LOGO
首页 小说列表 排行榜 搜索

    《工业霸主》-第261页

  • 第1页
  • 上一页
  • 下一页

    温馨提醒:系统正在全面升级。您可以访问最新站点。谢谢!

      “好吧,我接下了,舍得一身剐,敢把皇帝拉下马,我就不信了,不就是俩吸盘的事情吗,给我一个月时间,如果我解决不了,就让林总撤了我的职好了。”王海胜赌气般地说道。

      “撤职就免了吧,咱们这是群英会,解决了问题有功,没解决问题也无罪。”林振华呵呵说道,“子飞他们会同华青大学机械系、自动化系等单位,已经搞了这么长时间,他们都没有解决的问题,一定要大家在短时间内解决,也是不现实的。所以,我们的这个攻关活动没有压力,大家放下思想包袱。对了,咱们这个基地的旁边就是香山,风景非常不错,大家没事可以去逛逛的。”

      有了林振华这番话,在场的专家们都轻松下来了。解决了问题能够奖100万,没解决问题也能享受天天逛香山的待遇,这样的好事上哪找去。众人纷纷举手,开始认领各个待解决的问题。甄子飞早已把项目组遇到的问题整理成了一些文字材料,此时便拿出来挨个地分发。更有那些性急的技术人员,直接凑到图纸前,就开始指手划脚地聊开了。

      第531章 可怕的对手

      抽调各企业的技术人员来为一个产品献计献策,如今已成为汉华的传统了。产品设计这种事情,有时候就需要一些发散性的思维,越是离得远的人,思维受到的局限越少,也就越能够提出一些有价值的意见。汽车冲压生产线是汉华重工近期重点投入的研究项目,林振华对其市场前景非常看好,也希望它能够成为一匹黑马,给大家带来一些惊喜,所以才会如此兴师动众。

      当然,林振华也不会把所有的希望都寄托于技术人员们的灵机一动上,事实上,甄子飞他们前期完成的设计,已经达到了预期水平,可以拿到通用公司去参加竞标了。这一次请众人来参加研讨,目的主要是为了能够实现锦上添花。比如说,姚鹤良向大家介绍的有关机械手吸盘的问题,国际上也没有什么好的解决方案,汉华如果能够解决,那自然是意外之喜,如果不能解决,也不至于影响到生产线的定型。

      会议结束后,林振华把一干技术人员留在香山脚下,让他们去进行头脑风暴,自己则带着甄子飞、刘兆华两个人,匆匆地赶回市里,到燕山大酒店去见一位重要的客人,这位客人就是日本KHN电子公司的销售总监,名叫宫西野康。

      KHN是日本一家著名的电子企业,早在二战之前,就曾是日本海军雷达设备的供应商,技术实力不凡。战后,电子技术经历了从电子管到晶体管、再到大规模集成电路的演变过程,而KHN也就在这样的过程中不断发展壮大,到目前为止产品已经覆盖了军用、工业和家用等各个领域。据说,美国的巡航导弹能够准确击中目标,其中就离不开KHN所提供的制导芯片。

      与其他日本企业一样,KHN近年来非常关注中国市场,把对中国市场的占有率当成未来20年内公司能否持续增长的关键。KHN目前向中国销售的产品主要包括两类,一类是家电上使用的芯片,另一类则是工业设备上的控制芯片。受高技术产品限运政策的影响,KHN的军用级产品无法出口到中国,这也是KHN的管理层觉得非常遗憾的一件事情。

      一个星期前,西乎公司董事长大泽彦专程来到了KHN公司的总部,求见KHN董事长宇野精之助。西乎公司是KHN的大客户之一,听说大泽彦前来拜访,宇野精之助赶忙扫榻相迎,把他让进了自己的办公室。

