LOGO
首页 小说列表 排行榜 搜索

    《工业霸主》-第293页

  • 第1页
  • 上一页
  • 下一页

    温馨提醒:系统正在全面升级。您可以访问最新站点。谢谢!

      “福特,我给你介绍一下,这位是中国国家计委的副司长,黄岗先生。你不是说希望能够结识一些中国的官员吗?黄岗先生可是非常有实权的一位官员哦。”林振华把黄岗拉过来,介绍给了福特。

      黄岗面带微笑,矜持地与福特握了一下手,说道:“福特议员,非常欢迎你到中国来,希望我们能够有一些良好的合作。”

      带黄岗来与福特会谈,是林振华提出的培育西方代理人策略的一个组成部分。当然,这种事情是国家层面上的政策选择,绝对不是林振华这样一个企业领导人能够决定的。在这些天里,林振华向陈天、黄岗等官员进行反复游说,这些人又把这个想法提交到了强大的“有关部门”进行研讨。

      最后,在中央的统一部署下,一个培育西方代理人的方案终于秘密地出台了,这个方案要求各部门积极建立自己在西方的人脉资源,潜移默化地对西方国家的政策施加影响,以达到分化、瓦解国际上那些遏制中国的力量的目的。

      林振华是比较早就开始建立国外人脉资源的人,他在海外的高层关系包括非洲乌桑国总统纳勒、俄罗斯总统皮尤津、委内瑞拉总统扎维兹等等,还有目前在议会里当着议员,未来有可能成为美国掌门人的西塞。福特也是他的关系之一,与西塞相比,福特和林振华之间的关系更为密切,属于一块分过赃的铁哥们,林振华扶植福特竞选议员,本来就是想让他成为自己的代理人的。

      福特也把自己的随从介绍给了林振华和黄岗,然后双方分宾主落座,林振华问道:“福特,你这次到中国来,有什么具体的任务吗?”

      “我最重要的任务,自然就是来看望我的老朋友你了,其他的任务和这个任务相比,都是次要的。”福特夸大其词地说道。

      黄岗只觉得浑身恶寒了一个,不过也真心地佩服林振华的影响力。能够让一个美国议员对他如此大拍马屁,这也是非常不容易的事情。

      林振华已经习惯了福特的奉承,他笑着说道:“非常感谢,不过,现在我们已经见过面了,你的最重要的任务已经完成了,我们是不是可以谈谈那些不太重要的事情?”

      “当然,当然。”福特从善如流地应道,“不太重要的事情嘛,就是美国国内对于美中贸易中的大幅逆差有很多的批评声音,国会已经举行过好几轮听证会,希望能够扭转对华大幅逆差的问题,我这次就是专门来就此事与中方的人员进行沟通的。”

      “你是说专门?”林振华笑着挑了个福特自相矛盾的用词。

      福特当然知道这只是林振华和他开玩笑的话而已,他装出认真的样子纠正道:“我是说,沟通逆差问题,是除了看望你之外的最重要的事情。”

      “嗯,福特,我希望我们之间永远是友谊第一,比赛第二,无论是顺差还是逆差,都不应当成为我们友谊的障碍。”林振华强调道。

      “那是当然的。”福特连忙答道。这可不是开玩笑的事情,福特最早参与过汉华机床公司收购鲁中机床厂的事情,为了用他的美国身份,林振华送了他5%的干股。后来汉华集团整合旗下资源,福特所拥有的这5%的干股也被合并到集团里了,比例剩不到1%,但也价值好几百万美元。有了这样一层经济联系,福特怎么会不在乎与林振华的友谊呢?

      “林,我向你介绍一下情况吧。”面子上的话说完之后,福特进入了正题,“据美国商务部的统计,去年美国的对华贸易共有830亿美元的逆差,今年前半年的逆差也超过了400亿,这可不是一个小数字。”

      “中国的顺差没那么大吧?”黄岗插话道,“我记得去年中国对美的顺差只有300亿美元,今年最多也就是300亿左右,怎么可能前半年就400亿了?”

