LOGO
首页 小说列表 排行榜 搜索

    《工业霸主》-第268页

  • 第1页
  • 上一页
  • 下一页

    温馨提醒:系统正在全面升级。您可以访问最新站点。谢谢!

      斯科特的眉头皱成了一个疙瘩,他说道:“我刚才一直在想一件事,中国人是怎么掌握这些技术的。据我们了解的情况,至少在半年以前,我们还没有听说过中国人在这方面有什么研究。可是,今天我们所看到的东西,绝对不可能是只用半年的时间积累下来的,我认为,他们一定是从其他渠道得到了一些启发,这个渠道,应当和我们卡特公司有关。”

      “你是说,中国人向我们卡特公司派出了技术间谍?”凯文问道。

      “也许不是临时派去的,而是已经潜伏了很长时间的。”罗伊道,“你们难道没有看过这样的电影吗,中国人派出一些间谍,装成非常忠诚的员工,潜伏在一家大企业里,最后获取这家企业的核心情报,用于他们的军事。”

      “这只是好莱坞编剧们的想象吧?”凯文狐疑地说道,“间谍可不是随便都能够碰上的。”

      斯科特道:“我是从他们掌握了环切法走刀策略这一点产生怀疑的,我认真看过他们的策略,其中很多细节有非常明显的卡特公司的痕迹,这说明他们肯定从什么渠道得到了卡特公司的技术。而这些技术,在我们公司一直都是高度保密的。”

      “据我所知,能够接触这些技术的人并不多吧?只有核心实验室的人才有可能见到这些资料,而能够进入核心实验室的,都是经过了忠诚检验的。”凯文说道。

      罗伊不屑地说道:“所谓忠诚检验,过去曾经是非常严格的,这些年越来越流于形式了。现在核心实验室里各种人都有,甚至于还有中国人。”

      “没错,我想到的也是这一点,允许中国人进入我们的核心实验室,是非常危险的一个决策。今天这件事情也许足够给我们敲响警钟了,回到美国之后,我就要向董事会提出一个提议,从此以后我们最核心的技术只能掌握在美国人手里,不能让外国人接触,尤其是要防止中国人接触。”斯科特说道。

      “那么,如果是美籍华人呢?”凯文抬杠道。

      斯科特道:“那也不行,只要和中国人有关的,都不行。即使是那些加入了美国籍的中国人,他们的忠诚也是不可靠的。”

      “斯科特先生,你这种观点是会受到批评的,他们会认为你具有种族歧视的倾向。”罗伊道。

      斯科特道:“我非常愿意接受这样的指控,如果他们请得起律师的话。”

      “我想,我们不会给他们留下指控我们的机会的。我们会提前一步,把他们送进监狱。”罗伊恶狠狠地说道。

      第550章 再赴美国

      “田中董事、良濑君、松下君,欢迎你们来到底特律。”

      在美国底特律机场,西乎公司北美区销售总监津川四郎迎上风尘仆仆的田中永嗣一行,向他们致着欢迎辞,与田中永嗣一道来美国的,还有负责技术的良濑昭二,以及刚从中国区抽调回来的销售总监松下永三。西乎公司对于这一次的竞标非常重视,派出了一个非常强大的阵容。

      “津川君,你辛苦了。”田中永嗣答道。这一次公司指派他率团到美国来参加通用汽车公司的汽车冲压生产线竞标,他的心情是非常复杂的。一方面,他对西乎公司的实力有着一定的信任,抱定了要在这次竞标中击败中国对手的念头。但另一方面,汉华重工刚刚在中国国内化解掉KHN的压力一事,又让田中永嗣感觉到这个对手似乎并不好对付,心里多了几分忐忑。

      “津川君,和通用公司的会谈,安排在什么时候?”田中永嗣问道。

      津川四郎答道:“已经约好了,安排在今天下午2点,通用方面会安排一位副总裁来听取我们的介绍。”

      “这么说,他们对我们还是非常重视的?”田中永嗣道。

      津川四郎迟疑了一下,说道:“应该说,他们对于这一次的冲压生产线招标非常重视吧。”

      田中永嗣从中听出了两个说法的不同,他问道:“津川君,你说的是什么意思?”

      津川四郎道:“据我们了解到的情况,前天中国汉华重工的竞标团队已经访问过通用公司了,当时听取他们介绍的,也是这位副总裁。我想,通用方面对于我们和汉华重工之间,似乎态度是平等的。”

      “汉华重工的人前天就已经来了?”田中永嗣惊讶地问道,“你是否了解过,来的是哪些人,他们做了些什么?”