      在宇野精之助面前,大泽彦的态度是非常谦恭的,光是鞠躬就有好几十次,一口一个“拜托了”。但大泽彦提出来的要求,却让宇野精之助陷入了尴尬,答应也不是,不答应也不是。

      大泽彦提出的要求非常直接,那就是要求KHN公司配合西乎公司,对中国汉华重工采取技术限制政策,拒绝提供高性能的工控芯片。作为回报,大泽彦主动答应把西乎公司从KHN采购芯片的价格提高20%,并且允诺在未来的新产品中,尽量选择KHN的工控芯片,减少从其他芯片厂商的进货。

      大泽彦给出的这个条件,不可谓不优厚。西乎公司作为一家实力雄厚的机床企业,也是KHN无法漠视的。与汉华重工相比,宇野精之助当然更不愿意得罪西乎公司,这其中除了利益上的权衡之外,还有那么一点点的爱国心。

      可是,直接拒绝向汉华提供高性能芯片,产生的后果也是比较严重的。汉华虽然目前规模不及西乎公司,但其发展速度和潜力却非常可观。几年前,KHN还几乎不知道有一家这样的企业存在,可是短短几年时间,它居然就成了KHN在中国市场上的一家重要客户,一年汉华重工自己以及关联企业所采购的工控芯片,总金额竟然达到了1亿美元以上。和这样一个客户翻脸,也超出宇野精之助能够接受的底线了。

      大泽彦在向KHN提出要求时,倒也是给KHN留下了一些余地的。他并没有要求KHN完全停止向汉华的芯片供应,而只是要求其限制一部分高性能芯片,同时对普通工控芯片也附加一些约束,这些约束足以让汉华及其关联企业的数控机床生产会不时面临停工待料的窘境。

      “宇野董事长,如果不是事情非常严重,我是不会来麻烦你的。毕竟,干涉其他企业的经营,是一件非常失礼的事情。但这个叫做林振华的中国人,是一个非常可怕的对手。此前,石川君的尼宏重工就活活被林振华的企业拖垮了,最终被他以低价收购。在那个时候,林振华还只是生产化工设备,他的机床公司实力还非常弱。而如今,他已经把机床公司做大了,他的目标,是要故伎重演,挤垮我们西乎公司啊。”大泽彦坦率地对宇野精之助说道。

      “大泽董事长,你太谦虚了。”宇野精之助呵呵笑着说道,“一家中国企业,怎么可能对你们西乎公司构成威胁呢?石川君的事情,我也知道一些,外在的竞争当然也存在,但他的尼宏重工垮台的真实原因,恐怕还是石川君在房地产上卷入太深了。我看大泽董事长是不会犯这样的错误的。”

      大泽彦说道:“宇野董事长,不瞒你说,我们西乎公司目前已经受到汉华重工的威胁了。汉华重工向数百家中国机床企业让渡了数控技术,使这些企业能够生产出价格非常低廉的数控机床,从而严格挤压了我们西乎公司的市场。顺便说一句,这些中国企业的产品中所使用的芯片,一半以上是来自于KHN的。”

      “呵呵,那倒是我们KHN给大泽董事长添麻烦了。”宇野精之助皮笑肉不笑地说道,“不过,我想,中国人即使不能从KHN获得芯片,他们也可以从我们的同行那里获得芯片的。作为一家芯片供应商,我们没有理由对客户采取区别政策。”

      “我并没有请求宇野董事长对中国市场采取过多的区别政策,我只是希望KHN能够在这个关键的时候支持我们西乎公司一下而已。中国有个典故,叫做唇亡齿寒,如果我们西乎公司垮掉了,我想,也许中国人的下一个目标,就是KHN了吧。”大泽彦不无威胁地说道。

      宇野精之助满脸笑意地答道:“大泽董事长的意思,我已经完全明白了。同作为日本企业,我们KHN自然会和西乎公司站在一起的。不过,具体到如何对中国企业限制出口,我还需要和我的高管们讨论一下,我想,大泽董事长也应当能够理解吧?”

