温馨提醒:系统正在全面升级。您可以访问最新站点。谢谢!
“赫迪拉先生,据我所知,你们欧洲的装备企业曾经商定要共同遏制中国的技术发展,既然你们已经有如此强大的一个联盟,那么我们KHN的这点力量,又能起到什么作用呢?”宇野精之助说道。
“宇野先生,你应当知道,我们的联盟已经名存实亡了,如果不是这样,我也不至于来给你添麻烦的。”赫迪拉毫不掩饰地说道。他知道宇野精之助这样说的目的是在找托辞,他没有必要为了维护面子而否认自己的失败。
“是吗?这真是太遗憾了。”宇野精之助淡淡地说道,“既然你们自己的联盟都无法维持下去,那么你凭什么认为KHN就能够扭转乾坤呢?你应当知道,KHN的主要利润都是来自于中国市场的,我们根本不可能放弃这个市场。”
“所有的人都只看到眼前的利益。”赫迪拉长叹着说道,“宇野先生,你认为KHN在中国市场的存在,还能维持多长时间?汉华在美国市场上购买了成套的集成芯片设备,在欧洲市场上也采购了大量的其他设备,很显然,他们是打算发展自己的芯片工业的。
如果你们能够限制向中国出口最新的芯片,而我们在欧洲市场上限制向中国出口用于芯片加工的装备,汉华的发展就会受阻,这样我们双方都能够躲过汉华的威胁。反之,如果我们都只顾着眼前的利益,最终肯定是一起沉下去的。”
“你说的,也有一些道理吧。”宇野精之助说道,“不过,这件事关系重大,我希望能够和我的同僚们一起商量一下。”
第691章 大合同
赫迪拉的来访,让宇野精之助不得不面对现实了。
宇野精之助早就知道,中国人的习惯是所有的东西都要自己制造,心里才踏实,中国的工业控制领域里对于日本芯片的依赖程度很高,这一点肯定会让中国人觉得寢食难安的。前些年,中国人努力的方向一直是在机械领域,他们攻克了一项又一项的技术,学会制造大化肥设备、大型石油设备、数控机床等等。随着中国人会造的东西越来越多,工业控制芯片的国产化问题,肯定是要提上日程的。
其实,在集成电路领域里,中国人一直都没有放弃对国际先进水平的追赶。目前在低端的工控芯片方面,中国人已经基本能够做到自给自足了,但在中高端的芯片方面还有一些困难。与西方国家的产品相比,中国的中高端工控芯片无论在性能上还是可靠性上,都有一定的差距。
更重要的是,目前国际通行的第三代工控芯片标准是掌握在包括KHN在内的几家西方企业手里的,中国人即使能够自己开发和生产,也必须向西方国家交纳高额的专利使用费,光是这一条,就足以把中国人给压制住了。
在KHN公司内部,对于中国人会不会进军中高端工控芯片市场的问题上,进行过许多轮的研讨。大家的看法是,中国人最终肯定是要进入这个市场的,步骤上应当是先实现进口替代,然后再到国际市场上去抢原有企业的份额,正如他们在其他领域里做过的那样。
现在KHN能够指望的,就是中国人追赶的速度能够稍微慢一点,给KHN留出几年的时间。目前KHN正在开发第四代工业控制芯片标准,如果一切顺利,该标准可以得到国际工业控制技术联盟的承认,那么KHN的领先地位将得到进一步的巩固,届时起码又有五年以上的时间可以高枕无忧了。
宇野精之助当然也知道,指望中国人放慢速度,是一个非常不靠谱的想法。他每天都在敦促研发部门加快速度,务必要在中国人掌握基于第三代标准的技术之前,把第四代标准拿出来。
在赫迪拉找到门上来之前,宇野精之助宁可把头埋在沙子里,不去看中国的发展。但现在赫迪拉把话挑开了,宇野精之助也就无法躲避了。赫迪拉给他带来了一些具体的资料,显示汉华在过去两年中,在欧洲市场采购了大量用于芯片生产的设备,很显然,汉华正在磨刀霍霍地准备全力杀入这个市场。
宇野精之助让赫迪拉先到酒店去休息,自己召集了公司的高管,讨论赫迪拉提出的要求。
“各位,今天把大家召集过来,是想和大家探讨一下有关中国市场的问题。今天,ALK公司的市场总监赫迪拉来过了,他希望能够和我们一起携手遏制中国在技术方面的过快发展,大家对此有什么想法?”
