温馨提醒:系统正在全面升级。您可以访问最新站点。谢谢!
……
把自己的失败归于对手的【创建和谐家园】,这是一件失败者们喜闻乐见的事情。在众人叫嚣了一阵之后,赫迪拉摆摆手,让大家平静下来,然后说道:“怎么样,各位,你们现在该承认我们只有联合起来才能战胜中国人的竞争了吧?”
“赫迪拉,你的想法是有一些道理的,但我们应当怎么联合呢?难道,你认为我们应当建议欧盟也成立一个计划委员会吗?”马尔科问道。
赫迪拉道:“如果可能的话,为什么不这样做呢?”
“这是不可能的,这违反我们自由社会的原则了。”马尔科断然地说道,“你应当知道的,在一个拥有计划委员会的国家里,企业不过是国家的一颗棋子,完全没有自由。而自由,毫无疑问是我们欧洲社会的基石。”
“我当然知道这是不可能的。”赫迪拉叹着气说,“但你必须承认,这是自由世界的悲哀。在欧洲的历史上,自由国家永远都不是集权国家的对手……”
“这是哲学家应当思考的问题吧,我想,我们还是说点我们能够决定的事情吧。”朱利安打断了赫迪拉的感慨,同时在心里暗暗地把赫迪拉和历史上某个长着小胡子的德国人画上了等号。
“好吧,那我们就来讨论一下联合的问题吧。”赫迪拉悻悻地收回了自己打算铺陈的长篇大论,对众人问道:“各位,关于我们大家必须联合起来这个问题,谁还有什么异议吗?”
“没有!”众人乱哄哄地回答道。
“好!”赫迪拉满意地说道,“既然大家都认为我们应当联合起来,那么我们就应当商议一个共同行动方案,这个方案应当对今天参会的各家企业都具有同等的约束力,除非所有的企业一致表决同意,否则任何一家企业不能独自采取与方案的要求不相符合的行动。”
“这个……”
所有的高管们都支吾起来。联合应对来自于中国的竞争威胁,这是大家共同的心愿,但涉及到约束自己的行动,那大家就要认真地想一想了。每个人心里都有一个“宁死道友,不死贫道”的小算盘,谁也不愿意放弃本企业的自【创建和谐家园】,而服从于一个莫名其妙的什么共同行动方案。
赫迪拉又长长地叹了一口气,不过,这一回他只能在心里叹气,表面上还不敢表现出来。他知道,要把20多家全欧洲最大的装备制造企业捏在一起,是多么艰难的一件事。大家至少还没有公开拒绝共同行动,这已经是非常难得的事情了。
“各位不用担心,我说的共同行动,肯定是以不会损害各家企业的现实利益为前提的。”赫迪拉道,“我们的合作,目的只是为了遏制中国企业的竞争。如果能够把中国企业挡在欧洲的大门外,我想大家都能够从中受益的。”赫迪拉说道。
“你还是说说具体的方案吧。”朱利安不置可否地说道。
赫迪拉掏出一个小本,翻开到某一页,然后对众人说道:“各位,在来圣特罗佩之前,我做了一些准备,草拟了几个条款。现在我向大家介绍一下。第一,我们各家企业应当加强技术方面的合作,包括共同开发和共享专利技术,唯有如此,才能保持我们欧洲企业在技术方面的领先优势,避免被中国企业迎头赶上。”
“这一条是非常必要的。”朱利安点点头说道,“我们各家企业之间,的确需要加强在技术研发方面的合作。当然了,涉及到各家企业核心竞争力的那些技术,可以排除在这样的合作之外。”
“是的是的,我们也非常赞同这样的合作。”其他高管们也一齐点头,但心里却另有想法。朱利安说涉及到各企业核心竞争力的技术可以排除在合作之外,这一点才是让大家最为赞成的。别看大家口头上都支持联合行动,但各自的技术岂能容他人觊觎。大家没学过攘外必先安内的中国古训,但想法却是一样的,中国企业是自己的竞争对手,欧洲企业难道就不是了吗?