      “我完全理解,宇野董事长,这件事就拜托你了。请你记住,这不仅仅是我们西乎公司与中国汉华重工的战争,也是日本企业和中国企业之间的竞争,拜托了。”大泽彦说着,起身向宇野精之助深深地鞠了一躬,然后便告辞回去了。

      打发走大泽彦,宇野精之助便把销售总监宫西野康找来了,让他分析一下KHN是否应当响应大泽彦的请求。

      宫西野康听完宇野精之助介绍的情况,不屑地说道:“大泽董事长是想把我们绑在他的战车上吧?他们西乎公司自己缺乏创新能力和成本控制能力,竞争不过中国人,居然想让我们KHN来帮忙,这未免太过分了。”

      “宫西君,你认为大泽说的这些话,有道理没有?”宇野精之助问道。

      宫西野康道:“我认为,他说的话里,至少有一点是毫无道理的。据我了解,汉华重工是一家纯粹的机械企业,它没有任何电子技术部门,所以大泽董事长说的唇亡齿寒,对于KHN来说,是毫无根据的。汉华重工过去和美国的斯皮舍尔公司关系非常近,他们的一部分工控芯片是从斯皮舍尔公司获得的。如果我们不向汉华提供芯片,汉华就会加大从斯皮舍尔的进货,这反而会对我们KHN形成威胁。”

      “你说的,也有道理。”宇野精之助说道,“不过,大泽向我们开出来的条件,倒也是非常不错的,他答应,只要我们在芯片供应方面对汉华重工稍微增加一点障碍,他就可以把西乎公司从我们这里采购的价格提高20%。照这个方案,我们并不会失去汉华重工这个客户,同时也不会得罪西乎公司,何乐而不为呢?”

      宫西野康道:“董事长,你有所不知。大泽董事长这个时候来找我们,是因为他们和汉华重工之间目前正在进行一项非常重要的竞争。他们两家都在开发新的汽车冲压生产线,汉华重工早在一年前就已经和我们签订了意向协议,要求我们向他们提供用于冲压方面的工控芯片。每条冲压生产线上的冲压机、机械手、自动换模设施等一共需要上百片不同的芯片,总金额高达300多万美元。”

      “如果我们推迟向汉华重工提供这些芯片,是不是意味着西乎公司就能够在这场竞争中获胜了?”宇野精之助问道。

      “我想是这样的。”宫西野康说道,“虽然汉华也有可能寻求从美国人那里获得同样性能的芯片,但时间上和成本上都会有麻烦。不过,如果我们真的这样做了,我想汉华重工会非常愤怒的,这将影响到我们之间长期的合作。”

      “这样吧,你现在就到中国去一趟,去试试那个林振华的口风,看看他到底是什么样的态度。”宇野精之助说道,“我们不能完全被大泽彦牵着鼻子走,但如果对方的反应不是那么坚决的话,适当地帮助大泽彦一把,也是可以的。”

      就这样,宫西野康从东京飞到了北京,下榻燕山大酒店,并向林振华发出了见面的邀请。

      第532章 整体采购

      对于大泽彦提出的要求,宫西野康打心眼里不乐意。作为一名销售总监,他太了解中国市场的价值了,如果为了西乎公司而得罪了中国,实在是一件不明智的事情。

      不过,既然宇野精之助已经放出话了,让他去探探口风,他自然也不能拒绝,于是他给汉华重工发了一个传真,说自己将于某月某日到北京,希望能够与对方的负责人会晤,讨论一下合作问题。林振华正好有空,便带着甄子飞和刘兆华两位一起前来赴约,想听听宫西野康有什么想法。

      “林董事长,我谨代表宇野董事长向你致意。”

      一见面,宫西野康倒是挺客气,直接向林振华递上了一份小礼物,然后向他深鞠了一躬,做足了亲善友好的表面文章。林振华这些年和日本人打交道也比较多了,知道日本人的这个习惯,所以也带了点丝绸、茶叶一类的小礼品,回赠给宫西野康,又说其中还有请他转交给宇野精之助的礼品。

      客气一番之后,宾主分别坐下了,林振华问道:“宫西先生,你这一次到中国,有什么具体的事情吗?”

