温馨提醒:系统正在全面升级。您可以访问最新站点。谢谢!
张逸华也兴致勃勃地说道:“我倒是对核电这块有点兴趣,高压气冷堆的发展方向是只使用一套循环系统,直接用经过核岛加热之后的高温高压氦气作为工质,通过氦气轮机把热能转化为机械能。我们有搞燃气轮机的经验,转到这个方面来应当是比较容易的。我觉得这方面主要有这样几个技术难题……”
“还有……”
“我们……”
大家争先恐后地举起手来,要求发言。项哲笑眯眯地摆摆手,示意大家安静,然后说道:“呵呵,好了,大家先不着急,这件事还得从长计议。今天这个会,主要是统一大家的思想,现在大家理解刚才我所说的二次创业的意思了吧?”
大家都沉默下来了,家居产品公司的总经理彭少哲迟疑着说道:“理解倒是理解了,不过,项总,集团不会打算把传统项目都砍掉吧?”
第592章 最重要的是人才
彭少哲的问题,也是大家所关心的。在此前,林振华说了他给浔阳市出的主意,那就是把传统企业都迁走,腾出地方来吸引先进制造业。如今事情轮到汉华头上了,莫非集团的意思也是把传统的业务放弃,全部转到新业务上来?
“当然不会把传统业务丢掉。”林振华一句话就打消了众人的疑虑,“咱们是做企业的,只要能够挣钱,而且没有什么负面效果的东西,咱们就要坚持做下去。”
“做归做,但是业务重心一定要转移。”项哲接过林振华的话头,“亚非拉市场所需要的中低端装备产品,仍然是咱们集团的现金牛产品,这是需要继续保留的。林总刚才所提出来的目标,是要发展我们未来的明星产品,这两者并不矛盾。”
所谓现金牛和明星,都是企业管理中用得很普遍的所谓“波士顿矩阵”里的概念,这个工具是由美国波士顿咨询公司的创始人布鲁斯-亨德在1970年提出的,其基本思想是把企业的产品按市场占有率和增长率两个指标进行区分。
高增长率、高市场占有率的产品,称为明星产品,它能够帮助企业在未来较长的时间内获得良好的收益。低增长率、高市场占有率的产品,称为现金牛产品,它的增长潜力已经不大,但却能够为企业提供丰厚的现金收入。尤其重要的是,由于增长潜力小,所以现金牛产品不再需要追加投入,企业可以把资金集中到明星产品上去。
至于市场占有率低,很难获得回报的项目,则称为问题项目和瘦狗项目,这是企业要考虑淘汰或者放弃的项目。
自从项哲等海归进入管理层之后,这些海外的管理概念也就逐渐在汉华推广开了,现在汉华集团的高管们讨论问题的时候,也非常习惯于用点什么SWOT分析、波特五力模型之类的词汇,不得不说,这些理论工具对于分析问题还是有一些作用的。
林振华道:“我这一趟去荆西,顺便也认真地研究了一下中西部的社会和经济发展情况。像荆西这种交通不便的地区,我们就不说了,中西部还有许多地方,交通条件总体来说还是可以的,同时,还有大量的剩余劳动力可供使用。随着我们国家经济的发展,中西部的城乡建设水平正在不断提高,原来因为内地落后而前往东部务工的人员,未来可能会陆续地返回中西部,从而导致东部出现用工荒。
咱们的传统业务主要还是劳动密集型产业,对于外来务工人员的依赖较强。如果出现用工荒,我们的用工成本就会大幅度提高,从而降低我们产品的市场竞争力。我建议浔阳市加快进行产业升级,就是基于这样的认识。咱们汉华重工也要有这样的意识,要逐渐地把一部分利润率较低、劳动密集型的产品转移到中西部去,做到未雨绸缪。”
“明白了。”高管们都是来自于经营一线的,对于企业的成本构成了如指掌。林振华所说的情况,他们或多或少都有所体会,只是因为平时工作太忙,没有过多去思考而已。林振华这样一说,大家也就明白了,纷纷在心里盘算着本公司的哪些业务需要进行迁移,又有哪些业务是需要继续加大投入来加以发展的。
项哲道:“我和林总商量过了,过一段时间,我们会安排几个考察组到中西部去选点,初步计划在中西部地区建立三到四个生产基地,大家回头把需要转移的产业汇总一下,本着贴近原材料供应地、贴近产品市场以及贴近劳动力来源地的原因,分别转移到各个生产基地区。现在的厂区,则主要用于生产各类新产品。”
“振华,这样一来,我们的生产又分散了,管理成本可就加大了。”机床公司的岑右军担忧地说道,“我们原来分为浔阳和鲁中两个生产基地,协调起来已经是比较麻烦了,现在如果再把一部分业务转移到内地去,未来我这个总经理就只能是当空中飞人,每天在几个城市之间飞来飞去了。”