赫迪拉看着众人的嘴脸,心里把大家的想法也猜出了个【创建和谐家园】不离十。他深深地吸了一口气,接着说道:“第二条,为保证欧洲企业与中国企业在技术上的落差,我们应当严格限制向中国出口最新的技术装备,以及严格限制向中国转让五年以内的技术。”
此言一出,众人又面面相觑了。中国现在号称世界工厂,制造业规模居于全球之首,各种机械设备的需求量十分庞大。这些欧洲装备厂商早就把中国当成了最重要的海外市场,哪能轻言放弃?早些年,欧洲厂商与中国厂商之间的技术落差很大,那些落后10年的机器,拿到中国去也同样可以卖得很好。
这些年,中国本土的装备制造业已经发展起来,技术上与欧洲的差距也就是三五年而已。低端机器设备的市场,早就被中国厂商自己给瓜分掉了,欧洲企业能够占领的,也就是最新技术装备的市场。如果像赫迪拉说的那样,五年之内的设备就不能卖,五年之内的技术就不能转让,那就相当于大家直接退出这个市场了。
看到大家默不作声,赫迪拉知道自己的这一条提案又落空了。ALK由于在十几年前45万吨乙烯改造工程的事情上得罪了中国,被国家计委列入了秘密的黑名单。这十多年来,ALK虽然不说是完全不能进入中国市场,但其在中国的业务的确是非常惨淡。也正因为此,所以赫迪拉觉得对中国进行新技术的限制是无所谓的事情。但你进不了中国市场,不意味着人家也进不了,谁愿意陪着你去玩这种损人不利己的游戏呢?
“如果这一条显得有些严格的话,我想,我们是不是可以折衷一下,比如说,对某些产品,尤其是金额不大,但至关重要的那些产品,采取限制向中国出口的政策。”赫迪拉只好退而求其次地说道。
第672章 投鼠忌器
“什么样的产品,才符合你说的这个标准呢?”朱利安问道。
赫迪拉是有备而来的,他说道:“比如说,五轴联动高速加工中心上使用的含油高速精密轴承,据我所知,目前中国还不能生产,完全是从你们拉杜尔公司进口的。如果你们能够对这种轴承的出口采取适当的限制措施,我的意思是说,削减一部分出口量,甚至干脆拒绝出口,那么中国人就无法制造出这种高速加工中心了。”
“我们和汉华机床公司之间是有供货协议的,我们没有理由撕毁协议。”朱利安说道。
“理由总是能够找到的。”赫迪拉微笑着说道,“如果贵公司的轴承分厂因为生产事故而停产,那么对方还能强迫你们必须供货吗?”
朱利安瞪着眼睛道:“什么,你是想让我们制造一起人为的事故来作为毁约的理由吗?你要知道,我们的轴承可不止是卖给中国人,全世界的机床厂商都从我们这里采购轴承,包括你们ALK在内。”
“我是说,因为事故而导致出货量减少,从而不得不削减提供给所有客户的份额,这是一个经得起推敲的理由。”赫迪拉说道,“至于你们实际提供给各家客户多少套轴承,中国人有什么办法能够知道呢?”