      宫西野康道:“我是专程来拜访林董事长的。目前,汉华重工已经是我们KHN的重要客户,我们宇野董事长非常看好和汉华重工以及其他中国机床企业的合作,所以专门派我前来和林董事长见见面,商讨一下双方未来如何加强合作的问题。”

      “这太好了,我们也非常希望能够与KHN形成战略合作关系,这对于提升我国的机床技术水平是非常有帮助的。”林振华呵呵笑着答道。他当然知道,宫西野康来见他的目的不会这样简单,双方的合作已经开展了好几年了,KHN在中国也有销售总部,宫西野康专程跑过来,肯定有别的想法。

      宫西野康不是莽撞的人,他没有直接说出自己的来意,而是兜着圈子和林振华从技术谈到经济,再谈到文化和历史,直到甄子飞和刘兆华开始打哈欠了,宫西野康才切入了正题:“林董事长,为了使我们双方的合作更加默契,宇野董事长让我带来一个提议,请林董事长考虑。”

      来了,林振华在心里暗暗地说道,不过,他脸上的表情没有发生什么变化,依然笑呵呵地说道:“宇野董事长的提议,当然会是非常精彩的,我洗耳恭听就是了。”

      宫西野康道:“宇野董事长提出,以后汉华重工所需要的芯片,可以采取整体打包销售的方法。在每年年末的时候,由汉华方向统一向我们提出一个采购清单,说明当年采购的种类和数量,这样便于我们有计划地安排生产。这种方法有助于减少我们生产和配货环节的成本,这样整体采购价格可以下降一些……呃,大概是2%至4%左右吧。”

      这是什么意思?林振华和甄子飞、刘兆华互相对视了一眼,有些猜不透宫西野康提出这个方案的意图。从表面来看,这是日方在主动提出降低价格,对于汉华来说,当然是一件好事。但这样一件事并不需要宫西野康这样的公司高管专程跑一趟吧?再说,汉华采购KHN的芯片,一直也都是走批量化的方式,宫西野康提出来的这个方案,好像没有什么新意啊。

      刘兆华是专门负责数控机床开发的,对这个问题更为关心,他试探着问道:“宫西先生,你说的这个方案,和我们过去的合作模式之间,有什么不同吗?”

      宫西野康道:“并没有什么太大的不同,只是宇野董事长认为我们之间的合作已经发展到了一个新的阶段,所以汉华方面可以享受我们对大客户的特殊优待。”

      “那我就在这里谢谢宇野董事长了。”林振华说道,既然宫西野康说没什么不同,林振华也懒得多问,他相信,宫西野康如果还有其他的话,肯定是要说出来的。

      果然,宫西野康还有话要讲:“这样的方式对于我们双方都是有好处的,以后我们双方只需要在年底进行一次洽谈就可以了,这样可以省下很多沟通的成本。”

      “年底一次洽谈?”林振华心念一动,“宫西先生,你的意思是说,我们平时就不能再向KHN订货了吗?”

      宫西野康大摇其头:“这怎么可能,客户要向我们订货,我们当然没有拒绝的道理。不过,在每年的固定合同之外的订货,手续方面会稍微麻烦一点,因为它会涉及到我们生产计划的调整,所以,恕我们不能及时响应。”

      “那么,这种临时性的订货,响应时间会是多长呢?”林振华问道。

      “如果我们有现货的话,也许只要几星期的时间。如果需要另外组织生产的话,就只能是等生产计划的安排了,几个月,甚至更长,都是有可能的。”宫西野康摆出一副歉意的嘴脸。

      原来在这等着我呢,林振华在心里微微冷笑。

      汉华每年采购的工控芯片,除了本集团内部使用之外,还有相当一部分是用于帮助其他机床企业将传统机床升级为数控机床用的。每年要使用多少芯片,会有一个大数目,但绝对无法做到非常精确。一些特殊的机床产品要用到某些特殊规格的芯片,这只有当企业拿到这些机床订单的时候,才会专门去采购,这是完全不可能提前一年做好准备的事情。