会议一开始,宇野精之助便开门见山地向大家说道。他随后又把赫迪拉对他说起的事情向众人介绍了一番,然后请大家发表意见,到底该不该响应ALK的号召,在中国企业的背后捅上一刀。
一听说要讨论的是中国的问题,所有的人都变成非常谨慎起来,一个个把两只手放在桌子底下,低着头,装出思考的样子,谁也不想先说话。六年前,KHN为了帮西乎公司击败汉华,曾经试图改变向中国市场供应芯片的规则,打乱中国机床企业的生产计划,结果遭到中国人的强力反扑,险些丢掉了中国市场。从那之后,大家在涉及到中国方面的问题时,都下意识地选择了沉默,因为都知道中国市场的问题是一滩不能轻易去淌的浑水。
“宫西君,你对中国市场了解最多,还是你先说说吧。”看到大家都不吭声,宇野精之助只好开始点名了。
被点中的这位,是公司的销售总监宫西野康,当年就是他去中国市场放风说要减少芯片供应的。听到董事长点了自己的名,宫西野康只好抬起头来,看看众人,然后对着宇野精之助说道:“董事长,我个人认为,这件事与我们KHN没有直接的关系,我们没有必要介入。限制向中国市场销售第三代标准的工控芯片,固然能够让欧洲的机床企业赢得竞争上的优势,但我们在这件事里能够得到什么好处呢?”
“是的,董事长,我也认为这件事对我们是没有什么好处的,相反,它会影响到我们与中国客户之间的关系。”曾经担任过中国区销售经理的稻尾信子也插话道。
“这一点我知道。”宇野精之助说道,“但是,赫迪拉有一点说得对,目前中国是在向整个西方的工业界挑战,如果我们不能联合起来,共同应对,就有可能被中国人各个击破。换句话说,目前中国人的目的是在与欧洲企业争夺机床市场,如果他们取胜了,就有可能会腾出手来进军微电子市场。所以,我们帮助欧洲的机床企业,其实也是在为我们自己争取时间。”
“可是,欧洲企业内部都已经分崩离析了,吉森公司前不久刚刚与汉华签了互相参股的协议。如果欧洲企业自己都不能齐心协力,我们加入进去又有什么作用呢?”宫西野康说道,作为销售总监,他对于市场上的风吹草动了解得还是比较透彻的。
“也许,只是帮ALK多支撑几天吧。”宇野精之助叹息般地说道,“欧洲人太懒惰了,他们迟早是会被中国人打垮的。但如果他们能够多支撑几天,我们就来得及把第四代芯片标准推出来,这样一来,我们和中国人之间的技术差距就可以拉得更大一些了。”
“可是,得罪中国人,是一件非常不明智的事情。”稻尾信子说道,“中国市场对我们来说,是不可放弃的。如果我们配合ALK,减少向中国市场的供货,其结果……我想,会和6年前的情况一样吧。”
“6年前的事情,我至今还有一些后悔。”宇野精之助坦率地说道,“也许我们应当对中国人更强硬一些的。如果我们能够强硬一些,也许西乎公司就不至于垮得那么快了。”
宫西野康和稻尾信子对视了一眼,心中都有一丝不屑。当年的事情,他们两个是亲历者,对于事情的过程了解得再清楚不过了。当时KHN的确是想遏制一下中国的,结果林振华拉来了中国的家电企业向KHN施压,扬言如果KHN不能保证对中国机床机床的芯片供应,中国的家电企业就将抛弃KHN的芯片,转而寻求欧美其他厂商的芯片。
面对着中国庞大的家电芯片市场,宇野精之助自己就先绷不住了,连忙通知宫西野康全盘答应中国人的要求,使这场制裁无果而终。
时隔6年,宇野精之助居然说起后悔的事情来了,当年他可是比谁都着急要和中国修补关系的。事实上,在当时除了向中国人妥协之外,也的确没有别的办法,除非KHN愿意为了西乎公司的利益而让自己蒙受巨额的损失。