“这是一个疯狂的建议。”朱利安摆摆手道,“这样的消息如果传出去,会影响到我们公司的声誉的,我不能马上答应你。”
赫迪拉道:“当然,除了这种方法之外,还有一个其他的办法,那就是把我们希望限制的产品添加到欧盟的对华高技术产品限制名单里去,这样一来,你们公司就没有任何责任了。”
欧盟的对华高技术产品出口,最早可以追溯到巴黎统筹委员会那个时期。在巴统寿终正寢之后,欧盟还保留了一份限制对华出口的产品清单。当然,这份清单的存在,是不能用保持经济竞争力来解释的,欧盟提出的借口是,某些高技术产品可能被中国用于军事目的,从而会对欧盟的安全构成威胁。
赫迪拉出的主意,就是把那些足以对中国企业的市场竞争力带来影响的产品,以与军事目的相关的名义,都塞到上述的限运清单中去。这样,如拉杜尔这样的企业就不需要承担违约的责任,因为这是政治因素所导致的限运,企业是无能为力的。
在今天的世界上,完全独立自主的企业是很少见的,大多数的企业都需要外部的协作。一台中国生产的机床,里面用的可能是德国的伺服电机、意大利的油温控制器、日本的轴承、某个国家的光栅尺等等。
这样做的原因,在于一家机床企业没必要也不可能自己生产所有的配件。专业的事情交给专业的人去做,效率才能更高。其实如果带着客观一点的心态就可以看到,即便是美国、德国、日本的机床企业,也同样是要大量使用外购配件的。大而全、小而全的思维方式,反而是在苏联、中国这种计划体制国家更为盛行。
由于历史的原因,许多专业的配件企业,都集中于欧美的发达国家,中国作为一个后起之秀,还来不及形成自己完整的配套体系。在汉华制造的机床中,使用欧美企业提供的配件数量不少,而且越是高端、精密的机床,越离不开这些专业厂商的配件支持。
赫迪拉是一个有心人,他安排人详细地研究了汉华生产的各种机床,从中找出来自于欧洲的配件,又分析了可替代性的问题。此时,他把自己列出来的清单递到了每一个人的手上,然后说道:“各位请看,这是汉华机床公司生产高档机床所需要的配件,只要我们能够断绝这些配件的供应,汉华就将陷入困境。”
各位高管纷纷接过赫迪拉递过去的清单,粗略地翻看着。他们不得不承认,赫迪拉为了对付中国人,的确是下了不少工夫。他列出来的这份清单涵盖了各大类机床上所使用的欧洲配件,如果真的照着这份清单所列出来的内容,对中国机床企业进行禁运,那么中国的整个高档机床产业将遭遇灭顶之灾。
但所有的人也都知道,这样做的效果,无异于饮鸩止渴。且不论这种禁运是否会遭遇来自于中国方面的强烈报复,就算是禁运成功了,也不过是把来自于中国的竞争推迟了几年而已,中国人在无法得到欧洲配件的情况下,必然会投入巨大的精力自己去攻克配件的难关。等到中国人真的自己搞出合格配件的时候,厄运就将落到现在专业生产配件的那些欧洲企业头上了。
“这么大规模的配件禁运,恐怕是很难获得欧盟批准的。”马尔科挥着手上的清单对赫迪拉说道,“目前欧盟的对华高技术产品限制,就已经遭到中国方面的强烈【创建和谐家园】了。如果再加上这些明显与军事目的无关的产品,几乎就是直接和中国人翻脸了。我想,欧盟的那些官员们是不会接受这个结果的。”
马尔科还有没说出来的潜台词,那就是欧洲的企业主也同样无法接受这样的结果。中国现在是全球最大的工业装备市场,谁也不愿意被排斥在这个市场之外。ALK就是因为当年在技术限运的问题上得罪了中国,结果遭到中国政府的封杀,这十多年来,损失的利润恐怕有好几十亿了。
有了ALK这样一个前车之鉴,那些没有遭到中国政府封杀的企业,自然也就知道该怎么做了,他们实在没必要傻乎乎地跟着ALK去玩【创建和谐家园】游戏。