      时下正是电子信息技术大发展的年代,芯片技术几乎是年年更新,如果要用什么芯片必须提前一年预订,那就意味着自己的技术将落后于时代一年以上。对于一些传统型号的产品来说,这倒也是无所谓的,但如果要推出新产品参与竞争,这个约束就太致命了。

      “宫西先生,我们如果在你们的产品目录上看到新推出的产品,难道也不能随时订购吗?”甄子飞问道。

      宫西野康道:“关于这个问题,我已经回答过林董事长了。我们会尽量满足你们的要求,但是,如果产品供应比较紧张的话,就非常抱歉了。”

      “也就是说,我们如果设计一项新产品需要临时使用某种芯片,就不得不等待一年时间,是吗?”甄子飞气不打一处来,用咄咄逼人的口吻问道。

      宫西野康微微鞠躬,面无表情地答道:“我对此非常抱歉。”

      “从来没有见过这样卖东西的!”甄子飞道,“如果是这样的话,我们宁可不接受你们的提议。2%至4%的优惠,对我们来说,意义不大。”

      宫西野康道:“其实,我们这也是无奈之举。事实上,在过去几年中,贵公司采购的芯片种类较多,数量较大,而且没有什么规律,这就对我们的生产造成了一定的干扰。为了满足贵公司的要求,我们经常要变更生产计划,或者推掉一些其他公司的订单,这对我们公司的利润影响是非常大的。宇野董事长提出这个新方案,也是希望我们之间的合作能够变得更为稳定一些,希望你们不要误会。”

      这番话的潜台词已经很明显了,不管你接受不接受我的提议,我们从此之后都不再承诺随时向你们提供芯片了。想买我们的芯片,那就提前一年交订单,至于这未来一年中,你采购的芯片是否用得完,或者是否还缺其他的芯片,对不起,我们概不负责。至于你临时有什么芯片的需求,那好吧,看我的心情如何,心情好就给你,心情不好,你就等着吧。

      在甄子飞与宫西野康对话的时候,林振华在脑子里飞快地分析着宫西野康甚至是KHN公司的意图。他知道,宫西野康专程跑过来,就是向汉华推出这样一个政策,这绝对不会是无目的的,也绝对不会是宫西野康自己一个人的想法。KHN此举,在于给汉华设置一些障碍,使汉华失去在市场上的灵活性,那么,这对于KHN有什么好处呢?

      关于这个问题,林振华很早以前就已经思考过了,他相信,从KHN本身的利益出发,是没有必要这样为难汉华的,因为汉华直到目前为止也没有表现出要进军电子市场的意思。那么,KHN此举,只能解释为替其他机床企业帮忙,而这个其他机床企业,林振华连猜都不用猜,知道肯定是西乎公司。

      想通了这一节,再往下就简单了。汉华重工带着一大群中国机床企业,在国内中低端市场上已经把西乎公司挤得无处容身了。在高端市场上,汉华目前正在和西乎公司打擂台,最关键的就是不久后美国通用汽车公司要招标的汽车冲压生产线。按照甄子飞的设计,这条生产线上将采用大量的自动化技术,其中离不开KHN的芯片。宫西野康来这一手,就捏住了汉华的喉咙,如果到最紧张的时候,KHN声称无法及时提供相应的芯片,汉华就抓瞎了。

      即使在低端市场上,KHN的这个政策也会让中国企业面临着极大的困难。低端机床的生产周期也就是一两个月,KHN要求芯片必须提前一年订购,就意味着中国的机床企业根本无法及时响应市场的需求。除非你预先把各种芯片都订上一大批作为备份,但这样一来,技术的更新又要受到库存芯片的影响了,你总不能让去年订的那些芯片白白报废吧?