“老岑,你就知足吧,你好歹还是在国内飞,我现在可是天天绕着地球飞哦。”方延武笑着说道。化工设备公司的业务遍及全球各地,方延武经常要去巡视各个工地的情况,与项目业主洽谈有关事宜,所以出国的机会特别多,一年怎么也得绕着地球转上七八圈的。
岑右军道:“我们在南美也有生产基地的,只是大家照顾我腿不利索,所以遇到这种需要出国的事情,都是几个副总分别去的。像王海胜、龙万里他们几个,也差不多是常年在外了。”
“你们谁有我惨?”坐在一个角落里的海外销售部总经理褚红阳苦着脸说道,“你们都是计算一年有多少天在国外,我和舒曼是反过来的,只能计算一年有多少天在国内。振华,总部是不是该考虑一下,什么时候能够把我和舒曼调回国内来。眼看孩子该上高中了,我和舒曼不在身边,孩子让爷爷奶奶都惯得不成样子了,再没人管,以后他可就要像我一样,成一个半文盲了。”
“哈哈,红阳,我看你这个半文盲混得也不错嘛,现在能说好几国外语了吧?”在制冷设备公司当副总的赵勇群调侃道。他们几个都是和林振华一起创业的老人,虽然没上过大学,但如今也都能在各个岗位上独挡一面。
褚红阳摇着头说道:“光会说外语有什么用,有时候和客户谈判的时候,人家说一些技术指标,我只能是半懂不懂。左治义雄在这方面就比我强多了,人家是正牌大学毕业,随便说点啥都懂。我和舒曼说了,无论如何也得让孩子考个名牌大学,替我圆圆这个大学梦。”
“红阳的话说得很好啊。”林振华接过褚红阳的话头说道,“有一名俗话说得好啊,21世纪了,什么最重要?人才!咱们现在最缺的,就是人才啊。”
“你这不是俗话吧?”项哲笑道,“不过这句话倒是没说错,咱们汉华重工目前最缺的,的确是人才。这就是我们今天这个会的第二个议题了,引进人才。在这方面,大家有什么想法吗?”
相比国内的其他企业来说,汉华的人才队伍建设算是搞得不错的了。早在多数国内企业还不重视人才的时候,林振华就引进了诸如项哲、胡妫、方延武等一大群海归,以及马杰、刘兆华等国内名校的毕业生。在后来的十几年中,汉华在引进和培养人才方面也是毫不含糊,公司里海归和高学历人才的比重,在国内企业中绝对是首屈一指的。
但即便是如此,众人还是感觉人才不够用,市场开拓、产品研发、内部管理,这都是需要使用人才的地方。刚毕业的大学生还需要磨砺,一时很难挑起大梁,老牌的人才数量有限,恨不得一个人填好几个窟窿。如今,林振华又提出了要进行二次创业,几乎各家分公司都要进行产业升级。这样一来,传统产业需要单独分出来,派专人进行管理,新产品需要进行研发,还要进行市场推广,这人才的压力可就大得无与伦比了。
“还能有什么办法,只能是继续进人吧。”制冷设备公司的总经理戴裕彬说道,“我们公司去年进了40多个大学生和研究生,其中还有8个是海归,不过,他们要发挥作用,至少也得三年以后了。我们的业务扩张太快了,现在各个部门都缺人啊。”
岑右军道:“现在进人也不容易了。国内新毕业的大学生倒是越来越多,海归也越来越多,但质量方面,可远不如项总他们那一批人了。”
项哲摆摆手笑道:“老岑过奖了。我们那个时候,主要是人数少,一年出国留学的也就是几百人,所以看起来相对水平要高一些。现在一年出国留学的有上万人,其中良莠不齐也是正常的。从总量上说,我觉得现在的人才比我们那个时候还是要多得多的。”
“关键是,现在需要人才的单位,也比过去多得多了。”方延武道,“水平差的,谁都不想要。水平高的,大家都抢。咱们汉华对人才引进所给出的条件算是不错的了,但也不能保障所有的人才都愿意到我们这里来。我们前一段时间搞煤化工产品,想找几个有煤化工研究经验的人才,结果死活也找不到。”
“老方,这就是你的眼界问题了。这么大一个世界,你居然就找不出合用的人才?”林振华笑道。
方延武摇着头说:“我还真找不到,林总,你有所不知,我们公司的人力资源部每逢人才招聘会必定参加,一年光是花在招聘会上的钱就有上百万。我可以这样说,只要是在国内冒过头的人才,我们肯定都记录在案了。关键是,有些人才不是我们想挖就能够挖来的,人家也有自己的单位。咱们毕竟都是化工设备联盟的企业,过于明目张胆地到别人单位去挖墙角,也不利于团结吧?”