      津川四郎这些天一直都在盯着通用的动静,对于汉华去通用造访一事,倒也了解得足够清楚,他答道:“这一次汉华重工的团队是由他们的董事长林振华带队的,技术方面的负责人是一位叫甄子飞的年轻人,销售方面的负责人是一位叫何飞的,这两个人都有留美的经历,在通用公司也有一些人脉。”

      “林振华居然亲自出马了。”松下永三插嘴道,“何飞这个人我也知道,的确有一些能力。看来汉华对于这个项目,也是志在必得的了。”

      良濑昭二不屑地说道:“我想,通用方面并不会在乎是谁出面来谈这个项目,而是会在乎我们各自的技术怎么样。我们西乎公司在冲压生产线方面有多年的经验,而汉华仅仅是刚刚涉足,论技术,他们应当不是我们的对手吧。”

      津川四郎摇头道:“良濑君,我觉得咱们先不要这样乐观吧。我通过通用公司内部的人打听过了,这一次汉华提交的设计方案,颇有一些独到之处,据说通用的技术部正在对这个方案进行评估,而且给出了不俗的评价。我在通用的朋友告诉我说,如果我们的方案不能有所创新的话,在这次招标中是有可能失败的。”

      “我们的方案是有很多创新之处的,结合了大量最新的电子技术,在这方面,我们是有充分优势的。津川君,你就放心吧。”良濑昭二信心满满地说道。

      田中永嗣对良濑昭二的话有些半信半疑,但事到如今也没法说什么了,他对津川四郎问道:“津川君,你是否知道,汉华的人除了去通用公司之外,还和什么人联系过吗?”

      津川四郎道:“他们非常忙,尤其是那个林振华,他每天都去拜访企业主和政府官员,还有一些社会团体。不过我了解过,他拜访的这些人,似乎和通用公司没有什么直接的瓜葛。”

      “这是一个可怕的对手。”田中永嗣道,“他不会把所有的鸡蛋都放在一个筐里,这就是他广泛拜访各类人员的原因。我听说,他在美国有很多合作伙伴。”

      正如田中永嗣说的那样,林振华的确没有把所有的精力都放在冲压生产线投标这件事情上。投标的事情,他是完全交给甄子飞和何飞两个人去办的,前者已经在这个项目上投入了两年的时间,对技术方案进行了无数次的修改。后者则是从一名营销专家的角度,制作了一套非常完美的营销方案,全面考虑了通用公司的各种选择,力图能够从合作关系、价格、服务等方面打动对方。

      林振华亲自带队来美国,更多的是给自己的手下一种激励。到了美国之后,他便忙忙碌碌地去见各路朋友去了。此时,他正坐在一家咖啡厅里,和刚从纽约闻讯赶过来的霍恩比和贝琳达聊着天。

      霍恩比是美国泰戈冰箱公司的老板,10年前在林振华的劝说下,把冰箱生产线迁到了中国,由汉华制冷设备公司负责代工生产。中国的人工成本本来就比美国要低得多,这些年,随着人民币汇率的大幅度下降,那些代工费在整个成本中就显得更加微不足道了。泰戈冰箱在中国组装,再运回美国来销售,比原来在美国组装的成本要低出了30%以上,这就使得泰戈冰箱的竞争力大涨,霍恩比也因此而挣到了丰厚的利润。

      贝琳达是美国Gart家电公司的销售总监,她与林振华的渊源可以追溯到十几年前的广交会上,那时候林振华举着几台五叶风扇站在会场外兜售,贝琳达是第一个上前询问的外商。从那个时候起,贝琳达就一直相信林振华是一个商业天才,未来肯定能够做出一番重大的成就。果然,仅仅十几年时间,当年只能站在野地里卖东西的小年轻人,如今已经成了一家资产几十亿的大企业集团的董事长了。

      在美国制裁中国的那几年里,许多美国企业都中断了与中国企业的合作,霍恩比在贝琳达的劝说下,没有取消与汉华的合作,这一点让林振华非常感激。当然,后来的形势变化也证明了霍恩比的选择是正确的,中美经贸往来又重新恢复了,而且比以往的规模更大。霍恩比和贝琳达作为患难时候不离不弃的朋友,自然受到了林振华特别的照顾。

      “霍恩比老头,你比以前胖了,看来这几年你的生活过得非常舒心啊。”林振华呵呵笑着同霍恩比开着玩笑。

      霍恩比拍拍自己的大肚子,说道:“林,这都是托你的福啊。自从我的冰箱请你们代工以来,我不再需要去照看这么庞大的一个工厂了,而且也不用再去和那些成天好吃懒做的年轻人打交道。我天天都可以去钓鱼,你说我能不胖吗?”

