补贴,当然没钱可分。”

      褚红阳点点头:“没错,我听我爸说了,厂里今年的利润都贴给服务公司了,连双过半奖都发不出。”

      林振华继续说道:“鉴于这种情况,我向厂里提出来,由我承包服务公司,完全自主经营。我的目标是,一年之内,让大家的工资翻一番。你们说说看,愿不愿意跟【创建和谐家园】?”

      “翻一番?”赵勇群瞪大了眼睛,“你是说,我一个月能拿50块钱工资?”

      “最少翻一番。”林振华道。

      赵勇群笑道:“哈哈,如果是这样,那可就牛了。我比我爸的工资也少不了多少了,省得老头子天天在我面前摆谱。”

      彭少哲摇摇头:“小华,你别把事情想简单了,你打算干什么,凭什么能够挣到这么多钱?”

      林振华一摊手,道:“我也不知道,我的想法很简单:什么挣钱就干什么。”

      褚红阳道:“小华说的这个,我也赞成。我爸在供销科,经常有浙江那边的乡镇企业来找他联系业务,人家浙江人就是这样的,什么挣钱就做什么。我有时候也想,如果咱们也能这样,未必就挣不到钱。”

      林振华拍掌道:“没错,红阳这话说到点子上了。其实,社会上到处都是钱,只是看我们有没有这种敏感去挣。现在是物资短缺的年代,随便生产点什么东西,都能够卖得出去,咱们守着一个机械厂,居然还挣不到钱,这不是咄咄怪事吗?”

      赵勇群听着林振华满嘴的名词,觉得有点晕,他扭头小声地问彭少哲道:“咄字怎么写的?”

      彭少哲用手蘸了点水,在桌上写了个“咄”字。赵勇群一吐舌头:“这字我见过,我一直都是念出出怪事的。”

      “注意了,领导说话的时候,下面不许开小会。”林振华板着脸,用手指敲打着桌子,警告道。

      赵勇群笑道:“小华,我知道你有本事,其实你也不用开什么会了,你就跟我们几个人说说吧,你打算怎么做?”

      林振华道:“我是这样想的,我们要想挣钱,必须把目光对准厂外,不能指望着从厂里挣钱,这样挣来的钱也不光彩。要对准厂外,就必须有我们自己的产品,至于具体是什么产品,我还需要进一步到市场上去了解一下。不过,有些基础工作现在就要开始,我已经向厂部提出了要求,厂部答应把【创建和谐家园】后面的那块地给我们用,大概有四亩的样子,我们要在那里建自己的厂房。”

      “建厂房!”三个人都傻了眼,“小华,你这动静闹得有点大了吧?”

      “一点也不大。”林振华道,“咱们要生产自己的产品,哪能没有场地?厂里有自己的生产任务,如果我们占了厂里的地盘,就要受制于人。所以,我考虑必须先把我们自己的厂房建起来。其实,说是厂房,也没那么复杂,就是一个大棚子就可以了。只要能够放得下设备和材料就行。”

      第070章 就职演说

      林振华不是一个愣头青,承包劳动服务公司这件事情,他一经下定决心,便开始全面地进行策划了。彭少哲等三个,是他在厂子里最可靠的朋友,他必须把他们三个绑在自己的战车上,这样才不至于在服务公司里成为孤家寡人。至于杨欣,虽然也是临时工,但林振华一时还不打算让她回服务公司来干活,彭钢虽然由劳动服务公司返聘了,但身份已经是退休工人,所以杨欣现在是唯一在职的数控铣床操作工,假以时日的话,她在数控铣床的操作方面会有所建树的。

      在林振华的豪华大餐诱惑下,彭少哲、褚红阳和赵勇群毅然决然地答应了和他一起创业。事实上,他们目前在厂子里做的临时工也是属于福利性质的,那些岗位上有他们不多,没他们也不少。