“董事长,我们过去已经有过一次压制中国市场的经历了,如果我们再做一次,而中国人采取同样的反制手段的话,我们应当如何应对呢?”宫西野康问道。
宇野精之助道:“这个问题我已经想过了,我们目前主打的第三代工业控制芯片,日本政府原来是打算列入对华限制出口名单的,只是在我们的强力要求下,才放弃了限制。如果我们收回此前的要求,请政府方面恢复对第三代芯片的限制,那么我想中国人也无话可说吧?只要责任不在我们KHN这边,中方的矛头就不可能针对我们。”
“可是,我们能保证美国人或者欧洲人也不卖第三代芯片给中国企业吗?”宫西野康追问道。
宇野精之助道:“那就是ALK的事情了。如果他们能够成功地说服美国和欧洲的芯片公司也同样实现对华限运,那么就能够给中国人带来一些实质性的麻烦。如果他们做不到,那我们也可以随时恢复对中国的出口,届时,我们就说出于对客户的负责任态度,我们说服了日本政府。”
宇野精之助的意思,就是先摆出一个姿态,如果其他芯片厂商也联合行动,那KHN就参与其中。如果ALK无法摆平其他的芯片厂商,则KHN也不会自己去当这个冤大头。把限运的责任推给政府之后,KHN就可以不必与中国企业撕破脸,这与上一次以自己的名义去得罪人要好得多。
“可是,这样我们每年会损失10亿美元的收入……”稻尾信子小声地嘀咕道。
宇野精之助道:“与10亿美元的收入相比,我更担心中国人的崛起。西乎公司……实在是一个非常值得我们记住的教训啊。”
宫西野康道:“董事长,这个方案也是利弊各半的。从短期来看,我们的确能够遏制住中国在技术上的过快发展。但另一方面,从长期来看,这将促使中国人投入更多的资金和精力去开发他们自己的工控芯片,这对我们来说是不利的。”
宇野精之助道:“宫西君,你认为如果我们不去【创建和谐家园】他们,他们就会减少在芯片上的投入吗?我看出来了,中国人的野心是非常大的,尤其是汉华重工的林振华,他一直都在处心积虑地想替代我们。大家应当知道,汉华在前年建成了一个汉华微电子公司,这家公司的目标,就是和我们争夺工控芯片市场。”
技术总监川上光诠插话道:“汉华微电子公司的情况,我大致有些了解,他们现在已经解决了第二代芯片的设计和生产问题,而且已经在中国市场上销售这类芯片。在第三代芯片方面,他们也已经拿出了一些试验性的产品。据我认识的朋友告诉我说,汉华微电子公司的研究人员每天都在夜以继日地工作,研究进展非常迅速。”
“我们应当拖住他们。”宇野精之助道,“眼下就是一个机会。如果汉华陷入了与欧洲机床企业的竞争,他们的资金、精力等等,都会被牵制在机床方面,这样我们就赢得了时间。”
“我想,事情也许没有这样乐观吧。”宫西野康轻轻地摇了摇头,但没有把话继续说下去。
其实,在座的高管们心里都清楚,中国现在不缺钱,也不缺人,即使机床方面的竞争陷入僵局,也不妨碍中国人继续在芯片领域里进行投入。当然,如果有更多的西方企业抱起团来,共同向中国施压,让中国在各个领域上都面临困难,那么也许还会有点效果。可是要让所有的企业抱起团来,这个难度可不是一般地大。何况中国现在实力也强了,不是过去那种一经制裁就陷入困境的状态了。
“好吧,我的意见就是这样,现在请各位发表意见吧。”宇野精之助向众人做了个手势,意思是到了该表决的时候了。压制中国企业是一项非常大的战略性举措,这样的事情是需要全体高管集体表决的。
就在这时,门开了,秘书悄无声息地走了进来。她走到宇野精之助的身边,小声地报告道:“董事长,有一个中国来的电话,请问您有时间接吗?”