“我想,我们也许可以做得温和一点。”一位来自于瑞典的企业高管建议道,“比如说,我们把那些不太重要的配件从清单中删掉,这样清单看起来显得没那么长,不会引起对方的强烈反感。还有,对于比较常规的配件,我们最好不要进行完全的限运,而是……比如说,采用配额的方式,给对方留下一些喘息的空间。”
朱利安点点头道:“我也觉得这样做会更合适一些,比如赫迪拉先生刚才提到的含油轴承,我们可以减少一点向中国厂商的供货,但要说到完全禁止向中国人出口,这是有悖世贸规则的,我可不想被中国人告到仲裁法庭去。”
“是的,是的,不要太激进了。”其他的高管也纷纷附和道,这一来,赫迪拉精心设计的方案又被卸掉了一多半的力道,由一剂猛药,变成了半冷不热的温吞水。
“好吧,我把这份清单再编辑一下吧,肯定不会让各位先生们感到为难的。”赫迪拉无奈地说道,他还指望着大家一起参与剿杀汉华的战斗呢,哪能把所有的人都给得罪了。
“第三条……”赫迪拉竖起三个手指,又开始说道:“我做了一个粗略的计算,目前中国厂商在机床、石化、电力等几个领域,共使用了我们欧洲企业20多万项专利技术,其中有不少于1万项是属于不可替代的专利。”
“你不会是想禁止大家向中国企业提供专利授权吧?”马尔科插话道。前面赫迪拉提出来的建议就够猛的了,如果真的要求大家停止向中国企业进行专利授权,那又是一个极其生猛的建议,其结果与禁止向中国出口机床配件几乎是一样的。
要用禁止专利授权的方法来遏制中国,难度也是很大的。专利授权这种事情,并非是专利的拥有者一家说了算,各国以及一些国际组织对此都有相关的法律或者规定。比如说,很多国家都有反专利垄断的法律条款,规定滥用专利壁垒来垄断市场是一种违法的行为。制定这种法律的目的,主要是要避免一些企业恶意地垄断专利的使用,这会对技术的发展产生不利的影响。
“不不不,马尔科先生,我没有这样想。”赫迪拉赶紧说道,其实,他此前还真有过这样的打算,但看到这一屋子人投鼠忌器的样子,他便放弃了这个不切实际的念头。
“我研究过,仅我们在座的这20多家企业,手里拥有、并且授权给中国人使用的专利,就有3万多项。我建议,从今年开始,我们全面地提高专利授权的费用,把整个专利费提高3至5倍。我想,这样的做法,应当是无可指责的吧?”赫迪拉说道。
“这恐怕不行吧?”朱利安说道,“并不是只有中国人才需要交专利费,我们各家企业之间,相互也是要交专利费的。如果专利费提高了,我们的生产成本也会相应提高,这不同样会影响到我们的产品竞争力吗?”
赫迪拉微微一笑,说道:“朱利安先生,你忘了,你们拉杜尔公司既是专利的使用者,也是另外一些专利的拥有者。如果我们各家公司同时提高专利,你们支付给别人的专利费自然是提高了,但人家支付给你们的专利费,也同样提高了。收支相抵,对于你们是没有影响的啊。”
“我明白了。”朱利安恍然大悟,“这的确是一个非常高明的主意。赫迪拉先生,我完全赞同你的提议。”
第673章 应对挑战
“这是国家安全部门通过内部渠道弄到的圣特罗佩会议纪要,大家都传看一下吧。”
在汉华集团总部的大会议室里,林振华端坐在会议桌的主位上,对满屋子的高管们说道。
办公室主任毕敏拿着一叠材料,依次分发给所有的参会者。这些参会者或者是各个分公司的老总,或者是集团核心部门的负责人。随着汉华业务的不断拓展,现在有资格参加集团总部办公会议的人已经多达四五十人了,这还有是在一些高管在外地没有赶过来的情况下。
毕敏发给大家的资料,正如林振华所说,就是赫迪拉在圣特罗佩召开的那次秘密会议的纪要,据把资料提供给林振华的陈天说,这是他们的内线通过秘密渠道获得的。虽然林振华一直都知道安全部门神通广大,但对于这件事也还是非常骇然的。他实在想不出,在这样一个参会者甚少,而且大家都互相知根知底的会议上,能够有什么样的线人会把信息透露出来。