      “说起那些年轻人,我记得那年在泰戈工厂的时候,我见过一位年轻人,叫什么来着?”林振华皱着眉想到。

      “你是说麦克维吧?”霍恩比道,“他是一个喜欢闹事的人,每一次都是他带头和厂方闹。不过,现在生产线关掉了,他也就被解雇了。”

      “那么,他现在到哪去了?”林振华好奇地问道。这的问题纯粹是林振华个人的兴趣了,其实一个美国工人的去向,与林振华何干呢?

      霍恩比撇着嘴说道:“他可是一个能干的人。我最早关闭生产线的时候,听说他到华尔街去了,当了一个红马甲。不过,最近两年他离开了华尔街,换上了POLO衫,到风险公司的体育室里打台球去了。”

      霍恩比嘴里说着麦克维能干,但话里话外却充满了鄙视。这老头和中国老头也没什么区别,对一个人一旦有了成见,那就看对方什么地方都不顺眼。

      “打台球?”林振华有点不明白霍恩比所指。

      贝琳达解释道:“这只是一个说法,这些拉风险投资的人,靠的都是一张嘴和人脉关系,所以他们成天不需要做什么事情,就是和一些人打打台球,拉拉关系而已。”

      “堕落啊!美国已经无可挽回地堕落了。”霍恩比叹息道,“现在的年轻人已经不愿意做实业了。最近几年兴起来的风险投资,创造了太多一夜暴富的神话,他们更愿意做一些这样的事情。这种把戏我可是非常明白的,不过是互相炒作。他们所做的事情,不会产生一美分的财富,他们创造的都是名义上的财富而已。”

      “呃……这也许是一种更好的挣钱方法吧?”林振华说道,“在中国,现在也非常流行找风险投资了。有不少美国的风险投资公司在中国寻找投资对象,所以,中国有许多年轻人也像你们说的麦克维那样,成天和投资商混在一起。”

      贝琳达笑道:“怎么,林,你也有兴趣找风险投资吗?我对你的能力可是非常看好的,如果你需要风险投资,我和霍恩比老头可以给你投资的,我们要的条件也不多,你的企业20%的股权给我们就行了。”

      “哈哈,什么时候我缺乏资金了,一定会来向贝琳达女士和霍恩比先生寻求投资的。”林振华打着哈哈道,在他的心里,却是另一番想法:开什么玩笑,我自己办的企业,凭什么平白让你占去股份?还20%呢,我公司的20%也得到10个亿了,你们投得起吗?

      第551章 合作就是双赢

      贝琳达的话,当然是调侃,她也知道林振华的产业规模已经超过了她和霍恩比的公司的规模,谁投资谁还没准呢。不过,贝琳达这番话倒是给了林振华一个提醒,让他觉得要关注一下风险投资的问题了。

      90年代末到新世纪初,西方国家的工业进一步走向空心化,越来越多的资本从实业中转出来,进入金融领域,试图用金融手段控制全球的实业,风险投资的发展也是其中的一种方式。这一阶段,正是电子信息产业高速发展的时期,许多创业者手里拿着很好的技术,却缺乏资金来将其转化为生产力。这个时候,风险投资趁虚而入,用很小的成本,获得由这些技术带来的丰厚的远期收益。有人因此而断言,西方国家未来只需要发展金融就可以占有全球的财富,而发展中国家只能永远给西方金融资本打工。

      对于这种断言,林振华当然是不会相信的。他在前一世亲眼目睹了西方的金融体系如何在一夜之间陷入困境的,他看到了无数风光一时的大银行轰然破产,也看到了美国总统关于要重振制造业的叫嚣。如果金融能够解决一切,美国总统还要大谈制造业干什么?西方国家又何苦要用各种反倾销、反补贴之类的非贸易壁垒来保护本国的工业呢?