“是什么人的电话?”宇野精之助问道。
“对方自称是汉华重工的市场总监。”秘书答道,“他说有一笔很大的业务,想和董事长您亲自谈……”
宇野精之助与秘书的对话并没有刻意地回避其他高管,听说来电话的是汉华重工,所有的人眼睛里都透出好奇的光芒。大家刚才正在讨论汉华的事情,结果汉华的电话就打进来了,这算不算是心有灵犀呢?在这样一个敏感的时候,汉华方面的市场总监突然破天荒地打电话来找宇野精之助,而且声称是谈大业务,这是什么意思呢?
宇野精之助向众人微微点了一下头,示意大家稍加等候,然后便随着秘书出去了。大约十几分钟之后,宇野精之助重新回到会议室。他像是非常劳累一般,一【创建和谐家园】坐下来,脸上的神色阴晴不定,像是遇到了什么难以抉择的事情。
“董事长,对方说了什么事情?”宫西野康小心翼翼地问道。
宇野精之助抬起眼看了看一屋子的人,突然苦笑了一下,说道:“各位,非常抱歉,让大家久等了。刚才,汉华重工的市场总监何飞先生突然打了一个电话给我,说汉华有意和KHN进行一项更为深入的合作。”
“什么合作?”所有的人一齐问道。
宇野精之助道:“他们希望获得我们手里所有与第三代芯片标准相关的技术专利。”
“这怎么可能!”川上光诠跳了起来,“这是一个非常荒唐可笑的要求,我们怎么可能向他们转让专利,而且是目前最流行的技术专利?这些技术是我们的核心技术,如果交给他们,我们就一无所有了。”
宫西野康毕竟是做市场的,头脑不像搞技术的人那样简单,他知道汉华也不可能红口白牙随随便便就来要专利,这种事情肯定是有来有往的,那么,中国人愿意付出的代价是什么呢?想到此,他向宇野精之助问道:“董事长,对方开出来的条件是什么?”
宇野精之助伸出两个手指头,说道:“20亿美元。”
“20亿美元!”这一下,全场都轰动了,20亿美元可不是一个小数目,这些日本的经济形势也不好,20亿美元对于任何一家企业来说都是不可忽视的。汉华目前是KHN的采购大户,一年下来,包括机床、化工设备、制冷设备等在内,采购的芯片也三四亿美元的样子,如今一下子拿出20亿,这可是非同寻常啊。
“董事长,对方开出的20亿美元,想交换我们什么条件?”宫西野康继续问道。
宇野精之助道:“他们的要求是,从我们手里获得全部第三代标准的技术专利,他们希望拥有全部知识产权。”
宫西野康道:“这个条件和他们与吉森公司谈的条件很相似啊,都是要全部专利的知识产权。这样做,虽然一次性的投入比较大,但未来却不用交纳任何专利费用了,而且还可以随意地用于各个领域,包括技术出口。”
“宫西君,你认为这样的交易,对于我们来说,是有利还是不利?”宇野精之助请教道。
宫西野康沉吟了片刻,答道:“这件事是否有利,取决于我们能够在多长时间内拿出第四代标准。如果第四代标准拿出来了,那么现有的第三代标准就不再值钱了,这些技术专利能够卖出20亿美元,也是非常合算的。但如果第四代标准拿不出来,我们还要依靠第三代标准来获得收益,就不能轻易地把技术转让出去。”
“川上君,你看呢?”宇野精之助又把目光投入了川上光诠。
川上光诠道:“我们目前对第四代标准的研究,已经取得了很大的突破。如果能够有更多的资金投入,我想我们在两年内拿出整套是不成问题的。如宫西君说的那样,如果我们的第四代标准拿出来了,那么现有的三代标准专利转让出去也是无关紧要的。”
稻尾信子问道:“难道汉华不知道第三代标准即将过时吗?他们为什么要花这么多的钱来买这项技术呢?”
“也许,这就是赫迪拉存在的作用吧。”宇野精之助呵呵地笑了起来,“我刚才想,也许是汉华方面听到了一些风声,担心我们真的对中国进行芯片限运。他们现在开出这样好的条件,就是为了稳住我们。
他们即使拿到了第三代芯片的专利,要消化所有的技术,再开发出合适的产品,恐怕也需要一年以上的时间。在这段时间里,他们一定会要求我们保持芯片的稳定供应,毕竟与欧洲机床企业的竞争是他们目前的当务之急。”
“也就是说,他们宁可花20亿美元,来维持芯片供应的稳定?”稻尾信子道,“这个代价是不是太高了一点?”