陈天坚持不肯说出自己的信息来源,这一点林振华也是可以理解的,这是人家的工作特点嘛。在收到资料之后,他和项哲先通读了一遍,心里的感觉既有几分震惊,又有几分释然。
说震惊,是因为他们没有想到赫迪拉会对汉华有这样深的怨念,所提出来的招术一个比一个阴损,所有这些招术如果都使用出来,汉华绝对是要遭受一些损失的。
说释然,则是因为对于这件事,他们多少已经有些心理准备了。早在两年前,陈天就警告过他们,说欧洲企业有可能会采取遏制中国企业的措施。这就有点像那个扔鞋子的故事,前一只鞋子已经扔下来了,他们等这第二只鞋子,已经等了两年时间,听到楼板上终于有动静了,他们的心也就放下来了。
有些事情,是早晚都要来的。还好,由于欧洲企业的傲漫,这件事推迟了两年时间。有这两年时间,已经足够汉华做很多准备了。
“大家都看看吧,不过,这些资料可都是绝密,保密纪律就不需要重复了吧?”坐在林振华身边的项哲说道。其实这句话是完全多余的,在这个会议室里的,都是集团最高决策层的成员,其中方延武和岑右军还已经当上了两家上市公司的董事长,岂能是那种办事毛草的人。项哲这样说,也是为了缓和一下气氛,省得大家太紧张了。
“这个赫迪拉是怎么回事?”已经当上了浑北锻压机床厂总经理的甄子飞诧异地问道,“林总,你什么时候得罪过他吗?从这个会议纪要上看,整件事情就是他一个人在上蹿下跳,其他人都有点半推半就的意思吧。”
这就涉及到陈天获得信息的渠道了,安全部门能耐再大,也不可以把欧洲某家大型企业的高管发展成自己的内线。但在圣特罗佩会议之后,有一位在西方当商业记者的中国人无意中接触了几位参加过这次会议的高管,从他们嘴里了解到了会议上讨论的议题。这几位高管对于采访者的华人身份非常关注,话里话外便故意多说了一些。
对于这几位泄密者的想法,事后看资料的陈天多少猜出了几分,那就是他们试图通过这位华人记者向中方递话:欧洲企业要联合封杀中国企业了,但这事……是ALK的赫迪拉一手策划的,我们只是出于无奈,毕竟都是欧洲企业嘛,不合群也不太合适。至于我们对中国的感情,那是不用怀疑的。
其实,在中国企业之间,像这种脚踩两只船的情况,也是非常常见的。生意场上,没有永恒的朋友,也没有永恒的敌人,一切都取决于利益。对于欧洲企业来说,现在中国市场是如此重要,谁也不愿意被中国人记恨上。ALK有意挑头来对付中国人,大家也乐于搭这个便车,但搭车归搭车,有些事还是要先和中国人打个招呼的。至于说这样做是不是把ALK给出卖了,大家就顾不上去考虑了。会议是你们召集的,你们就应当有一点当出头鸟替大家挡枪的觉悟吧。
听到甄子飞的话,林振华呵呵笑了一声,说道:“子飞,你这才看到多少呢。我再曝个猛料吧,据比较可靠的消息,去年指使索马里海盗袭击汉远4号轮的,就是这个赫迪拉。”
“什么!”
这个料可真是够猛的,所有的人都从正在看着的材料上抬起头来,看着林振华。林振华摆摆手道:“这个事情,也不算是最后的定论。安全部门打听到了一些,但我建议他们不必继续追查下去了。我们给戈马国赤道电厂提供发电机组的事情,算是动了ALK的奶酪,人家能高兴才怪呢。大家知道吗,火力发电设备这一块,是ALK的传统长项,但自从我们为戈马国提供了设备之后,去年我们在非洲市场以及拉美市场上,抢了ALK近60亿美元的订单。
这些订单当然不是咱们汉华一家吃下去的,咱们只是拿到了燃气轮机的部分而已,大头是被星北重机等几家企业拿去的。可是,对于ALK来说,那可就是结结实实地丢掉了60亿的真金白银啊。你们说,咱们和ALK结下的这个梁子,算不算大?”