“你为什么强调是在国内冒过头的呢?”林振华抓住方延武的话追问道。
“因为……”方延武一愣,“我总不能到国外去招人吧?”
林振华反问道:“为什么不能?”
“国外?”
在座的所有人都觉得眼前一亮,他们敏感地意识到,林振华这句话,并非无的放矢,这应当是反映了集团总部的一种倾向性。对啊,既然国内人才短缺,为什么不能到国外去找找呢?
林振华道:“大家都应当知道,近年来,欧美国家正在经历一个逐步的去工业化的过程,工业占整个国民经济的比重不断下降,服务业的比重不断上升。在这样一个产业演化的过程中,必然会有大量的工业人才会被淘汰出来。这些人有可能会改行去做服务业,比如转到金融业、咨询业等方面,但他们的专长却是工业。如果我们能够给他们创造一个继续在工业领域就业的机会,我想他们中间的一部分人是会感兴趣的。”
“振华,你不会是想让他们到中国来工作吧?”赵勇群问道。
“为什么不能呢?”林振华还是用了一个反问的语气。
“……他们能来吗?”赵勇群迟疑地说道。
“我觉得他们能来。”岑右军道,“我们机床公司有不少俄罗斯的专家,还有技工,他们都在中国呆得挺好的,都说不想回去呢。”
张逸华也说道:“小岑说得有理,像和我一起工作的那位乌克兰专家布列斯,已经把他的全家都带到中国来了。他们在海边买了房子,天天到海滩上去晒太阳,日子过得很惬意呢。”
胡妫道:“30年河东,30年河西,如今中国的生活环境,和西方国家相比,差距也已经不大了。咱们浔阳依山傍水,空气好,风景也好,这些年市里搞基础建设搞得不错,市容比很多美国城市都要美观得多,我想西方专家到这里来工作应当也是没问题的。”
“你们这样一说,我倒也想起来了。”赵勇群道,“上次泰戈公司过来了几个美国专家,和我们一起研究大型中央空调的技术,临走的时候,他们也说对南都的印象非常好呢,有两个人还说想留下来工作。”
“你怎么没把他们留下来?”林振华笑着说道。
赵勇群拍拍脑袋,说道:“忽略了,忽略了。其他那两个美国专家都是搞了多年制冷设备的,技术上没说的。哎呀,我怎么就没想着把他们留下来呢?”