      “这是我们商务部统计的,当然,我知道,这应当是两国统计口径不同而带来的差异。”福特说道。

      黄岗微微一笑,不再吱声了,他当然知道这是口径带来的影响,他这样说一句,只是为了讨价还价的需要而已。

      所谓顺差和逆差,是相对于本国而言的,美国人说的逆差,对于中国人来说,就是顺差了。这些年,中国商品出口到美国的数量不断上升,而美国商品向中国的出口变化不大,结果就导致了中美贸易中美国方面的逆差持续扩大。

      在顺差或者逆差的规模计算方面,各国的口径的确是不一样的。美国把许多由中国生产,然后经由其他国家转口销售到美国的商品,也纳入了对华逆差的统计范围。而中国方面对此是不承认,这也就导致了两边算出来的数字相差好几百万的结果。

      中国商品要通过其他国家转口再卖到美国去,这是由于美国的进口配额制度造成的。比如说美国一年要进口1000亿美元的纺织品,它不会简单地说谁家便宜就买谁的,而是把这1000亿美元分成若干配额,从中国进口500亿,再从越南进口100亿,从马来西亚进口100亿,等等。

      中国经过十几年的发展,已经成为名副其实的世界工厂,产能十分强大。500亿美元的纺织品配额,根本不够中国企业吃饱的,但想增加对美出口,却又受到配额的限制,无法实现。聪明的中国企业主们就想出了一个办法,他们把生产出来的纺织品运到越南去,在越南花5分钱贴一个标签,然后就变成了越南产品,可以堂而皇之地借越南的配额出口到美国去了。

      美国人当然也不是傻到不知道这中间的猫腻,事实上,美国的进口商是喜欢这种猫腻的,因为中国商品无法是品质还是价格,都比越南商品要好得多,他们当然愿意用这种合法的手段,把越南的配额转给中国。

      美国商务部对于这种现象是睁一只眼、闭一只眼,反正他们该做的已经做了,别人也不好说什么。要让他们去砸美国进口商的饭碗,那是绝对不可能的事情。

      不过,当国会就中国商品的问题向商务部提出质询时,美国商务部还是很认真地把那些原产地在中国的商品挑了出来,算进中国的出口之列,从而就得出了一个比中方统计口径要宽泛得多的逆差数据。

      外贸逆差对于任何一个国家来说都是一件坏事情。当今世界,生产能力已经不再是瓶颈,最稀缺的经济资源就是市场。逆差的存在,相当于国外的企业占据了国内的市场,最直接的影响就是工人的失业不断增加,这也就难怪美国国会要对此进行听证了。

      当然,国会重视逆差问题,并不意味着议员们真的在乎国计民生,而是因为这样的问题容易炒作,能够为自己吸引更多的眼球,换来更多的选票。

      福特自告奋勇到中国来沟通逆差的事情,也是出于这样的考虑,如果他能够在中国得到更多的好处,他是绝对不会介意让来自于中国逆差再扩大几倍的。反正国家政策这种事情,就是死道友不死贫道,谁犯得着为国家大事去得罪自己的金主呢?

      节操这种东西,对于国会议员来说,并不比吐过痰的手纸更值钱。

      第615章 农业协会

      “福特,有关贸易逆差的问题,你是怎么考虑的呢?”林振华对福特问道。

      “贸易逆差的长期存在,对于美国的经济来说,是有损害的。由于大量中国商品占据了美国市场,美国工人的就业机会被剥夺了,造成了大量的社会问题。所以,我们必须改变这种状况,这是我和我的朋友们这次来中国的目的所在。”福特随手指了指随同他一起来访的另外几个美国人,那几个美国人连忙拼命地点着头,以示附和。

      “你们的意思是说,未来要限制中国商品的进口,以减少贸易逆差,是这样吗?”林振华对福特等人问道。

      福特道:“林,你不要误会,这不是我们的想法,而是另外一些国会议员的提议。比如说,我们有一位叫克里塞尔的议员,在议会强烈抨击美国目前的外贸政策,提出要严格限制中国商品,他还号召全体国会议员在自己的日常生活中【创建和谐家园】中国商品,选用非中国制造的商品。”

      “我敢打赌,他不但无法说服别人,连他自己都做不到这一点。”林振华呵呵笑着,不以为然地说道。

      对于美国人在日常生活中【创建和谐家园】中国商品这件事,林振华丝毫也不觉得担心。他记得在后世曾经有过这样一件事,那是在2004年的时候,一位美国记者心血来潮,决定做一个“拒绝中国商品”的实验,要求自己的家人在整个2005年不要购买任何中国制造的商品。

      结果,这个实验让她的家庭陷入了一场空前的混乱,孩子们买不到鞋子和玩具,丈夫买不起太阳镜,她自己好不容易买了一台美国产的台灯,还发现灯杆是从中国进口的。经过一年近乎黑暗的生活之后,他们终于迎来了实验结束的日子,这简直是一种从地狱来到天堂的感觉。后来,她把自己的经历写成了一本书,叫做《离开中国制造的一年》,这本书引起了很大的轰动。