宫西野康道:“也并非只有这一个目的。毕竟,他们在获得全部的专利之后,可以自己开发基于第三代标准的芯片,未来在进口替代方面的收益,也是非常可观的。我甚至猜测,他们是否想用这样的方法,来捞取一些政治资本。大家知道,目前中国的高层正在大谈自主创新,汉华如果能够独立地生产和制造拥有完全自主知识产权的第三代工控芯片,那么在政治上就可以加分了。”
“也许有这方面的考虑吧。”宇野精之助道,“那么,宫西君,你认为我们应当答应他们的要求吗?”
“当然要答应。”宫西野康道,“首先,这是一笔20亿美元的大订单,它足以帮助我们收回在第三代标准上的前期投入。有了这20亿美元,我们就可以加快速度把第四代标准搞出来,这样我们就能够保持技术上的领先。
其次,对于汉华来说,花费了20亿美元获得一项专利技术,那么肯定是要把这项技术用得非常充分,才能收回投资的。这意味着在未来几年内,汉华将囿于这套技术,而不可能去探索新的技术。”
“我赞成宫西君的后一点判断。”宇野精之助道,“这20亿美元,其实是一个绳套,它会把汉华牢牢地套住。在这20亿美元全部收回来之前,汉华是不可能转向更新的技术的。这样一来,我们的时间就更充分了。”
“可是,这样一来,我们答应赫迪拉的事情就要落空了。”稻尾信子说道。
“呵呵,商业上只讲利益,不讲情面。相比一笔20亿美元的大合同,赫迪拉的几句空话算得上什么呢?”宇野精之助说道。
“没错,我们和欧洲人之间并没有什么关系,我们没有必要损失自己的利益去支持他们的。”在场的高管们一齐发出了声音。他们的心里突然变得明亮起来,原来,解决问题的方案竟然是如此简单,而且如此诱人。
“宫西君,川上君,就由你们二位,负责与汉华重工之间的谈判吧。”宇野精之助安排道。
“嗨!”宫西野康和川上光诠站起来,大声地答应道。
第692章 值与不值
“振华,你这笔钱花得……有点孟浪了。”陈天手里端着一杯啤酒,一边小口地抿着,一边摇着头评价道。
这是在京郊的一家农家菜馆里,吃饭的人不多,只有陈天、林振华和黄岗三人,至于吃饭的名义,就更简单了,只是闲来无事,朋友聚一聚而已。在聊了一通天气、国际形势、国内形势等闲话之后,话题便转到了汉华最近与KHN谈判的事情上。汉华打算出资购买KHN手里的第三代芯片技术专利一事,陈天和黄岗都是知情的,而且还从各自的领域里帮了忙。但对于这笔交易的意义,陈天一直都想不透。
“黄岗,你的看法呢?”林振华没有直接答复陈天的质疑,而是笑嘻嘻地偏过头看着黄岗,对他问道。
黄岗是三个人中间年龄最小的,虽然贵为发改委的副司长,但在陈天和林振华这两个牛人面前,他可没什么狂妄的资本。听到林振华问起,他笑了笑,说道:“林哥的眼界,我一向是非常佩服的。我想,在20亿美元这样大的投资事项上,林哥应当不会犯错误的。”
“黄岗,你这就不对了。”陈天不满地说道,他用手一指林振华,道:“你可别因为他现在浑身是光环,就害怕他,他有什么错误,咱们同样是可以批评的,批评是为了帮助他进步嘛。振华,你说对不对?”
林振华装出一副老实本份的样子,说道:“陈局教训得对,我这个人的确毛病不少,需要经常接受陈局以及黄司长的批评。不过,在KHN这件事情上,我自讨自己没有做错什么吧?为什么也要受批评呢?”
陈天道:“莫非你觉得你这笔钱花得很值?”