“现在想起来也来得及啊。”项哲笑道,“回去以后,你就给他们发个电子邮件,问问他们是否还有来中国工作的意向。”
“行!”赵勇群拼命地点着头说道。
项哲转过头对众人说道:“明年三月,是一年一度的法兰克福工业装备展,咱们还是和往年一样,会派出一个代表团去参展。不过,林总提出来了,今年这个展会,咱们除了去推销产品之外,还要去招募人才。大家准备一下,列一个人才需求清单出来,咱们到法兰克福挖人去。”
第593章 重游法兰克福
2001年3月,德国法兰克福。
林振华和机械委的李默梓、星北重机的顾嘉骅等人站在国际展览中心的大门外,看着广场上五颜六色的广告牌,心里充满了感慨。
林振华指着广场对几位同行者说道:“我第一次到这里来参展,是1985年,当时带队的是外贸部的高祖兴副部长,还有机械委的朱晋文司长。我们整个展团才40多人,展台就在一个角落里。当时我们就站在这个位置上,看着满广场的广告牌,全部是西方列强的,没有一家中国企业。那份失落感,至今想起来还纠结万分啊。”
“1985年,到现在16年了,这一眼看过去,中国字可不少了。”顾嘉骅呵呵笑着说道。
的确,从这个位置看过去,现在已经能够看到十几处中国企业的广告了,其中最醒目的,莫过于汉华重工集团的大广告牌。用来展示汉华企业形象的画面,是一片蓝天下,一名女焊工站在高高的钢架上,手里拿着电焊面罩,笑容里透着自信和谦和。这位女焊工自然就是汉华的王牌沈佳乐,她现在已经成为整个汉华集团的形象代言人了。
星北重机也在广场上租了一个广告位,不过由于顾嘉骅舍不得花钱,广告牌的位置比较偏,面积也比较小,只能算是聊胜于无。顾嘉骅毕竟是体制内出来的人,在花钱方面没有林振华那样大手大脚。
林振华道:“你们看现在这么多中国企业的广告,这可是一年一年逐渐积累起来的。我们头一次参展,舍不得打广告,还是我用笔写了一个牌子,挂在展台外面,算是最大的广告吧。”
“我听朱司长说起过。”李默梓笑道,“好像是说,1000万美元能够建成一个工业体系,是这样吧?”
林振华也笑了起来:“当时我写这个广告,朱司长和高部长可都是不满意的,说我吹牛,不诚信。”
“这就是观念的变化啊。”顾嘉骅说道,“当年我们对市场经济不了解,什么公关宣传啊,炒作啊,都不了解。哪像现在,黑的都敢吹成白的,我觉得这样也不合适,国家是不是也该规范规范了?”
“呃……顾总,这个就扯远了吧?广告的事情不归咱们管,咱们还是一心一意卖产品吧。走吧走吧,咱们该到展位上去了。”李默梓呵呵笑着,做出一个“请”的手势,与林振华、顾嘉骅等人一齐走向中国展厅。
自从1985年机械委组团参加法兰克福装备展爆出冷门之后,国家对参加境外展销会的热情就逐渐高涨起来了。从那之后的十几年中,机械委每年都要组织国内装备企业到法兰克福来参展,参展的企业数也逐年增加。一开始,所有中国企业是共用一个展区,后来,随着参展企业的规模不断扩大,参展的产品也不断增加,如汉华重工等大型企业就开始独立租借展位,从国家的大展区中分离出来。再往后,分离出来的中国企业越来越多,逐渐形成规模,展会主办方索性单独划出一个展厅,命名为中国展厅。
林振华刚回到汉华的展区,展团的总监何飞便带着几个人迎了上来。林振华定睛一看,不由得笑容满面,向着走在最前面的一人伸出了双手,用英语喊道:“哈罗雷,我的老朋友,我们又见面了。”
来人正是非洲乌桑共和国的工业部长哈罗雷,他与林振华的首次会面也是在法兰克福展会上,他是那一年中国展团的第一个客户。在此后的十几年间,哈罗雷与汉华一直都有业务往来,林振华还私下资助过哈罗雷的老板、时任乌桑国北方省省长的纳勒竞选乌桑国总统。现在纳勒已经如愿以偿地当上了总统,而且获得了连任,哈罗雷也就因此而鸡犬升天,由北方省的工业部长摇身一变,成了整个乌桑共和国的工业部长。
哈罗雷同样笑容满面地走上前,和林振华拥抱了一下,说道:“林先生,见到你真高兴,纳勒总统专门委托我代他向你问好,欢迎你有机会再到我们乌桑国去访问。”
“也请哈罗雷先生代我向纳勒总统问好,请他如果到中国访问的话,一定去我们浔阳做客。”林振华也礼节性地发出了邀请。不过,他只能说是让纳勒顺道去浔阳看看,人家毕竟是一国总统,去趟中国就算是一个外交事件了,这不是林振华能够决定的。
两人寒暄完,哈罗雷侧过身体,指着自己身后的两位黑人对林振华说道:“林先生,我今天过来,是专门带两位朋友来请你们帮忙的。我介绍一下,这位是戈马共和国国家银行的副行长穆比拉先生,这位是工业部的副部长努扎马先生,他们这次是来为他们赤道省第二火电厂进行设备招标的。他们两位都是我的好朋友,所以我建议他们首先考虑选择中国企业作为设备的供应商。”