      “没错,事实上他自己也没能做到。”福特承认了,他指着自己身上,对林振华和黄岗说道:“老实说,中国商品对美国社会的渗透已经是无孔不入了。你们看看我这一身,皮鞋、袜子、裤子、皮带,钱包……都是中国制造的,如果我试图把它们换成美国制造或者意大利制造,起码要多花5倍的价钱,而且质量也不一定更好。”

      “福特先生,你应当知道的,廉价的中国商品帮助了无数美国穷人提高他们的生活品质,如果出于政治上的考虑而【创建和谐家园】中国商品,至少对美国穷人而言,是非常不公平的。”黄岗插话道。

      “你说得对,黄先生。”福特道,“可是,利益集团的诉求,我们也是不能不考虑的。所以,我专程来到中国,想和我的中国朋友们一起商量一下,如何解决这个问题才好。”

      “我想,你应当是有一些方案了吧?否则,你不会带这位农业协会的先生一起到中国来。”林振华指了指福特身边一位名叫拉德卡的人。刚才福特已经介绍过了,这位拉德卡是北美农业协会的副理事长,同时也是一位大农场主,拥有几万公顷的土地。这样一个人陪着福特到中国来,其用意自然是很明确的。

      拉德卡有些拘谨地笑了笑,说道:“林先生,你非常聪明。我和福特是多年的老朋友了,这一次他到中国来访问,我专门请他带着我一起到中国来,也是想对解决美中贸易逆差的问题提供一些思路。正如这位黄先生所说,【创建和谐家园】中国商品是一件不得人心的事情,我想大多数的美国穷人……当然,也包括像我这样的中产者,都是不会支持的。

      不过,在不减少进口中国商品的情况下,我认为要解决外贸逆差问题也是完全可能的,这个办法就是请中国方面同样增加从美国的商品进口,只要双方进出口的数量达到均衡,逆差自然也就不存在了。”

      “拉德卡先生,我想,你的潜台词应当是说,希望中国增加从美国的农产品进口吧?”林振华笑呵呵地把拉德卡没好意思说的话替他说出来了。

      拉德卡道:“当然,我本身是农业协会的副理事长嘛,考虑问题自然要更多地从农业方面考虑的。”

      “中国目前从美国进口的农产品有多少?”林振华扭头对黄岗问道。像这样的宏观经济数据,林振华明显是不如黄岗更清楚的。

      黄岗说道:“我记不太清楚了,不过有一些大致的印象吧。中国从美国进口的农产品,最大宗的莫过于大豆了。去年一年,中国从美国进口的大豆在500万吨左右,金额应当是在10到11亿美元左右。除了大豆之外,中国从美国进口的农产品还有柑桔、小麦、玉米等,不过数量都不是太多。”

      “是的,是的。”拉德卡接过黄岗的话头,说道,“中国从美国进口大豆,对于美国的大豆农场主来说,是一件非常值得庆贺的事情。所以,每次当社会上出现遏制中国的声音时,大豆农场主们都是持反对态度的。我想,如果中国能够进口大豆一样,增加从美国的小麦和玉米进口,那么小麦农场主和玉米农场主也会大力支持中国的,他们的声音,可比大豆农场主要大得多呢。”

      “增加小麦和玉米的进口,不太可能。”黄岗解释道,“中国的小麦和玉米都能够保证自给自足,所以不会从国外进口太多。目前我们一年大概从国外进口几十万吨小麦,主要也是为了一些特殊用途,比如烤制面包用的某些小麦粉,用中国自产的小麦无法达到理想的效果,所以需要进口一些国外的小麦。”

      拉德卡的脸上现出了一些失望的神色,林振华对黄岗摆了摆手,转过头对拉德卡问道:“拉德卡先生,依你的想法,你希望中国从美国进口多少小麦呢?”

      “当然是越多越好了。”拉德卡道,“如果能够达到300万,或者500万吨,那么对于美国的小麦农场主来说,就是一个福音了。”

      “这需要多少钱?”林振华又问道,他是搞工业的,对于农产品价格了解不多。

      拉德卡则是非常谙熟于此道的,他回答道:“目前美国国内的小麦价格是140美元一吨,如果按500万吨计算,大概需要7亿美元吧。”

      “才这么点?”林振华觉得很是意外。如今,7亿美元即使对于汉华来说,都不算是一个很大的数字了,更何况对于整个中国。按照中方自己计算的口径,2000年中美贸易中仅中方的顺差就达到了300亿美元,拿出区区7亿美元来购买美国的500万吨小麦,似乎不算什么了不起的事情吧?