林振华道:“不能说很值,至少也不算是吃亏吧。做买卖哪有必须挣钱的道理,只要不吃亏就不算错误了。”
陈天道:“我倒觉得,你是吃亏了。第三代工控芯片技术,从推出到目前已经有5年时间了,乐观估计,最多再有2年,第四代技术就会出现。届时,国际上主流的机床都要选用第四代技术,你们买进来的第三代技术,基本上就是过时了。我不信这两年时间里,你能够把这20亿美元赚回来。”
林振华道:“怎么就挣不回来了?目前国内整个装备制造领域一年采购数控系统的钱达到50多亿美元,光是机床行业的数控系统就有十几亿。我们如果能够实现进口替代,一年从这个市场上分到20亿美元以上的份额应当不成问题吧?”
“你说的这是销售额,里面的利润呢?数控系统可不只是芯片,线路板、电阻、电容啥的,都是成本吧?”陈天反驳道,显然他也是做了一些功课的,对于这方面多少有些常识,“更何况,你要想瓜分国内市场,必须保证价格比进口系统低得多,这样利润空间就更小了吧?”
“经营得好的话,利润还是能够保证的。”林振华依然是一副笑嘻嘻的样子,“还有,我们也没说一定要在两年之内收回投资啊,就算是第四代标准出来了,还会有一些设备是沿用第三代标准的,我们的技术再卖五年也不成问题。”
“这样算就太被动了。”黄岗插话道,“照振华刚才这个算法,在能够保有国内市场40%以上份额的情况下,扣除掉材料费用、营销费用等等,收回这20亿的专利购买费,倒也是有可能的。关键在于,你还没有计算这20亿美元的机会成本呢。我想,以振华的经营头脑,不至于犯这样大的错误吧?”
所谓机会成本,就是指如果把同样的时间、金钱用于其他的领域,所能够获得的收益。就比如说一个人拿着10万块钱去做生意,做上一年时间,如果最终是不赔不赚,那么从机会成本来算,他就是亏本了。因为他可以把10万块钱存进银行,自己用一年时间去上班,这样最终的收益肯定就不会是0了。
按照当前国内市场的情况,20亿美元即使投在比较冷门的行业里,几年时间也会有几亿美元的回报,如果是以汉华的投资能力,几年赚回10个亿也是完全可能的。所以,如果林振华这一笔投资的目标仅仅是收回此前付出的20亿美元,从机会成本来算,就是失败的。
林振华道:“你们说我漏算了机会成本,可是你们也漏算了我所规避的经营风险啊。你们想想看,ALK拉着欧洲装备制造企业和我们打擂台,工控芯片是我们的软肋啊。如果竞争到最激烈的时候,KHN从背后捅我一刀子,我怎么办?现在我直接把专利全部买过来了,KHN就无法再约束我了,这样我才能放开胆子去和欧洲人拼吧。”
“这可以算是一个理由,但这个理由太牵强了。”陈天摇着头说道,“芯片技术掌握在别人手里,对于你们来说,的确是一个麻烦,但这个麻烦还不到值得用20亿美元去解决的地步。我怎么觉得,你这笔投资的背后,有点阴谋的味道啊。”
“陈局,你不要把所有的人都想象得那么阴险好不好?我可是非常纯洁的哦。”林振华笑道,“其实,我们和KHN进行谈判,就是为了规避风险,我们真的没有什么阴谋啊。天地良心……”
看到林振华嬉皮笑脸地打算赌咒发誓,黄岗也笑了起来,他对陈天说道:“陈局,这件事,咱们也别逼振华了。我琢磨着,振华这样做,必有深意,现在对咱们保密,也是情有可原的。”
“屁,什么叫情有可原!”陈天霸道地说道,“跟咱们哥们都藏着掖着,真没劲。”
林振华只好倒上一杯酒,说道:“陈哥,我实在也是有苦衷,有些事情现在还不好揭盖子,以后你就会明白了。这样吧,我自罚一杯。”
说罢,他端起杯子,咕嘟咕嘟地喝了个底掉。陈天看看林振华那副惫懒的样子,也没法跟他较真了,只得自己也倒了一满杯酒,一口喝掉,同时嘴里还在嘀咕道:“你这个人,真没劲!”