      好狠的一招棋啊。

      第533章 底牌

      “宫西先生,我能不能问一问,贵公司做出这个决定的原因是什么?”林振华脸色平静地问道。

      宫西野康装傻道:“林董事长,我们这完全是出于稳定双方合作的需要,请你不要误会。”

      林振华呵呵一笑:“宫西先生,中国有句古话,叫做明人不说暗话。KHN是一家国际大企业,我们汉华重工在国际上也有几分薄名,这样的两家企业之间,玩这种心眼就显得太小孩子气了吧?”

      “抱歉,林董事长,我不理解你的意思。”宫西野康一口咬死了,就是不承认自己有什么特殊的意图。

      林振华当然也可以很艺术地和宫西野康绕圈子,但这不是他的习惯。林振华归根到底是一个理科生,喜欢直来直去地解决问题,他说道:“宫西先生,咱们就挑开来说吧。你专程从日本跑到中国来,跟我谈这件事情,无外乎是要告诉我们,以后KHN不会向我们及时地提供芯片。至于什么整体打包销售,以及什么2%至4%的优惠之类,不过是一个显得更冠冕一些的幌子而已。”

      “我们没有这样的意思,我想,林董事长可能是过虑了吧。”宫西野康说道,不过,他既然没有对林振华的话提出明确的反驳或者纠正,其实也就是默认了。

      “中国的数控机床产业,无论如何都是会发展起来的。离了KHN,我们也不一定就找不到其他的芯片供应商,KHN这样做,是不是有些太过于感觉良好了?”林振华继续说道。

      宫西野康依然微微低着头,显出谦恭的样子,说道:“林董事长,我再次声明一点,我认为你是误会了。我们KHN是非常希望和中国企业建立良好的合作关系的,我这次过来,也是带着这样的愿望而来的。”

      “可是,你们这种做法,分明就是在刁难我们嘛,这一点谁看不出来呢?你们这种态度,让我们怎么和你们继续合作?”甄子飞气冲冲地插话道。

      宫西野康还是那副牛皮糖的样子,面无表情地说道:“甄先生,你说我们是在刁难你们,我不能接受。不过,如果你因为我们的这个提议而认为双方无法合作,我只能说这是一件非常抱歉的事情。”

      “行了,宫西先生,收起你这套外交辞令吧,作为一名销售总监,装这种外交官的嘴脸是非常无聊的。”林振华用轻描淡写的口吻说道,“宫西先生,我可以明确地告诉你,我们汉华重工不会接受这种条件的。如果KHN无法承诺向我们及时供货,那么我们就会取消所有的订单,一片芯片都不会从KHN采购。”

      “这是一件非常令人遗憾的事情。”宫西野康道,“我们是非常愿意和汉华合作的,不过……”

      “没有什么不过,我们的条件非常简单,要么承诺及时供货,要么中止双方的一切合作,请宫西先生自己斟酌吧。”林振华说着,站起身来,对甄子飞和刘兆华说道:“咱们走吧,让宫西先生自己冷静一下。”

      “林董事长,请你不要误会。”宫西野康假惺惺地说着,却没有阻止林振华一行离开。他知道,商业谈判没有这么简单的,林振华这样拂袖而去,也不过是一种虚张声势的心理战术而已,最终决定谈判胜负的,是各自的底牌。

      宫西野康向林振华提出的条件,是经过严格计算的。按照这个条件,汉华在采购芯片时会受到一定的限制,从而导致竞争力下降。但汉华如果拒绝这个条件,按林振华说的那样去向其他电子厂商采购芯片,则损失会更大。宫西野康相信,两害相权取其轻这个道理,林振华是懂的。

      反过来,林振华对KHN的威胁并没有太大的杀伤力,汉华一年采购的芯片大概是1亿美元左右,这个损失对于KHN来说,是可以承受的。这就决定了宫西野康能够稳住阵脚,与林振华扛下去,一直扛到林振华坚持不住为止。