      林振华记得,在未来几年中,中国的外贸顺差还会越来越大,导致外汇储备急剧增加,到2011年的时候,达到了3万亿美元的恐怖数字。从这3万亿美元中间,一年拿出7亿,不,就算拿出70亿去购买一些进口小麦,也是九牛一毛的小事吧?

      “拉德卡先生,如果中国真的一年从美国购买500万吨小麦,你能保证美国的农业协会在所有的场合里支持中国吗?”林振华开始【创建和谐家园】裸地发问了,他知道美国人的性格是比较直率的,尤其是在涉及到利益的场合,拐弯抹角是没意思的。

      拉德卡迟疑了一下,谨慎地回答道:“在所有的场合里……可能有点困难。不过,我想我至少能够保证农业协会在涉及到中国的问题上采取相对比较中立的态度。”

      靠,500万吨小麦的订单,就换来一个“比较中立”的态度?林振华颇有一些不满,他接着问道:“那如果我们购买的不是500万吨,而是1000万吨呢?”

      “My God,如果真的有1000万吨的购买量,那么农业协会肯定会坚定地站在中国一边的,我敢保证,我们会努力地为中国人说话的。”拉德卡的情绪激动起来了,1000万吨小麦,十几亿美元的订单,这足够让农业协会的那些理事们疯狂了。他如果真的能够促成此事,估计下一任的理事长就是他了。

      “呵呵,那么,如果这个数量再增加到2000万吨呢?你们是不是可以利用你们的影响力,说服其他的利益团体也支持中国?”林振华继续往下追问道。按拉德卡的报价,2000万吨小麦,也就是30亿美元吧,相当于未来3万亿外汇储备的千分之一,实在是太便宜了。

      “这……”拉德卡的脸上没有林振华所预想的那种兴奋,反而是一副苦恼的样子:“林先生,我想这个数量有点太多了……美国一年的小麦产量,也不过就是5000万吨上下,我们不可能拿出2000万吨来出口的。”

      “怎么不可能?”坐在拉德卡身边的一位叫斯利特的人急了,他的身份是拉德卡的助手,但自己也是一位农场主,在农产品出口方面,也是有自己的利益的。

      “拉德卡,你应当知道,美国的农业并没有发挥出全部的潜能,如果我们把休耕的土地拿出一部分来种植小麦,一年增加1000万甚至2000万吨的产量是完全不成问题的。我们此前没有这样做的原因,仅仅是因为市场无法消化掉这么多小麦而已,如果这位林先生所说的是真实的,那么我们完全可以说服政府放松关于休耕地的政策,提高小麦的产出。”斯利特急吼吼地说道。

      第616章 休耕

      所谓休耕,是指在某一段时间内在一块土地上不种植农作物,以便恢复其地力。土地的地力是指土地中所拥有的氮、磷、钾等化学元素以及土壤中的腐植质含量,这是农作物得以高产的保证。一块土地如果长期连续地耕种,这些化学元素和腐植质就无法得到补充,从而会导致农作物减产。为了在地力不足的土地上获得高产,人们不得不大量使用化肥来补充这些自然中本应存在的物质,最终导致土地出现板结等恶劣现象,这就是所谓耕地的退化了。

      在美国,为了保持土地的地力,保证农业的可持续发展,政府推出了包括休耕、轮作、免耕在内的一系列措施。其中开始于1986年的一项休耕计划,是在农民自愿的前提下,由政府提供补贴,对一部分土地进行10至15年的休耕,让这些土地恢复到耕作前的原始状态。除了这种由政府主导的休耕计划之外,许多农场主自己也会不定期地对一部分土地进行休耕,避免过多地消耗土地的地力。

      相比之下,中国由于人多地少,根本不可能允许耕地撂荒。在气候条件允许的情况下,人们往往采取一年两季甚至三季的耕作制度,从而使土地持续地处于地力透支的状态。为了恢复地力,人们有时候会在冬季种植一季的红花草、苜蓿等绿肥作物,以便为不堪重负的土地增加一些有机肥料。

      美国能够让大量的土地处于休耕状态,很大程度上是由于土地资源充裕,如果把所有的土地都拿出来耕作,则市场根本无法消化掉这么多的产量。如今,林振华提出是否能够从美国购买2000万吨的小麦,斯利特首先想到的就是把那些处于休耕状态的土地利用起来,要知道,这可都是能够换成白花花的银子的。

      听到斯利特的建议,拉德卡也反应过来了,他的农场里,也有大量的土地是在进行休耕的。休耕这种事情,时间可长可短,实在不行,多投入一些化肥,还愁小麦长不起来?