      作为一名技术男,林振华从来都不相信金融能够主导世界,他认为只有工业才是一切繁荣的基础。这也许是他的偏见,但却是指导他做事的原则。

      不过,林振华也知道,在个别的产业中,前景良好的新技术被风险投资廉价占有的情况还是有的。他想到,回国之后,有必要向何海峰建议一下,由国家建立起一个风险投资基金,对那些有潜力的技术进行投资,至少做到肥水不流外人田吧。这件事说起来简单,其实做起来还是非常困难的,国家出资建立的风险投资由什么人来掌管,如何保证在进行风险投资时不受到各种人情等因素的干扰,这都不是一个小问题,要解决这样一些问题,就已经超出林振华的能力所限了。

      所有这些想法,在林振华脑子里只是快速地一闪,他自然不会在这样的场合去多谈。说起当年的事情,他又问起了一个人,便向霍恩比问道:“对了,霍恩比先生,我记得那一次在你们公司遇到麦克维他们闹事的时候,现场还有一位麦克维请来的律师,叫作西赛的,你听说过他的消息吗?”

      林振华对于麦克维的名字没有什么印象,但对于西赛的名字却是非常熟悉的,这也是他对那一次见面记忆非常深刻的原因。西赛的英文是SeeSea,后世在中国网络上被网民们戏谑地翻译做“观海”,在林振华穿越之前,观海仁兄已经当上了美国的掌门人。林振华感兴趣的是,他现在正在做什么呢?

      林振华原本认为,西赛此时尚未出道,应当不算一个名人。谁知霍恩比居然还知道这个人,他答道:“西赛现在是个小有名气的律师,不过,因为他有黑人血统,一些大公司都不愿意请他打官司,怕引起一些白人种族主义者的不满,所以他挣到的钱并不很多。前几个月,他还去找过我,希望我能够给他一些支持。”

      “支持什么?”林振华好奇地问道。

      霍恩比道:“他想竞选州议员,需要一些竞选资金。我给了他50美元,把他打发走了。”

      “才50美元?”林振华不禁有些好笑,要知道,西赛可是11年后的美国大掌门,和他共进一顿午餐都要付出几十万美元的代价的。现在他苦哈哈地跑去募捐,霍恩比居然只给了他50美元。这样的段子如果披露出来,可是颇有一些励志意义的哦。

      “像这样跑来募捐竞选经费的人是很多的,我们有时候是不给钱,有时候就给个几十美元的,谁知道他们能不能被选上,就算被选上了,他们也不一定能够帮得上我们什么。”霍恩比解释道。

      林振华道:“呃……霍恩比老头,如果我是你,我会在西赛身上投一些资的,我觉得这个人非同凡响,他甚至有可能会成为美国总统。在他还很穷的时候,给他一些投资,未来你会得到回报的。对了,这不就是你刚才所说的风险投资吗?”

      “林,你真的觉得这个西赛会成为美国总统吗?你从哪看出来的?”贝琳达笑眯眯地看着林振华问道,她似乎更关心林振华是如何作出判断的,至于谁当美国总统,她并不感兴趣。

      林振华讪笑道:“这个就不便透露了,贝琳达女士,你也知道,中国是有一些传统文化的,你听说过易经吗?”

      贝琳达耸了耸肩,说道:“我听说过,不过听说那是一本非常深奥的书。据说如果掌握了那本书里的内容,就可以预言世界的末日了。怎么,林,你读过这本书吗?”

      “我没有读过。”林振华笑道,“不过,每个中国人都会或多或少懂一些预测术的。比如说吧,我预测10年后你会变得比现在更漂亮,你愿意和我打赌吗?”

      贝琳达哈哈大笑起来:“哈哈,当然愿意。我出100美元,不过,我赌的是你会赢的。”

      再往下说,就是互相扯淡了。现在林振华的企业在给霍恩比做代工,贝琳达则在承销林振华自己的产品以及霍恩比的产品,三个人属于互惠互利的合作关系。虽然林振华的年龄比贝琳达和霍恩比都小了一辈,但三个人在性格上颇有一些相似之处,就是都非常爽快,没有什么矫揉造作的地方,所以聊起来非常投机。

      这一次聊天当然也不是没有成果的,事实上,三个人都是商人,聊天的内容最终还是回到了商业合作上,而且达成了一些新的合作意向。

      贝琳达答应帮助建康家电和大熊家电在美国开设分公司,她知道有几家做家电的公司正打算转型,有店面和渠道要转让,她可以给问一下。林振华赶紧把这事记了下来,打算一回国就交代安雁和熊立军与贝琳达联系此事,能够进入美国市场,对于建康家电和大熊家电来说,又是一次质的飞跃了。