穆比拉和努扎马两个人连忙走上前来,与林振华握手致意。林振华听说有业务,自然不敢怠慢,连忙吩咐何飞准备洽淡室,又让人去请来了星北重机的总工程师邵逢伟。汉华重工自己并不生产大型火电设备,来参展的企业中,只有星北重机是提供此方面设备的。
宾主落座之后,林振华给大家互相做了介绍,随后便是穆比拉开始介绍他们此次招标的详情。
戈马共和国是地处非洲中部的一个国家,国土面积150万平方公里,人口6000多万,在非洲算是一个大国了。自1960年建国以来,国内政局持续动荡,经济长期得不到发展,成为联合国公布的最不发达国家之一。1997年,戈马共和国的新总统上任之后,下了很大的力气稳定国内形势,同时提出了发展经济的三年计划。到去年,第一个三年计划圆满完成,国内经济得到了较大的发展,新总统随即提出了第二个三年计划,准备在国内建设一批新的工业项目。
戈马共和国的发展成就受到了联合国等国际组织的赞赏,世界银行答应为戈马共和国提供低息贷款,用于支持戈马共和国第二个三年计划中的若干个项目。此次穆比拉和努扎马到法兰克福装备展来招标的赤道省第二火电厂项目,就是世行贷款支持的项目之一。
世界银行成立于1945年,成立的初衷在于为受到战争摧残的欧洲提供重建资金,恢复全球经济。随着欧洲经济的复苏,世界银行的服务对象逐渐转向了第三世界国家,着重为欠发达国家提供项目资金支持,帮助它们发展本国经济。
世行贷款的利率非常低,贷款条件也不苛刻,因此受到广大【创建和谐家园】的第三世界国家的欢迎。然而,世行贷款也不是好拿的,为了避免借款国滥用这些低息贷款,世行规定了一套十分严格的程序,其中很重要的一条,就是要求利用贷款所建设的项目必须进行国际招标,要做到货比三家,以免出现贷款使用中的低效以及【创建和谐家园】。
穆比拉介绍完项目情况之后,努扎马接过话头,说道:“我们戈马共和国一直都和贵国有比较多的技术往来,我们有两家化肥厂和一家制药厂是由贵国的企业承建的,还有两家机械厂使用的主要设备也是来自于贵国,所以,对于贵国产品的质量和服务,我们一直都是非常满意的。”
“谢谢努扎马先生的肯定。”林振华淡淡地一笑,回应道。他知道,努扎马用这样的话开头,并非好事,因为这种称赞之后,必然是传说中的“但是”了,他不知道努扎马打算说什么样的“但是”。
“但是……”努扎马不出所料地蹦出了“但是”两字,他说道:“贵国产品的主要优势在于价格低廉,在技术水平方面,和西方国家还有相当的差距。我们的赤道省第二火电厂项目,作为一个世行资助的项目,在设备的技术水平方面是有一定要求的,所以……”
说到这的时候,努扎马拖了一个长腔,不再说下去了,那潜台词自然就是:你懂的。
哈罗雷有些脸上挂不住了,他对努扎马说道:“努扎马部长,你这话是什么意思?我们在这之前不是已经说好了吗,要给中国企业一个竞标的机会。中国企业的产品技术虽然比西方国家稍微差一点,但他们的产品价格是非常低廉的,对于你们戈马共和国来说,能够节省一些经费难道不是很重要的吗?”
努扎马耸了耸肩,说道:“哈罗雷,非常抱歉,我说过了,这毕竟是一个世行项目,所以在技术方面的要求是很高的。世行提供的资金是充足的,我们戈马共和国也只是目前经济比较落后,未来我们的经济会发展起来的,我们不希望建设一家技术方面……呃,不够现代化的电厂。”
“那么,努扎马先生认为什么样的技术才算是现代化的呢?”林振华笑得非常灿烂,似乎努扎马刚才的话并没有冒犯他。他知道,中国产品的确一直给人以一种低端和廉价的印象,受过西方教育的努扎马肯定也是这样看的,现在到了改变中国产品形象的时候了。
第594章 世行规则
被一个非洲国家的工业部长指责技术不够先进,这件事实在是够让人戳火的,不过林振华也知道,这是没办法的事情。中国产品能够走出国门已经不易,在早些年,为了进入国际市场,中国产品一直都是走低价、低端的路线,要改变外国人眼里中国产品的低端形象,绝非一日之功。
“努扎马,我想,你至少应当把你所希望达到的技术要求提出来吧,你怎么就确定中国企业无法达到这些技术要求呢?”哈罗雷也在一旁敲着边鼓,作为林振华的朋友,他是一心想促成这笔交易的。
努扎马道:“我们希望这家电厂能够成为戈马共和国的一家标杆电厂,不但在经济性上达到最优,而且在碳排放方面也要符合国际一流水平,这也是世行向我们提出来的要求。我们经过初步了解之后,认为只有ALK提供的方案能够达到我们的技术要求。”
“这就奇怪了。”星北重机的邵逢伟说道,“你们没有了解过中国企业的产品,怎么就能够得出这样的结论呢?”