      “斯利特,你说得对,如果真的有这样大的订单的话,我想,农业协会可以向政府进行游说,请求放松一些对休耕的要求。我们完全可以把两年一次的休耕减少到三年一次,这并不会对土地造成太多的损害的。”拉德卡说道。

      “可是,林,你确信中国需要进口2000万吨的美国小麦吗?”福特可没有这两位农民那么乐观,他还记得黄岗说过的,中国的小麦足够自给自足,据福特的经验,中国人只要自己能够生产的东西,是绝对不会进口的。中国人把外汇看得比媳妇还宝贵,怎么可能随便乱用呢?

      林振华指着黄岗对福特说道:“这个问题,恐怕就只有他们政府官员能够回答了。你也知道的,我是做工业的,我可不需要这么多小麦。”

      黄岗听着林振华信口开河,有些气不打一处来,他向林振华使了个眼色,说道:“林总,这件事,咱们是不是出去说一下?”

      “呃……好吧。”林振华站起身,向福特等人打了个招呼,便走出了会议室,黄岗紧跟在他的背后,也来到了会议室外面。

      “怎么啦,黄岗,你觉得我说的不对吗?”林振华问道。

      黄岗抱怨道:“林哥,你不能随便拍拍脑袋就一个主意吧?咱们今天来和福特他们谈,是要说服他们成为中国的代言人,这个任务是明确的。可是,咱们也不能为了拉拢他们就乱许诺吧?你说的进口2000万吨小麦的事情,根本就不靠谱啊。”

      林振华反驳道:“怎么就不靠谱了?你没听拉德卡说吗,2000万吨小麦,也就是30多亿美元的事情,咱们一年可有好几千亿的进口呢,这区区30多个亿,你也心疼?”

      黄岗道:“该花的钱,怎么花都不心疼,不该花的钱,就一分也不能乱花。林哥,你也是做企业的,你应当知道咱们国家挣点外汇有多难。你看你说的,‘区区30多个亿’,你这种话如果被我们主任听到了,恐怕要骂你是败家子了。”

      “挣外汇很难吗?”林振华道,“小黄,你的思想是不是还停留在10年前啊?没错,我们过去挣点外汇是挺难的,可是这几年情况已经完全不同了。光是我们化工设备联盟,一年就能给国家挣回来几百亿美元的外汇,咱们整个国家的外贸已经是大额顺差了,你怎么还会觉得挣外汇很难呢?”

      黄岗道:“没错,这两年外汇收支的情况是比过去好了一些,外汇储备也已经上升到了近2000亿。可是我们要居安思危啊,万一外贸形势出现重大变化,或者出现像97年亚洲金融危机那样的形势,怎么办?2000亿美元的外汇储备,说少不算少,但说多,也不能算很多,我们还是要节省着用的。”

      这就是穷人乍富时候的惶恐心态了。要知道,仅仅是在六七年前,中国还是一个外汇严重短缺的国家,那时候,中国的外汇储备只有200多亿美元,远远低于国外在华投资的数量,也低于国家所背负外债的数量。如果在那个时候出现如60年代初苏联逼债的情况,中国将会面临着非常艰难的境地。

      97年亚洲金融危机期间,金融大鳄索罗斯也不是没打过中国的主意,多亏中国还有充足的外汇储备,才让索罗斯知难而退。由此也可以看出,一个充足的外汇储备,对于保证国家金融安全是何等重要。

      这几年,国家可谓是节衣缩食,不断扩大出口,尽量节省进口,好不容易把外汇储备增加到了2000亿美元的水平,官员们也仅仅是松了一口气,但仍然丝毫不敢懈怠,生怕来之不易的形势又化为乌有。

      能够对外汇收入的前景如此乐观的,只有像林振华这种有着先知先觉的人了。林振华知道,在未来的10年内,中国的外汇收支形势非但不会恶化,反而会越来越好,以至于到最后外汇多得无处去。说一个简单的数字,到2011年的时候,中国仅手头持有的国外债券,一年就能够拿回来近千亿美元的利息。如果把这些利息换成小麦的话,足够养活全国13亿人口了。

      既然知道未来会有这么多花不掉的美元,何不现在就拿出来买点有价值的东西呢?