      除了彭少哲等人之外,应林振华的要求,厂部把其他一些人浮于事的临时工也都清理了出来,凑出七八十人,统一交给林振华,由着他去折腾。也许是林振华给大家带来过太多的惊奇,厂领导们都隐隐地怀着一线希望,认为林振华真的有可能折腾出一些名堂来。

      “各位,从今天开始,咱们劳动服务公司,要开始搞自己的事业了。”

      在厂区的一处大草坪上,一群男男女女的临时工或站或坐,东倒西歪地凑在一起,听着林振华发表他的就职演说。

      “这一段时间的事情,大家也都看到了。咱们在场的各位,都是临时工,都在等着家里的父母退休以后,再让咱们顶替,成为正式工。但是,大家的父母都还年轻,离着退休的岁数还差出十几岁,这个时候咱们能逼着父母退休吗?”林振华看着众人说道。

      众人的脸上现出一些尴尬的神色,没有人吱声。他们当然知道逼着父母退休是一件很不孝顺的事情,但不这样做,又能如何呢?

      林振华接着说道:“就算大家能顶替上班,成为正式工,难道就衣食无忧了吗?现在这个时代,已经不是我们的父辈那个时代了。我们父辈的生活,是只要能吃饱饭就行,其他的物质消费根本就无法得到满足。但是咱们这一代呢?随随便便要结个婚,最起码是48条腿,还有电视机、自行车、手表,这是三大件。以后,随着技术的发展,我们还要有冰箱、洗衣机、空调,大家想想,凭着我们目前的工资,能买得起吗?”

      “小华,你说这些有什么意思呢?”一个小伙子质问道,“现在谁不是这样生活,咱们又不是美国。”

      “净说这些没用的,如果有办法挣钱,谁不乐意去挣?”另一个小伙子也附和道。

      林振华抬眼看看他俩,认识这正是杨欣说的两个刺头,施国俊和曹文强。这俩人都是二十六七岁的年龄,比林振华要大出不少。当年林振华还是个小学生的时候,他们就已经当知青到农场去了,论资历,林振华在他们面前属于弟弟一辈的。由于多年来一直处于被社会边缘化的地位,他们变得有些玩世不恭,林振华脑门顶上那顶服务公司经理的帽子,也丝毫不被他们放在眼里。

      “国俊和文强说得好,我自告奋勇来当这个劳动服务公司的经理,就是想给大家找一条挣钱的路。我的目标是,在两年之内,让每个人都成为千元户。”林振华扔出了蓄谋已久的一颗重镑炸弹,他知道,要想让大家信服自己,唯一的办法就是给大家以发财的希望。这些工厂子弟与他们的父辈不同,他们的父辈会被林振华的技术所折服,但他们却不会,能够折服他们的,只有财富。

      “千元户?我没听错吧?”

      “让我算算,两年,24个月,一个月得挣到40块钱才有1000块呢。”

      “40哪够,不给家里交伙食费了?最起码一个月要挣到50块。”

      正如林振华所预期的,千元户的承诺一出,临时工们顿时就躁动起来,议论纷纷。他们现在一个月才能挣到20多块钱,而且其中大多数的人甚至还拿不到这笔钱,他们的工资会被父母全部收走,只给他们留下极少的一点点零用。如果真如林振华所说的那样,两年之内成为千元户,那是多么美好的一个场景啊。

      “怎么,大家不信吗?”林振华扫视着众人,眼睛里透着一种自信的光芒。也难怪他有自信,他目前的手下只有七八十人,每个人1000块钱,总数也就是七八万,林振华自己的私人存款就已经超过10万了,最不济,他自掏腰包,也能把这个承诺给兑现了。

      “小华,你不是吹牛吧?”一位叫罗咏梅的女孩子问道。这些临时工大多数都是厂里的子弟,互相都是认识的,所以虽然林振华当了经理,他们还是习惯于用过去的呢称来称呼他。

      “当然不是。”林振华道,“小梅,我的人品你还不了解吗?我是那种吹牛的人吗?”

  • 第1页
  • 上一页
  • 下一页
    技术支持:近思之  所有书籍
    北京时间:2025/10/08 14:28:27