集团市场部总监何飞补充道:“我们研究过了,ALK去年出现了大额的亏损,直接的原因之一就是丢掉了火力发电的这些订单。当然,石化这方面的订单,他们损失也很大,这得归功于老方他们了。据我们估计,ALK如果不能有效地扭转销售上的衰势,最多三年之内,他们就会陷入严重的财务危机,届时破产倒闭也不是不可能的事情。”
“断人财路这种事情,放在古代可是血海深仇啊。”甄子飞说着俏皮话道。
“现在也是血海深仇。”汽轮机公司的总经理杨超大大咧咧地说道,“不过,我们也没办法,谁让ALK自己不争气,他们搞了几十年的燃气轮机,还不如我们这个后起之秀。技不如人,那就不能怨别人了吧?”
“明白了。”甄子飞道,他指了指手上那份圣特罗佩会议纪要,说道:“老杨,你看到没有,这个赫迪拉,可是说要全面提高专利授权的费用。你们汽轮机公司搞的燃气轮机,有没有使用ALK的专利技术?如果有的话,小心人家卡你们的脖子哦。”
杨超笑道:“你还别说,我们最早做汽轮机的时候,就是向ALK学徒的。当时是我们张总工拿着ALK提供的资料,做出了第一台汽轮机的样机。我们现在的燃气轮机,里面也用上了不少ALK的专利,不过,专利费这个东西,却是分毫也不用付的。”
“你们居然干盗版的事情?”甄子飞问道。
“怎么可能呢?”杨超得意地说道,“当时是我们双方合作的蜜月期,这些专利,是ALK根据协议,无偿转让给我们的。我琢磨着,现在ALK方面悔得肠子都青了。”
“也不是所有的专利吧,其实,咱们自己开发的技术是最主要的,ALK的那些专利,已经不属于关键技术了。”林振华道。这件事是当年他连哄带骗搞掂的,ALK算是上了一个恶当。不过,后来因为国内的事情,ALK中断了向汉华的技术转让,逼得汉华又投入了大量的资金自己开发相关技术。再往后,汉华得到了来自于乌克兰的燃气轮机专家布列斯的指导,这才形成了今天的燃气轮机技术。
集团规划运营部部长胡妫打断了众人不着边际的闲聊,他是一个很务实的人,一说话就直奔主题:“关于赫迪拉的事情,我想我们不必太多关心吧,他毕竟只是一个跳梁小丑而已。我觉得,不管有没有赫迪拉这个人,我们汉华发展起来之后,与欧美先进企业的碰撞是不可避免的。我们应当更多地考虑如何应对这种挑战,至于具体的对手是谁,是第二个层次才需要考虑的事情。”
“老胡说得对,下面请老胡给大家解读一下这件事吧。”项哲说道。
众人都安静下来,把目光投向胡妫。胡妫摊开一个笔记本,对众人说道:“开会之前,林总已经把这份纪要给我看过了。我大致梳理了一下,对方的手段有这样几项:第一,他们打算进行一些技术上的联合开发,实现技术共享。关于这一条,我认为对我们的威胁不大。欧洲企业相互之间也是有利益冲突的,他们即便要进行合作,也只会形成一些松散的联盟,合作的层次远远比不上咱们的化工设备联盟和机床工业联盟。这种联盟的象征意义大于实际意义,我们不必对此有什么担忧。”
“老胡说得对,欧洲企业之间的矛盾,恐怕远甚于他们与我们之间的矛盾,所以我们不必过于担忧。”项哲点点头说道。
“第二点,是他们打算在高端配件方面卡我们的脖子。这一条对我们还是有一些威胁的,其中尤其是针对机床公司这边。对了,甄总的锻压机床也是如此,你们对欧洲的配件依赖性也比较高。”胡妫向岑右军和甄子飞分别点了点头,意思是他们需要对此做出反应。
第674章 配件问题
胡妫说的机床配件只是一个统称,实际上包括了刀具、量具、数显装置、数控系统、机床附件、夹具、主轴功能部件、滚动功能部件等十几大类产品,每一类里面又可以分出数以百计的产品小类。