      林振华劝道:“小黄,你这种担心是完全没有必要的,你也可以看到,现在中国商品的出口形势非常好,国外要想完全【创建和谐家园】中国商品,几乎是做不到的。在出口大幅度增加的情况下,我们如果不有意识地增加一些进口,最终必然是招致别国的不满,从而诱发出贸易战。与其手上拿着用不上的钱去惹人恨,还不如用这些钱去买点我们需要的东西呢。”

      “扩大从美国的进口,这是必然的,可是,咱们也没必要去买小麦吧?这又不是我们生产不了的东西。”黄岗说道。

      林振华把手一摊,问道:“不买小麦,你打算买什么,难道去买美国的奢侈品吗?你没听他们说吗,美国的农业协会是一个非常有影响力的利益集团,如果我们能够用农产品进口把美国农业协会绑住,让他们在各种场合为我们说话,那么对于中国商品向美国的出口也是有很大帮助的。区区30亿美元,我们出口几条冲压生产线也就挣回来了。”

      黄岗道:“林哥,你只是考虑到了进出口的问题,可是你想过另一个问题没有?咱们国家的粮食产量是足够的,甚至每年还有一些富余。在这种情况下,如果再大量进口美国的小麦,那么中国自己的土地干什么用?”

      “休耕啊!”林振华脱口而出,“这还不简单?”

      “休耕?”黄岗一愣,“这算一个什么主意,咱们自己的地放着不种,反而浪费大量的外汇去国外买粮食吃,哪有这样的道理?”

      林振华用恨铁不成钢的眼神看着黄岗,说道:“黄岗啊黄岗,我一直以为你是一个思想开放的人,想不到也是这样一番小农意识啊。首先一点,外汇既不能吃也不能喝,留一点作为储备就足够了,其他的挣来了就得花出去,什么叫浪费?”

      黄岗道:“嗯,姑且认为你说的有理吧。可是,咱们自己的土地放着不种,这总是一种浪费吧?”

      林振华道:“这个问题说起来就复杂了。其实,土地休耕并不是浪费,而是对土地的一种保护。咱们中国的土地,绝大多数都属于过度耕作的,不得不靠化肥来维持产量。从科学的角度来说,这些土地应当每隔几年就进行一次休耕,有些条件不好的土地,甚至应当进行长期休耕,这是可持续发展的需要啊。”

      “这……”黄岗若有所思地点了点头,“你这样一说,似乎也的确有点道理。国家这些年搞退耕还林、退耕还草,也是出于保护生态环境的需要。不过,退耕的规模还远远不够,这主要是为了保证粮食供应。如果我们能够从美国进口……姑且算是2000万吨小麦吧,就相当于5000万亩优质耕地的产出。照你的说法,这5000万亩地,就可以进行休耕了,这对于生态环境的恢复,倒的确是很有价值的。”

      第617章 发展中国家

      其实,进口粮食的好处还不仅仅在于节省土地,另外一个更重要的好处是能够节省大量的农业用水。小麦虽然属于旱地作物,但一般来说生产1公斤小麦也需要消耗1吨左右的淡水,如果能够进口2000万吨小麦,就相当于节省了200亿吨农业用水。用后世流行的一个算法,相当于节省了2000个西湖的水量。

      在中国的华北地区,由于地表水不足,长期以来,农民不得不依靠抽取地下水来进行灌溉。据专家测算,到2010年为止,华北地下水超采的规模累计已经达到了1200亿吨,而且这个规模还将继续扩大下去。

      如果华北地区能够减少2000万吨小麦的种植,就可以多节省下来的200亿吨淡水回填到地下,只需几年时间,整个华北地区的地下水超采将得到完全的补充,这是多么重大的一个生态贡献啊?而要做到这一点,仅仅不过是一年花费30多亿美元的支出而已。

      黄岗在计委的工作并不是分管农业,但对于这些数字也多少有点概念,他敏锐地感觉到这的确是一个非常不错的建议,不过,在进口粮食的问题上,国家是有一些顾虑的,对于这些顾虑,黄岗也不得不向林振华介绍一番,同时听一听他对这些问题的看法。

      “林哥,进口粮食的确有不少好处,可是风险也很大。粮食不比其他的东西,如果捏在别人手上,对于咱们国家的安全威胁是很大的。一旦国际政治有些风吹草动,别人手里握着我们的粮食,就能够不战而屈人之兵了。”黄岗说道。

  • 第1页
  • 上一页
  • 下一页
    技术支持:近思之  所有书籍
    北京时间:2025/11/20 21:50:20