      霍恩比那边也有一些新的业务机会,他在把冰箱的生产转移到中国去之后,把精力都投在新产品开发和市场开拓方面了,目前正打算进军微电子产业。林振华表示,愿意与霍恩比合作开发微电子产品,双方可以共同出资,在美国建立研发中心,在中国建立生产基地,至于具体的产品方向,那就不是在咖啡厅里可以决定的,需要留待下一步详谈了。

      “林,你真是一个非常敬业的企业家。”在分手的时候,霍恩比握着林振华的手说道,“和你合作,是我做出的最正确的决策。”

      贝琳达也说道:“我也是这样想的。我们Gart公司是全美最早经销中国电器的,那就是你们生产的五叶风扇。如今,美国市场上最有竞争力的,就是Made in China的产品了。因为和你们的合作,我们现在成为十几个中国家电品牌在美国的总代理,这使得我们公司在全美的排名进入了前五名。”

      “呵呵,合作就是双赢嘛,我希望我们永远都是朋友。”林振华乐呵呵地说道。

      其实汉华又何尝没有从与贝琳达、霍恩比等人的合作中获利呢?就比如说给霍恩比代工的事情,一台冰箱25美元的代工费,与霍恩比赚取的利润没法比。但这25美元毕竟是凭空来的,中国人付出的只是劳动而已。江南省的农民在地里劳作,一年只能挣1000多块钱,而到汉华的工厂去打工,一年能挣六七千块。同样是劳动,甚至于在汉华的工厂里劳动还更轻快一些,而钱却挣得更多的,这样的事为什么不干呢?

      有人认为,这种合作是在出卖廉价劳动力,是在给外国人打工。这种站着说话不腰疼的话,恐怕也只有书斋里的酸文人能说得出来了。你不想出卖廉价劳动力,其他国家还抢着要卖呢,印度、越南、泰国,所有这些国家都眼巴巴地盼着发达国家能够把生产线迁过去。如果这些生产线真的迁到其他国家去了,中国的农民工就将失去他们的工作机会,重新回到面朝黄土背朝天的境地里去,两相比较,谁优谁劣还看不出来吗?

      林振华告别贝琳达和霍恩比,去赴他的下一个约会。而此时,田中永嗣刚刚带着他的团队踏进了通用公司总部的洽谈室。通用公司副总裁瑞得向来宾们伸出手问候道:“欢迎各位来到通用,希望我们今天下午能够有一次愉快的会谈。”

      “我想一定会的。”田中永嗣一边与瑞得握手,一边说道,“西乎公司长期以来一直和通用公司保持着良好的合作,我们曾经为通用公司提供过数千件设备,我想,我们的技术和信誉是能够得到通用公司的肯定的。”

      “那是当然,西乎公司过去的成绩是得到了我们公司高度肯定的。不过,我们是一家锐意创新的公司,我们希望每一次合作都是一次新的体验。”瑞得颇有深意地回答道。

      第552章 技不如人

      田中永嗣的心里咯噔一下,他听出瑞得的话外音了,那就是以往的辉煌不能算数,通用公司这一次是否与西乎公司合作,取决于西乎公司当下的表现。如果西乎公司的方案不能让通用满意,通用并不介意与其他的公司寻找一些“新的体验”,这个其他公司,自然就是两天前向通用提交过方案的汉华重工了。

      通用是客户,而且是那种大得让西乎公司无法轻视的客户,田中永嗣自然只能笑着回应瑞得的话了。宾主分别落座,瑞得说了几句场面上的话,然后便把话筒交给了良濑昭二,由他介绍这一次西乎公司带来的竞标方案。

      为了这次竞标,西乎公司的准备还是非常充分的,他们做了一个非常漂亮的演示幻灯片,还有几十套精美的说明材料。松下永三帮着良濑昭二把说明材料发放到通用公司的各位官员和工程师手上,良濑昭二则对着大幕布上的画面开始侃侃而谈:“大家来看,在整条冲压生产线的入口处,我们设置了一个智能感应的闸门,能够用最快的速度开启和关闭,从而减少了冲压机噪音的外泄,能够有效地改善整个冲压车间的工作环境。”

      “请稍等一下。”通用公司的工程师洛克尔打断了良濑昭二的介绍,这并不是无礼之举,而是一个正常的程序。如果客户对某个问题感兴趣的话,他们可以随时打断厂家的介绍,对技术细节进行询问。

      “良濑先生,你们设计的这个智能感应闸门非常有趣,它的确能够比较好地解决噪音外泄的问题,我现在关心的是,因为增加了这样一个闸门系统,整套设备的成本增加了多少?”