比如说,在主轴功能部件这个大类里面,就包括了电主轴单元、滚动支撑、油膜支撑、气膜支撑、压力油源、自动平衡系统等等产品,每一种又有不同的规格型号。
所有这些产品,自然不可能由同一家企业完全生产出来。国际上的大多数机床企业,都是采取外购部分配件的方式,自身只负责做好整机即可。事实上,这种分工的方式是最有效率的,因为在机床工业发展的几百年间,许多配件的生产都已经形成了较为完善的分工体系。
尤其是在欧洲那些老牌工业国家,更是有不少只从事配件生产的企业,由于专注于做一件产品,所以它们更容易做到专业级的水平。全球的机床企业都从它们那里采购专业的配件,对于某些特定的配件,没有谁能够比他们做得更好。
中国机床企业的发展,受苏联模式的影响较大,不太注重专业化分工,在传统上形成了一种“大而全”、“小而全”的思维方式。那就是无论配件大小,能自己做的,都尽量自己做,只有像轴承、电机之类专业化程度确实较高的产品,才会考虑外购。
在政治挂帅的那些年里,由于条块分割、地方保护主义等因素的影响,企业间的协作更加困难,于是各企业更是打着“自主更生”的旗号,把自我配套发展到了极致。似乎只要有一个齿轮是需要从外面购买的,就存在被人“卡脖子”的隐患一般。
随着市场经济的发展,分工协作的观念开始慢慢地被人们所接受。尤其是那些新兴的乡镇企业、民营企业,自身没有完善的配套能力,更是只能通过市场来解决配件的需求。至于这些配件是来自于国内还是国外,其实并不是一个特别需要考虑的问题。
汉华机床公司经过十几年的发展,目前已经拥有了包括车床、铣床、钻镗床、磨床、插拉刨床、锯床以及锻压、铸造机械在内的全系列机床产品。这么多的机床种类,所涉及到的配件也是多种多样的,要想完全靠自己来配套,既不可能,也不必要。
尤其是高端精密机床上使用的滚珠丝杠、精密轴承等配件,专业化程度非常高,不是随随便便就能够自己搞出来的。而这些配件的性能和质量,对于机床的精度和使用寿命又构成了非常大的影响,像这样的配件,汉华一直都是采取外购方式的,购买的对象主要是西方发达国家的专业配件厂商。
在这里需要说说一个认识上的误区,有人看到中国企业从国外购买配件,就觉得这证明了中国的技术落后,造不出某某配件。其实,作为一个能够把卫星送上天的国家来说,造不出一副符合要求的滚珠丝杠,那完全是不合逻辑的事情。
真正的原因,在于这样的丝杠本身需求量就不大,而在国际市场上又可以轻松地买到,在这种情况下非要自己去费心费力地研发,就完全没有必要了。一副丝杠或者一套轴承,看起来不算个多大的事,但机床上的配件种类多如牛毛,在这个世界上,还没有哪个国家是能够保证自己生产所有这些配件的。如果一定要说有,那这个国家肯定叫做“外国”,是美英法德意的总称。
机床设计师在设计机床的时候,脑子里都会有一份国际市场上可提供的各种配件的清单。他们在机床上设计使用某种滚珠丝杠,是因为这种丝杠本身已经存在,而且是可以获得的。如果这种丝杠根本就不存在,或者因为某种原因,企业无法采购到这种丝杠,那么设计师在一般情况下,都是可以找到其他的替代方案的。
换句话说,中国企业需要采购什么西方配件,首先是因为市场上的确存在这种配件,而且是中国企业能够买到的。用个经济学上的术语,这叫萨伊定律,也就是所谓“供给决定需求”。当然,这就属于对萨伊定律的恶搞了,人家萨伊老爷子说这条定律的时候,可不是针对微观问题的。
汉华的机床最初档次较低,只能卖到亚非拉那些落后国家。这个低端的机床市场,是欧洲列强所看不上的,因此汉华与欧洲同行之间,属于产品档次上的互补关系,并没有什么直接的竞争。在那时候,汉华从欧洲企业那里购买机床配件,并不需要担心别人卡脖子的问题。