      “林总,咱们真的就不再和KHN谈了吗?”走出燕山大酒店之后,刘兆华对林振华问道。

      不等林振华回答,甄子飞抢先说道:“当然不能再和他们谈了,小鬼子欺负人都欺负到姥姥家了。”

      “可是……咱们没资本和他们斗啊。”刘兆华道。

      甄子飞道:“怎么没资本,天下又不是光KHN一家生产芯片,美国的芯片厂商多了,摩托罗拉、德州、北电,我就不信不能替代KHN。”

      刘兆华摇摇头:“美国芯片的价格比日本的高出不少,这会导致我们的竞争力下降。还有,咱们此前的产品都是基于KHN的芯片设计的,要改设计,又要花不少成本。其实,KHN提出来的条件,也不是要一下子把我们完全打死,我们可以先接受下来,然后再慢慢调整的。”

      “可是……”甄子飞也不是没头脑的人,他只是性格上刚烈一些而已,听到刘兆华的分析,他稍稍冷静了一点,说道:“老刘,你说的也有一些道理,可是,如果我们这样被KHN挤兑住,眼下冲压生产线的工控系统就成问题了。实在不行,我就只能改设计了,全部改成使用斯皮舍尔的工控系统。”

      “有备无患吧。”林振华说道,“小甄,你带着你的人辛苦一下,马上开始调整设计,做出一套备用方案。万一KHN坚持不松口,我们也不至于束手无策。”

      “这个倒也不麻烦,只是如果用斯皮舍尔的方案,整个成本就高了。”甄子飞叹了口气,说道:“也罢,其实我一开始就应当想到要准备一套备用方案的,把鸡蛋放在一个篮子里,风险太大了。”

      “主要是这个篮子提在别人手上。”刘兆华道,“如果是咱们自己的篮子,就无所谓了。”

      林振华点点头道:“这件事对于我们来说,是一个教训啊。这种核心部件攥在别人手上,别人想什么时候捏我们,就可以什么时候捏我们,我们太被动了。”

      刘兆华眼睛一亮:“林总,你打算搞电子了?”

      进军电子产业,是卫景文、刘兆华等人呼吁了很多年的事情了。卫景文在汉华研究院里搞了一个电子研究所,网罗了一干电子信息技术人才,积累了不少研究成果,就等着汉华什么时候成立自己的电子公司了。

      在集团的会议上,成立电子公司这个问题,也是反复被提出来讨论过的,但高管们一致的意见认为,时间还是太早了。搞电子产业,对于汉华来说是一次新的创业,需要的投入十分庞大,而且会涉及到整个生产体系以及销售体系的重建,牵涉面非常广,所以管理层迟迟不敢下这个决心。

      如今,林振华说出这样一句话,是不是意味着他的想法有所松动,打算启动电子产业的按钮了呢?

      林振华微微一笑,说道:“现在时机倒也逐渐成熟了,我想,下次集团董事会上,我就把这个议案提出来吧。不过,远水解不了近渴,咱们要搞电子产业,起码也得六七年时间才能有所成效,在这段时间里,咱们还是要和KHN搞好关系才行啊。”

      “六七年……”刘兆华轻轻念叨着,他知道,这个时间并不算长,恐怕也只有以汉华速度才能保证在六七年时间内建立起一家初具规模的电子公司。六七年时间,相对于个人来说,是很长的一段时间,而相对于一个产业的培育来说,不过是短短的一瞬。

      “林总,依你的意思,咱们现在只能是先接受KHN的条件,是吗?”刘兆华问道,他现在可没有太多委屈的感觉了,反正也就是六七年时间,君子报仇,十年不晚,就让KHN得意几年又能如何?

  • 第1页
  • 上一页
  • 下一页
    技术支持:近思之  所有书籍
    北京时间:2025/11/19 05:32:16