      “大概200万美元左右。”良濑昭二答道,这个数字倒也不是他瞎编的,而是事先进行过严格测算的。在原有生产线上进行的任何改进,都要做这种性价比的计算,花200万美元来减少噪音,据分析是值得的。

      洛克尔点了点头,没有吭声。他的脑子里想起了两天前汉华重工提供的方案,对方没有使用复杂的智能感应系统,而是巧妙地使用了两道门。生产线进料的时候,关闭里面的门,打开外面的门。等材料送进去之后,关闭外面的门,再打开里面的门。这样做花费不多,同样起到了控制噪音的效果。

      从中日两个方案的对比可以看出来,日方过于依赖技术,明明可以用一些土办法解决的问题,非要借助于先进技术,结果反而弄巧成拙了。

      良濑昭二继续介绍道:“下一个环节是由机械手拾取钢板,放置到模具上。我们在分析了大量的数据之后发现,在每1万次拾取中,会有2.1次由于钢板位置的偏离而导致机械手拾取位置发生偏差,从而导致冲压件报废。为了纠正这个问题,我们在机械手的上方装置了24个红外探头,能够对各种尺寸和形状的冲压件进行识别,一旦出现位置偏离的情况,可以由计算机进行自动调整。”

      “这一项技术,是我们西乎公司独有的,为了获得最优的控制模式,我们进行了数万次的实验。”田中永嗣补充道。这一项技术是西乎公司此次前来竞标的一【创建和谐家园】宝,他们曾经检索过各类文献,确认到目前为止还没有哪家企业解决了这个问题。

      “那么,这一项技术所带来的成本,又是多少?”洛克尔再次问道。

      “呃……这个成本相对来说比较大,差不多要500万美元左右。成本比较高的主要原因,在于这24个探头是在强振动的环境下工作的,而它们的探测精度又比较高,所以对元件的质量要求也就相应提高了。”良濑昭二回答道。

      他心里明白,成本问题是这项技术最大的短板,其他厂家提供的冲压生产线一般都不解决这个问题,除了技术上的难度之外,还有一个原因就是冲压件报废的概率并不高,损失也不算大,如果为了解决这个问题而付出的成本太高,就得不偿失了。在西乎公司内部对这项技术进行评估的时候,也有人提出过这个问题,但他们最终还是把这项技术整合进去了,因为这可以使这条冲压生产线看起来更加现代化一些。

      瑞得插话道:“我们的确需要这项预防冲压位置偏离的技术,但如果为这项技术要付出500万美元,我想我们是不能接受的。你们有没有可能找到一个更简单的方法,花费不多,同样可以解决这个问题?”

      “我们一直在寻求这样的技术。”良濑昭二道,“不过,到目前为止,我们还没有找到更好的办法。500万美元嘛,我想也不是一个很大的数字吧?毕竟一条生产线的造价在1亿美元以上的。”

      瑞得微微一笑,转头对田中永嗣说道:“田中先生,恕我冒昧地打听一下,你们提出的这条生产线的方案,是否有可能把价格控制在8000万美元以内?要知道,我们这一次要更新4条生产线,如果可能的话,我们的海外工厂也要更新同样的生产线,如果你们的价格能够控制在8000万美元以内,我想我们合作的可能性会更大一些。”

      “8000万美元?这……”田中永嗣差点要脱口而出,说一句“不可能”了,不过,他还努力地把话咽了回去,换成一种更委婉的说法:“瑞得先生,我想,我们的成本都是比较透明的,如果把价格降到8000万以下,我们就完全没有利润了。你也知道的,我们前期为这个项目投入了很多的研发经费,如果没有利润的话,我们就无法回收这些研发经费了。”

      瑞得耸了耸肩,淡淡地说道:“如果是这样,那么好吧,请你们继续介绍你们的技术吧。”

      良濑昭二只觉得心中一凉,对方的这种表情说明,他们已经给自己的方案打了一个非常低的分数,后面的介绍如果不能有特别的亮点的话,自己的这次竞标恐怕就没有什么胜算了。

  • 第1页
  • 上一页
  • 下一页
    技术支持:近思之  所有书籍
    北京时间:2025/11/19 14:32:26