邵逢伟这话里已经有点火药味了,搞技术的人,说话从来不擅长于绕弯,看到努扎马一副牛哄哄的样子,邵逢伟就忍不住想揍人。
“ALK的产品是全球独一无二的,所以我们没有必要了解其他的产品。”努扎马对于邵逢伟话里的怨气毫无知觉,他依然用一种矜持的口吻说道,“不过,没有关系,既然你们是哈罗雷的朋友,我也是哈罗雷的朋友,我可以考虑从你们这里采购一些电厂的辅助设备,你们有什么可以向我们介绍的吗?”
“我们对提供辅助设备没什么兴趣。”林振华发话了,“我们这次来法兰克福,是来展示我们的电厂主机产品的,如果努扎马先生有兴趣的话,我们可以向你介绍一下。如果你只是来找辅助设备的,那就请回吧。”
“我对中国的电厂主机没有兴趣。”努扎马说着就站起身来,微微点了一下头,说道,“非常抱歉,我和穆拉比还有其他的事情要忙,就先告辞了。”
“林先生,你看这事……”哈罗雷尴尬了,他把努扎马和穆拉比拉到中国展厅来,本来是想给林振华他们创造一个机会的,谁知这双方都互相不买账。努扎马一心只相信西方设备,到这里来只是碍于哈罗雷的面子而已。而一向讲究和气生财的林振华居然也一反常态,和努扎马呛起来了,这算个什么事呢?
“穆拉比先生,请稍等一下,我只问你一句话。”林振华稳稳地坐在自己的位子上,对被努扎马拉着站起身来的穆拉比说道。“刚才听你说,你们国家银行是世行贷款的借款方,所以你是借款方的真正代表。我想了解一下,努扎马先生刚才的态度,是否也是你的态度呢?”
穆拉比本来已经打算跟着努扎马一起离开汉华的洽谈室了,听到林振华这句话,他迟疑了一下,站住身说道:“林先生,我不太明白你的意思。”
林振华笑而不语,只向坐在自己身边的何飞做了个手势。何飞也学着林振华的样子,呵呵一笑,说道:“我们林总的意思是说,刚才努扎马先生说了,他对中国的电厂主机设备没有兴趣,甚至拒绝了解我们的产品技术指标。林总想知道,这个态度是否也代表着你的态度呢?”
“在技术方面,努扎马部长是行家,我们国家银行是只负责资金筹措的。”穆拉比含糊其辞地回答道,作为一名从事金融工作的官员,他知道对何飞的这个问题是不能随便回答的,里面可能包含着陷阱。
何飞摆摆手,说道:“那你们就走吧,不过我要奉劝你们一句,如果你们就这样走出这个洽谈室,那么你们永远也不会见到这笔资金的。”
“什么意思?”努扎马本来已经甩开穆拉比的手,走到了门口,听到何飞的威胁,他猛地回过头来,茫然地望着穆拉比。
“这个……”穆拉比的脸胀得通红,“何先生,你能把话说得明白一点吗?”
何飞道:“其实我们已经说得非常明白了。穆拉比先生已经说过,这家电厂是用世行贷款建设的,世行项目的建设要求是全球招标,性能和价格最合适的供应商才有资格中标。整个招标过程必须是无歧视的,招标方不能以任何理由和任何方式歧视投标方。而刚才努扎马先生明确说了,他只接受ALK的产品,对中国产品没有兴趣,这是不是可以认为是一种采购上的歧视呢?”
“我们没有这个意思。”穆拉比连忙说道,“努扎马的意思只是说,贵国的产品技术水平不如德国,所以大家就没必要浪费时间再去了解技术上的细节了。”